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每年几千两白银的收入不在话下。 元辞章没有拒绝她的好意,道:“好,如果真的需要帮助,即便殿下不说,我也会来问。” * 还在激扬陈词的大虎是听到身边小孩的提醒,才注意到了元辞章。 他脸上一喜,忙不迭地跑了上前,“大人,你来啦。” 元辞章看他一眼,声音平静道:“今日不做事,你怎么过来了。” “在家待着也是闲着,倒不如出来看看,”大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看见他身边的李意清,“这位是尊夫人吧?” 元辞章微微颔首。 大虎憨笑道:“果然是郎才女貌。那大人,我先带孩子们回去了。” 眼下天色不早,元辞章没有挽留,嘱咐道:“路上小心一些。” 李意清目光落在那群孩子身上。 孩子们常年吃不饱,身上瘦得没有一丝多余的肉。 见到李意清,他们都忍不住悄悄打量,然后嬉笑着你推我攘,跑远了。 * 李意清忽然道:“京城脚下,他们却没有机会听课学书,倒是可惜。” 京城的学府归国子监掌管。 下设国子学、太学、广文馆,不过都需要官宦人家才能进入国子监上学听讲。 比如国子学,作为大庆最高等的学府,其中一项招收学子的标准就是家中有人官至三品以上。 太学,则要七品以上。 广文馆,官宦子弟皆可准入。 就这一条限制,让多少平民学子看着府门望洋兴叹,怨自己没能投个好胎。 城中的富户一般会选择结亲的方式,与五六品的官员结成儿女亲家,因为靠着子侄关系,获得去太学读书的机会。 而平民百姓,则入学无门。 在各地州府,出了府学、县学,好歹尚且有书院可供选择,可是京中没有门路,可真是一点法子都没了。 还有些人甚至会将自己的孩子留在祖宅,在外地学习,待到满腹经论,再回京参与省试。 若是在京城也有一个书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李意清便静不下来了。 李意清对元辞章道:“如果在城南开办一座城南书院,那么京城中便有无数普通孩童也有了断文识字的能力,跳出农商匠人的循环,试试走科举这一条路。” 有路可选不选和无路可选,是存在本质区别的。 元辞章静静地看着她,眼神中带着一丝温柔与鼓励。 得到元辞章肯定的神色,李意清的胆子大了许多,她厘清自己的思绪,继续道:“其二,城南的永昌河清淤完毕,未来越来越好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京城中人们碍于偏见,或是刻板影响,也不愿意来到城南。有了书院,则不必担心,向学之心很快就能打破四方的壁垒。” 哪怕城南名声不好,但是富户为了自己的子孙可以读书识字,自然会掂量两者轻重。 第29章 “你究竟是在夸花,还是……夸我?” 李意清越想越觉得此法可行。 元辞章看她神采奕奕, 笑意灿然,也忍不住弯了弯嘴角。 他道:“殿下既然心中有了主意, 可要我推荐一些学官?” 此处的学官,便是指教书育人的夫子。夫子是学生对师长的敬称,而同在官职上,则称为学官。 “学正的人选,我心中已经有了考量。”李意清微微迟疑,出声道,“不过偌大的书院开展, 我确是不知道该从何做起,又需要哪些人手。” 元辞章道:“这不难, 过些日子腊八, 可备上一些节礼去国子监走一圈, 拜访恩师, 再其次,还有不到一个月咏赋就该回来了, 如果你想,我们可以启程去海州白鹤书院接他回来。” 顿了顿, 他声音放低了一些。 “还有江宁书院。” 李意清闻言,微怔。 今年是她进门的第一年,于情于理,都要去元氏祖宅那边走一趟,认个门。 自打从元辞章口中得知元太夫人这一路的艰辛, 李意清对祖宅的元氏, 并没什好感。 她是公主, 若是不想去,旁人不敢说些什么。 只是难保别人不会对元辞章指指点点。 * 元辞章看出李意清的踌躇, 轻声道:“不想去也没关系,不必理会他人的看法。” 李意清静静回看他。 元辞章被她看得耳根泛热,微微偏开视线,道:“反正我素日也甚少来往。” 两家本就联系渐少,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事。 李意清心底一股暖流微微流淌,她将怀里凉掉的汤婆子递给元辞章,笑意盈盈地道:“我还没去过江南呢,现在有了机会,自然要去看看。” 元辞章接过汤婆子,上面还残留着一点她身上的余温。 李意清道:“江宁玩够了,还有扬州,我记得你曾在扬州江上作诗。湖光水色静如镜,山色倒映碧波清……” 元辞章道:“年少无知,临水而发,殿下莫要取笑了。” “状元谦虚,”李意清忍不住摇头,像是想起了什么,道,“你第一次写的《咏桃》,为什么不写尾联?” 元辞章看着她。 为什么不写尾联,因为他的心是乱的。 可罪魁祸首浑然不觉,道他“徒有虚名”。 李意清道:“你不会是不记得了吧?” “是,”元辞章面不改色,顺势认下了这个托词,“时间很久,记不太清了。” “可是我还记得,‘桃枝嫣红春意长,清雅脱俗自飘香。’”李意清记性很好,即便隔了半年时间,依旧一字不差地复述了出来,“乍一看是写桃花,却上片含意,下片含清。元辞章,你究竟是在夸花,还是……夸我?” 元辞章被她搅得心乱。 他再一次重复,像是说给自己听一边,低声道:“殿下,我是真的记不清了。” “状元牢记四书五经,《战国策》一章一目皆牢记于心,”李意清似笑非笑,“不过既然你说你不记得了,我就信你。” 元辞章松了口气。 * 等两人回到公主府,天已经黑透了。 毓心和茴香守在门口,看见马车回来,道:“怎么去了那么久。” 李意清接过毓心递来的新汤婆子,紧紧抱着。 “太清观之后,我们去了城南一趟。” 毓心愣了愣,“去了城南?” “是,”李意清看出她眼中的担忧,笑着安抚她道:“不必担心,城南已经大不一样了。” 毓心语气有些复杂,应和道:“……是吗?” 上次回来后,她的心里很是自责了一阵。 她年幼时也曾经历过苦难,却在岁月的冲蚀下变得漠视人间的悲苦,失去了同理心。 反而站在高高在上的角度,对竭尽全力的他人进行冷酷地批判。 现在想到,她都忍不住唾弃当时的自己。 李意清不知道她心中百转的思绪,接着道:“我打算去看看国子监和白鹤书院,然后在城南办一所新的书院,到时候你帮我记着些。” 毓心做事细心,册子也写得漂亮,让她打下手,事半功倍。 毓心回过神,连忙应了下来。 茴香不清楚那天的细节,只追着问太清观上梅花如何,李意清想了想,将今日听到的几首诗说给了茴香听。 她听完后,脸上满是惊叹。 然后抱着李意清的胳膊,软着声音央求道:“殿下殿下,下次再有这种赏花吃食的美事,可一定要带上茴香。” 毓心闻言,忍不住笑了出声,“你这小丫头,殿下和驸马一道出门,你跟着去做什么。快去灶房看看还有没有热食,待殿下沐浴后用些。” 茴香便不再缠着李意清,转身出门忙活了。 * 这场雪一直下到了冬月初七。 新雪初霁,饿了好几日的鸟雀便开始各处觅食,天才刚亮,便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李意清听到鸟叫声,没了睡意。 走到后院一看,地上已经堆了四个雪人,还有一个正在堆,数茴香动得最勤快。 院子里嬉笑声一片。 李意清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笑了笑。 用完早饭,李意清刚准备去书房小坐,就听到小厮前来拜访,说是有客登门。 小厮还没离开,另一个就又跑了过来。 “殿下,您快去瞧瞧吧,两位客人快在门口打起来了。” 李意清有些茫然:“两个客人?” 小厮道:“有一个是柳三姑娘,另外一个不认识,听着不像京城口音。” 她猛地站起身,顾不得放下手中的毛笔,就急匆匆走到府门外。 柳夕年怎么和孟居澜撞到一块了。 她摁下心中的疑虑,走到了府门,只见两人正骂的厉害。 * 一向端庄的柳夕年此刻面色涨红,恶狠狠地等着孟居澜,“你这厮,撞了别人在前,口出恶言在后,真是什么人都能穿皮了。” 孟居澜也不甘示弱,回声呛道:“我明明走我的道,你撞上前不说,还碎了我家祖传的玉,一声道歉都没有,反而先骂了起来。” “难道不是你先撞上来,泥点子溅了我一身。我这衣裳是今年刚裁的,这还是第一次穿。” “明明……” “都停下,”李意清看两人大有可以站在府门前骂上一天的趋势,忍不住开口打断,“有什么的事情进来说。” 不知不觉,公主府旁边已经围了一圈在看热闹的人。 柳夕年被气昏了头脑,如今回过神来,看着这么多人的目光,脸上一片涨红,走到李意清身边道:“意清,真是对不住,给你添麻烦了。” 说着,还瞪了孟居澜一眼,小声道:
相关推荐:
《腹黑哥哥。霸道爱》
媚姑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人妻卖春物语
从全员BE走向合家欢(NP、黑帮)
阴影帝国
军师威武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缠绵星洲(1v1虐爱)
铁血兵王都市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