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讲了清楚。 江舒窈一边安慰他们说自己越来越好,一边试图坠江。她将滕荇锁在家中,独自去了江边,滕荇撞开门锁后,追了上去,却丢失了方向,被紧随其后的刘阿婆找到。 刘阿婆和滕荇被大雨阻拦,就近在日方乡农户屋檐下避雨,刚好遇到了歹人行凶,刘阿婆死在了雨夜。 茴香闻言,用力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毓心看茴香一副脸被憋红的模样,没有再多解释。 有一些情感,不是光靠嘴就能说出来的。 每个人心底都堵着一块石头,一边为刘阿婆的死感到惋惜,一边又为那个孩子的新生感到庆幸。 元辞章感受到肩膀上传来的湿意,伸手将李意清抱得更紧了一些。 像是想要将她融入骨血。 “婆婆并未因自己的死亡遗憾,那个孩子会活得很好,”元辞章的唇靠近李意清的耳边,“意清,我向你保证,那些匪徒,我一定全部绳之以法。” 李意清轻轻地“嗯”了一声。 逝去者在过去迎来新生,而活着的人,还要继续走下去。 * 刘阿婆的丧事操办得很风光,百姓对人贩子有多深恶痛绝,对刘阿婆倾注的夸赞就有多浓烈。 祠堂修了一个多月,每日香火缭绕,数林兰嫂子跑的最勤快。 李意清也去上了香,祠堂中,元辞章请来的画师花的婆婆面容慈祥,神情悲悯,像是话本中庇佑孩子成长的神祇。 这一个月内,剩下的二十三个人贩子全部被抓住。其中就有拐卖了刘虎子的那个。 刘虎子被卖给宣州一个大户当帮工,后来被赶了出去,再后来,就不知所踪了。 是生是死,尚不可知。 李意清看着画像,最后遥遥一拜,搭上元辞章递过来的手,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一个模样清峻的青年和尚,正温和地抬眸,看着小小的祠堂。 他朝着祠堂微微拂身,袈裟顺着他的身子下垂,露出袈裟里面的内衫。 内衫上绣着一排萝卜纹路,这样本庄重的衣裳,硬生生显露几分童趣。 李意清听到和尚诵着经文,然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神情庄重而圣洁。 和他擦肩而过时,李意清闻到了一阵极其浅淡的檀香。 坐回马车,她才后知后觉地想要再看一眼那位和尚的面容。 掀开纱帘,只能看见和尚的背影越走越远,像是偶然听说此事的苦行僧人,随手为老婆婆诵经祈福。 元辞章:“怎么了?” 李意清摇了摇头,轻轻靠在他的肩头。 “没什么。” * 八月初,赴往府城赶考的书生越来越多。 元辞章身为舒州知州,和同知、通判共为出卷人,因刘同知有二子也在今年应试,主动避嫌,因此主考官为元辞章,通判杨念协理。 就在满城一派紧张考学的气氛之中,一本蒙童册悄无声息地流传进了舒州府。 原先书生对这样给稚子启蒙的书册,他们这些寒窗数十年的书生并不是很瞧得上,可随着聊到册子的人越来越多,不少人都忍不住也好奇起来。 什么启蒙册,当真有这么神奇? 外头书生正在为启蒙册一册难求而焦头烂额的时候,一纸书信悄然传进了清风居。 准确来说,并不是传到了清风居,而是传到了府衙。 小厮将信呈给元辞章的时候,也有些摸不着头脑,“大人,这封信来自京城,也没官戳,就写着一个‘周’字,不知道是什么来历。” 元辞章伸手接过,看清上面的字迹后,微微颔首,“你去忙吧,这封信我知道来历。” 周太傅想写给李意清,却不知道李意清现在住在哪里,只好迂回寄到了府衙——元辞章正任知州。 到了下值的时刻,元辞章收拾好东西,拿起工工整整放在书案上的信,动身回家。 清风居内。 李意清原先正在喝茶,听到周太傅写信过来,险些一口水喷出来。 她猛地咳嗽两声,声音忍不住抬高了几分,“你是说周太傅?” 元辞章微微颔首。 完了完了。 当初李意清承诺过,一到舒州就会给周太傅写信,可是真到了舒州,整日不是忙这便是忙那,根本抽不出时间。 李意清颤颤巍巍接过书信,咽了一口口水,有些心虚地拆开了信封。 果不其然,周太傅骂了她整整三页纸,才开始说起正事。 路过的茴香抱着葡萄吃,余光一打眼就看见了最右边一行字,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周太傅的字力透纸背。第一行字赫然就是——“竖子当真可恨至极。” 李意清听到茴香的嘲笑,有些幽怨地朝她望去。 茴香立刻收敛了笑意,坐在一旁老老实实吃葡萄。 李意清快速看完前三页一句不重复的骂句,转到第四页。 第四页,周太傅简要表述了几分微不可察的思念之情,然后说出了此信的重点。 承诺过给她取的字,已经取好了。 李意清心神一凛,逐字逐句细看,生怕错过。 可是周太傅像是要报她不去信之恨,卖了一个关子。 “等你拿到《童蒙启智录》,自然就知道了。” 李意清手指轻轻划过这一行字,眼底满是笑意,嘴上却小声嘟囔着,“若是我不喜欢呢。” 茴香一边吐葡萄皮一边笑:“殿下,你笑得没停过哎。” 李意清轻咳两声,正准备喊洛石去帮自己买一本《童蒙启智录》,突然想起来仁清堂正新店开业,元尧臣、洛石和杜于泉三人忙的不可开交,十日有五日将就在堂里休息。 对此,他们互相安慰的话术是:过了这几天就好了。 后来变为:过了这十几天就好了。 也不知道后续会不会变成过了这几十天就好了。 李意清将视线投向淡然翻书的元辞章,伸手勾了勾他的袖子。 “知州大人,元辞章,元伯怀,夫君,你帮帮我吧。” 元辞章的动作顿住,而后抬眸看向李意清。 李意清一脸温柔的笑,主动用脑袋蹭了蹭元辞章的胳膊。 她连撒娇本事都使上了,他怎么舍得拒绝。 “夫人稍等。” 元辞章站起身,看着窝在躺椅中慵懒如雪天红狐一样的李意清,忍不住伸手在她鼻尖刮了一下。 李意清愣了一瞬才反应过来元辞章做了什么。 茴香在旁边笑得脸都疼,见到这一幕还是忍不住有些牙酸。 也有可能是这葡萄太酸了。 她将葡萄放在一旁,小声凑到李意清的耳边道:“殿下,懒死你算啦!” 李意清置若罔闻,左耳进右耳出,见茴香将葡萄放下,伸手去够现成的葡萄。 嗯,甜。 她眯起眼睛,享受葡萄的果甜在舌尖蔓延。 第135章 “卿卿伯怀,悠悠我心。” 《童蒙启智录》先书信一步传入舒州, 经过这几天的发酵,早就一书难求。 元辞章问了三家书斋, 书斋老板都摇了摇头。 “实不相瞒,这本书现在紧俏得很,公子若是实在想要,不如预定一本,等下次货到了,第一时间就能拿到。” 元辞章闻言莞尔:“不必,我再去别处问问。” 他已经答应了夫人要带书回来, 怎么能无功而返。 书斋老板还是觉得有些可惜:“我看公子年纪轻轻,也是为了州试而来吧, 小店虽然没有那本《童蒙启智录》, 却还有不少好书, 上任状元郎的策论也有收录, 公子可要买几本回去看看。保管公子看着状元郎的笔录,过些日子的秋闱上下笔如有神!” 这就更好笑了。 元辞章依旧清清淡淡地摇头婉拒, 转身离开了书斋。 走到第四家书斋,老板头也不抬道:“《童蒙启智录》已售罄, 下次补货八月十三,先到先得……” 老板话音未落,忽然耳畔响起一道恭维的声音,“哎呀呀,这不是知州大人吗?好巧, 知州大人也来买书?” 元辞章瞥了一眼旁边的人, 脑海中搜寻了一番, 才记起这号人。 舒州府学学正——不过很快就不是了。 元辞章可有可无地朝他点头。 听到店中没有这本书,元辞章转身欲走。 高学正看着他的背影, 转头去看坐在旁边的高雁卉。 这就是你说的对你颇有好感? 高雁卉顶着父亲的视线,主动站起身拦住了元辞章,“且慢。” 元辞章声线淡淡:“姑娘有事?” 他的嗓音冷淡疏离,显然已经忘记她这号人了。 高雁卉强撑着笑脸,试图勾起元辞章的记忆:“恩公不记得我啦,我是高雁卉……” 元辞章懒得再听,转身欲走。 “知州大人留步,”高雁卉自知套不到关系,孤注一掷抬高了声音,将一本《童蒙启智录》递了过来,“知州大人来此,是为了这本书吧?” 元辞章垂眸望去,她手上的《童蒙启智录》大概食指厚度,书封是一片清幽的竹林,一老一少对座论诗。 在“童蒙启智录”的下方,有两行小字。 周灵运、李漱尘。 李漱尘。 元辞章忍不住小声念了出来。 漱为净,尘为埃,不染尘埃,远离束缚,脱俗而超凡。 这就是周太傅为李意清取的字。 高雁卉听到元辞章的低喃,立刻抓住机会搭话道:“知州大人也喜欢漱尘的文章吗?” 看在漱尘二字的份上,元辞章微微颔首。 “嗯。” “小女也是!”高雁卉连忙高声道,“漱尘用笔灵动自然,文章行云流水,言浅意深,字字珠玑
相关推荐: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祸国妖姬
沦陷的蓝调[SP 1V1]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缠绵星洲(1v1虐爱)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阴影帝国
小公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