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师妹骗他身子后,始乱终弃了 > 第100章

第100章

走南闯北,有时候十天半月回来一趟,有时候三五个月都不见人影。 吕三伯给人留了口信,但只要有空就还是会亲自过去找。 终于,国庆节之后,工程队把改造给秦天南和谈老太用来居住的那几间屋子给改好了的时候,苗文德找上门来了。 他是跟着车队回来,听到吕三伯留的口信,就第一时间找过来。 看到秦天南,苗文德的眼睛也湿润了,太像了,跟当年的小姐太像了! 再想到小姐一直没找到,苗文德心中更加伤感。 见面之后,苗文德才详细跟秦天南说了他这些年的经历。 当时形势不好,秦安平死了之后,苗文德也知道不可能再给秦家翻案,只能等待时机。 他作为“被剥削”的身份,是没有人为难他的,甚至还给他安置了户籍、工作。 他利用自己的能力混进公家车队,跟着走南闯北,身份行动都比较自由。 在秦菘蓝落水失踪之前,他去过红旗农场一次,但没见到秦菘蓝。 不得已,他只能打点关系,拖人给秦菘蓝送了点衣服和粮食。 可等他再过去的时候,就被告知秦菘蓝落水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他当时根本不愿意相信,他花了很长时间找关系,调查。 后来不得已,只能接受这个事实,但他相信小姐一定没死,反正没有见到尸体就是没死。 他就开始了工作挣钱,顺便沿着那条河往下游找。 只要有空,他就会沿着河岸一处一处地找。 “小南,我觉得你妈妈肯定没死。” 苗文德说。 “我找了这么多年,沿河下游的所有村子我都找过!” “有人说曾经见到河里有人飘下去,但看不清,那条河水流湍急,几乎每年都会淹死人。” “而那条河在枯水期的时候,大半河床都会暴露出来,周边的大队会去拉河泥肥地,同时也是给河道清淤,防止来年水患。” “我问了,没有符合你妈妈特征的尸体被找到。” 苗文德把自己的笔记本给秦天南看。 “我每年都会去询问记录,这些年从那条河里发现的尸体超过30具,除开有家属认领的,还有无名尸体,特征都不符合。” “所以我相信你妈妈一定没死。” 苗文德斩钉截铁地说。 秦天南心中的感动难以言喻。 苗文德叹气:“我猜你妈妈肯定没死,但她可能是出现了什么意外,才没办法回来。会不会是头部受伤了,丢失记忆?” “有可能。” 苗文德:“现在环境越来越宽松了,秦家也平反了,以后可以光明正大地找你妈妈。” 秦天南:“登报。” 苗文德惊讶。 秦天南又说了一遍:“登报寻找。” 这时候的报纸是没有广告的,就是纯粹的各种新闻、事迹。 当然也没有寻人启事这个栏目。 如今书籍报刊之类的管理非常严格,所有报纸都是重要国家单位发行的,当然不会给你刊登广告,更别说是私人广告了。 那怎么登报? 秦天南指了指自己:“既然报纸只能刊登新闻或者人物事迹,那我争取多上几次报纸。” 苗文德有些没反应过来。 怎么上? 之前他在路上,也看到了报纸,关于小南是高考状元的事,以及她去年被顶替的事。 他当时远在北边,边境线上,看到报纸就急匆匆地赶回。 回来就收到口信,说秦家平反了,小南在找他,他才会迅速赶来秦安堂。 那些报纸之所以会刊登小南的事,就是因为她是女状元,且经历太曲折了。 但这样的事,已经铺天盖地上过报纸了,全国皆知了,还会再继续上报纸吗? 不会的吧。 小南也不可能再去考一个状元啊。 秦天南:“状元只能上一次报纸,但我的医术可以上很多次。” 苗文德:“……” 秦天南只是笑,没有过多解释,如果这会儿告诉苗叔,她现在的医术,比曾经的外公还厉害,苗叔估计肯定不会信。 很快,秦天南就告诉苗文德,她是怎么上报纸的。 过去那些年的运动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是巨大的打击。有调查表明,海市到1978年,曾经20位名老中医,能够出诊的只有1名。 其他地区情况也是如此,高级中医人才短缺。 恢复高考时全国医药类院校89所,中医学院只有17所,且“规模过小,校舍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缺乏”,这17所中还有不少中医学院没有附属医院,严重影响中医教学和实践。 鉴于这种现状,卫生部提出了“要认真贯彻国家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这份文件被国家直接转发,也被称为56号文件。 之后,大领导也亲自批示,“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 《人民报》发表《大力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光明报》发表《重视中医、发展中医、提高中医》,还有各级报纸都纷纷跟进。 全国各地都积极响应,纷纷掀起学习和贯彻56号文件精神的热潮,为中医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而就在这时,丰州日报也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医或将亡于中药》——秦天南(南星)。 在一片发展中医的热闹氛围中,忽然来了一个“中医或将亡于中药”,实在是有点煞风景,还很让人愤怒。 凭什么这么说? 但凡看见这个标题,人们都会被气到,会忍不住要看看这到底是谁在胡说八道! 一看,秦天南? 有点眼熟。 再看后面括号里的“南星”,很多人都不由得惊讶,是南星啊! 现在大学开学才两个月,距离南星省状元上遍各大报纸全国出名,也就才三个月而已! 谁会这么快忘记她? 很多人至近还对她的曲折经历啧啧称奇呢,总爱用她来举例。 甚至有些人写议论文的时候,都把她的事迹当成论点了。 所以可想而知,很多人在被这个标题吸引,又看到作者是“南星”的时候,就对这篇文章产生更大的兴趣。 还有些人性子急,被标题给气到之后也没顾得上看作者,直接看内容。 这一看,就明白了为什么文章会是这个标题。 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如今中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乱象。 从开在秦安堂旧址上的人民路药材收购站,再到其他药材收购站,甚至是医院的中药房,全都有不同程度的药材问题。 秦天南以中医人的问题,又详细举例了一些病例使用假药、次药会造成什么后果。 “中药材是天然植物药材,药性本就因产地、采收、炮制有所不同,这就是有经验的老中医会根据个人体质不同,增减方剂中药材数量的原因。倘若药材不真,便是杏林国手也治不好病,救不了命!” 在文章末尾,她说,“大力发展中医的同时,更要发展中药,要守住药材质量的底线,勿让中医亡于中药。” 看完这篇文章的人,无一不拍手叫好。 这是最简单朴素的道理,就是不识字的文盲也能明白,药材是假的,再厉害的大夫也没用。 再看看文章中,竟然连公家的药材收购站都收购假药,真药中掺杂假药、次药。 甚至是在医院的药房中抓的药,也掺有假药次药。 实在是触目惊心! 很多去去医院看病开了中药,觉得效果可能不太好的人,就会忍不住想,是不是自己吃的药是假的,所以才没用? 白花钱,还受罪! 真是太让人气愤了! 这篇文章很快就引起卫生部的注意,紧接着,一场轰轰烈烈的药材质量保卫战从上至下展开。 首当其冲的就是丰省。 丰省作为中原地带,本就是中医药的发源地之一,是中医药大省。 却出现这样的问题。 有关部门是干什么吃的? 丰省的解决速度很快,由上至下,追究所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就好像是早有准备一样,很快就交出一份答卷。 下至药材收购站的收购员,上至丰省主管文教卫的领导,该抓的抓,该免职的免职,该检讨记过的就检讨记过,上上下下处理了一百多人! 还打掉了很多跟药材收购站有勾结的制假售假团伙,他们利用药材产地农民的名义,把真假药掺在一起卖给药材收购站。 这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被连锅端了。 当然,难免会有漏网之鱼,但有这一波杀鸡儆猴,想必短时间内没人敢在随便卖假药! 丰省打击中药材制假售假的举动,被上级表扬,号召全国各省各地区学习,在发展中医的同时,更要守住药材质量底线。 秦天南(南星)的名字,再一次响彻全国各地。 苗文德看得激动不已。 原来小小姐说的想要上报纸,就是这样上的啊,这么轰动! 在回来之前,他就知道了小南收回秦安堂的过程,知道她揭露了药材收购站收购假药的秘密。 秦安堂顺利被收回来了,但揭露的收购假药这事儿好像又没什么动静了。 他打听了一下,说是上面有领导觉得影响太坏,私下里处理就行了。 所谓的私下里处理,那自然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很多像沈文慧这样的药材收购员被开除,抓了两个站长,然后这事儿就好像已经过去了,再没人提了。 如果真的只是怕影响坏,没有公开处置,那只要能把药材都给整理好,剔除假药,那也行。 可前些时候,眼睛已经完全恢复,但还需要用药调理身体的吕康宁,吃了小南新开的药后,眼睛又出现模糊问题,小南立刻看了药材,才发现药方中的茯苓、人参、葛根、淮山药,竟然都是假的! 小南立马就又换了几个经典方剂,在各个医院、诊所抓药。 都有不同程度的假药! 苗文德也很生气,却也只能安慰小南,等秦安堂被批准重开,他一定会亲自守好药材关。 但没想到,半月之后,小南的这篇文章就出现在了《丰州日报》的头版头条! 苗文德立马就猜到了什么,以《丰州日报》的性质,这种“自揭自短”的文章,后面必定有丰省大领导的支持。 而允许这篇文章发表,自然也已经准备好了后手。 果不其然,这篇“自揭自短”的文章,并未给丰省带来太大负面影响,反而获得中京的表扬! 苗文德感慨不已。 祝震川对此骄傲的很,还跟苗文德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丰省日报》的报道非常严肃,文章中句句都是干货,秦天南能够夹带的私货很少,也就是顺势提了一下秦安堂而已。 她想要利用知名度寻找母亲秦菘蓝,这事儿就不适合在《丰州日报》这样的报纸上提。 不过么,《丰州日报》的这篇文章是比较偏官方性质的,这篇发出来之后,其他报纸要么转发文章,有点追求的就会想要亲自采访一下秦天南。 比如贝明艺工作的《京市教育报》,还有《丰省妇女报》,《南省先进报》等等。 《京市教育报》作为最先报道“南星”事迹的报纸,在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又追踪报道了好几期,把“南星”塑造成了现代青年学生的榜样! 一直到今天,报社还在源源不断收到全国各地的许多来信,关心“南星”的大学生活,选择留在丰省医学院有没有后悔之类的问题。 秦天南也如实说了,自己被学校教授特批可以不用跟随课堂同步学习,可以自己安排学习进度。 她把当初跟教授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还把自己看过的医学类专业书籍也说了一遍,贝明艺给那摞在地上足有一米多高的两摞书给拍了一张照片,作为素材。 这种人物采访,难免会聊到生活方面,聊到家人。 之前的报道中,只是提到她外公是秦安平,这次报道,就提到了她母亲秦菘蓝,原本是丰州大学化学系的教授,被下放到劳改农场之后,提前发现并且破坏掉间谍的爆炸袭击,却不幸落水失踪。 “记者在采访秦天南的时候,提到妈妈秦菘蓝,她的情绪就难掩激动,记者问她有没有妈妈的照片,她说没有,母亲被调查时,父亲跟母亲离婚,很快就又再婚。一夜之间,关于她母亲的所有东西都消失了。不过她说和母亲长得很像,她相信母亲肯定没死,她们一定会再见。她还玩笑般地跟记者说,让记者在报道时帮她写一份寻人启事,群众的力量最大,请大家帮她找妈妈。在经历那么多坎坷依旧保持乐观豁达,不愧是我们的榜样!” 连续几天,苗文德拿到了很多份报道小南的不同报纸,上面都在帮小南找妈妈。 苗文德不由得热泪盈眶。 几家欢喜几家愁。 秦天南这边乐观又声势浩大地登报找妈妈,高红霞却是天都塌了。 沈文慧又被抓走了! 在秦天南收回秦安堂的时候,沈文慧和那个站长就被一同抓走,但沈成山走了沙家的关系,沈文慧又只是个收购员,很快就被放出来了,那个站长一直被关着。 后来收购假药的事不了了之,高红霞就更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了。 那可是沙家的关系! 沙领导虽然不是主管这方面的,但那么大的领导呢,谁敢不给面子。没看秦天南把假药闹腾得那么大,最后还是不了了之了吗? 可是忽然,秦天南又在省报上发了那么一篇文章,简直石破天惊啊! 但高红霞还是觉得,最多就是闹腾一下处理一些人,肯定动不到沙领导头上,文慧也肯定没事。 可她万万想不到,事情愈演愈烈,文慧竟然又被抓紧去了! 高红霞哀求沈成山,赶紧去找沙领导,想办法把文慧弄出来啊,一个女孩子被抓紧去,那出来之后还能有什么名声? 可沈成山却阴沉着脸说,主管这方面的那位领导,被D内处分,记过查看。 这时候去求沙领导捞沈文慧,你猜沙领导会不会高兴。 第65章 今年才刚提出的改革开放,而私人中医诊所,要到两…… 今年才刚提出的改革开放, 而私人中医诊所,要到两年后才会放开。 秦天南个人想要重开秦安堂,跟现在的规定是不符合的,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跟丰省医学院合作,作为丰省医学院的中医实践基地。 这也是之前校长宋秋白跟秦天南承诺过的,她想要重开秦安堂, 眼下只有这一种办法。 秦天南把手里的钱拿来重新修缮改造秦安堂, 最先修缮的就是原本秦安堂的大堂。 大堂的功能就是分诊、挂号、拿药。诊室在二楼。 目前也只有5个诊室, 不分科室, 但在诊室门口会挂上坐诊大夫的名字,以及大夫擅长治疗的方向。 一楼大堂里也有对各个坐诊大夫的介绍,介绍对方擅长治疗什么。 比如有的大夫擅长治疗跌打损伤, 外伤骨伤这些,还有的大夫擅长治疗妇女疾病,也有专注儿科的等等。 每个大夫过来坐诊的时间不一样。 病人在挂号前可以先看看自己想要看哪个大夫, 如果不懂可以问大堂的实习学生,问过再挂号。 由于这里也承担着教学实习的任务,故挂号费也低,只要5毛钱。 药费进货价多少,卖价只加百分之一, 因为是中药材, 肯定会有损耗,加的百分之一也只能抵消掉药材损耗, 根本不是为了盈利。 而且秦安堂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 当然了, 要享受到这些,也是有条件的, 比如在大夫给你看病的时候,会有实习的同学也跟着上手。 可能会让学生给你触诊、扎针、开方等等,但一定会有老师把关,在处方上签字。 如果不同意被当做教学案例,那就请移步去市医院省医院治疗。 愿意来秦安堂坐诊的老师并不多,5个诊室足够用了。 原因是,今年丰省医学院被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医学类院校,学校把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都给分开了。 目前中医学院教的老师有二十多人,但这里面一多半都是之前的老师,同时也是市医院、省医院的大夫。 学校之前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这些老师们就会把学生带到自己工作的医院进行实习学习。 这一部分老师当然不可能来秦安堂坐诊,人家也不需要。 当然,真来了也盛不下那么多老师和学生。 答应过来的5个老师,基本上都是今年新来的,比如曾经是苏市的知名中医冯锡,被下放8年,直到今年才刚平反。他不愿意回苏市,更不愿意回来当老师,宋秋白磨了他很久,才把人给弄回来。 还有另外3位老师的情况也都差不多,都是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的老师,没在其他医院任职。 只有一位是曾经在市医院中医科任职,但又甩手不干,只在学校教中医理论基础的。这位老师脾气又臭又硬,风评也不大好。 不过宋秋白敢举荐担保,秦天南就敢要。 目前就这5位老师,会按照各自上课情况进行安排,工作日每天至少会有一位老师带着学生过来坐诊。 开业当天,5位老师带着新一届的75位新生一同到场,按照之前已经演练过的,一部分新生负责接待病人,向病人说明秦安堂的规矩,指导病人挂号,带病人去科室找大夫。 一部分新生负责药房的工作。 一味味的药材已经被放进古朴的药材柜中,每个抽屉上都写着药材的名字。 负责抓药的,要仔细核对方子上的每一味药材种类和数量,确保不出差错。 开业之前,各项工作都已经准备完毕。 “我好紧张啊,不知道有没有病人来。” “有点悬吧,这又不是供销社来了新奇商品,大家都争着过来抢购,这是医馆,看病的,得正巧人家生病了才会找医院看病吧,还得人家正巧能找到这儿来。” 大家心里都没底。 但是很快,提前过来的学生们就发现,门口不断有人徘徊,这里看看那里看看。 看到学生们,人家还问是不是今天开业。 学生们赶紧说是。 “腰疼能看不?” “能!” “那怎么看,是不是小秦大夫给看?” “可以找小秦大夫看,也可以找我们其他大夫看。大娘,我们到9点钟才正式开业,我先给您介绍一下咱们今天坐诊的大夫。” 会来事的同学立马笑着说道,“我们是丰州医学院中医学院的学生,秦安堂是我们学校合作的实习医馆,非盈利性质的。” “啥叫非盈利性质?” “就是不靠给人看病挣钱。我们只收取基本的挂号费,用以维持秦安堂的运转,除了挂号费,不另外收取诊疗费,药材我们按照进货价加百分之一收费,咱们中药有损耗嘛,如果完全按照进货价卖,后面肯定亏本,这医馆也就开不下去了。当然了,您也可以拿到方子后自己去外面抓药。不过,我们医馆能够保证没有假药。” 大娘有些不敢置信:“那,那你们这是图啥?” “为了给国家培养更多中医人才呀。来坐诊的大夫都是我们学校的教授、老师,来给大家看病,也是让我们这些学生跟着学习。那什么,纸上得来终觉浅嘛,好大夫也没有说是看书看出来的,非得上手实践,看得病人越多,经验才越丰富嘛。” 大娘恍然:“就跟以前医馆里的学徒一样嘛,跟着老中医学给人看病。明白明白。” 是的,跟师,师承,这是中医最经典也是最有效的培养方式。 只不过以前是一个中医大夫,就带几个学生,现在学校里,一个班级就有几十个学生,明年还会继续扩招,如此就能尽快培养出大批量的人才。 “大娘您咋知道我们今天开业的?” “看报纸上采访小秦大夫说的嘛。” 原来如此! 正说着话呢,门外又有人来。 “能看白内障吗?听说小秦大夫看眼睛可厉害了,今儿秦安堂开业,我就来找小秦大夫了。” 学生们还不明所以呢,吕三伯就拉着吕康宁在门口跟人说:“我儿子的眼睛已经全好了!” 吕三伯已经翻来覆去地把吕康宁眼睛的情况讲了很多遍,其实周围的邻居都知道。 吕康宁的眼睛忽然失明,让他错

相关推荐: 删除她gl   性感寡妇,在线发癫   [综影视]寒江雪   浪剑集(H)   地狱边境(H)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危险情人   和徐医生闪婚后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壮汉夫郎太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