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实在是周中锋气势有些冷,颇有些怵人,小铁蛋竟然不怕他。 在大家以为周中锋要拒绝小铁蛋的时候。 周中锋顺势蹲了下去,将小铁蛋举了起来,露出笑容,“明天,明天我还过来。” 小铁蛋是姜舒兰四哥的孩子,当年她四哥因为接她放学,出了事情,摔成了半残废。 后来嫂子便离家了,就留下早产的小铁蛋。 因为全家人都忙着,所以最小的侄儿子,小铁蛋几乎是姜舒兰一手带大的,跟她极亲。 只是,见到小铁蛋和周中锋亲热,姜舒兰也有些吃味,要知道家里面,小铁蛋就只喜欢她。 旁边的许城兵何尝不是呢,看着对孩子露出笑容的周中锋,许城兵差点没瞪大眼子。 要知道,当年他们在部队的时候,周中锋可是出名的能够制止小儿啼哭的阎王啊! 竟然会对一个孩子露出笑容,还把孩子举过头顶,架在脖子上。 小铁蛋平时是个沉闷的性子,这会也不由得咯咯咯笑了起来,“那姑父,你明天早点来!”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他还伸出指头要和周中锋拉钩。 在大家都以为他会拒绝的时候,周中锋竟然真的伸出小拇指去和小铁蛋拉钩去了。 这让,一众人都惊呆了。 旁边的姜家四哥走路不方便,他坐在椅子上,朝着小铁蛋喊道,“铁蛋过来,别烦你姑父!” 小铁蛋垂头丧气,周中锋笑了笑,往他怀里塞了一张大团结,“我明天来找你。” 闻言,小铁蛋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不等姜家人拒绝那打发的大团结。 周中锋便出了门子,朝着姜父姜母道,“叔婶,明天结婚的事情,还要你们多操劳一些。” 他父母来不了,可不就得女方父母操劳了。 姜父摆手,“都是我的孩子,什么操劳不操劳的,没这个说法。” 接着,姜父的话,让周中锋心里说不出的感激。 在男方父母不在的情况下,姜家父母不止不挑剔男方父母做的不到位,反而还尽心尽力帮忙,操持结婚事宜。 他们是真的很好,很开明了。 连带着许城兵也跟着不住的点头,老周的未来丈母娘和老丈人是真不错。 这边周中锋心和姜父谈妥了以后,便转头看向姜舒兰,他什么都没说。 却仿佛什么都说了。 姜舒兰红了脸,目送着他离开。 等他一走。 姜家就只剩下自己人了。 姜母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挂不住了,她拉着姜舒兰的手进了她屋子,还没开口,眼泪就跟着下来了。 “舒兰,你明天就要结婚了,还嫁那么远,以后娘想看都看不到了。” 该高兴的,她闺女终于要嫁人了,但是真到这一步的时候,不舍是真的不舍。 姜舒兰坐在炕沿旁边,默默地给姜母擦泪,“娘,别哭。” 哪里能不哭呢! 一想到从小在身边娇养长大的闺女,马上就要去千里之外了,以后怕是一年连一面都见不上。 姜母眼泪流的更凶了,一边流,根本说不上来话。 旁边的姜父跟着吧嗒吧嗒抽旱烟,“舒兰,别管你娘,让她哭会!” 他也难受,心里绞绞的。 看到爹娘这样,姜舒兰也没忍住泪眼朦胧,有些难过和不舍,“娘,我不嫁了,我哪里都不嫁了,就在家住一辈子。” 这话一说。 姜母哭声戛然而止,横眉怒了,“那不行,嫁妆都给你准备好多年了。” 当母亲的就是这样,盼着闺女出嫁,又舍不得闺女出嫁。 姜舒兰,“……” 眼睁睁地看着上一秒还哭成泪人的母亲。 下一秒就去翻箱倒柜,把炕柜最里面的年代已久的包浆小木盒子找了出来。 姜母递给舒兰,声音还有些哑,但是却没了之前的黏糊,反而多了几分高兴。 “舒兰,你看看,这是我跟你爹这么多年给你攒的嫁妆,咱出嫁的时候全部带上,去婆家也腰板足。” 语气里面多了几分炫耀。 从舒兰刚出生开始,那么小的一个奶娃娃,她就开始给她攒嫁妆,开始的时候一个月也才攒五分两毛的攒。 到了后面姜父为了老闺女努力奋斗起来,去其他走街串巷的看病时,她给舒兰攒的嫁妆才慢慢丰盈起来。 硬生生的快二十年啊! 攒了这五百多块,就是家里最穷的时候。 姜母都没想过去动这一笔钱。 姜舒兰看着那盒子里面的一盒子满当当的毛票子,大到一张十块的大团结,小到一分两分五分,压的平平整整。 她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鼻头发酸,“娘……” 这哪里是钱啊! 这就是父母的爱啊,一点点一点点累计了二十多年的爱啊! 他们家的条件真没那么好,也就是普通人家,这一笔钱,对于他们家来说,是天文数字。 “别哭,舒兰别哭,看着多,其实也不多,你想想一个月攒一点,时间久了就攒起来了。” 姜母给她擦泪,自己反而笑了起来。 “娘高兴,你知道吗?娘当年出嫁的时候没嫁妆,我就想着我闺女一定要有。这才在你出生后让你爹做这个木盒子,娘看着这小木盒子,就能想到有朝一日等你出嫁的时候,这个盒子一定给你装满当嫁妆,让你带上漂漂亮亮的去婆家,腰板挺直的告诉他们,我姜舒兰娘家人有人,谁都不惧!” 说到这里,她语气顿了顿,有些惋惜,“就是这婚事来的太急,最近几个月毛票子没有给你换成大团结。” 以前的都换了,这些毛票子看起来不顺眼。 她闺女哪里能用着这毛票子当陪嫁?最低也要大团结不是? 姜舒兰心里热辣辣的,她说不上来什么感觉,眼眶生疼,嗓子生疼,“娘,我不要。” 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这一大笔钱给她,家里还过不过日子了? 再加上,她还有哥嫂子。 姜母瞪她,“这你必须要,我大话都放出去了,我可是跟周同志说了,你是带着五百块钱的嫁妆嫁过去的,你哥他们自然也知道。” “他许了咱们三转一响,咱们也不能比他差,晓得吗?” 不然那成什么了? 那成卖闺女啦! 姜舒兰说不出话来,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姜母把盒子里面塞的毛票子一点点拿出来,在最后的位置里面拿出了一个靛蓝色花布包着的东西。 正当姜舒兰疑惑的时候。 姜母打开了小布包,一点点露出了原貌,是两条黄金! 或者说是小黄鱼。 姜舒兰的眼睛倏然睁大了,惊讶,“娘,咱们家怎么有这种东西?” 姜母笑了笑,把两条小黄鱼递给她,“这就要说你爹了,当年他去城里面给别人看病的时候,心好救了一个扫厕所的大爷,免费给了两副药,大爷最后给了两条小黄鱼。” 姜舒兰是一丁点不知道的,她下意识地去看父亲。 姜父点头,“你娘没骗你。” 姜舒兰忍不住道,“爹,您心真善。” 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种时候,去帮助那种成分不好扫厕所,还没钱看病的这类病人的。 基本都是白搭进去。 姜母接过话,“也算是好心有好报!” 她把两条小黄鱼塞到了姜舒兰手里,“这个你藏好了,当压箱底,不要跟任何人说,不到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就不要动。” 她又怕闺女死脑筋不舍得用,叮嘱,“万一,娘说万一,万一你婚后在那边日子过的不好,就去把小黄鱼当了,偷偷回来,爹娘养得起你前半辈子,就养得起你后辈子!” 顿了顿,姜母想到自己年纪大了,不能陪舒兰太久,她犹似不放心。 “万一我和你爹没了,你也别怕,我跟你哥他们都说了,你原来住的屋儿给你留着,你啥会回来住都行,姜家永远是你的家。” 真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妈的活着为闺女操心,就算是死了,还是担心怕闺女将来过的不好,也要把闺女的路给铺垫下来。 这话一说,原本忍着没哭的姜舒兰再也忍不住了,她朝着姜母扑了过去,低声喊了一声,“娘……” 低低糯糯的娘,带着几分不舍难过和感动。 这一声娘,喊的姜母也跟着肝肠寸断,她抹泪,“怎么就这么快呢?之前还是个奶娃娃,怎么一转眼就要嫁人了呢?” 姜母摸着姜舒兰的头,喃喃自语。 姜父瞧着了皱眉,“别哭了,舒兰明儿的结婚,大喜的日子,周同志上门,肿眼泡子总是不好看的。” 这话一落,母女两人算是止住泪。 姜父吧嗒吧嗒抽旱烟,抽完去写了两个药方子,递给舒兰,“晚上用着药草子敷敷脸,消消肿。” 姜父是赤脚医生,他爷爷算是大清朝最后的一批御医其中之一了。 只是,姜父的父亲不精于此道,姜父又太小。 姜父也就跟着姜老爷子学了几年,后来姜老爷子没了。 他临时抱佛脚,这才当了一个赤脚医生,勉强算是一门手艺,能够糊口。 姜舒兰知道父亲是为她好,她点了点头,她也懂一些药理。 只是很粗浅的那种,也算是跟着姜父一起耳濡目染,时间久了,也就慢慢会了。 姜舒兰准备去隔壁家里小药房抓草药,关门的时候,听着爹娘在交谈。 “晚上就去把客人都接一接,该通知的都通知到位,明天的老闺女出嫁,不说风光大嫁,起码不能太寒酸了不是?” 姜母点头称是,随即又哽咽道,“当家的,我有些舍不得闺女。” 她小声的哭泣。回答她的是姜父一声深深地叹气。 姜舒兰手一顿,眼泪滑落间,她静静的拉上木门栓,怀里抱着包浆的小木盒。 她望着天边的一轮静谧的弯月,轻轻地吐了一口气。 她明天就要嫁人了。 嫁给周中锋。 深夜,平乡市交界处。 郑向东坐在大货车上打盹,他周边放着的是他赶了几天才准备好的聘礼。 当大货车驶入平乡市的时候。 郑向东的瞌睡一下子没了,他揉了揉眼睛,看向平乡市那个界碑,望着那即将天亮的夜色。 苍茫的夜色透过车窗玻璃,打在他俊美的面容上,少了几分阴柔多了几分俊逸。 他眺望着远方,忍不住笑了,喃喃道,“舒兰,等我来娶你。” 他凑齐了聘礼,就差去接他的新娘!!! 第16章 晚上,姜舒兰躺在炕上,辗转反侧。 她想到周中锋,又想到郑向东,最后想到坐在炕上低声啜泣的母亲和唉声叹气的父亲。 以及,放在枕头旁边的小木盒。 她坐了起来,摸了摸小木盒,木盒子有些年头了,磨平了棱角,上面被摸出了包浆的感觉,很是老旧。 甚至,能感觉到指腹每次摸到的位置,都有些凹陷下去。 这一个小木盒,不知道她娘摸了多少次,才攒够了满满一盒子?? 姜舒兰心里热辣辣的的同时,又有些难受。 她紧紧地搂着小木盒,很快做了决定,原以为这样就会睡着,但是并没有。 她一想到明天就要结婚嫁人了,莫名的有些紧张,就这样睁着眼睛,到了后半夜这才迷迷糊糊睡着。 鸡叫三遍,家家户户的土烟囱开始冒烟。 姜母也担忧又欣喜到一宿没睡,早上五点多的时候。 蒋秀珍要去喊舒兰起床梳妆绞面,他们昨儿的晚上,请了一个大队里面最有福气的老太太,来给姜舒兰绞面。 只是,蒋秀珍刚要敲门,却被姜母给拦住了。 她抬手放在唇边嘘了一声,“再让舒兰睡会,昨儿晚上我听她翻来覆去,很晚才睡着。” 家里就巴掌大,住了二十来口人,不说人挤人,隔壁就是打个喷嚏旁边都能听到。 更别说,舒兰那翻来覆去的声音了。 蒋秀珍收回了手,她语气有些急,压低了嗓音,“娘,全福姥姥来了。” 这全福姥姥一辈子顺遂,丈夫体贴,儿女双全,而且都是大有出息,后来,便有人请她去给要出嫁的姑娘绞面。 一来二去,全福姥姥便出了名。 姜母摇头,“这没关系,一会让老二媳妇给全福姥姥煮一碗红糖蛋茶,让她喝完了,咱们在喊舒兰。” 这前后不差个半个小时? 她姑娘能睡懒觉的日子,也就今天了,往后嫁人了,就算是不干重活,可是家里有男人,有孩子,上面在来个老人。 哪个不要照顾?这当人媳妇的,哪里有在自家当姑娘舒服? 更别说在睡懒觉了。 蒋秀珍听了在理儿,便去了厨房,把全福姥姥单独招呼到了外面院子里面去了。 全福姥姥一听来意,心里咂舌,都说老姜家宠闺女,她这算是见识了。 这结婚的当天,都能让闺女睡懒觉,这除了老姜家也没旁的人家了。 不过,她也不是嚼舌根的人,接着姜家给的红糖水,便喜笑颜开。 东屋。 姜母悄悄推开门栓,就那样蹑手蹑脚地进了屋内,没发出任何响动。 她没坐炕边,坐在一个小墩子上,离炕有一米的距离,刚好一抬头就能看闺女睡得香甜。 炕烧得有些热,姜舒兰瓷白的脸颊绯红,细眉微蹙,极为乖巧,看得人心头发软。 不知道怎么的,跟看不够一样,看着看着。 姜母眼泪就跟着下来了,她想到舒兰刚出生的样子,跟红彤彤的小猴子一样,抱在怀里都怕动作重了,把孩子惊着了。 她和当家的小心翼翼地护着,就怕这孩子出来得晚,身子骨弱,不好活儿。 这一转眼,要出嫁啦! 姜母就擦了泪,缓了下情绪,这才走到炕边,粗糙的大手摸了摸舒兰的脸,“舒兰,醒醒。” 脾气泼辣了一辈子的姜母,唯独在闺女面前,将所有的柔软都给了舒兰,连带着声音都温柔得不像话。 姜舒兰迷迷糊糊,她睁开眼,“娘!” 开口就喊娘,声音糯糯地带着几分甜意和依赖。 姜母心头发软,她嗯了一声,拍了拍炕,“起来,六点了,全福姥姥来了,咱们先绞面。” 在晚点,女方这边的亲戚就上门了,看新娘子了。 全福姥姥? 姜舒兰的瞌睡,一下子没了,瞬间惊醒,“我知道了娘,我这就起来。” 姜母出去带上门,还不忘叮嘱,“红棉袄子我给你放在炕上捂着了,你今儿的大喜的日子,就穿这件。” 这红棉袄是年前做的,年前姜父挣了点小钱,姜母便提前把姜舒兰的嫁衣给赶了出来。 正红色的棉衣,上面印着大朵的花开富贵,寓意极好。 随着姜母出去,姜舒兰的瞌睡彻底清醒了,她拿起炕上捂着的棉衣,炕上的余温把棉衣也染热乎了。 穿在身上一点都不冰。 姜舒兰没穿过这么鲜艳的衣服,有几分不好意思,扯了扯衣角。 等换好了以后,她刚要出去给姜母他们看。 弹幕却突然出现了。 [卧槽,东北大红花棉袄不是土到掉渣吗?怎么在舒舒身上这么好看,感觉像是年画里面走出来的美人儿一样。] [+1,漂亮的人穿啥都好看,所以,土的不是衣服,是我们自己这一张大饼脸。] [我已经去下单同款了,我要跟舒舒穿一样的衣服!!] 姜舒兰一怔,这些弹幕发的很多话,她都是一知半解,但是却能猜明白。 他们说她好看! 姜舒兰没忍住笑了笑,这才大大方方的打开门,一开门。 堂屋坐着的一二十号的人,齐刷刷地望了过来,都是下意识地一呆。 无他,舒兰样貌生得太好了,她皮肤白玉似的,眉眼盈盈笑,贝齿轻咬,清艳到极致。 她身上的红棉袄,大小合适,腰间姜母做了个收腰,就显得小腰盈盈一握。 饶是天天和姜舒兰见面姜家人,也张大了嘴巴。 更别说来给姜舒兰绞面的全福姥姥了。 她也跟着倒吸一口气,上前拉着姜舒兰的手,惊呼,“我滴个乖乖啊,这生得跟仙女一样,难怪你们姜家舍不得嫁,要是我闺女,我也舍不得啊!” 姜舒兰有些不好意思,她抿着唇笑。 旁边的姜母喜欢听别人夸她闺女,她跟着道,“那麻烦老姐姐了,帮我们家舒兰绞个漂亮点的面。” 全福姥姥哎呦了一声,手里拿着的两根细白线都跟着颤了下,她想了想,“老姜家的,你给我找两一根新线出来。” 她怕手里旧线,唐突了仙女儿一样的舒兰。 姜母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很快找了一根新线出来。 全福姥姥让姜舒兰躺在炕上,姜舒兰有些紧张,下意识地绷紧了几分。 全福姥姥安慰她,“不疼的,姥姥把手放轻一些。” 姜舒兰嗯了一声,便见到全福姥姥,将麻线挽成八字形的活套,套在右手的食指和拇指上,左手牵着,嘴里咬着线。 麻线灵活地翻动,一收一放间,细小绒毛便被带了下来,越发显得脖颈光滑如玉,纤细修长。 接着,在到了下巴,最后到了额头,一路从下绞到上。 姜舒兰有些痛,她轻呼了一声。 全福姥姥放缓了动作,瞧着姜舒兰那一张光洁如玉的脸,接着跟着祝福,“芝麻开花节节高,婚姻美满到白头。” 姜舒兰道了一声谢谢。 全福姥姥收手,把麻线特意收了起来,“我跟你们打包票,你家闺女未来的婚姻,肯定美满。” 这么漂亮的一个人儿,她一个活了一辈子的老太太都觉得惊艳,更别说年轻气盛的小伙子了。 那简直就是把持不住。 还不把舒兰给疼到天上去。 姜舒兰红了脸,姜家人跟着道谢,送全福姥姥出了门子。 姜母还特意装了六个鸡蛋,给全福姥姥带上,“托您福,我也不愁别的,就想着舒兰这辈子跟您一样平安顺遂,幸福美满就行了。” 全福姥姥笑着点头。 送走了全福姥姥,姜家人的客人也陆陆续续上门了。 都是知根知底的亲戚,庄稼汉子们来了就跟着帮忙,在院子里面起了两口大灶膛,借了两口大锅摆上去。 跟着就摆放着了五六张桌子。 至于菜,昨儿晚上都备好了,一听儿今儿的姜舒兰结婚。 她哥哥和侄儿子们就分头行动,侄儿子们去了河边下了冰穿子就跟着钓鱼。 还挑剔小的不要,只要长度适中的。 姜舒兰的哥哥们去了山上,下套子打猎去了。 他们东北这旮旯,最穷的时候都没饿死过人,无他地方好,依山傍水猎物多。 晚上下套,早上只管上山去捡就是了,就是一般人不敢进深山老林,怕遇到大虫子。 但是,姜家几个哥哥却不怕,都是艺高人胆大。 这不,灶膛一摆上,那鸡就开始往着锅里面烫着拔毛,鱼拿去
相关推荐:
我以神明为食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成瘾[先婚后爱]
双凤求凰
游戏王之冉冉
召唤之绝世帝王
仙道空间
妄想人妻
痛之花(H)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