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府认亲之人,是别有用心的骗子,谢混不会亲自来送,只会让手下的亲信做此事。当然,他会把此亲信跟自己的所有联系,断得一干二净。” 刘裕反问道:“那会稽王太妃呢?她可是多年前就跟谢混有联系的啊,我拿下了这些护送之人,然后要是她坚持说这个孩子就是司马秀熙呢?” 王妙音澹然道:“这个孩子在当年还在氐女的肚子里时,就给送到了大别山里,七年过去了,就算是他的亲奶奶,也不可能认得出。只有信物证明不了什么,就算是别的同龄孩子冒名顶替,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那护送之人改口,说他们是另外找了个孩子来冒名顶替,那就可以既保全了会稽王太妃,不至于因为此桉而牵连她,也可以彻底地否定掉这个司马元显的世孙身份,以后再也不至于有人能以此为借口出来另立宗室亲王了。” 刘裕点了点头:“你有办法让这个护卫之人承认是自己掉了包,换了人吗?能让他承认,真正的司马秀熙早就死了吗?” 王妙音点了点头:“我应该有这样的办法,只需要半天,让我查出这个护送之人的身份,就可以办到,死士硬汉有时候是无法让他屈服的,但如果知道他的家人妻儿的所在,那就好办了。”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这样就好,此事拜托你了,那个七岁的孩子,我想留他一命,可以吗?” ===第四千三百二十六章 株连幼童意难平=== 王妙音轻轻地叹了口气:“裕哥哥,我理解你的想法,毕竟是这么小的孩子,他一直也是被人利用,是无辜的。但我必须要提醒你一句,你是以何罪名来处置这些所谓冒领王爵,弄虚作假的人呢?” 刘裕的脸上肌肉轻轻地跳了跳:“就如你说的罪名,冒名顶替,欺骗朝廷和会稽王太妃。” 王妙音点了点头:“这个孩子,虽然年幼,但被教唆冒认身份,那同样是犯了罪了,以大晋的刑律,冒充亲王,是大不敬的重罪,不管是多大的孩子,都会处死的。” 刘裕闭上了眼睛,喃喃道:“法虽如此,但我们都知道,其实这个孩子是被冤枉的,虽然他是被谢混利用的道具,但罪不至死,有什么办法,能把他保下呢,起码,留一条性命?!” 王妙音沉吟了一下,说道:“冒充宗室亲王,是大不敬之罪,如同谋逆,但若是法外开恩,念及其年龄过小,也可以进行特赦。如果是会稽王太妇进行求情,说此儿就象他那个已经过世的孙子,乞求网开一面,让她留在身边当孙子抚养便是。不过,在成年之前,身份只能是家仆奴婢之类,而且,要另外取名,不能用司马这个姓氏,以免日后有人再去作乱。” 刘裕点了点头:“这是必须的,留他一命是为了好生之德,不忍心诛戮一个孩子,但也不能让他长大之后,留下后患,我刚才反复在想一件往事,那就是当年桓玄灭亡之后,江陵城中他昔日的部下王康产,把桓玄五岁的儿子桓升抓住,连同城中桓玄的一些党羽,一起在江陵集市上斩杀。” 说到这里,刘裕的眼眶有些湿润:“虽然桓玄罪恶滔天,万死不赦,但是他的这个小孩,只有五岁啊,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他是豫章王,别人不能杀他。但就是这样,也是难逃一死。后面桓振反攻江陵时,差点因此去杀司马德宗,大吼说五岁孩子何罪,要遭此毒手。他其实知道这时候拿下司马德宗和司马德文,控制在手上是最好的大旗,起码可以跟我们谈条件,但就是这样也忍不住想为这个孩子报仇,人心都是肉长的,换了我是桓振,恐怕也不会控制住自己。” 王妙音正色道:“裕哥哥,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实际上,任何以谋反夷族的重刑,都是斩草除根的,别说五岁,就是五个月,甚至五天的婴儿,也不会放过,防的就是他长大以后知道了家族的仇恨,要复仇,甚至是为了复仇而制造更多的仇恨和死亡。你如果把这个孩子交给会稽王太妃来抚养,恐怕要想好十年之后,这个孩子将来如何安置。” 刘裕的眉头一皱:“难道你觉得斩草除根这种事是正确的吗?哪怕七岁孩子,为了以后不留麻烦,也要斩杀?” 王妙音轻轻地叹了口气:“别的不说,就说你当年灭门王愉一家,当时你是下令斩草除根,一个不留的,王家上下连个丫环也没有留下,也有些几岁的幼童幼女死在你们的刀下,没有忘了这个事吧。” 刘裕的眼中闪过一丝愧疚之色,喃喃道:“那次是我怒火中烧,无法控制自己了,不止是我,所有的弟兄们也是,我们都把谢停风当成我们的亲弟弟,当年因为他在训练中的死,我们都跟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这么多年来,不止是我,起码有十几个兄弟,在活着的时候一直给他家寄军饷,就是知道他们家生活困难。” “好不容易等到停云也长大了,也参军了,我们别提多高兴了,那孩子在我们眼里,就象是停风活过来一样,我们一直关照他,就是想在他的身上弥补当年失去停风的遗憾,老实说,我对道规都没有这样关照过。” 刘裕说到这里,眼中泪光闪闪,当年的事情,似乎又浮上了心头,王妙音轻轻地把素手搭在了刘裕的肩上,这个时候,她除了做这样的动作,尽可能地以自己的柔情来安抚眼前这个钢铁一样强悍的男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刘裕的声音低沉而平衡,带着忧伤:“为了不让停云兄弟再有什么闪失,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不让他冲在最前面,甚至在建义的时候我都没有叫他,就是想让他好好活着。也许就是因为我的做法,让他没有机会立大功,当上校尉甚至是将军,最后只能以一个幢主的身份退役回乡,也正是因为他跟我们这些当上将军的人拉开了差距,我一时顾不到他,才会让他被王家这些狗东西所害!” 他说到这里,双眼圆睁,手也紧紧地握成了拳头,似乎是在捏王愉父子的脖子,连拳头上的骨节,也都是在啪啪作响。 王妙音幽幽地说道:“北府军有几万兄弟,你不可能一个个顾得过来,这些年来,这么多兄弟战死了,落下孤儿寡母,你也不可能只对谢停云好。这是他的命,不是你的过错。裕哥哥,你不必为此事自责。就算停云兄弟留在老家,也说不定会给人欺负,赔上性命呢。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啊。” 刘裕摇了摇头,轻轻地握着王妙音搭上自己虎肩的手,这只柔荑,这会儿掌心也是沁出了香汗,显然,她的心中,这会儿也是波澜起伏,刘裕叹道:“妙音,不要这样安慰我,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我建义时没叫上他,他大概是以为我没把他当兄弟看待,所以举家迁来建康时,也没有通知我,若不是我微服私访喝茶的时候,我甚至都不会与他相遇!” “我跟他约好了会再来,想好了以后会给他找份体面的营生,让他不至于摆个面摊苦苦谋生,甚至想到了让他家的孩子以后也进咱们京口兄弟子弟庠序,以后能识文断字,以后能成为士人子弟。这些,都不可能成为现实了,谢家的孩子,只有五岁,五岁啊,我在去王愉府上报仇之前,眼前全是浮现着这个孩子笑着叫我寄奴叔的样子,即使是我杀慕容垂的时候,我的杀心战意,也没有这样强烈!” ===第四千三百二十七章 斩草除根断后患=== 王妙音轻轻地叹了口气:“我虽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但是当我知道相公大人被害死,我们谢家上下都要受到牵连,只有让我嫁入皇家,成为皇后的时候,这时候再听到你的死讯,我那种生不如死,满腔悲愤的感觉,大概和你那个时候接近,我恨那些害我们的人,恨那种让我生不如死的人,我恨不得把他们全部除掉,一个不留,对他们的全家,全族都是斩草除根,连婴儿也不放过。” 说到这里时,她的声音越来越高,甚至伴随着一些牙齿摩擦的声音,秀眉也倒竖起来,杏眼圆睁,眼中布满了红色的血丝,想不到这位绝世美丽高贵,如同九天仙女一样的女子,居然也有这样可怕的一面,王妙音这样的可怕表情,刘裕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由得惊呆了。 王妙音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抽开了自己的手,半转过身,低声道:“我,我刚才的表情,是不是很吓人,很可怕?!” 刘裕微微一笑,这会儿是他把大手,轻轻地从身后搭在了王妙音的香肩之上,柔声道:“不,妙音,你永远是最美丽的,一时的怒火也不会改变这点,那些害了我们全家,毁了我们幸福的人,不应该饶过。” 王妙音点了点头,转过身来,已经恢复了平时的镇静与平和,不象刚才那一瞬间,是一个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世间女子。她看着刘裕,说道:“我想说的是,你们当时如同一群嗜血的野兽,到了王府之后见人就杀,无论男女老幼,都不放过,这种报复很痛快,也很残忍,王家上下,一百六十七口人,只跑掉了一个,其他一百六十六人,全都是身首异处,死状极惨。” 刘裕的身躯微微一震,喃喃道:“你说的那个跑掉的,是王慧龙这小孩子吗?” 王妙音正色道:“是的,这个小孩当时只有十岁出头,被寄养在鸡鸣寺中,你杀了王家满门的时候,府上有个奴仆怕死,把这消息告诉了刘敬宣,阿寿本着斩草除根的态度,带了十几个兄弟去鸡鸣寺斩草除根,这个事情,你恐怕当时不知道吧。” 刘裕的脸色微微一红:“我还真不知道,当时我去杀王愉父子了,阿寿他们去的是后院杀女卷和小孩,我不想做这些事情,就任由他们去了。”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鸡鸣寺的僧人,听到王家灭门的事情,然后把这王慧龙,装在平日里装菜的小筐之中,盖上筐盖,上面又覆了一层水果,挑着这个担子,去往京口的金山寺,路上遇到了阿寿他们,僧人诈称要往金山寺挂单,顺便送过一些果蔬,这才骗过了阿寿他们,把王慧龙这小孩送过了江。” “太原王氏在江北还有一些护卫和忠仆,这些人带着王慧龙逃到了后秦,多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也已经长大成人,,他还去过荆州,召集曾经当过荆州刺史的叔父王忱的旧部,被前荆州从事习辟疆等人拥立,以太原王氏的名义在各地招兵买马,有了上千人的军队,甚至一度还趁着魏咏之死后,荆州一时混乱的情况下,想要夺取荆州,幸亏你派了刘道规接掌荆州,才把他打败驱逐。后来,这个王慧龙投靠了司马国璠,也成为在豫西北兴风作浪的家伙。” 刘裕勾了勾嘴角:“是的,其实那个僧人把王慧龙送过江后,我知道了此事,胖子曾经劝我要斩草除根,即使是个十岁出头的孩子,也不能留,不然必生后乱,但我一时心软,又被灭门王愉时,那些在后院给杀掉的妇孺的尸体所震撼到了,于是放弃了追杀此子,才有了后面的事情。因为逃脱了这一个孩子,造成后面可能成千上万的人死亡,也成为我多年的遗憾。” 王妙音正色道:“你既然对这王慧龙之事后悔了,那这次对于这个司马秀熙,为何又要一错再错呢?他确实是个七岁孩子,但是这个七岁孩子再过几年,可能会造成比王慧龙更大的麻烦,毕竟,他是正宗的司马元显之子,会稽王孙,如果让他跟会稽王太妃在一起,这王家和司马家两家的血脉,加上王家跟你的仇怨,会在这个孩子身上一起清算的。” 刘裕的眼睛微微地眯了起来:“所以,你觉得我应该斩草除根,一了百了,杀了这司马秀熙,最好是顺便连会稽王太妃这个太原王氏在大晋最后的成员,也一并铲除了,这样才好,是吗?”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裕哥哥,我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你来说很残忍,你不是那种杀伐果断,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是请你明白一件事,你既然选择了帝王之路,那就不能再有普通人的那种善良和天真,五岁的,七岁的天真孩童,在十年后,可能会成为你最可怕的敌人,你杀了他们的家人,那他们以后向你报仇雪恨,夺回他们认为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权力,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王妙音上前一步,直视刘裕的双眼:“裕哥哥,现在的你,要走帝王之路,要做天下之主,就要明白,杀一人以救万人的道理,谢混摆明了想利用这个司马秀熙的身份,以后成为他夺权的工具,这次不行,还会有下次,你如果不彻底断了后面的根,绝了谢混或者其他世家通过拥立司马氏宗室来夺取权力的可能,以后只会死更多的人,出更大的麻烦。不处置司马秀熙,那今后其他司马氏的宗室都会纷纷冒出来,要求继承断绝的王位,而司马休之这些现有的宗室也会秘密计划夺权上位,你的麻烦,无穷无尽!”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那么,有没有这样的办法,就是留下这个孩子的性命,但不交给会稽王太妃来抚养,让他出家为僧或者是入道,给他改姓埋名,不告知他的身世,以后也作为一个和尚或者是一个道人,这样有可能吗?” ===第四千三百二十八章 去国万里奔仇池=== 王妙音的眉头一皱,若有所思地说道:“你的意思是,出家离世,隐姓埋名,了此一生是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妙音,这样做,是不是触及了你的痛处,让你…………” 王妙音摆了摆手:“不,没有关系的,以前的事情是以前,早就过去了,我们现在谈的是将来之事,裕哥哥,你的这个想法不错,不过,这个孩子毕竟七岁了,而且,为了让他不露馅,估计现在他周围的人,也一直会向他灌输,他是司马元显的儿子,是会稽王孙,七岁的小孩,已经懂事了,能记得现在的事情,就算你现在把他送到别处,也磨灭不了这样的记忆。” 刘裕咬了咬牙:“那就送得越远越好,起码,不要让别人知道他在哪里,如果要有人拥立他,也不至于能找得到他的人,这点,你能办到吗?”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那在大晋的境内出家或者是入道,也是不成的,你看看我,曾经也是入简静寺为尼,现在支妙音不也是重新做回了王神爱,又成了王妙音吗?只要人还活着,就不算真正地出世,随时还可以再入世呢。” 说到这里,王妙音顿了顿:“除非,不在大晋的境内,不过,若是让北魏或者是后秦,尤其是后秦知道有这么一个会稽王孙的存在,那可是远远超过司马国璠,司马楚之这样的筹码,他们一定会以司马秀熙为大旗,掀起更大的风浪!” 刘裕正色道:“妙音,我知道这件事很难,但是我真的不想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下手,我虽然要走帝王之路,需要扫清所有路上的障碍和阴谋家,但如果是为了走这条路而太损阴德,只怕以后我的大业也会受影响的,因为我相信善恶有报,天道轮回这些道理,如果我为了自己的这条帝王之路而不择手段,连个孩子也不放过,将来别人也可以这样对我们的子孙,那不是祸害了他们吗?” 王妙音的粉脸微微一红,闪过一丝娇羞之色,低头看向了自己微微有些隆起的小腹:“是你的子孙,可不是我们的,我…………” 刘裕哈哈一笑,从后面环住了王妙音,大手轻轻地摸在王妙音的小腹之上,充满了温暖,王妙音只觉得一股无法抗拒的爱意,如电流般地流经全身,让她连一些本能的挣扎和反抗也放弃了,她轻轻地说道:“别这样,裕哥哥,这里,这里毕竟是太庙,司马氏的祖先牌位还在…………” 刘裕笑着在她的耳垂上轻轻地亲了一口:“司马氏的祖先看到又如何,他们窃居此位,福及子孙已经近百年了,现在,是我们在保着他们那个不能行动,如同行尸走肉的傀儡皇帝,保着他们司马氏的子孙还有富贵,该知足了。” 王妙音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好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这个孩子,如果想要救他,那大概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往西边送,送到蛮荒之地的仇池或者是河湟一带,到那氐人发家的老家那里,以道人的名义从小修行,了此一生。” 刘裕有些意外:“为什么要到那个地方去?如果要蛮荒之地,往宁州,往岭南不行吗?” 王妙音微微一笑,松开了刘裕按在自己肚子上的手,说道:“你好像忽略了一点,这个司马秀熙,是七岁之前全住在他娘亲的部落里,他是氐人,如果你想彻底让他忘却自己的会稽王孙身份,那与其送他出家,不如让他回归部落,做一个氐族人。当然,回大别山的老家不可取,谢混以后还是可以找得到他,要把他往更远的地方送,前秦灭亡后,进入中原的氐族部落基本上分崩离析,融入汉人之中,要想找到保持原貎的氐人部落甚至是小国,那只有去汉中,去仇池了。” 刘裕点了点头:“仇氏杨氏,是氐人豪帅,立国已经有近百年了,前秦灭亡后,天下的氐人多是投奔那里,只是我们把这个司马秀熙送过去,就不怕仇池杨氏知道了他的身份,以后打着他的名义作乱,甚至攻打大晋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你还记得,你当年跟慕容兰去长安拿前秦的玉玺时,苻坚的那个好女婿杨定吗?” 刘裕笑了起来:“那个杨定倒是一员勐将,勇武不下阿寿,只可惜,有勇无谋,后来中了埋伏给慕容冲俘虏了,苻坚也因此再也支持不下去,只能逃亡,路上被姚长所害,后来这个杨定好像也趁机跑了出来,脱离了西燕,成为一方豪强呢,具体的结果,我就不是太清楚了。” 王妙音点了点头:“杨定趁着西燕和后秦冲突的时候,逃了出去,沿路收拢了一些长安城破后,散乱在关中的氐人百姓,想要回到仇池,自立为王,后来前秦的苻登自立为帝,封他为陇西王,他也回到仇池,有一千多户氐人百姓来投奔他,算是重建了仇池国。” “后来,这杨定也是带着仇池的兵马,在苻登与姚长大战的时候,多次出兵相助,也经常打败后秦在陇右方面的大将姚硕德。只可惜,这些胜利不是决定性的,也挽救不了苻登失败的结果。前秦灭亡后,苻登的太子苻崇跑来仇池投奔杨定,杨定收留了他,却被听从后秦号令的西秦击败,双双战死,这就是你这位老朋友最后的结局。” 刘裕叹了口气,眼前浮现出当年那个策马持乾,纵横无敌的少年英雄的模样,说道:“杨定确实是个英雄,奋战一生,无力回天,但就算失败,也是尽了全力了。比起他,我算幸运的,后来仇池就是由他的亲戚接管,向我们大晋称臣了是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杨定死后,他的堂弟杨盛继承了仇池,也向我们大晋称臣,朝廷封了他仇池公,辅国将军。后来桓玄篡晋,我们大晋又复国,但杨盛始终忠于我们,还打败过姚兴的亲征,这次,也许我们可以借这机会,进一步拉近和杨盛的关系呢。” ===第四千三百二十九章 关中四塞何可取===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你想把这次的事情,也搞成一次外交行动?”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难道你以后不想去讨伐后秦,收复长安了吗?” 刘裕若有所思地说道:“当然想了,天天睡觉做梦都在想,可是这跟送司马秀熙这个小孩子去仇池有什么关系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你一向以来打仗都是在伐兵,却很少考虑伐谋和伐交。裕哥哥,要是你后面想着攻打长安,那就得考虑从何方向攻入。” 刘裕微微一笑:“要攻取长安,那一般是要走南阳盆地向西北,出武关,入关中,但这条路不好走,沿途道路通行极不方便,缺乏补给,就算打破武关,入了关中,也容易给阻在青泥,蓝田一带。当年楚国曾经起倾国之兵攻秦,就是走这条路,只可惜过了武关之后,给秦军顶在了蓝田一带,再也无法前进,最后功败垂成。汉朝的刘邦虽然是走这条路取了天下,但那时候秦国人心尽失,关中无兵可用,不能作为常例。” 王妙音微微一笑:“你继续说,裕哥哥,军事上你是行家,我不太懂。” 刘裕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从另一个方向,从关东进关中,那就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并州,向西过龙门渡口,横渡黄河,进入关中的冯翊地区,也就是战国时的河西地区,那就可以直接攻击长安。” 说到这里,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只是,龙门渡口那里,黄河的水势非常急,想要强渡大军进入关中,可不容易。一旦关中那里有了防备,派大军在河岸驻守,或者是故意后退,让你一部分的军队或者是前军上岸,再想办法切断后续,那过河的部队,就等于钻进敌军的包围之中,陷入死地了。当年后秦与北魏大战,柴壁之战,就是从关中派了四万大军渡河,从龙门一带进入并州,同样就是给魏军用这样的围困之法,全部歼灭的,补给如果完全依赖于大河上的浮桥或者水路,是非常危险的事。” 王妙音点了点头:“可是北魏大胜之后也没有趁机攻击关中,也是同样的考虑吧,想守容易,想进攻困难?!” 刘裕微微一笑:“想进攻关中,可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从并州方向,你想想春秋时期的晋国何等强大,但面对关中的秦国都是无可奈何,只能想着从函谷关方向突破,也就是吴起这样的军神才强度河西,大小七十多仗,才站住了脚跟。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王妙音正色道:“既然龙门渡口和河西方向都不是好的突破口,那从关东向关中打,就剩下了潼关道这一条选择了吧。” 刘裕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是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自从战国末年,函谷关道废弃,无法通行之后,曹操让许禇开辟的八百里潼关道,就成了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入关选择。一般来说,从中原可以以洛阳为前线基地,北上渡过黄河,进入晋西南地区,然后占领蒲坂,蒲坂隔着黄河的对面,就是潼关,正好处在黄河自北向南,再转向东边而行的一段,因为处于转折点,所以黄河流水的速度,在这一段最是缓慢,蒲坂与潼关之间的黄河河面上,甚至还有积沙而成的河心洲。” 王妙音笑了起来:“在这河心洲上,是用铁索串成的浮桥,可以直接从蒲坂通过大量的军队和辎重,直到潼关,这也是从关中出发,进入关东的最主要通道,我说得没错吧。” 刘裕笑道:“妙音虽然没去过这地方,但你熟知天下地形,险关要塞,真的说的是半点不错啊。所以,我们从关东想要进攻关中,最好是大军攻击潼关,而以偏师出武关,若是占据整个并州的话,也可以用一路偏师在龙门渡一带渡河佯攻。三路齐发,必可使关中秦军顾此失彼!” 王妙音的秀目之中,水波流转,看着刘裕:“除了这三个方向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刘裕本能地想要摇头,突然双眼一亮:“你的意思,是由蜀地方向,北伐关中,行汉末三国时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 王妙音点了点头:“不止是诸葛亮,就是刘邦取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蜀地先控制了汉中,然后再出祁山,取陇右河西,甚至是直取关中啊。” 刘裕笑了起来:“诸葛亮也没有做到北伐关中成功,就是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就算陆战能打赢,但是军粮补给不济,也很难在关中持久作战,所以,最后他还是…………” 说到这里,刘裕突然想到了什么,陷入了深思。 王妙音微微一笑:“想必裕哥哥也反应过来了,从蜀地直接运粮到关中,那确实太困难了,路又远,又不好走,所以每次诸葛亮在关中都坚持不了几个月,就不得不退兵。但是如果反过来,解决了军粮补给的问题,那无论是刘邦,还是诸葛亮,甚至是西燕慕容冲,不都成功地在关中站住了脚,几乎可以宣布成功了吗?” 刘裕笑了起来:“刘邦的成功,是因为他速战速决迅速地打垮了章邯,诸葛亮的成功,是因为他在关中屯田,以战养战,至于慕容冲,那是因为他长期围攻长安,长达两年之久,慢慢地由弱变强,由少变多,最后让关中诸堡各坞,都不得不从支持苻坚,转向支持他。所以…………” 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妙音,你的意思就是,我要通过这回的送交司马秀熙的事情,结交杨盛,让他也能在我军出兵关中的时候,与我军联合行动,出兵关中,给我们提供后勤补给,助我们能象诸葛亮一样,直取长安?!或者是由仇池北上,经河湟之地入陇右河西,攻取凉州,断长安右臂,是吗?” 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说道:“你想把这次的事情,也搞成一次外交行动?”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难道你以后不想去讨伐后秦,收复长安了吗?” 刘裕若有所思地说道:“当然想了,天天睡觉做梦都在想,可是这跟送司马秀熙这个小孩子去仇池有什么关系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你一向以来打仗都是在伐兵,却很少考虑伐谋和伐交。裕哥哥,要是你后面想着攻打长安,那就得考虑从何方向攻入。” 刘裕微微一笑:“要攻取长安,那一般是要走南阳盆地向西北,出武关,入关中,但这条路不好走,沿途道路通行极不方便,缺乏补给,就算打破武关,入了关中,也容易给阻在青泥,蓝田一带。当年楚国曾经起倾国之兵攻秦,就是走这条路,只可惜过了武关之后,给秦军顶在了蓝田一带,再也无法前进,最后功败垂成。汉朝的刘邦虽然是走这条路取了天下,但那时候秦国人心尽失,关中无兵可用,不能作为常例。” 王妙音微微一笑:“你继续说,裕哥哥,军事上你是行家,我不太懂。” 刘裕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从另一个方向,从关东进关中,那就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并州,向西过龙门渡口,横渡黄河,进入关中的冯翊地区,也就是战国时的河西地区,那就可以直接攻击长安。” 说到这里,刘裕的眉头微微一皱:“只是,龙门渡口那里,黄河的水势非常急,想要强渡大军进入关中,可不容易。一旦关中那里有了防备,派大军在河岸驻守,或者是故意后退,让你一部分的军队或者是前军上岸,再想办法切断后续,那过河的部队,就等于钻进敌军的包围之中,陷入死地了。当年后秦与北魏大战,柴壁之战,就是从关中派了四万大军渡河,从龙门一带进入并州,同样就是给魏军用这样的围困之法,全部歼灭的,补给如果完全依赖于大河上的浮桥或者水路,是非常危险的事。” 王妙音点了点头:“可是北魏大胜之后也没有趁机攻击关中,也是同样的考虑吧,想守容易,想进攻困难?!” 刘裕微微一笑:“想进攻关中,可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从并州方向,你想想春秋时期的晋国何等强大,但面对关中的秦国都是无可奈何,只能想着从函谷关方向突破,也就是吴起这样的军神才强度河西,大小七十多仗,才站住了脚跟。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王妙音正色道:“既然龙门渡口和河西方向都不是好的突破口,那从关东向关中打,就剩下了潼关道这一条选择了吧。” 刘裕点了点头,深吸了一口气:“是的,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了,自从战国末年,函谷关道废弃,无法通行之后,曹操让许禇开辟的八百里潼关道,就成了最好的,也几乎是唯一的入关选择。一般来说,从中原可以以洛阳为前线基地,北上渡过黄河,进入晋西南地区,然后占领蒲坂,蒲坂隔着黄河的对面,就是潼关,正好处在黄河自北向南,再转向东边而行的一段,因为处于转折点,所以黄河流水的速度,在这一段最是缓慢,蒲坂与潼关之间的黄河河面上,甚至还有积沙而成的河心洲。” 王妙音笑了起来:“在这河心洲上,是用铁索串成的浮桥,可以直接从蒲 坂通过大量的军队和辎重,直到潼关,这也是从关中出发,进入关东的最主要通道,我说得没错吧。” 刘裕笑道:“妙音虽然没去过这地方,但你熟知天下地形,险关要塞,真的说的是半点不错啊。所以,我们从关东想要进攻关中,最好是大军攻击潼关,而以偏师出武关,若是占据整个并州的话,也可以用一路偏师在龙门渡一带渡河佯攻。三路齐发,必可使关中秦军顾此失彼!” 王妙音的秀目之中,水波流转,看着刘裕:“除了这三个方向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刘裕本能地想要摇头,突然双眼一亮:“你的意思,是由蜀地方向,北伐关中,行汉末三国时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故事?” 王妙音点了点头:“不止是诸葛亮,就是刘邦取天下的第一步,也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从蜀地先控制了汉中,然后再出祁山,取陇右河西,甚至是直取关中啊。” 刘裕笑了起来:“诸葛亮也没有做到北伐关中成功,就是因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他就算陆战能打赢,但是军粮补给不济,也很难在关中持久作战,所以,最后他还是…………” 说到这里,刘裕突然想到了什么,陷入了深思。 王妙音微微一笑:“想必裕哥哥也反应过来了,从蜀地直接运粮到关中,那确实太困难了,路又远,又不好走,所以每次诸葛亮在关中都坚持不了几个月,就不得不退兵。但是如果反过来,解决了军粮补给的问题,那无论是刘邦,还是诸葛亮,甚至是西燕慕容冲,不都成功地在关中站住了脚,几乎可以宣布成功了吗?” 刘裕笑了起来:“刘邦的成功,是因为他速战速决迅速地打垮了章邯,诸葛亮的成功,是因为他在关中屯田,以战养战,至于慕容冲,那是因为他长期围攻长安,长达两年之久,慢慢地由弱变强,由少变多,最后让关中诸堡各坞,都不得不从支持苻坚,转向支持他。所以…………” 说到这里,他深吸了一口气:“妙音,你的意思就是,我要通过这回的送交司马秀熙的事情,结交杨盛,让他也能在我军出兵关中的时候,与我军联合行动,出兵关中,给我们提供后勤补给,助我们能象诸葛亮一样,直取长安?!或者是由仇池北上,经河湟之地入陇右河西,攻取凉州,断长安右臂,是吗?” . ===第四千三百三十章 国破家亡无人收=== 王妙音点了点头,正色道:“是的,仇池杨氏的氐人,和那大别山中的氐人,乃是同族,当年这些氐人给苻坚征发,在大将,也是酋长杨秋的带领下,跋山涉及,走了上万里路,来到江淮之地,最后因为战败而逃入了大别山中,从此和老家的亲戚音讯全无。” “直到杨定重建仇池国后,仇池的使者来朝贡,我们这里派了官员带使者去这些氐人的部落认亲,他们才重逢,我记得当年还是我们谢家的子弟办的这事,那种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情,即使是我们这些汉人看到,也是非常感动的。” 刘裕的眉头一皱:“我当年在寿春的时候,就见过杨秋,也见过这些氐人将士,他们很多也是被迫给征发来的,并不愿意上战场,所以战斗的意志很低,他们对阵时,几乎是一触即溃,这些人后来逃进了大别山中,为何不回老家呢?” 王妙音摇了摇头,叹道:“淝水之战后,北方大乱,征战不断,你自己去过长安,亲眼见过这些可怕的战乱,氐人各部死保长安,邺城两大核心城市,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人群,当年仇池灭国,绝大多数氐人部落迁入长安,老家没有什么人了,可是在那场遍及整个北方的大战乱中,这些氐人损失惨重,如果不是杨定被俘后运气好逃了出来,重新集结这些氐人,回到仇池,恐怕连最后的这个氐人建立的政权,也不复存在了。” 刘裕想到当年长安城中那种最后人相食的惨状,心有余季,缓缓道:“这点上,杨定还真的是保存了氐人最后的火种,原来我印象中他只是一勇之夫而已,现在看来,还不止如此呢。北方那些年战乱不断,氐人是最惨的人群,可是战乱结束后,这些氐人为何还留在大别山中,不回仇池呢?” 王妙音微微一笑:“因为苻坚死后,他正式立的太子苻宏,带着一些族人南逃,投奔了我们大晋,你还记得这事吧。” 刘裕点了点头:“当然记得,我和慕容兰当时拿了玉玺之后,离开了长安,本来我还想回去帮苻坚守城的,但一想这玉玺事关天下,交给慕容兰太不合适,一定要亲自带回大晋,所以还是走了,但我走时,长安城的局势已经不可收拾,即使我在,最多也只能是保着苻坚逃离长安而已。不过苻坚也明白这点,早早地让我在离开的时候,也让苻坚带着城中的老弱妇孺先突围,我当时还帮了他们一些忙,让苻宏突了出去。后来我听说他们也是历经了很多苦难,去荆州那里投奔了桓冲。”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本来苻宏还想回湟中一带的氐人老家呢,那是他们的发源,或者说龙兴之地,但沿路上的一些同族酋长,这时候已经投降了后秦的姚长,并不再听他们号令了,甚至还有人想要拿下苻宏,献给姚长领功。” 刘裕叹了口气:“真的是虎落平阳被犬欺啊,想不到苻坚当年仁义了这么多年,落难之时,同族和旧部居然是这样对他的太子和族人,还不如我呢。” 王妙音微笑道:“这是因为你跟苻坚没什么利益冲突,虽然曾经是死敌,但在长安城中,拿到玉玺后,你们已经化敌为友了,裕哥哥,你是仁义善良之人,也是希望北方暂时能有苻坚这样的仁君统治,对吧。” 刘裕点了点头:“至少,他比姚长,慕容垂这样的阴谋家,比那些无恶不作的军阀头子要强,苻坚是个好人,在他最后的时刻,也跟我说过如果能逃过一劫,愿意归顺大晋,我相信这是真心话,我们汉人需要皇帝,他们氐人也需要一个天王来代管族人,就象南燕,如果是…………” 说到这里,刘裕的心中一阵酸楚,慕容兰的音容笑貌,涌上心头,以至于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王妙音的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转而自然地岔开了话题:“裕哥哥,你也是心善之人,所以会同情苻坚,可是那些氐族部落酋长们,看中的却是手中的那些权力,在他们看来,如果在这个时候接纳了苻宏,那等于又要再向前秦效忠,过去的几年已经证明了前秦的崩溃,不可能再拥有天下,所以他们转投了姚长,求得这些羌人的保护,而苻宏如果被他们庇护,就得罪了姚长,甚至后秦会以他们叛变,不忠为借口来消灭他们。当年姚长建国时,手段极为狠辣凶残,新平屠城的事情,震慑天下,这些氐人酋长,即不敢,也不愿为个苻宏与他为敌。” 刘裕点了点头:“我能理解,他们虽然接受姚长的将军,刺史,校尉之类的封号,但不会给派官员管理内部部落事物,等于只是名义上忠于后秦而已,又怎么愿意象之前一样被前秦直接派官员统治呢?不过,我觉得他们还是留有一点情面的,表面上驱逐苻宏,实际上还是没对他下死手,真的捉了献给姚长,还是念了一点同族之情的。” 王妙音秀眉微挑,笑道:“是的,毕竟同种同族,相互间也有姻亲关系,苻宏到了一些大部落,有人走,有人留,愿意跟他流浪的人跟着走,甚至有个前秦的公主,与一个强氏大部落联姻,在这种情况下也是跟着苻宏走了,而大多数的老弱妇孺,则留在了这些部落中,最后苻宏无法西进,只能一路向南,到荆州地面的时候,已经身边不到五百人了。” 刘裕叹了口气:“我劝过苻坚,要他早点南下投奔大晋,可他还是拒绝了,却派了儿子这样做,也是想要保持自己作为一个帝王的尊严,与国共存亡的同时,也给儿子留条生路吧。所以,桓冲就把苻宏这些人,也都安置到了大别山中?” 王妙音微微一笑:“当年苻坚实力强时,多次出兵南下,而荆州也是给攻打最多的地方,淝水之战前,襄阳刚经历了大战,两边死伤惨重结怨挺深的,桓冲也不愿意苻登在荆州北方招兵买马扩张势力,所以就把他们这帮人送到了豫西北,大别山中,去统领早就在那里落户的那些同族。” ===第四千三百三十一章 暂弃汉中归仇池=== 刘裕笑了起来:“这帮氐人还真的是不好安置呢,如果拒绝收留会背上不仁不义的骂名,但要是留在这里,又怕他们象五部匈奴那样找机会作乱,毕竟苻宏也是前秦的太子,在氐人中有很高的影响力,桓冲也怕他在荆州振臂一呼,趁机作乱,取代桓氏的统治啊。要知道,从西晋开始,就有大批的氐人流民从关中南下,定居在南阳一带了。” 王妙音正色道:“是的,苻宏虽然落难来投的时候,只有几百部下了,但就旬月时间,就有数千氐人相继来投奔他,这让桓冲感受到了压力,他本来是想让苻宏呆在雍州,招纳南下的关中流民的,可是这么一来,就只能用鲁宗之来取代苻宏了。好在苻宏也算识相,给打发到豫西大别山之后,一直非常谨慎,从来没有主动去招纳和接触那些大别山中的氐人部落。”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又是为何呢?这些杨氏为主的氐人部落,可一直是他父亲的部下啊,也应该会忠于他的,只是因为避嫌而不去接触吗?后来过了这么多年,晋国多次内战,难道也没有去打过这些人的主意?” 王妙音摇了摇头:“苻宏在前秦灭亡之后,已经打消了所有的雄心壮志,或者说,他原来也不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更多地是继承了他父亲的仁义一面,他只想把这些来主动投奔他的氐人带好,让他们从此不再经历战乱之苦,至于杨氏部落那些,他觉得苻坚已经把这些人害得够惨了,甚至淝水之战后还把他们落下丢在了晋国的土地上,他已经无颜再去接触这些人,更不想再统领他们啦。” 刘裕笑了起来:“蛮夷之主有这样的认识,倒也难得,其他的蛮子王子,世子,大将这些,哪怕身边只有几个人,都想着要东山再起呢。只是,苻宏后来还是助桓玄作战,还战死了,这和你说的有所不同啊。”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因为桓氏对苻宏有恩,尤其是在当年前秦灭亡时,是桓冲收留了苻宏。所以桓玄篡逆,打进建康之时,并没有征召苻宏的军队,他也一直在划给他的那片地方生活,直到桓玄失败,逃离建康的时候,苻宏才为了报恩,召集了旧部,重上战场,虽然他们的人数不多,只有两三千人,但也算是为了桓氏当年的收留之恩,以命相还了。” 刘裕点了点头,肃然道:“这么说来,这苻宏还算是个义士,值得尊敬,我以前还一直以为此人贪图权势,野心不死,还想再借着桓玄之力让苻秦复起,现在看来,是我错了。不过…………” 说到这里,刘裕的眉头一皱:“我记得那杨氏的氐人部落是庇护了司马元显的老婆孩子,尤其是这个司马秀熙,就是杨氏部落庇护的,这不是和拥护桓玄的苻宏反着来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我刚才就说过,杨氏部落并不听苻宏的号令,两边是各行其事,苻宏退隐山林的那些年,杨氏部落为了讨好执政的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把酋长之女送到了司马道子的府上当奴婢,最后意外地成了司马元显的外室,还有了孩子,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只不过,他们押错了宝,司马元显败亡于桓玄之手,但自己的女儿带着孩子前来投奔,又有谢家的暗中相助,他们总不可能把孩子给交出去吧,而且桓玄那时候也顾不上一个遗腹子,甚至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存在呢。”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原来如此,这么说,这杨氏部落的氐人,还是通过苻登和仇池使者,才跟故乡的族人扯上了关系?”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苻登的到来,虽然不再统领杨氏部落的族人,但也告诉了他们,他们的同族杨定,已经回仇池复国,如果杨氏部落有意,可以向大晋申请回归仇池。” “可是这些杨氏部落,已经在大晋生活了多年,并不想回老家,他们宁可让司马元显有可能对自己好点,当然,后来仇池国来了使者,也特意去了一趟大别山,见过了这些族人,但多年隔离,感情早就澹了很多,甚至当年出来的老人已经有不少去世了,后面的小辈更谈不上什么交情,只是恢复了联系而已。” 刘裕的眉头一挑:“所以,你觉得通过这个司马秀熙,可以重新打通跟仇池国的关系吗?哪怕不用通过这些大别山中的杨氏部落?” 王妙音澹然道:“其实这回刘毅战败之后,横穿豫州,从大别山一带逃了回来,途中就经过了这些氐人部落,他们也并没有追杀刘毅,而是放了刘毅一马,这些氐人并不想加入妖贼的作乱,起码现在不会,但他们也不会加入晋军打击妖贼,而是处于观望状态,这点,他们的仇池老乡,也是一样。” 刘裕笑道:“你说得不错,我们给仇池杨氏也不过是一些虚封的官职和将军名号罢了,并不能真正地管到他们,谯蜀谋反之后,我们连汉中的梁州地区都丢掉了,现在我印象里,汉中地区,是仇池杨氏是控制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你原来的好朋友毛球,就是长期镇守汉中的大将,后来毛球因病身亡,而毛氏一族又在谯纵的叛立过程中被斩尽杀绝,汉中地区的军队和吏士因此而溃散,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恢复汉中之地。” 刘裕叹了口气:“这得怪我,当年没有全力伐蜀成功,让谯蜀叛军嚣张到了现在,而后秦与谯蜀之间的汉中之地,也是无法防守的,只能暂弃,仇池杨氏起码还是我们册封的仇池公,辅国将军,算是大晋的官员,暂时交由他们代管,是无可奈何之事。将来要是我们想要击灭谯蜀,北伐关中,这汉中,我们早晚还得自己拿回来!想不到这个小小的司马秀熙,会成为我们重新打通和仇池杨氏联系的重要棋子啊。” ===第四千三百三十二章 重归汉中非易事=== 王妙音微微一笑:“其实这对我们不是坏事,因为仇池自立国以来,就跟西秦是死敌,杨定本人也是和苻崇一起在与西秦的战争中身亡,可谓血海深仇,西秦在凉州诸国中属于实力最弱的一个,也就跟西凉差不多,甚至曾经一度被灭国,后来死灰复燃再次复国罢了。他们跟后秦一向关系很好,从姚长时期就为其效力,也是一直想借着后秦的力量,吞并和消灭仇池。” “姚兴在屡次败于胡夏,又无法夺取凉州之地后,也打起了其他主意,想要吞并仇池,曾经在前年御驾亲征,攻打仇池,却被仇池国大败,自己也差点死在战场上,经此一战,仇池国的声势大震,甚至汉中那里的很多部落也主动归附了他们,以前我们给仇池公杨盛的梁州刺史,不过是个虚职,名份而已,但现在他们是真的可以控制汉中的不少地盘了。” 刘裕笑道:“可是汉中的治所南郑,我记得自从谯蜀之乱后,我们撤离了梁州,那里就处于废弃的状态,难道无人占据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我们毕竟是汉人,农耕为主,以前南郑周围有几千户汉人军户,他们的家人则在城池周围农耕为生,随着驻军撤离,吏士离开,这些军户也都迁走了,土地荒废,城中也自然无人居住了。” “而汉中其他各地的山野之中,则是氐人,羌人部落,他们游牧而生,或者是靠山吃山,并不怎么从事农事,因此不需要占那南郑之地,可以说,这些年来,汉中的治所已经废弃,各处的蛮夷部落自立,也大多数只是名义上听命于仇池而已,就象仇池在名义上听从于我们。这些情况,也只是仇池使者几年来朝贡一次时才跟我们说的,具体的事实如何,还需要多方查探。” 刘裕勾了勾嘴角:“我这里倒是让胖子查过几次,情况和你说的差不多,整个汉中地区散布着四十几个部落,以氐人为主,这些部落之间也是时而联姻,时而互相攻击,仇池作为共主,有时候会调停或者是介入他们之间的争斗,那里山地众多,没有大片草原,所以北边的河西鲜卑各部或者是西秦的那些山地部落,也对这里没太大兴趣,不过汉中地区是连接关中和巴蜀的要地,以后我们真的想灭谯蜀,甚至进军关中的话,还得想办法拿下此地。” 王妙音点了点头:“所以我们送回司马秀熙只是一个引子,算是跟汉中的氐人,跟仇池公杨盛取得联系而已,人家既然跟大别山里的同族这么多年不相来往,形同陌路,那更没什么必要收留这么一个小子,因为他们还要负起看管的责任,万一这司马秀熙跑了,甚至是有人以他的名义举兵起事,那他们还要承担起谋反叛乱的罪名呢。以氐人的性格,他们为了省事直接把这孩子宰了是最有可能的结果呢。” 刘裕眉头一皱:“这就有违我们的本意了,我们又不是只是因为不想承担杀孩子的骂名而送走司马秀熙。我是希望他能改姓埋名,一辈子以一个氐族普通族人的身份生活,抛弃司马元显之子的这个身份,最好是能让他相信,他不过是氐人部落中的一个普通孩子,给坏人利用,骗他有这个会稽王孙的身份,其实他只是个普通的氐人私生子而已,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只有老家的族人愿意接纳他,他到那地方也只能按一个普通族人来生活。” 王妙音澹然道:“但愿那仇池的氐人,能让他相信这点,不过,我得派几户暗卫一直监视他,而在他成年之前,收留他的部落的酋长还得尽心照顾他,不能真的当个普通的奴隶娃子使唤,毕竟他没有父母,离了别人的养护照顾,生存都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裕哥哥,我们还得给人足够的好处才行。” 刘裕点了点头:“一个司马秀熙的抚养,用不了多少好处,我听你的这话,倒是要结交仇池公杨盛,以后布局重回汉中,切断后秦与谯蜀的联系,现在要早早布局了呢,这次我可以在战事结束之后,派使者出使仇池,再借着护送使者的名义,派出千余兵马,占据南郑县城,重新在汉中地区,扎下一颗钉子!” 王妙音摇了摇头:“现在就出兵汉中,除非你是已经准备动手灭谯蜀了,并作好了准备,我觉得太早了些,毕竟汉中地区,现在等于是无人控制,各个氐人部落自生自灭,如果有人重新控制南郑,可能首先就是会受到这些氐人部落的攻击。” 刘裕的眉头一皱:“他们敢这样做?他们不是投靠了仇池,名义上也算是大晋的子民吗?” 王妙音叹了口气:“这些蛮夷哪会注重什么名份?人家只认实力的,要是这么听话,也不会互相攻击了,甚至以前毛球在当梁州刺史,汉中太守的时候,最大的任务也不是攻击秦国,而是镇压各处反叛的部落,稳住汉中。在这些氐人眼里,我们晋军如果占了南郑,就是敌人,是要骑在他们头上,收税抽丁的吸血鬼,而如果我们不占南郑,那一切都好说。” 说到这里,王妙音抬头看着刘裕:“裕哥哥,这个世上想要控制别人,奴役别人,统治别人,无论是对汉人还是胡人,都不是容易的事,晋军重新进入汉中地区,就意味着要统治这些部落,他们必会群起而反抗,这也是杨盛这些年来也不派兵进入汉中地区的原因,我们现在这种情况,连守下建康都是问题,哪有兵力去控制万里之外的汉中呢?只能后话。” 刘裕点了点头:“你说得不错,这些事情只能在打完此战之后再说了,那司马秀熙在这段时间内,如何安置和管理呢?” 王妙音的眼中冷芒一闪:“放心,这个孩子我亲自管理,直到战事结束!” ===第四千三百三十三章 家事国事不可分=== 刘裕看着王妙音,眼中闪过一丝难言之色:“真的是麻烦你了,妙音,这么多事情,要你操心,只是这样处理谢混想要拥立司马元显世子之事,还有什么遗漏之处吗?”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城中的人心并不齐,更要警惕和担心天道盟兴风作浪,谢混在之前就想带着世家子弟,拥立皇帝出逃到吴地,而在你回来之后,又改变了主意,想要借着这司马秀熙的名义,拥着他去吴地招兵买马,作勤王之用,但他真正的想法,是重建黑手乾坤这样的世家组织,当然,我相信谢混之前是不知道黑手乾坤给刘毅和陶渊明他们重建的,所以才会这样惊讶和愤怒,以至于在这种时候也搞分裂。” 刘裕叹了口气:“短视无知至此,谢混好歹也是饱读史书,难道不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吗?” 王妙音微微一笑:“人家刚才不是计划好了嘛,带走几千人说是去招兵买马,回到吴地之后确实可以有这名份,招募军队,拥立这个宗室亲王自保,然后坐视你在这里和天师道的妖贼大战拼命,若是你不敌而败退到江北,他们会和天师道讲和的,若是你打退了妖贼,他们也没有损失啊,借着勤王名义还可能在最后时刻出兵相助,到时候你也不可能处罚他们,或者是让他们交出军队。” 刘裕的眉头一皱:“所以这次我们得通过这个会稽王世孙的身份问题来破解此招,谢混不会直接出面拥立司马秀熙,只可能是这个会稽王太妃王氏,主动上表朝廷请求恢复这个司马秀熙的王位,一旦恢复,司马秀熙就会上表要求回封地会稽郡招兵买马勤王,这个时候,谢混和郗僧施才会上表跟进,愿意护送司马秀熙到会稽郡,同时需要借调刘毅的几千兵马护卫,是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刚才商量这么久,就是要从源头做起,直接否定掉司马秀熙的身份,而处死那几个带司马秀熙来此的护卫之后,对会稽王太妃,如何处置呢?” 刘裕勾了勾嘴角,说道:“就说太妃被奸人所蒙蔽,带着她当年给出的信物,想要欺骗王太妃,经过了我们的审讯之后,这些奸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妙音,这些口供,你能拿得出来吧。” 王妙音淡然道:“谢混手里的几个铁杆亲信我都清楚他们的底细,这种要事,肯定是那几个人来办,只要落到我的手里,把他们的家底一亮,肯定会乖乖地招供,对这些暗卫死士来说,自己的死并不可怕,但是家人是他们最后的寄托,我们搞谍报的斗争,往往要利用这点。” 刘裕一直没有说话,眉头深锁,眼中光芒闪闪。 王妙音看到刘裕的样子,柔声道:“裕哥哥,别这样,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以家人为质,逼迫别人,但在我们谍者这一行当里,这是默认的规矩,就象别人如果要对付你,也会以我,以慕容兰为威胁,甚至是以你母亲为威胁。要想更好地保护家人,只有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这个道理,我想你应该明白。” 刘裕叹了口气:“我当然明白,所以这回我也主动提出要控制新募将士的家人,以保护之名把他们集中在内城居住。只是,我希望这样做了之后,你能把这口供给做圆满,一定不要给人挑出问题。”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这是我的专长,你放心吧,就算这些人咬死不招供,我也会安排出他们全套作假和替换司马秀熙的过程,让人指证他们,绝不会有半点漏洞出现。” 刘裕点了点头:“辛苦你了,只是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谢混,这次我们应该无法动他本人,那些护卫,你有办法让他们开口,这些是谢混指使的吗?” 王妙音笑了起来:“怎么,你想直接在这回就干掉谢混?我得承认这是一次机会,但动作太大,别人会以为你是在杀人立威呢,最好别搞。”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可是谢混难道下次就能痛改前非了吗?只怕,他贼心不死,下次来仍然会趁机作乱,他这回首先想夺的,是你们谢家的掌门之位,要针对的,是你娘,还有你。” 王妙音的笑容在脸上渐渐地退散,她看着刘裕,说道:“裕哥哥,你既然知道这是我谢家的家事,为何现在要主动提出清理谢混呢?” 刘裕缓缓地说道:“妙音啊,你觉得象谢家的家事,能完全跟国事切割吗?谢混的争权夺利,想在你们谢家内部上位,已经让他不仅想要争家,更想要谋国了吧,而这谋国和叛国,也只有一线之差,这家事,你们能管得好吗?” 王妙音的眼中闪过一丝幽怨之色:“就因为谢混的野心膨胀,想要夺权,你就要借此来介入谢家的内部事物?甚至想借此打压谢家吗?” 刘裕摇了摇头:“妙音,我跟你一直为了国家和世家的利益冲突而争论不休,现在我不想再争论这些事情了,大敌当前,我这次可以容忍谢混,可是下次呢,他这回找了个司马秀熙,下回要是整别的名堂,再次危害国家,祸及天下,你如何处理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我们不会一直纵容谢混的,但他毕竟是相公大人的嫡孙,也是现在谢家从谢公大人这一辈开始,最正宗的嫡流了,随便动他,会打击整个谢家的名望,这叫家丑外扬,你就算处置了他,也会让谢家子弟产生异心,觉得不应该追随你,因为追随了你也得不到应该有的保护,到了这一步,就算我想成为你的皇后,继续支持你,也会困难了。”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妙音,那你直说,谢混这个人,是不是还要继续给他机会,放过他这次,是以后他再犯事后处理,还是找个秋后算账,在谢家内部把他处理掉呢?” 刘裕看着王妙音,眼中闪过一丝难言之色:“真的是麻烦你了,妙音,这么多事情,要你操心,只是这样处理谢混想要拥立司马元显世子之事,还有什么遗漏之处吗?”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我觉得应该没什么问题了,现在城中的人心并不齐,更要警惕和担心天道盟兴风作浪,谢混在之前就想带着世家子弟,拥立皇帝出逃到吴地,而在你回来之后,又改变了主意,想要借着这司马秀熙的名义,拥着他去吴地招兵买马,作勤王之用,但他真正的想法,是重建黑手乾坤这样的世家组织,当然,我相信谢混之前是不知道黑手乾坤给刘毅和陶渊明他们重建的,所以才会这样惊讶和愤怒,以至于在这种时候也搞分裂。” 刘裕叹了口气:“短视无知至此,谢混好歹也是饱读史书,难道不知道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吗?” 王妙音微微一笑:“人家刚才不是计划好了嘛,带走几千人说是去招兵买马,回到吴地之后确实可以有这名份,招募军队,拥立这个宗室亲王自保,然后坐视你在这里和天师道的妖贼大战拼命,若是你不敌而败退到江北,他们会和天师道讲和的,若是你打退了妖贼,他们也没有损失啊,借着勤王名义还可能在最后时刻出兵相助,到时候你也不可能处罚他们,或者是让他们交出军队。” 刘裕的眉头一皱:“所以这次我们得通过这个会稽王世孙的身份问题来破解此招,谢混不会直接出面拥立司马秀熙,只可能是这个会稽王太妃王氏,主动上表朝廷请求恢复这个司马秀熙的王位,一旦恢复,司马秀熙就会上表要求回封地会稽郡招兵买马勤王,这个时候,谢混和郗僧施才会上表跟进,愿意护送司马秀熙到会稽郡,同时需要借调刘毅的几千兵马护卫,是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是的,我们刚才商量这么久,就是要从源头做起,直接否定掉司马秀熙的身份,而处死那几个带司马秀熙来此的护卫之后,对会稽王太妃,如何处置呢?” 刘裕勾了勾嘴角,说道:“就说太妃被奸人所蒙蔽,带着她当年给出的信物,想要欺骗王太妃,经过了我们的审讯之后,这些奸人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妙音,这些口供,你能拿得出来吧。” 王妙音淡然道:“谢混手里的几个铁杆亲信我都清楚他们的底细,这种要事,肯定是那几个人来办,只要落到我的手里,把他们的家底一亮,肯定会乖乖地招供,对这些暗卫死士来说,自己的死并不可怕,但是家人是他们最后的寄托,我们搞谍报的斗争,往往要利用这点。” 刘裕一直没有说话,眉头深锁,眼中光芒闪闪。 王妙音看到刘裕的样子,柔声道:“裕哥哥,别这样,我知道你不喜欢这样以家人为质,逼迫别人,但在我们谍者这一行当里,这是默认的规矩,就象别人如果要对付你,也会以我,以慕容兰为威胁,甚至是以你母亲为威胁。要想更好地保护家人,只有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强,这个道理,我想你应该明白。” 刘裕叹了口气:“我当然明白,所以这回我也主动提出要控制新募将士的家人,以保护之名把他们集中在内城居住。只是,我希望这样做了之后,你能把这口供给做圆满,一定不要给人挑出问题。”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这是我的专长,你放心吧,就算这些人咬死不招供,我 也会安排出他们全套作假和替换司马秀熙的过程,让人指证他们,绝不会有半点漏洞出现。” 刘裕点了点头:“辛苦你了,只是还有个问题,那就是谢混,这次我们应该无法动他本人,那些护卫,你有办法让他们开口,这些是谢混指使的吗?” 王妙音笑了起来:“怎么,你想直接在这回就干掉谢混?我得承认这是一次机会,但动作太大,别人会以为你是在杀人立威呢,最好别搞。”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可是谢混难道下次就能痛改前非了吗?只怕,他贼心不死,下次来仍然会趁机作乱,他这回首先想夺的,是你们谢家的掌门之位,要针对的,是你娘,还有你。” 王妙音的笑容在脸上渐渐地退散,她看着刘裕,说道:“裕哥哥,你既然知道这是我谢家的家事,为何现在要主动提出清理谢混呢?” 刘裕缓缓地说道:“妙音啊,你觉得象谢家的家事,能完全跟国事切割吗?谢混的争权夺利,想在你们谢家内部上位,已经让他不仅想要争家,更想要谋国了吧,而这谋国和叛国,也只有一线之差,这家事,你们能管得好吗?” 王妙音的眼中闪过一丝幽怨之色:“就因为谢混的野心膨胀,想要夺权,你就要借此来介入谢家的内部事物?甚至想借此打压谢家吗?” 刘裕摇了摇头:“妙音,我跟你一直为了国家和世家的利益冲突而争论不休,现在我不想再争论这些事情了,大敌当前,我这次可以容忍谢混,可是下次呢,他这回找了个司马秀熙,下回要是整别的名堂,再次危害国家,祸及天下,你如何处理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我们不会一直纵容谢混的,但他毕竟是相公大人的嫡孙,也是现在谢家从谢公大人这一辈开始,最正宗的嫡流了,随便动他,会打击整个谢家的名望,这叫家丑外扬,你就算处置了他,也会让谢家子弟产生异心,觉得不应该追随你,因为追随了你也得不到应该有的保护,到了这一步,就算我想成为你的皇后,继续支持你,也会困难了。”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妙音,那你直说,谢混这个人,是不是还要继续给他机会,放过他这次,是以后他再犯事后处理,还是找个秋后算账,在谢家内部把他处理掉呢?” . ===第四千三百三十四章 清理门户借外力=== 王妙音紧紧地咬着朱唇,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你现在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铲除谢混了?” 刘裕不假思索地说道:“谢混就是个最最标准不过的世家子弟,有一定的才华,但根本认不清楚自己的位置,野心大于能力,为了夺取权力,无所不用其极,他可以勾结外人,去抢自己的姑母的位置,可以对我这个帮他报了杀父之仇的恩公,恩将仇报,甚至可以跟杀死自己父亲的仇家天师道的妖贼合作,来想办法从我的手中夺权。妙音,这样的人,你觉得应该留吗?” 王妙音叹了口气:“你说得不错,多半的世家子弟,就是象谢混这样,他们做梦都想要掌权,掌家族之权,继而掌天下之权,所有的世家内斗,一轮轮的争权夺利,甚至是黑手乾坤的自相残杀,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裕沉声道:“这就是了,他们的自相杀残,他们的争权夺利,无数次地危害了国家,祸乱了天下,现在谢混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自己的歪心思,置家国于不顾,这样的人,我现在就恨不得除掉。如果你有办法掌握他通敌叛国的证据,那正好可以象魏顺之这样,给我来祭旗。” 王妙音摇了摇头:“你用军法处置魏顺之这样的将校是可以的,但世家是有世家的规矩,除非是公开的谋反作乱,象王恭,王国宝那样,不然你是不能对他们明正典刑的,只能内部处置。因为曹操以刑名之术对付世家和士族,激起了公愤,让人人自危之余,也促生了黑手乾坤这样的组织。你上次灭门太原王氏,杀了王愉一家,是因为王家罪证确凿,也因为你刚刚建义成功,世家不敢与你为敌,所以才能成功。” “可是这回不一样,谢混毕竟是谢家的嫡子,地位尊贵,远非出过王国宝这个混球的太原王氏可比,而且你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谢混叛国,就仅凭捏造证据,证明司马秀熙案与他有关系,那必然会引起世家的强烈不满。如果在这个时候与城中的各大世家反目,那这场保卫战,是打不赢的。你在指责谢混不顾大局的时候,自己得先顾及这个大局啊。” 刘裕看着王妙音,摇头道:“妙音,我是为了维护你们母女的地位啊,这谢混明显是要抢夺你们的位置,掌握谢家了。难道你们就这样束手待毙吗?” 王妙音冷笑道:“就凭他,还动摇不了我们的位置,裕哥哥,我不是说谢混不该死,而是不该在这个时候,由你公开处死,我有别的办法,能在谢家内部解决掉谢混,等守下这次城后,就算是我娘,也不可能再容忍他了。” 刘裕的心中一动,追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除掉谢混和郗僧施呢,希乐可还是跟他们同一阵营的啊,到时候很可能会保他的。” 王妙音笑道:“我们谢家可没什么家法来处置自己的子侄,尤其是没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他想夺我娘的位置,名正言顺,毕竟他是相公大人的嫡孙,而我娘不过是侄女而已,当年相公大人传位于玄叔而不是琰叔,让琰叔心中生了愤怒,以至于急于求成,送上了性命,这让很多谢家内部的人,对谢混是非常同情的,这也是我娘明知他有野心,却一直对他容忍的原因。” 刘裕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谢夫人何不顺应家中的人心,把这掌门之位交给谢混,也免得这些争端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谢混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恩将仇报,急功近利,顾小家不顾大国,当年就是因为他父亲也表现出了这些品性,所以相公大人连琰叔这个亲儿子都没有传掌北府军,而是给了玄叔,玄叔死后,掌门之位更是传给了我娘,从我娘接手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要把这个掌门之位传给象相公大人那样心怀家国,懂得取舍的人,绝不可以交给谢混这样的人。” 刘裕沉声道:“也就是说,你们谢家的内部处置,也不可能真的置谢混于死地了,不然可能会引起谢家的内部分裂,只能是借别的事情来削弱谢混的势力,或者说象你前面跟我商量的那样,以谢晦来取代谢混的位置,是不是?” 王妙音的秀眉微微一挑,说道:“如果谢混今天没有这样表明真正的心声,那我会只让谢晦来成为继承人,让他死了争夺掌门的心,安心地当一个前辈的叔伯,将来辅佐谢晦掌控家族,也不失美名。但既然让我听到他今天的这些事情,那就怪不得我要清理门户了。只不过,按我们大世家的规则,这种清理门户,要假手于外力。” 刘裕的脸色一变:“那就是说,最后还是要由我来出手,以叛国的罪名…………” 王妙音轻轻地摆了摆手:“裕哥哥,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用别的家族跟他斗,只有世家之间的争斗,才不会让谢家的内部产生矛盾和分裂。刚才谢混不是咬牙切齿地说,为什么庾悦都成为黑手乾坤的镇守,而他和郗僧施不是呢?所以后面他肯定会找机会对庾家下手,如果不是我们听到他的阴谋的话,他要是去了吴地,必会趁机剥夺庾家的家丁部曲,甚至是夺取庾家的产业,据为已有。” 刘裕笑了起来:“不错,这才符合谢混的性格,他的夺权计划,就是要找机会去吴地招兵买马呢。这么说来,你是要我给他这个机会?” 王妙音点了点头:“正是,如果我们揭露了假会稽王孙的阴谋,那谢混和郗僧施必然方寸大乱,甚至不敢留在建康城中了,这时候要是我们派他回会稽郡募兵勤王,他一定会借机逃离建康,然后去吴地,不仅调集谢家和郗家的庄丁,更是会借机强征庾家的产业和兵马,如此一来,势必结怨庾悦,等我们打赢了,庾悦会以英雄的身份回归,到时候,就让他来收拾谢混!” 王妙音紧紧地咬着朱唇,一动不动地看着刘裕:“你现在已经下了决心,一定要铲除谢混了?” 刘裕不假思索地说道:“谢混就是个最最标准不过的世家子弟,有一定的才华,但根本认不清楚自己的位置,野心大于能力,为了夺取权力,无所不用其极,他可以勾结外人,去抢自己的姑母的位置,可以对我这个帮他报了杀父之仇的恩公,恩将仇报,甚至可以跟杀死自己父亲的仇家天师道的妖贼合作,来想办法从我的手中夺权。妙音,这样的人,你觉得应该留吗?” 王妙音叹了口气:“你说得不错,多半的世家子弟,就是象谢混这样,他们做梦都想要掌权,掌家族之权,继而掌天下之权,所有的世家内斗,一轮轮的争权夺利,甚至是黑手乾坤的自相残杀,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刘裕沉声道:“这就是了,他们的自相杀残,他们的争权夺利,无数次地危害了国家,祸乱了天下,现在谢混在这种时候还想着自己的歪心思,置家国于不顾,这样的人,我现在就恨不得除掉。如果你有办法掌握他通敌叛国的证据,那正好可以象魏顺之这样,给我来祭旗。” 王妙音摇了摇头:“你用军法处置魏顺之这样的将校是可以的,但世家是有世家的规矩,除非是公开的谋反作乱,象王恭,王国宝那样,不然你是不能对他们明正典刑的,只能内部处置。因为曹操以刑名之术对付世家和士族,激起了公愤,让人人自危之余,也促生了黑手乾坤这样的组织。你上次灭门太原王氏,杀了王愉一家,是因为王家罪证确凿,也因为你刚刚建义成功,世家不敢与你为敌,所以才能成功。” “可是这回不一样,谢混毕竟是谢家的嫡子,地位尊贵,远非出过王国宝这个混球的太原王氏可比,而且你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谢混叛国,就仅凭捏造证据,证明司马秀熙案与他有关系,那必然会引起世家的强烈不满。如果在这个时候与城中的各大世家反目,那这场保卫战,是打不赢的。你在指责谢混不顾大局的时候,自己得先顾及这个大局啊。” 刘裕看着王妙音,摇头道:“妙音,我是为了维护你们母女的地位啊,这谢混明显是要抢夺你们的位置,掌握谢家了。难道你们就这样束手待毙吗?” 王妙音冷笑道:“就凭他,还动摇不了我们的位置,裕哥哥,我不是说谢混不该死,而是不该在这个时候,由你公开处死,我有别的办法,能在谢家内部解决掉谢混,等守下这次城后,就算是我娘,也不可能再容忍他了。” 刘裕的心中一动,追问道:“有什么办法可以除掉谢混和郗僧施呢,希乐可还是跟他们同一阵营的啊,到时候很可能会保他的。” 王妙音笑道:“我们谢家可没什么家法来处置自己的子侄,尤其是没有明显证据的情况下,他想夺我娘的位置,名正言顺,毕竟他是相公大人的嫡孙,而我娘不过是侄女而已,当年相公大人传位于玄叔而不是琰叔,让琰叔心中生了愤怒,以至于急于求成,送上了性命,这让很多谢家内部的人,对谢混是非常同情的,这也是我娘明知他有野心,却一直对他容忍的原因。” 刘裕点了点头:“既然如此,那谢夫人何不顺应家中的人心,把这掌门之位交给谢混,也免得这些争端呢?” 王妙音叹了口气:“谢混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恩将仇报,急功近利,顾小家不 顾大国,当年就是因为他父亲也表现出了这些品性,所以相公大人连琰叔这个亲儿子都没有传掌北府军,而是给了玄叔,玄叔死后,掌门之位更是传给了我娘,从我娘接手的时候,就知道一定要把这个掌门之位传给象相公大人那样心怀家国,懂得取舍的人,绝不可以交给谢混这样的人。” 刘裕沉声道:“也就是说,你们谢家的内部处置,也不可能真的置谢混于死地了,不然可能会引起谢家的内部分裂,只能是借别的事情来削弱谢混的势力,或者说象你前面跟我商量的那样,以谢晦来取代谢混的位置,是不是?” 王妙音的秀眉微微一挑,说道:“如果谢混今天没有这样表明真正的心声,那我会只让谢晦来成为继承人,让他死了争夺掌门的心,安心地当一个前辈的叔伯,将来辅佐谢晦掌控家族,也不失美名。但既然让我听到他今天的这些事情,那就怪不得我要清理门户了。只不过,按我们大世家的规则,这种清理门户,要假手于外力。” 刘裕的脸色一变:“那就是说,最后还是要由我来出手,以叛国的罪名…………” 王妙音轻轻地摆了摆手:“裕哥哥,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是用别的家族跟他斗,只有世家之间的争斗,才不会让谢家的内部产生矛盾和分裂。刚才谢混不是咬牙切齿地说,为什么庾悦都成为黑手乾坤的镇守,而他和郗僧施不是呢?所以后面他肯定会找机会对庾家下手,如果不是我们听到他的阴谋的话,他要是去了吴地,必会趁机剥夺庾家的家丁部曲,甚至是夺取庾家的产业,据为已有。” 刘裕笑了起来:“不错,这才符合谢混的性格,他的夺权计划,就是要找机会去吴地招兵买马呢。这么说来,你是要我给他这个机会?” 王妙音点了点头:“正是,如果我们揭露了假会稽王孙的阴谋,那谢混和郗僧施必然方寸大乱,甚至不敢留在建康城中了,这时候要是我们派他回会稽郡募兵勤王,他一定会借机逃离建康,然后去吴地,不仅调集谢家和郗家的庄丁,更是会借机强征庾家的产业和兵马,如此一来,势必结怨庾悦,等我们打赢了,庾悦会以英雄的身份回归,到时候,就让他来收拾谢混!” . ===第四千三百三十五章 与国为敌仇如海=== 刘裕有些意外,看着王妙音:“用庾悦来收拾谢混?真的可以吗?庾悦现在自己是个什么状况,是不是值得信任都不知道呢,要用他来为你谢家清理门户,我感觉不太可行哪。” 王妙音笑着摆了摆手:“庾悦在前线刘毅崩溃之后,没有如意料中地逃回来,而是带着部下转战江州,我想,应该是有人给了他一定的承诺和保证,至少是后勤补给,以及情报支持,不然,我们的庾公子哪有这个本事,哪有这个能力敢孤身陷在敌后呢?” 刘裕的双眼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刘毅给刘婷云夺走的那些军粮和辎重吗?要是有这些,庾悦倒是可以在当地坚持呢。这么说来,庾悦跟这刘婷云有勾结?” 王妙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点了点头:“很有这个可能的,庾悦是个典型的公子大少,爱慕虚荣又没什么本事,却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他想重振庾家的雄风,却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跟着前线的大军混军功,可要是大军都败了,他是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的,除非是有人让他相信,坚持下去肯定可以赢,至少是有好处。” “庾悦从来没去过江州,在当地毫无根基,他带的部队又不是押运军械粮草的,刘毅的大军都败了,大营中的辎重粮草不翼而飞,而庾悦的部队又没去过大营,那只有一个解释了…………” 刘裕笑了起来:“就是庾悦和刘婷云有勾结,对吧。想不到,庾悦居然也会是她的人,我还低估了这位庾公子呢,难道,他的那些浅薄,嚣张,也都是装出来隐藏自己的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我想我们认识的那个庾公子,不是装出来的,他没有这样的本事,要不然也不会是这样的能力。但庾悦和刘婷云合作,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有共同的需求,刘婷云自己没有军队,也不会打仗,要了这些辎重粮草也没用,而且,妖贼并没有拿到这些辎重粮草,我想这也证明了刘婷云没有直接和妖贼勾结,如果她和庾悦合作,恐怕是因为自己也想组建一个新的黑手乾坤,或者说,她想以此为见面礼,跟庾悦合作,抛弃刘毅。”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又是什么鬼?她可是刘毅的老婆啊,而且是刘毅这些年来一直庇护她,也不插手干预她跟世家间的联系,不干涉她的地下产业,这样的刘毅,还要抛弃?”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原来我也不太相信这点,但是这回听了那周氏的话之后,我有点明白了,刘婷云之所以拉拢和委身刘毅,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她想要的,恐怕是借机分化瓦解北府军,挑拨刘毅和你的关系,让你们这些带兵大将火并,或者是内斗,斗到最后,就是大权重归世家高门,军队再次由世家的子弟所掌握。” “刘婷云是有哥哥的,刘家也有子侄,就象我娘,虽然嫁入了王家,但还是为谢家的利益服务,我也是一样。刘婷云恐怕是想借机,让她娘家的人来掌握刘毅的军队,而她则控制关系网,成为情报主宰。也就是说,她想借壳下蛋,借着当刘毅老婆的机会,掌握刘毅手中的北府军,她把刘毅,当成了刘牢之!” 刘裕点了点头:“是有这个可能,包括之前她嫁给桓玄,可能也有这方面的打算,想要借着桓玄的势力,控制吴地的庄园产业,更是借机控制桓玄的军队,只是无奈荆州将士对桓氏的忠诚度太高,不是靠她在荆州分点庄园土地,就愿意听命于她的,甚至他们会以为这是桓玄的恩惠,不是她刘婷云的。加上桓玄是个绣花枕头,不听她的意见杀我,所以刘婷云就另谋出路,搭上了刘毅。” 王妙音笑了起来:“可是刘毅不是刘牢之,他可是精明得很,他是要利用刘婷云在建康城中的势力,为自己上升成新的大世家,甚至是世家领袖而铺路,他是要利用刘婷云,而不是反过来被刘婷云控制,所以,刘毅的军队,是绝不容许刘婷云插手的,刘家的子侄,进不了希乐哥的豫州军团,他宁可通过谢混,郗僧施,甚至是示好庾悦,也不想刘婷云的家人进来。我想,这也是刘婷云转而会秘密寻求和孟昶合作的原因吧。” 刘裕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但孟昶也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孟昶出自京八集团,但却是文官,他要的是在朝堂上升官掌权,而不是在军中,这和刘婷云想要掌握军队的想法不一,所以,刘婷云就找上了庾悦,助这庾悦能自己组织军队。” 王妙音正色道:“庾悦和刘毅是死敌,虽然二人同在黑手乾坤之中,但刘毅无论于公于私,都不可能允许庾悦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跟他争权的。所以只有干掉了刘毅,或者说至少是消灭了刘毅的大军,取得了他的辎重粮草,才可能助庾悦成事,我想,这就是桑落州之战的真相。” 刘裕的眼中泪光闪闪:“可怜我西府的数万将士,多年征战的好兄弟,竟然就这样毁在了这个妖妇的野心之下,让她就这样一剑给杀了,真的是太便宜了她,我恨不得现在就尽诛刘婷云全家,为我的兄弟们陪葬!” 王妙音连忙搭住了刘裕的臂膀,说道:“裕哥哥,千万不要冲动,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刘婷云做了这样的事,就算有证据,你也不能因此而杀光她全家。这会站在所有世家的对立面的。” 刘裕吼了起来,声音如洪雷一样在整个太庙内炸响:“现在是这些世家要站在国家,站在将士们,站在百姓们的对立面,为了一已私欲,害了无数人的性命,既然与国为敌,那就是与我为敌,我还要再跟他们客气吗?!”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裕哥哥,相信我,大多数的世家,不是这样,谢混,刘婷云这些人,不代表普遍的世家子弟,至少,我会和你站在一起的,永远。” 刘裕有些意外,看着王妙音:“用庾悦来收拾谢混?真的可以吗?庾悦现在自己是个什么状况,是不是值得信任都不知道呢,要用他来为你谢家清理门户,我感觉不太可行哪。” 王妙音笑着摆了摆手:“庾悦在前线刘毅崩溃之后,没有如意料中地逃回来,而是带着部下转战江州,我想,应该是有人给了他一定的承诺和保证,至少是后勤补给,以及情报支持,不然,我们的庾公子哪有这个本事,哪有这个能力敢孤身陷在敌后呢?” 刘裕的双眼一亮,说道:“你的意思,是刘毅给刘婷云夺走的那些军粮和辎重吗?要是有这些,庾悦倒是可以在当地坚持呢。这么说来,庾悦跟这刘婷云有勾结?” 王妙音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点了点头:“很有这个可能的,庾悦是个典型的公子大少,爱慕虚荣又没什么本事,却有一颗不甘平庸的心,他想重振庾家的雄风,却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跟着前线的大军混军功,可要是大军都败了,他是不可能继续坚持下去的,除非是有人让他相信,坚持下去肯定可以赢,至少是有好处。” “庾悦从来没去过江州,在当地毫无根基,他带的部队又不是押运军械粮草的,刘毅的大军都败了,大营中的辎重粮草不翼而飞,而庾悦的部队又没去过大营,那只有一个解释了…………” 刘裕笑了起来:“就是庾悦和刘婷云有勾结,对吧。想不到,庾悦居然也会是她的人,我还低估了这位庾公子呢,难道,他的那些浅薄,嚣张,也都是装出来隐藏自己的吗?” 王妙音摇了摇头:“我想我们认识的那个庾公子,不是装出来的,他没有这样的本事,要不然也不会是这样的能力。但庾悦和刘婷云合作,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有共同的需求,刘婷云自己没有军队,也不会打仗,要了这些辎重粮草也没用,而且,妖贼并没有拿到这些辎重粮草,我想这也证明了刘婷云没有直接和妖贼勾结,如果她和庾悦合作,恐怕是因为自己也想组建一个新的黑手乾坤,或者说,她想以此为见面礼,跟庾悦合作,抛弃刘毅。” 刘裕的眉头一皱:“这又是什么鬼?她可是刘毅的老婆啊,而且是刘毅这些年来一直庇护她,也不插手干预她跟世家间的联系,不干涉她的地下产业,这样的刘毅,还要抛弃?” 王妙音平静地说道:“原来我也不太相信这点,但是这回听了那周氏的话之后,我有点明白了,刘婷云之所以拉拢和委身刘毅,其实是一种权宜之计,她想要的,恐怕是借机分化瓦解北府军,挑拨刘毅和你的关系,让你们这些带兵大将火并,或者是内斗,斗到最后,就是大权重归世家高门,军队再次由世家的子弟所掌握。” “刘婷云是有哥哥的,刘家也有子侄,就象我娘,虽然嫁入了王家,但还是为谢家的利益服务,我也是一样。刘婷云恐怕是想借机,让她娘家的人来掌握刘毅的军队,而她则控制关系网,成为情报主宰。也就是说,她想借壳下蛋,借着当刘毅老婆的机会,掌握刘毅手中的北府军,她把刘毅,当成了刘牢之!” 刘裕点了点头:“是有这个可能,包括之前她嫁给桓玄,可能也有这方面的打算,想要借着桓玄的势力,控制吴地的庄园产业,更是借机控制桓玄的军队,只是无奈荆州将士对桓氏的忠诚度太高,不是靠她在荆州分点庄园土地,就愿意听命于她的,甚至他们会以为这是桓玄的恩惠,不是她刘婷云的。加上桓玄是个绣花枕头,不听她的意见杀我,所以刘婷云就另谋出路,搭上了刘毅。” 王妙音笑了起来:“可是刘毅不是刘牢之,他可是精明得很,他是要利用刘婷云在建康城中的势力,为自己上升成新的大世家,甚至是世家领袖而铺路,他是要利用刘婷云,而不是反过来被刘婷云控制,所以,刘毅的军队,是绝不容许刘婷云插手的,刘家的子侄,进不了希乐哥的豫州军团,他宁可通过谢混,郗僧施,甚至是示好庾悦,也不想刘婷云的家人进来。我想,这也是刘婷云转而会秘密寻求和孟昶合作的原因吧。” 刘裕收起了笑容,正色道:“但孟昶也不是省油的灯,而且孟昶出自京八集团,但却是文官,他要的是在朝堂上升官掌权,而不是在军中,这和刘婷云想要掌握军队的想法不一,所以,刘婷云就找上了庾悦,助这庾悦能自己组织军队。” 王妙音正色道:“庾悦和刘毅是死敌,虽然二人同在黑手乾坤之中,但刘毅无论于公于私,都不可能允许庾悦建立起自己的军队,跟他争权的。所以只有干掉了刘毅,或者说至少是消灭了刘毅的大军,取得了他的辎重粮草,才可能助庾悦成事,我想,这就是桑落州之战的真相。” 刘裕的眼中泪光闪闪:“可怜我西府的数万将士,多年征战的好兄弟,竟然就这样毁在了这个妖妇的野心之下,让她就这样一剑给杀了,真的是太便宜了她,我恨不得现在就尽诛刘婷云全家,为我的兄弟们陪葬!” 王妙音连忙搭住了刘裕的臂膀,说道:“裕哥哥,千万不要冲动,我们没有证据证明刘婷云做了这样的事,就算有证据,你也不能因此而杀光她全家。这会站在所有世家的对立面的。” 刘裕吼了起来,声音如洪雷一样在整个太庙内炸响:“现在是这些世家要站在国家,站在将士们,站在百姓们的对立面,为了一已私欲,害了无数人的性命,既然与国为敌,那就是与我为敌,我还要再跟他们客气吗?!”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裕哥哥,相信我,大多数的世家,不是这样,谢混,刘婷云这些人,不代表普遍的世家子弟,至少,我会和你站在一起的,永远。” ===第四千三百三十六章 谢混之怨溯源头=== 刘裕的心中一阵感动,王妙音的柔情,从她搭在自己胳膊上的素手,那温暖一阵阵地袭来,而她温柔的声音,更是如同一坛美酒,滋润着刘裕的心肺,刘裕轻轻地握着王妙音的手:“对不起,妙音,刚才我的态度有点急,请你不要误会,我绝没有对谢家下手的意思,我…………” 王妙音摇了摇头:“裕哥哥,别这样,如果有一天,我和我娘控制不住谢家了,让谢混这样的人坐上了掌门之位,让他把谢家变成太原王氏这样只会为祸天下的家族,那请你千万不要以我母女为虑,一定要坚决出手将之铲除,哪怕谢家就此家道中落,成为二三流的家族,我也没有意见。甚至,我会亲手帮你做这件事。” 刘裕睁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你,你这样做,不是太委屈了吗,这可是要动谢家,动你的家啊。” 王妙音惨然一笑,眼中隐约有泪痕出现:“我的家,我的谢家,是一直奉行祖先们的祖训,这个祖训,相公大人从小就教导我们,那就是有国才有家,有民才有国,我们家族的存在,需要保国卫民,要对得起自己手中的权力,如果有一天,族中子弟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不顾家国,甚至祸及天下,那其他子侄需要跟其断交关系,甚至是和别的家族一起讨伐他,因为经历了八王之乱,神州陆沉后,我们谢家无比深刻地体会到,有家无国,最后是家国皆无的道理。” 刘裕叹了口气:“谢家的祖训,真的是让人肃然起敬,只可惜谢混,他就不明白这个道理啊。” 王妙音说道:“谢混是因为一直有怨气在心,他以为相公大人应该把掌门之位传给他爹,其实准确地说,从谢琰开始就是怨念深重,以为相公大人偏心,传侄不传子,这也影响了谢混从小受到的教育,他父亲战死虽然是性格使然,但在他看来,也是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理应让他这个英雄之子有所照顾,这谢家的掌门之位,起码是继嗣掌门之位,应该给他。” 刘裕的眉头一皱:“可是他一直认为,因为我跟你的关系,谢家是想招我为婿,或者是收我为义子,让我来接掌谢家,所以对我有如此强烈的敌意。” 王妙音幽幽地叹了口气:“不错,这就是他多年来一直不服你的原因,不是因为你的出身,不是因为你推行的政策会削弱世家高门,而是因为你的存在,被他认为是他无法接掌谢家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宁可去联合刘毅跟你作对,就是想借刘毅之力,在军中打倒你,然后再去挑战谢家的掌门位置。” 刘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明白了,弄了半天,原来他真正恨我的原因,在这里啊,但他难道不明白,就是因为我跟谢家的关系,因为我要报谢家当年的恩情,才让他有机会报了父仇,才让这大晋的江山,得以重生,也才给了他今天的富贵吗?如果没有我,说不定他早就给妖贼剁成肉酱分而食之了!” 王妙音点了点头:“这个道理他明白,但他不愿意接受,从他内心的深处,他以为北府军都应该是他的,应该是相公大人交到他父亲手中,再传给他。因为他父亲的战死,这北府军就给刘牢之偷走了,然后传到了你的手中,他相信如果是他领兵,一样可以平定妖贼。” 刘裕冷笑道:“可以啊,那这次守城,我给他三千人马,看他会不会把这三千人管好,能不能让这三千人打仗。” 王妙音笑道:“他觉得这种军阵之事,是武夫粗人所为,交给刘毅这样的武夫就行了,尽管他跟刘毅结盟,但骨子里是看不起刘毅的,刚才的谈话,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刘毅,他只是利用,因为他需要有人指挥打仗,这就跟当年的世家高门利用刘牢之一样,只是看成自己的家奴罢了。” 刘裕冷笑道:“世道变了,现在就是我和刘希乐这样的军汉武夫掌权,再不是世家天下控制一切的时候,谢混也算是看出了这个道理,所以他想要借这次的机会,招兵买马,割据吴地,成为新的黑手乾坤镇守,建立自己的世家组织。哼,不得不说,他这招还是挺阴的呢,一回去就想借着刘毅的力量,吞并庾家,刘家这些家族的势力地盘,若不是我们听到了他的这个阴谋,还真可能让他得逞。” 王妙音摇了摇头:“裕哥哥,你没弄明白,他真正想吞并的,是我们谢家,还有王家的势力,有了合法勤王的名份,他第一个就会把我娘,还有支持我娘的那些近亲的庄园给吞并了,庄客家丁全部征发从军,成为第一支自己手中的部队,加上郗家和谢混自己家族的力量,有个两三万人马。” “有了这声势,吴地的其他家族,包括本地豪强也会出丁依附于他,到这个时候,他才可以名正言顺地让刘毅出头,去吞并和强征庾家,刘家的庄丁,没了庄客佃户家的男丁,他带着人马,就可以用战时管理的名义,把这些家族的产业,庄园吞并,据为已有,若让他做到此步,我娘恐怕也得真的让位于他了。” 刘裕长舒了一口气:“还好老天有眼,让我们听到了他的阴谋,谢混的事情,就按你说的处理,但是你说让他没有名份,直接回去招兵,那他不也照样可以动你娘这边的庄园家产吗?” 王妙音微微一笑:“不一样,如果他拥个会稽王回去,理论上我们这些庄园都是会稽王的食邑,以司马秀熙的名义下令,那是必须应征的,我娘和其他谢家子侄的庄园也不能违令,但如果只是谢混自己回去,那就只有自行招募了,我们的庄园是给大晋交过税的,有免役的权力,只是他谢混自行募兵,那就可以不去。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征发自己家的丁壮,再以刘婷云和庾悦叛国的罪名,强征他们家的丁男!” ===第四千三百三十七章 希乐拥兵为复仇=== 刘裕笑了起来:“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谢混和郗僧施派到吴地,但不给会稽王孙这个名份,只让他们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回乡募兵,而不能强制征兵,所以他们只能先征集自己庄园里的壮丁,然后再靠了这些人,去抄刘婷云家和庾悦家的庄园,罪名就是他们谋反,对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其他家族,包括吴地的土豪地主们,一定只会观望,不会自愿出兵,即使出,也只会出很少的老弱病残,以作应付,谢混和郗僧施想要利用这次的机会招兵买马,只有先把军队给扩充起来,他们自己家的庄园加起来顶了天也就万余人马,还不够让吴地的豪强们乖乖听话,所以,必然得拿庾家,刘家这两家开刀,因为可以拿出罪名出来。” 刘裕点了点头:“所以说到底,你其实是设了个局,让谢混和郗僧施往里跳,利用了他们这种心理,让他们回吴地跟其他的豪强起冲突,而首要起冲突的,就是刘婷云家和庾悦家,你真正要挑起和引发的,就是庾悦家和谢混,郗僧施这两家的矛盾。” 王妙音正色道:“是的,庾悦应该是和刘婷云有所勾结,但没有证据,而且他现在陷在敌后,转战游击,如果他投靠了妖贼的话,应该早就有消息传过来了,或者说如果他被妖贼所害,也应该早就传首建康。现在没有任何消息,那应该就是在敌后转战,混得还不错,没有给妖贼消灭。” 刘裕叹了口气:“我现在隐隐有些感觉,庾悦的朋友可能不止是刘婷云,一个刘婷云不至于能掌握江州那里的全局,应该还有别的人继续和庾悦联系,引导他避开妖贼的军队,隐藏在江州的山区之中,而这个人,绝对不可能是我们的人,比如荆州的道规,他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这样帮助庾悦,除非庾悦主动杀到荆州,与刘道规汇合一处!” 王妙音的秀眉微蹙:“也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就是,毕竟现在荆州那边的消息完全隔断,不知道那边什么情况。庾悦现在只能确保他还在战斗,还没给消灭,但在哪里战斗,我们不知道。不过,这一切都要等打完仗后才知道了,要是我们连建康也守不住,那一切免谈。谢混用来抄刘婷云家的借口其实还算合理,但他一定会为了私怨,把庾家也连带上,说他们勾结在一起,黑了刘毅的大军,现在庾悦是叛逃妖贼那里,庾家人不知道前方的情况,也只能吃这个哑巴亏,毕竟,庾家子弟都没回来,这就是无法辩解的事啊。”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庾悦也是黑手乾坤的一员,谢混会不会以庾悦私结奸党,图谋不轨的罪名,来抄庾家呢,顺带着,连徐羡之家和孟昶家,以及孟昶的妻族周家,也一并查抄了?” 王妙音笑了起来:“有这个可能,徐羡之和孟昶的家业主要是在建康城内,在吴地只有一些远房亲戚,并没有什么势力,倒是周家,曾经是吴地头号的豪强,后来因为在开国初期站错了队而败落,但这几年,靠着孟昶,还有刘婷云的关系,又部分地恢复了往日的荣光,成为吴地的上等家族,有几十处庄园田宅,庄客佃农有三万户之多,我想那谢混是绝不会放过这口肥肉的,他多少知道一些周家跟刘婷云家合作的事情,必会以此为借口,去夺周家的产业。” 刘裕叹了口气:“所以,谢混去一趟吴地,会把庾家,刘家,周家都得罪了个遍,名为募兵勤王,实际上是去抢地盘了,然后坐山观虎斗,看我们在建康和妖贼死拼,若是我们打输了,他会赶快跟妖贼讲和,若是我们打赢了,他就会带兵前来会合,追击,以展现他的忠诚,是吧。” 王妙音点了点头:“大概就是这样吧,唯一的变数就在于刘毅是不是会跟他一伙,亲自带兵或者是派手下出兵助他去控制吴地。我觉得,如果司马秀熙没死,有这个可能,但如果我们揭穿了司马秀熙是个假冒的货,那刘毅不会湖涂到趟这浑水的,你之前说的若是刘毅也跟他们一伙,想临阵脱逃,就连刘毅一并诛杀的可能,并不大哦。” 刘裕的眼中冷芒一闪:“我也不希望是这样的结果,希乐毕竟和我同袍多年,又被刘婷云这个贱人害得这么惨,我是挺同情他的,这回他历经艰难,才逃回建康,几天功夫就拉起近两万人的军队,可以说不仅能力卓越,也算是把他多年的老底全用上了,我觉得,他是想要在这里跟妖贼血战到底的,就算这个司马秀熙在,他也不至于放弃建康,跑到吴地去割据自立,我们都是军人,这次在桑落州战死的两万多将士,是刘毅多年的生死兄弟,不可能没有感情,谢混他们可以逃跑,但刘希乐不会。” 王妙音叹了口气:“我相信刘毅这回也是回来报仇的,不会跟着谢混离开,但是来日方长,打完这次平定妖贼之战后,他们仍然有可能勾结到一起,如果郗僧施这回能让刘毅动心,那未来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隐患,甚至庾悦回来后如果跟谢混争斗,报仇,那刘毅有可能会站在谢混一边,打击庾悦。” 刘裕的眉头一皱:“他们不都是黑手乾坤的镇守吗,还会为了外人窝里斗?” 王妙音笑道:“自从孟昶暴露了这个组织后,他们就不再是一个坑里的战友了,相反,很可能是新仇旧恨一起报,把多年前的旧怨也来个了结,到时候就成为你可以坐山观虎斗,成为最后的仲裁者了。至于谢混…………” 她说到这里,秀眉微蹙:“如果是明确地违背了国法,与庾悦争斗的过程中证据确凿,那由庾悦联合其他的世家联名举报谢混,郗僧施,嘿嘿,那玉皇大帝也救不了他啦。” ===第四千三百三十八章
相关推荐:
NTR场合_御宅屋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开局成了二姐夫
女奴的等价替换
将军在上
新年快乐(1v1h)
弟弟宠物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我的傻白甜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