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残次品 > 第24章

第24章

腹齐齐用力,竟缓缓地将弓拉成了满月的弧度。 刚才用那普通的弓还看不出,这女子力道十足,不是那等柔弱的花架子,在场的武将们眼睛亮了亮。 有戏! 武肃帝却表现得一点儿都不意外,眸色沉沉,专注地凝着女子的背影,好似不止看过这么一次。 这支箭,带着穿云破月的速度,直奔殿外的箭靶而去。 片刻之后,门外传来宫人兴奋的高呼。 “正中靶心!” 殿内的武将们鼓起掌来,气氛一下子热烈了起来。 没人会不喜欢赞美,纪青梧满心欢喜,眼睛亮亮的又扭头去寻武肃帝,下意识地想看他是何神情。 美人回眸,香袖盈盈,在偌大的凤凰宫中,找不出第二个这等鲜活生动的好颜色。 永王眯了眯眼,黎承训若有所思地看着她。 纪青梧转了个身,心脏又不甚漏了一拍。 因为皇帝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她身后,这人怎么走路没动静的。 他音色低沉地命令道:“再搭一箭。” 纪青梧只能听话地照做,又拿起一支箭,后撤一步想站稳拉弓,却忘了武肃帝在她身后,她一下子就倚靠进了他的怀中。 香云纱轻薄,身后属于男子的身躯健壮硬实,武肃帝腰间的玉带正抵着她的后腰。 纪青梧立刻想向前挪动,被他制止了。 “别动,以身使臂,臂使指,则弓与手,相通为一体。” 这是要亲自教她箭术了。 刚才自己的那一箭,皇上又觉得她碍眼了吗? 纪青梧压着心内的异动,跟着调整姿势,这可是天下难寻的教习,能得到几句指点,是她赚到了。 武肃帝目光悠悠地扫过她的脊骨,顺着她抬起的纤细胳膊,划到她挽着弓的手指。指甲圆润,没有像宫妃和贵女们一般涂着蔻丹,透着天然的粉。 他低沉道:“开弓时,以目视,自箭杆至箭镞,以一条直线延伸至标靶。” 纪青梧再次挽弓搭箭,按照他的指点,进行校射。 但要连着射两箭,纪青梧还没有修炼到那种好体力,是以拉弓的右臂控制不住地微微颤抖。 忽而一只大掌扶住她的肩膀,两个人贴的更近了,龙涎香的气味越来越浓,纪青梧的手忍不住发软。 察觉到她忽而泄了力,原本绷直的腰身贴他更近了。 纪青梧的耳畔传来一声沉闷的低笑。 “软什么。” 武肃帝应也饮了几杯酒,酒的烈气以及低醇的声音,剐蹭着她的耳膜。 她的右耳立马不争气地红透了。 纪青梧挺了挺腰,“没软。” 只是挺直了腰身,臀就要后翘,她身后之人短暂地僵硬了一下。 一鼓作气,再而衰,纪青梧这力气提不起来了,她懊恼的抿着唇瓣。 殿中的人还在等着她再射一箭,况且有皇帝这个教习在,她若射不出这箭,就真的要让人笑话了。 武肃帝直接握上了她拉弓的手。 准确的说,是将她的手包裹住。 纪青梧眼眸微微睁大,她一下子就感受到男女在力气上的天差万别,武肃帝毫不费力地将弓拉得更开,这弓的力量顿时绷得满满的,已经到了上限。 她悄悄仰头,却只能看到他的下颔,因她没见过武肃帝在战场时的威风,想看看他拉弓引箭时是何神采。 “看朕做什么,瞄准。” 被人轻斥了一句。 纪青梧不好意思地转过了头,这个时候,她怎么脑袋里还装着乱七八糟的念头,她定下心,沉下呼吸。 正好和武肃帝垂眸看她的视线错过了,她没见到那微挑的嘴角。 箭一离弦,弓弦发出“砰”的一声。 弓开满月分明,箭去寒星迸发。 她绷紧的心绪,仿佛也随着箭矢飞走了,不必等宫人来报,纪青梧就知道结果了。 香云纱的质地轻薄,箭飞出去带来一股风,将纱裙吹动到了明黄的龙袍之上,旋转着缠绕又离开,再转着弯贴了回来。 “箭靶已射穿!” 得到宫人的报告,纪青梧这回没有转头看武肃帝。 两人现在距离太近了,她低着头往前移了几步,拘谨地想要避嫌。 被他握过的手和肩膀犹在发烫。 满殿的人都兴奋了起来,武将们更是爆发出阵阵叫好声,没想到这无趣的宫宴还能得见皇帝拉弓射箭。 且这女子也是不错的。 能得到在沙场征战的将士们一句“不错”,已是很高的赞誉了。 经过这两箭,纪青梧的名声在一群武将中,倒是好了不少。 只是,太后,纪青媛,卫妃的脸色就差了很多。 永王缠腻的视线在纪青梧的腰间打转,想不到这表妹竟有如此惊喜,倒是特别,这几日不见,他又收了个胡姬为妾,新鲜劲儿还在,但现在看来,远远不如五表妹体态诱人。 武肃帝闲庭信步地回了御座,还与众卿饮了一杯酒,见主子心情好,李渝宗也跟着松快不少。 纪青梧垂首回了南席,乔氏的心七上八下的,像是有很多话想要说,但都压下了,拍了拍她的后背。 只说了三个字,“做得好。” 文臣之家能养出来箭术出挑的,很值得乔氏引以为傲。 纪青梧迟来地觉得有些羞,摸了摸耳朵。 乔氏的目光又在殿上的九五之尊和小五之间转了转,希望是她看错了。 宫宴快到尾声。 元珩小殿下才露了面。 “拜见父皇,儿臣已经将太傅布置的课业完成了。” 原来是被留堂做功课了,纪青梧看着雪团子一样的元珩,就移不开眼。 早先不知道元珩就是她的儿子,现在知道后,她只遗憾那日没有多抱抱他。 元珩直接去到了北席,和永王并排而坐,小身子坐得板板正正,玉面冷冰冰的,已颇有君子风范。 纪青梧的视线就一直粘在那个方向,再没有动过。 过了没多一会儿,武肃帝道:“元珩,来父皇这里。” 元珩黑眸里都是不解。 开始回想自己今天是不是又做了什么惹父皇生气之事。 他迈着短腿,脸色沉重地走到武肃帝身边。 纪青梧的目光依旧紧紧跟随着元珩,看他的表情,就知他是不情愿中又带着点儿惧意。 她想到了元珩因为和严御史孙子争执之事,挨了二十个手板,纪长霖这个大人尚且手心通红,元珩这么大点儿孩子,又怎么受得住。 纪青梧用带着嗔怪的眼神,瞪了武肃帝一眼,怪他对自己的儿子太过心狠了。 结果,好死不死,又被殿前高坐的那位抓了个正着。 武肃帝挑起眉毛,眸子半眯,纪青梧赶紧低下头。 怎么回事儿,皇帝连后脑勺都长了眼睛吗! 良久才收回视线的武肃帝,对着面前的元珩沉声道:“就坐朕身边吧。” 元珩少年老成,但也被父皇的话给惊到了,他参加宫宴,从来没有坐在皇帝身旁过。 他皱眉道:“是。” 其他经常参加宫宴的人,也暗暗称奇,武肃帝对小皇子的教养严苛,是父子更是君臣,从未因为这是唯一的子嗣而心慈手软,今天却起了同皇子亲近的心思。 李公公在皇帝身边添了椅子,父子共案,那如出一辙的凌厉黑眸,先是不约而同地望向了南席。 纪青梧低着头,安静地装小鹌鹑。 两人又若无其事地转回了视线。 太后也乐得有个和小皇子亲近的机会,上次发生落水的事情后,元珩就从卫妃的关雎宫移居到永宁殿自己独住。 “元珩,皇祖母也有些时日没见你了,你自己在永宁殿住可会害怕?” “不会。” 元珩的回答言简意赅,直接断了太后后边想提的话。 太后表情一噎,假模假样地叹了口气,换了个路子,开始旧事重提,“上次虽然卫妃没有尽到看顾之责,但好在哀家那侄女儿是个勇敢心善的,不然元珩就要凶多吉少了。” 被点名的卫妃,放下酒杯,淡笑着点头道:“太后娘娘,您说的正是,本宫也甚为感谢纪小姐,只不过这事儿陛下已经处置了,幕后主使的罗美人也已经赐自尽,罗家男子发配,女眷全部入了奴籍,您再提起,岂不会让元珩殿下害怕?” 纪青梧早就知道太后和卫妃二人看不对眼,互呛是常有的事儿。 但一个说着“元珩凶多吉少”,一个说着“赐自尽发配奴籍,却怕吓着元珩”,分明并未真正把他的安危放在心上。 纪青梧蹙着眉,看着元珩冷淡的小模样,他像是早就习惯了如此。 太后接着道:“这事儿过去了,不过还有一事,皇上的后宫是不是该进些新人了,哀家记得没错的话,上次选秀还是两年前。” 武肃帝的后宫,和前朝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梁帝的后宫佳丽三千,而武肃帝这后宫就这寂寥的十几人。 前些年是新皇登基后的首次选秀,要顾及着前朝和后宫的势力平衡,选进宫的都是功臣之女,但唯独没有纪氏女,现在国祚稳固,尽可选些皇帝喜爱的女子。 殿中的世家贵女都坐直了身体,有甚者还偷偷拿起口脂补了唇色。 武肃帝面色淡淡,没应声。 太后揉着太阳穴,头疼地道:“皇上,哀家摄六宫事,但现在年纪大了,精力和体力都不如以前,是该立后了。” 从选秀女,又说到立后,皇帝抬眼问道:“母后觉得何人堪配后位?” 皇后之位,世家贵女们可不敢肖想,卫妃这样的天姿国色,还有那样得力的兄长,都坐不得这宝位。 纪青媛扬着头,宛若得胜的斗鸡一般,对自己有着非同一般的自信。 殿中最清醒的人,是纪青梧。 她轻微地摇了摇头,太后身处后宫漩涡之中,早已经被权利蒙了心。 立后人选,最不可能的就是纪氏女子。 上次在忠勇侯府,崔氏的那番话也点醒了她,新皇登基后,太后的母家纪氏独大,又有前朝之事为鉴,早就遭到了皇帝的忌惮。 若是立一个纪氏的皇后,唯一的皇子自然要交给皇后这个嫡母抚养,幼子傍身,母家势大,万一有了不臣之心...... 太后打量着皇帝的神情,接着道:“哀家以为,除了皇上满意,还是要选一个身份贵重,可以真心相待元珩的皇后才好。” 这心思,昭然若揭。 太后是纪氏一族所出,侄女纪青梧又不顾安危救了落水的皇子,在大家眼中,纪家对皇子呵护备至,可未婚的姑娘只剩纪青媛一人。 “母后所言极是,但也要看元珩喜不喜欢。” 听到武肃帝松口,太后心中喜悦,指着南席的纪青媛,“皇孙,看看那边的妃红色裙装女子,你可有眼缘?” 纪青媛温柔地对着他,展颜一笑。 压力一下子转到了元珩这里,他却直接移开眼,小脸冷漠地道:“回皇祖母,孙儿不喜欢。” 纪青媛的笑僵在脸上,皮笑肉不笑,看起来有点儿可笑,太后也讪讪地合上了嘴。 武肃帝却笑言:“殿内之中,吾儿可有喜欢的?” 元珩的目光立刻锁定一人。 纪青梧不敢抬头,盯着面前的点心碟子,虽然她的小家伙喜欢自己,她内心感动,但可不能把她立成箭靶子。 “本是有个还算得上喜欢的,但若是她成为我的母后” 元珩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大声道:“儿臣就不喜了!” 武肃帝微讶:“为何?” 元珩看了皇帝一眼,小嘴一抿,随后凑身过去,在武肃帝耳边悄声说了句话。 众人只见皇帝瞬间黑了脸。 元珩一颗小心脏扑通扑通的,见父皇生气,他虽然害怕,但还是梗着脖子硬抗,势必要坚持自己的决定。 武肃帝没想到。 有一天会被亲儿子嫌弃。 小小幼童,所言的是“儿臣认为皇宫不是养人的好地方,看不得她嫁进来受委屈。” 这话细想是有道理的。 武肃帝冷着脸,直到宫宴的末尾。 这场宴会,太后、卫妃、纪青媛,甚至连同皇帝都不大高兴。 但纪青梧却觉得身心轻松了不少。 一是射箭活动了筋骨,把回临安后紧张惧怕的心情带走了不少,又得了皇帝亲自指点,箭术有了进益。 二则,通过两次和武肃帝近距离接触,她的心,安稳了下来。 他究竟有没有认出她的身份来,自己还不确定....... 但稍一想,无非是两种情况,皇帝若没认出,那她就接着伪装下去;亦或是他已认出,却佯装不知道,那她就陪着他演下去。 她还好好地活着,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越想越开心,纪青梧忍不住翘起嘴角,要是可以,她都想哼着歌儿了。 就连武肃帝退场之时,路过南席,看了她一眼,她也能自在地以笑颜回之了。 惹得皇帝的脚步顿了顿。 但纪青梧想表达方才他教她箭术的谢意,于是对他笑的更明媚了。 女子的笑靥比浮光锦缎还要有光华,眼珠湿亮亮的,被她看着的人,只觉着沁人心脾,通体舒坦。 武肃帝眸光闪动,没有回应,但脸色好了不少,而后抬脚走了。

相关推荐: 失身酒   玩笑(H)   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   交易情爱(H)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挚爱   小寡妇的第二春   玄门美人星际养崽指南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