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树深时见鹿 > 第103章

第103章

,这是你们宫里做的吧?” 沈菡:“?” 沈菡仔细一看,还真是永和宫做的。 这次宴会太皇太后没用寿膳房做的花糕,说是总吃寿膳房的味,吃腻了,要尝尝各宫小厨房的味道。 各宫自然是殷勤侍奉着,永和宫膳房也精心制了花糕进上来。 宫里膳房以往做的花糕,多是用糯米、黏黄米、粳米磨成粉,添上红枣、核桃等辅料就行了。 论口感,实在是没什么吃头,就是吃个意思罢了。 永和宫的花糕是杨清心等人照着沈菡的思路改进过的。 沈菡让他们试试在花糕的底胚中,加一些熬好的蜂蜜、精炼的奶油,辅料也不要只用一种。 沈菡吩咐小东子:“总是用红枣和核桃也太老套了,宫里有这么多好东西,完全可以搭配着用嘛!” 一个用来吃的花糕,哪有这么些规矩? 宫里的这些包衣满厨就是太死板了,动不动就是“老祖宗的规矩云云”。 其实说白了还不是他们手艺不行?自己不会创新,又怕汉厨做得太好吃了,夺了他们的位置,这才老拿规矩说事。 越是手艺好的汉厨,在膳房被打压得越厉害。所以当时永和宫一说只要汉厨,马上就有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大厨涌过来,正好让沈菡拣了漏。 一个花糕罢了,小意思。 单是杨清心自己,就做出了鸡蛋松仁馅、猪油澄沙馅、奶酥油果馅、奶酥枣馅好几种,沈菡尝着味道和蛋糕还有点像。 其他大厨也纷纷出招,松子、瓜子仁、苹果脯、山楂脯、青梅、瓜条、蜜饯果脯……能用的辅料都给用上了。 沈菡:“是,你吃的这个是奶酥油果馅的。” 宜嫔:“早就听说姐姐宫里的小厨房手艺好,没想到连花糕都做得这么好。我在盛京从来没吃过这种味道的花糕,我们那的花糕都和米饽饽差不多。” 沈菡:“妹妹喜欢,回头我让人再给你送两盒。” 宜嫔笑弯了眼:“那我就不跟姐姐客气了。” 沈菡:“……?” 沈菡看她不是假装,是真喜欢,没一会儿桌上的盘子就空了。 花糕都是切成小块进上来的,一碟也没多少。 沈菡把自己那份递给她:“这个是鸡蛋松仁馅的,我觉得这个更好吃,你尝尝。” 宜嫔一点也不见外地尝了一块:“这个也好吃,比奶酥的糕胚软和,更香甜。” 沈菡:“这个加了蜂蜜和奶油,奶酥的只加了鲜奶。” 宜嫔笑道:“姐姐真是有巧思。” 沈菡有点没搞明白宜嫔的意思,真就是爱吃永和宫的花糕? 说起来“宜妃”的大名那也是如雷贯耳啊! 沈菡受各种书和剧的影响,对“宜妃”的印象一直是“长袖善舞,八面玲珑”,也有人说她“嚣张跋扈、恃宠生娇、心机深沉”。 不过和皇上相处久了后,沈菡觉得后面这个说法不大可信。 别的她不知道,但这么久了,皇上最烦什么,沈菡还是能感觉到的——他最烦女人有心机。 沈菡觉得这大概是聪明人的通病——他就见不得别人在他面前卖弄聪明,因为谁都不如他聪明。 换成别的皇帝,女人耍心眼他不见得能看穿;史书上让女人耍得团团转的皇帝也不是没有。 但换成玄烨,他自己就八百个心眼子,后宫加在一起还不够他一指头捏的,谁想什么他一眼就能看穿。 这种情况下,若说“宜妃”的得宠是心机谋算的结果…… 沈菡:那这“宜妃”可真是太牛X了,智商情商都得两百八吧? “嚣张跋扈、恃宠生娇”就更扯了,上头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贵妃一大堆,什么时候四妃头顶上也没缺过人,往哪横啊? 反正沈菡自觉当了“德嫔”后,反而更谨慎了——以前是个小透明,没人在意;现在一堆人盯着你,闪光灯下,万事都要小心。 至于“八面玲珑”吗…… 沈菡瞧着一旁吃得正香的宜嫔,她觉得这倒是有可能——这姑娘是有一点“社交牛X症”在身上的。 沈菡:好羡慕!换了她就绝不敢主动和不熟的人搭话。 而且这姑娘长得是真好看,也不跟人见外假客气,总的来说是个直率的小甜姐风格。 ——怪不得皇上喜欢呢,换了她是皇帝,也喜欢这样笑起来甜甜的小美人啊! 沈菡心里有点酸,不过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宜妃”不是个心机深沉之人,这真是太好了! 宜嫔吃完最后一块花糕,拿帕子擦擦嘴,转头对沈菡道:“姐姐,这糕还有别的口味吗?” 沈菡回神:“有,我宫里还有qi八种口味呢,你既这么爱吃,明天我就吩咐小厨房做些新的给你送去。” 宜嫔笑道:“我都白吃姐姐的东西了,怎么好再劳烦姐姐差人来送?我让人去取就行了。” 沈菡想了想:“也行,估摸着下午就能做好,你看什么时候方便,着人来就是了。我宫里还有些其他花样的点心,你若喜欢,我挑一些给你。” 宜嫔爽快道:“好,那我明天下午就着人去取,谢谢姐姐。” 作者有话说: 接下来三章要走继后剧情,剧情主线在继后和皇权的对立,女主戏份少,旁观视角。不喜一定请跳订闪避。 感谢在2023-02-06 20:59:49~2023-02-07 10:36: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暖融融、渔歌唱晚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49 ? 怒火 ◎帝王之怒,雷霆万钧。◎ 这一天的菊花宴称得上是宾主尽欢。 内务府在慈宁宫的庭院内摆了百十盆品种各异的菊花, 供众人观赏,王公福晋们都有自己的交际圈,在座都是熟人, 和慈宁宫也是常来常往的,并不太拘谨。 宴上还有太皇太后的两位公主, 雍穆长公主的身子一向不好, 基本上都是闭府不出的, 众人难得见到她, 自然要赶紧凑上来表示一下关切。 内廷小宴没有正式的大宴那么多规矩,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又一早就回内殿休息了,剩下的多是年轻女眷, 所以院内的气氛还是挺轻松的。 这次宴饮用的是菊花杂合黍米酿成的菊花酒,众人听戏小酌, 不多时竟有人颊带红晕, 露出微醺之态。 钮祜禄氏看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 闹得太久也影响太皇太后休息,就叫散席了。 众人再一次入殿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告退,太皇太后又强撑着出来坐了会,说了两句话, 今天这宴就算完了。 等慈宁宫的人都走干净,太皇太后忍不住对苏麻喇姑道:“皇后这宴办得不错, 难为她了。小姑娘家的,又是第一次上手,能考虑得这么周全, 殊为不易了。” 刚才告退的时候太皇太后当着众人夸了她两句, 皇后接的也很得体, 不骄不躁,低调谦逊,很有一国之母的风仪了。 看到这样的皇后,太皇太后很是欣慰,大感自己没有看错人。 苏麻喇姑:“是,主子娘娘是个细致人……” 正聊着,慈宁宫的首领太监崔邦琪急匆匆地进来。 太皇太后见他满头是汗,奇怪道:“这是怎么了?” 崔邦琪可是个规矩人,从不会在她面前失仪的,这得是出了多大的事,竟连仪容都顾不上整理就冲进来了? 崔邦琪跪下请罪,然后左右看了看,示意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一愣,眉头皱起来,她对苏麻喇姑点点头。 苏麻喇姑连忙屏退众人:“你们都先出去吧,门口不要留人。” “是。” 屋里就剩他们三个了,太皇太后看崔邦琪:“说吧,怎么了?” 即使没外人了,崔邦琪的声音还是不敢太高:“皇后娘娘……今儿个动用了中宫笺表,为其父遏必隆请建家庙……” 太皇太后站起来,瞪大眼睛看他:“你说什么?!” 苏麻喇姑见太皇太后情绪激动,连忙上前扶住她。 太皇太后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你再说一遍?!” 崔邦琪脑袋紧贴着地板,把话小声重复了一遍:“回主子,是真的。适才刚收到的消息,说宫宴结束前,盖着凤印的中宫笺表就发出去了。万岁……万岁像是动了大火,乾清宫宫门紧闭,任何人不许走动,奴才都没打听出来里面的情况。还是顾总管见事有不好,怕再闹出大乱子,遣人来给奴才说了一声。” 太皇太后的身子微微一晃,有些眩晕。 苏麻喇姑吓了一跳:“主子!” 崔邦其也连忙跳起来扶住太皇太后。 两人要扶她坐下,太皇太后摆摆手:“去,备驾!去乾清宫!” …… 乾清宫里,跪了一地的太监。 玄烨向来喜怒不形于色,这还是第一次发这么大的火:“好,好,好!好一个皇后!她可真是朕的好皇后!” “哗啦!” 书案上的文房四宝被一巴掌全砸了下来,七零八落摔碎在御阶前。 太监们跪得更低了,有的人甚至忍不住开始打哆嗦。 玄烨一向喜怒不形于色,这次竟气得满脸通红。 他咬牙切齿地念叨着钮祜禄氏的名字——你可真是好算计! 单单挑了重阳这么个日子上表,这是拿捏准了他要“孝老、敬老”,让他拒无可拒啊! 竟然还敢动用中宫笺表,他给了她权力和信任,结果她竟然敢用这权力来算计他! 你可真是有能耐! 太皇太后到的时候,正看到玄烨抄起桌上的青瓷笔筒狠狠扔出去,御阶下全是碎瓷渣子,满地的奴才趴在地下,连个敢大喘气儿的都没有。 太皇太后看了眼门边的顾问行,让崔邦其把他叫起来。 太皇太后看了他一眼:“把人都清出去,管好他们的嘴。” 顾问行也是一头冷汗,见太皇太后到了才松了口气:“是,奴才明白。” 屋里只剩苏麻喇姑扶着太皇太后站着。 太皇太后没过去,她就站在门边等着玄烨平息怒火。 帝王之怒,雷霆万钧。 太皇太后养了玄烨这么些年,还是头一次看到他这么生气。 为了培养好他,太皇太后从玄烨登基就告诫他——当皇帝的,最忌讳被别人看穿了心思,你得比所有人都聪明,都冷静,才能驾驭这个天下。 太皇太后亲手写了‘勤’、‘慎’二字挂在乾清宫暖阁里,就是希望他能体会她的期望。 玄烨做的一直很好。 当年鳌拜那样欺君犯上、以势凌君,玄烨都不曾发过怒,仍是笑语相对,唾面自干。鳌拜装病相胁,他都没有露出丝毫恼怒之色,还高高兴兴地到他病床前探望。 可是今天,不过是钮祜禄氏的一封笺书,却能将他激怒至此。 但太皇太后不怪他,相反,她很能理解他。 鳌拜是朝臣,是政客,是奴才,玄烨从未真心信任过他,一直在处心积虑地谋划怎样除掉他。所以在达成目的之前,不管鳌拜做出什么样的举动,玄烨都不会生气——他们本就是敌人。 可钮祜禄氏不一样,她是玄烨真心想要不计前嫌接受,刚刚决定认可的妻子。 ——亲人从背后捅过来的刀子,更疼。 太皇太后很是心疼他,但玄烨此时正在气头上,太皇太后想给他一段时间冷静,就一直在门边站着没动,任由他尽情地宣泄怒火。 但玄烨到底是孝顺,看见祖母在一旁等候,实在不忍心她劳累,只好努力平心静气,拼命克制自己。 他深吸几口气,压下了脾气,疾步过来请安。 玄烨:“皇玛嬷……” 太皇太后看他气得脸色通红,止住他的请安,拍拍他的肩膀:“走,咱们去暖阁说说话。” 两人刚坐下,顾问行就进来送茶了。 玄烨看了他一眼,顾问行避开眼神,垂头退下。 太皇太后看他气得脖子都红了,道:“先喝口茶,缓缓。” 暖阁一时无话,玄烨默默喝茶消化情绪,太皇太后则思量这话到底该怎么说。 好半晌,太皇太后开口道:“这事……你也不要想得太偏激了,皇后此举,也不都是私心,于大局还是有利的。” 撇开‘皇后没有征求任何人的同意,自作主张’这个前提,这件事不见得就是坏事。 一来,玄烨对外一贯提倡的是“以孝治天下”。 皇后感念亡父鞠育之恩,为父亲建家庙,这与玄烨的治国方针相合,对拉拢汉人是有好处的。 二来,现在正是平定三藩的紧要关头,朝廷更该齐心协力才是。 为遏必隆建家庙,正可表白玄烨不忘勋旧之心,鼓舞老臣的后代、文武朝臣和镶黄旗的将领,这不正是他们立钮祜禄氏为后的根由吗? 太皇太后这么说,原本是想安慰玄烨,让他别把皇后想得太坏了——皇后或许有自己的目的,但没有坏心。 结果玄烨听后反而更生气了,刚才他是火上头还没来得及分析,原来钮祜禄氏竟还存着这样的算计。 玄烨火冒三丈:“她竟敢利用大局,逼我就范,私心甚重,简直不堪为后!” 太皇太后:“……” ——哎,他们爱新觉罗家的男人,怎么都是这么个脾气。看你好的时候,什么都好;但要是哪天看你不顺眼了,你干什么都是错的。 太皇太后见他如此反应,只好先不提钮祜禄氏了:“皇后如何咱们暂且先不论,只说如今的局势,前朝后宫最要紧的就是一个“稳”字,若是这时候传出‘

相关推荐: 年代:从跟女大学生离婚开始   猛兽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恶蛟的新娘(1v2)   白日烟波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深宵(1V1 H)   顾氏女前传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万古神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