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 第136章

第136章

。 苏烨却不喜欢这样的场景,每每这般,肯定是官府下令勒令百姓上街欢迎,不够恶心的。 下了船,苏烨搬出圣旨来立刻斥责了苏州知府和衙下官吏。 朱棣在一旁劝道: “我看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 “是是是,下官一定谨记,” 苏州知府冷汗直流连忙说道。 苏烨冷哼一声,也并未多说,只是启程前往钦差行辕。 路上,苏烨支会苏州知府将全城有头有脸的作坊都标出来,还有那些商户老板,自己要抽空巡察一番。 进了苏州城,比起扬州却是另一番的场景。 仅仅是路上。苏烨就见到了许多正在开工的作坊,苏州街面上也是各种随处可见的小作坊,纺织、染布等,商业如此繁华,在如今的大明也是独一份了。 坐在车上,苏烨正看的饶有兴致,街边路过的几个小孩高唱着童谣跑了过去。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白阳世界......” 苏烨皱了皱眉,感觉这词有点耳熟。 无生老母?这不是白莲教吗? 即便是在明初,这东西也是被朱元璋定成邪教,严厉打击的,怎么在这苏州城里有人敢这么正大光明的宣传教义? 第二百六十九章 调查白莲教,技术输出 白莲教几乎是横跨数个朝代,从南宋开始,从一个正常的佛教组织后来几乎是成了造反的代名词。 元末的时候这些人就不安分,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当初朱元璋参加红巾军、明教,其中就有白莲教的影子。 得取天下之后,作为统治者的朱元璋自然清楚这些人的祸害。 有些人说白莲教造反,只是因为天下不安。实则即便天下太平,这种邪教组织也是祸害。 太平时期坑蒙拐骗害人钱财,乱世当中以信众裹挟百姓造反,实际上害死的人比救的人多得多。 大明律明文规定,信崇邪教者,首恶绞死,从之视情节轻重处死或流放。 脑海中萦绕者疑惑,苏烨随人来到钦差行辕。 虽然比不得汪家别院豪华,却也是别有风情,让人眼前一亮。 吩咐其余人安顿下来,苏烨抬手召来二虎道: “这苏州应该也有锦衣卫的卫所吧?” 二虎愣了一下随即道: “有。” “那这苏州城可有什么异样?” 二虎摇了摇头,皱眉道:“可是有什么问题?” 苏烨只是奇怪的摸了摸下巴道:“你去让他们查一查,苏州城内最近是否有什么信奉妖神邪祟的教派。” 二虎没有多说,只是点了点头离开。 随即借着支开二虎的机会,苏烨将取来锦衣卫的奏折,了解苏州城内的情况。 调查白莲教也是苏烨偶然发现,也没当回事,毕竟此行的目的不是这些人,天下平定,这些人也就只能骗骗钱,成不了大事。 这苏州城也是有说法的,这些巨商富贾虽然没有那些盐商在朝中的关系深厚,却是商业脉络遍及天下。 ‘苏造’的名头可是如雷贯耳,如果能将苏州打造成匠作司南下第一站,自然是伴随苏造的名头传遍天下。 第二天,苏烨也是跟随苏州当地的官员巡视苏州城内成熟的大型作坊。 扬州一战,苏烨再次打出威名,再者苏烨也没有直接表现出要动江南士绅的根本利益,所以目前没有人敢捋虎须,一连数天便再也没有意外。 而且苏烨也见到了老熟人张德贵,上次事件后张德贵自知卷入了不得了的事情,扭头就跑路了。 谁知道苏烨是追着他杀,他是跑也跑不了,躲也不敢躲,苏烨也懒得多和她说。 反正有那个雷德,张德贵的作用有的是人能代替。 而且,苏烨命人将随身带在船上的几台纺织机分别摆放在苏州城几个繁华地带,当众展示。 “诸位且看,这便是匠作司的最新产物,用来代替你们现有的纺织机。” 苏烨亲自为这些大作坊主介绍,而且还特意让张德贵出来介绍证明。 闹市之中,无数人皆是看着这台怪异的纺织机,从未有人见过这样的怪物。 伴随着机器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机器动起来了。 全场一片哗然,震惊的看着那台纺织机。 不仅是用人更少效率更高,而且产量更大,仅仅是初代机型便彻底碾压人工队。 “老天爷,那是什么怪物?” “别胡说,那肯定是神仙纺织用的宝贝!” “我看啊,这么厉害,肯定是皇帝用的纺织机!” 朴实的百姓总想着,皇帝锄地用的锄头,肯定是金锄头。 在座的纺织主也是震惊不已,要是朕有这种东西,那得省多少钱,省多少人力物力? “敢问钦差大人,这样的宝贝我们能否买一台?” 有人大着胆子询问道。 苏烨淡笑一声: “这是自然,在场的所有人只要是我大明百姓,都可从匠作司和皇家商行采购这样的机器。” “一个月之内,匠作司和皇家商行将在苏州创办商铺和机器作坊,专供各位使用。” 话音落下,顿时周围议论纷纷,这样的宝贝,不要是傻子。 而苏州的官员则是更奇怪了,他们以往听到的都是苏烨的恶名,尤其是苏烨此次南下,还是兼顾者新政这项邪恶任务。 可是到头来,这个苏烨怎么成了带货主播了? 苏烨也鸡贼,没有说明机器产能和缺点,就是哄着这些冤大头给自己交点实验经费。 我不傻你不给,大明科技怎么发展? 当然,苏烨也不是纯坑蒙拐骗,机器确实能用,就是大问题不确定小问题不间断,只是不会坑那些小作坊主就是。 新式纺织机价格昂贵,只有那些大商户才能采购的起。 苏烨在闹市中展示这一招,果然出了奇效,不出几天,民间中就把匠作司吹得神乎其技的,都快成天上玉帝派来的工部官员了。 每天商行办事处接待的作坊主简直是络绎不绝,源源不断,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将生产线搭建起来,输出科技的力量。 一切都在稳中向好,而且苏烨得到消息,日前五千新军已经赶赴明州,如果不出意外,剿灭倭寇之后还可以南下乘海船抵达钦州。 钦州地处北部湾,是广西的重要港口,而且距离中南半岛的东南亚藩国们是咫尺之遥。 日前藩国的使臣回国后,向他们的国王表达了天朝大皇帝的意思。 反响很不符合预期,即便是再昏庸的国王也知道,如果这样给大明朝输血那就是自取灭亡,怎么可能就这么答应下来。 那不是成了大明的输血库? 尤其是安南,反应很激烈,其余多数国家都是委婉的拒绝了朱元璋的‘好意’。 所以,适当的时候,朱元璋要教这些人做人。 没多久,二虎却将前几天苏烨让他办的差事回报上来。 那些童谣虽然事喊着白莲教的口号,却是一个名为青阳仙教的教派,听说在苏州这一带笃信的人很多。 苏烨研究过,其实就是照抄白莲教的教义,算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既然如此,那就通知苏州当地的卫所,剿灭了这些人。领头的全部处斩,不究信徒,让苏州知府衙门发动各乡保长,清除邪祟。” 苏烨没有多想,直接给对方定型,剿灭了也就是了。 二虎从怀中取出一份奏折递给苏烨: “明州急报,陛下有旨,让你过目。” 第二百七十章 调动水师,初开海禁 苏烨接过奏折,奏折中所说,无非又是倭寇犯边。 此时的朱元璋就是很急,以往烦心的事多了,小小的倭寇也就不扎眼了。 可是现在一心要搞洪武盛世的朱元璋,怎么看怎么觉得扎眼。 不仅全权委任苏烨统筹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四省除倭事宜,圣旨已经随行下方到各省布政司衙门,由苏烨统一规划。 虽然军权不在苏烨手上,计划却是由苏烨制定。 泉州水师提督花炜手下的水师战船,还有五千新军,四省中的十六卫所听从调遣。 看完奏折,苏烨点了点头,也觉得此事不用再托了。 区区倭寇,不过弹指灰飞烟灭罢了,重要的是如何根除这种人祸。腾出手来,苏烨还要和李善长那些士绅门阀斗法呢。 其实根除倭患,除了大明的政策调整,倭国那边的状况也是十分重要的,苏烨记得,现在的倭国正处在南北朝分裂时期,国内政治混乱导致倭寇活动猖獗,北朝幕府与南朝政权均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势力,部分大名甚至默许或支持倭寇劫掠中国沿海,以获取利益 。 洪武二年,朱元璋遣使与北朝幕府交接,商谈倭患问题,明使或被杀,或被囚,在之后的几次出使也都不了了之。 真不怪朱元璋咬碎牙把这口气咽下去了,现在的倭国比鸡肋还鸡肋,又远在海外,那时候国内还动荡不安,除非朱元璋疯了才会起兵攻倭。 倭奴敢这么狂有三点原因,蒙古人两次远征倭国皆是遭遇风暴,大败而归,倭奴谓之护国神风,对天朝的畏惧大大降低。二来,元朝这么多年的动乱,倭国幕府名存实亡,地方诸侯割据,双方都是无法管控下面。最后就是一点,隔着汪洋大海啊。 回到后院,苏烨给两个媳妇交代几句。 “我现在立刻动身南下,陛下让我负责剿倭事宜,不安全,你们俩就待在苏州,解决完后我再来接你们。” 听见苏烨的话,两女再担心也是明白圣意难违,自己这些女人跟着苏烨也只能让他分心。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朱慈安拉着苏烨恋恋不舍,朱慈溪则是命人赶紧给苏烨收拾行装。 “父皇也真是的,什么事都交给你,你就是一个人当成两个人也不够用啊!” “这么急,都不让人喘口气。” 朱慈安一句接着一句的,对自己的老父亲很不满意,这话也就她敢说了。 这种场合,苏烨也不好和观音奴打招呼,反正都安顿好了,她只用好好养胎就是了。 ...... 杭州府,韩国公府 “爹,陛下降旨,让苏烨去清剿倭寇。” “哦?” 李善长惊讶的看着长子李祺:“看来陛下对他还真是信任,什么事都相信他。” “苏烨不简单啊。” 李祺感慨道,又道:“爹,马上我就要进京了,您还有什么药交代的吗?”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笑道: “你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用做就对了。” 李祺虽然不明白,却还是点了点头退了下去。 突然,李善长的面色变得冰冷下来。 “全福啊!” “老爷。” 管家上前躬身听候指示,李善长淡声道: “你派人告诉林贤,必要的时候,让他自己决断吧。” 传信也只是空口一句话,意思知道什么模棱两可,就算是被人知道了李善长也有话说。 其中的奥秘,恐怕只有李善长明州卫指挥使林贤自己心里清楚了。 李善长突然抬头看向京城的方向,似乎在同一时间隔着空间和朱元璋对视上了一般。 ...... 浙江,明州 按照道上的规矩,苏烨来浙江办差,怎么也得去杭州拜拜李善长这尊大佛,可是苏烨没有。 此时不宜和这老狐狸接触,而且苏烨怀疑,明史上记载李善长通倭的事宜很有可能是真的。 明州卫指挥使林贤是李善长的人,而且明州近来是全国倭患最严重的地方,你说他没走养寇自重也很难让人相信。 李善长所谓的通倭罪名不为别的,即是为了自保和加强手中的军事实力,确保能在朱元璋这位刚愎雄猜的雄主手中活下来。 史书证明,李善长的这些算计到最后也是不堪一击。 刚到明州,苏烨还没见明州卫指挥使林贤和水师提督花炜,一道令旨先行下放四省边民。 解除民间部分海禁,允许渔民出海,商户可倒卖不超过一千贯的商品出海贸易。 直接就在沿海地区引起轩然大波,各处议论纷纷,说朝廷这是要解封海禁。 明州,钦差行辕 水师提督花炜冲进钦差行辕,别人很怕苏烨这个钦差,可是这个远处在泉州的水师提督对苏烨很无喊。 他也有这个底气,他爹花云当初可是朱元璋手下悍将,以身殉国留下独子,所以老朱不仅对花炜极为宠信,还让他年纪轻轻就当上了泉州水师提督。 花炜管你这哪的,嚷嚷着让苏烨出来见他。 “我要向陛下递奏折,你这是胡闹!别以为陛下让你负责此事你就可以为所欲为,海禁是国策,陛下没说改你有什么资格就这么解除海禁。” 花炜在钦差行辕大院嚷嚷着,苏烨没到,二虎却到了。 随着二虎露面,花炜这才老实下来。 “虎叔。” 花炜咽了口唾沫,有些畏惧的看着二虎。 “这是钦差行辕,不是你家后院,若是再乱喊乱叫,休怪我不讲情面。” 二虎冷声说道。 话音落下,苏烨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二虎,你这是干嘛,年轻人嘛,闹一闹,活泼可爱。” 苏烨看着面前的傻小子花炜,换作一般人,苏烨早就抽他了,正是因为知道了花炜的底细,算是半个自己人,苏烨才有空和他胡闹。 “你为什么反对我的命令啊?” 苏烨询问道。 花炜脖子一梗道: “朝廷每年剿倭都来不及,你这么一开海禁,还指不定乱成什么样了

相关推荐: 蚊子血   恶女嫁三夫   高武:我的技能自动修炼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医武兵王混乡村   病娇黑匣子   逆战苍穹   人在斗破,但全员NPC   大风水地师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