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薄幸(1v2) > 第144章

第144章

于素君听儿子女儿为她抱不平,只得淡淡开口,“这件事,是母亲做错了。倘若当初我不反对安心嫁给陆永华,她或许不会走错那么多路。”她始终没抬头给时成逸半个眼神,“我以为的对她好,闹了半天倒成了棒打鸳鸯。” 她说完,放了筷子,起身走了。 时成逸想追出去安慰几句,可夫妻间的隔阂如山一般横在中间。 自打两人分别多日再见面,于素君看起来还是那个于素君,家里家外料理得井井有条,对夫君也温婉客气。 可他就是感觉到了她的疏离。 她并未原谅他早前说过的那些冲口而出的凉薄话语。 他深深伤了她,伤口未曾愈合。 甚至刚才于素君说她错了,也不过是心灰意冷后的淡漠而已。 夜深了,时成逸睡不着,披了衣裳出门,发现于素君的房里还亮着灯。 他敲了几下门,没听到回应便推门而入了。 里头没有人,只是桌上散落了许多画稿。 那是于素君早年画的,全是时安心小时候的趣事,也是母女俩之间的温馨点滴。 画稿上有湿润的痕迹,看起来像是泪痕。 于素君哭过。 时成逸心头蓦然大痛,觉得自己真不是东西,拿着手稿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 吱吖一声门响,是披着件外衣的于素君从外头进来。 她眼睛红红的,愕然看着时成逸,一时有些窘迫,“你,怎的来了?” 时成逸放下画稿,转身大步跨前,抱紧于素君,“夫人……是我错了。” 于素君身体一僵,一时不好推开。 好半晌,时成逸才放开她,低声道,“陆永华人品不好,跟安心成亲后总打她。你当初是为安心好,她已经知道错了,她现在已经知道你是为她好了……” 可惜晚了,一切都晚了。 他那长女原本可以有平安幸福的一生。可她不听话,一身反骨,总觉得继母要害她。 时安心哭着跟他说,“父亲,请您转告母亲,是女儿错了!当初女儿不该对她有诸多揣测。女儿浑噩至极,愧对母亲养育之恩。” 于素君一颗麻木的心,隐隐蔓延着疼痛,“知道错了,又能如何?” 她泪流满面,终于在夫君面前不吐不快,“她以为我阻她姻缘!她被黄嬷嬷的花言巧语蒙蔽得不认我!我当初找人查过的,姓陆的痴恋一个姓容的姑娘,根本看不上安心。陆母一心想攀附咱们侯府,这才想拿捏安心。我怎能眼睁睁看着安心跳入火海?” 时成逸拍着她的背,温柔安抚,“我知道,我都知道了。” 于素君扑在时成逸怀里嚎啕大哭。 她一手养大的女儿,终究跳进了火海…… 次日于素君来了少主府,跟唐楚君和时安夏说起了时安心与陆永华成亲的事。 时安夏并不惊讶。早在陆永华犯事发配漠州时,她就感觉到命运的齿轮,终将转到那些不知好歹的人面前,重复前世的噩梦。 不过,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于素君缓缓道,“安心亲手把陆永华杀了……” 第817章 时安心亲手把陆永华杀死了。 且手段隐秘,让人查不出任何端倪。 二人从成亲到变成怨偶,只花了三个月。 最初的起因是陆永华为了做些轻省活计,将时安心药晕,让负责派活的吏役来享受他的妻子。 谁知有一次药的剂量不够,时安心半道醒了。 她到底是娇养出来的高门贵女,羞耻心比旁人更重。当时就闹起来,被吏役打了一顿,又被陆永华打了一顿。 二人威胁她,若把此事闹开,就弄死她。 吏役其实很怕丑事暴光,皆因漠州知府顾柏年看着文弱,却是做事雷厉风行。 时安心这才看清陆永华的真实面目,整日以泪洗面。 于素君边哭边说,“我一手带大的姑娘,非要撞了南墙才死心。” 唐楚君也陪着哭,“何苦来着?当初大好局面,她再忍忍,定可嫁个好郎君。真是……天罚啊!不听话的姑娘!” 时安夏没哭,但内心五味杂陈,“后来呢?” 于素君用丝帕擦了眼泪,刚擦完,眼泪又流出来,一双眼睛肿得跟桃一样,“后来,后来陆永华那天杀的,见安心老实了,干脆光明正大把那吏役带回家中,让安心侍候……” 时安心怕挨打,不敢闹,屈服了。 但陆永华又嫌她脏,一言不合,还是打她。 于素君说,“有一次,陆永华都把她打恍惚了。她跟她父亲说,被打晕过去后,竟然还做了个梦……” 时安夏眸色一深,手指忍不住颤了一下。 就听于素君继续说,“她梦到自己被陆永华给毒死了……” 据说还梦得有模有样。梦里面,陆永华和时安心都没被发配漠州,全在京城,过着荣华富贵的日子。 他们恩爱了好些年,育有一女。 后来陆永华想娶容姑娘,嫌时安心挡了道,就把她毒死了。 她的陪嫁丫环木蓝发现了真相,差点被灭口,九死一生跑回侯府揭发了陆永华。 于素君苦笑,“安心把这梦当真了,日日警惕吃食饮水,生怕被毒死。谁知那陆永华真有杀人于无形的药……” 时安心和陆永华都被派在同一处矿山做开采的活儿。 当中有个犯人与陆永华起了冲突,隔日就发高热死了。 在那种地方死个把人,根本不叫事儿。但时安心多了个心眼,发现陆永华把一种药粉藏在床底的破罐子里。 她原本只是想试试那药粉。一想到那个梦,她就加大了剂量,把药粉倒在了稀粥里。 陆永华饭量大,平日就不让时安心多吃。那日也一样,一个人吃了一锅不说,还把时安心碗里的粥全吃了。 吃完他就睡了,半夜起高热,没挨到天亮,断气了。 于素君哭,“安心原先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一哽,忽然想起当日时安心使计差点害死黄思凝。 哭不出来了!只怕她对这个女儿一直都是一知半解。 唐楚君安慰她,“别多想,你已经做了该做的。当日我们一再说起这个姓陆的有心上人,安心觉得我们诋毁人家,死活不信邪。” 时安夏却道,“那个梦,也不知道是不是前世的因果。” 前世他杀她一次,今生她杀他一次。很合理。 但这堵南墙撞得也太惨烈了,根本没有回头路可走。 据说陆永华的母亲得知儿子的死讯,也疯了。 陆家九代单传,这是彻底完了。 世上,少了一门祸害。前世起码还留了个血脉,今生那是真的断子绝孙。 但时安心这条漫长的路还没走完。她选择跟了那个吏役,寻得一些轻省活儿。 吏役一辈子生活在底层,见时安心这种京城贵女主动贴上来,自然心花怒放。 然,那地儿高热频发,吏役也死了,没起一丝水花。此乃后话,日后不表。 于素君到底没开口,求时安夏母女找明德帝赦免时安心的罪,让其回京。 她来说这些事时,心里充满着痛苦和悲伤。 那怎么说也是她养大的女儿。听说在漠州受那么多苦,她心里难过得紧,当时是打着主意舍下脸皮来求一求的。 可把事儿说完以后,于素君却平静了,也理智了,还惊出一身冷汗。 人情越用越薄是其一。人和人之间须懂得分寸,不是什么事都好开口索取的。 正如当年她慌乱之下,求了时成逸救自己于火海。尽管她一再说服自己,楚君姐姐已经嫁人了,而她又不认识别的外男,只能求到时成逸跟前。 可事实上,她是暂时脱离了苦海。然而在她内心里,一直藏着偷了楚君姐姐东西的卑微。 且那些相熟的姐妹,但凡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不赞同。 尤其是郑巧儿早些时候一直不待见她。究其原因,正是因着天下男人那么多,你非得选一个唐楚君当初心仪的男人来嫁,让人膈应。 于素君对于这件事无比后悔,特别是在经历过时成逸口出恶言之后,她就彻底心凉了。 另一个原因,则是于素君讲着讲着就毛骨悚然起来。 若时安心大赦回了京,见着侯府风光无限,如日中天。见着她母慈子孝,对小女儿时安雪宠得不行,会不会心思一歪,让他们全体发高热,一窝端了? 这个念头一起,于素君不哭了,连眼神都凌厉了几分,“不说安心了。咱们该做的都做了,也没什么好后悔。” 时安夏:“!!!” 我连拒绝的说辞都准备好了……大伯母真是好生通透的人啊。 唐楚君:“……” 还真怕于素君开口让她找明德帝办事儿。她从答应等明德帝那日起,就给自己立下个规矩,绝不开口求他办私事儿。 尤其她现在才知道,明德帝其实早在当初处理时安心的时候,已经是网开一面,让时成逸降职代时安心受了过。 否则搅乱科举那么大罪,凭什么还让时安心活着? 于素君利落回家去了。 那会子时成逸正在教女儿看账本,见到于素君红肿着眼睛回来,便知她去了少主府。 他放下账本,让女儿先出去,这才抬起头道,“素君,不必去求人赦了安心……” 第818章 于素君静静立于屋的中央。 那时暮色沉沉,暗影四合,将她笼罩在幽幽的阴影里。 她的声音凉得可怕,“夫君说与我听,难道不是想借我的嘴,去求一求夏儿吗?” 差点就着了道儿,还好反应过来了。 时成逸涨红了脸,“胡说八道,我岂有这个意思?” “没有最好。”于素君从未有过的淡漠,撂下四个字,转身就出去了。 时成逸静静望着妻子的背影,说不出的委屈和难过, 原来失去一个人,真的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往后再怎么捂,也捂不热了。 他其实真没想过让于素君去找门路求情。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女儿安心能活下来,明德帝早就已经网开一面。 时安心原本不该活着的。 最早他以为明德帝是因为时安夏的面子,后来他才知,也许更多的是看在唐楚君的面子上。 昨夜于素君听完时安心的遭遇,问他,能把实情告诉夏儿吗? 时成逸想了想,回她,“可以。” 分明是她自己提出来的事,现在却认为他是想借她的嘴,去求夏儿想办法救安心。 时成逸的心像被人划开一条口子,渐渐渗出血来。原来,被人冤枉是这样痛苦的感受。 他就忽然理解了,当初他那句“你就是没当心儿是亲生女儿”的杀伤力有多狠,有多扎心。 万般苦果,只能自己吞咽。时成逸坐在椅子上久久未动。 黑暗彻底笼罩下来,将他笼成一团黑影。 时云舟从书院回来了,进屋点了灯,恭敬唤他,“父亲,母亲让您去用晚膳了。” 时成逸努力扬起笑容,“好,这就去。” 隔日一个重磅消息传遍京城,云起书院一棵梧桐树底,另有乾坤。 树底为入口,底下是坚固的地底石室,里面埋着大批金银珠宝和玉器。 这个宝藏据史料考证,应该是前朝一个武将把搜罗的宝贝藏匿在此。 那时,国都不在这里。是后来因着碧霞关天然的屏障,才使得帝王迁都于此。 再后来,武将造反被诛族。这处宅子就分给了建安侯府的祖上。 直到如今,这地底乾坤终于被发现了。由如今的建安侯时云起和长房时成逸一起将宝藏献于朝廷,以充国库,助皇上治国安邦,收复失地。 这消息一出,那些质疑时魏两家为皇商的人就通通闭了嘴。 试问这么多财富,搁谁家也不愿意上缴国库充公啊!时不时拿出来一点用,谁发现得了? 啧,要不说建安侯觉悟高,受皇上重用呢! 明德帝也在朝堂上表示“爱卿忠心可鉴”,不止封了建安侯时云起为“翰林学士”,还允其可自由出入四墨阁。 另外,明德帝还重新启用了时成逸。这也是时安夏所期望的。 她大伯父有能力,只要心不生歪,路不走偏,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为朝廷发光发热。 尽管职位低下,只是个典史,但还能入仕就很令时成逸惊喜了。 来之不易的仕途,他侄女重新给他铺好了。以后的路,要靠他自己走好。 除此之外,云起书院并入国子监,成为中央官学,也是北翼最高学府。 而国子监祭酒正是时云起。 纵观北翼整个历史,这个年纪的文臣有时云起如此成就的,绝无仅有。 他是北宣部尚书,是国子监祭酒,是翰林学士,是所有学子心中的向往,是纨绔子弟的榜样,是逆风翻盘的传奇。 京城百姓口口相传,京城世家集体麻了。 “时云起如同鬼魅一般乱窜。” “这是什么形容?时云起也是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好吗?” “屁!他都没正经读过几本书,忽然就冒出头了,忽然就惊才绝艳了,忽然就声名鹊起了。” “人家读没读书你能知道?都说了早年他被换的时候,是他帮那个死了的庶子代笔。人家一直很有才。” “不不不,光时云起有才是不够的。他真正强在有个好妹妹。他那个妹妹才是个人物,可以肯定地说,没有他妹妹,他还是一团泥……” 整个京城,议论时云起的话题几乎要盖过明德帝出征。 唐楚君坐着马车出行,一路都听到百姓说起她一双儿女。 马车里,还有女儿时安夏和儿媳妇魏采菱相随。 唐楚君回娘家,据说老国公唐颂林回来探亲。 唐颂林在乡下住了两年,老了,瘦了,像个粗野村夫。尽管他想摆长辈的谱,但如今护国公府没他说话的份。 巧的是,今日明家也上门来了。 郑巧儿亲自带人出去迎,丝毫没有护国公府主母的架子。 唐颂林牙酸,觉得郑巧儿没排场,上不得台面,堕了他护国公府的威严。 他那外孙女时安夏不是个好的,就跟透视眼一样把他看穿了,说,“外祖父是觉得大舅母不讲排场,上不得台面?那可是定国公府的嫡女,人家要什么排场?人家本身就是排场。” 唐颂林怄死,不想和外孙女说话。 但外孙女偏要和他说话,“咦,明家如今是‘富润男爵’,外祖父肯定也是觉得不够看的。没关系,明家不止有爵位,还有用不完的银子。对了,外祖父,明家还是皇商,您知道吗?” 唐颂林:“……” 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今日很热闹,明家留在京城的所有人都齐齐上门来做客。 唐楚君几人帮着郑巧儿热情款待明家人,无人在意角落里那个糟老头子唐颂林。 唐颂林原以为女儿是专来看他的,搞了半天,是为明家而来。 他很生气,却也没有办法。这已经不是他可以生气的时候了。 不止不能生气,连他女儿唐楚月的亲事,他也做不了主。 唐楚月拖了这几年,已然拖成个老姑娘。自从京城出了大事,那些早年她看好的勋贵一个个落马,连昌平王府都被抄了。 她那些昔日好友家里,也大多数因站队原因,或多或少受了牵连,全都被贬出了京。 唐楚月大受打击,彻底开始怀疑自己的眼光。 她本来已经做好了不嫁人的准备,觉得以后跟着大哥大嫂猫在国公府过日子也可以。到时去慈幼院里领个孩子养在膝下,就当是自个儿的孩子,用来养老。 谁知这日明家是为着一个叫明思君的小辈,上门来向唐楚月提亲的。 第819章 唐楚月听到明家上门提亲的消息时,正坐在闺房窗前,手中捏着一卷未读完的诗集。 诗集合上,封面上赫然写着楚笙先生的名字。 “姑娘,夫人请您去前厅。”丫鬟莺儿兴冲冲来禀。 唐楚月微微一愣,手中书卷险些滑落。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明家?提亲?为我?” 莺儿点点头,脸上染满喜色:“是啊,姑娘,听说公子叫明思君,上次在前厅见过一次。您说有些眼熟,记不得在哪里见过。” “那个人啊。”唐楚月想起来了。按辈份论,她算得上是那位公子的长辈。 她提不起劲,出于礼貌还是决定去看一看。 人未到,就听到父亲唐颂林高昂的声音传出来,“我护国公府的姑娘是要嫁高门大户的!你们明家就算封了爵,也一样门不当户不对!” 没有人回应。 又听唐颂林指责郑巧儿,“你安的什么心?就知道你当家以后,会趁机拿捏你妹妹的亲事!这亲事我不同意!” 唐楚月听得心头一滞,微微皱了眉。她不愿意大嫂因自己背负莫须有的骂名。 大嫂郑巧儿的声音:“各位见笑了,别往心里去。父亲这几年远离京城生活,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这是在指责唐颂林像村野老头,说话不讲究,没有礼数。 唐颂林暴跳如雷。 时安夏安静看戏,和嫂嫂魏采菱相视一笑。二人吃着茶点,不打算掺和。 她也不知明思君为何看上了唐楚月,两个八杆子打不到一块的人……明家这是跟护国公府扛上了呢。 唐楚月拎着裙摆走入正厅时,屋子里一片尴尬的寂静。 唐颂林见小女儿进屋,神色傲慢得很,“月儿来了,让她自己表态!她自小锦衣玉食,娇养长大,岂可嫁商户!” 他这次回京,正是因为昔日旧友梁大人去了信,说要跟他结亲。想让他的小女儿,嫁给梁大人的小儿子。 虽然梁大人也退下来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都好过商户明家。 况且唐颂林都已经口头允了亲事。现在明家横插一杠,他这老脸放哪里? 话说到这份上,连媒婆都插不上嘴,就感觉这桩亲事得黄。 唐楚月微微颔首,目光落在一位年轻公子身上。上次匆匆一瞥,她还有点印象,且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涌上心头,不知在哪见过。 公子一袭青色锦袍,眉目清朗,神情温和,并未因唐颂林的无礼现出半分恼色和焦躁。 别的不论,明家在长相这一块是真优越。 唐楚月立于一旁,目光微垂,心中却暗自思量。她虽对婚事无甚期待,但见明思君如此气度,倒也生出几分好感。 她向各人行礼问好,才坐在了唐楚君身边。 那个空位,显然是留给她的。 唐颂林气呼呼,“月儿不要怕。你不想嫁,拒了就是。为父给你做主!” 郑巧儿也开口,意思相同:“楚月,你的亲事,你自己想清楚。没人可以阻拦你,也没人可以强迫你。” 唐楚月原本是不想嫁的。并非因为提亲的是明家,而是她已心灰意冷。 换句话说,她觉得外面的世界非常可怕,只有护国公府才是净土。 大嫂待人好。只要她不作妖,吃穿用度大嫂都不会苛待她。逢年过节出去玩,也会带上她。 家里侄儿们懂事。她买东西送他们,他们同样会回礼道谢。 尤其是唐星河,以前经常跟她对着干,现在也好言好语喊她“小姑姑”。 护国公府如今上下一团和气,再也不是以前那等勾心斗角的地方。 连丫环婆子们都没人拜高踩低,并不因她失势而有半分不敬。想必都是大嫂特意叮嘱过,连最不待见她的玉嬷嬷也对她和颜悦色了几分。 但唐楚月也知,一旦嫁人,与大哥大嫂离得远了,本来不多的感情也就淡了。毕竟她和他们中间隔着个血海深仇的朱氏。 她嫁了人,往后又以什么理由来亲近他们?唐楚月对这个家生出了微微的贪恋之情。 可此刻情况不同。父亲看不起明家,如果她说“不嫁”,势必助涨父亲傲慢的气焰,更是给明家难堪。 也是在这会子,唐楚月忽然想通了一点。明家是大哥的外祖家,如果她嫁到明家,才是跟大哥大嫂亲上加亲。 目光倏地变得有了神,声音也清脆高昂,“我愿意嫁。” 四个字一出,媒婆眉飞色舞,“哎呦,姑娘好眼光!我们明家这位公子啊,如今正在云起书院就读。他品端貌正,才学出众,家境……咳……富得流油啊!” 明思君闻言,起身踏前一步,向着唐楚月深深一揖:“谢姑娘厚爱。” 就在前一刻,他以为她会拒亲。没想到峰回路转,她竟然答应了。 唐楚月脸上飞起两朵红云,回了一礼。 唐颂林坐在主位上,手中捏着一杯茶,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他抬眼看了看女儿,眉目阴沉,语气冷硬:“楚月,你可想清楚了?明家是商户出身。” 唐楚月抬起头,目光带了些挑衅:“父亲,女儿想清楚了。” 唐颂林冷哼一声,放下茶杯,声音里透出几分讥讽:“好!好好!” 若是倒退回去两年,唐楚月的亲事还真是唐颂林轻飘飘一句话就能决定。因为郑巧儿压根不会去插手唐楚月的任何事。 但近一年多,她们姑嫂亲近不少。主要是唐楚月听话,乖多了,性子也沉敛许多。 亲事是一个姑娘一辈子的大事。郑巧儿打算管一管,“我知道,父亲属意梁大人家的小儿子。前些日子,梁家上门求娶,被我拒了。” 唐颂林脸色难看,“你为什么要拒?梁家不比明家强太多了?” 郑巧儿沉吟道,“梁家强不强,我暂不置评。只说梁家那小儿子,前阵在青楼闹出那么大的丑事。但凡不瞎的权贵世家都不会把女儿嫁过去。不止梁家那小儿子不成器,就说梁家后宅也是一团乌烟瘴气。这就是父亲所说的强?” 唐楚月吓得果断摇头,“我死也不嫁梁家。” 唐颂林:“……”脸涨得通红,好半晌迸出一句,“不嫁梁家,那也不能嫁明家!” 第820章 媒婆听到了权贵秘辛,脸色突变。她久经世故,十分有眼力见,管你吵死吵活,权当这桩亲事成了。 她唯恐生变,眼珠一转,笑容堆满面,脚底抹油告辞。临走撂下一句,“明家自当备厚礼前来下聘,绝不敢耽误良缘。” 她心中盘算,明家出手阔绰,此番保媒金定然丰厚,岂能因一个糟老头子生出风波误了自家财路? 待媒婆离去,厅中气氛一时沉寂。 唐颂林眉头紧锁,手中茶盏重重搁在几上,“旁的不说,单论辈份就不合适。你们差着辈儿呢。算起来,你还是明公子的长辈。” 外头传来一阵笑声,是唐星河来了,“自然是各论各!明家的辈份跟小姑姑何干?” 郑巧儿点头,“我家星河都明白,这辈份算不到楚月头上去。的确该各论各的,不然这京城里辈份难理清的,多了去了。” 唐颂林眉心微跳,气的! 他还想挽回颓势,做最后挣扎:“楚月,你可想清楚了?此事非同小可,莫要因一时意气,误了终身。梁家百年世家,底蕴深厚,到底不同。” 唐楚月垂眸回应,“我对明家原也不了解。可看大哥和长姐的人品,便知明家错不了。明家虽非显赫,却也清白,明公子品性端正,女儿愿嫁。” 这话!合着你大哥长姐没我什么事!唐颂林见女儿油盐不进,好半晌狠狠迸出一句,“有你后悔的时候!” 见唐颂林口口声声看不上明家,唐楚君没忍住,“父亲对明家到现在都恨之入骨,莫不是怕旁人议论您当初污了明家的银子?” 唐颂林气得脸色铁青,拒不承认,“我几时污过明家的银子?” 唐楚君可不惯着他,“您没污过明家的银子,那是怎么保住爵位不降爵的?又是怎么从这爵位上退下来的?父亲记性不好,要不要我当众给您回忆回忆?” 时安夏补了个刀,温温一笑,“外祖父,人要看开些才活得长久。您总惦记着头两年掏空护国公府捐掉的银子,不利于长寿啊。” 郑巧儿也冷冷道,“拜父亲所赐,如今的护国公府不过是个空壳子。也就您口口声声自以为是高门大户,要我说,还不如人家富润男爵府呢。最起码,明家有钱,前途不可限量。” 唐颂林见众人你一句我一句怼他,根本不理解他的苦心,十分怄气。 他分明知道长子唐楚煜仕途如日中天,怎可能如这些个妇人嘴里所说“护国公府是个空壳子”。 唐颂林气病了,卧床不起。 唐楚月尽孝侍疾,彻夜不眠,任谁都挑不出错来。 只是,她趁着没人的时候对唐颂林说,“父亲莫装病,就算装病,在护国公府里也赖不了几日,您还得回乡下去养老。” 唐颂林一口恶气差点从头顶冲出来,“逆女!逆女!”他说着要抬手打她。 唐楚月没躲,反而凑近低声问,“我梦到母亲七窍流血来找我。我母亲是您害死的吧?” 唐颂林怒极,“胡说八道!” 唐楚月悠悠道,“我母亲做错了许多事,对不起大嫂,也对不起姐姐。以前我少不知事,我浑蛋,帮着母亲口出恶言。” 现在她知道错了。沉下心来,重新审视后,才知母亲的恶毒,以及自己当初想毁了夏儿是多么下作。 大嫂郑巧儿和姐姐唐楚君都讨厌她母亲朱氏,她认了,没什么可说。 她质问,“但我母亲没有对不起父亲您吧!” 这是她心里的疑团。活生生的一个人,说没就没了,无声无息。 她一直怀疑母亲的死,跟父亲有关。 唐颂林一噎,“什么意思?你怀疑我杀了你母亲?”他抬手打了唐楚月一耳光,“你可真能想!我告诉你,她是气死的!她被活活气死了!” 唐楚月不信,耳光火辣辣的,也全然顾不上。 她就是觉得母亲是被父亲害死的,“就算气死,也是您气的她!” 唐颂林翻身坐起,目光阴沉,“还真不是!要细究起来,她是被你们这几个不成气的东西气死的!也是被你那些个太争气的外甥和外甥女,还有你那出息的侄儿唐星河给气死的!” 他没说谎。 朱氏的确是被气死的。她自己生的儿女没出息,眼睁睁瞧着先夫人生的儿女,以及其后代一个比一个厉害,生生被气死了。 唐楚月想了想,信了。 她觉得要这么一说,就合理了。以她母亲的心性,还真有可能是嫉妒先夫人的后代强,而她和她的亲哥哥们……全都是烂泥扶不上墙。 久久留在心头的谜团解开,唐楚月松快了不少。她懒得再去给父亲侍疾。 从小到大,父亲对所有人都冷漠。他其实只爱自己。 如此,也不配儿女给他尽孝。唐楚月心里丝毫没有负担。 郑巧儿来找唐楚月,将一份单子递给她。单子上面是朱氏的陪嫁,一直放在国公府的私库里没动过。 早先唐楚月的几个哥嫂来闹过,想要分掉朱氏的陪嫁,被郑巧儿强势打发了,只说早败完了。 如今她是一样不剩全给了唐楚月,另外还理了个单子也递过去,“这是我和你大哥给你的添箱,望你嫁人之后,能过得和和美美,一生平安顺遂。” 唐楚月手里握着单子,忍不住哭了,双膝一软,跪在郑巧儿面前,“大嫂,我舍不得您。” 郑巧儿笑,“舍不得,你就回来看看。院子都给你留着,什么时候回来都行。往后,心要摆正,别走歪了道。” 唐楚月的眼泪一直没断过,拼命点头,“月儿听大嫂的话。” 郑巧儿抬手想摸一摸唐楚月的头,终究缩回了手,“起来吧。” 唐楚月起身,有些患得患失,问,“大嫂,您说明家公子看上我什么了?只见过一面,他……不会反悔吧?” 还没下聘,一切都有变数。她早前不想嫁,现在害怕父亲得罪明家,人家反悔不娶。 郑巧儿挑眉,“哪里只见过一面?你每月去的日月慈幼局不就是明家开的?明思君已经见过你许多次面了,你捐的银两,最后也到了他的手里。不然你以为他为何忽然上门提亲?” 唐楚月惊了半晌,总算想起明公子面熟的原因。确实在慈幼局见过,但她不敢盯着外男看,只远远匆匆一瞥。 却是这日傍晚,唐颂林遣人来叫她过去,“我想起来了,你母亲死得蹊跷,死因有疑……” 第821章 岑鸢这几日军备忙,起得早。且天不亮,夜宝儿就在外头刨门喊起床。 时安夏也跟着起来。 岑鸢无奈将她按回温暖的被窝里,“天冷,你再睡会儿。” 时安夏顺势攀着他的胳膊不撒手,“我不困,想陪你用个早膳。” 岑鸢低头看着小娇妻,眼中带着几分宠溺,“天寒地冻的,哪怕再睡一个时辰也好。” 时安夏笑,“夜宝儿不允。” 许是听她这般说话,夜宝儿摇着尾巴拱开门进来,爪子刨开帐幔,半立趴在榻边摇头晃脑。 夫妻俩相视而笑。 岑鸢板着脸立规矩,“去!坐姿要端正!你又不是宠物犬,这般谄媚做什么?” 夜宝儿忙夹紧尾巴,退了一步,坐姿端正,令行禁止。 时安夏像个宠孩子的母亲,忍不住拍了一下丈夫的手,“现在又不是训练时间,你吓唬我宝做什么?” 她招了招手,“宝儿,过来,摸摸。” 夜宝儿左边歪头看了看岑鸢,怕! 右边歪头看了看时安夏,想! 到底没忍住,瞥着小眼神,贼兮兮地一步一步挪过来,坐姿还是端正,狗头却伸老长让时安夏摸。 时安夏揉着狗头,哈哈笑倒在榻上。 岑鸢无奈,也忍不住指着夜宝儿笑,“成精了你是!” “我们夜宝儿除了不会说人话,什么都懂。” 夫妻俩逗了会儿狗,双双下榻。 岑鸢替时安夏拢了拢衣襟,温声叮嘱,“你多穿些,莫要着凉。” 二人梳洗停当,用过早饭。 时安夏便站在檐下目送岑鸢带着夜宝儿出门,仍是那句,“夫君,我等你回来用膳。” 岑鸢站在晨光中应下,与眸色明亮温柔的小妻子道别。 行了几步,他又倒回来,走到檐下,当着北茴等人的面,低头亲吻妻子的额头。 北茴等人羞得都转过脸去。 时安夏也羞红了脸,却不像早前那样推开岑鸢,反倒大着胆子踮脚轻吻了一下他的脸。 他说,这叫早安吻。 她记下了。 待岑鸢走远,北茴才红着脸过来禀报时安夏,“夫人,护国公府那位姨小姐天不亮就来了。我安置在偏厅侯着。” “谁?”时安夏一时没反应过来,“唐楚月?” 北茴点点头。 时安夏想了想,“再摆个早膳吧。” 等唐楚月被领过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桂花糕已端上了桌。 “先吃,省得你说,到我府上,我亏待了你这长辈。到时出去告我不敬老可怎生是好?”时安夏笑着端坐椅上。 唐楚月:“……” 满肚子的话,被那抹笑,和这句“不敬老”给晃糊了。 她摇头,“我不饿。” 时安夏淡淡道,“你饿。”又补充了一句,“早膳有毒,你不敢吃。” 唐楚月:“……” 这个坏姑娘啊!不怼我你能死是怎的? 她赌气拿起桂花糕吃起来,就着软糯小米粥,吃得香香甜甜,热热和和。 一肚子的话不止糊了,都快要忘了。 唐楚月吃了一整个桂花糕,才发现时安夏没吃,就那么坐在对面盯着她吃。 她忍不住顺口问了一嘴,“你怎的不吃?” “说了有毒啊,我为何要吃?”时安夏歪着头,笑得像只狡黠的扫尾子。 唐楚月:“……” 又伸手拿一个桂花糕,反正都中了一次毒,也不介意再中一次。 时安夏见她吃饱了,起身道,“走吧,消消食儿,多走几步死得快。” 唐楚月站起来,半弯着的身子僵了一下,闷闷的,“夏儿,你就不能跟我好好说话?” “不能。”时安夏眸里闪烁着细碎温暖的光,分明是笑着的,“你大早上跑来我府上质问我,还指望我跟你好好说话?” “我还一个字都没说!”唐楚月气鼓鼓。跟这外甥女打交道,她从来没占到过便宜。 “你倒是想说来着,这不是被桂花糕毒哑了么?”时安夏走在前头,手里揣了个汤婆子。 入冬了,还没下雪,冷得刺骨,但瑞香花开了。她领着衰头耷脑的唐楚月去赏花。 瑞香花是西月前年就要求种植的。冬季开花,小花一团一团,紫色一片,粉色一片,白色还有一片。 远远看去,配上晨冬迷雾,极美。 除了美,它还香。未曾走近,一种很神秘的香味就飘过来,令人精神一震,顿时神清气爽。 西月之所以要种瑞香花,是因为它的花和根能入药,可活血散瘀止痛。除此之外,此花还能做香料和香囊。总之瑞香花全身都是宝。 时安夏一路给唐楚月介绍着,不知不觉已身在瑞香花的包围之中。 她扭过身来,似笑非笑看着唐楚月,“饭也吃了,花也赏了,要问就问吧。” 唐楚月:“……” 她一路被时安夏牵着鼻子走,脑子里早就空白一片,几乎快忘了自己来此的目的。 想了半天,才憋出几个没有意义的字,“那个,嗯,就是……” 时安夏反问,“你信我说的,还是你父亲说的?” 唐楚月咬了咬嘴唇,“我自然是信你。父亲说,你给我母亲下了药。他肯定是骗我的,对吧?” 时安夏淡淡几个字,“他没骗你。” 唐楚月:“!!!” 眼泪忽然流出来,不知道是为了母亲,还是因为外甥女这般有恃无恐。 外甥女太嚣张了,哪怕骗她一下说没做过呢。 时安夏等她哭完了,才缓缓道,“就只会哭?难道你不想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不问问我下的是什么药?” “呜呜呜……你为什么要这么做?你下的是什么药?”唐楚月抽抽着问,眼泪又流出来了。 时安夏转过身去,声音极淡地反问,“如果我把你设计到梁大人小儿子床上去,你一觉醒来,天都塌了,整个人生都毁了。你恨我吗?” 唐楚月心头陡然一跳,“不,你不会这么做!” “你只需回答我,你会恨我吗?” “会。” “你会恨得想弄死我吗?” “会。”唐楚月拳头都握紧了,从骨头缝里生出了惧意,“夏儿,你不会这么做吧?” 她还有大好的姻缘,明公子就要来下聘了。可她相信,以她外甥女如今的权势,想要设计她易如反掌。 她就是那砧板上的鱼,任人宰割。一刀拍下去死了还好,怕就怕只是拍晕了,一刀一刀凌迟。 一想到那场面,唐楚月怕得忘了哭。 第822章 晨雾袅袅中,瑞香花影斑驳。 淡紫色的花朵簇拥在枝头。时安夏驻足花前,伸手轻抚一朵半开的花,触手生凉。 她声音冷而淡,“你母亲,就是这样对待我母亲的。那时,我母亲心里有人了,和你现在一样,等着心上人来议亲。可你母亲受你表姐朱熙瑶的唆使,设计了我母亲。” 唐楚月惊得不知说什么好。但她知时安夏没诓她。 她虽少不知事,但有些刻意忘记的片段此时还是隐隐约约想起来了。 那时她还小。母亲和表姐说话也不怎么背着她。 表姐朱熙瑶常在母亲跟前撒娇说,“还是姑母疼我!” 后来又在母亲面前生气抱怨,说,“那个死人木头就是不上钩!” 再后来,她还听到朱熙瑶哭着说,“姑母,那个死人木头又娶了别人,怎么办啊!” 母亲安慰朱熙瑶,“反正啊,该做的都做了。你就歇了心思算了,世间男人又不止这一个。” 时安夏伸手摘了一朵花,转过身来,“我母亲嫁我父亲,是你母亲一手算计。你说,这仇,我该报吗?” 唐楚月张了张嘴,想为母亲辩解几句。可话到嘴边,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该。” 怪不得长姐和离了。 怪不得这么多年,长姐轻易不肯回护国公府。 只因她母亲狠毒,以一种极度毁人又羞耻的方式,把长姐嫁给了不爱的人。 时安夏温柔地将紫色小花别在小姨的发间,声音也是温柔的,“光这一件事,与你母亲之间,我们就是不共戴天。更别说,她还吞了我母亲许多值钱的嫁妆。” 唐楚月知道那些嫁妆。当初有的藏在母亲私库里,有的送人了,有的当掉了。 其中那两把叫“日梭月梭”的古琴,还是被她送

相关推荐: 虫族之先婚后爱   高达之染血百合   大唐绿帽王   沦陷的蓝调[SP 1V1]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魔界受欢之叔诱(H)   小裤衩和大淫蛋情史(H)   狂野总统   媚姑   角色扮演家(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