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可他一字都没和五福晋郭络罗氏说,到是让五福晋郭络罗氏有些看清楚了他的本?性。 说白点,就是欺软怕硬。 对自己丈夫的感官又差了不少。 不过这并不影响五福晋郭络罗氏现在不错的心情,她是讨厌格格那拉氏所生? 的小阿哥不假,可因此而得到的皇宫各大主子的赏赐和贺礼,倒是让她心情很是不错,对小阿哥的厌恶感也少了不少。 不管别人怎么想,小阿哥的洗三礼和满月宴,五福晋郭络罗氏都办得几位热闹。 尤其是她本?人,一身大红色的旗装,搭配一身金饰,显得耀眼极了。再配合上脸上止不住的笑?容,更是明媚动容。 这副形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小阿哥是五福晋郭络罗氏自己生?的了。 见五福晋郭络罗氏如此对待庶子,果然如同赖嬷嬷预计的那般,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口碑好了不止半点,可以说完全?来了一个倒转。 再加上赖嬷嬷私底下放出去的一些「小道消息」,没过多久,那些流言蜚语就出现了反转。 从五福晋郭络罗氏是个妒妇,变成了格格那拉氏仗着?自己得宠不敬嫡福晋。 这种?说法?还?是有市场的,宠妾这玩意也不少见,而且当初格格那拉氏挺着? 一个大肚子硬要去正院拜见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被很多人看见的。 人家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从小被安亲王宠着?长大,天之? 骄女,有点?脾气那是肯定?的。遇见小妾挑衅,自然是生?气,收拾她也是理所当然。 当然也有人不信。 可到底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口碑好了不少。 尤其是过年后,大选秀女的名单被户部报上来后,五福晋郭络罗氏可是第一时间就跑去找了荣嫔和戴佳贵人,请她们两人一定?要好好给五阿哥胤祐挑选两个好妹妹入府。 一时之?间,五福晋郭络罗氏的名声更好了,隐约有贤妻那味啦。 这发展,真?是让云果目瞪口呆。 让云果说,郭络罗氏这人呀,的确是有点?脾气,而且性子比较强势,手段也比较狠辣。可她绝对不。 是什么傻瓜,上辈子她可是能搀和进皇子夺嫡里,可见智慧。 因为上辈子有胤禩毫无保留的信任和宠爱,郭络罗氏在后院那是说一不二,所以郭络罗氏几乎用?不到这些手段。 这辈子郭络罗氏不得五阿哥胤祐的宠爱,所以动了脑子,她一样能凭借智慧活得很好,活得光彩夺目。 从妒妇,变成贤妻。 不可谓不是180度的大转变。 云果只能说,果然环境造就英雄。 不过不管怎么样,反正郭络罗氏已经不是自己儿媳妇,云果倒也没在她身上花费多少精力。 今年大选,她可是有三个儿子要指嫡福晋的。 对此云果有些苦恼。 如果说要是按照云果的喜好给三胞胎选嫡福晋,那她想都不用?多想,都能说出合适的人选。 可问?题是,有些事情,是不可能按照自己喜好进行的。 因为是大选之?年,所以蒙古不少亲王郡王干脆就在去年年底带着? 自己的儿女来了京城,一来是给皇上和皇太后请安拜年,二来也是为了今年大选,无论是自己女儿选秀,还?是儿子指婚,都不是什么小事。 这一来,就出了事。 因为三胞胎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从小被皇太后抚养长大。 平时出入宁寿宫,大家也见过面,长得很是俊朗,又说得一口流利的蒙古语。 于是有人心动,把注意打到了三胞胎的头上。 毕竟自家出一个皇子福晋,那在草原上可是非常有脸面威望的事情。 这些人也不知道怎么说,竟然把皇太后给说动了,因此大选工作开?始后,皇太后就开?始对云果进行了各种?暗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7-07 17:59:39~2021-07-08 18:15:3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7章 过犹不及 从理智上讲,皇太后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皇上还拼命加恩自己的母族佟家了,皇太后想要自己的母族更荣光一些,也是可能理解的。 而且老实说云果也并不是非常在意三胞胎的嫡福晋的出身,满人也好,汉人也罢,蒙古人也没什么。 三胞胎不是胤禩,对嫡福晋的要求没那么高。 如果说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话,自然是满蒙汉一旗出一位。 可这天底下的好事,哪能都让你占了。 到时候别说皇太子了,恐怕皇上都会心生忌惮。 因为这实在是太明显了。 记住一个词:过犹不及。 至于说后面夺嫡之事。 其实更多的还是要看自己的本事和皇上的心意。 上辈子胤禩得到了那么多朝堂重臣的支持,最后还不是没有坐上龙椅。 雍正没得嫡福晋母族的支持,最后还不是登上了皇位。 啥? 说雍正是靠年家,靠年羹尧。 这个云果就要嘿嘿了。 说个最简单也是最让人忽略的事情。 年羹尧的妹妹,上辈子的敦肃皇贵妃年氏,是经过大选后,指婚给雍正的。 注意是「指婚」,并且位分是「侧福晋」,时间是在皇上一废太子后。 再说一点,在二废太子,以及将年氏指给雍正做侧福晋之前。 康熙四十八年,皇上将30岁不到的年羹尧升任四川巡抚,让他成为了封疆大吏。 看明白了? 当时的皇上其实已经将雍正纳入储君的第一候选人了。 不然他是不会将年氏指给雍正的。 在旗的格格都是要经过大选的,如果皇上没有那样的意思,把年氏指给其他人就行了,雍正当时还能找皇上算账不成? 皇子嫡福晋是没有汉军旗出身的,可这不代表宗室没有。 数前面二十年,哪个皇子的侧福晋有年氏的家世出身? 没有。 一个都没有! 其他的皇子侧福晋,都是普通八旗或者是包衣出身,因为生子有功,得宠,所以被晋封为侧福晋。 至于说旗籍问题,那有人要硬杠,云果也没什么好说的。 旗籍之间的确有差距,可却没想象中的那么大,关键还是在于父兄手上有没有实权。 就好比江南的曹李两家,人还是包衣了,可在康熙朝,谁敢小觑他们。 曹寅的两个女儿,更都是嫁的郡王,这比八旗百分之九十九的格格都嫁得好。 至于年羹尧,皇上要是没有那心思,用资历的问题,就可以死死的卡住年羹尧上升的路子,将他压制十年以上,毕竟当时的年羹尧还不到30岁了,这年纪在官场上的可是非常年轻,不少人这个时候才开始考科举呢。 所以云果觉得,皇上呀,怕是在一废太子后,就看中了雍正。 当然,不可能是直接下定了决心,要传位给雍正。 但至少雍正在皇上储君人选的前列。 毕竟皇上当时身子不好,以他对大清江山社稷负责的性子,下意识的寻找储君人选,也是有可能的——如果自己撑不下去了,要传位给谁,谁能肩负起大清江山社稷。 再想想,步军统领的位子。 康熙五十年之后就是隆科多,在那之前了? 前面三十年是皇上的心腹,后面二十年不是皇太子一党的人,就是两白旗太子妃那边人。 从皇上的这两个举动来看,皇上当时已经看好雍正了。 可惜当时看出这点来的人太少了,又因为年家算是雍正的属臣,佟家是皇上的母族,所以所有人都忽视了这点,或者说是故意无视了这点。 因此云果对三胞胎嫡福晋家世身份的要求,真不高。能不能用得上还不好说,反而会引起别人的猜忌。 而且,出于利己自私的心思,三胞胎嫡福晋的家世身份差一些,反而更有利于云果和胤禩。 当然说是要求不高,可皇子嫡福晋的底线也摆在那里了,云果不可能真给三胞胎指个九品小官之女,皇上根本就不会同意,他丢不起那脸。 可能很多人迷糊了,既然对三胞胎的嫡福晋要求不高,那云果苦恼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云果摸不着皇上的心思,她不敢贸然开口。 从上辈子来看,皇上这个时候是非常愿意和蒙古诸部落联姻的,可云果也清楚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他是不愿意看见蒙古在大清的影响力增加,尤其是科尔沁。 但胤禄、胤禧、胤福是三胞胎,依照云果的想法,为了公平起见,为了不让他们兄弟之前起隔阂,三人的嫡福晋无论是家世还是旗籍上,都要差不多才行。 也就是说,三胞胎要么全部都娶蒙古格格为嫡福晋,要么全部都娶满洲八旗格格。 绝对不能出现,其中一个娶蒙古格格,另外两个取满洲八旗格格的事情发生。 因为那样会被人钻空子的。 其实老实说,以这届参选的秀女家世来看,选蒙古格格做嫡福晋,云果轻松很多,反而是满洲八旗选三个家世相差无几的格格,还有些困难。 原因就在于上辈子的九福晋董鄂氏。 以她的家世,再加上堂姐三福晋,怎么看都是最有资格成为皇子嫡福晋的。 云果对她其实并没有什么厌恶,可问题是她家世太好了,这届秀女里面找不到第二个和她出身家世差不多的秀女。 这就让人难办了。 如果真要指婚,指给三胞胎中的谁,对于其他两人都不公平。 可能三胞胎自己不会往某些方面去想,可架不住外人会呀,只要有机会,云果相信会有人愿意看见自己母子几人不合的事情发生。 但是蒙古格格好选,家世身份也配得上,可问题是大清一口气出三个蒙古出身的嫡福晋,皇上会不会乐意? 皇上心里可没有他嘴上那么重视满蒙联姻,不然上辈子排序后面的阿哥,嫡福晋指蒙古格格完全没什么问题,于朝堂也没有什么影响,纯粹是皇上心里不愿意而已。 就是因为皇上对于蒙古的态度,云果有些苦恼怎么和皇上说这事,在现在蒙古势力在大清可是有很大影响力的。 毕竟谁也不知道皇上能活那么久,熬死了不少宗室蒙古出身的老福晋,并且在未来十多年里会收拢皇权收的那么迅速,以至于下任皇帝可以不依靠蒙古势力继位。 第268章 儿媳人选 就是因为没人能猜想得到皇上能活那么久,也没人能猜想到皇上的集权如此之迅速,以至于现在在不少意图夺嫡的人眼里,蒙古还是一股能左右夺嫡的一股庞大势力。 别的不说,单大福晋在康熙三十八年病逝后,惠嫔就有意给大阿哥胤禔指一个蒙古出生的嫡福晋,当然这事最后没成。 也就是因为没成,云果有些看懂皇上对蒙古的态度,依然防备着。 在大清如此思想的情况下,云果去说想让三胞胎娶蒙古出身的嫡福晋,难免不会让人多想。 不过该来的还是要来,有些事情是跑不掉的,三胞胎不可能这一辈子都不结婚。 在某天皇上来自己这里的时候,云果就主动提起这事来。 “皇上,不知小八、小九、小十的嫡福晋,皇上可已有人选?”云果轻声问道。 皇上这个时候没多想什么,主要是他对三胞胎一向都是以一种放养的态度,因此看向云果笑着回道:“以前朕答应过你,几个儿子的嫡福晋都由你做主,爱妃可有中意的秀女?” 果然…… 云果就知道会这样。 不过对于皇上这话和态度,云果心里还是满意的,证明了自己在皇上心里的地位。 故作迟疑了片刻,随后云果才有些为难的说道:“皇上,您是知道的,这段时间宁寿宫拜见皇太后的夫人们就没有断过。” 说着飞快的看了皇上一眼,继续说道:“皇太后向妾透露过自己的想法,她有意指娘家一位侄女给小八他们。” 此话一出,皇上顿时皱起了眉毛。 皇宫里的事情,当然瞒不过皇上,对于蒙古那边的打算,皇上自然也猜得到,只是他从来没有想过让科尔沁在京城的影响力更大,心里是有加恩蒙古的想法,但针对的也是其他部落而非科尔沁。 皇太后没有明说,皇上自然就乐得当做不知道。
相关推荐:
婚里婚外
将军在上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女帝:夫君,你竟是魔教教主?
山有木兮【NP】
红豆
深宵(1V1 H)
新年快乐(1v1h)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虎王的花奴(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