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 第274章

第274章

,是饱受掣肘之苦的卢升象,还是临危受命的兵部尚书卢白颉,甚至有无可能是更北一些的北莽心腹大患,大柱国顾剑棠。在太平令看来,离阳朝廷太过轻视西楚,而且兵部没有顾剑棠坐镇,比起二十年前离阳朝廷的运转速度,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但是太平令也忧心忡忡,说接下来离阳被西楚打得越疼,日后顾剑棠手中的兵权就越集中和炽盛,长远来看,勉强算是好坏参半。 董卓没有掺和到这场异议不多的讨论中去,当董胖子看到女帝陛下一抬手后,不光是那群最不济都有三品的文官,还有一大帮原本眼高于顶跋扈惯了的武将,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精神一振,董卓也收敛了神色,只看到四位妙龄女官抬出另一幅地图,铺在原先地图之上。当那幅详尽至极的彩绘地图尽数出现在众人视野后,董卓看到就连耶律虹材这头掉光牙齿的老虎也细眯起眼,身体微微前倾,仔细凝视着那张长宽各三丈的地图。大概是眼力老弱的缘故,老人缓缓站起身,向前走出几步,北莽上下,唯独他可以携带一名扈从入帐参与议事,当时耶律虹材身后的那名侍从试图搀扶,被老人摆手拒绝。 随着耶律虹材郑重其事地起身,绝大多数北莽权贵都不敢再坐着,而是跟着老人一起离开绣墩子。 那是一幅莽凉形势大图! 原先还有寥寥数人不曾站起身,直到慕容女帝站起来,他们才随之起身,老妇人脸上没有先前那份淡看风云的闲适,沉声道:“朕知道哪怕到现在,还是有人想要先打东线,认为只要吃掉那条在顾剑棠手上尚未完全成型的东线,就可以长驱南下,一举占据离阳王朝的太安城,觉得这才是一劳永逸的明智之举。” 此言一出,王帐内顿时气氛凝重,有多位大将军和持节令的脸色都有些难看。 老妇人突然自嘲一笑,“还有人认为朕之所以执意要打西线,是为了跟徐骁那个已经死了的家伙怄气。” 董卓忍不住笑出声,结果被帐内大人物瞪眼白眼了十几记,寻常北莽官员,早就给吓破胆了,董胖子仰起头,学着耶律虹材抠鼻屎。 老妇人继续笑道:“你们这般认为便这般认为,无所谓,朕今天只想告诉你们一件事,打西线的决定,不容更改。谁反对,可以,朕给你们最后一次机会,现在离开这顶帐篷……” 很快就有几位王庭老人不约而同冷哼一声,一起迈开步子,径直走出王帐,这些老人无一不是曾经草原上的雄鹰,各自顶着耶律姓氏,至今仍然手握相当可观的兵权,形似离阳王朝的宗室藩王。北莽王庭的体制本就松散,各自为政,仅在名义上接受皇帝的约束,老人之中,不乏有十几年前都不曾参加与离阳北伐大军作战的人物,但哪怕是女帝陛下这些年也不能因此秋后算账。在这些老人看来,只有打东线,才有利可图,西线?北凉三十万兵马,全杀光了又能如何?北凉那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甚至不如自家草原上水草肥美的那些地方,在往南进军,是那个北莽稚童都清楚道路崎岖的西蜀,是一个从来没出过统一中原的皇帝的地儿,更是一个北莽铁骑必须下马作战的区域,这一路打过去,死很多人不说,到手的东西却少到可怜,谁乐意?你个老娘们愿意听那狗屁太平令的怂恿,咱们可不奉陪! 随着这些桀骜难驯的“耶律王爷”纷纷大踏步离去,王帐内十去其三,所幸南朝境内的持节令与大将军一个都没走,更有拓拔菩萨始终站在女帝身侧。 耶律虹材纹丝不动,盯着地图,这位老人没动静,有七八个五六十岁的大人物虽说蠢蠢欲动,但还是耐着性子留在王帐。 慕容女帝神情不变,看也不看那些背影,两根手指捏着一块木炭,望向脚下的那幅地图,伸出一只手往下压了压,微笑道:“咱们都坐下来,就当提前坐江山了。毕竟除了咱们南院大王这几位年轻小伙子,大多数人都不年轻了。” 一群人都坐在地图边缘上,离着老妪越远的臣子,自然而然就坐在了离阳版图上,最南边的那位,更是坐于南诏之上。 等到所有人“落座”后,女帝玩笑道:“朕不懂用兵,只知道咱们北莽百万大军,应该没法子一股脑列阵在姑塞龙腰两州边境上,具体事宜,还是由太平令来说好了。” 太平令点了点头,拎着木炭走到地图上,但是没有径直走到凉莽边境线上,而是在东线附近蹲下,画出一个弧顶朝向草原内部的半弧,平静道:“西楚复国牵制了离阳京畿之地的兵力,但是顾剑棠的动向倾向于南调,以及按兵不动,但这两种倾向,并不意味着离阳就一定会袖手旁观,保不齐离阳北凉就会冰释前嫌。我们与事事想着占据最大利益的离阳朝廷不同,一切都应以最坏的打算作准,那就是按照顾剑棠出兵北上以至于两线呼应的糟糕局面来定,因此老将军耶律虹材,以及赫连威武与慕容宝鼎两位持节令大人,带兵佯装压境,只要顾剑棠有魄力倾巢而出,那我们就拿出相应的魄力,且战且退,然后退至在本人画出的这条弧线上,到这里为止,一步不可退!” 赫连威武点头,慕容宝鼎默不作声。 瘦骨嶙峋的耶律虹材看着那条弧线,没有反驳。 太平令顿了一下,语气平淡道:“接下来我们也有两条线要打,不过不是同时,南线交由南院大王董卓全权处置,陛下不会干涉一兵一卒。但这之前,北线,就是咱们北莽的后院,交由大将军拓拔菩萨,清理干净。对象,就是方才走出王帐那些人的各大草原部落。” 耶律虹材眼皮子跳了跳,缓缓抬起头,沙哑问道:“陛下,当场杀了他们不是很简单?” 北莽女帝笑着摇了摇头,回答道:“太少了。” 第633章 有百余白衣男女,一路悄然北上,先渡海再入蜀,采撷山巅雷电,收集无根阴水,降伏山魈精怪,超度游魂野鬼,唯独绕过寻常百姓,并不轻易现世,偶有跋山涉水的樵夫猎人撞上这一行神仙,也仅是惊鸿一瞥,误以为撞见山川神灵,慌乱中赶忙跪拜致礼,壮起胆子抬头之后,早已不见踪影。这九十六位观音宗仙师来自南海孤岛,与北方扶龙系练气士宗旨相异,从不搀和庙堂政事,偶有登上神州陆地,也是如这次一般野逸山林。观音宗这次几近倾巢而出,是开宗以来六百年不曾出现的稀罕光景,大奉王朝的开国皇帝曾经下旨恭请岛主入朝为帝王师,观音宗拒旨不受,差点引发兵戎,只是天高地远海阔,大奉高祖悻悻然作罢。这趟北上,观音宗不但岛主亲临,六位长老中除去一位百岁老人逗留岛上,负责看护观音宗府门,其余五位都跟随队伍,此外自岛主以下有四个辈分,总计九十八位练气士,联袂往北而行,逢山跋山,逢水涉水,人人白衣飘然御风,有神仙之姿。 这一晚于旧西蜀某处深山野林稍作休憩,临湖而停,遵循古法,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除了各自携带的轻便行囊,装载有简单衣物和粗劣干粮,并无一样累赘物件。观音宗弟子男女皆有,不过略显阴盛阳衰,大概是女三男一的模样。观音宗临时驻扎的那座大湖,湖上有一座栈桥,岸边有古老的晾架经幡,只是荒弃不知多少年,处处朽坏。月色之下,湖水熠熠生辉,如一大块幽绿翡翠,大多数年纪不大辈分不高的练气士都临湖而坐,观湖月而悟玄,与道教真人一入一品即指玄相似,修为艰深的练气士“近水楼台”,大多掌握一两种指玄玄妙。 练气士讲究一个年少早发,开窍越晚,成材越难,少有大器晚成的情况,当代宗主便是在十六岁悟得指玄,此后一路坦途,境界稳固攀升,将近百岁高龄,却童颜永驻,不过要论百年来观音宗天赋最优者,还是那位十二岁得指玄秘术、二十一岁真正跻身指玄境的女子,只是当时陆地之上以年轻剑神李淳罡为尊,一柄木马牛无坚不摧,竟是将这名惊才绝艳的女子硬生生打回了南海,此后至死也不曾踏足陆地,不过她在古稀之年终于寻觅到一位关门弟子,倾囊相授,如她这个授业恩师一般,那徒儿年纪轻轻便行走中原江湖,似乎比她这个师父要幸运些,尚未夭折,只是事实上也不过是一线之差,如果那位年轻藩王不是念着与观音宗还有一桩三年之约,那就不光是夺走一幅陆地朝仙图,这位昵称卖炭妞的妙龄女子还得淹死在江湖中,她在幽燕山庄拐走徐凤年一百多柄剑,结果还了观音宗两大镇岛重器之一的宝物,亏大了。只是不知为何,当她被指玄剑客糜奉节监视着送返海边,忐忑不安地乘船回到宗内,在脑子里想好的几十个理由借口,结果一个都没用上,她只需喊一声师姐的岛主竟是不闻不问,更别说半句苛责了,直到现在再度踏入陆地,卖炭妞还是想不明白其中缘由,此时她跟师姐和一位得喊自己师伯祖的女子练气士一起走在那古老栈桥上,大概是心虚,卖炭妞这次北上全无以往在岛上的跳脱行径,老老实实,乖巧得让那一帮师侄们都感到匪夷所思。 卖炭妞的师姐,即观音宗宗主,果然如中原江湖传闻一致,姿容如初嫁妇人,原本不论女子如何保养,极易泄露真实年龄的眼角亦是不见丝毫皱纹,她的肌肤更是光洁如玉,月光映照下,隐隐约约有光华流淌,她眉眼妩媚,只是身形尤其高大,比起北地男子还要高出小半个脑袋,可谓体态雄健非凡。她腰间悬挂有一柄古朴铜镜,望着波光摇曳的湖面,轻声问道:“英毅,入蜀以来,可有所得?” 面容瞧着比她还要年长一些的女子,背后负有一柄乌鞘符剑,这名叫英毅的女子真实年纪已经将近三十,但瞧着撑死也不过是二十出头,依旧可算风华正茂,只是比起她身前几步外的岛主,就相形见绌了。她毕恭毕敬回答道:“蜀地是神州大陆高低之间的过渡地带,就如东西两股势力在此争锋对峙,故而多角峰、刃脊、槽谷与冰斗等地貌,蜀国一隅之地,历来皆是数蛟内斗不成龙,气数难出也难进,因此成为不了世人眼中的龙兴之地,那些偏安政权,从来无法影响中原王朝的大势。这一点,不因陈芝豹入蜀封王而改,以此可见,离阳赵室将这位兵部尚书放到此地,一箭双雕,既钳制了北凉向外扩张,也限制了陈芝豹本身气运。只是……只是英毅看不透一点,我宗入蜀以来,有一股庞大的浩然气涌入蜀地,陈芝豹裹挟此势,趁机出蜀进入南诏,南诏境内有一位离阳前朝郡王建府,不得人心已久,陈芝豹本该吞并了此人的气运,如虎添翼,可是陈芝豹偏僻不取,这又是一怪。” 卖炭妞皱了皱鼻子,说道:“蜀地自古即是锁龙的牢笼之地,不过当初离阳天子并无算计陈芝豹的初衷,本意是将其安置在南疆北境,与顾剑棠一北一南,互守国门,只是陈芝豹本人执意入蜀。要我看啊,陈芝豹就是个心比天高的疯子,觉得他哪怕在蜀地,孑然一身,白手起家,他也同样能成事,要做出前无古人的壮举给别人瞧瞧。天底下找不出比他更自负的男子了,师姐,你说是不是啊?” 观音宗宗主不置可否,反问道:“卖炭妞,那股窜入蜀地的浩然气,你可辨出根祗?” 卖炭妞眨了眨眼睛,“师姐,真要我说吗?” 宗主出现片刻不易察觉的恍惚,撇过这个话题,轻声说道:“这趟赶赴北凉,在入境之后,不许生事,尤其是你,卖炭妞,听到没?” 卖炭妞低头哦了一声。 宗主微微加重嗓音,“如果被我获知你去找那北凉王的麻烦,两罪并罚。” 原本眼珠子急转的卖炭妞顿时一脸颓丧,病恹恹问道:“师姐,邓太阿也太牛气了吧,一剑掀起浪涛淹了咱们观音宗不说,为何由着他在岛上做客,还让他大摇大摆离开?若不是师姐你提前出关,他还叫嚣着要打烂咱们那口镇压无数妖魔的天井呢。这种闯进家门捣乱的家伙,叔叔能忍,婶婶也不能忍啊!师姐你又不是真的打不过他,再说了,就算没有必胜把握,邓太阿当时刚跟那个老家伙打了一架,两虎相斗争执不下,师姐你只要出手,一下子就能收拾两个,那咱们这趟去北凉那个破地方,可不就是能漫天要价坐地还钱了嘛?” 宗主笑了笑,曲指在卖炭妞脑门上重重一个板栗砸下,“心不正则气不顺,若是气不顺,你空有一身磅礴气息不得出窍,就如名剑无法出鞘,又能做什么事情。” 卖炭妞双手抱着脑袋,一脸委屈。 宗主柔声笑道:“知道你故意这么说,是为了师姐着想,怕师姐被邓太阿所阻,贻误了心路行程,卖炭妞,你多虑了,师姐虽说哪怕没有提早出关,也明知胜不过邓太阿,可这又有何妨?我辈练气士,本就不用在武道上与谁一较高下。我们要做的,不过是镇压降伏那些天网恢恢之下的漏网之鱼。” 卖炭妞叹气道:“师姐,广陵道接下来那也会有无数冤鬼亡魂需要超度,一样可以积攒功德,而且还安全,咱们怎么不去那里?为啥要去北凉以身涉险?” 宗主摇头道:“一来那边自有北方依附赵室的练气士,我们去了,难道要做莽夫斗殴不成?再者去北凉,还有一事要确定,即此代真武,是否当真是那‘止戈’之人。离阳好不容易统一中原,天下初定不过二十余年,若是被北莽祸乱,那 就成了天大笑话。” 卖炭妞愣了一下,轻声问道:“为了仇家平天下,如此说来,那姓徐的岂不是比天大笑话更是个笑话?” 宗主转头问道:“那你还对他心怀怨气?” 卖炭妞嘿嘿笑道:“不与他一般见识了。” 宗主望向平静如镜的湖面,“那好,就由你牵头。我们这次登门造访,需携礼而往。” 卖炭妞嗯了一声,神情一敛,凝重肃穆。那名站在一旁的负剑女子练气士有些讶异,不明缘由,只能拭目以待。卖炭妞说了一句先上敬酒再上罚酒,只见她翘起无名指,蘸起一抔湖水弹向空中,如点起杯中酒,连续三次拨起湖水,分别祭酒天地和先祖。在此之后,湖边九十多位或静坐或卧睡的宗内练气士都闻讯站起身,如临大敌。三敬酒之后,卖炭妞双手掐诀,与湖边众人朗声说道暂时先对各自符剑的注入气机,然后放弃驾驭。观音宗练气士不论辈分,纷纷照做。须知卖炭妞是天生剑胎的奇异资质,练气也好,习武也罢,都能事半功倍。 练气士有三十六人佩剑,只是小半人携带数柄符剑,最多者匣中剑有七,湖上符剑共计八十四,剑光四射,五彩绚烂。 有一物劈开湖面,露出一颗巨大狰狞头颅。 与此同时,观音宗宗主却没有盯住浮出水面的湖蛟,而是转头望向山顶。 有人站在那里,身前悬浮着一只白碗。 第634章 湖中那尾黄蛟破开水面,挺直身躯,俯瞰栈桥上的三名女子。这头灵物无角有鳞,北方练气士谓之地蝼,相传是龙鲲媾和,身躯似蛇却有四足,两缕深黄色龙须微微摇曳,两颗龙眼中带着与人相似的情绪,决不可等闲视之。这条大蛟已经浮出水面的身躯,长达六丈,两只爪子按在湖面上,它眯起眼珠,嘴中间歇吐出一股飘渺的淡青色气息,似乎在嘲讽桥上练气士的不自量力。蛟,龙之属也,天地宠儿,传说拥有无与伦比的威势,尤其以所衔龙珠最为珍贵,仅存在于神怪志异小说之中,无人得见,即便是擅长望气寻龙点穴的练气士,往往一辈子都罕见蛟龙真容。观音宗绝大多数仙师就在沉浸在惊艳悚然之中,这可是一条活生生的大蛟啊,练气士的符器,只要是跟蛟龙沾边,无一例外不是价值连城的珍品,不过栈桥上的卖炭妞毫不惊奇,她在地肺山已经亲眼目睹过一条黑龙,这位黄蛟比起那条窃据道教第一福地的黑龙,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如今杳无音信的现任武当掌教李玉斧,就是在地肺山斩龙一役大放光彩,一举成名天下知。 卖炭妞双手结迅速印,跃入水中,在湖面上凌波微步,围绕着那条黄蛟开始灵动奔跑,吐出九字真言“临兵斗者皆阵列前行”,辅以内外狮子印在内的九记手印,八十四柄飞剑留下三柄安静不动,八十一柄以每九柄组小阵,九小阵成大剑阵,一柄柄符剑悬浮水面上空,高低不同,剑尖朝下,分别吐出罡气,相互牵引下,湖面上仿佛有无数水蛇游走,最终结成宝瓶印,将那条始终岿然不动的黄蛟围困当场。卖炭妞结印之后,虽说剑阵顺利完成,她也一脸轻松,嘴上念叨着要本姑娘一定要抓住这条长虫。但她事实上并不轻敌,在湖面上一个身姿曼妙的滑步,娇躯倾斜的同时,一只纤手在水面上看似鬼画符般胡乱勾画,然后轻念一声“起”,竟然被她从水中握起一把如同大奉官员早朝所拿的“玉笏”。 被卖炭妞拎出的这团湖水,被当作了制符的材质,闻所未闻,随后她继续绕着那条黄蛟转出一个半圆,神情异常宝相庄严,念念有词:“天真皇人,落笔成书。” 那块碧绿色的水笏顿时大放光明,有紫薇气旋旋而生,卖炭妞绕到黄蛟身后,双手手指捏住笏板,做出人臣朝奉天子状,沉声道:“凶秽退散,道气长存!急急如律令!” 道教任何境界深远的玄秘符箓,莫不是取法天地,卖炭妞先前的剑阵即符,取自蜀地山川的锁龙形势,随后“笏符”更是独具匠心,只见卖炭妞双手猛然抬起,重重砸下,空中凭空出现一块气机浓郁的庞大笏板,朝黄蛟的背脊迅猛拍去。 那头静如塑像的黄蛟终于有所动作,提起一爪,再轻轻按在湖面上,悬停湖上的那座剑阵顿时摇摇欲坠,距离破阵只有一步之遥,但八十一柄剑靠着均摊黄蛟的一爪之力,总算一柄都没有毁坏。背对卖炭妞的黄蛟似乎流露出些许诧异的神情,略作思索,转过头,咬住那块凝气而成的大笏,一口就将笏板撕咬得支离破碎,而卖炭妞手中所持的笏符本体,也出现一丝丝龟裂痕迹。黄蛟甩了甩头颅,龙须飘摇,然后猛然间瞪大眼珠,露出大口,作天王张目状,对着蝼蚁一般渺小的女子狰狞嘶吼! 卖炭妞始终手持水笏,身躯在湖面上倒滑出去,被这一口恢弘龙息吹拂得满头青丝飞舞。卖炭妞一路退到离湖岸还有几丈远的地方,这才松开手中笏,那笏板却也不坠地,卖炭妞嘀咕了一句敢吐我一身口水,非要你好看!她瞥了眼剑阵,再次开始在湖面上奔走,轻声说道:“一念玄台生紫盖,一念令我通自然,一念助我升太清。念念不忘,普告九天!” 每诉“一念”,余下的三柄剑就一次拔高,急速升入月空,而卖炭妞本身也满身紫金颜色,在旁人眼帘中恍惚如神祗。那头黄蛟凝视着那股熟悉气息,似乎有些忌惮,继而是滔天怒火,湖上双爪猛击湖面,隐藏在湖底的龙爪也开始翻江倒海,困兽犹斗,何况是它这种几近化龙之后可与天地同寿的半神长灵,一整座湖当即便热锅沸水,无数白雾升腾,天摇地动。虽然卖炭妞的三柄符剑陆续从高空刺入湖中,除了一柄被龙尾扫掉,两柄都钉入了黄蛟背脊,可黄蛟仍是没有身受重伤的颓败模样,反而助长了它的疯魔气焰,四爪反复起落,龙头抬起,龙尾砸水,嘶吼如雷鸣,湖水四溢,浸湿湖岸。观音宗练气士都早已后撤,唯独栈桥上那位卖炭妞的师姐纹丝不动,不过也不再望向山顶,而是略带怜悯看着湖中那头龙气可以推本溯源到高原的黄蛟,淡然命令道:“英毅,敛气入宝瓶。” 栈桥上身形摇晃的女子仙师点了点头,双手结印,悠悠然一吸气,将湖中疯狂流溢的龙息龙气吸入腹中。 原本头颅朝向卖炭妞的黄蛟,很快感受到身后小蟊贼的偷窃行径,缓缓转过那颗硕大头颅,死死盯住栈桥上的两名练气士。 宗主皱眉说道:“卖炭妞,别玩了。” 卖炭妞嘻笑一声,嚷着知道啦知道啦,从袖中滑出一块雕有双龙衔尾的玉佩,露出一脸肉疼的委屈表情,唉声叹气着捏碎玉佩。 她的师姐望向湖岸,平静道:“孙哑,敕雷厌胜。” 一名年轻男子练气士闻声后,立即打开脚下那只行囊,露出一块青石雕刻的仰卧磐龙礅子,方方正正,不下百斤重,礅子六面各凿有一孔,其中有赤色雷电流转萦绕。年轻男子捧起礅子,怒喝一声,抛向湖中。 栈桥上的宗主有条不紊发号施令,“齐隆中,结镜!” 另外一位中年练气士顶着差点让他窒息的巨大压力,一鼓作气长掠到湖边,蹲下后双臂伸入湖水中,以他为起始,湖面开始以肉眼可及的速度冰冻起来。 此时,湖中卖炭妞已经捏碎双螭玉佩,湖上幻化出两条体型逊色于黄蛟的小螭。桥上名叫英毅的女子练气士则在疯狂汲取黄蛟的龙气。年轻练气士孙哑抛出那只磐龙礅子后,礅子在湖上空悬停,天上有一道天雷砸下,击中礅子,金光四射,电闪雷鸣之际,一条条金线在湖上绵延看来,像一张象征天道的黄金法网。而负责结镜的练气士已经把整个湖面都冻结住,湖上寒气森森。 万事大吉,只欠东风。 身上不知藏了多少上品符器的卖炭妞正要祭出一样压箱底的物件,就在她即将可以一举降龙之际,横生异象! 那条黄蛟无缘无故消失不见了。 观音宗宗主也瞬间从栈桥上消失。 山巅之上,她望向那个低头俯视身前白色大碗的中年书生,沉声道:“姓谢的,你不要得寸进尺!” 这书生抬起头微笑道:“澹台平静,别仗着年纪大就倚老卖老,女子这般作态,不可爱。” 宗主冷笑道:“你谢飞鱼眼睁睁看着国破家亡,空有一身修为,还是藏头缩尾,到头来连女儿也不敢认,就是大丈夫了?!” 书生依旧是笑眯眯打趣道:“女子就是头发长见识短。” 真名澹台平静的高大女子脸色阴沉,显然是破天荒真的大动肝火,虽说观音宗向来不理俗世纷争,兴亡自有天定,可此人当年放出话来,只要他不出太安城一日,南方大练气士就不可越过广陵江一步,这本就是在多此一举地刻意针对观音宗。 看不出真实年纪的儒生不去看澹台平静的脸色,低头望向水碗,碗中游曳有一尾寸余长的黄色小蛟,除此之外,还有两条小螭和一条赤蛟,长度都差不多。 蜀地已无蛟,尽在我碗中。 儒生笑了笑,轻声说道:“咱们都是顺势而动的世外人,知道天地运转,自有规矩。你想要用此蛟给北凉王徐凤年补气,可就坏了规矩。” 澹台平静讥讽道:“那你帮陈芝豹捕捉蜀地蛟螭,为他铺路,就没有坏了规矩?” 姓谢的读书人摇头道:“体悟天道,你差了太远,咱们虽是缝补天道的同行,可我劳心,你们练气士不过是出力。” 澹台平静嘴角勾起,怜悯眼神宛如先前她看待那条黄蛟。 读书人环顾四周,和颜悦色微笑道:“知道你留有后手,邓太阿的飞剑嘛,我打架的确马马虎虎,可打不过总跑得过,是吧?” 山顶上仅留下高大女子一人,但是从山顶到蜀中地带,出现了一串连绵不绝的雷鸣声。 澹台平静身边出现两个男子,貌不惊人的中年人,独臂老人。 邓太阿和隋斜谷。 她投去一个询问眼神。 悄无声息递出地仙一剑的邓太阿揉了揉下巴,自嘲道:“这家伙脚底抹了油?跑得可真快,我追不上。” 澹台平静叹了口气,有点惋惜,问道:“接下来你去哪里?” 邓太阿淡然道:“找我那徒弟去,反正北凉是绝对不去的,有隋老前辈陪你们就够了。” 隋斜谷瞥了眼那高大女子,笑道:“小澹台,自打当年第一眼看到你,我可是追了你八十几年,真不给个机会?你要是答应,我就把一身所学都传授给那卖炭妞儿。” 澹台平静完全就没有理睬这个老不修的东西,下山去了。 隋斜谷呲牙咧嘴。 比起这两位都要年轻上好几个辈分的邓太阿玩笑道:“老前辈,追女子可不是咱们练剑啊,哪能这么直截了当的。” 隋斜谷瞪眼道:“你不一样是个光棍,到了老夫这个岁数,也还是老光棍一条!” 邓太阿哈哈大笑,“借老前辈吉言。” 笑过之后,邓太阿感慨道:“吴老头儿也不真是冥顽不化的老古董,总算做了件让我觉得爽利的事情。” 隋斜谷点头道:“出冢九十九剑,加上老夫这把破剑,刚好凑足了一百剑,怎么都够北蛮子吃一壶了。” 邓太阿犹豫了一下,说道:“如果可能的话,也许要加上我这一剑。不过到了那一步,也许大局已定,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都说不上了。” 隋斜谷豪气冲天,大笑道:“不说其它!到时候那可就是整座中原的好剑,加上那三十万北凉刀啊,这幅场景!” 第635章 一支商贸马队进入流州境内,来到凉州与青苍城中间位置的马鬃山,一眼望去,尽是棕黄色的戈壁残丘,难以耕作,山势呈现出一排排南北向的雁行状,山口之间,风急沙大飞如刀,由东往西的马队就要从此穿过,在朝廷将北凉原有三州纳入版图后,原本离开此地就算是出塞离边了,近二十年来不乏有诗人远游此地,多有脍炙人口的边塞诗篇传诵朝野。此次北凉道设置流州,离阳朝廷大概半年后才下达诏令,数十人得以升官加爵,主要一封就是拔擢杨光斗为流州刺史,中原官员根本就没听说过此人,但也心知肚明,这是赵廷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了徐家在北凉的只手遮天,太安城的圣旨几乎与北莽举国兵马南侵的消息一同传出,京城马上就有人幸灾乐祸,传出“且看你北凉横行到几时”的说法,随着北莽陈兵西线边境的传闻得到确认,竟是冲刷了许多广陵道征战失利的阴霾,在许多人看来,只要不打顾剑棠大将军把守的东线,一来离阳不用两线作战,二来凉莽死磕本就是狗咬狗,毕竟如果说北莽是一头垂涎中原肥肉的野狗,北凉也好不到哪里去,对于离阳朝廷而言

相关推荐: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宣言(肉)   御用兵王   阴影帝国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大唐绿帽王   媚姑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下弦美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