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满朝都在听我心声嗑CP > 第99章

第99章

老皇帝。 知道老皇帝的德行,护着沈星驰,萧桂云是沈星驰的亲娘舅,老皇帝心明镜萧桂云帮沈星驰和皇后做事。 沈惊澜没直说鄞郡郡守萧桂云募兵,而是换了一个贪墨的名头,罪名不轻不重,容易接受。 老皇帝很痛快地给沈惊澜下了一道密旨,让沈惊澜酌情处理。 不知道沈惊澜回来,给老皇帝捧回来一个炸弹,老皇帝作何感想。 刁嬷嬷接过话茬,“这就是荣王妃娘娘的不是了,皇后娘娘听说荣王殿下身子抱恙,好几日都没睡好,王妃娘娘连个口风都不吐,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皇后娘娘怕是要伤心的。” 说着话,总管太监李公公来传话。 “娘娘,陛下叫您去御书房。” 温若初挑了挑眉,看来沈惊澜那边的进展不错,这下要有热闹看了。 私募兵马,可是诛九族的重罪,这把火能不能烧到沈星驰身上未可知,皇后的九族怕是要不保了。 皇后站起身,刁嬷嬷帮她理了理衣裳,两人低声说了什么,温若初站得远听不清。 皇后经过她的时候,脚步微顿,扯出一抹僵硬笑意。 “你还真是厉害,本宫竟没看清你。” 温若初坦然接受夸赞,“谢母后抬爱。” 皇后鼻音轻哼一声,淡淡扫了一眼温若初,眼神冰冷,带着明显的警告和威胁意味。 温若初假装没读懂皇后的眼神,不以为意嘴角挂着浅浅笑意,她目送皇后。 “儿臣恭送母后。” 御书房 老皇帝端坐龙之上,脸色阴沉,一页一页地翻看面前沈惊澜呈递上的账本,账本上记录着近几年鄞郡军费支出。 萧桂云私自募兵的花名册,账册和卷宗都摆在老皇帝手边,是刚刚翻阅过的。 御书房内气氛紧张而凝重,安静异常,只有老皇帝查看账本的翻页声响,众人大气不敢喘。 沈惊澜和御史台还有三司的几位老臣站在殿前。 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不是沈惊澜私下叫来的,沈惊澜从鄞郡回来,先是传信给温若初报平安,连家门都没回,直接进宫禀告鄞郡调查到的情况,凑巧御史台和三司的人都在。 御史台拉着三司的人弹劾太子沈星驰,因一桩争风吃醋的案子,沈星驰看中了一个兵部员外郎的夫人,几番跟踪调戏,那位员外郎的夫人不忍受辱投缳自尽了,留下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孩。 这位员外郎四处投告,迫于太子权势,投告无门,在刑部衙门门外也上吊自杀了。 好好的一个家就这么散了,只剩下一个孩子。 这事传得沸沸扬扬,百姓自发到御史台门口请命,御史台被迫接下这桩案子。 御史台刚说完员外郎的案子,沈惊澜就来了。 老皇帝听御史台念叨的心烦,一个巴掌拍不响,那个员外郎夫人也定是有错,她若是守妇道,整日待在后宅,太子怎么会调戏她? 到底是出了人命,正是群情激奋,他虽贵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为太子说话。 正寻思着找一件旁的事岔开,拖段时日,派太子去江南赈灾,有了政绩,这事也就过去了。 赶上沈惊澜回来了,老皇帝直接让沈惊澜禀告鄞郡那边军用物资耗损异常的案子。 没想到沈惊澜说的案子更让人抓心。 沈惊澜缓声道:“儿臣把鄞郡郡守带了回来,已经确认鄞郡的那些兵马就是鄞郡郡守萧桂云亲自招募,卷宗里有萧桂云画过押的口供,萧桂云亲口承认……” “朕果然没看错你。”老皇帝合上账本,打断沈惊澜后面的话。 “朕让你去查军需物资贪墨案,你竟查出萧桂云谋逆案,证据链条清晰,此等雷霆手段,缜密心思,当属年轻一代楷模,有先皇遗风。” 皇后走到御书房门口,听到的就是这么一句夸赞沈惊澜的话。 这话陛下可不是第一次对皇子说,上次夸的还是沈飞白。 她并不知老皇帝和柳家那些暗中较量,只知道六皇子沈飞白还活着的时候,陛下很是看中沈飞白,给沈飞白安排重要职位,曾一度比肩太子。 这句夸赞如一根尖刺扎进皇后心里。 天是要变了,男人果然是靠不住,皇后暗自庆幸还留了点家底。 沈惊澜自然也听说过老皇帝曾经不止一次对沈飞白说过,沈飞白能力卓著,有先帝遗风。 沈飞白是怎么死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老皇帝的这句“先帝遗风”是肯定,也是警告。 警告他恪守本分,不该多管闲事。 沈惊澜恭顺道:“父皇谬赞了,先帝远见卓识,有雄才大略,儿臣难以望其项背,不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儿臣调查鄞郡军需案,是父皇当机立断允准儿臣调查,儿臣也只是尽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罢了。” 众人纷纷附和沈惊澜,猛夸老皇帝英明,教子有方,一顿彩虹屁。 老皇帝脸色稍霁。 第160章 诱敌深入 听着里面气氛不那么严肃了,皇后让太监通传,里面很快传出让皇后进御书房的声音。 皇后抬步走进御书房,按照刁嬷嬷教她的,给老皇帝行礼之后就开始扮柔弱,装委屈,把所有错处都推到萧桂云身上。 刁嬷嬷本意让皇后单独向老皇帝哭诉,以为皇后明白了她的意思,就没详细嘱咐,万万没想到尚书房还有外臣在。 皇后听说沈惊澜得了密旨调查鄞郡,早已六神无主,失去思考能力,刁嬷嬷怎么教的,她就怎么做。 不管不顾,走进御书房当即跪地不起,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都是妾身的错,妾身约束亲眷不力,险些酿成大错,请陛下责罚,妾身绝不阻拦……” 话里话外萧桂云私募兵马和她无关,她不知情,她也是刚刚知道。 一位年近五十的皇后,满头珠翠,一脸皱纹,御书房当众痛哭,多少有些失了体统,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一脸尴尬。 老皇帝比三司和御史台的人还尴尬,轻咳好几声,皇后自顾哭天抢地哭着,没注意到他的眼色。 老皇帝板着脸色,无奈看向众人。 “都先下去。” “是。” 沈惊澜和御史台以及三司的人齐声道,纷纷退出御书房。 等在御书房门口的范天恩见沈惊澜出来,赶紧迎了上去,眉眼间透着一股兴奋,低声道。 “真是巧了,御史台和三司的人也在,也亏得他们在,萧桂云的案子势必会有个说法,武兴和萧桂云勾结在一起,追风兄弟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咱们的运气不错。” 沈惊澜眉心微蹙,不置可否,老皇帝的态度很明朗,鄞郡私募兵马案子也就是到萧桂云这里。世人皆知萧桂云是皇后的弟弟,为人庸弱胆小怕事,能做出私募兵马这种掉脑袋的事,背后定是有人授意。 老皇帝越是存私心护着沈星驰掩饰事实真相,越是把沈星驰推向深渊。 沈星驰这个太子位暂时稳了,老皇帝的皇位可就不稳了。 范天恩还在喋喋不休地念叨着御史台和三司“凑巧”来御书房觐见老皇帝的事。 沈惊澜瞥了范天恩一眼。 “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 不过是有人刻意为之罢了。 利用百姓之口,无限放大矛盾,煽动百姓情绪,逼御史台不得不出手,有组织有预谋,四两拨千斤,可以躲在背后,又没有任何损失。 此等手段基本无解。 沈惊澜太熟悉这种打法了。 他从鄞郡回来直接进宫禀告案情,还没见温若初,更没通过气。 当他走进御书房听了两句御史台那些人控诉沈星驰罪行,联想到路过御史台,数以千计百姓堵在御史台门口,他便知是温若初在背后造势。 范天恩一脸不明所以,“啊?不是巧合,难不成有人刻意安排?可御史台那些老顽固,陛下都拿他们没办法,谁能支使动他们?” 沈惊澜并不想和范天恩解释,“回府。” 荣王府 温若初听完沈惊澜回来讲述的御书房情况,一整天都丧眉丧眼的。 追风是因为凑巧撞见武兴和鄞郡郡守萧桂云往来,被杀人灭口,这条人命债,萧桂云也有份。 沈惊澜回来没一会儿,刑部那边传来消息。 萧桂云前脚关进刑部大牢,后脚就被赐了一杯毒酒,死了。 听说老皇帝后来又召见了太子沈星驰,没人知道老皇帝和皇后太子说了什么。 只是后来皇后和太子从御书房出来的时候,母子二人脸色不好,大抵是受到了老皇帝训斥。 鄞郡的私募兵马案就这么结束了,追风因撞见武兴密会萧桂云,一时没防备,死在武兴手上。 武兴死了,萧桂云也死了。 追风的仇也算是报了。 温若初换上一身素色衣裳,往铜盆里扔了两叠纸钱,越琢磨,心里越是堵得慌。 “这仇报了,又好像没报。” 范天恩半蹲在铜盆前,听说皇后和太子全须全尾地从御书房出来,骂骂咧咧了一下午,愤愤不平道。 “陛下是老糊涂了,萧桂云帮皇后和太子私募兵马,账本和花名册都摆在眼巴前了,有萧桂云白纸黑色的画押,就装没瞧见。” 沈惊澜眉目低垂,坐在温若初身边,看着面前的铜盆,沉默了一下午,纸钱燃烧的火光映在他那张俊脸上,神色冷厉而落寞。 温若初轻声劝慰沈惊澜,心里难受,硬是挤出一抹笑意。 “其实这次我们也不算落了空,老皇帝训斥了皇后和太子,还搁置了太子手上所有政务,老皇帝皇后和太子之间看似牢不可摧的关系,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嫌隙。” “我们不如趁热打铁,抓准时机扩大这个嫌隙。” “皇后母族萧家在雍国既非商贾,也非簪缨世族,萧家仗着皇后的势这些年才慢慢兴起,族中没有能力超群的父兄,子侄辈也每一个顶用的,萧家无权无势更没什么钱,萧家整个家族都是能过且过的躺平状态。” “五六万规模的兵马,养这么多,需要银子不是小数目,光军饷支出这一项,每年粗略估算至少三千万两,军需用品和雍国军队的混淆在一起,只能节省一部分开支,这军饷从哪出?” 沈惊澜和范天恩同时看向她,沈惊澜略微迟疑一瞬是明白了,范天恩不明白。 “从哪出啊?” 萧家没钱,皇后必然是把手伸到了政务上,从旁处捞取银子,补上了她私募的这支军队军饷的空缺。 皇后太子和老皇帝之间已经出现了嫌隙,只要老皇

相关推荐: [快穿]那些女配们   取向狙击   洛神赋(网游 多攻)下   【刀剑乱舞】审神计画   总统(H)   盛爱小萝莉   致重峦(高干)   郝叔和他的女人-续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捉鬼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