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可不敢耽误。” 没人相信沈南星能治。 不过人们到底是让开了点,让沈南星顺利挤了进去,无他,沈南星是谈大伯谈大娘的侄媳妇,一家人。 躺在地上的大伯娘栾秋霞双眼紧闭、脸色苍白、颈部僵直、四肢发凉,这会儿也没有没有医用的瞳孔笔灯,沈南星只能大致观察一下,栾秋霞的双侧瞳孔等大,对光的反应迟缓。 旁边地上是她的呕吐物。 谈家悦哭着说:“我娘昨天就说头晕恶心。今儿早上把饭做好,正在铡猪草,娟子娘就来跟我娘说事儿,我正洗脸呢,听见娟子娘大喊,等我出来,就看见我娘吐了一地,整个人僵着厥过去,直挺挺地往下倒。” 娟子娘是村里有名的媒婆,最爱给人牵线说媒,她去哪家,铁定是要给哪家姑娘儿子说亲。 谈家老二谈家明,对外说自己谈的有对象,只等着大哥结婚他就也结婚。 老三是跟着大伯这边堂兄弟一起序齿的谈三礼,结没结婚的他的婚事都轮不到这边插手,何况他和沈南星阴差阳错的结婚,倒成了兄弟中最先结婚的。 老四谈家海在县供销社上班,是办事员,村里的媒人轻易不敢给他说亲,不般配。 老四谈家耀和老五谈家悦是龙凤胎,俩人都才16岁,不到年纪。 显然,娟子娘过来还是因为谈家胜那一波三十折的婚事。 谈家胜跟他爹谈中祥一样,老实木讷,身强体壮一把子力气,干活真是一把好手。 但就是人太木了,又死脑筋,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听他爹娘的话,也听他奶他兄弟的话,孝顺的很,在外头下苦力挣一毛钱回来都得交给他娘。 人再憨厚不过,村上甭管是谁要帮忙,只要他有空就给搭把手,给别人干活也不惜力气,实实在在的好人。 村上谁都说他老实能干,可谁都不愿意把闺女嫁给这样的老实人。 先前娟子娘就给介绍了一个,他娘给他塞了两块钱,让他跟姑娘一起去赶集。 这年代相亲就是这样,没成之前不会去对方家里或者村里,不然成了还好,不成就闹得人尽皆知,名声不好。 一般都是要让男女双方互相认识一下,都会选择让他们一起去赶集,集上人多,人来人往的俩人走近一点说话也不惹眼,俩人可以一起逛逛集市说说话,合得来就可以让女方上门,去男方家里看家。 这个看家,其实就是让女方去看看男方的家庭情况,有没有房子啊,够不够住,家庭条件怎么样等等。 而谈家胜总共相看了3个姑娘,却一个都没进行到看家这一步,往往是一起逛个集,回头女方就跟媒人说不愿意。 真能给栾秋霞急死,就追问儿子谈家胜到底怎么回事。 给他带钱去跟姑娘赶集,就是叫他给姑娘买东西的。 吃的玩的,或者是有县里下来放电影就看场电影,那可是五六年前的两块钱,在农村集市上还是很有购买力的。 第一次,谈家胜带两块钱出去,回来的时候交给他娘的还是两块钱。 一问才知道,他没给人家姑娘花一分,人家姑娘买个糖饼吃,还是自己掏的钱,人姑娘买了俩,要给他一个吃,他也不要。 问他为什么呢? 回答说他不给别人花钱,也不花别人的钱。 媒人娟子娘都急死了,怎么就是给别人花钱呢,那姑娘可是说给他的媳妇,结婚了就是一家人。 谈家胜说:还不是呢,等是了再给她花钱。 娟子娘整个无语,这难道是憨厚到极致的精明? 栾秋霞也是一脸懵,她发誓他真没教儿子这么抠。 第二次的时候,专门跟他说,带了钱过去就是让他给人家姑娘买东西的,人家姑娘要啥,就给人家买,不能小气。 结果呢? 正巧碰上放电影,可难得了,人家姑娘就说要看电影,让谈家胜去买一袋友谊瓜子,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影。 姑娘自己买好票等谈家胜,可等来的是谈家胜手里抱着俩葵花盘。 这年代高档的瓜子有供销社里卖的,包装好的外地运进来的友谊瓜子,一斤几毛不等。 但最常见的还是集市上农家自己炒的瓜子,装在蛇皮袋里,就用一个小小的白茶碗舀,前些年是一碗两分钱,小孩子解馋买一碗就够,大人看电影吃的话,买上几碗或者是称一斤,用纸包好也就够了,便宜的很。 这姑娘家条件可以,媒人想来也提过谈家条件不错,所以这姑娘的意思是买供销社的瓜子,干净卫生颗粒饱满,味道也好,不像自家炒的那种有不少干瘪的、虫咬的,还有沙子,有的还混合着蛇皮袋上残留的化肥味,味道也太咸。 可谁能想到谈家胜他连两分钱一碗的炒瓜子也舍不得买,就买了俩葵花盘! 谈家胜自己还不觉得有什么不对,这一样是瓜子,姑娘又没给他指定要买供销社的瓜子。 他还怕人家姑娘一个不够吃,给买俩!挑得最大最漂亮的俩葵花盘,两分钱一个呢!真没小气! 人姑娘穿着新衣裳来相看,去看场电影要吃瓜子,还得抱着个大大的葵花盘一个一个抠生瓜子吃? 那这谈家到底是穷呢还是抠呢,又或者是又穷又抠? 反正不管咋地,这人就不能嫁,虽然这人浓眉大眼国字脸,长得跟电影上的人一样,怪好看的,要不然也不会看一眼照片就愿意来相亲。 这就又吹了。 娟子娘给说第三个的时候,各方面条件放得都很低,对女方也没任何要求,就是正常农家姑娘就行,家庭条件差也没关系,人品好勤快能干就行。 栾秋霞也吸取前面两次的教训,给谈家胜好一番交代,甚至给了谈家胜5块钱,让他跟这姑娘逛街时,必须把这5块钱花完。 结果好么,这姑娘得知谈家胜带了5块钱,问姑娘喜欢什么都可以买,只要不超过5块钱,并且他手里也有票就可以的时候,姑娘直接给谈家胜跪下了,说她其实有对象,她不是自愿来相亲的,因为媒人说如果相上了谈家愿意给80块钱彩礼,她家里人就非逼着她来相亲。 姑娘求谈家胜把这5块钱和那十几斤粮票借给她,她以后肯定还。 谈家胜就把这5块钱和粮票都给了那姑娘,那姑娘当即就坐上去县城的拖拉机,之后再没一点儿音讯。 可姑娘家里不干了呀! 你把我家姑娘给弄丢了!谁让你给她钱的? 反正就是闹腾,让谈家赔钱。 栾秋霞对儿子对那姑娘都恼火得不行,可绝对不认是自家儿子弄丢人家姑娘的。 那姑娘二十多了,自己长腿要走,谁管得了? 真要说,还得让那家人赔自家5块钱并十几斤粮票呢! 谈家在栾营村是外来姓,但栾秋霞娘家可是本村人,本地大家族,娘家亲兄弟就6个,这还不算一群叔伯家的兄弟姐妹。 当初谈大伯谈中祥娶栾秋霞,也是看中栾家娘家的强势,能叫谈家这外来户在村里扎上根。 那姑娘家眼看惹不起这家子,又有中人说和,真逼急了告他们卖闺女。那家就也不敢再闹事,这件事也不了了之了。 但后果就是,所有人都知道谈家胜是个憨子、木头,办事差半,这亲事就不好说了。 过得去的人家,看不上谈家胜,怕自家姑娘嫁过来受委屈;那磕碜点的人家,栾秋霞又看不上,觉得自家儿子太憨厚,老丈人那边不行的话会拖累儿子一辈子。 那二婚头或者寡妇什么的,栾秋霞更是不愿,不般配! 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谈家胜今年都29了,在农村已经算是大龄中的大龄,再不说亲,那以后真是要么娶寡妇,要么打光棍了。 栾秋霞真是着急上火。 娟子娘去年初的时候又给说了现在这个。 姑娘是七八里外方庄的,就是嫁了个大一轮的男人,结婚当天把彩礼全拿走,死活都不回门的春花,嫁的那个村子。 方家姑娘上过初中,看起来也白白净净斯斯文文的,就是有点矮,家里条件中等,父母也都是普通农民。 跟这姑娘,总算是走到了看家的地步。 看过家,姑娘也愿意,但就是流程走得特别慢。 谈家胜年龄大了,栾秋霞当然想赶紧把儿媳妇娶进门,二儿子谈家明那边也等着结婚呢。 但方庄这姑娘就是不紧不慢的,隔几天提个要求。 彩礼100块,成。 结婚要三十六条腿,成。 农忙的时候谈家胜得去姑娘家帮忙,成。 去年夏天收小麦和种秋的时候,谈家胜几乎天天都在方姑娘家,每天回来都累得倒头就睡。 栾秋霞心疼却也没拦着,姑娘家那边弟弟岁数小,地里活帮不上,愿意把姑娘嫁给大胜,还不就是看大胜能给那边帮一下,这点算计不算什么。 收麦、种秋又收秋,谈家胜累得瘦了十来斤,姑娘那边也终于松口,说等过完年,天不冷了就结婚。 也又提要求说,结婚后要单过。 一般来说父母在不分家,但实际上农村现在过得去的人家,儿子多结了婚的,几乎都分家了,没办法,不分家矛盾多。 栾秋霞想了想,分家就分家,早晚要分的,答应。 姑娘那边总算肯把日子给定下来了。 就定在农历三月初六,阳历是4月12号,也就是十来天后。 栾秋霞总算是放心下来,婚礼要用的东西也都置办得差不多,肉票也攒够,老四在供销社上班,提前已经打好招呼,到时候直接叫人把肉给送来。 其他酒席上要用到的粮食、豆腐、菜、干果,也都给下了定。 婚房布置好,三十六条腿也都准备好,给新媳妇准备的衣裳料子、床单被罩、全新的棉花胎等等都已经提前送去女方家里,等结婚那天会当成嫁妆再抬来男方家。 这边结婚,按理说被子是要女方家里准备的,但女方家里条件差的话,就也由男方准备好,提前送去女方家里,结婚那天“嫁妆”会好看一点。 总之什么都准备好,就只等日子到了办喜事。 昨晚媒人又过来了,谈家胜留在家里作陪,叫老二谈家明去老宅接妹妹谈家悦。 这也是谈家人的谨慎了,哪怕就在一个村里,哪怕谈家悦是个胖得被很多人嫌弃的姑娘,但如果晚上太晚,他们都会来接妹妹回家。 主要是早前有发生过姑娘走夜路,被拉到小树林里的事儿,他们就很谨慎。 大儿子终于快要结婚了,这段时间栾秋霞都是喜气洋洋的。 昨晚媒人来家里,说姑娘想要一个手表,旧的也行。 栾秋霞咬咬牙,点头应了。 不就是一块手表么,这婚事都要临门一脚了,再因为这手表黄了,就太糟心了。 原以为答应一块手表就完事,可没想到今儿一大早的,媒人娟子娘一又来了,她这一来,就出事儿了。 谈家悦在屋里没听见自家娘和娟子娘说什么,就看自家娘这明显是中风的样子,那肯定是气得啊! 不用问,能把栾秋霞给气成这样,必然是谈家胜的婚事又起波折了。 所有人都看向娟子娘。 “娟子娘,到底怎么回事,把嫂子给气成这样?” 娟子娘这会儿也是懊悔得不行。 “还能因为啥,方庄那姑娘又闹夭了。” “又咋了?她那边要啥就给啥,给100块的彩礼三十六条腿,咱这头一点儿都没打磕绊,说要分家嫂子也同意,让大胜去给她家干活也去了,昨晚又说要手表,也答应了,还能咋地?”栾家一个本家媳妇说道。 一群人都附和,可不就是么,方家也太过了点,满世界打听打听,就是县城里娶媳妇出手能这么大方体面的也不多。 这样的媳妇,若非大胜岁数大了亲事波折,那是怎么都不该要的。 娟子娘咬牙道:“我也恼火呢,咱这边的诚意谁看不到?就是娶个天仙也不过就这样了!可前几天三礼不是突然结婚了么,那姑娘家不知道怎么地听说了这回事,我今儿一早去给她说手表的事儿,她就又拉着脸,一脸不愿意的样子,说是老大都还没结婚,下面弟媳妇就先进门……” “三礼那是情况特殊,她挑拣个啥?再说了,大胜和三礼说到底是堂兄弟,没听说过堂哥不结婚,就不叫堂弟结婚的。” “呵呵,别说三礼跟大胜只是堂兄弟了,就算真是亲兄弟,咋,你老大一直不结婚,还能真叫下面弟弟全都耍光棍?” 娟子娘叹气:“我也是这么说。好说歹说的,那边也点头了。可是又说……又说……” “又说啥啊,娟子娘你那嘴啥时候变这样拙了,以后还咋给人说媒。” 这是嫌娟子娘吞吞吐吐的。 娟子娘一咬牙,说道:“姑娘家又说,大胜家这边没规矩,长子不离家,长孙不离宅,大胜是长孙,结婚得在祖宅,三礼……三礼结婚了该分出去单过。” “混账话!” “大胜奶还健在呢,老宅本就该她这长辈住,大胜爹娘当年结婚的时候也都说好的,给大房单盖出来,老宅就留给二房,三礼他爹不回村来,那大胜他奶百年后这老宅就是三礼的。这事儿秋霞也同意的。” 是啊,老宅归属这事儿是早就说好的,也是经过栾秋霞娘家都同意的。 谈家大伯谈中祥,是谈老爷子跟第一任老婆生的,如今的谈老太太,是谈老爷子在丧妻后又娶的,谈老太抚养谈大伯长大,既是继母,又有养育之恩。 谈老太生的儿子,就是谈礼的父亲谈中山。 之前谈大伯谈中祥娶媳妇栾秋霞的时候,就在栾家娘家人的见证下,把老宅的归属说清楚,免得以后有纠纷。农村在这方面办事上,很有规矩,当时还请了村里的见证人,写了文书签字按手印的。 说好了,老宅归二房,老太太一直住,后面如果老太太的亲生儿子谈中山不回村,那就传给亲孙子谈礼。 大房这边,谈大伯和栾秋霞结婚后也在老宅住,毕竟老宅那么大,谈老太当时就一个小老太太,一个人住那么大房子也浪费,等以后人口多了住不下了,就给大房另外单盖出来。 早些年能住得下,钱财也不宽裕,谈大伯和栾秋霞又刚结婚,也没必要立刻就去盖房子,所以就搁置了下来。 后来孩子们都长大,队上有别人家要分宅基地,谈大伯家就也顺势一起分了宅基地,前几年就已经把房子盖起来了。 只不过盖起来也没过去住,怕谈老太一个人住老宅孤单。 一直到去年谈礼重伤回来,得单独占一间房子,谈大伯家的几个儿子也眼看倒结婚的岁数,挤一起不像话,谈大伯一家才搬过去新宅这边住。 按照早前说好的,大房那边分宅基地要给队上交的钱,和盖房花的的钱,本应该是大房二房各出一半,但实际上全都是谈老太出的,一分都没叫谈大伯花。 可以说,谈老太在对待谈大伯这个继子上,是没有任何一点可以指摘的地方,栾秋霞娘家都没任何话说,只有说这小老太好的。 如果非要挑剔,那就只能说是谈大伯家盖的房子是土坯房,跟老宅的青石砖房没得比。 但这话咋说呢,国家物资非常紧缺,砖瓦等建材普通农民压根儿没渠道买,农村盖房都是盖的土坯房。 而老宅则是解放前,谈家老太爷用15块银元盖起来的青石砖大瓦房,这么多年过去,还是很气派。 所谓土坯,就是麦秸秆和黄泥混合之后,放进木板订成的四方框模子里,晒干再脱模,就成了一个个四四方方的土坯,代替砖石拿来盖房。 这种土坯房好处是冬暖夏凉又省钱,缺点就是下大雨冲刷、泡水,土坯会蚀掉。 谈家大房的土坯房养护得很好,儿子多劳力多,农闲的时候就会和了黄泥秸秆来,给墙壁外面糊上一层,等到夏天雨水多的时候,雨水就不会冲蚀掉内墙壁的土坯。 先前来看家的时候方家姑娘还对这房子很满意,也没提别的事。 那时候他家要是说非得叫大胜在老宅结婚,那这门亲就不用往下谈了。 现在什么都准备好,擎等着结婚的,方家又提这要求。 也难怪会把栾秋霞给气厥过去。 这么些年,说是谈大伯一家住在老宅照顾谈老太,可实际上谈老太身体倍儿棒,人干净又勤快,做饭也好吃,真论起来绝对是谈老太帮着继子一家的时候居多。 带孩子就不说了,孩子吃的用的,看病花钱,都是谈老太掏腰包。 谈大伯家这些孩子,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谈老太带大的,当然也带自己的亲孙子谈三礼。 另外大房有事钱不凑手,谈老太也没少补贴。 作为继母,谈老太对大房仁至义尽,天底下都找不出第二个这么好的。不知道多少人羡慕栾秋霞,碰上这样的继婆婆,比亲妈都不差! 这也是为啥栾秋霞那么火爆的性子,在谈老太面前却从来都是好言细语,敬重的很,对待三礼也跟对自己亲儿子一样。 三礼重伤成了植物人回来休养,大房一家都住出去了,不住在一起,可栾秋霞也总跟儿子女儿说,叫他们勤着过去伺候三礼,奶奶年纪大了,给三礼翻身擦身都怕闪着腰。 大房几个孩子,除了整天工作不在家的老四谈家海和在学校读书的谈家耀,剩下几个,谈家胜谈家明和谈家悦,往老宅跑的都特别勤快,帮着做着做那。 这次谈礼和沈南星结婚,栾秋霞也是尽心尽力帮着操持。 甭管谈老太百年之后老宅归谁,大房都绝对不会打老宅的主意。 非要大胜在老宅结婚,打得是什么算盘当谁都是瞎子看不见呢?在老宅结婚,不就顺势赖在老宅了! 这说出去是要让十里八乡都戳她栾秋霞的脊梁骨! 娟子娘这么一说,所有人就都明白了。 栾秋霞本来就是个暴脾气,为了给大胜娶这个媳妇,天天不重样的要求已经让她头昏脑涨,憋了一肚子火。 前两天又因为三礼和小南的婚事忙得脚不沾地,这还没歇过来呢,忽然听闻方家又作夭,一下子急怒攻心,可不就厥过去了么。 老二谈家明骑了自行车把卫生室的宋建国拉来时,沈南星已经给针消完毒,正准备开始行针。 大伯娘栾秋霞这情况可耽误不得。 宋建国拦住沈南星:“不敢乱来,我先瞅瞅情况。” 沈南星皱眉,但周围的人也都劝着让她先让开,叫宋建国看看。 谈家悦坚持说:“让小南姐来!小南姐能治。” “你这娃懂什么?人命关天,不是胡闹的。” “三礼家的没看过这么严重的病,你别给她揽事,这才是害她。” 沈南星跟谈礼结婚后,在婆家村子这边人的嘴里,她就是三礼家的。 “三礼家的你让让,叫你建国叔赶紧瞅瞅。” 总的来说村里人也都没坏心思,就是不相信沈南星的医术罢了。 宋建国也没耽搁,检查一下就说:“是中风,血管堵了。估计堵的时间还不长,赶紧得去挂水溶栓,拖久人就瘫了。” 边上就有人说:“可不得抓紧么,我丈母娘就是给耽搁了,偏瘫,半拉身子动不了。咱们村上桂枝婶儿,一开始情况比我丈母娘严重得多,但人家没耽搁直接去医院挂了水,现在恢复得跟正常人一样。” “要不说这西医先进呢,以前咱只知道叫中风,具体咋中风的咱说不出啊,人家西医就知道是血管堵了,尽快把那血栓给融了就好了。中医你就算知道有血栓也没法子啊,怎么融?融不了啊。” “说的是,以往女人生娃难产就是一尸两命,现在人家医院能做手术,剖腹产,生起来可容易了,就是得花好些钱。” 宋建国道:“西医本来就先进,中医就治点感冒发烧的,人家一颗药片能治好的病,喝多少中药汤子都不管用。还有这两年国家给打的预防针给吃的糖丸,别提多先进了。要是当年我能有这糖丸吃,这腿也不至于是这样。行了甭说闲话了,嫂子这去卫生院挂水也成,去县医院也成,赶紧的吧,别耽搁。” 他的腿,就是小时候得了小儿麻痹症,如今国家已经有了脊灰疫苗,这一代的孩子们,几乎已经看不到小儿麻痹症了。 “
相关推荐: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壮汉夫郎太宠我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毒瘤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花花游龙+番外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他是斯文糙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