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就在徐凤年偷着欣赏身边姑娘清丽容颜的惬意时分,天生异象,湖水沸腾跌宕起来,与大雪时节那一日如出一辙,徐凤年心中惊喜,一招手让下人将脸色惊骇的樊妹妹领去了凤仪馆,并且下令屏退湖边所有人,做完这些,徐凤年急匆匆跑向停有乌篷舟的小渡口,拎着削铁如泥的春雷刀跳上船,刚要执橹划船,就看到老黄摇晃着瘦如竹竿的年迈身体冲过来,竟然还背上了那个曾让徐凤年吃足苦头的长条布囊,里头装有一只将近四尺的紫檀木匣,徐凤年翻了个白眼,这老黄凑什么热闹,到时候万一湖底老魁翻脸不认人,主仆两个又开始比谁溜得更快吗? 等老黄上了小舟,徐凤年划船向湖心,手心俱是汗水。 世子殿下的赌品一直不错,这回就赌个大的! 第13章 要说徐凤年一点不怕,那是自欺欺人。 只不过徐凤年相信直觉,那被困湖底十几年的老魁不至于跟他过不去,好歹不深不浅地打了这么多年古怪交道,徐凤年丢下去的鸡腿啊烤肉啊不计其数,春夏季节隔三岔五就潜下去混个熟脸,怎么都算有点交情了。 这件事,徐凤年没有跟老爹徐骁提起过,相信父子两个其实都心知肚明,徐凤年最多是存了当年救命之恩的感激,哪怕将这头湖魁困兽放出了牢笼,万一被徐大柱国恼怒,大不了就是挨一顿鞭子,何况徐凤年也好奇北凉王府的能人异士到底怎么个底蕴实力,更想知道一个能够胎息十数年的老魁是不是那天下十大高手一个级数的高人。 徐凤年故作镇定道:“老黄,知道我去干什么吗?跟着我作甚?你会游水?可别淹死!” 老仆羞涩一笑,没有说话。似乎觉得行囊沉重,抖了抖小身板,将木匣提上几寸。 到了湖心,徐凤年将紫色春雷拔出远没有绣冬那般华美的朴拙刀鞘,深深呼吸一口,刀尖向下,使劲丢下去。 半响过后,没动静。 徐凤年差点破口大骂,心想该不会又是竹篮打水,还得自己跳下去捞刀? 老黄缓缓挪步,来到船头,纹丝不动。 徐凤年无奈道:“老黄,甭跟我装高手,你有多高,我还不清楚?” 老黄转头嘿嘿一笑。 徐凤年瞪眼道:“笑啥笑,没门牙了不起啊?!” 顷刻间。 湖水比以往任何一次起伏都来得剧烈恐怖,那架势,简直是要翻天覆地。 躲在船内的徐凤年第一个念头是喊上老黄风紧扯呼,接下来当然是让老爹的手下来收拾残局了。 他一个耍横扫千军都能把春雷耍出手的世子殿下,总不能傻乎乎去跟老魁较劲。 可很快徐凤年就察觉到乌篷小舟的诡异,湖上风波骇人,可只见那三年游历一遇危险就脚底抹油的老马夫微微一跺脚,摇晃的船身便瞬间固若磐石,一动不动。 老黄还不忘转头咧嘴一笑,伸手比划了一下与徐凤年身高差不多的高度,大概意思就是我是这样高的高手。徐凤年哭笑不得,好你个老黄,现在还有份闲情逸致,别等下被老魁打得满地找牙,你可是原本就没门牙了。 听潮亭三楼回廊跃下一道灰色身影,单足落地,一点一弹,身形轻灵潇洒地便掠向湖中。 徐凤年下意识一抬手,这才发觉手里没黄瓜可以啃,有些遗憾,好戏上场喽。 听潮亭,即江湖人士嘴里的武库,里头有守阁奴五名,年幼便在阁内爬上爬下甚至有时尿急了就找个角落撒尿的徐凤年打小就熟识,一声声伯伯爷爷喊得殷勤。 此时掠出听潮亭的三楼守阁人是一位道门高人,三大道统之一九斗米道的一位祖师爷,据师父李义山说精通奇门遁甲,货真价实的从二品通玄实力,只是为了听潮亭里一卷孤本《参同契》才甘心入阁为奴为仆,徐凤年小时候爬楼梯嫌累,没少让老人背着。 九斗米老道士身穿一袭灰色广袖道袍,弹入湖面后,蜻蜓点水,飘逸前冲,双袖一卷,卷起两道水柱,直直激射湖心。 徐凤年见小舟不至于倾覆,就安心不少,啧啧称奇道:“原来魏爷爷身手如此彪悍,早知道当初出门游历就带上他了,那些个劫匪草寇还不被揍得屁滚尿流啊。” 老黄听见了世子殿下的话,转头一脸幽怨,老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辛酸。 徐凤年不想让跟着自己奔波劳累三年的老黄伤心,笑道:“魏爷爷再厉害,也比不得老黄你掏鸟窝摸鱼来得贴心嘛。这世上高手常有,但会编草鞋的老黄就一个!” 老仆“含情脉脉”温柔一笑,看得徐凤年一身鸡皮疙瘩,连忙道:“看戏看戏,别错过了。” 主仆两人都望向湖中。 两条乌黑锁链破水而出,如蛟龙出海,气势十足。 锁链尽头牵引着两把无柄刀,一把刀锋清亮如雪,一把鲜红如血,用世子殿下的话说那就是极有卖相,杠杠的,一看就是高手派头气焰,徐凤年也就是手头没大摞银票,否则定要高喊一声“该赏!” 双刀破去九斗米老道挥出的两条水龙,当场斩碎! 足足一丈高的雄魁体魄冲出湖面,没了湖底双脚铜球万斤坠的束缚,那横空出世的白发老魁猖狂大笑,几乎刺破徐凤年耳膜。 一抡锁链,带出一道弧线,猩红巨刀劈向老道士,刀势霸道绝伦,划破长空,挟带呼啸风声。 魏姓老道轻喝一声,单脚踩水,激起千层浪,斜射向长刀。 水浪被划成两半,巨刀势如破竹,老道士一抖袖袍,试图拦下这几乎是生平仅见的凛冽一刀。 却是徒劳。 道袍宽博袖口瞬间粉碎。 一招便败。 身影倒飞出去,跌落湖中,生死不知。 原来湖中老魁也带刀。 与白狐儿脸都是双手刀,一个卷风雪,一个掀波涛,不知哪个更厉害些? 眼神迷离的徐凤年咂舌道:“这老魁莫不是天下无敌?早知道高手都是这等威风八面,当年就听徐骁的劝,好好练武了。” 老黄又不甘寂寞地转头,摇头呵呵憨笑道:“不无敌不无敌。” 徐凤年聚精会神望着那,他瞧出来了,老魁双手锁链根植骨骼,连为一体,而非寻常的缠绕捆绑,这也太恐怖了,谁会武痴和自负到与刀达到浑然一体的地步?万一被人控住刀,岂不是倒霉痛苦至极? 双锁双刀的老魁跃进一座凉亭,轻轻挥舞,耗费不少银两的凉亭轰然倒塌,几近化作齑粉,老魁仰天大笑,一头白发披散飘荡,恍若一尊阎罗。 听潮亭剩余四名守阁奴一齐出动,互成犄角,遥遥站定,个个神情肃穆。 王府清凉山山顶,大柱国徐骁坐在一条木凳上,眺望山腰湖中,一览无余,手捧一只出自名匠的红泥茶壶,盛放的却是绿蚁酒,他身旁站着义子袁左宗,“左熊”细眯丹凤眼。 徐骁轻笑道:“能挡下几招?” 沙场上白马银枪杀人斩旗如入无人之境的袁左宗轻声道:“义父,左熊想试一试。” 大柱国摇头道:“算了,下面自会有人收拾这妖怪,伤不到凤年。” 听潮亭二楼回廊,一袭白袍驻足栏杆前,腰间一把绣冬刀。他看了片刻,手指扣在刀环上,推出绣冬一寸,缩回绣冬入鞘,摩挲了一个来回,便转身回楼。 不仅如此,连王府上最大的清客幕僚李义山都走出阴暗屋子,负手静观十年难遇的奇景,似乎阳光刺眼,抬手遮拦了一下,自言自语道:“剑九黄,楚狂奴,又得拆去楼阁无数了吗?” 只见那老魁根本不理睬几位守阁奴,敢情放眼宇内,少有能让他重视的对手,只是嘶吼道:“那黄老九,出来受死!” 徐凤年惊愕道:“黄老九?老黄,是在喊你?你千万别告诉我你跟这老魁有恩怨!” 老黄伸手扯去破烂布条,露出那只让徐凤年心有余悸的长条状紫檀木匣,转头笑了笑,还是没有门牙的疯模样,每次看到这画面,徐凤年总会想这老仆喝黄酒的时候,是不是剩余牙齿紧闭都能将酒漏进嘴。 老魁显然看到了立于船头的背匣老马夫,白发乱舞,面容狰狞。 在徐凤年大气都不敢喘的紧张时刻,老黄伸出一只枯黄手,抚摸了一下木匣,仍然不忘回头傻笑,仰起脖子做了个倒酒入嘴的寒碜手势,道:“少爷,那个?” 徐凤年气笑道:“瞧你这德性!有点高手风范中不中?真被你踩狗屎打赢了,请你喝一百坛子的龙岩沉缸黄酒。” 被老魁骂作“黄老九”被李义山称作“剑九黄”的马夫微微一笑,那一瞬间,徐凤年眼睛仿佛被晃了一下,老黄不再憨不再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只觉得不动如山的老仆,竟要比那带刀老魁还要来得牛气。 听潮亭三块大匾中有一块“气冲斗牛”,说的是那只存于典籍事实上纯属虚无缥缈的无上剑气,徐凤年心想这老黄若是当真会耍剑,可就值得让人浮一大白二大白直到一千大白了啊。 直娘贼卖拐的。 不见老黄如何行动,木匣颤声如龙鸣,嗡嗡作响,并不刺耳,却震人心魄。 徐凤年傻眼了,三年来跟他一起偷鸡摸狗一起被锄头敲的老黄还真是个高手不成? “剑一。” 默念两字的老黄踩着船头轻轻踏出一步,徐凤年所在的乌篷小舟朝岸边倒退而去,平稳异常,一叶扁舟轻飘后滑,划出涟漪。 徐凤年遥望老黄枯瘦身影,踏波而行。 紫檀木匣朝上一端洞开,冲出了一柄长剑。 山巅站起身的大柱国和听潮亭内的李义山同时说道:“剑一,龙蛇。” 带刀老魁放肆笑道:“好好好,黄老九,等你这么多年,爷爷我今天就破去你九剑,再让你少背一把剑!” 外行人徐凤年懊恼得要杀人。 因为明知那里是江湖上最顶尖有数高手的巅峰对决,但在他看来,就是一刀对一剑,一点门道瞧不出来,甚至远不如起初双刀老魁与魏爷爷的对决来得精彩。 唯一看出来的就是紫檀剑匣又飞出了一柄剑。 徐凤年哪知道最上乘的招式,都逃不过返璞归真四个字。 大柱国忘了饮酒,端着酒杯,轻叹道:“剑二。” 听潮亭内李义山缓缓吐出三字:“并蒂莲。” 山上山腰两人显然极有默契。 一剑变两剑,两剑变三剑。 “剑三。” “三斤。” 三剑便已经是漫天剑光,笼罩天地。 双刀老魁,三剑老黄。 简直就是半神半仙。 徐凤年一屁股坐在船上,傻笑道:“该赏,都他娘是上等技术活!” 第14章 如果被徐凤年听到老爹和师父的讲述,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老黄以后取剑招的名字多用点心,三剑出鞘便是三斤,那四剑就是四斤了? 当下徐凤年最想问一问老黄那紫檀剑匣里到底有几个格子,放了几把剑。 大战迅速落幕,出人意料,这让原本就没看过瘾的世子殿下更觉得乏味不甘,心想老魁啊老黄啊你们俩好汉别心疼王府建筑,尽管拆便是,拆了又不要你们赔不是? 可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徐凤年总不能冲上去哭着嚷着求两位高手继续斗法。 刀剑无眼,生死自负啊。 事后经过内行解释,世子殿下才知道那一场战役,背匣老黄最终使出了三柄剑,共计用了六招。 绝没有说书先生在茶楼满嘴唾沫所说那般,两位盖世高手对决必定是几天几夜的昏天暗地,总之不惊天地,不泣鬼神。 这时,带刀老魁坐在破败不堪只留台基的凉亭内,双刀插地,脸色红润,白发苍茫,摇头道:“今天先不打了。” 矮小瘦弱的老黄背匣站在长堤上,搓了搓手,然后双手叉入袖口。但在大多数参与观战的旁人心中,都是荒诞至极,这几棍子打下去都打不出个屁的老马夫,还真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便唬人啊。 徐凤年无疑最受震撼,他哪里知道当年正是老黄一手将那老魁打入湖底。 若非如此,大柱国徐骁会放心最疼爱的儿子去游历颠簸六千里?次次命悬一线却始终保住小命? 坐在地上的老魁朝徐凤年喊道:“那娃儿,给爷爷来点酒肉!吃饱喝足了再与黄老九大战个五百回合!谁输谁去湖底呆着!” 徐凤年老远就听到老魁的豪迈嗓门,犹豫了许久,还是跑去让府上管事的去准备丰盛伙食,专门弄了整只烤乳猪放在超大号的大食盒中,徐凤年扛着往长堤上跑。 脚步越来越慢,经过马夫老黄身边的时候丢了个眼神,正幽怨世子殿下忘了赏一两壶龙岩沉缸的老仆,揉了揉脸颊,示意没事,徐凤年这才壮着胆上前,将食盒放在老魁眼前地面上。 刚才管事没忘记给世子殿下捎带了几根脆嫩黄瓜,老魁也不客气,撕下一条猪腿就塞进嘴中,满嘴油腻,吃了十多年腥土味的活鲤,丈余身高的老魁显然很中意这烹饪考究的乳猪。 徐凤年蹲在他面前,缓缓啃着黄瓜,琢磨着弄个感人肺腑的开场白,毕竟十几年交情摆在那里,总得好好利用。 以前入水看老魁那感觉是两人在阴间对视,不像现在总算到了阳间,得谋划谋划,否则心惊胆战冒风险闹出这么大阵仗,要还忙活,不符合世子殿下给予他人滴水之恩必须索要涌泉相报的行事风格。 不等眼珠子偷偷转悠的徐凤年打完小算盘,那老魁直截了当道:“当年是北凉王耍计,黄老九出力,才把爷爷我弄到湖底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今天你把我救出来,那就扯平,我也就跟黄老九过过招,把他五把破剑弄成四把,至于北凉王府,爷爷发发善心,不拆。娃娃你别指望爷爷给你报个卵的恩!” 干瞪眼的徐凤年心想娘咧,碰上脸皮厚度相当的对手了,小心翼翼问道:“这位老爷爷,府上有酒有肉,还有老黄陪你打架,要不就留下?” 老魁嗤笑道:“天底下高手多得是,等破去黄老儿的剑九,爷爷还要去那武帝城,打败了那天下第二,爷爷不是天下第一是什么?!一座小小王府,不入爷爷的眼。” 摘了紫檀剑匣垫屁股坐着的老黄正往嘴里放一棵小草,细细咀嚼着,学世子殿下猛翻白眼。 徐凤年一脸尴尬,与老魁这等杀人如砍瓜切菜的英雄好汉打交道,委实没个经验,不知如何下嘴。 手中最后一根黄瓜被老魁抢去,一口咬去半截,呸了几声,丢进湖里,重新对付一只猪蹄的老魁怒目相向徐凤年道:“这淡出鸟来的玩意,娃娃你也吃?” 被喷了一脸唾沫的徐凤年提起袖子胡乱抹去,试探性问道:“老爷爷能不能帮我教训一个人,是武当山的一位师叔祖,高手!” 老魁想了想,点头道:“这些年承你的情,多少尝到点熟物,可你若提更多的要求,爷爷非揍你个猪头,但要去打打杀杀,爷爷乐意。等我先败了黄老九,立即动身!” 老黄又很不给面子地歪了歪嘴,叼着已经被嚼去草叶的草根,那张老脸上满是讥笑。 老魁怒喝道:“黄老九,不服?不服重新打过!” 老黄干脆调转身体,背对着老魁,眼不见心不烦。 捂住耳朵的徐凤年一阵头疼,若不是老魁应承下来要去武当山教训那倒骑青牛的混蛋道士,他非要让老黄再把这不识趣的老家伙打入湖底,这辈子除了那些投湖自尽的下人仆役,是别指望再见到活人了。 徐凤年轻轻咦了一声,既然老黄身手神通如此彪悍,那为何舍近求远,直接带着背剑匣的老黄杀上武当山岂不简单省事?何必看老魁的脸色听他的咆哮。徐凤年权衡利弊,脸色阴晴不定。 那老魁相貌粗犷,心思却细腻如发,一整只乳猪连肉带骨都进了肚子,拍拍肚子,心满意足,嘿嘿道: “娃娃,一看你眼珠子转,爷爷就知道你在动歪念头,咋的,想让黄老九重新把我弄湖底去? 实话告诉你,请佛容易送佛难,当年若非中了李元婴那厮的奸计,即便没打过黄老九,爷爷也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湖底四颗铁球八千斤,双刀被浇筑其中两颗,这才困住了爷爷。现在双刀在手,天下我有,哇哈哈,娃娃你怕是不怕?” 又被咆哮和唾沫的世子殿下挤出个笑脸,念叨着“哪能呐,凤年对老爷爷的敬佩可是如大江东流如星垂平野。” 老魁似笑非笑道:“娃娃倒是与那徐屠夫不太一样,更对我胃口。给爷爷安排一处舒适的屋子,再弄整桌子的酒肉。” 徐凤年起身道:“这是小事。” 老黄吐出草根,道:“不打了?” 老魁猖狂道:“急个鸟,迟些有你打的。” 老黄提起剑匣背上,平淡道:“不打就算了,我马上要去武帝城取回‘黄庐’。” 老魁惊愕道:“当真?!” 老黄点点头。 老魁喟然长叹,摇头苦笑道:“那就不打了,浪费爷爷气力。” 徐凤年听得云里雾里。 将体型巨大甚至超过九尺身高袁左宗的老魁安排到一个院子,徐凤年来到马厩,老黄背着剑匣布囊,又在与枣红马唠嗑,似乎在告别。徐凤年讶异道:“老黄,咋回事?” 老马夫轻声道:“这些年就是盯着湖底的楚狂奴,既然他被少爷放了出来,也就没老黄的事了,当年败给老怪物王仙芝一招,在武帝城那边留了把‘黄庐’剑,这些年总放不下,寻思着去讨要回来。” 徐凤年苦涩道:“就是插在武帝城城墙上那把巨剑?十大名剑排第四的‘黄庐’?” 老黄嘿嘿一笑,点头。 武帝城位于东海崖边,东临碣石建城以观沧海,城主王仙芝年近一百,却成名足足八十年,是当之无愧百年一遇的武学天才,年轻出道便以不携带任何兵器著称,与人交锋,从来只是单手。 二十五岁便晋升绝世高手行列,四十岁挑战那一辈的剑神李淳罡,硬生生以双指折去削铁如泥的“木马牛”,一时间名动四海,风头无二。 王仙芝明明具备天下第一傲视群雄的资格,却以天下第二自居,这使得武林江湖上脍炙人口的十大高手排到了第十一,榜首第一的宝座空悬二十年矣。 近五十年,出了两个用剑的绝顶高手,新剑神邓太阿,拎一桃花枝,求败却不败,与王仙芝交手三次,不胜也不输,位列超一流高手第三。 另外一个却神龙见首不见尾,只知是西蜀人,无名小卒的剑匠出身,铸剑三十年后自悟剑道,单枪匹马行走江湖,收集天下名剑入剑匣,为世人所知的只是与人打了一场,便蜚声海内,虽输了,并且被留下了一柄剑插在城头,可却没有让怀疑这神秘剑士不是虽败犹荣,因为他输给了老而弥坚的武帝城城主王仙芝。 谁能想象如此一剑动四十州的剑士,却在北凉王府做了名马夫,终日与马匹说话聊天,至多就是跟世子殿下讨要一壶黄酒解解馋。 所以老魁一听说黄老九重返武帝城挑战王仙芝,便知十几年前打不过黄老九,如今也一样。 手没闲着拿了根黄瓜的徐凤年苦笑道:“老黄,你给我说说,这剑匣里有几把剑?全天下人都在猜哩。” 因为在马厩躺了会,头上粘上几根马草的老黄挠挠头道:“剑匣三层六格,原先有天下十大名剑里的六把,这会儿才五把。” 徐凤年无言以对。 老黄,你高手啊,敢不敢再高一点? 老黄憨憨道:“若少爷想要耍剑,俺留下三四把便是。” 徐凤年摇头道:“不了,少爷巴不得你背上百八十把剑,把那王仙芝捅成马蜂窝,以后出门调戏江湖上的侠女,我也有面子,说跟老黄你一起偷过鸡鸭。是不是这个理,老黄?” 老黄咧嘴傻笑。没门牙的老黄,真是可爱啊。咋就会是那比高手还高出十万八千里的剑九黄? 徐凤年想不通,就干脆不去想了。让下人准备了一壶龙岩沉缸黄酒,牵了匹劣马过来,徐凤年亲自牵过缰绳,送行到王府外后,还塞了几张小面额的银票给老黄,老黄没拒绝,说“少爷回吧俺认识路”。徐凤年没有答应,说“起码送到城门不是?” 马是劣马,不是世子殿下小气吝啬,只不过那剪马鬃为瓣以象天文的五花马也好,更罕见珍贵的汗血宝马也罢,都不符合出门在外坚决不做肥羊的道理,再者想必老黄也不会真的去骑马,徐凤年只是替他找个说话的伴。 银票五六百两,是给老黄买酒喝的,老黄钟情黄酒,真不知道是因为姓黄才爱喝,还是钟情黄酒才姓黄,老黄身上总有这样那样的秘密,可在徐凤年眼中,老黄就是那个背着自己艰难前行的老马夫而已,剑九黄是很其次的,这是心里话,却不敢说出口,怕显得矫情。 从北凉王府到陵州主城门,再远也有个尽头。 城门校尉见世子殿下脸色沉重,不敢上前谄媚,只是赶紧将排队出城的所有人都驱赶到一边,让出了空荡的城门。 为老黄牵马的徐凤年站在内城门墙下,递过缰绳给老马夫,感伤道:“就到这里,不送了。老黄,与我这种井底之蛙的纨绔相处,是不是很无趣?” 老黄摇头凝视着世子殿下那张年轻英俊的脸庞,乐呵呵道:“有趣得很,真的,老黄不会拍马屁,少爷不也常说俺说话实诚吗。” 徐凤年微微一笑。 老黄掏出一叠绢帛,以木炭作画,绘有剑势,每一幅字不多,就两个,从剑一,剑二,到剑九,歪歪扭扭,蚯蚓爬泥一般,递给徐凤年,道:“少爷收着,以后见着有灵气的娃,就替老黄收个徒弟,上街抢黄花闺女也妥当些。” 徐凤年小心翼翼收下。 老黄想了想,一脸为难道:“少爷,老黄没啥文化,不会取剑名,只会九招,从剑一到剑九,前八剑都被江湖人士自作主张弄了个名字,俺听着总不舒服,浑身不得劲,少爷你给想个呗?” 徐凤年哭笑不得,认真思考片刻,说道:“咱俩走了六千里路,就叫六千里?你要不觉得俗,没气势,就用这个。” 老黄伸出大拇指,赞道:“有气势!到时候俺到了武帝城,报上这顶呱呱的剑名,指不定王仙芝都要羡慕得紧呐。” 老黄终究还是牵着马,腰间悬着壶走了。 徐凤年登上墙头,看着老黄的孤单身影,扯开嗓子喊道:“老黄,若半路上想喝黄酒了,花光了银两买不起,回来就是,我给你留着!” 背匣牵马老仆驻足转身,深深望了眼徐凤年,喊了声两人的共同口头禅“风紧扯呼”,然后滑稽可爱又傻乎乎地跑路了。 剑九。 六千里。 第15章 徐凤年带着一队骁骑回府,来到老魁住下的院落,一进屋就看到满桌子的佳肴,一看就是个无肉不欢无酒不畅的家伙。 老魁身影如小山,即便坐着也气焰惊人,何况还有两条锁链两柄刀,下人都躲在院中不敢靠近。老魁见到徐凤年,劈头问道:“娃娃,黄老九去跟武帝城那王老仙掰命了?” 神情落寞的徐凤年点了点头,坐在白发如雪的老魁对面凳子上,一言不发。 老武夫笑道:“小娃娃,不曾想你还是个念旧的主子,这一点比起你爹可要厚道得多,徐骁这屠夫诡计多端不说,还道貌岸然,口蜜腹剑,共患难可以,若想同富贵,就是扯你娘的卵了。嘿,小娃娃,生气了?就凭你三脚猫功夫,还想跟我打架不成?没了黄老九,除非北凉王府把剩余几位躲躲藏藏的高手都喊出来,才能与爷爷一战。” 徐凤年撇嘴嘀咕道:“老黄不在了,你才敢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老魁耳朵灵光,却不生气,洒然道:“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啥好丢人的,黄老九剑术造诣直追那个没事喜欢拿着桃花枝作怪的邓太阿。 天下学剑人何其多,便是那吴家剑冢,近三十年也没能出一个能让王老仙双手一战的剑客,爷爷我输给黄老九心服口服,自打我出生起,用剑的,除了邓太阿与王老仙打成平手,也就黄老九略输一筹了,全天下,一双手数的过来。” 老人这番话,让徐凤年多了几分好感,觉得高手不愧是高手,瞧瞧这胸襟,凡夫俗子哪能有,难怪世间高手就那么一小撮,本公子成不了高手那是极其的情有可原嘛。 可徐凤年才刚有点佩服,老魁一句话就让无意间树立起来的高人形象功亏一篑,“娃娃,哪里有宽敞点茅房,这里镶金戴玉的马桶爷爷坐不惯,在湖底憋了这些年,拉屎放屁都不能求个痛快。你赶紧给爷爷找个风水宝地一泻千里去,估摸着能让几里路外的人都闻到气味,哈哈!” 看着嘴里还塞着烤肉的老魁就想着去茅房熏人了,徐凤年脸庞僵硬抽搐,起身喊了仆役领着锁链巨刀拖地的老家伙去茅厕,世子殿下自己赶紧脚底生风溜得远远的,一路上不停臭着脸骂道高手你娘咧。 梧桐苑是徐凤年长大的地方,因为古语有云凤非梧不止凰非桐不栖。 大柱国徐骁总喜欢语重心长说“儿子啊,当年你娘生你的时候,做了个鸾凤入腹的梦,你是天生注定的大才啊,爹不疼你疼谁去?” 一开始徐凤年还会反驳“那为啥没世外高人说我骨骼清奇,是练武奇才”,徐骁就开解着说“真正的高手都是在一个地方屁股扎根就不肯挪的主,你看那王仙芝还有吴家剑冢那些个老剑士,哪个没事出来自称是高手?出来混的都是江湖骗子,他们哪能瞧出我儿的天生异禀”。 徐凤年耳朵起茧以后,就干脆不搭理这一茬,只觉得身为王朝唯一异姓王的世子,豪奴无数,就不需要自己卷袖管揍人了吧,可心底,还是有些艳羡那些风里来云里去飞檐走壁没事就在城头房顶比试的大侠好汉。 至于现在,见识过了马夫老黄和白发老魁的通天手段,难免有丁点儿遗憾,听说行走江湖屈指可数的几对神仙眷侣,都是男的身手绝顶女的闭月羞花,何曾听说男的玉树临风女的武功盖世? 等徐凤年进了梧桐苑这点黯淡心情就云淡风轻,名叫青鸟的大丫头迎了上来,缠绕名贵蜀绣的纤柔手臂上停着那只“六年凤”矛隼,见到世子殿下,嫣然一笑道:“公子,红薯已经暖好了床,绿蚁趴在棋墩上等公子与她坐隐烂柯呢。” 徐凤年伸手指逗了逗矛隼,笑着进屋,外屋早有两位秀媚丫鬟替他摘去外衫。 梧桐苑的四等共计二十几个丫鬟女婢原本都是类似“红麝”“鹦哥”的文雅名字,可世子殿下游历归来后,除了青鸟幸运些,其余大多都被改了名字,连因为身有幽香一直最受殿下宠爱的大丫头红麝都无法幸免,被改成俗不可耐的“红薯”,其余还有更倒霉的,例如跟烈酒同名的白干,最不幸的则是因为喜好黄衣裳就得了黄瓜称呼的一个丫头了。
相关推荐:
大唐绿帽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修仙有劫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姑母撩人
将军宠夫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穿成炮灰后和灰姑娘he了
角色扮演家(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