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 在这种大事上,我感觉康熙一直都分得很清楚,就像他在大佟氏生命最后一天才晋封她为后,之前只给皇贵妃的位子。 = 所以我写,皇上对于皇太子和赫舍里氏一族,一直都是分开看的,在皇上眼里,皇太子是皇太子,赫舍里氏一族是赫舍里氏一族。 ==== 五福晋他塔喇氏,满洲正黄旗,五福晋的家世比起其他皇子福晋来说的确不高,但比大福晋还是要好一些。 = 五福晋的祖先是国初佐领纳林之弟佛隆鄂,曾祖父萨尔泰任步军校,祖父布雅努则是康熙的心腹,曾任陕西巡抚、兵部侍郎。 = 圣祖的满文朱批则特别提及,说布雅努「俊雅显达」,还特地给恩典让布雅努赶回京城参加孙女的婚礼。 = 五福晋这一支他塔喇氏,出自高丽,有两个佐领。 = 再说白一些,五 福晋因为家里有两个佐领,祖父也是康熙的心腹。真硬算身份,比顺治朝的佟家还高,比宜妃的娘家家世好。 = 所以五福晋不是什么小门小户,她拼的是祖父,家里是有一定的底蕴,只能说她们对比其他皇子嫡福晋家世是要差一些。 == 另外,他塔喇氏这个姓在大清也不算小门小户,显赫是查昆莫(有译作查昆木)这一支,主要集中在满洲正白旗和满洲镶红旗,这一支也是尚过郡主的,有十二个佐领。 ==== 七福晋哈达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七福晋的曾祖父叫噶达浑,爵一等轻车都尉,曾任兵部尚书,嫡曾祖母则是谦郡王瓦克达的第一女,也就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孙女。 祖父叫噶尔汉,袭一等轻车都尉,任都统。阿玛法喀,任副都统,额捏则是辅国公穆青的第四女。 = 另外了努尔哈赤是娶了哈达部首领扈尔干的女儿,又将自己的三女嫁给了首领的儿子哈达吴尔古代,不过后面努尔哈赤吞并了哈达部,又被皇太极打压,所以说是姻亲,其实硬实力比不上董鄂氏等家族。 = 她阿玛谈不上是康熙的心腹,能力也一般般,但是哈达纳喇氏有九个佐领。也算累代高官,又和皇家有亲缘,门第还是不错的。 = 另外四福晋和七福晋的娘家,在三百年前是一个祖先,是清初再往前的三百年,元朝末期左右,都是纳齐布禄的后代。 = 所以有人说四福晋和七福晋是一家人,其实我感觉这亲缘关系都那么远了,算不上一家人了。 ==== 八福晋郭络罗氏,满洲正蓝旗,和硕额驸明尚之女。 = 八福晋郭络罗氏的阿玛明尚是杨舒的曾孙,常舒与弟杨舒当时同为苏克苏浒河寨长,他们眼光好归附努尔哈赤的时间很早,当时还不是八旗了。 = 杨舒在归附努尔哈赤之后,迎娶了努尔哈赤的妹妹,两兄弟都被划归了满洲镶黄旗。 后来努尔哈赤改建八旗,常舒这一支改隶满洲镶白旗,杨舒这一支改隶满洲正蓝旗。 = 明尚所娶的是安亲王岳乐第七女郡主,岳乐是顺治帝的心腹,一人独掌两旗,在康熙初年可以称得。 上是宗室权王,= 八福晋这一支郭络罗氏,来自占河「也叫沾河」,镶白旗有六个佐领,正蓝旗有五个佐领,一共有十一个佐领。 = 大清位高权重姓郭络罗氏的,基本上都是出自这一支,只有宜妃的阿玛凭借女儿是宠妃,混到从三品的包衣佐领之位,但雍正继位后也被打压下去了。 = 另外:郭络罗达尔汉是满洲正蓝旗,度娘上面是错的,他是杨舒的儿子,皇太极即位后,列为总管旗务八大臣,统领满洲镶黄旗。 = 达尔汉的老婆是谁了,就是努尔哈赤的第二女沾河公主,比达尔汉大了七岁。 她先嫁巴图鲁伊拉喀,后被伊拉喀遗弃,努尔哈赤杀死了伊拉喀,又将她嫁给杨舒之子达尔汉,史称称嫩哲格格,亦称沾河公主。 = 换句话说,八福晋的高祖母是公主,曾祖母是公主,额捏是郡主。 = 可以说如果不是她阿玛因为贪污完蛋了,这身份和太子妃、三福晋、九福晋有得一拼。 甚至于在平三藩之前她阿玛还在世的时候,八福晋的身份还要高过其他人,因为那时候安亲王岳乐和她额捏都没死。 = 值得一提的,八福晋指婚的时候,安亲王岳乐已经死了。安亲王府当家的是皇太子他妈元后的姑姑三继福晋赫舍里氏所出的玛尔珲。玛尔珲这人是皇太?子党,至少表面上是。 = 所以康熙给被惠妃抚养的八阿哥胤禩指这么一门婚事,这意思…… = 比起N多小说猜测的是惠妃看上了安亲王府的势力,我更觉得是康熙想把八阿哥胤禩划到太子胤礽这边来,并且分化郭络罗氏一族对宜妃母子的支持。 = 其实康熙对胤禩在前面并不差,康熙对胤禩厌恶恨不得他去死是在一废太子后,发现胤禩能威胁到他皇位了。 = 另外说一句,十六福晋的家世没考据到,《八旗氏族通谱》找不到她阿玛,分辨不出是哪一旗哪一家人,但是按照我的估计八成也是这家的,因为大清高官重臣姓郭络罗氏绝大多数都出自这一家,而 身份不够的人家是不可能出皇子嫡福晋的。而以郭络罗氏两家的势力,再出一个皇子嫡福晋并不过分,只是不知是哪一家的。 ==== 九福晋董鄂氏,满洲正红旗,她和三福晋出身同一个家族。 = 三福晋是和和理第四子和硕图的后代,九福晋则是和和理第五子杜雷的后代。 兄弟二人虽然同父,但是和硕图是和和理原配所生,而杜雷则是和和理继娶的公主所生。 = 和硕图后来娶礼烈亲王代善第一女郡主为妻,而杜雷则娶了礼烈亲王代善第三女郡主,可以说是亲上亲。 杜雷的孙子叫七十,娶宗室巴尔霸第二女为妻,七十的儿子富永则娶了贝勒苏努的第六女。 = 九福晋的家世不用多说,和三福晋几乎是一模一样。 ==== 十福晋阿霸垓旗博尔济吉特氏,阿霸垓右翼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彰噶喇普之女。 = 来自漠南蒙古阿霸垓部,身世非同寻常。太宗的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世祖的端顺妃,都是来自这个部落。 = 皇太极第十一女,嫁给阿巴垓部领主家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这位公主死了,后面又将礼亲王代善的第十二女嫁给噶尔玛索诺木。 = 牛逼程度不用多说~ ==== 十二福晋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大学士、伯马齐之女。 = 一提到富察氏,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高宗的孝贤纯皇后一门。 但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朝,沙济富察氏并不算多显赫,因为沙济富察氏坑就坑在努尔哈赤的继妻富察衮代上,皇太极上位后,是狠狠的打压富察衮代母子几人和其势力。 = 不过沙济富察氏有底蕴,镶黄旗有四个佐领,正黄旗有四个佐领,一共八个佐领,当然其中四个都是康熙八年后才有的。 = 另外了,十二福晋这一支和继妃富察衮代那一支亲戚关系有点远,早在投靠努尔哈赤之前的一百多年就分了家,所以皇太极打压得并不厉害,毕竟满人并不多,有能力的也没几个。 = 十二福晋家,从曾。 祖父哈什屯起家,虽然本事有,官职看着也不低,可一直都混不到金字塔的顶点,算不上一流世家,更不要谈顶级,这点从他儿媳妇是小门小户的乌雅氏就能看得出来。 = 不过他儿子米思翰倒是有点机遇,先是因为康熙忌惮钮祜禄氏一族,将他提拔起来,随后又是迎合了康熙力主撤藩,算是入了康熙的眼。 = 只可惜米思翰在平三藩的时候为了筹谋粮草累死了,但这也不妨碍康熙记得他的好,之后他的儿子马斯喀、马齐、马武等,纷纷被提拔,等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倒了后,更有「两马吃遍天下草」的流言传出,二马就是指马齐马武。 = 众所周知马齐是八爷党,但是雍正帝即位后,下的第一道朝政上的圣旨就是:令胤禩、胤祥、隆科多、马齐出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这官职差不多相对于丞相。 并恢复马齐曾被削去的世职,令世袭罔替。可见富察氏一族当时的实力。 = 不过十二福晋刚刚被指婚的时候,也就是康熙四十年左右,十二福晋的家世只能算刚刚摸到上等人家的边,家里有八个佐领,阿玛叔父都是皇上的心腹。 = 但是她姐姐只嫁了一个宗室镇国将军,并没有像其他大姓人家那样联姻亲王、郡王、贝勒之类的。 所以刚刚指婚时候的家世应该是比不上太子妃、三福晋、九福晋等人。 = 但是架不住她阿玛、叔伯、兄弟等人有真本事,又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皇帝,所以家族是一路高升,在乾隆朝达到顶峰。 ==== 十三福晋兆佳氏,满洲正白旗,尚书马尔汉之女。 = 兆佳氏本身并不是满洲的豪门大姓,十三福晋这一支来自胡布察,不过却是旁支,本家在满洲镶白旗,有两个佐领 = 十三福晋的高祖父叫觉色,祖父额赫礼只是个前锋校,但是额赫礼之子马尔汉,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康熙朝中期的重要大臣,十三福晋被选为胤祥的嫡妻,主要便是这一层关系。 后来由于胤祥在雍正朝的得势,马尔汉一门的地位屡被提高,不过最终其门第还是不如其他的世家,后代基本都是中下级官僚。 = 换句话说,其实大福晋、五福晋、十三福晋的家世是差不多的,两个拼爹,一个拼祖父。 = 别看胤祥的额捏被追封为敏妃,就觉得康熙宠这母子几人了,真是宠,嫔位可没填满了,完全可以晋位,康熙四十年册封和嫔和良嫔,嫔位也才四人。 = 追封的原因,恩宠肯定有一些,但我觉得更多是出自于要给敏妃生的两个公主指婚蒙古做准备,这样能让蒙古觉得脸上好看点。 ==== 十四福晋完颜氏,满洲镶红旗,礼部侍郎、骑都尉罗察之女。 = 根据族谱的记载,原是金世宗的后裔,家谱以打虎的杭爱为近祖(时间大概是明朝)。 杭爱的五世孙,有一位叫博尔晋的,国初归来,是十大扎尔固齐之一,封一等男,娶了穆尔哈齐的第八女为妻。 = 博尔晋的第一子叫本托辉,任都堂。其子罗多理任护军参领。 罗多理的第二子罗思汉袭叔父的二等轻车都尉,也任护军参领,这就是十四福晋的祖父。 而十四福晋的阿玛叫罗察,袭骑都尉,任侍郎,其嫡妻则是宗室图吉之女。 但是由于博尔晋的爵位由其第四子一支继承,所以十四福晋这一支只是旁支。 = 完颜氏在满洲镶红旗有十个佐领,在其他八旗还有两个佐领,另一房人尚过郡主。 ======= 只说各位福晋在「指婚」时候的家世对比: = 第一等:太子妃、三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十五福晋、十七福晋。 = 第二等:四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八福晋是被她阿玛坑了,如果她阿玛没倒霉应该可以排第一等。)、十二福晋、十四福晋。 = 第三等:大福晋、五福晋、十三福晋。 = 其中因为大福晋娘家没有佐领,所以硬算起来在清初的时候,其实是要比五福晋和十三福晋家世差一些。 = 如果十六福晋真的是 沾河郭络罗氏那一家,那可以排到第二等。 ===== 十五福晋是太子妃的亲妹妹,按照「龙行天下」小天使的说法,把太子妃妹妹指给十五阿哥,是想让太子照顾幼子,让十五阿哥三兄弟跟着太子混。 = 这点我是认同的,我也认同小天使说的,康熙从来没有想过让其他儿子动摇皇太子的地位,因为自古造反都是造皇帝的反,谁去造太子的反。 = 按照历史来看三阿哥表面上亲近皇太子,四阿哥忠心皇帝偏向皇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靠边站不理皇太子也不理大阿哥,八阿哥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八阿哥,皇上要「划分」给皇太
相关推荐:
旺夫
山有木兮【NP】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
篮坛大亨
桃源俏美妇
秘密关系_御书屋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乡村透视仙医
家有甜妻:大叔的独家专宠
开局成了二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