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清河还要十日左右的路程。” “好!” 二人正要上马车时,一名小僧人匆匆跑上前来。 “江公子请留步。” 江辞转身朝那僧人看去,见对方是弘一法师身边的人。 小僧跑到江辞面前,将手里的锦囊递了过去。 “这是师父让小僧交给你的,师父特意叮嘱,若哪日公子面对生死攸关时方才打开这个锦囊。” 江辞心里微顿,弘一法师难不成是预感到他去京城会有什么危险? 沉思片刻,江辞伸手接了锦囊:“劳烦小师父传句话,就说江辞会谨记大师的交代。” “那小僧就回去向师父回话了,二位多保重。” 送走小僧人后,江辞低头朝锦囊深深看了一眼。 晏殊也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江辞手里的锦囊:“弘一大师许是预知到什么才会临别时送你这个锦囊,一定要好好保管,或许未来有大用处。” 江辞回想那日弘一法师所说的取舍的话题,或许这锦囊里放的就是答案。 第630章 长大了 清河县 这里是南阳府与庆州府的交界,也是前往京城的必经之路。 清河县率属于庆州府,也是庆州府内最富饶的地方,这几年齐王叛军在潼州、南阳、庆州三地时常骚扰周边百姓,但清河却能安稳至今。 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清河是千年世家崔氏的祖籍,而崔家不仅富可敌国,还掌握着大隋三成的粮食储备,大隋最大的几家盐田都被崔家牢牢把控,另外钱庄、陆运、水运、码头、茶叶、药品以及衣食住行等等,大大小小上百个商业追根溯源都有崔家的身影。 这还只是崔家明面可查的产业,他们一边培养亲信参加科举入朝为官,一边结交江湖各大门派暗中培养了自己的一股势力来稳固家族安危,即便是齐王手里有数万大军也不敢明着动崔家,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如果崔家倒向朝廷的话,齐王叛军就会快速被清剿。 齐王也明白这个道理,之前曾试图拉拢崔家家主,只可惜崔老是只老狐狸,他早就看出齐王性格暴虐、心胸狭隘,不是能成大事的主,果断与齐王撇清了关系。 正因如此,齐王一直对崔老怀恨在心,于是扶持了一个崔元章里应外合多次暗杀崔老,也就有了后来晏殊两次救下崔老的经历。 可最终齐王把儿子的命搭了进去,自己亲自出征还在南渭府吃了败仗,如今深受打击听说已经卧病不起了,没有他亲自主持大局,齐王的叛军内部乱象频出,士兵合伙烧杀抢掠附近富商的事情层出不穷,如今的齐王叛军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朝廷这时能派遣军队前来镇压,必然能很快收复潼州。 而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老皇帝曾试图让武陵王亲自带兵镇压齐王叛军,可萧焱从京城死里逃生回到南阳后,在江辞的暗中协助下快速掌控了武陵王府和整个萧家大军,他对老皇帝以及皇室那些勋贵成员只有满腔恨意,自是不会为朝廷效力,所以齐王即便此时就剩下一口气苟延残喘,老皇帝那边也迟迟未曾派兵前来围剿。 粮库不足,国库空虚,北边还有戎狄虎视眈眈盯着,容城那边的十万大军不能轻易调动,故而以当下大隋的国力来看,根本做不到两线开战,对于老皇帝来说当务之急还是要守住国门,至于齐王这个反贼只能先放任他自生自灭。 崔府 崔老爷子刚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就看到一抹残影瞬间移到了他面前。 对此早已习惯的崔老只是慢悠悠停下脚步,朝面前这个粉雕玉琢的黑衣少年打量了一阵儿。 “师父,我出去不过月余,您怎么就长成这样了?” 他离开府中时小镇子明明还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他外出刚满一个月而已,这小子竟然足足长高了半个头,眼看已经蜕变成十二三岁的少年郎了。 只听一个少年变声期干涩沙哑的声音道:“你出门第二日为师就闭关去了,此次闭关灵力又提升了一大截,身体自然也就跟着长大了。” 崔老顿时来了兴致,两只手揣进袖子里,笑嘻嘻的靠近少年低声询问:“师父,若我修行到像你这个水准可否返老还童?” 小镇子漆黑的眸子有些嫌弃的瞥了崔老一眼。 “你没什么修行天赋,好好想一想如何延年益寿才是正事。” 崔老的返老还童美梦瞬间破灭。 小镇子道:“你回来的正好,随我出城一趟。” 崔老刚坐下,正准备喝杯茶水解解渴,听到小镇子的话不解的抬头询问:“为何要出城?” “有两个老朋友来了清河,人已经到城外了,我们亲自去迎接他们。” 话音刚落,不等崔老爷子拒绝,小镇子扯着他的衣袖瞬间化作一道残影消失不见了。 城门外 一行车队缓缓停了下来。 为首的影七调转马头来到后面的一辆马车前。 “主子,我们已经到达清河了,可要属下先去崔家打声招呼?” 江辞朝城门口看了一眼:“先进城找个客栈住下,再派人去崔家送上拜帖吧。” 崔家是清河世家大族,登门拜访最好还是遵循规矩礼仪来办。 “是!” 影七策马回到领队的位置,一声令下队伍缓缓朝清河县城内驶去。 而他们一行人刚穿过城门,就被突然出现的马路中央的一老一少拦住了去路。 那老者一边拍着胸脯一边埋怨身旁的小少年。 “我这把老骨头迟早要被你折腾散架了啊,下次咱飞之前能不能先打声招呼?我的心脏快受不住了。” 小镇子拍了拍崔老的肩膀:“这不比你坐马车方便多了?” “是……是方便了,就是身子有点吃不消。”崔老揉了揉发颤的双腿,这时才注意到停在不远处的车队。 晏殊从车窗朝外看去,当看清那老者的容貌后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之色。 她激动的对江辞道:“是崔老爷子,他难不成知道我们要来?” 江辞也朝前方看了一眼:“我们下去看看。” “嗯。” 江辞、晏殊二人先后下了马车,这时崔老也认出了影七他们,正要上前来询问时就看到两抹熟悉的身影下了马车。 “江二郎,晏丫头,还真是你们两个啊,怎么突然就来了清河?” 晏殊走到崔老面前,笑着说道:“您老这是不欢迎我们?” 崔老嘿嘿一笑:“那你可真是冤枉我了,之前在书信里就曾多次邀请你过来游玩儿,你也一直不给个准信,还以为你们不会过来,结果不声不响就来了,若不是我师父提前知道你们要来,我都不知道今天来接的是谁。” 晏殊问道:“小镇子人呢?他没和你一起来吗?” “咳咳……” 一旁的小少年咳嗽了一声,试图吸引晏殊的注意力。 晏殊的目光果然被他吸引了过来,小镇子抿着唇高高抬起下颚,心里期盼晏殊能认出他来。 结果晏殊打量了小镇子一眼,只觉得这小子长得挺精神,眉眼之间和崔老还有点相似。 “崔爷爷,这位是您的孙子?” 崔老顿时开心的大笑几声。 “哈哈,你真的不认识他了?” 晏殊又看向了小少年,此刻小少年那张脸明显生气了,腮帮子高高的鼓了起来,还很不屑的轻哼了一声。 看到这无比熟悉的骄傲神情,晏殊脑海中瞬间浮现那个只有两岁婴儿模样的小镇子。 她惊讶的瞪大双眼,张了张嘴又停顿了一下,不可思议道。 “你……是小镇子?” 小镇子撇开脸哼道:“哼,才一年未见你就认不出我来了?” 晏殊:还真没认出来,那个穿着红肚兜的奶娃娃怎么突然就长大了? 第631章 怀疑她怀孕了? 进入崔家后,晏殊被眼前这座古色古香的巨大庄园所震惊,整个崔家宅院几乎占据了清河城北近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里面大大小小房屋就有数百间之多,目前崔家长房与三房、四房都居住在这栋宅院里。 崔老爷子膝下有四子三女,四个儿子也早已成家立业,连长孙都已经过了弱冠之年,从前只听闻崔家富可敌国,延续千年依旧屹立不倒,当真正见识了崔家这栋有百年历史的大宅院后,晏殊方才理解了富可敌国的真正含义。 崔家不愧是大隋四大世家之首,家大业大、人丁兴旺。 自从崔老在家族内部处决崔元章这个叛徒后,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其他几房原本都是各怀心思,大多对嫡出一房有些微词,崔老干脆利落的解决了二房一脉,也让其他几房彻底看清了形势,若他们敢有异心崔元章就是前车之鉴。 崔老带着晏殊、江辞刚回到府中,一行人刚巧从府中匆匆走了出来。 看到从马车上下来的崔老爷子,为首的青年快步冲到了他面前。 “祖父,您没事吧?” 崔老道:“好端端的我能有什么事儿?你带这么多人要去做什么?” 那青年无奈的摇了摇头:“您老出门为何不与下人知会一声?刚刚您院子里的人说您突然不见了,孙儿带着人在府中仔仔细细找了一遍都没看到您的人影儿,这不正打算去找您呢。” 崔老想到刚刚被小镇子直接带走的场景,埋怨的朝他撇了一眼。 小镇子不以为意的站在晏殊身旁,正小声和晏殊嘀嘀咕咕说着什么,压根没空理会他。 崔老收回目光:“我没事,刚刚去城外接了个朋友,走的匆忙也就没和他们打招呼。孟生,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江辞,乃是信阳府白鹿书院的学子,如今已经是江解元了。” 崔老率先介绍站在他身侧的江辞,那蓝衣男子在得知江辞的身份后目光倏然一亮,惊喜的看向他。 “前不久信阳府那边传来消息,说是今年的解元郎不仅学富五车、才华横溢还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崔孟生,平日喜欢结交一些文人雅客,今日能与江解元相见实乃荣幸之至。” 江辞作揖道:“在下才疏学浅担不起崔公子如此赞誉。” 二人寒暄两句后,崔孟生的目光方才注意到站在崔老和江辞身后的那抹清丽身影。 晏殊察觉到对方的视线朝自己看来,礼貌的朝崔孟生点头示意,举至淡然从容,眼神清澈干净,丝毫没有拘谨羞涩之态。 当看清女子的容貌时,崔孟生心跳猛地加快了节奏。 “这位姑娘是?” 崔老道:“这位就是我时常提起的那位晏姑娘。” 崔孟生先是震惊的瞪大了双眼,随即情绪激动的再次看向晏殊。 “在下时常听祖父提起晏姑娘,姑娘多次救他老人家于危难之中,这份恩情我们崔家没齿难忘,请受孟生一拜。” 话落,崔孟生拱手作揖行了一个大礼,晏殊忙出声阻止。 “崔公子不必多礼,其实我也没做什么,遇到崔爷爷时他身受重伤而我又刚好略通医术,身为医者救人也是我的职责。” 见晏殊端方知礼,并未以救命恩人的姿态自居,崔孟生对她的印象越发好了。 祖父只夸赞晏姑娘医术了得还精通厨艺做的一手好菜,竟没想到对方会是一位如此绝美的女子,单看她的容貌,即便站在崔家姐妹之间也是最耀眼夺目的存在。 江辞见崔孟生的目光直勾勾盯着晏殊,同样身为男人自是一眼看出了对方的心思,凤眸顿时阴翳下去。 他走到晏殊身边,修长的手指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今早还觉得身子不舒服,现在可好些了?” 晏殊一早大姨妈来了,失血过多脸色苍白,再加上小腹坠痛了许久,现在站在这里小肚子依旧很憋胀,她下意识摸了一下肚子。 “现在已经好些了。” 小镇子察觉到晏殊的动作,漆黑的眼珠子机灵的转动了两下,随即意味深长的朝江辞看去。 这小子可以啊,这么快就有了? 崔老关切问道:“你身子不舒服怎么也不早说?天寒地冻的在外面冻了这么久身子更吃不消了,快,咱们回府去。” 晏殊正要开口说自己身体没什么事,江辞却主动扶住了她的手。 “我还是扶着你比较放心,慢些上台阶。” 晏殊:…… 咋感觉江辞有些怪怪的?着实把她整不会了。 崔老眼神微微一顿,一双老谋深算的眼睛在江辞和晏殊身上来回扫了两眼。 晏丫头不会是怀上了吧? 沉思片刻,崔老小声对身旁的大孙子道:“孟生,吩咐下人把杏花苑整理出来,再让厨房那边准备一些对孕妇滋补的膳食送去杏花苑。” 晏丫头和江小子还没成亲,二人未婚生子着实于理不合,为了晏丫头的声誉此事决不能声张。 崔孟生从江辞的态度和晏殊刚刚抚摸小腹的动作也察觉出什么,再听自家祖父这么一说,整颗心顿时沉了下去。 “难道是晏姑娘怀了身孕?” 崔老笑道:“你看那江小子紧张的样子就明白了。” 崔孟生的目光朝江辞和晏殊离去的背影看去,心里萌芽的悸动瞬间像是被泼了一盆子冰水,瞬间烟消云散了。 得知晏殊“怀孕”后,崔孟生掐灭了心里的幻想,帮着晏殊、江辞安排住处去了。 而崔老爷子先将晏殊、江辞请进了自己的书房内,他知道二人千里迢迢过来定然不是游玩儿的,想必是有什么事情相求。 “晏丫头,咱们的关系不用拐弯抹角,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晏殊也开门见山道:“崔爷爷,我们来清河找您的确是有事相求。” 随后的半个时辰,晏殊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对崔老说清楚,江辞则将大长公主的罪行一一列举出来,并分析了当下京城的局势。 崔老静静听着,偶尔也会询问几句,到最后神情越发的严肃起来。 这件事关乎到整个家族的命运,一旦他深入局中再想抽身就难了,而晏殊对他有救命之恩,若他不出手帮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江辞盯着崔老的神色看了一阵儿,心里猜到崔老此刻在纠结什么。 “最近崔家管辖的漕运上是否丢失了一批官盐?” 崔老眼睛微微一眯:“你怎会知晓此事?” 这次他出门一个多月就是为了处理此事,这批盐是出自崔家盐田,而走的漕运和护航的保镖也都是崔家安排的,商船在行至半路时被一批来路不明的劫匪所劫持,商船上数万斤运往京城的精盐全部被洗劫一空,目前那批劫匪的下落尚未查清,他此次回府本打算安顿好府中事宜就动身去往京城的。 此事一直秘而不宣,让他震惊的是江辞怎么会知道? 第632章 杀鸡取卵 江辞淡淡一笑:“想要知道此事并不难,比如京城那边有些不知真假的消息前阵子放了出来,此刻只怕已经传入陛下耳里了。” 崔老面色冷静的喝了一口茶水:“哦?说来听听。” “传言说崔家已经暗中投靠了戎狄,这两年一直在向戎狄护送粮草、盐茶,甚至是兵器。” “砰!” 崔老将茶盏重重放在了身侧的茶几上,面色一片冷意。 “简直一派胡言!” “金銮殿上那位是相信谁呢?” 江辞一句话瞬间点醒了崔老,他面无表情的沉默了许久。 “哼,我们崔家世世代代本分经商,朝廷不允许世家子弟入朝为官我们也毫无怨言,我们崔氏至今不曾有一人违背祖训,看来京城里是有人看不得崔家太安稳,想将我们拉入那个泥潭之中。” 江辞道:“此事背后怕是另有玄机。” 崔老沉默的盯着江辞看了一阵儿,江辞身为皇子这些年必然时刻关注京城那边的动静,听他这意思定然是知道些什么。 “此话怎讲?” “您仔细想一想,如今的大隋最缺的是什么?” 崔老陷入沉思:“两年多的天灾人祸下来朝廷国库早已空虚,缺的自然是银子。” 江辞轻晒一声:“所以朝廷需要银子,而崔家身为四大世家之首最不缺的就是银子,若能将崔家的银子充盈国库,朝廷何至于让一个半死不活的齐王继续兴风作浪?解决了崔家想要处理另外三家还会难吗?门阀世家本就是历任君主头疼的问题,虽历朝历代都不允许世家子弟入朝为官,可朝堂文武百官中又有多少人是受到世家扶持上位的?这一点掌权者又怎会不知?只不过朝堂稳固、民富国强时大家都能维持表面和平,如今朝局动荡又遇三年灾害,国库里没了银子朝廷自是要对门阀世家动手。” 听了江辞一席话,崔老倒吸了一口凉气。 当今陛下病重多时,此时朝堂上内忧外患他又许久未曾亲自上朝主持政务,本以为他暂时没有精力放在门阀世家上,可若江辞所说是真的,那么这批官盐丢失很可能就是陛下做的一个局。 “依你之见,这批官盐若真的是陛下所为,接下来他会如何做?” 江辞沉声道:“栽赃陷害、祸水东引。” 崔老眉头紧紧蹙了起来:“如何栽赃?” 江辞轻笑一声,修长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悬挂在腰间的香囊。 “在这批官盐失踪的两日前,京城派遣盐运司的官员刚巧到达了庆州府,若我没猜错的话您这批丢失的官盐已经在送往戎狄的路上了。” “咣当!” 崔老被惊的猛然站起,身子撞击到身侧的茶几,几上的茶盏应声摔落在地。 “他这是想给我们崔家扣一顶勾结外敌的帽子啊,若此事是真的,那陛下这一手栽赃陷害用的可真是妙极了,可能我们崔家到死都不会想到,陷害我们的人就是我们为之效忠的陛下!” 江辞道:“这批官盐我可以截获下来,还能将对崔家不利的证据全部清除干净,这笔交易崔老可要做?” 崔老沉默了片刻,阴冷的目光缓缓看向江辞。 “殿下如何证明你说的都是真话?” 崔老这一声殿下,点名了江辞的身份也同时暗示他目的不纯。 江辞从衣袖中抽出一张信纸:“您看看这个。” 崔老走上前伸手接了那张纸,展开仔细看了一眼,目光里一道寒光闪现。 “这是七日前我的暗线送来的消息,若您还是不相信可以派人前去调查,他们押运这么大一批货物并不难发现,你安排人骑着汗血宝马想必能在他们赶到容城之前追上去。” 崔老脸色阴郁的沉思了片刻:“你说可以帮我拦截下这批官盐,想必你已经派人过去了吧?” “不错,半月之前我就知道有一批货物从庆州秘密送往容城,后来调查得知这批货物正是崔家运往京城路上丢失的官盐,本该送往盐运司的货物却运往了容城,顺藤摸瓜一番调查就不难发现这背后的猫腻。” 崔老点了点头:“若我答应协助殿下,日后若殿下荣登大宝之时,可否会与当今陛下有相同的心思?” 江辞微微一笑:“杀鸡取卵乃是下下之策,若只是为了延续几年国运,倒不如提早将这座腐朽的大厦倾倒重建的好。” 崔老突然笑了起来:“崔氏一族愿为殿下效劳。其实今日就算殿下不告知老夫这些事,这个忙老夫也会帮,晏丫头两次救命之恩足可以让老夫冒这个险。” 江辞见老爷子很上道,不管他最后说的话是否出自真心,但眼下官盐一事应该让他放心些。 “半月前我已经安排武陵王世子带人亲自前往容城,他会解决此事。” 崔老心里微微震惊,这么说连武陵王世子都效忠江辞了? 如此看来,自己若现在下注押宝也不算太迟。 “晏丫头,等年后你就以崔家长房嫡女的身份随我入京。” 晏殊感激道:“多谢崔爷爷愿意出手相助。” 崔老摆了摆手:“从前老夫就曾承诺过,只要是你有需要老夫帮忙的地方老夫定当竭尽所能,何况如今陛下想要动崔家,老夫为了整个家族兴旺,也不得不去趟这趟浑水了。” 不久,崔孟生赶来院子里。 “祖父,杏花苑已经整理出来了。” “嗯。” 崔老看向江辞、晏殊二人:“杏花苑是崔府的暖阁,院子里就有一处温泉池,那边温度要比其它地方高出不少,适合调养身子的人居住,你们就暂住那边吧。” 晏殊绣眉微微一簇,崔老说的是“你们”而不是“你”,所以这杏花苑究竟是给谁准备的? 江辞倒是显得尤为平静。 “这几日就要叨扰贵府了。” “都是自己人何须说两家话?我刚从外面回来身子有些乏了,孟生,你亲自带江公子和晏姑娘去住处吧。” “是!江公子、晏姑娘请吧。” 江辞、晏殊朝崔老告辞退出了书房,跟随孟生一起朝杏花苑的方向而去。 一路上崔孟生会介绍路过的各个院子,以及居住的都是谁。 “我们到了。” 穿过一片梅花林就看到一处十分精致的小院,来到小院里晏殊就注意到院子的墙角一处花池,里面栽满了很多稀有品种的花儿,在这个季节有些花儿竟然开的很是娇艳。 而在花池的旁边单独建造了一处小阁楼,阁楼的面积不算大,窗户里面还有缕缕烟雾飘出来。 崔孟生指着那阁楼介绍:“那里就是温泉池,江公子、晏姑娘这一路舟车劳若觉得身子疲乏,晚上可以去泡个温暖,那温泉池下面有两个泉眼,水是不断循环的地下泉水。” 晏殊眸光一亮,饶有兴致的点了点头。 “难怪一走到小院里就觉得暖意袭来,满园花草绿莹莹的,若不是刚从外面过来,很难相信这是冬天的景色。” 崔孟生笑道:“杏花苑是祖父最喜欢的地方,连我们想住进来都不被允许呢。” 晏殊听后由心感激崔老爷子的细心照顾。 第633章 见面礼 崔孟生见晏殊很喜欢这座院子,他朝身后的侍从看了一眼,那侍从立刻转身出了院子,不过片刻功夫就有一名年迈的妇人带着两名丫鬟和两名小厮走了进来。 崔孟生对晏殊和江辞道:“二位安心在这里住下,这几位都是我院儿里做事本分可靠的下人,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他们去做。” 话落,崔孟生又向几名下人仔细交代了一番。 随即对江辞道:“江兄眼下可有时间?我想引荐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给你认识一下。” 江辞朝晏殊看来:“你回房好好休息,我尽快赶回来。” 晏殊点了点头:“好,你去吧。” 江辞和崔孟生一起离开了杏花苑,那位年迈的妇人笑意盈盈走上前来。 “老奴给姑娘请安。” 晏殊笑着伸手将老妇人搀扶起来。 “嬷嬷如何称呼?” “老奴夫家姓韩,这两个丫头都是从大公子院子里调来的丫鬟,做事儿还算麻利,翠烟、翠喜快来见过姑娘。” 两个丫鬟缓缓走上前来,朝着晏殊行了一礼。 “奴婢见过姑娘。” 晏殊朝两个丫鬟打量了一眼,她二人看年纪都与自己差不多大,其中一名身材高挑,五官还算端正但肤色有些蜡黄,另外一个尚未褪去婴儿肥,皮肤白皙,一张圆脸肉嘟嘟的,加上一双漆黑的大眼睛倒是显得很是机灵。 收回目光,晏殊笑着对三人说道:“近段时间就有劳你们照顾了。” 韩嬷嬷忙笑着看向晏殊:“姑娘客气了,您是家主的贵客,奴婢们能有幸伺候您是我们的福气,外面冷,老奴带您进屋子里看看吧。” 晏殊点了点头,跟随韩嬷嬷和翠烟、翠喜一起进了一间房屋内。 推门而入,晏殊四下看了一眼,崔家的房屋建造的都格外宽敞,窗棂也比一般住宅要大一些,从而屋内的光线就比较明亮。 这间房屋分了里外两间,外面摆着一套黄花梨木制作的八仙桌,靠窗的位置还摆放着一张同样材质的美人榻,榻上铺着紫色锦缎被褥,除此之外,还有各色家具摆件一应俱全。 在晏殊所参观的大宅院里,永定侯府是武将出身,除了刘寒月住的那处暖阁比较讲究之外,其余宅院相对要低调许多,而崔家的宅院内室里处处透着低调与奢华并存的既视感,那感觉就是明明想低调的,但实力它不允许啊。 不愧是大隋第一首富,想必在崔家人的眼里房内的一切都很普通。 “姑娘先坐会儿,老奴带她们两个去将您的床铺整理一下。” “你们稍等。” 晏殊将随身携带的包袱放在桌子上,从里面取出三只白底蓝花的陶瓷小圆盒子。 “这是我亲手制作的羊脂膏手油,冬季双手长期暴露在外面最容易干燥生疮了,这款手油平日涂抹可以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若手上有冻疮的话也可拿来当药膏使用,效果还不错。” 翠烟也就是那个面色蜡黄的丫鬟惊喜的看向晏殊手里的羊脂膏。 “姑娘,这个羊脂膏真的能治疗冻疮吗?奴婢这双手每年到了冬天就会生冻疮,瘙痒难忍的厉害,奴婢去外面的药铺买了好几种冻疮膏至今不见什么效果。” 晏殊看向她:“把手伸出来我瞧瞧。” 翠喜立刻将自己的双手伸到了晏殊面前,这是一双有些粗糙的手,看得出小时候定是吃过苦头的姑娘,她的手背和手指上都有明显的冻疮,手指都已经红肿起来了。 “不算太严重,你涂上这个药膏试两日应该就能看出效果。” 翠喜朝韩嬷嬷看了一眼:“这羊脂膏太贵重了,奴婢不敢收。” 晏殊笑了笑,将一罐羊脂膏塞到她手里。 “都说了是我亲手制作的,不值什么钱,就当是麻烦你们今后的照顾了。” 韩嬷嬷道:“您是主子,奴婢伺候您是应该。” “好了韩嬷嬷,只是个小礼物而已,若你们不收可是和我见外了?” “这……那老奴就先谢过姑娘赏赐了。” 翠喜、翠烟两个丫鬟见韩嬷嬷松了口,方才欣喜的收下了羊脂膏。 “多谢姑娘赏赐。” 虽然不一定管用,但身为家主的贵客还能想到送她们这些下人见面礼,韩嬷嬷、翠烟、翠喜心里对晏殊都多了几分好感。 这时,门外传来一道女人的说话声。 韩嬷嬷道:“是后厨的张娘子给姑娘送药膳来了,老奴出去迎一下。” 药膳? 晏殊正纳闷呢,韩嬷嬷就带着一个身着墨绿色裙子的妇走了进来。 “奴婢给姑娘请安。” “张嫂子不必多礼,您送的这个是?” 张娘子看向晏殊,瞧见晏殊的容貌时眼睛一亮,心里赞叹这姑娘长得可真水灵,比府中几位姑娘还好看许多呢。 快速收回打量,张娘子端着托盘走到晏殊跟前。 “晏姑娘,这是家主吩咐给您做的滋补药膳,对您现在这身子骨很有帮助的,您趁热喝了也好暖暖身子,今后想吃什么想喝什么就吩咐韩嬷嬷去后厨传句话,奴婢们随时给您做好送过来。” 晏殊有些摸不着头脑,等那妇人将一罐汤放在面前时,熟悉的药香味儿扑鼻而来。 她好奇的打开盖子朝汤罐里瞅了一眼,里面是山药乌鸡汤,还放了枸杞、大枣、莲子、当归几味滋补的药材,这汤倒是很适合她现在喝。 许是她说不舒服,崔老爷子猜到她是来了月事,才吩咐后厨准备了药膳。 晏殊向张娘子道了一声谢,张娘子笑眯眯的说了几句客气话就离开了。 送走张娘子,韩嬷嬷带着两个丫鬟进了里屋去整理床褥,晏殊刚好也有些饿了,拿起汤匙给自己盛了一碗乌鸡汤慢悠悠喝了起来。 这时,江辞从外面走了进来,见晏殊正在喝汤,眼含笑意的走到她身边坐下,朝那汤罐了扫了一眼。 “味道如何?” “很不错,喝了鸡汤浑身都暖和了些,这汤罐里还有不少,你要不要来一碗?” 江辞摇了摇头:“如此滋补之物还是适合你喝。” “刚刚崔大公子带你去见了什么人?” 江辞道:“崔家门客里有几名应试的学子,其中两名今年中了举人,崔大公子的意思是想让我与他们结识一下,明年进京后说不定能帮上忙。” 第634章 把你抓起来 崔家子弟不能入仕为官,豢养的门客中不乏一些出身贫寒的青年才俊,崔家资助他们参加科举,若有学子能入朝为官崔家还会在朝堂上为他们提供人脉,等学子在朝中站稳了根基自然会反哺崔家,这就暗中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崔家在朝堂的势力也就越发稳固。 这也就是朝廷杜绝门阀世家子弟入朝为官的原因,世家子弟已经有了用之不尽的财富,若再让他们亲手掌握了权利,无论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允许出现的。 如今位居高堂的三朝元老苏相国,曾在读书时期接受过崔家的赞助,而他能成为一代名臣、文官之首,这暗中自然也有崔家的推波助澜,所以苏家一直是门阀世家的代表,这些年与四大家族暗中都有些往来。 晏殊猜测,崔孟生给江辞引荐的学子必然是目前崔家最看好的人选,结识了他们或许在未来也会成为江辞的助力。 韩嬷嬷带着两个丫鬟从里屋走了出来。 “江公子、姑娘,屋内已经生了碳火,床褥都铺好了,衣柜里还准备了两床备用的棉被,若晚上还觉得冷的话可以拿出来添置上,无事的话我们就先退下了。” 晏殊突然想到什么:“等一下,江公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林峰林云瑶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地狱边境(H)
在爱里的人
浪剑集(H)
[综影视]寒江雪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