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 晏文抓住机会,麻溜的抱住驴哥的脖子,翻身骑在它的背上。 驴哥拔腿就跑,一人一驴配合极其默契。 “追,别让他跑了!” 几人朝着驴哥狂奔而来,手握大刀的壮汉铁黑着一张脸。 这头该死的驴,一会儿逮住它非要扒皮抽骨吃它的驴肉不可。 “小叔,我听到驴哥的叫声了,在那边。” 晏殊激动的指着前方的那条小路。 江辞不仅听到了,还听到驴哥的蹄子正极速朝这边奔跑而来。 “它正在往这边走,我们过去看看。” 晏殊紧跟着江辞快步走了过去。 二人刚上了小路,便看到一团黑影极速朝他们而来。 看清楚驴哥背上的人时,晏殊激动道:“是大哥!” 晏文也看到了晏殊和江辞,他大声喊道:“小妹、二郎快跑!” 江辞的目光朝晏文身后看去,见几个人影正紧追在驴哥身后。 晏文赶到晏殊身旁,翻身从驴哥背上下来。 “那几个人手里有刀,我们不要和他们硬碰硬!” 晏殊问:“大哥怎么招惹上他们了?” 晏文喘了几声,尽量言简意赅的把刚刚的事解释清楚。 晏殊勾唇冷笑一声。 “既然是几个畜生,那就更不能走了!” “臭小子,你倒是继续跑啊,老子看你能跑到哪里去。” 壮汉恶狠狠的盯着晏文,目光突然转向晏殊,那双浑浊的眸子顿时起了色欲。 “好一个大美人啊。” 刚刚那个虽然是富家千金,但最终也没看到模样如何。 眼前这个虽然穿着朴素,但这脸蛋可是少有的美人坯子啊。 “美人儿,你跟着哥哥混,哥哥一定好吃好喝的供着你,如何啊?” 壮汉色眯眯走向晏殊,江辞冷眸眯了眯,在壮汉伸出手的一瞬间。 一抹残影瞬间移到他面前,只听到“咔嚓”一声骨头断裂声。 壮汉还没回过神儿,脑袋向侧一歪,身子扑通一声倒在了地上。 江辞低头扫了壮汉一眼:“就凭你也配?” 其他三人被江辞这一招吓得不轻,在江辞看过来时,如惊弓之鸟一般转身就想逃。 晏殊手中几根银针飞射而去,几人被淬了毒的银针刺中,瞬间便瘫软在地。 江辞从宽袖中抽出短剑。 “锵!” 银光闪过,几个人连求饶的机会都没有,被江辞利落的摸了脖子。 解决了几个畜生,江辞将短剑上的血迹擦拭干净,沾染了血的帕子丢在地上。 “家人等着呢,我们尽快赶回去。” “好!” 晏殊看了江辞一眼,见他侧脸上沾染了血迹。 她掏出自己的帕子,扯下腰间竹筒,倒出灵泉水将帕子打湿递给他。 “小叔,你脸上有血迹。” 江辞清眸微动,抬手轻擦了一下,没有擦到。 他问:“还有吗?” “还有。” 晏殊主动抬手,用帕子将他脸上的血迹擦拭干净。 “好了。” 江辞深眸浅笑,目光落在她手里的白色帕子上。 “可惜帕子沾染了那帮畜生的血。” 晏殊将帕子收入袖带中,顺手丢到了空间里。 “无妨,我还准备了几条,我们走吧。” “嗯。” (加更) 第143章 平分秋色 晏殊骑着驴哥,江辞、晏文二人护在左右,三人结伴回到了宿营地。 晏二生、柳文娘、晏武、晏淮四人此时正焦急等着。 晏文的性子沉稳内敛、做事稳妥,牵驴出去喂草最多只会在附近转一转,若想走远的话也会提前和他们打声招呼。 如今却迟迟不见回来,一家人都担心他会遇到什么危险。 漆黑的夜幕下,隐约能看到三个熟悉的身影朝这边而来。 晏淮道:“爹、娘,大哥他们回来了。” 一家人急忙走上前去。 晏二生问:“老大,你跑去哪儿了?” 晏文走到晏二生跟前,把刚刚发生的事情又详细说了一遍。 江辞道:“如今流民遍地,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遇到心术不正之人,今后外出尽量不要独自一人才是。” 晏二生赞同的点了点头:“二郎说得对,今后不管去做啥都要叫上一个做伴儿的,若遇到今日这种事切不可贸然行事。” “儿子记下了,这次多亏了驴哥,小妹买的这头驴可真通人性。” 当时驴哥冲过来的时候他也是一愣,见它一个鲤鱼摆尾,他才反应过来驴哥是来救自己的。 晏武嘿嘿一笑,揉了揉驴哥的脑袋。 “驴哥的确聪明,就是有些桀骜不驯。” 一剂驴眼朝他瞪来,晏武耸了耸肩。 “看到没,它都听得懂。” 晏殊笑而不语,驴哥的聪明可不仅仅是天生的,当时买它时的确看上了那股子高傲的姿态,真正让它变聪明是因为灵泉水与灵草的长期喂养。 晏殊拍了拍驴背:“驴哥,今天表现不错,晚些了好好奖励你。” 驴哥的大眼睛倏然一亮。 奖励? 是它想的那些吗? —— 晚饭柳文娘直接煮了一锅炒面粉。 晏殊在面粉里加了芝麻粉、盐巴,口感还是很不错的。 柳文娘给每个人盛了一碗,晏殊从箩筐里拿出黄纸包,将昨天做的香葱饼干拿出一些来分给大家。 江辞好奇的盯着手里的饼干打量。 “这是?” “香葱饼干,你尝尝可吃得惯?” 江辞咬了一口,入口薄脆,口齿间弥漫着葱花的清香。 “味道不错,这饼干能储放多久?” “若能封存好的话,几个月不成问题。” 空间里有真空机,饼干经过真空处理最少也能存放一年。 江辞若有所思的将饼干吃完。 就在一家人正吃饭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一阵争吵声。 晏殊好奇的看过去,只见一名中年妇人跪在一个中年男人面前,她身旁还并排跪着三个半大的孩子。 妇人哭的双眼红肿:“大哥,看在孩子的份上你给我们一点吃的吧。” 男人一脸不耐烦道:“弟妹,不是我不肯帮你们,自从流民洗劫村庄后,我家存的粮食全都被他们偷走了,眼下我们也快吃不上饭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帮你们呢?” 妇人哭的越发伤心:“当初我男人可是为了救你家二娃才溺水死的,如今我们孤儿寡母没了依靠,若大哥在不管我们,我们娘几个真的就活有活路了,呜呜……” “我不会忘记三弟对我一家的恩情,这些年我也一直在尽力帮助你们孤儿寡母,眼下这情况我也是无能为力了啊。” 这时,另一名妇人怒气冲冲赶了过来,指着那苦苦哀求的妇人怒骂。 “刘兰香,你男人死后我们家也算尽心尽力照顾你们孤儿寡母了,难道你想拿着这份恩情一直胁迫我们到死吗?如今我家都快揭不开锅了,你还不要脸的来我们家讨要吃的,你死了男人你有理是不是?” 刘兰香盯着骂她的妇人,心里苦涩一笑,这就是自己的丈夫拿命保护的亲人。 如今遇到困难,才让她看清楚曾经的他们有多么虚伪。 这边 柳文娘轻叹了一声。 “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兰香婶子是个命苦的。” 晏殊从原主的记忆里了解到,刘兰香的男人晏涛为了救大哥家的二儿子溺水身亡,留下了他们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晏涛死后,刘兰香需要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再加上自身体弱多病,家里分到的四亩田地便交给了晏涛的大哥晏松打理。 这个大伯哥一家和晏大强一家可以说平分秋色。 当时说好了每年收成的八成归刘兰香所有,除了第一年按照商议好的数目交了粮食,第二年之后便一年比一年少。 刘兰香自然是不服气去闹过,可晏松这个人诡计多端,从刘兰香手里骗走那四亩地时就留了后手。 二人曾签订过一份契书,晏松在契书上动了手脚,没有明确标注每年会给八成粮食。 当时刘兰香对晏松很是信任,根本想不到这个平日一脸和善的大伯哥会算计自己。 后来当她闹到村长那里去时,才知道这份契书成了晏松霸占自家田地的重要筹码。 村长和七叔公先后被人请了过来。 七叔公冷厉的目光朝晏松看去。 “当年晏涛是因为救你家二娃子才溺水身亡,若你们还算是个人,这份恩情就不该遗忘,何况晏涛去世后,刘兰香还把家里的四亩薄田交给了你们打理,这些年你们没少占光,如今他们孤儿寡母落难,也该是你们还恩的时候了。” 晏松一脸不情愿。 “这……七叔公,不是我不想帮忙,实在是我家的粮食也不多了,只怕撑不到信阳就要断粮了,你也瞧见了,我还要养自己这一大家子人。” 晏富贵道:“给多给少都是你这个当大伯的心意,就算看在你三弟的份儿上,你也不该一点表示都没有。” 晏松心知自己如果不拿出点东西,这事儿是过不去了。 他心里对刘兰香母子几人憎恶不已。 不甘的瞪了刘兰香一眼,他冷声对妻子高氏道:“去盛一碗黑面过来。” “一碗?你可真说得出来,给了她咱家过几日喝西北风吗?” 晏松怒斥:“别废话,让你去你就去!” 高氏心里很不爽,轻哼一声冷着脸回到了自家区域。 第144章 黑锦鲤又打坏主意 片刻后,高氏端着浅浅的一碗黑面回来。 “给给给,吃不死你!”” 刘兰香听了高氏的话,心里难受。 可为了给孩子讨口吃的,就算让她当场从高氏的裤裆下钻过去,她也不会有半分犹豫。 接了那碗黑面,刘兰香拉着孩子们向七叔公和晏富贵道谢。 七叔公捋了捋花白胡须,目光扫过三个面黄肌瘦的孩子,终是心里不忍。 晏涛那孩子是个心地善良的,只可惜福薄命短,留下这孤儿寡母着实可怜。 “富贵,咱们既然带着全村人逃荒,就要争取把所有人都安全带到地方,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 晏富贵向来敬重七叔公,他听出七叔公这番话的深意是想帮衬刘兰香一把。 “要不每家每户多少给匀出一点,百十来口人怎么着也能分个几斤口粮出来。” 七叔公点了点头:“按照你说的办吧,我也分半碗黑面。” 眼下家家户户都困难,口粮成了保命符,半碗黑面着实不少了。 晏富贵身为村长,这件事又是他安排,于情于理也要做个表率。 他从自家口粮里分出小半碗糙米和一把野菜,随后安排几个儿子挨家挨户去问。 有些人家自身口粮不多,舍不得分出的也不强求。 有些可怜刘兰香母子几人的,也会多少分出一把粮食。 到了晏殊家这里,柳文娘小声问晏殊。 “闺女,咱给不给?” 晏殊沉吟了片刻:“给小半碗黑面吧。” 眼下这种情况不能太显眼,更不能超过村长和七叔公给的分量。 “好。” 柳文娘按照晏殊交代的,用一个半大的瓷碗盛了小半碗黑面。 村长家的大儿子笑道:“这还是今晚第三家舍得分黑面的呢。” 柳文娘轻叹一声:“晏涛在世的时候与我家二哥关系不错,虽然我们手里也没什么余粮了,但看到刘氏带着三个孩子着实可怜,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 村长大儿子笑着点了点头,将那半碗黑面倒进自己带的布袋子里,招呼一声便继续去了下一家。 一番忙活下来,总共有三十多户人肯分出粮食。 黑面约莫两斤,糙米有个三斤左右,还有分出一些野菜的。 刘兰香感激不已,带着三个孩子将这三十几户人家挨个感谢了一遍。 “二生嫂子,多谢你们家慷慨相助,大妞、二妞、三娃,快给你二叔、二婶磕头!” 三个孩子很是乖巧,手拉手朝着晏二生、柳文娘跪了下去。 二人急忙伸手将三个孩子搀扶起来。 晏二生道:“我们也没帮上什么忙,如今大家的处境都很艰难,这一路走下去免不了互相帮衬一些。” 柳文娘笑道:“二哥说得对,都是一个村子的,晏涛和二生哥从小一起长大,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 刘兰香想到了自家男人,眼圈微微泛红。 “二哥、二嫂的恩情兰香记在心里了。” 今日肯出手帮助他们孤儿寡母的好心人,她都会牢牢记住。 简单聊了几句,刘兰香拉着三个孩子便起身离开了。 走了一天的路,晏殊觉得疲惫不堪。 江辞看向她柔声道:“明日还要继续赶路,早些歇着吧。” 晏殊应了一声,柳文娘带着晏家三兄弟把睡觉的地方整理出来。 地上铺了两张破旧的草席,晏殊和柳文娘睡在靠近板车的一边。 晏二生、晏家三兄弟和江辞睡在她们外面,这样便将晏殊和柳文娘护在了板车和他们之间。 晏殊躺在坚硬的草席上,虽然很不舒服,但耐不住疲惫困倦,闭上眼后很快便熟睡了过去。 江辞躺在最外面,他与晏殊之间还隔着晏家四个男人。 听到周围此起彼伏的打鼾声,他一时难以入睡,索性起身朝着不远处的树林而去。 晏殊这一觉睡的并不安稳,等醒来时天色还未全亮。 四下看去,附近的村民都还在沉睡中。 她揉了揉有些酸疼的腰,起身朝身旁的几人扫了一眼,晏家人和江辞都还熟睡着。 她轻手轻脚站起身朝着不远处的树林走去。 晏殊刚走,身旁的少年便睁开了眼睛。 —— 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晏殊闪身进了空间。 在小院里洗了个热水澡,一身的酸痛疲惫得到了些许缓解。 不敢耽搁太久,刷牙洗脸简单护肤后,她闪身出了空间准备回去。 刚走出不远,前方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晏殊本能的躲在了一片杂草丛里,脚步声渐渐临近,两抹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珍珍,你现在已经渐渐痊愈,我真为你高兴。哎,大哥那日在画舫上若不是被江辞和晏殊合谋算计,他和苏小甜也不会出事儿,其实这些年我大哥心里喜欢的一直是你。” 晏珍珍原本失神的眸子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聚点,她激动的抓起晏瑶的手。 “真的?” 晏瑶看似很真诚的点了点头。 “你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你又这么温柔体贴,不像那个苏小甜,骄纵跋扈、蛮横无理,对我们一家子颐指气使,我大哥才不会喜欢上这种人。” “可是……可是我已经被那帮畜生毁了清白,我……我配不上晏鹏哥了。”晏珍珍眸子里亮起的星光转瞬暗淡了下去。 晏瑶握住了她的双手。 “珍珍,你是个好女孩儿,我哥不会嫌弃你的,只是眼下他已经娶了苏小甜,一时怕是也不能给你承诺了,原本你该是我的大嫂才对,真是命运弄人啊。” 晏珍珍脑海中不断回荡着晏瑶刚刚说的话。 她和晏鹏哥之所以错过,全都是晏殊那个贱人害的。 那个贱人该死! 她真该死! 目送晏瑶、晏珍珍离开后,晏殊从杂草中爬了起来,若有所思的目送晏瑶、晏珍珍远去的身影。 这条黑锦鲤又想打什么坏主意? 第145章 谁是仙女? 晏殊回到露营地时,一群村民正围在晏瑶身旁连连夸赞。 “瑶丫头可真是个有福气的,去林子里转了一遭就抓回两只野鸡。哎,我要是有这么一个闺女可真是做梦都要笑醒了。” “抓两只野鸡算什么?之前在村子里时,那山上三百多斤的大野猪跑到村子里,生生一头撞死在铁牛叔家门口。瑶丫头去河边捞鱼,那群鱼儿争先恐后的往她脚边游,我看这可是天大的福气,说不定瑶丫头是那仙女转世呢,不然老天爷何至于处处护着她?” 晏瑶面露娇羞:“两位婶子说笑了,只是凑巧罢了,哪里有你们想的那么神啊。” 心里却暗自得意,她可是这个世界的女主,除了男主之外,谁还有资格和她比气运? 晏殊站在不远处听了几嘴便回到了晏家二房所在地。 柳文娘朝晏瑶那方向瞥了一眼。 “这晏瑶还真是邪乎,如今的天气这么干旱,野鸡怎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联想到近几个月大房家发生的那些离奇事情,柳文娘越发觉得晏瑶身上有古怪。 晏殊柔声道:“今后咱们一家尽量离她远一些。” “没错,这种人身上邪门的很,离她越远越好,你们几个也都记着点。” 晏家兄弟和江辞对晏瑶都没什么好印象,自然不会主动和她接触。 晏殊的目光转向晏武:“二哥,你记住,今后无论晏瑶和你说什么,你都不要信她的话,更不要听她的。” 晏武蹙眉,小妹为何单独和他说这些? 难道是觉得家里最属他笨? 看了一眼身旁的三个少年,大哥沉稳内敛、三弟聪颖精谋算,二郎就更不用说了,浑身上下都是心眼子。 似乎和他们三个比起来,自己有那么一点点略逊一筹。 “小妹放心,我记住了。” 早上一家人简单梳洗了一下。 晏殊走回来时,柳文娘已经烧开一锅水,一旁的碗里放着一把洗净切断的野菜。 等水开后,她把野菜撒入锅里,四下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这边,偷偷往锅里撒了一把白面快速搅匀,最后再放一小块猪油和盐巴。 一锅野菜面糊汤很快就做好了。 有猪油和咸味儿加持,野菜汤的口感也算过得去。 晏殊没什么食欲,只吃了小半碗。 她朝江辞看去,清隽少年静静坐在树下,骨节分明的双手捧着碗慢悠悠喝着汤,从容儒雅的姿态着实与逃荒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 晏殊心里暗叹,别人逃荒那是难民,江辞逃荒怎么更像是落难公子漂游记? 不愧是先皇后之子,即便从小流落民间,矜贵的气质却是与生俱来的。 江辞注意到晏殊一直盯着自己,眼眸微弯,侧目朝她看了过来。 四目相对,晏殊尴尬的笑了笑。 “嫂嫂在看什么?” 看你这张俊美到犯规的脸呗! “没什么,给你的解毒丸似乎快吃完了吧?” 江辞见她故意转移话题,也不再追问。 “还有三粒。” 晏殊将早上从实验室拿出的那瓶解毒丸递给他。 “这一瓶你拿着,等吃完后再寻我要。” 江辞伸手接过:“好。” 这时,村长走过来大喊一声。 “各家各户收拾好自家东西,准备继续赶路了!” 晏二生带着三个儿子快速把锅碗瓢盆和铺盖收拾到驴车上。 晏殊将早上从空间割的新鲜灵草喂给驴哥,偷偷在它的水盆里加了一竹筒灵泉水。 驴哥吃饱喝足,满意的打了个饱嗝。 收拾好东西,套好驴车,一行人继续赶路。 路上不时会遇到一批批流民,这帮流民大多都是从北疆和容城那边逃难过来的。 这一路吃了不少苦头,如今一个个饿的面黄肌瘦,和本地人还是很好区分的。 —— 傍晚 晏武、晏淮一起去附近捡干柴,晏殊招呼江辞、晏二生、柳文娘和晏文一起准备搭建一个临时帐篷。 她从驴车上拿下一块油布,简单在地上画了一个草图。 晏文精通木匠活,很快就看懂了这个搭建的方法。 “搭建好说,不过需要找一些粗细均匀的木棍才行。” 江辞指着前方不远的树林:“去那边找找。” 晏文点头:“我们一起去。” 晏二生带着江辞、晏文拿着斧头和砍柴刀,一起去树林里寻找合适的木棍。 柳文娘和晏殊母女二人则留下来准备做晚饭。 晏殊走到板车旁边,打开木桶的盖子看了一眼,带出门的两桶水省吃俭用也已经见了底。 之所以想搭建一个帐篷,就是为了方便进出空间。 她心里清楚,江辞和晏家人都已经知道了她的秘密,只是他们都很聪明选择默不作声而已。 晏殊从空间里拿出几个红薯,走到火堆前偷偷放了进去,用木棍扒拉了几下,把红薯埋在柴火下面。 柳文娘好奇的看了一眼,很识趣的没有多问一句。 晏殊冲她笑了笑。 “娘,一会儿有好吃的。” 柳文娘四下看了一眼,见没人注意她们,小声道:“小心被别人听到。” “放心,咱们今天选的这个地方很僻静,他们不会注意到这边的。” 今晚的留宿地是她相中的,在一处山坡的背风口,四周生长了很多杂草和爬藤类的植物,身后不远就是密林,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隔断。 不久后 晏二生、江辞、晏文三人结伴回来了,他们砍了几根长短粗细都很均匀的木棍。 晏文按照晏殊画的草图,在晏二生和江辞的帮助下,三人很快将一个帐篷搭建了起来。 帐篷大小能容纳五六个人在里面休息。 晏殊掀开帘子走进帐篷看了一眼,效果比她预想的好很多。 “爹娘,我们回来了!”晏武、晏淮兄弟二人各自抱着一捆柴火回来。 二人看到突然多出的帐篷,好奇的打量了几眼。 “这是小妹想的主意吧?”晏淮看向晏殊。 晏二生一脸骄傲:“那是,我闺女就是聪明。” 晏武钻进帐篷溜达了一圈:“很不错,娘和小妹晚上可以睡在里面,我们几个大老爷们睡在帐篷外面帮你们守夜就成。” 几个男人都没反驳,帐篷虽然能睡下五六个人,但一大家子挤在一起着实有些拥挤。 何况他们几个都是大老爷们,又不是天寒地冻的季节,没必要去帐篷里挤。 第146章 自己开小灶 晚上吃的依旧是野菜面糊汤,柳文娘怕几个孩子吃不饱,又摊了几张黑面野菜饼子。 晏殊将肉干拿出来,每个人分了两根。 吃过晚饭后,晏殊注意到不远处的空地上突然多了一帮陌生人。 可以肯定那帮人不是杏花村的村民。 “他们应该是容城那边逃难过来的,白天就跟在我们队伍后面,一直和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 晏殊看向走到自己身旁的江辞。 “想必是见我们人多,想跟着我们南下。” 似有察觉一般,那帮流民里有几人突然朝他们这边看来。 江辞的视线与几人对上,其中一个男人挑衅似的冲他笑了笑。 —— 此刻,晏家人围坐在火堆前,晏武正用一根木棍好奇的在火堆里扒着什么。 火堆旁边滚落着几个黑漆漆的东西。 晏殊欣喜的走到火堆旁伸手拿起一个。 江辞走到她身旁好奇的看了一眼。 “这是吃的?” 晏殊点了点头:“把这层烤焦的皮剥开就能吃了。” 晏殊给几人示范了一番,江辞和晏家人也都拿起一块红薯开始剥皮。 柳文娘惊讶道:“里面竟然是这种颜色啊。” 黄澄橙的颜色,一阵阵淡淡甜香扑鼻而来。 晏殊咬了一口,外焦里嫩,果肉香甜软糯,是她最喜欢的一种吃法。 其他几人吃过之后也是震惊它的味道。 江辞深邃的目光朝晏殊看来,她那洞府里有一片肥沃广袤的田地,想必这东西就是出自那里。 “嫂嫂这吃食可有名字?” 晏殊沉吟片刻,今日她拿出红薯也并非只是想吃而已。 不出意外,接下来整个大隋将大旱三年,干裂的土地种植普通农作物很难存活下来,惟有马铃薯、红薯这种耐旱的农作物才适合种植。 所以这红薯就是送给江辞的大礼。 他如此聪明,自然很快就能意识到红薯的重要性。 “此物名唤红薯,是一种极其抗旱的食物,而且产量奇高。” 江辞饶有兴致的问:“产量有多高?” 晏殊迟疑了几秒,红薯的亩产能达到五六千斤,不过遇到大隋这种几百年难遇的大干旱,亩产应该达不到这么多。 “正常环境下能达到五千斤左右,若逢大旱期可能要减半。” “多少?”晏二生一脸震惊之色,以为自己听错了。 柳文娘、晏文、晏武、晏淮四人也是一脸难以置信。 看到一家人错愕的神情,晏殊轻咳一声。 “我知道这个数目很难让人信服,只有亲自耕种了才知道我所说是真是假。” “我信你!”江辞淡淡一笑。 他应该是唯一去过她洞府的人吧,亲眼见到过那个地方的神奇绮丽,再加上小狐狸的身份,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我也相信小妹的话。”晏武紧跟着表态。 小妹可是仙子下凡,她拿出的这些新奇玩意儿肯定都是仙界的宝贝,自然不能用凡间的事物来衡量。 晏家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他们与晏武的想法是一致的。 晏二生激动道:“等咱们安顿下来就试种一些看看,若真如殊儿所说,那咱们整个杏花村的人都能安安稳稳的活下去了。” 江辞沉思片刻:“此物非比寻常,若被有心人惦记恐惹来灾祸,还是等安顿好亲自试种之后再做定夺吧。” “二郎提醒的对,这东西咱就当从未见过,尤其老二,你小子一定要把嘴巴给我闭紧了。” 晏武虽然性子大大咧咧,但此物事关重大,他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关系。 如江二郎所说,若被不怀好意的人盯上了,不仅会来抢红薯,可能还会杀人灭口呢。 “放心吧爹,孩儿一定不会对外胡说的。” 吃了红薯,几个人简单梳洗了一下。 看着见底的空桶,柳文娘眉头紧蹙。 “闺女,咱家的水快用完了,只怕其他人家的水也快没了,眼下最要紧的就是吃水问题。” 晏殊道:“明天村长应该会组织人去附近寻找水源。咱家的水您不必担心,早些睡吧。” 柳文娘心知晏殊有能力,识趣的没有多问,躺下没多会儿就熟睡了。 晏殊躺在外侧,听到外面传来晏二生此起彼伏的鼾声,掀开帘子朝外看了一眼。 晏家几个男人和江辞都已经睡着了。 她起身拎上水桶闪身进了空间。 另一边,江辞感应到帐篷里没了晏殊的气息,深邃的目光缓缓睁开。 —— 晏殊从水井里打了两桶水上来,将木桶放在院子里,起身回了屋内。 先去浴室洗澡洗漱一番,吹干长发后,便直奔地下医疗实验室而去。 来到储存药品的房间,二十多平米的屋子里摆放着一排排原木柜子,上面整齐有序的摆满了瓶瓶罐罐。 晏殊从一排柜子上拿下一只白色瓷瓶,将药瓶收入袖带里。 回到地面,晏殊背上箩筐,手里拿着捞鱼的抄网走出小院。 先到田地里看看。 瓜果蔬菜长势很好,在空间里没有熟透烂在地里一说,这里的所有植物在成熟之后都会保持原样,即便不采摘也会一直完好无损长在地里。 晏殊来到西瓜地,采摘了一个十斤左右的大西瓜。 随即又去了玉米地里,上次种的玉米如今已经能煮着吃了。 她顺手摘了几个丢入箩筐。 一个西瓜几个玉米的重量不轻,晏殊将箩筐放在田间地头,自己则跑去灵泉池那边。 山上的泉水顺着石壁缓缓流下,灵泉池里的鱼饵欢快的游来游去。 晏殊瞄准了一条肥美的大鱼,利落下抄网,轻而易举就将鱼捞了上来。 带着捞上来的鱼,背着箩筐回到了小院厨房。 先把鱼处理干净,撒上葱姜蒜和调料放在一旁腌制。 西瓜直接打成了西瓜汁,装在几个竹筒里。 玉米煮熟后放进一个干净的白色布袋子里。 那条鱼腌制好拿来红烧,蒸了一锅米饭。 晏殊在空间里饱饱的吃了一顿,感觉整个人满血复活了。 想到家人在外面吃糠咽菜,晏殊心里小小罪恶了两秒钟。 实在是鱼腥味儿太重,这种东西不能拿出去。 吃饱后,晏殊将剩下的米饭做成了寿司,用黄油纸包好,和煮好的玉米、竹筒里的西瓜汁一起放入竹筐里。 看了一眼时间,她在空间里已经逗留一个多时辰了。 麻溜带上东西闪身出了空间。 第147章 原来早就掉马了 回到帐篷里,晏殊朝柳文娘看了一眼,对方早已经熟睡了。 她起身打算趁着深夜把水放回板车上,刚走出帐篷便和一双漆黑如墨的眸子对上了。 “小……小叔,你还没睡啊。” 江辞走到她面前,伸手接过那两桶水。 “你不回来我睡不着。” 晏殊:…… 感觉一道惊雷罩着头顶劈了下来,浑身一激灵。 他他他……知道她刚刚不在? 不会吧? 她知道江辞怀疑她,因为她时常拿出一些新奇的东西,他那么心思缜密的人自然会怀疑。 可她万万没想到,他竟然知道自己能凭空消失? 江辞将水桶放回板车上,转身时发现晏殊还呆愣愣的站在原地。 他淡淡一笑笑,走到她面前俯身在她耳边轻声低语。 “嫂嫂,习武之人不仅耳聪目明,还可感应到他人的气息强弱。” 轰隆! 一声惊雷在心头炸开,也就是说,大佬早就发现她能消失这件事了? “你什么时候发现的?” 昏暗的夜色下,江辞静静注视着眼前女子。 “第一次从杏花村回家那晚。” 晏殊默默扶额,也就是说,她刚穿书不久就被发现了…… 心里宽慰自己,没关系,只要空间不暴露,她的马甲就不算掉。 江辞柔声道:“嫂嫂去了什么地方我并不好奇,此事我也会替你保密,只是想提醒嫂嫂一句,外面的人鱼龙混杂,今后行事要格外小心。” “多谢小叔提醒,我一定会小心行事的。” 现在想来,以大佬这逆天的大脑,可能早就怀疑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林峰林云瑶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地狱边境(H)
在爱里的人
浪剑集(H)
[综影视]寒江雪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