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如给咱们这仁义的女婿呐。”纪氏也是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她们是来人家这里是因为自身无法了,有什么资格去管德音。 郑放感叹:“便是要救德音,那也要等将来再说,我也没什么法子。” 纪氏撇嘴:“你耳根子素来软,我也同你说一句,现在别犯傻,我们没能力从太子那里夺人。” “知道了,知道了。”郑放说着。 次日又去徐太夫人那里请安,见徐氏立在徐太夫人跟前伺候,藕荷色的比甲,头上簪着过桥簪,腕上松松的戴着两个玉镯。拥有众多妻妾的郑放,岂是看不出来这徐氏刻意还描眉画眼了,只他大马金刀坐在那里,并不动心。 倒不是因为徐氏年纪大了,这只是一小部分的原因,而是他看到徐氏就想起纪氏,纪氏之前就因为他听从太夫人的话想接回徐氏,纪氏闹着上吊。 别看现在纪氏镇定自若,实际上是个火爆性子,她对别的妾侍不介意,只对徐氏不喜,说她不是好人。 徐太夫人在纪氏和徽音那里有隔阂,但是对自己的儿子是有什么说什么。 “你心里就是没有你的长女,我们都走了,倒把她孤零零的一个人扔在了那里。有你这样做爹的吗?”徐太夫人果然如纪氏所说老调重弹。 郑放揉着太阳穴道:“娘,儿子要是有那个能耐,哪能年纪一大把了,还投奔少年女婿啊?跟着女婿后面讨食。” 徐太夫人眼皮一跳,这就是以前的郑放,有些志气,但市井长大,总坦诚的很,后来有了权力之后才端着些,现在仿佛是恢复以往。她是严母,若是以前这般,定然教训儿子没出息,但现在她早已年迈,还要仰仗儿子,只能慢慢劝道:“哪里就到如此地步了,你也是一方诸侯。” “我现在不是了,娘。”郑放说完,就告辞离开了。 等他一走,徐太夫人气的跳脚:“你看看他,纯粹就是怕老婆的软脚虾。” 徐氏心里却发酸,她才是他的老婆呢! 姑侄二人无法。 却说郑放不好再回屋里,怕徐太夫人啰嗦,径直去了裴朔家里,裴朔见郑放过来,让辛氏去请了两个唱的来家,又叫了一桌酒席,爷俩一起用饭。 郑放心里许多烦恼,也只能和单门独户过日子的裴朔吐槽了,裴朔早就来投奔妹妹了,一心一意为李澄打算,听郑放这般说,又道:“爹理她做什么,将来王爷若是真有一日荣登大宝,妹妹就是皇后,若大妹妹有造化,自是照拂她。若王爷不成,那咱们都是阶下囚,还不如跟着太子呢。” “好儿子,真真是醍醐灌顶。”郑放竟然毫无愧疚了。 比起郑放这样很快就不会被良心谴责,也没什么心理负担的人是少数,李澄属于正常人,他虽然自立门户,但是听说谢九仪派去的冰被卫铎打伤,还是有点担心。 “我担心这谢九仪守不住门户,豫章王恐怕就不久于人世了。”李澄唏嘘的很。 徽音递给他一双用银白绫打底,绣的仙鹤的缎子鞋,又想起李敬:“也是可怜,魏王在的时候也并不宠他,对他平平,上次要不是你救他,怕他也早就去了。我看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也别太担心了。” “是啊。这次我也只能袖手旁观了。”李澄之前是魏王旧臣,现下却要袖手旁观,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他也要休养生息,不能一个劲儿打,他的军士也受不了。 徽音笑道:“虽说你瞧不上我爹,但有时候咱们都该跟着他学学,凡事不必强求。” 李澄一听也乐了。 前儿听说那徐太夫人聒噪的郑放在家里都待不下,今日人家就骑马去游览徐州风光了,还呼奴唤婢自在的很。甚至嫌弃纪氏给他准备的六方帽不够美,特地找李澄借了一顶绉纱帽。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都日常嫌弃的同时又羡慕郑放的精神状态。 第73章 ◎双章合一◎ 谢九仪这边也的确支撑不住了,许次妃当年很能拉拢人心,她兄长声称拿了魏王的亲笔信,拥护魏王二子李执。当时有一部分在谢九仪那里混的不如意又没捞到好处的人,当然又投了许家兄妹,他们甚至得到卫铎许多承诺,只要他们里应外合,日后让魏王次子李执做继承人。 这样的人寻常人都觉得不大可能,但是有了官禄,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 这也是谢九仪这一仗败了的缘故。 内奸太多了! 殷丽仪帮着谢九仪上药,急的不行:“一群分不清好歹的东西,他们以为投靠卫铎就能得好处呢,殊不知人家是故意利用他们。” “你何必生气,丽仪,我有个想法,你要不和豫章王他们一起去扬州,这样一旦建业失守,咱们还能去扬州。”谢九仪已经开始打算了。 殷丽仪一听就摇头:“我不去,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她是真的不愿意离开丈夫,可谢九仪却道:“你忘记你上次被抓了,万一有人抓了你威胁我怎么办?” “不会的,上次那是意外,这次我会很小心的。”殷丽仪恳求道。 谢九仪最后还是不忍心:“好,但豫章王和你姐姐她们要走。” 殷丽仪点头:“我马上就过去劝。” 她把谢九仪的话多殷丽芳说了,殷丽芳虽然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同意了,又对殷丽仪道:“你也跟我走吧,咱们一起走。” “姐,你说什么呢?我要留下来陪着夫君,我的孩子们就托付给你了。”殷丽仪一直知道自己不甚聪明,但是若卫铎真的打来,她也留下来陪着。 殷丽芳看向她,不可置信:“你上次就被抓了的,现下这般是疯了吗?你又不会打仗,这不是跟着添乱吗?你跟我们一起走吧。” 殷丽仪还是摇头:“姐,我一直都不如你聪明,我跟着去在扬州也是瞎担心,还不如留在建业。夫君也答应我了,找个和敬儿差不多大的,让我带着那孩子住在魏王府,如此,就没人知道你们走了。” “你……”她这才明白妹妹的一片苦心,瞬间感动万分。 “要不,我们都留下来吧。”殷丽芳过意不去。 殷丽仪坚决摇头:“姐,以前都是你照顾我这个不懂事的妹子,现在也该轮到妹子照顾你了。” 当晚,殷丽芳就带着儿子下了扬州。 谢九仪继续迎战,周围的人也兀自看着。 李澄这边回来之后,也不轻松,因为他的地盘更大了,就不是以前那样亲力亲为,要以全局心思去考量盘算。有功当赏,有罪当罚,但又不能因为一些小瑕疵让功臣心寒,总之忙活的紧。 他还招了一批幕僚,专门处理事务,之前那位介绍给曹姑娘的刘公子也被招到李澄幕下。 这些幕僚是单独由李澄发钱,外账让多少,他正和徽音商量。 “这些你拟一个名册,馆谷多少,四时八节由我来送。”徽音道。 李澄点头:“我其实想效仿朝廷,用三省六部来管此地,否则,我万一出征了,这里也要能应对才行。” 徽音赞同:“是这个理儿,三省六部互相制衡,如此即便你不在,办事儿的人也有。” 但是贤才难求,李澄亲自准备文才武举,不接受请托。 这些人知晓李澄不好说话,竟一股脑儿的来徽音这里,缪夫人和徽音关系素来不错,她过来推荐的是她的小儿子缪年。 “原本我说我不来,可他们非要我来和王妃说说,我那小儿子别的不提,人是一根筋,最是忠心不过的。” 在这种事情上徽音必须保持和李澄高度的一致,她道:“缪小郎我早就听说颇有才学,这次王爷采取的是糊名制,他必定能唯才是举。” 缪夫人根本不敢怪徽音不帮忙说项,现下王爷地盘已经越来越大了,且许多人都被挡在门口还不见,自己好歹还能见了一面。 所以,她连忙道:“是,您说的是。” 徽音道:“这些日子你们就不要过来了,瓜田李下的,即便你儿子真有才干,旁人也以为你是来说项的。” 自从徽音闭门谢客,连郑家的人她也放出话说如今多事之际,等之后再见。 纪氏娘家也有从高阳投奔过来的人,辛氏崔氏都有,尤其是崔家是李澄母舅家,都以为投奔过来可以高官厚禄,没想到李澄需要考试才行。 有的人自视甚高,还觉得李澄侮辱他们。 就像辛氏的舅父就这般想:“我在冀州已经是十分有名的儒士了,却还要和小辈们一起考,那也实在是太折煞人了。” 还得裴朔劝道:“舅父之名,我早已告诉王爷,你且等着,王爷唯才是举,定然能征辟。”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辛大儒也巴不得自己遇到名主才行。 不过,裴朔又道:“但我也不能完全保证,王爷此人似乎更重循吏,不爱那些阳春白雪。舅父在王爷面前一定要审慎处之。” 这晚辈不好说长辈,裴朔先肯定了辛大儒,又马上说了李澄此人的看法,也是侧面告诉他李澄和郑放不同。郑放是寒门子弟,虽然有才干,但是头脑没那么好,原则也没那么强,行事还喜欢随他心意。 裴朔尚且能安抚辛大舅,崔月环的大哥投奔卫铎,二哥就直接过来了,他是崔氏子弟,学问当然不错,直接在家中准备。因郑无恒在军中,他年轻,直接被李澄派去水师那边,让他开始学水师作战。 崔月环就是担忧,也不好和二哥说什么,倒是
相关推荐:
恶蛟的新娘(1v2)
我的傻白甜老婆
新年快乐(1v1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神秘复苏:鬼戏
蝴蝶解碼-校園H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我的风骚情人
过激行为(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