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经过高温加热的凉菜,需要专门的许可证,你们饭店没有办理相关许可证。”工作人员耐心解释。 办证过程,陈迅是参与的,他一开始就没打算销售直接食用的生菜,因为他把快餐店定位的是将来要开连锁的。 连锁店,生菜如果冰冻,口感奇差,如果不冰冻,运输,清洗等,是个大麻烦。 “我们店里没有销售过凉拌黄瓜,这是我们的食谱。”潘长生拿出食谱给管理人员看。 一个顾客说道:“别被他们骗了,这黄瓜我还没吃完呢。” 桌子上,放着一叠拍黄瓜,被吃了三分之一。 “先生,这黄瓜哪里来的?外带食品我们不负责。”潘长生说道。 “刚刚是你举报的?”市场监督人员一看到这个架势,马上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家店刚开业不久,马上有人特意来点拍黄瓜这道菜,点了之后,就举报。 生冷食物没经过高温加热,容易滋生细菌,夏天尤其严重,眼前这家店,卫生条件很好,就餐环境也非常不错,卫生条件肯定没问题的。 但是,按照国家颁发的《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中,分“热食类食品制售”和“冷食类食品制售”,这家店没冷食类许可,别人举报,是有理有据。 工作人员仔细检查了菜单,的确没有凉拌黄瓜这道菜,黄瓜肉片是有的。 “白先生,我们没有在这家饭店看到凉拌黄瓜这道菜。”工作人员说。 举报的人姓白。 白先生说道:“他们菜单上没有,也没法证明他们没销售啊。偷偷销售,更加恶劣。” 潘长生问:“我们偷偷销售,总得有交易记录吧,你给了多少钱买的,点单上有吗?” 白先生无语了,他点单上的确没有。 “这是白先生点的单,他点了鱼香肉丝和水晶粉丝,外加一碗米饭,没其他的。”服务员打印出来的单子上,的确没有凉拌黄瓜。 白先生要求调饭店录像。 录像显示,白先生进店,就要求点凉拌黄瓜,服务员说没有,白先生继续坚持要,服务员建议他去其他店里买,说这里没有。 白先生点了两个菜,开始吃,中途说菜太咸,要求凉拌黄瓜爽口,服务员送了一根黄瓜过来,白先生要求把黄瓜拍碎加盐和醋。 最后,服务员满足了白先生。 过程很清楚,白先生是故意来坑人的。 但是,也证明了,白先生的黄瓜是店里的,不是他从外面带来的。 “按照经营许可法规定,销售生冷凉菜需要被处罚,我们可没卖凉菜。”陈迅说道。 “对啊,顾客要黄瓜,没说拿来吃,说不定拿去美容贴脸上呢。”潘长生说。 女管理员想起昨天晚上她把黄瓜用在其他用途,有点脸红:“你们店里的黄瓜都新鲜吗?” “绝对新鲜,这是我们进货单,所有绿叶蔬菜,全部是当天早上送来的。”潘长生拿出进货交易记录给管理人员看。 几个市场管理人员纠结了好久,最后,给出了警告处罚:“情节轻微,不涉及交易,给予警告处罚。” 送黄瓜的服务员气得脸通红。 潘长生使了个眼色,服务员把要分辩的话强行吞下去。 陈迅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 按照条例规定: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 如果严格执行,至少要被罚款五万元。 这个白先生绝对有问题。 潘长生主动认错,并向管理人员保证,绝对不会再次犯错。 陈迅决定去申请凉菜经营许可证,要不申请,万一遇到类似的情况,麻烦就大了。 白先生得意的走了。 “大家都辛苦了,我们的黄瓜非常新鲜,欢迎工作同志随时来我们这里取样品回去。” 潘长生拿了黄瓜,还拿了其他蔬菜,分装成五个袋子给五位工作人员,还在每个袋子里放了冰冻牛排:“这是样品,为了保鲜,我在每个袋子里我放了冰冻牛排给蔬菜降温。” 等市场管理人员走了之后,潘长生和陈迅找了地方单独讨论是怎么回事。 “长生,那个白先生不会是职业诈骗,想找我们索赔钱吧。我看他像个老手。” “不是,他没找我们赔钱,纯粹是想坑我们,我安排两个服务员,提前换了衣服,偷偷跟踪他,看这个人到底是干嘛的,我怀疑是竞争对手安排的。” “我们周围基本上没饭店啊。” “说不准,等跟踪结果吧。” 下午饭店基本没生意,少了两个服务员,对饭店没太大影响。 晚上,两个服务员回来报告,那个白先生是一家叫“大食堂”饭店的工作人员,负责给客人打菜。他们还拍了这个服务员穿着“大食堂”工作服在给客人打菜的照片。 “大食堂”距离“冬雨谷香”饭店不到1公里,在写字楼的地下一楼,所以潘长生根本没注意到。 这家饭店真的是大学食堂经营模式,提前把菜做装在大盘里,顾客自己拿着餐盘去选菜,选中后,负责打菜的师傅负责用小盘子装菜,放餐盘里,顾客端着盘子统一结账。 “小锅菜,大锅饭”,这是餐饮行业总结出来的规律。菜用小锅现炒出来的味道,永远比大锅炒出来的好吃。熬粥用大锅熬,粥的味道好。 “冬雨谷香”这个月在试营业,价格跟“大食堂”的相差无几,味道比“大食堂”好吃,很多白领口口相传,纷纷来“冬雨谷香”吃饭。 “大食堂”的菜是提前炒好的,中午没卖光,就冷冻放到晚上加热继续销售,结果口感更差,客户流失严重,老板找问题,发现根源是“冬雨谷香”饭店,于是就安排人来这么一手。 知道事情真相后,潘长生说:“陈哥,我们不能就这么算了,宁可付出代价,必须教训他们,不好好教训他们,这些人会不断想更多恶心的招数来对付我们。” 陈迅说道:“你没来魔都之前,我和小宇去收了很久的二手餐具,这些饭店倒闭的原因非常多,我知道怎么让一家饭店倒闭。这家店想坑我们,我们也坑一下他们,如果他们没倒闭,那就彼此扯平,如果他们倒闭,就是他们倒霉。” 潘长生问:“我们要怎么做?” 第134章 做生意要和气生财 陈迅没回答,问潘长生该怎么做。 潘长生说了一大堆,比如去对方食堂买菜,说饭菜中有头发苍蝇等等。 陈迅全都没答应。 潘长生笑了:“陈哥果然是做大事的,我说这些,其实是为了预防对手这么搞。” 陈迅说道:“我要赢他,要赢得堂堂正正。” 潘长生以为陈迅有什么牛逼的招式,充满期待的看着陈迅。 “降价!”陈迅说。 “降价的话,我们对方也会跟着降价。” “我有钱。”陈迅豪迈的说。 用钱砸死对方,简单粗暴,效果明显。 见潘长生没理解,陈迅简单讲解了一下:“我和小宇去收了很多二手餐具,发现倒闭的大饭店多,经济实惠的小饭店,反而倒闭的少。” “后来我做过统计,小饭店倒闭的绝对数量可能比大饭店还多,但是百分比远远低于大饭店。因为经济不好,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顾客对价格就敏感。我先去警告一下对方,如果继续搞事情,我们就用价格战,我们房租低,快餐店亏损,还有大饭店赚钱,账户上有八百万没动,不用担心。” 做生意,和气生财,有时候客人的失误,老板也会想办法承担下来,为的就是良好的声誉,也希望留住更多回头客。 陈迅不希望一开始就跟同行搞得水火不容,所以,他打算先跟大食堂的老板谈谈,别私底下使袢子,用不入流的手段。 最好能友好解决,魔都这么大,市场也大,能容得下很多家饭店,没必要搞得跟生死决斗一样。 陈迅开始安排。 第一步,当然是要树立受委屈的形象,获得顾客同情和支持,要真闹起来,顾客可没兴趣关心到底谁对谁错,他们习惯性会选择弱者。 董冬冬过来,这次没直播,因为还没跟大食堂翻脸,所以只录制了视频,打算一旦翻脸就播出去。 董冬冬这个二货从黄瓜入手: “很多姐妹们喜欢黄瓜。” “黄瓜切片,贴脸上,有美容的作用。” “一家新开的餐厅,因为免费给顾客一根鲜嫩的黄瓜,差点引发百万罚款。”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来餐厅看看。” “哇,餐厅很漂亮,干净,大气,菜单上的菜品丰富,菜价便宜......” 董冬冬把快餐店宣传了一把,然后进入正题,说有客人故意点了拍黄瓜,想办法让服务员提供了黄瓜之后,投诉,市场管理局来检查,差点罚款,最高可以罚款十万,如果有交易金额,说不定能罚款百万。 然后,镜头一转,把店里的监控拿出来,再慢慢揭露这个人为什么要坑店家,原来,是竞争对手搞出来的,点菜的是另外一家餐厅的服务员。 给了这家叫“大食堂”餐厅的特写之后,董冬冬开始卖货:“黄瓜美容虽然好,容易引发纠纷,姐妹们,还是回来购买我们的美白产品吧。” 录制完成后,没立即发出去,她在等陈迅那边情况。 陈迅去了大食堂饭店,找到上次买黄瓜的那个人,对着开始拍照,录像,很快就引起了对方的注意。 这个师傅感觉不对劲,马上给人其他人说了,很快就有两个人过来找陈迅:“先生,这里不准拍照。” “我没拍照,我在录像。” “录像也不行。” 陈迅问:“没看到提示说不让拍照也不让录像啊。” “先生,请支持我们的工作。谢谢。” 陈迅见两人比较有礼貌,也不想为难对方:“好的,我想要录的东西已经弄好了,再见。” 陈迅刚迈出一步,马上被挡住:“先生,你录制的东西,必须马上删除。” “我不删除呢?” 两人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 陈迅主动说:“要不我报警吧,让警察来决定。对了,我刚刚还看到好几个排队的人也录像了,说不定拍照发朋友圈
相关推荐:
篮坛大亨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开局成了二姐夫
婚里婚外
我的傻白甜老婆
NTR场合_御宅屋
我的风骚情人
沉溺NPH
恶蛟的新娘(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