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月后,记得请郎中复诊。” 李意清事无巨细的交代。 元咏赋听得极为认真,一一应下。 牵过二花的手掌,他忍不住朝门中望了望,像是在寻找谁的踪迹。 他站了片刻,也不见有人来。 元咏赋有些难受,他知道昨夜是自己意气用事。 可是今日他就要远去海州,一去小半年,兄长也不愿前来相送吗。 李意清垂眸看着他脸上纠结变换的神色,知道他心中所想,轻声道:“你兄长说,等你何时将《资治通鉴》之《周纪》学通,再相见不迟。” 元咏赋沉默,低头应了声是。 “那嫂嫂,我就带着二花离开了。” 元咏赋打起精神,对李意清道。 李意清微微颔首,“路上小心,记得写信报平安。你兄长虽然没有明说,却在心中记挂你。” 元咏赋闻言脸上放松了些,保证道:“我会的。” 快要走到马车边,二花忽然挣开元咏赋的小手,蹭蹭蹭地跑到李意清身边,抬头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她。 二花小声道:“谢谢你。” 她抱完,脸上浮现一抹害羞的红色,转头跑回元咏赋身边,任自己被他抱上马车。 元咏赋朝李意清挥挥手,也没住进马车,和书童一人一边,坐在马车外沿。 马车走远了。 李意清看了一会儿,收回视线。 茴香有话直说,她跟在李意清身后进屋,小声道:“虽然二花姑娘来了没几天,可是她突然离开,还真是有些不习惯。” 毓心闻言,也点了点头。 “可是人生便是这般,说不准会在什么时候遇见什么人,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迎来分别。” 李意清平静地道。 她并没有被当前猝不及防的相识和分别扰乱,她还有自己的路要走。 人生如梦,相逢难料何时遇;岁月似风,聚散无常别故人。 都是人间常态。 第22章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前天夜里,京中下了第一场初雪。 驿站的车马遇到了大雪封路,在城外逗留不少日子。 雪一化,连带着觅食的鸟雀也活泛起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仿佛一夜之间换上厚重的冬衣。 从亳州寄回来的书信,也辗转送进了公主府。 书信送回来时,毓心刚好在一旁看着,李意清递给她,她却有些不敢接过手。 毓心摇了摇头:“殿下,还是你看完告诉我吧。” 李意清没有推辞,伸手拆开信件,一行行读过去。 毓心紧张地盯着李意清的脸庞,想要从中看到线索。 李意清看完,将信放回去,对毓心道:“信中说,王嵘已经婚配,娶的妻子是亳州柳氏的孙女,柳慧芬。” 王嵘,便是毓心族兄的姓名。 毓心神色呆滞了片刻,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她喃喃道:“这样啊。” 李意清默然,没有告诉她的是,王嵘并不记得那个儿时救下的女孩。 “这信,你要吗?”李意清问道。 毓心咽下心中的酸涩,微笑这点点头,“要的。我说过,若是族兄喜结良缘,我也只会送上祝福。” 说完,她又有些懊恼,嘟囔道:“新婚贺礼已经是来不及了,便等未来小侄儿出世,再备上一份厚礼。” 李意清看毓心浑然不在意的说着话,应了声好。 毓心匆匆忙忙将书信塞入袖子中后,对李意清道,“殿下,驸马派人传话回来,说今日不必留他晚饭。” 李意清习以为常地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 “既然如此,便喊上茴香,一道去后院烤羊肉炉子吃,”她笑着道,“司天监说,过几日还有一场雪,天气渐凉,吃了炉子好暖和。” 毓心看李意清全然不受影响,忍不住道:“殿下,自新婚后,驸马已经连续奔波两个月了。” “就是铁打的身子,也不能这般用。” 李意清神色不像毓心那般苦大仇深,只道:“他心里有数。” 不说元辞章送来的过往手札堆满两箱,怕是科考之前就夜夜秉烛。 即便是这些时日,他每日忙得头脚倒悬,夜里却还能精神奕奕。 反倒是李意清,因着城南的事情憔悴了许多。 毓心提过一嘴,便不再多言,退下去准备待会要用上的炉子。 * 她离开后,端坐了大半响的李意清终于找到机会,松松酸胀的肩膀。 上次她去过城南后,京兆尹对城南上了心,时不几日便送上最新民风情况,落款总要问一句“殿下安好”。 这其中的奉承意味太重,李意清只偶尔回几个字,其余时候都是不管不问。 城南的情况她有派人跟着,与其说是京兆尹口中的“民风已开,昔日锋芒今已收,气象万新,古道热肠邻里间”,倒不如说是“铁骑马踏纷争地,武力显威定乾坤”。 不过民风一事,本就需要内外兼修,改变环境需要一定的时日,而让百姓不再闹事,暂用武力不失为一种策略。 因此李意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永昌河的差事户部和工部合办。 水清司嚷着公使钱不够,可今年西北吃紧,银钱本就不充裕。 元辞章带头和卫尚书交涉,九月里去了卫府三次,皆被卫尚书称病打发走了。 尚书带头作态,底下的人闻风而动。除了方屿,根本没有人手前来帮衬。 可方屿在屯田司当差,能帮上手的十分有限。元辞章只能自取银钱,招平民二十五个铜板一天,早早开始着手清理淤泥堆积,想趁在冬雪前理清河道。 朝堂之上,有朝臣禀告永昌河城南段现状,卫尚书此刻倒是有脸出来认功。 元辞章当众问工部的卫尚书以及水清司的梁侍郎都做了些什么。两人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顺成帝一时气极,派了大理寺查工部上下。 年过七十的右相杨崇礼站了出来,颤颤巍巍向着顺成帝请命,愿领下城南后续完善事宜。 顺成帝盯着缄默的满朝文武,冷笑数声,允了杨相的请求,怒气冲冲地退了朝。 元辞章讲话向来平静,但是他都绘声绘色描述工部尚书的脸色一时间像咽了苍蝇一般,可见卫尚书这次跟头算是栽大了。 李意清没上过朝,对朝堂的事情都是每晚听元辞章谈及才有了基本认知。 不过即便她不懂,也明白工部已经触及了父皇的底线。 六部之中,若是哪个最后清水衙门,人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工部。 钱难批,活多,功劳少。 可是谁知即便是人人公知的清水衙门,也在蛀大庆的国库,中饱私囊。 元辞章的提问大胆,像是愤世嫉俗的愣头青,可偏偏这种行为,却最能对付油嘴滑舌之辈。 李意清思及此,倒是有些想看这位卫尚书的脸色。 此刻怕是肠子都悔青了吧。 * 元辞章前些日子陆陆续续将相府书库整理出来,搬了不少到了公主府,李意清得到他的许可后,往往在此一坐就是一天。 书的种类很多,从先秦圣人言到前朝官员录,应有尽有。 李意清看完一本书时,外面天色已然黑透了。 她放下书,觉得有些奇怪。 平常这个时间,茴香和毓心早该喊她去用膳,可是现在都酉时六刻,也不见人来。 府上也安安静静。 李意清出了书房,绕到后院,看见两个守门的小厮。 “毓心和茴香呢?” 左边的小厮道:“殿下,奴才不知。” 右边的小厮道:“我们站在这里,哪里都没有去。” 两个人说完,立刻绷紧了神色,不再动弹。 李意清小声道:“真是奇怪,上午我还和毓心说要做羊肉炉子,怎么晚间人都不见了。” 李意清百思不得其解,然后猛地想起,今天已经是冬月初一。 她的生辰。 见李意清恍然大悟,守门的小厮忍不住道:“殿下,驸马说想给你惊喜。你待会儿进了后院,能否装成惊喜样子,驸马说会有赏钱。” 李意清瞧着他,有些疑惑,“我平时可曾克扣过你们的工钱?” 守门的小厮摸了摸鼻子,“殿下待我们极好,除了每月工钱找给,还有许多赏赐。” 另一个小厮眼睛小心翼翼地讨好笑笑:“殿下,我们也不会别的,就是图一个喜庆。” 李意清看着两人一副认真期待的神色,到底不忍心拂了他们的好意。 最主要的是,她自己也被“惊喜”勾起了好奇心。 “知道了,我会装作不记得的。” * 李意清穿过长廊,走到后院,看见亭子中架着一个炉子,热气蒸腾,香气四溢。旁边还有一个铜锅,里面煨着乳白色的汤底,上面飘着星星点点的花椒与油脂,在水泡中翻滚打转。 铜锅旁边,是两竹箩的绿色蔬菜,洗净码放得整齐。 李意清被吸引了视线,她走上前。 菜都是常见的菠菜莴笋芹菜,只是前夜下过雪,能看见这般新鲜的蔬菜,实属不容易。 她坐下来,有些失笑地看着眼前的布置。 忽然,一个小不点从梅树后探出了脑袋。 李意清凝眸望去,只见一只黑色的小狗崽正朝这边探头探脑,一双圆滚滚地双眼满是好奇。 它短短的小脖子上系着一个红绳,坠着一个桃核。 小尾巴转得不歇,见李意清看过去,身子往后趴了趴,小声“汪”了一声。 李意清伸手用筷子夹了一片烫熟的肉,将肉放在地上。 小狗崽闻到肉味,黝黑的眼睛立马亮了起来,跑到李意清身边,尾巴摇个不停
相关推荐:
姑母撩人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小可怜在修罗场焦头烂额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寡妇门前桃花多
御用兵王
媚姑
《腹黑哥哥。霸道爱》
生存文男配[快穿]
沦陷的蓝调[SP 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