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好想你 > 第201章

第201章

即使是跟北府军打正面,也有一战的实力了,这一战荆州的追兵几乎全军覆没,虽然那几百北府老兵正在列阵而退,但是若是这些胡骑有意追击,恐怕也是很快就会给消灭的。 苟林笑着挥枪一指远处的到彦之所部,说道:“看来,敌军主将还在撤退,不过,那些看起来都是精锐的北府军老兵了,还能败而不乱,着实难得。但这也没有意义了,解决完这些晋军之后,只要一个冲锋,就能把他们全灭!” 正说话间,只见两骑绝尘而来,却是两个斥候骑兵,苟林勾了勾嘴角:“查清楚了吗,周围是否还有大股敌军?” 一个斥候沉声道:“三十里外,有一支晋军,都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有三百余辆大车掩护两翼,推进速度很快,人数大约三千有余,正在向战场加速行进。” 苟林轻轻地“哦”了一声:“打的是什么旗号?” 那斥候说道:“打的是檀字大旗,应该是晋军檀道济部。” 苟林看向了朱超石:“这檀道济与你在晋军的时候就是齐名的新一代年轻将领啊,看来果然有两下子,跟在后面接应呢。三千余北府军,有备而来,想要吃掉,恐怕就需要一番苦战了。” 朱超石沉声道:“我这里已经没什么实力了,我的部下也都给你所消灭,是战是撤,由你自行决定吧。” 苟林的眼中光芒闪闪,陷入了思考之中,另一个斥候则说道:“檀道济所部之后,百里左右,还有一支晋军,大约三千人马,也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好像是武陵内史檀祇的人马,他们避开大道,只走山林小路,似乎是在隐藏行踪。” 苟林笑了起来:“原来,刘道规派来接应前军的部队,还不止檀道济这一路呢,我们若是趁胜攻击这一小股部队,就会给檀道济所部粘上,若是苦战之时,这檀祗的兵马杀到,那我们就有反胜为败的可能,罢了,不给他们这个扭转战局的机会,传令部队,迅速地解决掉包围圈内的晋军,不要斩首,把装备剥了就迅速地撤离吧,乌林渡口的三百条船还在等我们呢。” 朱超石咬着牙:“林子,你这回杀光了我的部下,不管有什么理由,你都需要给我个解释,即使是到了神尊那里,我也是这句话。” 苟林冷冷地说道:“神尊有令,不留废物和意志不坚定之人,石头兄弟,你应该庆幸这回测试过关,没有在战场上倒向敌军的举动,不然的话,你现在已经是一个死人了,不过,这回你跟上大军,天师道应该会真正地给你一支属于你自己的军队,下次记得好好训练他们,要他们听你将令,不然,也许以后我还会再一次帮你执行军法呢。” 说到这里,苟林发出一声长啸,策马奔下了高岗,在一片护卫们的欢呼声中,直接向十里外的渡口驰去,朱超石举头向天,不想再看眼前那围猎也似的杀戮,闭上了双眼,喃喃地在心中自语道:“师父,请你快点回来吧,妖贼的布局极深,恐怕,也只有你能对付了。” ===第三千零九十一章 困守孤城图自救=== 江陵,刺史府。 王镇之的面如土色,跪在殿中,而檀道济和到彦之则一左一右跪在他的身边,三人都免了冠,一副败军之将的模样,而自坐在大案之后的刘道规以下,两排的文武,个个面色凝重。 刘道规合上了面前的一份塘报,叹了口气:“此役,我军损失三千四百二十七人,自副将王国儿以下,十余员将校战死,王司马,你部下的兵马,除了到彦之的三百北府兵外,几乎是全军覆没,对于此败,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王镇之的眼中泪光闪闪,咬着牙,说道:“我确实非将帅之才,此役,我因为悲愤而失去理智,孤军深入,在战场上没有约束部下的能力,导致混乱,军溃之时,若不是到军主率军力战,护我突围,只怕,连面见刺史的机会也没有了。作为败军之将,此役我负全责,还请对我军法从事,以告慰战死将士的在天之灵。” 到彦之面色凝重,沉声道:“王司马的进军,是听了我的建言,我们四处侦察不力,没有探到敌军隐藏的大队骑兵,而让训练和纪律不足的荆州将士打头阵,也是有欠考虑,彦之不才,愿与王司马一起领罪。” 檀道济叹了口气:“刘刺史,此役我们对于敌军的情报掌握严重出了问题,尤其是对于苟林部下的骑兵战斗力,大大地估计不足,原以为他们只是些纪律散漫,战力一般的部落骑兵,但现在看来,这两万胡骑来去如风,杀人如割茅草,实在是难得一见的劲敌,就算此役大军尽出,面对这股胡骑,也难言必胜,王司马虽败,但也探出了这个重要敌情,还请从轻发落。” 两侧的将校们齐齐地行礼道:“还请从轻发落王司马。” 刘道规的神色凝重:“对敌情的判断有误,是我这个刺史的责任,各位在前面都尽力了,只是敌军凶悍,又非常狡猾,还会利用将士的心理设下陷阱,以后再次碰到他们,需要格外地警惕,再也不能犯这次的错误了。眼下我军连战连败,士气不振,若是再斩杀大将,更会让士卒离心,我会上表请罪,自去刺史之职,只是现在跟朝廷的联系中断,暂时仍然代管这荆州刺史之印,希望各位能与我同心同德,共保荆州不失。” 所有文武再次行礼:“我等愿尽心竭力,辅佐刘刺史。” 刘道规看向了王镇之:“王镇之,你身为主帅,此番丧师之罪,足以斩首未众,念你以往的功劳,此战也是出于救出荆州百姓的考虑才会中贼奸计,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从现在开始,剥夺你所有的文武军职,以白身从军效命。荆州司马一职,暂时由武陵内史檀祗代理……” 王镇之连忙磕头道:“谢刺史不杀之恩。”他一边说,一边从袖中拿出了一方荆州司马之印,檀祗神色严肃地上前接过,王镇之在交印之时,紧紧地握住了檀祗的手,正色道:“檀司马,请你千万要以我为戒,不要意气用事,这荆州的大局,就要靠你了啊。” 檀祗的神色无比严肃,郑重地捧印道:“檀某就算舍了这条命,也一定要守住这荆州,为死难的将士们复仇。王镇之,你且好好休息,立功赎罪。” 刘道规点了点头,挥挥手:“各位,请先回到大家的职位之上,作好准备,我们接下来还要进行内部的军议。” 普通的文武将吏们纷纷退下,大殿内只剩下了北府军一系的四员将校,和上次一样,刘道规长叹一声:“没想到,这回输得如此之惨,连江陵城的守卫兵马,都全部损失了。” 檀道济点了点头:“确实情况极为严峻,不过,敌军在胜利之后,没有趁机进逼或者是追杀,而是整队乘船而去,只是把我军战死的尸体堆积到一起,形似京观,以威慑我们,包括那几百名女子,也是给贼人们堆到了最上面,死状极为可怕,将士们见到,都心生惧意。” 刘道规咬了咬牙:“这些是以前妖贼们战胜之后的常用之法,以炫耀武功,震慑我军,只是这些羌贼们也同样如此,看来,他们也是跟这妖贼用了同样的手法,背后必然有人指导。” 檀祗正色道:“这次,连叛徒朱超石所部的几千人,也给他们一起杀了,这些贼人用兵可真狠,那些新降的州郡兵,在他们眼里就跟犬羊一样,说杀就杀,而扔在地上的钱物,也是没去收拾就离开了,原来我们以为这些羌贼是图财好色,现在看来,他们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打赢大战,而妖贼们真正的目标,是东进,是攻击建康!现在看来,妖贼有如此强大的骑兵,只怕刘希乐要与之对抗,也是胜负难料啊。” 刘道规看着到彦之:“现在还有办法传信通知刘希乐,告知这里的战况吗?” 到彦之摇了摇头:“之前的十余波信使,没有一个能回来,哪怕是飞鹰传书,也全给拦截了,现在我们的消息传不过去,豫州的情况也传不过来,大家只能各自为战了!” 刘道规咬了咬牙:“那鲁宗之那里呢,他有回复吗?” 檀祗微微一笑:“鲁宗之倒是派人越过了桓谦的地盘,传信我们,说是大军已经在动员和集结,一个月内,就会亲率雍州精锐,前来与我们会合。” 檀道济的眉头深锁:“他手下一直有上万的机动军才,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拖延不动,是敌是友,还很难说,现在我军新败,江陵城中人心惶惶,他这个时候带兵前来,是助我们,还是要趁机攻击我们,都很难说啊。” 刘道规的眼中光芒闪闪,沉声道:“事到如今,我们已经是孤城一座,陷入绝境,不要指望有任何外力相援,能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妖贼的东进军团,我们暂时无力追击,当务之急,是先要解决桓谦这个贼子,打通与雍州的联系,桓谦若败,鲁宗之才有更大可能站在我们这一边,还请各位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三千零九十二章 万众一心众志城=== 檀道济,到彦之和檀只都神色严肃,齐齐地以拳按胸,跟着发誓。刘道规的目光落到了到彦之的身上,正色道:“彦之,这里没有外人,但你这次附和鼓励王镇之出击,我知道你是因为什么原因,但我必须告诉你,这是最后一次,这次就当是我代大哥还了当年京口建义欠你的。以后若是再心存私欲,保存实力,不救友军,我刘道规认识你,北府军的军法认不得你!” 到彦之听得冷汗直冒,连忙说道:“这次我的错误导致战败,还请道规哥降罪责罚。” 刘道规摇了摇头:“兵败之际,罚这罚那只会动摇军心,我连王镇之的败军之罪都饶过,自然也不会罚你。但是请你记住,现在局势危急,所有人都要拿出我们老北府兄弟那种宁可自己战死,也要掩护战友的精神出来,如此才能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说到这里,刘道规顿了顿:“是的,我是知道,我们北府军一向锐意进取,惟功绩论,地位差不多的同僚将校,都互相瞟着同僚们,你争我夺呢,别说是你们,就是无忌哥,希乐哥,阿寿哥这些大哥,也免不了这样。无忌哥这回的失败,说白了不也是因为想要抢功出头,这才轻兵冒进吗?彦之你这回同意王镇之出击,不就是想在跟道济的竞争中占有优势吗?道济你明知有危险而不去阻止,不也是想着在后面相对安全,有功无过吗?若是你在第一时间就驰援前方,不是没有阻止敌骑,反败为胜的可能!” 檀道济和到彦之都惭愧地低下了头,在深通兵法的刘道规面前,他们的这些小九九没有任何隐瞒的可能,他们也知道,刘道规斥退左右,只留四人在场时说这些话,是给足他们面子了,若是再不知好歹,心存功利之心,只怕下次再有所失,就真的会给军法从事了。 刘道规刚才的话,语气极重,表情也是前所未有的严肃,至此,看到二将低头认错,才轻叹了一口气:“我们是武人,是男人,骨子里是争强好胜的,这建功立业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在大哥现在定的功爵评定规矩之下,更是如此,如果平时打那种必胜之战,大家争点功也没什么,可是现在是敌强我弱,形势万分危急,再象这次那样争功诿过,打各自的小算盘,那大家只会抱团一起完蛋,到时候不仅我们自己战死沙场,还要连累家人被人鄙视,唾骂,难道这就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檀祗叹了口气:“别说了,道规,是我们的错,这些年也许是我们的胜仗打得太多,荣华富贵来得太容易了,所以想的东西也多了起来,不象以前那样上了战场,生死都可以不顾,对兄弟对战友比自己的命还要看重。而这次,我们已经几乎失了整个荆州,现在四面皆敌,只剩江陵孤城一座,兵力不到两万,又因为新败而人心惶惶,以前的桓楚旧人们甚至都可能有不少暗中在和敌人内通了,我们接下来必须加固城防,搜捕奸细,整顿守城器材,准备迎接敌军的攻城了。” 到彦之咬牙道:“我愿意戴罪立功,主动在城中搜捕奸人,现在我已经有一些通敌的目标和证据了。” 檀道济沉声道:“这城防之事,我愿意亲自负责,保管十天之内,江陵城固若金汤,任他几十万敌军来攻,也不会突破!” 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各位,你们觉得,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严防死守,准备困守江陵一座城池吗?” 三将的脸上都闪过一丝惊愕之色,檀祗说道:“难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还能主动出击吗?现在荆州各地皆叛,至少也是中立,不再应这危难,连雍州的鲁宗之都不知道是敌是友,我们若是离了江陵,只怕再给敌军歼灭一部,可就麻烦了,到那时,恐怕连守城之力,也没有啦!” 檀道济也正色道:“是的,虽然苟林和朱超石的兵马渡江东去,但他们是骑兵,机动性强,随时可能再回来,现在白帝已失,西边的蜀军十天之内就能东进江陵,而北边枝江一带的桓谦,一直在招兵买马,听说荆州旧部,每天投奔他的人日以千数,就连这江陵城中也有不少人跟他暗通款曲,彦之说得对,当务之急,要先斩杀那些城中的奸细,断了他们探我们的虚实,然后广积粮草,伺机渡江夺回湘中州郡,尤其是夺回巴陵粮仓,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到彦之正色道:“前个月,卢循把抢掠而来的粮草,财宝和辎重都屯于巴陵,这回他走得仓促,大部分的东西还留在那里没动,我们如果能夺回巴陵,就能重新控制湘南州郡,到时候以这些资源招兵买马,才有实力与贼对抗。” 刘道规坚定地摇了摇头:“各位,你们讨论的,都是军事层面,敌强我弱,但这个强弱,是不确定的,因为妖贼起势太快,发展太迅速,所以看起来他们强,其实到目前为止,他们的核心兵力,仍然只有万余三吴老贼,再加上苟林新带的这两万陇右骑兵。其他的无论是岭南俚侗蛮人,还是新归附的各路余孽山贼,都只能壮壮声势,充个人数,战场上是起不了决定作用的。” “而我军虽然新败,可是各地守军现在集中在江陵,兵力成形,更是北府老兵精锐一万余没有受到损失,从你们这回出去击灭郭寄生等贼人的情况看,这些本地的势力,对我们构不成威胁,蜀军一向只能打顺风战,不会在我军实力未损时真的东进江陵,而桓谦,才是我们真正要打的首要之敌,不能放任他在枝江发展,不然的话,非但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强大,就连北边给他阻隔的鲁宗之,恐怕也会转投入他的部下了。我相信这江陵城的防守,不在城防,不在江水,而在人心,只要人人效死,精忠报国,那就是最坚固的防御,没有任何人可以摧毁!” ===第三千零九十三章 荆州士民亦忠义=== 刘道规的声音慷慨激昂,在每个人的耳边回荡着,让大家一个个热血沸腾,檀道济与到彦之同时大喝一声:“好。” 而檀祗也本能地想要叫好,可是话到嘴边,突然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话虽如此,只是就算我们北府老兄弟,京八同志们能团结一心,这江陵城中的士民们,真的会和咱们一条心吗?尤其是那些以前桓氏的旧部,现在都有不少在暗通桓谦的,若是我们不设防备,这城中的虚实会给他们尽数地报给贼人,那我们还能撑得住吗?” 刘道规勾了勾嘴角:“我相信这江陵城中的人,仍然是大晋的子民,桓氏经营荆州多年,但除了桓玄篡逆的那几个月,仍然是以晋朝的旗号行于世,而这荆州之人,也是自认晋人。” “自灭桓楚以来,我们驻守荆州,几年来未让荆州士民交税,在这次妖贼作乱的时候,虽然一度在湘州有些人响应妖贼,但妖贼仍然是奸淫掳掠,让荆湘民众看清楚了他们的真面目,王镇之肯主动率荆州兵出击,其实就是一个信号,说明在荆州人眼中,我们比妖贼更好,他们宁可助我们除贼,也不愿在这个时候,向我们报复当年灭楚之事。” 檀道济点了点头:“是的,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官军,也许以前有恩怨,有仇恨,但至少在这大敌当前的时候,我们还在保护他们,为荆州而战呢。反过来,西蜀已经称了伪帝,而且蜀人一向不给荆州人所喜欢,至于那桓谦,引了苟林这些蛮夷横扫荆州,到处烧杀抢掠,这次沙市集的百姓,几乎青年男女尽数死在他们手中,跟我们一起撤回江陵城的那些民众,无不恨透了苟林,也恨透了把苟林带来荆州的桓谦,想必这时候我们要是打桓谦,他们也是会支持的。” 到彦之笑了起来:“正是,桓谦没啥本事,在桓氏子弟中一向为人所看不起,只是因为现在几乎是唯一的桓氏后人,还有些人认他罢了,但他带来的苟林在荆州各地肆虐,大失人心,恐怕这时候跟桓谦暗通的,也会后悔了。” 檀祗勾了勾嘴角:“可是苟林的一部分人马现在还是留在巴陵,在湘州地区来回游走,若是我们攻打桓谦之时,这些羌贼得到了消息,前来攻打江陵,那可如何是好?” 刘道规微微一笑:“放心,苟林的主力已经去追上卢循了,他们肯定是想合兵一处对付希乐哥,暂时管不到我们,而留在巴陵的那些羌骑,则多是粗野贪婪之辈,他们最近一直在掳掠湘州各州郡,根本顾不上打江陵,如果我们这个时候突袭桓谦,他们是万万想不到的,桓谦现在手下多是未经训练,谈不上战斗力的民夫罢了,从我们江陵到枝江,突袭不过三四天的事,一个来回也不过十天,料这十天之内,其他几路贼子,是来不及攻我江陵的。” 檀祗的眉头还是深锁着:“按常理是这样,可是别忘了,这江陵城中有贼人的内应啊,要是有人把我们出击的消息泄露给羌骑,以他们的机动性,三四天内就能杀到江陵城下,到时候若是这些内贼再里应外合,为他们打开城门,那可就麻烦了。恐怕,此事还要好好地想想。” 到彦之勾了勾嘴角:“那要是我们只出动一万兵马去打桓谦呢?” 刘道规断然道:“万万不可,桓谦现在已经有两三万部众了,我们如果兵少,没法做到迅速消灭他,一万兵马过去,最大的可能是给他扎营相持,要过十天半个月才能击败他,只有全城的两万北府精锐倾城而出,到了枝江就直接强攻,不给桓谦任何防守的时间,才能一鼓而破,才能用最短的时间达到突然性。” 檀道济的眉头也皱了起来:“那就是说,这江陵城就要完全交给几千忠诚度都要打个问号的荆州军士来防守,这可太危险了,毕竟…………” 刘道规慨然道:“我相信荆州士民再怎么说也是大晋的子民,再怎么说也是汉家儿郎,基本的忠义之心是有的,在这危难之时,不至于倒向引领着异族虎狼来烧杀抢掠的叛贼,不至于倒向无恶不做的天师道妖贼。三位,请现在随我去江陵城头一观,我会让大家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正确!” 三人相视一眼,同时拱手道:“愿与道规哥走一趟。” 半个时辰后,江陵,北城城头。 刘道规换了一身将袍大铠,红色披风,威风凛凛地立于城头,而在内城的城门外,已经聚集了数千人,这些人里,有布衣平民,也有身着绸缎,一身贵气的有钱人,也有一些儒衫高冠,三五成群的士子,三教九流,汇集于此,而更多的人,正在从这江陵城的大街小巷纷纷赶来,因为,大家都听到了城中各处鸣锣的声音,伴随着坊丁们的吆喝:“刘刺史有令,所有百姓都到北城城下听他一言,刺史有要事跟大家宣布!” 刘道规的目光扫过了城下,数以千记的黑压压的人头,无数双眼睛,带着各种复杂的神情,都在看他,甚至,有些人一看到刘道规在看自己,就不自觉地低下了头,似乎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不敢与这位刺史大人对视。 刘道规的神色平静,他手里拿着一个铁喇叭,这让他的声音,能让这方圆数里内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楚,只听他清了清嗓子,说道:“江陵的百姓,荆州各地的父老乡亲,今天,我作为本州刺史,要向大家谢罪,我刘道规无能,没有防住妖贼的起兵,旬月之间,江南的湘州尽失,而就在昨天,我派出去追击贼军的部队,也给妖贼设了奸计伏击,几尽全军覆没,现在,荆州处处狼烟,我军丧师失地,你们中的很多人,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些都是我刘道规的罪过,如果你们有意见,就冲着我来吧!” : ===第三千零九十四章 大开城门任去留=== 站在刘道规身后的檀祗脸色一变,低声道:“道规,怎么能这样说,你这是置一州刺史,全军主帅的威严何在,要是有人就此弹劾…………” 刘道规摆了摆手:“威严现在救不了荆州,也挽回不了当前的局势,事到如今,为了面子而继续自欺欺人,还有用吗?今天,我就是要坦然面对江陵父老,荆州士民,是去是留,皆从其心!” 城下响起了一阵喧嚣之声,有些人哭了起来,叫道:“可怜我的儿子和儿媳啊,都给妖贼祸害了,留我这条老命在这世上,我可怎么活啊!” 还有人咬牙切齿地说道:“这都是妖贼和羌虏做的孽,跟他们拼了!” 更多的声音响了起来:“对,跟狗贼拼了,为死去的亲人们报仇!” 也有些声音小声地嘀咕:“贼人固然可恨,但你们北府军不是说天下无敌的吗,怎么贼人一来,就没法保护我们了呢,大家听哪,就连刘刺史自己也承认他要负责了啊,就是苦了我们百姓,这可怎么算?!” 一些愤怒的声音响起:“你这怎么说话的,不去怪外来的贼人,反而怪起刺史大人了吗?这次可是妖贼偷袭啊,刺史是为我们出了兵的,谁敢说打仗就一定能赢?” 也有些人在埋怨道:“要是有当时消灭桓楚时的本事就好了,那年打的可真凶啊,只是这几年下来,怎么连岭南的妖贼也打不过了呢?!” 这些议论的声音渐渐地平息了下来,几乎每句话,都传进了刘道规的耳中,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正色道:“各位荆州父老,且静听我一言。这次的几方势力同时发难,谯蜀出兵白帝城,桓谦带着羌骑横行荆北,而妖贼则突袭湘州,击败我军的江州军团,连名将何无忌也战死,这一切,都不是单独的,是联系在一起的,显然是有一个巨大的黑手,在同时操纵和控制,我们北府军也好,荆州的地方州郡兵也罢,大家都是晋朝的将士,是朝廷的兵马,在这场灾难中,我们都流了血,战死了好兄弟,绝非无所作为,要是大家真的有意见,那就怪我这个刺史指挥无能吧,可千万不要怪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 一个苍老的声音激动地响起:“刘刺史,我的两个儿子在沙市战死了,但我不怪你,只怪羌贼凶残,只怪那些想要祸乱我们大晋天下的贼人阴险,我今年已经六十七了,但只要你一声令下,我这把老骨头,就交给你了。就算战死沙场,也权当是跟家人团聚了!” 几个年轻的声音跟着嚷道:“苍伯,我们都跟你去!” 檀道济凑了过来,轻轻地在刘道规耳边低语道:“那个说话的是沙市集的里正,叫苍伯的,他的儿子二柱子在那场战斗中战死了,为了救儿媳的。” 刘道规叹了口气,喃喃道:“是我们的错,对不起这些荆州父老啊。” 有人嚷了起来:“要是让我们这些百姓上阵,那还要军队做什么,刘刺史,你得自己率兵打仗才行,而不是要我们去送死!” 刘道规沉声道:“当兵吃粮,保家卫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我们军中男儿为国效力的时候了,今天我来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我们马上就要出城迎敌,分头去讨伐各路贼寇。” 此言一出,城下的人群一下子炸了窝,无数人在叫嚷:“这,这怎么可以?你们,你们是要逃跑吗?” “军队走了,留我们百姓在城中,是要等死吗?” “你们得带着我们走,不然,不然的话,我们,我们就去投桓谦啦!” 此言一出,城下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在四处扫射着,想要知道是谁在这个时候说出此等大逆不道之话,毕竟,公然这样煽动投敌的,可以直接斩杀了。 到彦之的脸色一变,上前一步,就要抽剑下令去拿下说这话的人,刘道规却平静地说道:“且慢,彦之,让人说出心里话,挺好的。” 到彦之咬了咬牙:“道规哥,你当心这是敌人的细作在这里故意散布谣言,动摇军心哪,这风气绝不可以不管。” 刘道规淡然道:“你靠强压是压不住的,若是战事不利,大军离城,只怕这城中士民会群起夺城投敌,这次我找大家谈话,就是要开诚布公,不要想着用强力来解决。” 到彦之点了点头,收剑而退,刘道规看着城下的人群,平静地说道:“各位请仔细想想,现在江陵城几乎四面皆敌,整个荆州都差不多陷入敌手,而江州也被敌军夺取,连朝廷的消息都跟我们断绝了,有人说我们是要趁机逃跑,请问,在这种时候,我们能逃到哪去?能往哪逃?” 人群中的苍伯高声道:“刘刺史说得有理啊,现在江陵孤城一座,无处可去,我相信他们是要去讨贼的!” 越来越多的人也跟着附和道:“没错,大军一定是出城作战的,这个时候不可能逃的,刚才说那话的,一定是敌军的奸细,他在哪里,把他找出来?” “就是,这个人太可恶了,一定是他动摇军心!” “你们别看我啊,我也在找说这话的人呢。你们听我说话声音都跟他不一样,他可是当阳那里的口音,我是正宗的江陵人哪。” “别狡辩了,三德子,我昨天就亲耳听你抱怨过说现在还不如早点去找桓公呢,很多人都可以作证的!” “我,我那是喝醉了胡说的,而且,而且我是说我手上没兵器,没法自保,你们可不能诬陷好人哪!” 刘道规点了点头:“大家不要再找什么奸细了,今天,我来这里,就是告诉各位,值此关头,我不会勉强任何人,我尊重你们每个人的选择,我知道你们很多人世受桓家的恩惠,以前在桓家管理荆州时过得不错,现在桓谦打回来了,想要去投夺他的人,听其出城,绝不阻拦,任何军民,不得对其伤害,违者,军法从事!大家都是爷们,各自选好阵营,当面枪对面鼓地痛快战上一场,岂不痛快?!来人,开城门!” ===第三千零九十五章 荆扬互信人心齐=== 檀祗的脸色大变,直接叫了起来:“道规,万万不可啊。” 刘道规转过了身,看着一脸惊讶的檀祗,檀道济和到彦之三将,平静地说道:“有何不可?” 檀道济咬牙道:“这样等于会把城中的虚实全都告诉贼军,而且,而且要是开了这个头,等于江陵就是不设防的了,只怕,只怕守城的荆州军士都会跑光啊。” 到彦之也说道:“是的,刚才就有人在起哄说要投奔桓谦,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查出这些奸人,明正典刑,以威慑屑小之辈才是,怎么可以反过来任他们来去自如呢?” 刘道规正色道:“其实你们刚才没听出来吗?这荆州人士,并非忘恩负义之徒,虽然以前荆扬交战,互有死伤,有些荆州人对我们是有怨恨的,但是在国家大义面前,大家都知道谁才是最凶恶最可怕的敌人,至少这几年来,国家没有亏待荆州,减免税务,劝课农桑,派兵保护,这些都做到了。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我们治下,比以前在桓氏手下时过得更好,现在去投奔妖贼或者羌虏,可能比这个更强吗?” 檀祗咬了咬牙:“可是现在敌强我弱,不排除有人会趁机倒向敌军啊,就象彦之说的,不是城中已经有人在跟敌军暗通款曲了吗?” 刘道规哈哈一笑:“是啊,反正拦不住了,难道我们的军队现在不用对敌,就是专门在这城中抓奸细,防自己人吗?阿祗啊,恕我直言,你要是这么搞,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恐惧和害怕而倒向敌人。因为这么一来,证明我们已经无法战胜敌人了,只能用高压政策让自己人恐慌。” 说到这里,刘道规叹了口气:“想当年我们京口建义的时候,桓玄手上明明有十万大军,却不敢直接大军与我们义军交战,而是在城中搜捕王元德,王仲德,童厚兴这些义士,这就是因为他心里害怕了,以为全城的军民都是奸细,都要害他,不仅如此,还不让北府军出战,只敢让他的荆州军士当先锋,等到吴甫之,皇甫敷这些将校给我们打败后,再用北府军,只会临阵倒戈,哪怕你手里有再强大的军队,如果内心不够强大,也会一败涂地,我们当年怎么赢的,桓玄是怎么输的,你们都不记得了吗?” 三将都眼中光芒闪闪,陷入了思考之中。 刘道规回头一指城下同样在议论纷纷的百姓,说道:“如果荆州士民和我们始终不能同心,那就算这次守下了江陵,以后也会离心离德,只能靠军队弹压,一旦离开,此地必叛,再叛的话,可能就会永远地脱离大晋的统治,和我们也是成为敌人,我受了大哥的信任,国家的重托,镇守此地,要的是荆州真正地融入大晋,长治久安,而不是一时半会儿的表面平静,这次危难之时,但我仍然相信荆州士民的忠义与操守,我不相信,江陵全城的百姓,都会叛变投敌!” 刘道规说到这里,继续高声道:“如果大家害怕打仗,觉得留在城中生命有危险,那现在离开这座危城,也是人之常情,留下来的人,我们大军会提供保护,离开的人,我们也绝不会阻拦,我刘道规以荆州刺史的名义公开承诺,绝不食言!” 苍伯的声音在城下响起,配合着城门打开时的“吱呀”声:“刘刺史,感谢你如此地信任我们荆州人,我们要是再附逆作乱,那可就是猪狗不如的畜生了!乡亲们哪,大家看到没,刘刺史是真心想要保护我们的,北府军是真正地为我们作战的,而那桓谦,他招来的胡虏在奸淫杀掠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不但是大晋的叛徒,也背叛了桓家几代的主公,即使是桓氏子弟,他也不配再当,哪个要是出去投靠桓谦,我老苍头第一个跟他拼了!” 此话一出,很多人都跟着叫起好来,但还是有个响亮的声音大声道:“刘刺史,你是真心地放我们大家出走吗?如果我们想自己保卫家园,你敢不敢给我们发放武器?不会只是嘴上说说的吧!” 刘道规哈哈一笑:“这有何不敢,来人,给我把武库的大门打开,想要投入城防作战,保卫江陵的人,登记之后,让其任选武器铠甲。” 这话一出,连刚才那些还有不信神色的城下百姓们,也都脸色大变了,苍伯激动地老泪纵横,直接就跪了下来,大声道:“刺史大人之高义,我等荆州百姓铭记五内,我等必会与刺史大人和北府将士一起同心协力,力保江陵!” 黑压压的人群全都跟着跪了下来,跟着苍伯齐声道:“同心协力,力保江陵!同心协力,力保江陵。” 而苍伯从地上站了起来,向着周围的人一挥手:“老少爷们,还楞着做什么,跟我这把老骨头去领兵器杀贼啊。”他说着,就向着武库的方向走去,而数以千计的壮男,甚至还有不少妇人,也跟在后面而去,浩浩荡荡,有如长龙。 刘道规微笑着点头不已,身后的檀祗看着城下热火朝天的景象,长叹一声:“道规,真有你的,以心对人,终得人心,不过,这样大开城门,任取兵器,万一真的有几个奸贼作乱,只怕也会有问题吧。” 刘道规摇了摇头:“只要大多数的父老都站在我们这边,就算贼人奸细作乱,也逃不开大家的眼睛,以前他们可能会打着北府军是敌人,荆州人跟北府兄弟有血仇的这些旗号,藏身于百姓之间,可是现在,摆明了绝大多数的荆州士民不会附逆了,那他们这些见不得光的招数,是不敢动的,因为江陵百姓不会帮他们藏身逃脱!” 檀道济笑了起来,看着远处的武库那里,说道:“这些天来我们想尽办法募集城中丁壮从军,都没几个响应的,道规哥你这几句话,就让这么多人肯踊跃从军,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这下江陵城的兵力,一下子能多出数万,而要出击打掉一路敌人,也是可行的了,我愿率两万兵马,攻打桓谦!” 刘道规摇了摇头:“不,我亲自带兵去!” ===第三千零九十六章 神兵天降枝江府=== 荆州,枝江。 郡守府中,桓谦一身将袍大铠,看上去威风凛凛,坐在大案之后,一个羌人打扮的小校正向他行礼道:“桓公,我家苟将军让小的给您来带个话,他现在奉了卢教主的命令,主力要去随天师道大军一起攻打豫州,直取建康,暂时不能再为您效力了,不过,巴陵那里,他留下了弟弟苟森在那里,有七千步骑和新附的义士与之一起行动,继续扫荡晋军的残部,也是对您的策应。” 桓谦一脸的怒气,沉声道:“混蛋,你家苟将军难道忘了谁才是他的上司吗?去跟卢循会合只是联手攻打江陵罢了,结果他不打江陵,还分兵去抢湘州,主力跟着卢循跑了,他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桓公?还有没有大秦皇帝?!” 那小校哭丧着脸:“桓公,这是我家大人决定的事,小的只是来传个话的,您可千万不要动怒啊,要是您没有别的吩咐,小的这就去复命了。” 桓谦恨声道:“滚滚滚滚滚,你们这些羌子,个个都是见利忘义,回去告诉你家将军,别以为跟着卢循就有啥好处,前面可有的是硬骨头呢,要是十天内再不回来,打下江陵,我一个子儿也不会留给他!” 那小校如蒙大赦,转身一溜烟地就奔了出去,生怕多留个一秒钟,也许桓谦会一怒之下杀了他。 站在桓谦身边的,乃是他的族弟桓石绥,此人也是在荆州各地潜伏数年,时不时起兵作乱的桓楚余党了,这回随着桓谦的回归,他也终于可以从穷山恶壤之中钻出来,为桓谦出头去联系各地起事的旧部,可以说这枝江城一带聚集起来的万余兵马,一大半是这个桓石绥带来的,看着那个羌军使者跑回去的背影,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看来,苟林是指望不上了。” 桓谦不屑地勾了勾嘴角:“他总归也算是帮我们消灭了一部分的荆州兵马,尤其是把江陵城中的追兵给消灭了不少,靠了这场胜仗,这些天来投奔我们的荆州各地的人士也多了不少,现在我这里已经有三万余众了,就算扣掉四散出去征粮拉队伍的人,也有一万多,只要再过个一两个月,我们就会有超过十万的兵马,到那时候,咱们就先逼降鲁宗之,再拉上谯道福一起攻打江陵,我看他刘道规拿什么挡!” 桓石绥的眉头微皱:“二哥,这几天虽然来投奔我们的人不少,比如征阳令王天恩也举城起义,带了三千人投奔我们,但是江陵那里的消息,好像反而是断绝了啊。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桓谦恨恨地说道:“这还不是因为苟林这个混蛋在江陵四周到处奸淫掳掠,那次江陵出兵追击,给他灭了三千多人,全是江陵本地的兵马,他还堆尸为京观以炫耀,奶奶的,这可让江陵人恨死了苟林,连带着也恨上了我,毕竟苟林是我带过来的。” 桓石绥叹了口气:“本来我们以为这些羌骑只是来凑个数的,一个个看起来军容不整也没啥本事,可没想到居然可以设伏大败晋军,江陵城中的本地州郡兵马,很多以前是大楚的精锐,战斗力可不弱的,也一战而损失这么多,看来,是我们低估了这些蛮夷了,他们真的是很能打,也不知道卢循给他们灌了多少**汤,让他们就这样跟着走了。” 桓谦咬了咬牙:“罢了,走了也好,这荆州毕竟是我们桓氏的地方,为了打仗纵容这些羌虏在这里祸害百姓,只会把几代父祖积累的名声给败坏了,再说,跟后秦也好,跟天师道的妖贼也罢,都不过是临时合作而已,以后是敌是友还难说呢,就是谯蜀的家伙,不也是把我囚禁了几年,差点没命了吗?这荆州之战,归根到底还是要看我们自己,别人是指望不上的。” 桓石绥点了点头:“是的,不过刘道规深通兵法,是北府名将,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想要打他有点难,我想,还是先让谯道福的蜀军,还有苟林留在巴陵的那个什么苟森去打打江陵,消耗一下刘道规,也能探探城中的虚实。” 桓谦冷笑着一指身后的一口箱子:“石绥,你猜这箱子里是什么?” 桓石绥勾了勾嘴角,看着这把加了三把大锁的箱子,这是桓谦这几天来一直形影不离,连睡觉都会当枕头的东西,显然是非常地紧要,他说道:“难道,这些是以前先帝留下的什么宝藏或者是招兵买马的军械钱粮吗?” 桓谦哈哈一笑,摆了摆手:“比这个可值钱多了,兄弟,我告诉你啊,这可是江陵城中的那些士族豪门,写给我通风报信,迎我回去即位的效忠书呢。” 桓石绥睁大了眼睛:“什么,这些居然是他们报信的书信?哎呀,这满满一箱,可是城中大多数的家族,都倒向了咱们啊。” 桓谦冷笑道:“可不是吗?这荆州,归根到底还是咱们的荆州,就算杀了一些他们的家人,但他们最多气愤几天,表明一下愤怒,只要我们把这些事推到苟林头上,再好言安抚几句,他们就会再次为我们效命,要是不肯的话,嘿嘿,我们干脆就把这些书信交给刘道规,让这江陵城中自己先乱起来,京八佬和城里人来个互杀火并,我们要取江陵,自然不费吹灰之力,还要什么谯蜀和羌子做什么?招他们过来,那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哪。” 桓石绥拍手大笑道:“好,还是二哥高啊,就用这招,只等散出去征粮的人马一回,我们就向江陵进…………” 他的话音未落,只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外面奔来一个满身大汗,失魂落魄的传令兵,直接就扑到了二人面前的地上,哭道:“主公,大事不好,京口佬,京口佬打过来啦,南门已经失陷,你们,你们快跑吧!” : ===第三千零九十七章 忠义将军千里援=== 一天之后,荆州,枝江,郡守府。 刘道规坐在一天前桓谦坐过的那张大案之后,神色平静,他的将袍之上染了不少血,肩头也扎着一副伤带,一条裸在外面的胳膊上,肌肉线条仍然发达,檀道济看着他,轻轻地摇了摇头:“道规哥,你可是三军主帅,一州刺史啊,还亲自爬这城墙,太危险了,要是有个万一…………” 刘道规笑道:“怎么了,道济,难道我已经老得提不动刀了?临朐之战的我大哥,桑落州之战的无忌哥,不也都是在一线亲自战斗吗?这可是我们北府军的传统,身为将帅,就是得身先士卒,不战斗,那穿这身盔甲做什么?” 到彦之勾了勾嘴角:“可是你毕竟是主帅,冲锋在前,若有闪失,会让全军士气受影响啊,再说指挥也…………” 刘道规摆了摆手:“不是还有你们吗?我若真的重伤或者战死,道济接管,道济若亡,彦之接管,彦之要是也战亡,还有你们的副将们接替,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我们北府军打的就是一个气势,而这姓桓的,最缺的也是这个…………” 说到这里,他一指面前的殿堂地上,两颗血淋淋的首级被放在木头托盘里,可不正是桓谦和桓石绥的?刘道规摇了摇头:“这回,桓谦总归是没有跑掉,逃出去想东投卢循,半路给他的手下所杀,提头来献,而这桓石绥想跟那个征阳县令王天恩逃回后秦,却是给傅弘之傅将军所截杀,傅将军,这回你才是真正的神兵天降啊。” 站在檀道济身边,一身戎装,风尘仆仆的傅弘之笑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末将奉家父之令,率梁州兵马前来援助荆州的刘刺史,却不曾想赶上了这一战,那桓石绥和桓谦分头突围,正好撞上了我,本来他们的兵马比我带来的三千援兵还是要多一些的,可是军心已乱,未战则溃,而桓石绥也直接给我擒住,我怕此贼又会趁机逃脱,干脆就在营前将之斩首,刘刺史,我这样做没错吧。”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弘之,当年我们也曾一起在宫中宿卫当值过,啥时候变这么生份了,还跟以前一样叫我道规哥不好吗?” 傅弘之低下了头:“我,我错跟了桓玄,在伪楚军里跟北府军兄弟为敌,手上还沾了北府兄弟的血,现在的我,能被赦免已经是幸运了,哪还敢再跟北府将士称兄道弟?” 刘道规站起身,走到傅弘之的面前,拉起了他的手:“都是过去的事了,以前只是各为其主,你傅家父子世居荆州,受桓氏的恩义,为他桓楚效力,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毕竟当时伪楚篡晋,连大哥和希乐哥,无忌哥,还有我,还有所有的北府兄弟也都曾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又怎么能指望你叛离桓玄呢?两军对阵,将士都只是听令行事,作为楚将,你和胡藩一样,都是尽了力,无愧于军人的本色,我们对你是非常敬重的,以前的恩怨,不提也罢,现在大家都是晋国将士,都是并肩作战的同袍,以后就继续兄弟相称,不要生份了。” 傅弘之激动地连连点头:“多谢道规哥,有任何的吩咐,弘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到彦之沉声道:“梁州离荆州可是远隔千里,又是道路险阻,过来需要翻山越岭,可是弘之兄弟的人马都到了,而雍州离这里不过数百里,全速进军五六天就能到江陵,但那鲁宗之却一直不见踪影,枉我大晋朝廷如此倚重他,国难当头,竟然不思回报!” 傅弘之的眼中光芒闪闪,欲言又止。 刘道规看着傅弘之,微笑道:“怎么,弘之有话想说?” 傅弘之咬了咬牙,一抱拳:“既然彦之这样说了,有件事我也必须上报,那桓谦曾经派人向家父送来书信,说是我傅家以前深受桓氏厚恩,也曾经跟北府军力战,结下血仇,说刘大帅和晋帝不可能直接地原谅我们,这些年来也只是把我们外放边境,形同流放,现在他作为桓氏家主,重新杀回来了,就是要赶走京八,呃,赶走北府军,重新让荆州成为桓家天下,要我们这些旧部都效忠于他。” 他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份被汗水浸得**的牛皮袋子,递向了刘道规:“这是劝降信,而那使者曾经是我傅家的一个故吏,被家父当场斩杀,派我带兵来应援之时,要我把这贼人的信件奉上,以明我傅家父子心迹。” 刘道规笑着接过了信件,打开一看,只扫了一眼,就笑道:“哟,给令尊开的可是荆州刺史啊,给你开的都到镇南将军,南蛮校尉了,这开价可不低哪。我要是你,也许会好好考虑考虑呢。” 傅弘之摇了摇头:“我傅氏历代受晋国大恩,而不是他桓家的,就是开价再高,也不会做这叛国投敌之事。桓谦屈身事胡虏,还引来羌贼奸淫杀掠我荆州百姓,早就是国贼,而不是我们的恩人,就算他落到我手里,也会跟这桓石绥一样,军前正法,以慰死难的将士!” 刘道规点了点头,把那信件放回了牛皮袋子里,顺手扔到了桓谦脑袋边的那把加了三把大锁的宝箱之上。傅弘之看着这个箱子,说道:“据俘虏的招供,此箱中,乃是桓谦这次回来时,与之暗通消息,约定效力的各荆州豪强,文武,将吏的效忠信,也许,那些迁延不来赴援,或者是出工不出力的本地人士有哪些,打开此箱,一看便知。道规哥也可以据此早作防范,不能让这些有二心的人,继续位居要职了。” 到彦之兴奋地说道:“弘之兄弟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个个查这些反贼太麻烦了,又没证据,我本来在江陵的时候就盯上了几个家伙,可惜道规哥你为了收江陵人心,连城门都大开,任其去留,我只能罢手,现在这些罪证都在这里,也不用担心冤枉人了,快开箱看看是哪些混蛋投敌叛国,回去按名单捉拿吧。” 刘道规的神色平静,看向了檀道济:“传我将令,把这箱子烧了,里面的信件,我一封也不看。” : ===第三千零九十八章 敌营烧信结人心=== 傅弘之的脸色一变,急道:“道规哥,这,这可使不得啊。”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为何使不得?因为你觉得我放过了那些暗中通敌的荆州士人,让他们有趁机作乱的可能了?” 傅弘之咬了咬牙:“是啊,就象这次给我斩杀的那个征阳县令王天恩,原来他就是桓楚军中的一个将佐,跟我还挺熟的,上次大军征伐荆州,此人也是兵败被俘,当时希乐哥赦免了他,还给他一个县令当,但此贼却不感恩,一直阴养死士,私募军队,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作乱,果然,这回桓谦打回来,他第一个就起兵响应,幸亏老天有眼,道规哥你神兵天降,攻克枝江,此贼也在逃跑路上给我斩杀,可是,他这样的不止一个,而是整整有一箱,若是再把这些贼子放过,那以后荆州,只怕会是永无宁日啊。” 刘道规微微一笑:“弘之啊,你的忠义体国之心,我很钦佩,但是也请你好好想一下,象王天恩这样做到县令级别的一方豪强,或者是士人家族,就有这满满的一箱,换言之,只怕这一大半的荆州官吏和有力人士,都在这里,我若是个个都要问罪,那是不是得尽诛这荆州精英?把这里的文官武将杀光后,我从哪里找人来帮我代管这荆州九郡八十七县呢?” 傅弘之张了张嘴:“这,这就算是不杀他们,也不能让他们现在掌兵吧,总得有所防范,不然,恐怕就算他们不投降桓谦,也会跟别的贼人暗通的。就算是知道了这些书信证据在道规哥你的手中,他们也可能会为了自保而真的起事。” 刘道规叹了口气:“若是我告诉你,现在我留着防守江陵的,就是这些箱子里通桓谦之人所带的将士,你还要我现在打开箱子去捉拿他们吗?” 傅弘之倒吸一口冷气:“道规哥你居然…………” 檀道济微微一笑:“弘之啊,你怕是不知道,在出征之前,道规哥曾经当着江陵军民的面,把四门大开,说是如果想出城投靠叛军和妖贼的,听其离去,不仅如此,还打开武库大门,任人自取,愿意守城的就加入守城军队,想要投靠敌军的也带着武器和我们干,绝不阻拦。” 傅弘之默然无语,久久,才叹道:“如此推心对人,终获人心,我虽是祖籍在北地泥阳,但从曾祖开始都可算是荆州人,我知道此地人的性格,恩怨分明,有仇必报,有恩也是必报,桓氏以前对不少荆州士人有恩,加上这几年的北府军西征,消灭桓楚,很多本地士族的子弟死于战争,所以有机会想要叛离,也是人之常情,可是道规哥你如此高义,加上贼人们奸淫掳掠,激起了义愤,所以人人愿意为大晋出力,为道规哥你作战,即使是那些曾经暗通桓谦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叛变投敌了。” 到彦之哈哈一笑:“你小子领悟得还挺快嘛,那你说,这些书信,是要一封封地查看呢,还是…………” 傅弘之笑着上前抱起了这个箱子,大步向外走去:“我亲自把这箱子给烧了,不会留下一个字于这个世间。” 刘道规平静地看着傅弘之的身影消失于帐外,又看着地上的两颗首级,轻轻地叹了口气:“想必若是桓温和桓冲两位复生,看到自己的子侄为了夺取权力,甚至不惜引胡虏入侵,结妖贼乱国,也会大义灭亲的吧。” 檀祗不屑地勾着嘴角:“那是自然,桓大将军虽然想要篡权夺位,但起码也是个北伐英雄,要是换了他,大概宁可是象桓振那样战死,也不会做这些事。这次荆州百姓受的苦难,一大半都是这个桓谦带来的,道规,最好是把他枭首于营门外,以震慑敌军,告慰死者。” 刘道规摇了摇头:“罢了,人死如灯灭,一切的恩恩怨怨,就随之而去吧,把桓谦和桓石绥的首级和尸体缝合,运回江陵,安葬于桓氏的祖坟,不必继续枭首或者是堆积京观了。” 檀祗的眉头微皱:“道规,你是不是太仁慈了?对于这些恶贼不严加惩罚,只怕以后会有更多我效尤啊。” 刘道规朗声道:“若是我们行仁义,推王化,让荆州子民能安居乐业,那又怎么会有人放着好日子不过,去附逆投贼呢?这回荆州的士人们肯放下以前的恩怨,最后还是跟我们站在一边,难道不是感念于上次西征后的大赦,以及这几年的税收减免吗?桓谦已经败死了,再拿他的尸体泄愤,并不是勇敢之举,至于要震慑贼人们,这几千给斩杀的叛贼,难道还不够震慑吗?” 檀道济笑了起来:“还是道规哥说得有道理啊,其实这荆楚之地,并不是靠屠杀可以折服的,吴兵入郢,秦皇灭楚,都是靠了绝对的暴力和杀戮此地的百姓,但并没有真正地吓倒楚人,所以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传说,也有申包胥借兵复楚的故事,在这里,最好还是多行仁义,与楚人同心,如此方能长治久安,至于那积尸为京观之类的行为,还是少做的好,只会适得其反。” 到彦之点了点头:“对死尸就没必要凌辱了,但是对于活着的俘虏,还是有必要处理的。这一战下来,我们杀贼四千余,还有一万多贼人没跑掉成了俘虏,根据初步的甄别,很多人是跟随桓石绥,王天恩很久的恶贼老匪,死硬到底的桓楚军旧部,现在是非常时期,放归他们,只怕会是继续聚众作乱,我们最好能把他们全部处理掉,一劳永逸。” 檀祗也跟着说道:“不错,这些人大多数是自愿加入反贼的,并不是给裹胁的无辜百姓,若是把他们放回,他们也很可能无家可归,会再次成为反叛力量,而且根据审问的结果,这些人很多当年就在楚军中与我们为敌,已经放过他们一次了,这次复叛,我以为将之坑杀,是最好的结果。” ===第三千零九十九章 雍州兵马来相会=== 刘道规的眉头一皱:“如果他们真的是凶悍难制,不死不休,又怎么会放下武器投降呢?既然愿降,就说明其仍然有怕死求生之心,只要有这个,就有弃恶从善的可能,有些人跟我们为敌,是因为以前跟北府军有仇,有些人跟我们为敌,则是因为桓楚灭亡后,过得不如从前,还有些人跟我们为敌,是因为觉得倒向桓谦更有机会,恐怕这第三种人,才是最多的,无非是继续进行投机罢了。” 檀道济正色道:“道规哥说得对,肯定是第三种人最多,要不然也不会桓谦一来才有大批的人投奔他。你说的第一种人,这次大多数是顽抗到底,宁死不降,给我们诛杀了,第二种和第三种人,才是现在俘虏里主要的。” 刘道规点了点头:“留下他们的姓名,家乡之类的纪录,发给路费,把他们放了吧,桓谦已死,他们想要聚众作乱,也没什么主心骨了,要是杀了这批人,恐怕后面的各路贼人,也不会这么容易投降了,后面要打仗的地方还不少,我们马上就要回江陵去迎击更多的贼军,我还是那句话,胜心中之贼,要比胜山中之贼更重要!” 檀祗叹了口气:“可是我们现在的敌人还没有完全消灭,桓谦虽然完蛋了,可是他带来的羌贼还在,西边的谯道福的蜀军也是在白帝城对我们虎视耽耽,随时可能加入攻打江陵,荆湘两地趁乱而起的盗贼,匪类也不在少数。恐怕这些俘虏放了后,未必会回家乡安份守已,最重要的是,鲁宗之的动向不明,如果他是要与我们为敌,这些老兵旧卒,可就是招之则来,来之则战的力量啊。” 刘道规的眉头稍稍地皱了起来,显然,他也陷入了思考,最后一段话也说中了他所担心的地方,让他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这条命令了。 檀道济沉声道:“我理解道规哥的做法,要收服荆州的人心,军心,就不能在这个时候大开杀戒,不然若是屠杀这些投降的军士,只怕之前那种大开城门,敌营焚书之类的善意,都会付之东流,但这些人实在也是有风险的,我以为,不如让傅弘之派人把这些俘虏带回梁州安置。” “至少,在荆州安定之前,不要让这些人有在荆州作乱的机会,梁州那里孤悬于荆州的西北方,面临仇池的氐人,还有后秦和谯蜀的压力,地贫人稀,兵不满万,这回肯让傅弘之带三千人马来援,已经是尽了全力,反而自己的防守力量薄弱。” “如果把这万余俘虏发往梁州,只要监管得力,也可以让他们暂时成为防卫梁州的力量,而把其家人控制在荆州,对其有所制约,他们想要再反,也要三思而后行。” 到彦之点了点头:“道济说的很有道理啊,这恐怕是最好的一个解决办法了,傅弘之的三千兵马这回也算是完成了任务,平定了桓谦,想必鲁宗之也会有所忌惮,让他带着俘虏回去,和荆州也是个策应,我们可以接下来…………” 正说话间,只听外面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甲叶的撞击之声,显然,是一员将校,而不是普通的斥候来报,四人都收住了嘴,同时看向了声音的来处,只见傅弘之满面都是烟火之色,却是神色焦急,直向殿上奔了过来。 檀祗的眉头一皱:“怎么了,弘之,箱子烧完了吗?” 傅弘之顾不上停步,直接就从檀祗的身边奔了过去,直接冲着刘道规说道:“箱子和里面的信件全已经化为灰烬了,当着所有降卒的面烧的,但这不是最关键的事,北门的斥候来报,鲁,鲁宗之的雍州兵马,已经,已经到了城北十里处了,说是,说是要见道规哥。” 这下所有人都脸色大变,檀道济咬着牙,沉声道:“这鲁宗之早不来,晚不来,在这个时候带兵前来,又不通知我们,他想干什么?” 到彦之追问道:“他带了多少兵马?既然是来援,为何不自己入城拜见道规哥,而是要道规哥这个职务在他之上的大州刺史去见他?” 傅弘之正色道:“他自称带了精兵一万来援,斥候说,看起来都是装备精良的大军,还有至少一千的骑兵,从行军布阵到安营扎寨,个个训练有素,现在他们在北门外十里处安营扎寨,鲁宗之说,本来是应援来攻打桓谦的,现在这枝江城的情况未知,他只有亲眼见到了道规哥,才能确认是我军。” 刘道规淡然道:“这么说来,如果我不亲自走一趟,他会把我们当成敌军,直接攻击了,是不是?” 傅弘之的眼中光芒闪闪:“从他传过来的话,可能是这个意思。道规哥,这鲁宗之如此狂妄,甚至可以说反迹已明,我们现在兵力超过他,不如趁机将之打败,以彻底解除北面的威胁。” 檀祗摇了摇头:“弘之,别冲动,就算鲁宗之有反心,但起码也是留了个面子,没有直接开战,也许,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也许,是跟桓谦勾结,但带兵来时发现桓谦已经完蛋了,所以在想别的办法,我们只要把桓谦和桓石绥的首级送给他,就可以表明现在的情况,也是按他说的那样证明我们的身份,我想,做到这步,就足以让他知难而退,带兵回襄阳了。” 檀道济笑道:“祗叔说得好啊,这办法是最好的解决手段了,可以让鲁宗之不战而退,只要他先保持中立,就是我们的利事,等平定了妖贼之后,再跟他算旧账不迟。” 到彦之正色道:“我愿意亲自带着桓谦的首级去见姓鲁的,他认识我,见我带着桓谦的首级过去,不会不信,如果他识相,我就以一些牛酒犒劳,好言相对让他回去,如果我没回来,那就证明他是真的反了,大家到时候为我报仇,痛击他的军队即可!” 刘道规突然说道:“不需要如此,我亲自去见鲁宗之。” ===第三千一百章 虽临万人吾往矣=== 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到彦之惊呼道:“道规哥,万万不可如此,你这可是送羊入虎口啊。” 刘道规微微一笑:“难道你就不是了吗?彦之,你不怕孤身前去,为何我去就不可以了呢?” 檀祗咬了咬牙,沉声道:“道规,彦之和你不一样,他是一个军主,只是中高级的将校,象他这个级别的,在我们荆州还有近十员之多,虽然万一有什么闪失,是我们北府兄弟的巨大损失,但还没到损一人而动摇全军的程度。” “可你不一样,你是荆州刺史,整个军团的主帅,现在江州沦陷,大晋的整个西部,系于你一人身上,万一真的出什么意外,那荆州怎么办,这数以百万计的子民怎么办,我们荆州军团的数万将士怎么办?” 檀道济也说道:“是啊,祗叔说得对,道规哥,你是全军主帅,不可孤身犯险的,就算,就算你真的要见鲁宗之,也不能到他的营中,我们可以列出军阵,两军阵前你们见面,想必他也不会拒绝。当年,当年大帅他去见慕容德,签定协议时,就是这样两军阵前主帅会面。” 傅弘之双眼一亮:“道济的提法好啊,我看,这就是最稳妥的办法,既表现了道规哥的气度,也能保证安全。” 檀祗沉声道:“不行,两军阵前,若是敌军有所埋伏,派上神箭手暗施冷箭,也是非常危险的,就算派人去见面,也得找个替身前往,或者,或者干脆我去,我的武功比道规要强点,就算出什么事,副帅有损,主帅也能保全。”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阿祗,你我的武艺在伯仲之间,平时军中对练的时候都是不相上下,什么时候你比我要强了点了?” 檀祗咬了咬牙:“我最近苦练了不行吗?总之,总之你不可以轻身犯险前去,这姓鲁的一向跟我们不对付,这个时候突然说是来帮咱们的,鬼才信,他分明是前来援助桓谦的,只不过看到情况有变,想要这样探我们虚实罢了,你若是去了,就如同送上大礼,他们可以先拿下你,再趁着我们失了主心骨,趁机突击,那我们可真就麻烦了。” 刘道规淡然道:“军中自有军中的规矩,我去之前,会向全军公告,若我不返,则这荆州军团全权由你檀祗檀将军指挥,鲁宗之就算有歹心,也趁不了什么乱,有我们的这两万多大军在,有桓谦和桓石绥的首级在,难道他还敢造反吗?” 众人暂且无语,刘道规环视四人,平静地说道:“你们说得不错,鲁宗之在此时带兵前来,用意难以说清楚,也许他是来援助我们的,也许他是来附逆的,但不管怎么说,现在桓谦已死,他没有投靠的对象了,摆开来打对上我们北府军,也没有胜算。我可以把明着通敌的这么多江陵的士族都赦免不问,焚书烧信,难道就容不下一个鲁宗之吗?” 檀道济叹了口气:“老实说,道规哥你的心胸气度,确实让人佩服,可是,可是江陵城的那些士族,虽然有些影响力,但手中并无现成的兵马,只是暗通款曲,并不能真正地构成什么威胁,最多是通风报信,或者是提前口头效忠罢了,现在桓谦败亡,他们自然会感念您的高义与信任。” “但鲁宗之可是长期割据独霸一州之地,是个盘踞近二十年的雍州大军阀,南阳之地,尽在他手,形同独立王国,他若是真的存了歹心,将您绑架或者攻杀,就算不趁机攻打我们,也可以让我们投鼠忌器,不敢追击他,事后把你献给后秦,作为投效的见面礼,我们也会非常地被动。毕竟,除了荆州刺史,一方大将的身份外,你还是大帅的亲弟弟哪。” 刘道规微微一笑:“谢谢道济兄弟的关心,你的这些话,让我很感动。不错,鲁宗之确实长期割据一方,尾大不掉,在我们灭楚不久,荆州不稳的时候,出于安定全国的考虑,我们没有罢免他的官职,收回他的地盘,但我想,鲁宗之是个聪明人,知道好歹,会看大势,不说他如何忠义吧,起码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继续忠于大晋,是最好的选择。” 檀祗咬了咬牙:“未必,无忌战死,荆州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倒向贼人,也许他能拥有整个荆州呢。” 刘道规反问道:“如果他倒向妖贼,你觉得妖贼会把荆州让给他吗?就算退一万步,妖贼真的可以夺取南方天下,灭了大晋,对他鲁宗之有啥好处?他名字里有个之就是天师道弟子了?天师道真的要取得胜利之后,这荆州八成是徐道覆会自取,甚至是暂时划给朱超石这个叛徒,绝不会让他鲁宗之染指。在这些妖贼眼中,鲁宗之这种地方藩镇和我们大晋,和北府军一样,都是要消灭的。” 四人都若有所思地点着头,可是檀道济还是叹道:“就算消灭,也是以后的事,也许眼下可以合作呢。就象桓谦,不是跟天师道合作了吗?” 刘道规冷笑道:“合作?合作什么了?就是把桓谦手下的苟林所部近两万羌骑全给兼并了吗。我要是鲁宗之,看到这种结果,以前就算有合作之心,现在也不会再有了。现在桓谦已死,妖贼东去,他要是跟我们为敌,就成为我们在荆州唯一需要消灭的对手,现在他会主动跳出来承担我们的攻击?” 四人都不再说话,甚至檀道济也开始微微地点头。刘道规深吸了一口气:“你们到现在也没弄明白鲁宗之这样要求的真正意思,他要我一个人去跟他见面,不是为了打什么坏主意,而是要看我是不是真的会把当成自己兄弟,还是象以前我大哥信任他那样信任他,他所有在雍州的特权,都得建立在这种信任的基础上,如果我是派他人,或者是派替身,或者是要在军前才跟他相见,就意味着对他不再信任,是用对敌军而不是对自己下属的方式来进行,就好比你们四位,如果要见我,我是跟你们在两军阵前,找个替身跟你们发号施令,你们心中会怎么想?” ===第三千一百零一章 单骑直入雍州营=== 四将的脸上,都露出了叹服之色,檀祗不住地摇头道:“我现在才算真正地明白过来,为何寄奴哥会把你放在这里,以前我以为是因为你是他的弟弟,可现在我才知道,是你的能力,心胸,才让这荆州刺史,非你其谁?!” 檀道济也笑道:“这辈子我真正服气过的只有寄奴哥,但今天,我檀道济对你道规哥,也心悦诚服了。能在荆州跟着你学到这些,是我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财富。” 到彦之的眼中光芒闪闪:“也许论用兵之术,英雄神武,道规哥还是不如寄奴哥,但要论争取人心,料敌先机,恐怕寄奴哥也要在你面前甘拜下风,我完全听你的安排和指挥。” 傅弘之正色道:“道规哥是真正的宰辅之才,做一州刺史太可惜了,这仗如果我们真的能共渡难关撑过去,我们希望你能接替无忌哥,成为新的京八党三巨头。” 刘道规摇了摇头:“弘之兄弟,慎言,现在大难还没有解除,这种功利之心,千万要不得的。你们好好准备一下军中之事,那万余俘虏,我准备一切顺利的话,交给鲁宗之带走,弘之,你不会怪我吧。” 傅弘之笑道:“这怎么会怪道规哥呢?鲁宗之对于这些老兵求之不得,但要是到了梁州,恐怕我还得费事看管他们,在这个时候,我可不想为了看守这些人而回去,我还想留这里帮忙讨贼平叛呢。” 刘道规点了点头:“好的,你们各自约束部众,守好营盘,我只带几个亲兵护卫去见鲁宗之,万一我半天之内不回来,大军由檀祗统帅,道济和彦之副之,荆州的战守之事,完全由檀祗决定,记住,勿要以我一人为念,更不要因为要为我复仇或者是要救回我就轻易跟鲁宗之开战,我们的大敌永远是天师道的妖贼和苟林的羌骑,这点一定要认识清楚,鲁宗之若退回雍州,哪怕杀了我,也不许追击!” 檀祗咬了咬牙:“若真是那样,我们岂可不去救…………” 刘道规断然道:“大事比我一个人的生死重要,阿祗,不可为一人而坏大事,你如果这点认识不清楚,那我要换人了。” 檀祗的眼中泪光闪闪:“我明白了,道规,你放心地去吧,无论如何,我会牢牢记住你的嘱托的!” 刘道规大笑而走出了大殿,在脚迈过门槛的一瞬间,他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原来是右脚的靴带散了,他自嘲式地摇了摇头,俯身系起靴带,边系边说:“我从小就这个毛病,以前一直是大哥看到了会帮我系上,这一次…………” 刘道规深吸了一口气,直起身子,大步而去,他的声音顺风传来:“这一次,我手中的江山,我自系之!” 一个时辰之后,枝江北,雍州兵大营。 一面“鲁”字大旗,高高飘扬在中军帅帐那里,全副武装的鲁宗之,眉头紧锁,帐内只有一员身长近九尺,虎背熊腰的二十多岁年轻小将,看模样跟鲁宗之倒是有七八分相似,同样的紫红色脸膛,面相凶悍,只不过,他的两条眉毛几乎连到了一起,形成了一道一字眉,此人正是鲁宗之的长子鲁轨,小字象齿,这世上只有取错的名,没有叫错的字,这位鲁公子还真的是如象齿一样又硬又利,从小就经受了最严格的军事训练,即使是在精兵锐卒,关中佣兵极多的雍州之地,也是公认的头号悍将,也是鲁宗之多年来所倚仗的最得力手下。 鲁轨不停地在帐内来回走动着,仿佛一只笼中野兽,他一边走,一边咬着牙:“爹,你还在等什么?我们的计划早就暴露了,那书信还在桓谦手中呢,这回桓谦命都没了,这书信也一定落入了刘道规的手中,要么进攻拼一下,要么现在赶快回师退保雍州,再这样拖下去,只会让北府军作好攻击的准备,到那时候,再走就来不及了!” 鲁宗之轻轻地叹了口气:“怪我一时糊涂,上了这桓谦的当,本想写个效忠书糊弄他一下,结果他一再强要我出兵跟随,要不然就和后秦一起联兵攻我,现在刘毅的北伐没戏了,还要掉头去对付天师道,胜负难分,而我这一万精锐,本是用来攻打洛阳的,却想不到要陷入这荆州之战中,现在桓谦已死,我进退两难,一个不留神,就是家族灭亡之举,当年我们鲁家在关中无法容身才逃奔大晋,这次若是再呆不住,天下之大,又有何处可以容我?!” 说到这里,鲁宗之恨声道:“都是你这个小子,误听人言,跟司马国璠这种反贼搅和在一起,成天听他这些屁话,才让我走上了这条不归之路,现在桓谦完蛋了,刘道规手中有我们效忠桓谦的信,岂可信我?!” 鲁轨咬了咬牙:“若是爹爹责怪孩儿,那就把孩儿交出去好了,一人做事人一当,绝不会连累爹爹!” 鲁宗之气得一拍大案:“混帐,你以为现在交出你,我就没事了?” 鲁轨挺了一下脖子:“就算爹爹交出孩儿,孩儿也一样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刘裕本就是想要代晋而立,要不然怎么会找机会对司马国璠这些晋国宗室下手?除掉了宗室,后面就是去消灭各地不听命于他的外藩,而我们雍州鲁氏,以前就是桓家的人,当时不过是因为北府军西征兵力不足,无力控制整个荆州,更不愿为了个雍州和我们翻脸,这才让我们在雍州留任。” “这回我们先是秘密响应刘毅北伐,再是跟桓谦有效忠书信,现在带兵至此,有一万张嘴也解释不清了,你要刘道规亲自来见你,更是主动暴露不臣之心,那刘道规又不是傻瓜,他肯定会带着千军万马来见你的,到时候,你恐怕就是主动交我出去,也来不及啦。” 鲁宗之的眼中光芒闪闪,手微微地发抖,似是在作激烈的思想斗争,鲁轨沉声道:“趁着晋军刚刚打完桓谦,还有俘虏,缴获之类的需要处理,不如我们趁机撤军,就说去跟刘毅会合,只要能撤回襄阳,就有机会。” 一个斥候的声音在帐外响起:“将,将军,刘荆州,刘荆州他来见你啦!” ===第三千一百零二章 营门大开单骑会=== 鲁宗之父子同时脸色大变,鲁宗之站起了身,而鲁轨则一个箭步冲到了帐门口,一掀帐门,对着单膝跪在帐门外候命的那个斥候,厉声道:“他带了多少人马过来,确认是本人吗?” 那个斥候的声音在微微发抖:“刘,刘荆州只有自己单骑来的,几个护卫都离了百步之外,就在,就在营门前,千,千真万确是他本人!” 鲁宗之的声音沉稳地从后面响起:“你辛苦了,退下吧。” 当斥候转身离开之后,鲁轨对着守在帐门口的十余名护卫沉声道:“你们都退下,我跟父帅有事相商。” 他说着,转身回了帐内,当帐外的脚步声都消失一空时,鲁轨的声音透着兴奋:“爹,大好的机会来了,刘道规真的是比刘裕还要狂妄,居然就这样一个人来了,我们趁机把他拿下,以他为人质,可以直接进军江陵,夺取整个荆州呢。” 鲁宗之没好气地说道:“你脑子怎么长的?刘道规来之前,必然作了充分的安排,即使给我们扣押,也会有檀祗,檀道济等人接管军政之事,就象我们出来之前,就让你二弟留守雍州一样,这怎么可能以他一人之故,就得到整个荆州呢?” 鲁轨咬了咬牙:“那把他绑架为人质,就说要奉他回雍州视察军务,如此逼他军队不敢进攻我们,事后我们再跟他说那桓谦的书信,乃是,乃是他故意制造的反间计,我们这样做法是迫不得已,总之他在我们手上,那也只能相信我们的说法!” 鲁宗之恨声道:“绑架刺史,你任何解释都是无用了,这是明确的反行,就算他在我们这里一时假意接受,回去后也必会起兵讨伐我们。象齿,你想不出好办法最好就闭嘴,这刘道规肯单骑来我大营见我,想必是有笼络之意,且等我去见他之后,再作定夺。” 鲁轨的眉头一皱:“这小子不会是学刘邦,想入我大营夺我兵符,直接控制全军吧。” 鲁宗之摇了摇头:“刘邦对韩信用这招是因为韩信的兵都是刘邦拨给他的,认皇帝不认大将,可我们的将士皆是我亲手挑选的雍州子弟,认我不认皇帝,我出营之后,你约束部众,严守营盘,绝不允许轻举妄动,明白吗?” 鲁轨咬了咬牙:“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 鲁宗之正色道:“司马国派来联系你的那几个家伙,你可得千万看守好了,别惹出什么麻烦,必要的时候,看我手势,斩了这几个家伙,就说是奸细,也好有个交代。” 鲁轨的面露难色:“这,这意味着要跟后秦决裂,爹爹你真的…………” 鲁宗之咬了咬牙:“蠢材,都什么时候了?还想骑墙两边观望?桓谦已经完蛋了,我们多半只能彻底臣服于刘道规,不跟后秦决裂,就是跟大晋决裂,明白吗?” 鲁轨叹了口气:“好吧,我来安排,看你的手势行事,一旦抬手下切,我这里就斩了他们几个,反之如果你要拿下刘道规…………” 鲁宗之冷冷地说道:“他单骑前来,我要拿他,易如反掌,这就不用你操心了。我再说一遍,看守营盘,约束部众,不许轻举妄动!” 他说着,大步向帐外而去,鲁轨在他身后行了个军礼,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欲言又止。 刘道规骑着白马,一身将袍大铠,神色轻松,独立在雍州军大营五十步外,一箭之地,对面的营门紧闭,营门后旗帜飘舞,两侧的箭楼之上,站着比平时多一倍的箭手,而栅栏之后,则是大批荷甲持戈的战士,他们都争相立在栅栏之后,伸着脖子,踮着脚,想要一睹对面的堂堂一州刺史,传说中的北府名将刘道规的风采。 “那就是刘荆州吗?我还以为他会比轨公子还要强壮呢?不过看起来,比我也强不了多少嘛。” “二牛兄弟啊,你也算是军中健者了,那刘荆州比你还壮,为啥就不是壮士呢?轨公子那可是万夫不当之勇啊,跟他有啥好比的?” “那个,他大哥不是可以一个打几千个的嘛,听那些老兵吹的,跟神仙一样,神仙的弟弟,总归也应该不太象常人吧,噢对了,听说鲁大帅还败在过那刘寄奴的手下呢,还是五个打四个没打过。” “那刘裕厉害又不代表他弟弟跟他一样厉害,不过,不过听说刘荆州也是北府名将,当年连桓玄都败在他手下呢,不然也当不了这荆州刺史啊。” “我看啊,什么名将不名将的,言过其实罢了,要真是名将,也不会给天师道打成这样,你看,他一个人来,是不是手下没兵了,要向我们求救兵了?” “三狗子尽他娘的胡说八道,你不知道人家刚刚消灭了桓谦的几万大军吗?那你说他有多少兵马?人家的实力比咱们还强,现在一个人敢来这里,那才叫真的大智大勇呢,换了我,我反正是不敢来的。” 鲁宗之的声音在这些人的身后冷冷地响起:“不在自己的位置上值守,却在这里搬弄是非,是想被军法从事吗?” 这些议论的将士一下子都收住了嘴,齐齐地转身向着鲁宗之行礼,鲁宗之环视四周,正色道:“你们都听好了,我鲁宗之是雍州刺史,但是受荆州刺史的管辖,营外的刘荆州,就是我的直接上司,你们对他要有起码的尊敬,若是再有人管不住舌头,成天胡说八道,影响了人家对我们的看法,那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听清楚了吗?” 所有人都齐声道:“谨遵大帅将令。” 鲁宗之点了点头,对着身后的一个护卫低声道:“你上箭楼去,按我刚才说的行事,一切但凭我的手势行事。” 那护卫行礼下马,拿着一把弓,直接就登上了一边的箭楼,鲁宗之深吸了一口气,一挥手,营门缓缓地打开,他策马而出,同样单骑奔向了营外的刘道规。 : ===第三千一百零三章 追忆当年同袍情=== 直到他身前五步左右,才停了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他早已经再次亲眼确认了一遍来人正是刘道规本人,于是在马上以拳按胸,行了个军礼:“末将雍州刺史,平北将军鲁宗之,见过刘荆州。” 刘道规看着鲁宗之,微微一笑:“好久不见,宗之兄。” 鲁宗之点了点头:“真的是好久不见,记得上次你我分手道别之时,还是七年多前灭桓的时候,当时我反正加入大晋,领兵护送陛下和琅玡王,还有王皇后,褚太妃他们回建康时,与道规你是合作护卫,一直到建康时,我们曾经把酒言欢,约定要共建功业,无愧此生,想来,几乎就是昨天的事。” 刘道规轻轻地叹了口气:“七年了,七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的事,桓玄死了,楚国亡了,我们也从当年的小将,变成了拥兵一方的封疆大吏,有今天的地位和富贵,是我们少年从军时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条路上,我们有多少好兄弟,老上级倒下了,而我们能活到现在,可真是不容易啊。” 鲁宗之的脸上也充满了感慨之色:“是啊,一转眼,我们都是大将大帅了,我连儿子都能上阵为将了,道规你至今膝下无子,也应该好好为自己考虑一下了。” 刘道规微微一笑:“我大哥都还没儿子呢,我不用急什么,宗之,你老实说,你是不是也想把雍州传给儿子,所以才会做这些事呢?” 鲁宗之的脸色微微一变,低下了头,轻轻地叹了口气:“你都知道了些什么?明说吧。” 刘道规淡然道:“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知道,你接到了我的赴援令后,率领一万雍州精锐到了这里,现在和我在这里言及少年时的交情。” 鲁宗之抬起了头,咬了咬牙:“你真的什么也不知道?还是只是暂时装得不知道吗?我老鲁明人不做暗事,实际上我…………” 刘道规微微一笑:“桓谦是你的老上级,你鲁宗之当年还是秦军的时候,给桓玄花钱赎身,免除了奴隶的身份,报答桓氏是应该的事,大势不明时,有些联系也没什么,当年桓玄势大时,我和大哥都还当过他手下呢,那又代表什么呢?桓谦的那个箱子,我烧了,准确地说,我根本就没打开看过,荆州的,湘州的,雍州的所有桓氏旧部,无论与他有过什么联系,我都不会追究。所以我说过,我什么也不知道。” 鲁宗之的眼中泪光闪闪:“你真的肯再放过我一次吗?” 刘道规沉声道:“我大哥放过你一次,我为什么不能放第二次?桓谦已经不再是桓氏子弟,他只是一个引胡虏入侵他家乡的叛徒,也许你不知道他带来的羌骑把这荆州之地祸害成什么样了,你若是亲自到从枝江到江陵的路上走走看看,我想你一定会改变自己的想法!” 鲁宗之咬了咬牙:“我一定会去亲眼看看的,不管怎么说,荆州是我居住了几十年的家,是我鲁氏一族的第二故乡,我不能允许任何**害这里,无论是谁都不行。道规,我鲁宗之继续忠于大晋,听从你的号令,这一战打完,你可以派人来接替我的雍州,我愿意和我鲁氏的子侄一起,解甲归田,不再过问军政之事。”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老鲁,你想到哪里去了,大哥当年就让你继续拥有雍州,这次你并没有背叛大晋,现在还率兵来援,是有功之臣哪,我为什么要剥夺你的兵权,拿回你的雍州呢?” 鲁宗之睁大了眼:“可是,可是你刚才不是说过,我为了要把雍州传给儿子,差点就走上了叛国投敌之路吗?” 刘道规的眼中闪过一道冷芒:“可你还没走出这步啊,这就足够。对于国力不及的地方,需要有名望的家族长期镇守,以安人心,这点我大哥从来不反对,别说你的雍州,那交州的杜氏,宁州的爨氏,也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地世代为刺史,父死子继,我们也没有罢免他们吧。” 鲁宗之激动地说道:“可是,可是他们所处偏远,我这雍州…………” 刘道规沉声道:“雍州位处荆州与中原之间,进可图中原和关中,退可保荆州安宁,乃是大晋极为重要之地,正是因为这样,才需要有忠诚可靠之人镇守,你鲁宗之当年从秦军转投大晋,多年来镇守雍州,一直招揽关中流民加入大晋,功不可没,大晋不可一日无雍州,雍州不可一日无鲁氏!” 鲁宗之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真的吗?大帅真的可以原谅我这次,真的可以让我继续镇守雍州吗?” 刘道规微微一笑:“我大哥做事,一向公平,赏罚分明,以前荆州给过司马休之,但他没有本事,给打得逃跑,所以换了我来当这个刺史,而你鲁宗之,是雍州的定海神针,多年来深得雍州士民之心,甚至威震关中与中原,引得无数百姓来投,你所拥有的,是你应该得到的,就算是大哥,也不可能随意剥夺。这次你也率兵来援,有功于国,以后只会增加你的爵位和地盘,怎么会剥夺呢?” 鲁宗之咬了咬牙:“我相信刘大帅是有这样的心胸气度的,但是这朝廷的事,可不是这么简单,咱们到了这步也不妨明说,我这回之所以跟桓谦有联系,也是因为我之前答应了刘毅跟他一起夺取中原,还为此整军备战,这等于已经违背了大帅的命令,作为边帅,私开战端,帮助刘毅,又是站在了他的对面,他真的能容我吗?” 刘道规淡然一笑:“这又有何不能容的?何无忌身为江州刺史还主动想出兵攻打岭南呢,虽然兵败身死,但这种锐意进取,为国除贼的态度难道要指责吗?我大哥跟刘毅再有矛盾,起码在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这件事上,是绝对不会反对的,你助刘毅出兵,为此在雍州动员兵马,征集粮草,非但无罪,反而有功!若不是你提前这样准备了,现在又怎么能带这一万精兵参战平叛呢?” ===第三千一百零四章 击掌为誓夺长安=== 鲁宗之的眉头仍然是紧紧地锁着:“道规,你这次处处安抚我,不仅对我的行为既往不咎,甚至主动地帮我找些理由,我怎么越听,越觉得有点不对劲啊。感觉就是要故意稳住我似的。” 刘道规摇了摇头:“我要稳住你什么呢?这雍州之地,只要你忠于大晋,就可以和交州杜氏,宁州璺氏那样世代封疆,这是当年我大哥就答应过你的事,现在也仍然维持这个承诺,但是有一点,你要记住,那就是你不能跟桓氏一样,把雍州之地,变成你一家一姓的独立王国,国家有难之时,不管不顾,甚至勾结外敌,如果这样的话,那桓玄的下场,就会是你鲁家的。” 鲁宗之的额头开始冒起冷汗,不停地点头道:“这个不会,这个不会,我鲁宗之忠于大晋,天日可鉴,虽然我跟桓谦有些书信联系,但请相信,那不过是为了稳住叛军的行动,我暗中急行军来此,就是为了打叛贼一个措手不及的,而不是跟妖贼合伙同流,请你明查。”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我若不是相信你,又怎么会单骑前来呢,这是对朋友,对自己的部队才做的事,要是对敌人,我会这样自己送死吗?宗之,这点就不用辩解了,我来,就是对你的信任。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不要因为担心朝廷会夺你的部队,雍州,而有一些别的想法,只要你忠于大晋,就可以一直保持现在的地位,甚至传给子孙。” 鲁宗之的嘴唇在微微地发抖:“真的,真的我可以以后把雍州让给犬子继承吗?” 刘道规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小小的雍州算什么,你是关中人,我们现在的雍州,只是侨置而已,真正的雍州,是在关中,是在长安。我大哥的毕生理想,你还不清楚吗?” 鲁宗之睁大了眼睛:“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带我们打回长安,打回关中?” 刘道规用力地点了点头:“从我还是孩童之时,大哥就天天带我们玩泥巴搭城池,他天天让我搭的,一个就是洛阳,一个就是长安。他跟我说,咱们汉人的故都,就是这两个,现在都在胡人的手上,我们身为汉家儿郎,如果不能在活着的时候收复这两个地方,那死后都无颜去见列祖列宗的。所以,他一定会带我们回长安。” 说到这里,刘道规上前两步,走到了鲁宗之面前触手可及的地方:“我没见过长安,只在大哥的故事里听过,我知道,宗之你以前无数次地到过长安。” 鲁宗之的眼眶变得湿润起来:“长安,那是我的故乡,我,我也有二十多年没回去过了,我多怀念那里的火晶柿子,怀念那里的水盆羊肉,怀念那里的秦汉老碗,怀念…………” 鲁宗之抹了抹眼睛,直直地看着刘道规:“你们真的能让我回长安吗?” 刘道规正色道:“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是一直在做这事吗?让你久镇雍州,就是为了让你能招抚关中父老,让你能有朝一日,带着他们打回老家,让你这个侨置的雍州刺史,变成正牌的。” 鲁宗之激动地说道:“真的会有那一天吗?要是真的有,我就是解甲归田,当个农夫,也能心满意足了。” 刘道规笑了起来:“你看,宗之,你部下有这么多关中流民,历次的关中战乱逃出来的老乡,我们不应该带着他们打回去吗?现在我大哥已经收复齐鲁了,只要这一次能消灭妖贼和谯蜀,平定了南方,那接下来,就是跟后秦算总账,就是要把他们窃居的洛阳和长安,通通给夺回来。当年你我曾经在建康的时候并肩立誓过,要建功立业,共保大晋,今天,我想跟你再次立誓,愿意跟你一起回归长安,实现毕生之报负!” 他说着,向着鲁宗之伸出了手,眼神变得无比地真诚。 鲁宗之二话不说,重重地向前一击掌:“就冲你道规今天的诚意,我鲁宗之对天发誓,此生此世,必会忠于大晋,必要回归长安。” 二人相视大笑,而刚才一直压抑着的鲁宗之身后的大营中,所有的军士们也都开始收起兵刃,振臂欢呼起来。 刘道规笑着看向了大营中的军士,不停地点头赞道:“雍州兵果然是军容严整,器械精良,一看就是能打仗的精兵锐卒,这些年来,宗之你在雍州做得真不错,有这么一支精锐,也难怪能震慑群胡,使之不敢犯境哪。” 鲁宗之笑着摆了摆手:“那得归功于你大哥,他兵不血刃地为大晋要回了南阳十二郡,让我原来的防地扩大了好几倍,这才有了可以容纳关中流人的地方,这些年来后秦跟诸凉,跟胡夏连年征战,关中父老苦不堪言,很多人举家逃亡来雍州,这才让我有了更多的兵源,我跟你说实话吧,现在我实际带的兵马足有三万,这次只是因为要偷袭桓谦,不能兴师动众,所以才带了一万精兵潜行来此,剩下两万军队还要防备后秦的袭击,可没有想到,你的动作比我还快一步。” 刘道规微微一笑:“你的实力,已经不下于我这个拥有整个荆州的刺史了,三万精兵哪,都可以北伐中原了。要是你我合兵一处,直接就可以跟妖贼大战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不过,雍州也是要地,这次的战乱,就是后秦一手挑起的,虽然我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是这谯蜀,这桓谦,这苟林,他们三路都是奉了后秦的命令行事,包括在豫北作乱的司马国璠,也是以后秦为后盾,妖贼虽然是势力最大的一路,但若无后秦的三路兵马策应,绝不会有这样的声势,现在何无忌败亡,江州沦陷,荆州这里也有各种乱贼需要平定,虽然桓谦死了,可是湘南仍然陷入敌手,我需要扫平湘州的反贼,可惜兵力不足。宗之,我需要你的帮助。” : ===第三千一百零五章 江陵相托俘虏付=== 鲁宗之眨了眨眼睛“你这次能一举击破桓谦的兵马,怎么会兵力不足呢?我知道这回你带来的,就有两万精锐啊。”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那几乎是我全部的家底了,这荆州全部的北府军,就是这两万人马,你也懂的。” 鲁宗之的眉头一皱“这么说来,你把整个江陵城都交给荆州人来防守?你这胆子也太大了吧。跟桓谦有联系的人可不少哪。” 刘道规平静地说道“当年灭楚之战,加上之前的荆扬百年恩怨,恨北府军,恨朝廷的荆州人可不在少数,不是这几年就可以化解的,桓氏在荆州经营数十年,那影响力也不是一朝能散去的,怀念故主,情有可缘,如果桓谦在此地能抚恤民众,做得比我们好,那我们也是呆不住的,但他带来的羌贼奸淫掳掠,无恶不作,自己站在了荆州百姓的对立面上,没有人愿意继续追随这个引狼入室的恶贼,所以,我并不需要防备荆州士民,实际上,我这步走对了。” 鲁宗之笑道“你孤身来见我,这步也走对了,没错,连我都能对你心悦诚服,更不用说江陵的那些士人百姓了。道规啊,虽说你大哥是天下闻名的大英雄,但老实说,在他面前,我总会觉得隔着点什么,没那么让我服气,只有你,是让我能真正地可以信任和感激的。说吧,我需要继续做什么,是打白帝城的谯蜀军队,还是去收复湘州,或者…………”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如果你是要我去追击卢循的大军,那我可能不能从命了。我先说清楚哈,这可不是因为我怕了卢循。” 刘道规微微一笑“是因为你不想跟刘毅联手,怕他责怪你不配合他北伐的事,是不是?” 鲁宗之咬了咬牙“是啊,卢循他们是去打刘毅的,我若是跟着追击妖贼,那难免会给刘毅控制,不管胜负,他大概都会想办法兼并我的军队,这个人连对何无忌都见死不救,我有点寒心。” 刘道规的眉头一皱“宗之,你可能对希乐有点误会,他是生了命无法指挥,而不是有意不救无忌的。” 鲁宗之摆了摆手“道规,我信任你的人品,但对刘希乐,他私下做的很多事情,是见不得光的,我太了解他是什么人,所以你不用为他辩解了。如果你强令我要去追击卢循,进入刘毅的地盘,归他指挥,那我只能就此打道回府,到雍州继续镇守了。” 刘道规笑着摆了摆手“不必不必,我虽然没有想到你和刘毅不对付的事,但是也没有考虑过让你去追击卢循,宗之,我需要这两万兵马来扫荡荆州各地,收复湘州,白帝城那里的蜀军,一向懦弱无能,局势未明时绝不敢进军,所以我暂时不会去理会他们,只要我们收复了荆州各地,他们自然会撤兵,不足为虑。卢循的军队主力是去奔着希乐的豫州兵团去的,并没有留大军与我们作战,但是苟林的两万羌贼,却是骑兵居多,机动性强,不排除他们用这支兵马与我们作战,所以我也不能分兵,江陵城更是不能无人防守,现在的那些江陵士族,短期内守守可以,但若真的时间长了敌军大军来袭,还是困难。” 鲁宗之微微一笑“所以,你是要我去镇守江陵?” 刘道规满意地点了点头“你这千里来援,风尘仆仆,不给点好处是不应该的,想当年雍州刺史杨佺期,不远千里来救援殷仲堪,结果给他骗得只有粥水米汤喝,最后部队因为断粮而失去战斗力,终于败亡,我不是殷仲堪,不干这种坑友军的事,你去了江陵后,要粮有粮,要军械有军械。还有…………” 他说着,一指自己的身后“这次消灭桓谦,我可是俘虏了上万桓谦的旧部,很多人都是昔日的荆州桓楚老兵,你应该很熟悉他们,比如将军雷国,冯山高,何林儿等。” 鲁宗之点了点头“这些都是桓楚旧将了,跟我当年也算是同帐为僚,象冯山高可是老将冯该的亲侄子,当年还位在我之上呢。这些人跟你们北府军往往有至亲的血仇,你再怎么赦免恐怕也是无法化解的。我也没有办法劝说他们放下仇恨,投降于你。” 刘道规笑着摇了摇头“不不不,宗之,你误会了,我没有让你劝降他们的意思,我是想说,这些人,我觉得交给你,是最合适的。” 鲁宗之的脸色一变“什么,这万余老楚军,你舍得给我?这可是兵强马壮方能称雄的乱世啊,哪个大将和大刺史不想着增加自己的实力?刘道规,你是认真的吗?” 刘道规淡然道“我当然是认真的,你也说过,这些人跟我们多有血仇,无法投降,我大哥之前就赦免过他们,这次又再次叛乱了,按大晋国法,是必须要处死的,但是杀他们容易,却会在荆州积累更多的血仇,让不少跟我们曾经为敌的人重起疑虑,如果放他们回去的话,只怕也会继续作乱,所以对于他们的处理,是杀不得,也放不得,如果你不来的话,我只有把他们带回江陵,严加看管了,这么一来,只怕我腾不出任何兵力,去扫平四周的叛乱,更不用说追击妖贼了。” 鲁宗之的眼中光芒闪闪“所以,你把他们给我,是给了我个天大的人情,大大增加了雍州的实力,也要我保证他们不会作乱?” 刘道规看着鲁宗之“你能帮我管好这些人吗?我不求他们感恩戴德从此能为我所用,只求他们以后能在你的手下,跟家人能好好地活着,愿意当兵建功,也把力气向着北方的胡虏,而不是继续一代代人地打内战。这个要求,不过分吧。” 鲁宗之用力地点了点头“不过分,我会好好教育他们的,若是这些老兵还执迷不悟,继续与道规你,与北府军为敌,我亲自解决他们!” 。 ===第三千一百零六章 残害兄弟不相容=== (88106 )刘道规点了点头:“也只有把这些人送到你所管治的雍州,我才能放心,他们的家属,等荆州平定之后我也会送过去,不过,现在我仍然需要你的兵力,你还要帮我看守一下江陵,不能把他们带到江陵,只能派少数的兵马送他们回襄阳。” 鲁宗之点了点头:“没有问题,我会派我的副将庾民之带这些俘虏回去,用一千人马护送即可,其他的兵力,我都会带去防守江陵,你接下来准备去打哪里?” 刘道规勾了勾嘴角:“湘州是贼军的关键位置,夺取之后可以断贼后路,也切断他们回岭南的通道,如果能逼妖贼回军争夺湘州,那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希乐哥虽然一代名将,但毕竟现在妖贼势大,最好的办法还是坚守不战,我们击妖贼之尾,他则扼妖贼之首,使其进战不能,后退无门,如此只消一两个月,妖贼的气势必然下降,那些一时依附的乌合之众也会渐渐地散去,只剩几万老贼,等到大哥的大军回国之后,必可一举荡之。” 鲁宗之笑道:“我本来还想着这回能亲手打败妖贼,建立功劳呢,毕竟以前没跟他们真正地交过手,但何无忌的本事我是知道的,他都输在妖贼手下,这更激起了我的战斗**,不过,你这样安排,我也只有服从了。” 刘道规正色道:“宗之,这回你千里赴援,在最紧急的时候能顶上来,是对荆州,对大晋莫大的帮助,不管战场的斩获如何,都是大功之臣,后面平定妖贼的时候,我一定会安排你出战,多立功的,这方面你不用担心。现在我连手下的檀道济,到彦之他们也强行压制着,不让他们为了抢功而陷入危险,毕竟,现在我们再也经不起大的失利了。” 鲁宗之点了点头,突然说道:“只是,刘毅真的会按兵不动,死守住豫州吗?我很怀疑哪,你是个服从大局,知道战守选择的人,可是这个刘希乐,只怕未必是和你一路的人哪。” 刘道规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久久,才叹了口气:“现在在东边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希乐哥那里如何了,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在这后方尽量地痛击妖贼,迫其分兵,以减轻希乐哥的压力,这战守之事,想必希乐哥很清楚,只要他不为了抢功之事而强行出兵,中敌的伏击,那妖贼是不可能从他身上打通去建康的通路的。” 鲁宗之勾了勾嘴角:“你真的认为,刘希乐会放弃这大好的独自平叛的机会吗?这可是他这辈子可能唯一一次证明自己能强过你大哥的机会了啊。” 刘道规的嘴角轻轻地抽了抽,看向了东北的方向,他的目光,仿佛飞越千山万水,到了数千里外的广固城下,喃喃地自语道:“大哥,你可得抓紧啊。” 青州,广固城南。 刘裕一脸阴云,独坐大案之后,他的眼中,噙着泪水,抓着塘报的手,都在微微地发抖,身为全军大帅,东晋的第一人,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过如此地失态了,甚至连泪水在脸上恣意地横流,他也无暇去擦拭,嘴唇在抖动着,喃喃自语道:“无忌,无忌!” 所有人的目光,都象要喷出火来,恶狠狠地看着一个跪在帐中央的人,沈田子的声音如雷

相关推荐: 开局成了二姐夫   过激行为(H)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女奴的等价替换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新年快乐(1v1h)   鉴宝狂婿   一个车标引发的惨剧(H)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