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父子进行了封赏,只不过刘家父子和李尚谦人在信阳府和南渭府,老皇帝便派遣了两名官吏带着圣旨和封赏前往两地。 退朝后,洪武帝脸色阴沉,坐在棋盘前半晌没说过话。 杨忠端着一份药膳走了进来。 “陛下,您早朝时都未曾进食,这是御膳房给您炖的人参鸡汤,您尝尝?” 老皇帝抬眸朝杨忠撇了一眼。 “先放下吧,朕现在没什么胃口。” 杨忠将鸡汤放在一旁的茶几上,目光朝老皇帝看来。 “陛下自下朝后就心事重重的模样,可是在想南渭府捷报的事?” 杨忠伺候老皇帝三十多年,老皇子只需一个眼神他就能立刻猜到对方想表达什么,原本今儿早朝陛下还好好的,自从看到李尚谦送来的折子后就一直面色阴沉。 老皇帝眉心拧了起来,他将手里的棋子丢入棋盘上。 “你觉得李尚谦这个人如何?” “陛下,奴才只是内侍的宦官,和李大人鲜少谋面,他是什么人奴才还真说不准,不过奴才听闻李大人在南渭百姓心里的地位很高,去年整顿南渭官场时他可是立下了大功一件。” “朕记得他曾在凤家军营里效力过。” 杨忠微微垂下的眼皮轻颤了一下:“要说起来咱们朝堂上曾在凤家军营里历练过的武将还真不少呢,兵部提督王勋、总兵高顺似乎都曾是凤家军营里出来的。” 老皇帝眸光闪过一抹锐光,冷冷朝杨忠看来。 “你倒是对凤家的事颇为了解。” 杨忠心头一颤,忙跪下。 “陛下,奴才打小伺候在您身边,为了能更好的伺候陛下,奴才私底下便对这些朝中官员们多留意了些。” 老皇帝沉声道:“瞧把你吓得,不知道的还以为你犯了什么大错,杨忠啊,朕突然觉得过往匆匆就像是眨眼之间,朕怎么就老了呢?” “陛下正值壮年,只要将龙体调理好了必然能长命百岁。” “呵呵,身为帝王受万民敬仰,身居高位却并非如外人以为的那般光鲜,不说这些了,老三最近怎么样了?” “三皇子自从被关了禁闭后就一直吃斋念佛,说是想为陛下您祈福,前几日奴才曾去探望过,瞧着几个月不见三皇子沉稳多了。” “说起来老三是朕看着长大的,也是朕一众儿子里最看好的一个,可他太心急了。前阵子番邦进贡了一些香料,你去取一些送去三皇子府吧。” “诺!” 等杨忠离开太极殿后,老皇子朝暗处看了一眼。 “派些人手去南渭府一趟,调查清楚南渭府那场战役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诺!” 等太极殿内剩下自己一个人后,洪武帝缓缓靠在身后的福禄寿大靠枕上,疲惫的闭上了双眼。 如今这前朝后庭都以为他快要死了,一个个全都露出了狐狸尾巴。 既然都迫不及待开始行动了,那就将其一网打尽好了! —— 晏殊、江辞离开军营已经半个多月了。 大山里道路崎岖,江辞在出行时特意选了一个小一点的马车,二十五名影卫也都是穿着粗布麻衣,从外观看就像是一行普通经商的队伍。 傍晚十分,他们终于走出了祁连山,到达北城一个山脚下的村庄外面。 “阿辞,大家走了半个月的山路想必都筋疲力尽了,咱们今晚就在这附近露营吧。” 江辞下了马车朝四周看了一眼,视线最终落在不远处的河道附近。 “前面河道那边比较宽敞,顺便看看里面还有没有水。” “好!” 二人商议好,队伍继续往前走了一段路,终于到达了河道附近,落日余晖洒落在这片草地上,整个地面都被一抹金黄色笼罩。 晏殊站在河道旁边朝下面的河道看去,放眼望去河道里早已经干涸,河道附近的杂草也已经逐渐发黄。 “越是靠近北边越缺水严重,北城镇是南渭府和容城的交界,再继续往前走就到达容城地界了。”江辞走到晏殊身旁。 晏殊提议:“我们的水还够用,先做些吃的吧。” 江辞道:“我已经安排他们去做了,我们往前面的村庄走走。” 晏殊朝那个村庄看去,天色很快暗了下来,隐约看到有几乎人家已经亮了灯。 二人拉着手沿着河道向前走了一千多米到达了那个村落里,正巧有一个老大爷拎着水桶从院子里走了出来,看到自家门外站着两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老人也是明显一惊。 “你们是哪里来的?” 江辞朝老者作揖道:“我们是南渭府过来的,刚巧今日路过此处见村子里还住着人家就好奇过来看看。” 老者放下水桶,干瘦的面容上满是愁容。 “听闻南渭府那边刚打赢了胜仗,有李都督镇守南渭府想必要比容城那边的情况好多了,看你们的穿着想必家里不愁吃穿,咋这会儿想跑去容城?” 江辞回道:“家中在那边还有些商铺需要打理,如今戎狄撤了军,听闻有不少外逃的村民开始返乡了,我们也想去看看经营的商铺情况如何了。” 老者点了点头:“咱们这个村子里能走的都走了,没见有人想回来的,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实在是腿脚不利索只能在这里苟延残喘的活着,劝你们还是早些回去吧,这边缺水太严重了,那边的河道都干涸的差不多了,要往北再走三里路才有一点水,那水……” 提起那水的事儿,老者摇了摇头。 晏殊好奇问:“老伯,那水怎么了?” “那边的水也已经见了底,本就是断流后的沟渠,如今附近的动物都跑去那边,那水质早就臭了,可奈何这方圆十里内就这点水了,喝臭水总比渴死强。” 第552章 乱世如蝼蚁 晏殊、江辞乘坐马车,带着那位老伯来到三里外的那处水沟附近打水。 刚到这里就嗅到一股儿刺鼻的臭味儿。 那老伯率先下了马车,指着眼前的河道:“这里就是我们吃水的地方,你们看那边好像是几只鹿!” 晏殊和江辞循着老伯手指的方向看去,隐约看到河道里大大小小有几处水洼,最大的一处水洼也就有七八米长,此时正有几只四条腿的黑影站在水洼旁俯着身子喝水,看形状的确像是野鹿。 几只野鹿似乎听到了老伯说话声,其中一只野鹿叫了几声,其它几只急忙停止了喝水,跟着那只带头的野鹿跑向了不远处的森林子里。 老伯摇了摇头:“这些深山里的动物们都跑来有人烟的地方找水喝了,可见它们平日里生活的环境也很缺水,可惜我们村子里的壮劳力都跑光了,不然这里可真是个打猎的好地方。” 说着话,老伯已经走到了那处大一些的水洼前。 江辞、晏殊跟着走了过来,从老伯打水来看水洼的深度应该就剩下一米左右,如今这种天气像这种死水没几日就变质了,可想而知里面已经滋生了多少细菌和微生物。 “老伯,这水已经臭了,你们喝了身体会出问题的。” “那也是没办法的事儿,人还有一口气在总不能被活活渴死,这两日村子里倒是死了好几个老人了,哎,走了好啊,走了一了百了不用在活受罪了。” 晏殊听了这番话心里颇不是滋味儿,她是爷爷带大的,对老人们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看着眼前这个瘦骨嶙峋的老人家,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老伯将水打好,江辞主动帮忙拎到马车上,老伯连连道谢。 “真是太感谢你们夫妻二人了,就我这把老骨头平日里来挑水来回需要花三四个时辰,不怕你们笑话,这还是老头子我第一次坐马车呢。” 江辞问:“您家里没有其他人吗?” 老伯叹了一声:“我老伴儿去年冬天就去了,家里就我们老两口,其他亲戚们能走的去年早就逃走了,人家都是拖家带口的去逃荒自是不会带上我这个无用的老东西,如今家里就剩我一个人儿,我也是活一天算一天,像现在这情况,过不了几日臭水沟的水都没得喝了,说不准哪天我就一觉睡过去了找老伴儿去喽。” 见老伯面对死亡时竟毫无畏惧,语气颇为平静,晏殊觉得生活把人逼到绝境时,也许面对死亡也没那么恐惧了。 送老伯回到家,晏殊询问村子里之前有没有水井之类,老伯道:“前面那棵大槐树下面就是村子里打的水井,听老人说已经用了几百年了,这还是头一次出现枯井现象。” 江辞看向晏殊:“可是想过去看看?” 晏殊点了点头,一旁的老伯道:“等我放下水桶带你们过去。” 老伯人很热情,放下水桶带着晏殊、江辞往枯井走去,路上还介绍了村子里的情况。 “咱们这个村子之前住着上千口人呢,如今年轻人都走光了,剩下一些孤寡老人加起来也就七八十口人,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死了十几个了,按这个速度很快这个村子就该绝户了。” 提起这个村子的未来老伯眼神里有些荒凉,他从出生就住在这里,活了六十多年有太多的记忆,想到未来这里会成为一个破败的空村子,心里一阵难受。 “这口就是村子里的水井,已经断水一年多了。” 晏殊举着火把朝水井里望了一眼,黑漆漆的看不到底。 “黑子,这是家里来亲戚了?” 住在水井旁边的一户人家走出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妇人,那老妇人满头白发,身子瘦小。 她好奇的走了过来,上下打量了晏殊、江辞一眼。 “好俊俏的两个孩子,莫不是天上的神仙下凡了?” 话落,老太太那双如枯井一般死灰的目光倏然一亮,扑通一声就跪在了晏殊、江辞面前。 “二位神仙是来救我们的吗?求求神仙给我们指一条活路吧,老婆子在这里叩谢神仙……叩谢神仙……” 晏殊忙伸手搀扶老太太,却被她紧紧握住了手。 “仙子,老婆子想见我爹娘了,求仙子带我去见我爹娘吧,还有我那早死的相公和孩子,呜呜呜……我想爹娘了,爹……娘……你们来接闺女了吗?我想吃娘做的菜饼子了,娘做给我尝尝吧。” “老婆婆,您先起来。”晏殊注意到老人家的眼神涣散,急忙握住了她的手腕儿把脉。 气血亏虚的厉害,整个身体因饥饿出现严重营养不良,再加上年纪大了自己身上还有一些基础病,这样下去怕是也撑不了几天。 江辞伸手将老妇人搀扶起来,那老伯急忙出声解释:“张婶儿,这二位是从南渭府过来的,不是什么神仙,您老误会了,快放开这位姑娘吧。” “不是神仙?怎么可能不是神仙呢?老婆子我活了这么久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人儿,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一样,他们一定是神仙。” 晏殊摘下腰间的竹筒递给老人:“您先喝几口水。” “是水……真的是水?”老太太舔了舔干裂的唇瓣,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 “是水,都给您喝。” 老太太急忙捧着竹筒大口喝了起来,她实在是太渴了,前阵子还勉强能去打些水回来,但这两日身体明显挪不动了,她已经开始等死了。 当甘甜的泉水进入口中时,老妇人满脸震撼。 她第一次喝到这么甜的水。 等老太太喝了水,晏殊将她搀扶着坐到了枯井旁边的一块石墩上。 老夫人始终握着晏殊的手:“我刚刚在床上躺着,迷迷糊糊看到了我爹娘站在床边喊我醒醒,老两口让我快点起来,说门外有神仙来救我了,我身体实在是动不了,我爹娘就架着我走出了院子……” 晏殊:…… 看着老太太真诚无比的眼神,她不知该不该信。 老太太朝着不远处招了招手:“爹、娘,你们不要走啊,神仙来了,你们快过来拜见神仙!” 晏殊循着老太太手指的方向,她指的是朝村子外走的一条小路,那边空无一物,莫名觉得浑身凉飕飕的。 一旁的老伯道:“张婶子这两日一直浑浑噩噩的,我们都觉得她怕是不行了,听说人快死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亲人来接自己,可能张婶儿的爹娘真的来了。” 第553章 仙人相赠 送张婶子回去后,晏殊和江辞回了营地。 影卫们已经搭起几个帐篷,晚饭也做好了。 山里打的两只野鹿处理干净架在火上用明火烤了一个多时辰,只撒了一些盐巴吃着就很不错。 晏殊回来后并没有再提起村子里的事儿,安静吃了一些鹿肉就回了帐篷睡觉。 夜深人静,晏殊躺在营帐里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总会浮现张婆婆和那位老伯说的话。 她的能力有限,救不了这天下所有受苦受难的苦命人,可既然遇上了那就是缘分,如果她不出手,村子里这几十位老人都会因为没有水和食物而活活渴死饿死。 想到老伯提起村子未来可能会荒废时的神情,她实在难以入眠。 躺在一旁的江辞听到身边的动静,伸手将她拉入自己怀里。 “睡不着?” “嗯。” 江辞揉了揉她的长发:“走吧,我们一起去。” 晏殊有些意外的看向江辞:“你不会觉得我有些多管闲事吗?像这样的可怜人到处都是,我们根本救不完的。” “我相信人和人能相遇定是有某种宿命,天下的可怜人很多,但刚巧被我们遇上的并不多,你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那就随心而为。” 晏殊顿时有了信心,拉着江辞坐起来:“好,我们现在就去。” 守夜的几名影卫见二人走出来,立刻起身想要跟上。 江辞摆手:“不必跟来!” “是!” 几人只好坐回去,江辞带着晏殊朝不远处那个村庄走去。 深夜的村子里异常安静,二人来到水井旁边,江辞站在一旁盯梢,晏殊用意念将空间里的灵泉水源源不断注入水井里,约莫一盏茶的功夫,那口枯井里的水神奇的冒了出来。 注满水井后,晏殊又从空间里移出一批玉米面、白面、高粱面各一千斤,还将空间里才从地里收回小院的土豆、红薯和蔬菜移出一部分,井水旁边堆了不少货物。 晏殊估摸着够这些老人熬过这个冬天了,明年春天北方就会下雨,所以只要熬过了这个冬天村子里的老人们就能活下去。 “我们走吧。” 江辞带着晏殊飞离村落,回到军营。 “娇娇先去睡,我还要回村子里一趟。” 晏殊猜到他要去做什么,便乖乖点头应下。 “早去早回,明日一早我们还要赶路。” “好!” 等晏殊回了营帐后,江辞拿出笔墨纸砚洋洋洒洒写了两行大字,随即飞身折返回村子,身轻如燕的落到了那位老伯的家中。 老伯早已经沉沉睡去,江辞走到他的床边都好无所觉。 江辞抬手在他肩上拍了两下,老伯身子动了动,迷迷糊糊的睁开了眼睛,惊愕的发现自己床边竟然站着一个人影。 “你是……” 天色太暗,他只看到对方穿着一身月色长衫。 “你们祖上出了一位大德之人,故上天赐你们枯井出甘露,可庇佑你们度过此劫,切记此事不可外传,不然必遭天谴!” 话落,江辞抬手将老伯敲晕了过去,随即闪身离开。 老伯醒来时天色刚刚亮起,他摸了摸酸疼的脖子,昨晚屋子里似乎来过一个人? 那个人的话在脑海里回荡,老伯起身走出屋子,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院门紧闭着,门插还好好横在上面,不像是有人闯入的样子。 他拍了拍自己的脸:“难道只是一个梦?” 等老伯回到屋子里时,眼尖的发现桌子上放着一张白纸。 他这家徒四壁的地方咋可能买得起纸?想到那似梦非梦的场景,老伯突然意识到什么,急匆匆来到桌前拿起那纸张。 上面果然写着字,只可惜他大字不识一个,想到村子里还有一个读过几年书的老人,穿戴好衣裳将这张纸仔细揣到怀里就赶紧出了家门。 等老伯路过村子里那口水井时,村子里能动的老人们几乎全都围在水井边,叽叽呱呱热络的说着什么。 只听那张婆子道:“我就知道那是神仙,老婆子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那么好看的姑娘和俊俏的小郎君,我爹娘说了会有神仙来救咱们,结果他们出现之后一夜之间这口水井里就有水了,还有这些粮食肯定也是神仙留给咱们的。” 听到张婆子的话老伯头皮一阵发麻,他小跑着来到人群里,目光直勾勾看向水井。 那口干枯的水井里竟然真的已经蓄满水了?那水清澈无比,有些老人已经拿来了碗,伸手就能舀一碗上来。 还有井水旁边那堆成小山丘的粮食、蔬菜,真的和昨晚梦里见到那个男人说的一样啊。 “大家听我说,昨晚我做了一个离奇的梦,梦里有个年轻仙人说咱们祖上出了一位有大德的先人,老天爷看在这位先人的面子给咱们送来了这些粮食和水,哦对了,还有这封书信,老刘头儿,你识得字快看看上面写的啥?” 那个老刘头年纪和这位老伯相仿,就是左腿不太利索,走路时一瘸一拐的。 他年轻时是村子里最聪明好学的人,还读过几年私塾,因一场意外摔断了腿,从此以后连媳妇儿都没讨上,打了一辈子光棍儿。 老刘头儿接了那张纸看了一遍,当着众人的面念出信上的内容。 大致意思和老伯说的一样,信中有特意提醒此事不得宣扬。 “既然是仙人的旨意咱们照做就是,仙人给了咱们一井神水和这么多粮食,这是在救咱们的命,咱们要感念仙人的恩德,承蒙咱们村子里那位大德祖辈的福音,若是没有那位祖辈积德行善也不会有咱们这次的奇遇啊。” “老刘头儿说的没错,咱们若能熬过这一年,等光景好一些了一定要在水井旁边修缮一个庙堂供奉那两位仙人和咱们这位祖辈,就是可惜梦里那位仙人没有告诉我具体是哪一位积德行善的祖辈啊。” “想必祖先不会介意的,到时候咱们就立一个祖宗排位,将咱们村子里所有祖先都祭拜上准没错。” 张婆子率先跪下朝水井磕头:“多谢仙人救命之人,老婆子今日发下宏远,余生都将吃斋念佛感念二位仙人。” 其他老人也跟着跪了下来。 磕头叩谢仙人后,就开始商量分粮食的事情。 他们打开粮食袋子后发现这些粮食精细的不像凡间之物,还有金色的面粉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蔬菜堆里也有他们不认识的东西,众人猜测这些都是仙界之物,心里越发的虔诚。 最终几千斤粮食平均分配完,几十名老人又合力将每家每户的粮食送回家。 随后老人们开开心心来打水。 张婆子舀了一勺喝了几口水,对着几个邻居说道:“这水我昨个儿喝过,是那位仙子给我喝的,自从喝了那水以后,我仿佛一夜之间有了力气,这水一定不是凡物,咱们可要好生照看着。” 第554章 天蝎座 当日江辞、晏殊天未亮就离开了那个村子,十天后终于到达了容城,进城之后便在一家客栈内暂时落了脚。 容城是最靠北的一座府城,再往北走穿过三个郡县就是与戎狄交界处,这三个县分别是木沧县、凤林县、常山县,而青云山就坐落在凤林县境内,所以容城一直是北疆最重要的关卡。 镇北侯一死朝中便处于无将可用的尴尬境遇,冯晋源是洪武三年的武科状元,之前一直在兵部任职,如今被老皇帝派来镇守容城更像是赶鸭子上架。 其实除了镇北侯之外,另外一名骁勇善战的武将就是永定侯刘彬,他曾少年时就在边疆历练多年,多次随军出征击退戎狄进犯,戎狄大军除了忌惮镇北侯之外,也就刘彬还能入的了他们的眼。 只不过刘彬手里握有冀北军五万私兵,永定侯府又世代镇守信阳府,所以当今陛下不可能将镇守北大门的重任交到刘家人手中。 “主子,我们到了容城可要会一会这个冯晋源?” 江辞沉吟片刻:“听闻冯晋源的后宅不太安宁?” “的确由此传闻,据说冯晋源极其偏宠一名小妾,前两年那小妾仗着冯晋源的宠爱屡次挑衅陷害正室夫人,冯晋源的嫡长子见不得生母受辱亲自揪出那小妾诬陷正室的罪证,证据确凿之下,那小妾只是哭哭啼啼的委屈了一番,那冯晋源就将嫡长子狠狠杖责一番,还险些做出休妻的混账事,后来听闻是他的幕僚一番劝说,怕他因宠妾灭妻坏了名声,冯晋源这才没有将糟糠之妻赶下堂。” 江辞道:“如此不忠之人不值得深交,他那嫡子如今可跟随他一起来了容城?” “那嫡长子也跟来了,一起随军的还有冯晋源的小妾,看来冯晋源是真心疼爱这个小妾的。” 江辞讥讽的勾了勾唇:“去查一下冯晋源那嫡长子的为人,另外派人盯着他那个小妾。” “是!” —— 江辞回到客房时,晏殊刚从空间里出来,正坐在妆奁前梳理一头半干的长发。 她身上穿了一件水蓝色烟纱散花襦裙,上身穿的是一件月牙色绣着兰花的短襦,一头齐腰长发柔顺的披散在身后,铜镜里照应的女子眸含春水清波流盼,宛若幽静月色下落入凡尘的仙…… “愣着作甚?这么晚才回来,可吃过饭了?” 江辞收回思绪,将房门顺手关上后径直走到妆奁前,很自然的伸手拿起妆奁上的木梳子,轻柔的帮晏殊梳理一头长发。 “容城有不少镇北侯的旧部,今日抽空去见了见他们,娇娇这一日都做了些什么?” 晏殊透过铜镜看向身后为自己梳头的男人。 “你走之后我便午睡了一觉,才醒来不多会儿,刚去空间里沐浴出来。看你来了容城后似乎很忙,可是要在容城多待上两日?” “也不用久待,去青云山为你看病才是此行的目的,不过眼下的确有些事情要处理,大概要耽搁两三日。” 晏殊笑了笑:“我的身体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偏你不放心罢了,先处理你的事情要紧,咱们出行这一趟领略了北方的各色风光,虽然一路上都很开心,但奔波了一个多月还是有些吃不消了,停下来休息几日也好。我今日还没出过客栈呢,也不知如今容城的情况如何了。” 江辞道:“容城内留守的百姓并不多,北边这些蛮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城内不少宅院、商铺曾被打砸焚烧了,等明日我抽空了带你去街上转转。” “好啊,我也想亲眼看看容城的情况。” 晏殊眼珠子转了转,指了指屏风后面:“刚刚小二哥送了沐浴的水来,你今日就在外面洗吧。” 这一路虽然风餐露宿,但晏殊有空间在身,实在撑不住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两个人进空间里痛痛快快洗个澡,倒也没因为个人卫生问题烦恼过。 容城缺水严重,这家客栈里刚刚只送来了一桶水,还精贵的要死,但表面上的功夫该做还是要做的,于是她忍痛花了十两银子买了这一桶水,剩下的水都是空间里放出来的。 江辞透过铜镜看了晏殊一眼,感觉今日小狐狸这眼睛里透着几分算计,虽然不知道小狐狸有什么坏主意,不过他很乐意配合她。 “好,我正要准备沐浴,你先把头发擦干再睡。” “知道啦,快去吧。” 晏殊目送江辞进了屏风,她从空间里将准备好的东西摆放在桌子上。 一切准备就绪,晏殊坐在桌前默默等着,听着屏风后面传来阵阵水声,晏殊想到待会儿自己要做的事情,心里有点紧张还有点小激动。 今日是个特殊的日子,就在今天,她决定干一件大事! 屏风后面的水声渐渐停了下来,晏殊起身将桌上的烛台吹灭。 屋内突然陷入黑暗,江辞去拿衣物的手微微一顿,他眨了下凤眼,很快适应了周围的一切。 “娇娇,蜡烛怎么灭了?” “哦,燃尽了。” 江辞勾唇轻笑,语气漫不经心道:“让外面守夜的影卫去楼下取一根来吧。” 晏殊为难道:“已经很晚了想来小二他们也都睡下了,影卫们也都累了,就让他们好好休息吧。” 江辞沉默了片刻,附和道:“也是。” “哗啦!” 一声水声,伴随着稀稀疏疏的穿衣声。 晏殊咬了咬唇,静静等着江辞出来。 江辞穿好里衣,手指放在外衫上轻轻抚摸了两下,随即收回手转身出了屏风。 晏殊听到脚步声心头一紧,抬起头朝屏风那边看去,隐约只看到一抹颀长的身影。 江辞的目光朝桌前扫了一眼,看到晏殊呆呆坐在那边盯着自己,他故作没看到她径直朝床边走去。 “娇娇,你睡了吗?” 看到黑影路过自己就要去床边了,晏殊焦急的伸手想去拽他,结果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的裙摆,惊呼一声整个人朝前扑去。 江辞急忙伸手扶住了她的腰,顺势将人拉入怀里。 “这么不小心?” 晏殊尴尬解释:“屋子里太黑了,不小心踩了裙子,你刚刚没看到我吗?” 不应该啊,她都能看到他,江辞武功深厚,按道理眼睛比她看的更清楚才对。 江辞轻咳一声:“刚沐浴后眼睛里还有水汽,会影响人的视线。” “是吗?”这个理由听上去好牵强。 “你怎么坐在这里?为何不去床上睡?” “等你啊。” 晏殊笑了笑,推开江辞抹黑走回桌前,她掏出一个小东西按了一下“啪”的一声响后那东西瞬间亮起了小火苗。 在江辞好奇的注视下,晏殊将盒子打开,用手里的小火苗点燃了蛋糕上的两根蜡烛,一根是“1”一根是“7”,按照周岁来说,江辞过了今晚才刚满十七周岁,他是妥妥的天蝎座男孩…… 第555章 生辰 江辞的目光落在蛋糕上,凤眸里闪过一抹异色。 “你怎么知道今日是我生辰?” 从离开京城后为了保命他改了出生日,这些年也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 晏殊拉起他坐到桌前:“我可是仙女,当然能知道你的生辰是哪一天。” 其实是原书中有一段介绍,江辞出生那日京城上空红光漫天,钦天监占卜后出的是下下签,当时凤家风头正盛,陛下即便心里膈应还是当日便册封刚出生的七皇子为太子。 这一段剧情有详细描述到时间,所以晏殊才会知道江辞的生辰。 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逃荒,她也没心思想这些事情,最近闲暇时仔细回忆了小说里的内容,这才想起书中有一段对江辞出生时的描写,于是今天趁着江辞出门后,她便进入空间里制作了一个大蛋糕。 江辞看着眼前白色的圆形糕点,上面点缀着许多水果,还写了“阿辞生辰快乐”几个大字,江辞不由的唇角上扬。 “这糕点叫什么?” 晏殊笑眯眯看向他:“这个叫蛋糕,我们那里的人在过生辰的时候都会邀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吃,外面这一层白色的叫奶油,是我亲自打的,上面的水果有芒果丁、火龙果、草莓和蓝莓,都是你喜欢吃的。” 江辞眼睛明亮的看向晏殊:“这个生辰礼我很喜欢,谢谢你娇娇。” 晏殊喜滋滋道:“你先来许一个生辰愿望,然后把蜡烛吹灭就可以切蛋糕了。” “好!” 江辞双手合十,晏殊小声提醒:“愿望不可以说出来哦,不然就不灵验了!” 江辞点了点头,缓缓闭上眼睛在心里默默许了一个愿望。 “好了。” “许的啥?”晏殊眨巴着大眼睛好奇的询问。 江辞笑看着她:“不能说,不然就不灵了。” 晏殊:嘿,在这儿等着呢。 “来吧,咱们切蛋糕。”晏殊从空间里拿出一把西瓜刀递给江辞,还准备了两包盛蛋糕的盘子。 她特意做了一个大蛋糕,想让影卫们也一起尝一尝,也算是大家一起帮江辞庆祝生辰了。 “怎么切?” 江辞举着刀有些犹豫,这么漂亮的蛋糕还是小狐狸亲手为他做的,舍不得下手破坏了它。 晏殊握住他的手,比划了两下。 江辞将第一块蛋糕切下来放在晏殊面前。 “你先吃。” “我等你一起。” 趁着江辞切第二块蛋糕时,晏殊偷偷沾了一点奶油抹在了江辞的脸颊上。 少年白皙清隽的脸上、额头上多了几点白色,整个人平添了几分呆萌。 做了坏事,晏殊眉眼弯弯的笑了起来。 “这又是什么?”江辞目光深沉的看着她。 “是朋友对寿星的一种祝福。” “这样啊。” 江辞知道她是故意捉弄自己,用叉子学着晏殊吃了一口蛋糕,甜腻的感觉带着果香弥漫在唇齿之间,即便他不怎么吃甜食的人,第一次吃到这种糕点也会觉得口感宜人。 晏殊开心的吃着自己的糕点,嘴唇上沾了些奶油也不自知,江辞静静看了她一眼,沾了一点奶油趁其不备蹭到了晏殊的脸颊上。 “你……” 晏殊刚要说话,江辞俯身凑到晏殊侧脸,伸出舌尖将那一块奶油舔舐掉,在晏殊怔神儿之际,猛地吻上了她如樱桃般娇嫩的唇瓣,顺带着将她嘴角的奶油也一并舔舐干净。 一吻过后,江辞将额头轻轻抵在晏殊额头上,目光饱含深情的看着她。 “这
相关推荐:
切切(百合)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一梦三四年
小人物(胖受)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靴奴天堂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