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没 说,为何她从未在彼世见过明尘上仙的身影。 …… 宋从心继任掌教之位后,除内门长老之位的更迭以外,还有一件事情变得刻不容缓了起来。 “奉剑者啊。” 宋从心看着经司太上长老递交上来的名单,忍不住头疼扶额。无极道门身为正道第一仙门,必要的场合中该有的排面还是得有的。随心所欲不拘小节不是不行,但第一仙门排场如此寒酸,其他宗门哪里敢越过无极道门炫耀自家的实力?更何况礼仪也是大宗实力的一环,无极道门能站到仙门首位也不完全只是依靠武力。 宋从心奉剑者的选举已经拖延了很久了,好不容易选出两名候补,其中一个胥千星竟然还是外道的探子。从胥千星闹出来的祸事里便能看出奉剑者的权利地位有多么重要,人选真的轻忽不得。但这次是真的不能再继续拖延下去了,无极道门掌门平里下达指令都需要人监督沟通,九州列宿让信息的传送便捷了许多。但有许多事还是需要派人亲自去考察落实的。纳兰清辞和梁修虽有辅助掌教的职责,但他们身为内门长老同样有要务在身,总不能让他们去干这些跑腿的琐事。 除了下达的命令之外,掌教出席重要场合的行头法衣也是需要奉剑者去打理的。若宋从心仅仅只是拂雪道君,她平里生活再如何简朴粗糙都不会有人质疑一句。但她既然成为了无极道门的掌门人,那她外出时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无极道门的脸面,总不能让外人觉得无极道门亏待了自家掌门。 掌门,经司长老说了,这次无论如何一定要选出几个看得顺眼的人来。[”跪坐在宋从心身边的,是眼睛圆滚滚、脸蛋还有些婴儿肥的商和。小男孩正襟危坐的模样有种强装大人的好笑,让人不禁想要逗逗他。但宋从心看着这孩子认真的神情,又觉得不能敷衍了事,免得伤了他的自尊心。 宋从心翻开经司长老的名录,能送到她面前的名单自然已经经历过了层层筛选。宋从心知道自己只需要随便圈几个人名,最后选上的基本都不会有错。但想到这些奉剑者候补都是付出了许多努力与汗水才会被选中的,宋从心便不愿将其搁置。 “陪我一起看吧。”宋从心一边翻看名录,一边揉揉商和的脑袋,“有些弟子我并不相识。” 宋从心想到这又不免叹气,掌教权位更替之后,自下一任外门大比开始,所有被选入内门但并未被师长选中的弟子将会依照惯例列入掌教门下,成为掌教的记名弟子。换句话说,自下届外门大比的选举开始,无极道门内门的记名弟子都将是「拂雪之徒」而非「明尘之徒」,以后内门弟子都得恭恭敬敬地唤她一声「师尊」。 “商和仅有拙见,不好对同门妄加点评。能被长老选上,自然都是十分优秀的人杰。”商和的语气十分真诚,哪怕说着这样的客套之语,听上去也仿佛肺腑之言。 宋从心在商和小时候给他换过尿布,这孩子的父母也曾见过宋从心最平凡普通的一面。对于这个算得上是侄子的少年,宋从心倒是没太多心理包袱 。她翻看着奉剑者候补的名录,看着上面附录的画像以及履历,莫名有种自己在翻看他人求职简历的错觉。 “虽说现在文字与图像都能转录刻印至地脉网上。但长老们还是觉得纸质文书比较正式。”商和环顾四周,看着殿内堆积如山的卷宗与案宗,语气有些发虚。当然,长老们也考虑到纸质文书堆积起来实在有些占地方,就算有储物戒或粟米珠,但还是不够轻便。只是无极道门的文书卷宗数量过于庞大,在以前的文书尽数转录成功之前,宗门内还是要维持传统的办公方法。” “我明白。”宋从心落笔圈起一个名字,奉剑者候补第一页便是与胥千星同为随侍弟子的云迟迟,她能出现在名录第一页,证明长老已经查清了她的底细,确认她不是胥千星的同伙。观她这段时以来的表现以及玄中事件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宋从心觉得云迟迟值得一个名额。 云迟迟之后,宋从心又翻看了几名弟子的画像履历,商和在一旁为她略作讲解。翻了几页之后,宋从心突然看见一个熟悉的人名。 “半夏?”宋从心看着明眸皓齿的女子画像,她记得她。宋从心自苦刹一行闭关而出后、前往外门替老饕寻找厨子的路上偶遇了被外门弟子欺凌的灵希,当时半夏因为滥用职权而被宋从心收回了权利。本以为半夏经此一事后会被长老除名,没想到时隔一年之后,她的名字依旧在候补行列。 “听说半夏自那之后行事收敛稳妥了不少,而且她确实临危不惧,聪敏机变。”商和看了一眼半夏的画像,也想起这么个人。毕竟对于当初的外门弟子来说,半夏是很出名的人,拂雪首席的事迹被人不断提起,这一桩趣闻中自然也会反复提起半夏的名姓。最初看她被拂雪道君亲自收回职权,还有人落井下石想要奚落于她。但都被半夏巧妙地反击了回去,反而落得一个没脸。从这点来看,半夏实在是个心性坚韧、永不服输的性子。 “我听说,半夏原是凡间皇朝的名门贵女,被选中将要入宫的。”商和回想半夏的履历,“据她所说,她之所以对掌门奉剑者的位置如此执着,是因为她当时上京参加海选时太过拔尖冒头,不小心遭了别人的毒手。她落在外道信徒手中,险些遭遇不测。但掌教当时恰好率领平山海捣毁了那一处窝点,将她救了出来。” 半夏的家族虽是名门显贵,但内里的斗争却堪称残酷艰险。遭了道后,半夏心知自己即便回到京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家族很可能也已将她视作弃子。于是半夏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抱着当时参与剿灭的弟子大腿哭诉自己无处可去。幸运的是她之后被外门长老验出仙骨。虽然入道的年纪有些晚了,但无极道门并不特别在意这个。半夏便也随着平山海的小队来到了无极道门,成为了一名外门弟子。 “稍等,海选?”宋从心有些迟疑地重复道。 “啊,是的,听说半夏是魁首。”商和微微颔首,“据说原本是要成为太子妃的,那个恨毒之下对她下手的家族应该是落选了。” 宋从心顿感无力:“……” 所以半夏这孩子之所以搅和进一堆一目国和永留民派来的探子中依旧能杀出重围的原因,是因为她原本就是个宫斗王者啊!这孩子估计是从小就在旁人的恶意中泡大的,根本没意识到他们那一届的弟子中藏了许多包藏祸心的探子。根据长老的汇报来看,不少探子和内鬼还是半夏结党营私后惨遭排挤,最后因诸事不顺而露出马脚的。 所以她的奉剑者候补人选中都是些什么人啊?! 正道魁首 半夏之所以仍在候补行列,是因为经司长老调查后发现,玄中安插的探子曾在私底下接触过半夏。 据长老调查所知,探子看中半夏那股子无论如何都要往上爬的野心,对其许以重利的同时还做出了能将其捧上奉剑者之位的承诺。但半夏并没有被探子的威利诱打动,她敏锐地察觉出无极道门内部恐怕有一个能干涉奉剑者选拔的高位者。整整半年之内,半夏与那探子反复周旋,她先是宣称不相信对方有这等能耐,要求对方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后她借着这个间隙摸清楚了探子的底细,设计让对方在纳兰清辞面前露出了马脚,成功将其送进了牢狱里。 半夏的手段十分巧妙,甚至连探子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是被人出卖,只以为自己被无极道门查到了来历。甚至对方在落网后还留下信息让其他探子前来联系半夏,就连纳兰清辞也以为探子是大意失误才了自己。半夏并不屈服对方的威利诱,也并未向无极道门邀功,直到后来玄中道人落马,内门弟子开始调查那些探子期间接触过的人,半夏才对长老说出了实情。 长老询问半夏为何不借此向上邀功,半夏回答说若是可以,我当然想这么做。但那探子背后的人还未落马,她不能确保对方的阴影有多庞大。失去一份功绩还能再挣,但自己却会让招致祸端。半夏并不觉得以自己的实力,后会没有立功的机会,所以权衡之下,她选择了隐瞒。 “有野心,但能及时止住自己的贪欲。手段猾,但颇具远见与大局。”商和如实地评价道,“她很清楚首席最后是要登上掌教之位的,保持立场清白比什么都重要。在当时的情况下,半夏其实可以选择将探子作为投名状告知长老,得到任何一方长老的庇佑。但她没有这么做,因为她想保住「掌教奉剑者」这个中正的立场。” “目的明确,也不为眼前小利而偏移方向。”宋从心翻看完半夏的履历,垂下眼眸,将半夏的名字圈了起来,“除了心思太复杂,将无极道门内部的势力分化揣测得过于险恶以外,于情于理,确实该给她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商和干巴巴地抿了抿唇,眨了眨眼睛。确实如此,无极道门说到底依旧是道门清净地,所有修士的最终目的都是大道飞升,并不贪求地位与权利。无极道门和人间皇朝不同,长老们各司其职,内部并没有太多党派之分。寻常弟子遇到这种事都是上报长老解决了事,半夏却选择了最麻烦迂回的一种。 不过考虑到半夏的出身,她会有这种思考方式倒也不算奇怪。以她的能力确实可以胜任奉剑者一职,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替她纠正这个思考回路了。 “如此,云迟迟和半夏,已经决定下两位了。”商和谨慎地提醒道,“至少还要选出两位,掌教。” 宋从心心想两位奉剑者其实也差不多了,她真的不喜欢太多人围在自己身边侍候。但她转念一想,师尊他老人家算是无极道门内最说一不二的人了吧。但就算是明尘上仙,也拗不过佐世长老最终被迫配备了四名奉剑者。她还是不要 挣扎为好,老老实实再选两个名额吧。 “云迟迟心思细腻,行事稳妥,擅长处理细务;半夏聪慧机敏,又通人情世故,沟通传令之事可以交给她。”宋从心思索道,“如此……”还缺少对外稍显强、能行督查追责之事的人。这个位置有点像风纪考察,多少可能会得罪人。所以司职的奉剑者必须手段强、能辨是非。 明尘上仙那边负责此事的是物生,半夏倒是也可以胜任这个职责。但正是因为半夏习惯了他人的恶意,宋从心才不能让她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宋从心一路往下翻,突然,一张画像吸引了宋从心的注意力。 那是一位冷眼持剑、约莫二十来岁的青年,五官算不上出众但十分端正板直,甚至还有几分一丝不苟的威严气质。在外门一众年纪尚幼的弟子当中,此人可谓是鹤立鸡群,有种吹毛断发的锋芒与不动声色的威慑。不知道是画师的画技过人还是他本人就是如此,宋从心不由得升起几分好奇,翻找了此人的履历名录。 “方衡。”宋从心无意间读出了此人的名字,“人间道宗正心派……掌门?” 啊?宋从心整个人都懵了。她提起精神仔细研读,最后确认这位名叫方衡的外门弟子确实是元黄天中一个名为「正心派」的道派掌门人。 而方衡此人的人生经历也堪称传奇,据记载,方衡本是寒门子弟,文武科举中举后当过某国朝廷的史官。结果当官不到三年,皇朝内乱,乱臣贼子持政后血洗朝堂,迫史官改史。方衡不从,摔了乌纱帽后带着一批追随他的学生远走,将记载真实历史的史册散于民间,遭到官府追杀。 五年间,方衡一党的追随者死伤惨重、十不存一。但他们却始终没向逆党低头,反而屡次出手援助民间义军。后来逆党政权被推翻,官府洗清了方衡的冤屈,欲请方衡还朝。方衡拒绝,转头遁入了道门,与追随他的学生们创立了「正心派」,取义「浩然天地,正心归一」。 若不出意外,方衡将作为正心派祖师爷留名于世,或流芳百世,或泯然于岁月史书。 但方衡在约莫知天命年间,突然辞别了自己的徒子徒孙,告知自己心感大限将至,不如在临死前去上清界一窥青云。方衡本无撞仙缘的意愿,但却机缘巧合之下步上了无极道门的天梯。登梯时他凭借着几名外门弟子口传的粗陋口诀,成功引气入体,步入旋照期,成为了无极道门的外门弟子。 宋从心:“……”啊?! 宋从心正绞尽脑汁地思考着此事是否合理,转瞬间却又想起鼎鼎有名的风猴君也是半生疯癫、临死入道。据履历所载,方衡岁数太大,天资一般,但他心性过人,兼之又熟读道门经史。正心派不求长生只求正心,因此不修长生之法。方衡一生所学甚杂,礼乐射御书数自不必提,他在逃亡年间还自学了医术、卜筮、风水、星相等等杂学。他学识广博、底蕴深厚,这才能在旁听了几名外门弟子口传的心法术决后迅速融会贯通,踏上仙途。 这样的人只当奉剑者多少有些可惜啊。 宋从心询问商和对方衡的看法,商和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会听见这个名字。 方大哥看似严肃,实则外冷内热,是个心肠很好的人。商和回忆道,他很少跟别人说起自己的事,所以我对他知道得不多。但方大哥什么都会,有时还帮着我阿爷带孩子。有些外门弟子年岁太小,调皮胡闹,不过只要方大哥站出来,再闹腾的皮猴都会安安静静,老老实实。我们都很尊敬他。 ?不言归提醒您《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但、但是……”商和有些为难地皱了皱眉,“我从没听说过方大哥想成为奉剑者,而且根据奉剑者的基本要求,方大哥他……” 商和眉头拧紧,似是有些难以启齿。宋从心见状,抚了抚他的发顶后,道:“但说无妨。” 商和松开眉头,缓而长地吐出了一口气,他小身板坐得笔直,注视着宋从心道:“掌教,以我个人而言,方大哥无论品行心性还是能力都无可指摘。但他不符合奉剑者的选拔要求,因为……方大哥是名蹇者。” 蹇者,难也,跛也。换句话说,方衡有手脚不足之症。 “方大哥练功勤快,人也通透,但他剑术总是落后于人,因为他十指舒展后总是难以合拢。”商和语气有些低落,他不知道方衡的名字为何会在奉剑者的候补名单之上。但他不愿意多嘴他人身上的苦难,“除此之外……方大哥平里虽然看不出来,但走得快时总有些跛足。我听阿爷说,方大哥的十指被人敲断过,所以才会合不拢……跛足也是,阿爷帮方大哥看过,但方大哥畸形的腿骨已经长合闭死,药石难治。除非方大哥能突破融合期,重锻仙骨,或许还能弥补……” 听着商和的描述,宋从心终于明白为何他方才会欲言又止。 方衡的品行与能力都无可挑剔,但代替掌教出面各大场合的奉剑者,首要的条件便是「五官端正,无有不足」。 这个条件在择捡之时便会对外公开,能者居之,方衡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但他为何会参选奉剑者一职,长老又为何会将其书入奉剑者的候补名单呢? 宋从心沉吟半晌,重新拿起名录细看。她翻开方衡的履历,一路看到了最底,却见上面留有一行经司长老的批注。 ! 正道魁首 宋从心决定见方衡一面。 实际上,商和忧虑的那些问题,对于宋从心来说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只要对方愿意,她随时可以治好方衡的不足之症,只是疗愈的过程中可能要吃一些苦头。 宋从心很快从经司长老那里了解到,方衡原本确实没有参与奉剑者的选拔,他是在玄中事件之后才向长老递交了自荐书的。虽然不知道方衡能在修真大道上走出多远,但无极道原本就有将方衡培养成长老的意向,只是没想到方衡会先一步自荐成为掌教的奉剑者。 “这其实也是好事,奉剑者也会轮换,退下来的奉剑者基本都会成为内门的管事长老。”经司长老笑起来时两颗虎牙若隐若现,根本看不出眼前芳华正茂的少女竟是应如是的祖奶奶,“我见这孩子也是有心,他虽有才能,平里却并不显山露水。但许是上次玄中事件出宗门内部的一些问题,他意识到拂雪的处境并不如表面看上去的那般安定,这才转了心意吧。” 方衡在人间也属年事已高,岁数比宋从心还要年长。但在经司长老这里却也不过是个「孩子」。经司长老并不掩饰自己对方衡的看好,只是他们老一辈的都已经有心照不宣的默契,不去过多干扰拂雪的选择。方衡没被拂雪看中也就罢了,但既然拂雪看中了她,那经司长老也毫不避讳地为其说几句好话。 “我只是觉得他作为奉剑者有些可惜了。”宋从心数着手里的坚果。每次来经司长老这边做客,宋从心都会被投喂,经司长老宛如一个总是觉得孩子瘦了的老人家一样,恨不得把好吃好玩的都塞给她。相比之下,在外性格刻薄乖戾的应如是在这里反倒没有那么好的待遇,时常被经司长老训得抬不起头来。 “只要能为你派上用场,怎么会可惜呢?”经司长老笑道,“拂雪若是仍有顾虑,不妨唤他们前来一见吧。” 宋从心心中微微一愣,她原本是打算在经司长老这里探明白情况后再顺道去见见方衡几人的。但经司长老的话提醒了她,她如今已是无极道门的掌教了。若是掌教在外门随意走动,恐怕会让普通弟子感到恐慌,将人传唤至殿中来才是正常的流程。 还是没有多少已经的实感,要尽快习惯。宋从心思忖道。 宋从心还在这边厢思考之时,经司长老已经吩咐弟子去将三名奉剑者的候补唤来。经司长老可不知道宋从心心中所想,她年少时也是个乖戾跋扈的性子。如今的内门小霸王应如是那一套基本都是她玩剩下的。所以她很明白如何把这小重孙治得服服帖帖。在她看来,拂雪这孩子什么都好,既能干又乖巧,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过于谦卑。要是她年轻时有拂雪这般能耐,她早就翻了天去了。哪里还会忍气吞声,让玄中那种跳蚤在自己面前多说哪怕半句废话。 如今年纪大了,经司长老倒也知道修身养性的必要了。但她觉得拂雪小小年纪就跟明尘师兄一样老成持重,这样不好,不好。 在经司长老的热情款待之下,宋从心不过闲坐了一盏茶的间隙,云迟迟、半夏 与方衡便被带到了。隔着画像虽然也能窥出几人的表征,但终究不如亲眼见过来得实在。云迟迟一如既往的稳重恭顺,即便被突然传唤,面上也看不出丝毫异色;反观半夏,其模样虽然与记忆中并无多大出入,气质也沉着了不少。但微红的脸颊与明亮的眼眸都能看出她摁捺不住的欣喜;至于方衡,他眉眼低垂,态度不卑不亢,只是他那严谨端正到能以尺量的姿态,让宋从心莫名想喊一句「有事奏来,无事退朝」。 怎么说呢?宋从心与三名奉剑者的初次见面,第一印象却是「看上去有点微妙」。 宋从心想起师尊的奉剑者,物生、若拙、累土、守中四人据说是宗门精挑细选后特地培养出来的。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深厚,默契也远非常人能比。那四名奉剑者从道号、仪态、气度都无可挑剔。即便四人性情各异,但站在一起时却宛如一个相融的整体。这四位奉剑者一站出去,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几人背后大宗的底蕴。 相比之下,宋从心挑选的这三名奉剑者却可谓是南辕北辙,毫不相干。因为彼此都太过出挑,个性过于明显,反而显得整体没那么融洽。 奉剑者可不是一个好担的职位,一做就是近百年,和同僚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若是相处不够融洽,遇事便很难齐心协力。宋从心默不吭声地观察着三人,经司长老却开口道:“唤你们三人过来,想必你们也知道所为何事了。掌教看中你们,有意让你们司任奉剑者一职。但要确定最终的名额,还需经过掌教的考校。” 宋从心:“……”啊?什么考校? 宋从心回过神来,这才发现经司长老和三位奉剑者候补都在看她,似乎都在等待她出题「考校」。但说实在话,宋从心觉得没有什么好考校的。毕竟她选了半天也就选了三个名额出来,还有一个空缺的位置,她都不知道要找谁填补……嗯? 宋从心思忖着,她突然想到了一个筏子。 “三位的履历,我都已经审阅过了。你们应该也明白,成为我的奉剑者所要承担的职务,与师尊那边的奉剑者职务略有不同。我需要善于观察、能应对各种突发事况的奉剑者从旁辅助。”宋从心放缓语调,好让三人听清自己的话语,“奉剑者这个职位并不需要强大的武力,因此我无意考校你们的斗法技艺;而一些常的文宗细务,也并不能很好地展现你们的潜力……” 三名奉剑者候补都全神贯注地倾听,唯恐错漏了任何重要的信息。 宋从心简单明了地阐述了自己的顾虑之后,这才说出自己的目的:“因此,我给你们安排的考校,并不在主宗之内。” “不在主宗之内?”半夏忍不住反问道。 宋从心微微颔首:“不错,不知你们是否了解过。天景雅集之上,我曾公开宣布过「白玉京」的存在。” “我知道。”人脉最广、消息也最灵通的半夏配合着解释道,“主宗内有不少弟子都得到过白玉京的邀请,白玉京出现的这两年内已经成为了年轻弟子们常去的秘境之一。从那里不仅可以修得无尽学 识,还能与天南地北的各方修士斗术交友甚至是进行交易……” 云迟迟问道:“掌教是希望在白玉京进行考校?” “是的,我需要你们走一遍白玉京,将你们观察到的东西告知于我,无论什么都行。”宋从心平静地注视着三人,将桌案上的奉剑者候补名录往前一推,“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项任务要发放给你们基于你们的观察所得,以大局为角度查漏补缺,决定即将加入你们之中的第四位奉剑者。” …… 宋从心身为掌教的事务繁多,因此在下达了考题后便很快向经司长老告辞离去,留下三位奉剑者候补开始商讨如何完成考题。 抉择出最后一名奉剑者吗?云迟迟不禁开始思考这个任务背后的深意,奉剑者的名额向来都是长老以及掌教决定的,还从来没有过将决定权交给其他奉剑者候补的前例。 云迟迟正暗自思忖着,手臂上却突然一暖。她回头,便见那位名叫「半夏」的奉剑者候补娇娇俏俏地倚了过来,落落大方且毫不见外道:“这位姐姐,听说您随侍掌教大半载。如今又得了掌教的期许,想必您定是聪敏雅达之人。小妹愚钝,猜不透掌教话语背后的深意。您若是有什么想法,可千万不吝赐教于我俩啊。” 云迟迟被半夏这亲昵又不失恭维的话语哄得心神一愣,她不知道半夏的年岁,只觉得无奈而又好笑。但她性情温和,因此也不计较半夏话语中的探寻之意:“我虽随侍掌教半载,但平里也不过是处理一些俗务,更甚者被掌教安排照顾其师妹居多,实在不敢言先。但既然掌教的任务是让我们择选出第四位奉剑者,那我等自当好生商议,互通有无。总不能最后三人商讨却举荐出三个名额上去,这不符合掌教的考题。” “确实如此。”方衡容色冷淡,却颔首赞同云迟迟的推论,“奉剑者是一个整体,但我等先前并不相识,更罔论配合默契。道君恐怕是希望藉由此次考校,将我们化作一个整体。须得齐心协力、彼此商议,我们才能查漏补缺,探明这个整体中的那部分纰漏应当由何人填补。” 方衡这一方话,让云迟迟不禁暗中松了一口气,队伍中有明白人真是再好不过了。云迟迟虽说很少在拂雪道君近前侍奉,但她却是了解新任掌教的为人品性。掌教并不鼓励恶性竞争,既然选择了他们,那便意味着四位奉剑者的名额中必然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若有人不明事理,错将考校当成「竞争」排挤他人。掌教即便面上不说,心里恐怕也会十分失望吧。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互相认识一下。知道彼此擅长什么,才好查漏补缺。”云迟迟笑道,“我名云迟迟,符修,擅长处理文书细务。” 半夏思考:“我名半夏,符阵双修。擅长……嗯,我没有不擅长的,什么都做得到。” 方衡斟酌:“方衡,修心……做不到的,什么都可以学。” 云迟迟:“……” 云迟迟一时间头大如斗,什么叫出师不利,这就叫出师不利!这两个队友真的没问题吗?! 正道魁首 “所以,掌教提出这个考校,是有别的深意吗?” 商和仰头望着银发如雪的掌教,有些困惑地询问道。 “商和,你觉得呢?”掌教并不回答他的问题,甚至还反过来询问他。 商和知道掌教虽与自己并无师徒之名,但掌教将他带在身边就是为了磨炼他,平里也会询问他对一些事的看法。很多时候,掌教并不会直白地告诉他答案,而是会引导他去探寻事情背后的真相。这种独特的教导方式,也是独属于掌教的温柔了。 “嗯,我觉得,掌教是想借举荐之事考察三人的品行与立场吧。”商和斟酌了一下语句,道,“能过长老那一关的奉剑者候补,能力肯定无可指摘。但要论品行,那便得久见人心了。举荐是一个不错的途径,若三人立场有别、各自有各自的私心,恐怕会为了举荐的名额而争论不休。但奉剑者同进同退,即便不能合作默契,也必须求同存异。若是忽视这一点,只为自己的利益相争,这就已经不适合奉剑者的位置了。” 商和并没有因为认识方衡而将其视作例外,思考时的立场也十分中肯客观。 “经过了查漏补缺,三人自会思考自身的不足,同时也意识到其他奉剑者存在的必要。商谈的过程中,也能鲜明地看出几位的统筹、言辩之能,更有益于确认划分他们后司属的职务范围。而作为被三人同时选择的第四位奉剑者,其人也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群体,不必再经历额外的磨合。”商和将自己的想法阐述一通,随即仰头望向宋从心,眼神清亮道,“掌教,商和拙见,这便是全部了。” 宋从心:“不错,商和很聪明。” 商和再如何少年老成,到底也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被自己从小仰慕的道君夸赞,面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羞赧欢喜之色。 但事实上,脑门一拍做出这个决定的宋从心并没有思考这么多。她纯粹是对奉剑者的择捡感到头疼,加上经司长老突然提出「考校」一事。宋从心想着既然奉剑者是帮忙分担琐事杂务的职位,而她对第四位奉剑者的名额又实在没有头绪,那不妨便让别人头疼去吧。 至于将考校地点安排在白玉京,那是因为宋从心继任掌教之后重心必然要放在宗门这一边。但宋从心白玉京城主的身份已经在上清界过了明路,白玉京需要保证自身立场而不是成为无极道门的附庸。但后双方建立联系与合作也是必然之事。宋从心提出考校的目的是为了让三名奉剑者提前熟悉白玉京的运作,方便后与高黎师兄他们进行接洽,彼此互通有无。 宋从心没想到商和会解读出这么多。但连商和这个小脑袋瓜子都想了这么多,那三名聪敏的奉剑者只会想得更多。 希望这次考校能够顺顺利利,而不节外生枝……应该不会吧? …… 宋从心所料不错,她亲手抉择出来的三名奉剑者确实思虑了许多。 拂雪道君的行事作风与明尘上仙不同,其奉剑者也不再是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事 情就可以那么简单了。众所周知,要跟上拂雪道君的脚步,走一步看一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走一步算百步,才不会被拂雪道君抛下太多。 考校正式开始之前,宋从心替三位奉剑者授予三叶金印。有些意外的是,方衡与半夏居然已经留有白玉京的印记了。 85不言归提醒您《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云迟迟入门很早,宗门内部藏书可谓是海纳百川,她对白玉京虽有好奇但不强求,因此没被白玉京选中。方衡的三叶金印是白玉京亲授的,但按照方衡的说法,他以往不清楚白玉京的来历,只去过一次便没有再去了。不过许是因为他从不怠惰学习,所以三叶金印始终没有消失。而半夏手中的三叶金印,则是向别人要来的。 被白玉京授予三叶金印的人都拥有两次授予他人金印的机会,只不过授予的金印最初是虚叶。被授予虚叶的人需要在白玉京内完成考核任务,持续学习或进行交易长达三个月,虚叶才会变为实叶。拥有实叶之后,此人便也拥有两次授予他人金印的机会了。 白玉京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出这么庞大的规模,单靠织梦随即打捞自然是不够的。三叶金印的虚叶相授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这方面来看,半夏的人脉确实挺广,她敌人多,朋友却更多。甚至
相关推荐:
天下男修皆炉鼎
如何逃脱乙女游戏
镇痛
鉴昭行
总统(H)
凄子开发日志
盛爱小萝莉
吃檸 (1v1)
突然暧昧到太后
屌丝的四次艳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