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尊敬的扫帚骑士大人 > 第134章

第134章

有完全混乱,全是得益于军制改革,士兵与军官们都根据服饰与胸饰来寻找自己的指挥官与下属,不同营不同指挥的人临时搭配在一起,组成临时的阵形,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进攻。他们秉持着相同的骄傲与传统――宋军结成防御阵型之后,便是任何军队都难以战胜的对象。 士兵们一旦投入作战,紧张与兴奋很快便取代了最初的慌乱,指挥官的声音对他们而言简直如同天堂纶音。当种朴同一级别的武官纷纷稳住阵脚之后,拱圣军的慌乱便开始渐渐消退。 到了这个时候,拱圣军的将领们才能缓过神来,考虑他们当前的处境。 西夏人选中的作战地点,是一片不适合骑兵作战的狭长区域,所以西夏人以弓弩掩护,削弱宋军的防御;而用步兵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试图击跨拱圣军的防线。而此时,他们每个人都敢肯定,西夏人的骑兵一定等在某处,当他们开始溃退之时,这些骑兵便会穷追不舍,彻底葬送拱圣军。 他们也不能在此处久留。 这里无法发挥拱圣军的长处,西夏人的突袭令他们损失惨重,数以千计的士兵死伤,无数的将校殉国。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固守于此,无异于自居死地――已经没有人对前锋部队再抱希望。 唯一的出路,只能是且战且退,杀出重围。 符怀孝此时已无任何杂念。张继周已经战死,他也只欠一死。但此时,他还不能死。以宋军军法,弃主帅而逃是死罪,所以,他必须活着回去受审判。他这时唯一的希望就是保存下拱圣军一点力量。他不愿意自己成为拱圣军的罪人。他默默估算过,他们应当还有三四千匹战马,只要出了这段地区,便不至于被西夏人全歼。 绝不能被西夏人全歼,这时已成了拱圣军将领们共同的想法! 第五营都指挥使双眼通红地冲到符怀孝面前,嘶声道:“大人速引兵突围,末将当为大军断后。”说完,不待符怀孝答应,便振臂高呼道:“没马的兄弟随我断后!” 符怀孝也不敢再犹豫,咬牙吐出一口血痰,厉声吼道:“无马者断后,有马者准备随我突围!” 拱圣军的士兵们默契地交替掩护,变换着阵形,丢失了战马或者战马被射杀的将士自觉地归入新的后军当中,凭着战马的尸体列阵,与西夏人对射。在第五营都指挥使阵内,还有战马的将士也没有离开――西夏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他们已经杀红了眼睛,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留下。 在准备突围之前,符怀孝组织了一次反攻。在西夏人两次攻击的短暂空隙中,三百名死士突然向西夏人发起了冲锋,打了西夏人一个猝不及防。但夏军的将领反应十分迅速,很快就些战士便被淹没在西夏士兵的人潮当中。 但符怀孝抓住了夏军注意力被吸引住的这短暂时间,拱圣军残存的主力开始后撤。 符怀孝已留意到西夏人并非是四面合围,而是在东北方向开了一道口子,他还记得那是来时的一条岔道入口,当时他问过主管情报的参军,知道那边有一片宽阔的地区,适于骑兵驰骋。 那后面肯定有梁永能的骑兵在等候。 但是,拱圣军此时也需要那一片宽阔的地区。 种朴率领着六百多名骑兵组成前军,替突围部队打头阵。他的任务便是不惜一切代价冲开那道口子,替大军杀出一条生路来――而如果那条道上也埋伏着重兵的话,那么他与这六百战士便是试探敌人虚实的牺牲品。临上马前,种朴回头看了一眼负责后卫的袍泽――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孤立着一块块岩头,这些必死的勇士们,始终骄傲地矗立在那里,抵抗着西夏人一轮又一轮凶猛的进攻。因为地形的缘故,拱圣军的阵形怎么看都显得很薄弱,不断有人倒下,几乎每一刻都有人死亡。其余准备突围的战士,此时也依然在用弓弩、霹雳投弹回击着敌人,黑夜中,不断发出轰隆的巨响,人马的惨叫,爆炸的火光。 种朴抹了一把脸上不知道是血还是汗水的液体,朝着地下狠狠地啐了一口,跃身上马,举刀大吼道:“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吾皇万岁!” 喊声四起,响彻夜空。 这是拱圣军的骄傲。还活着的拱圣军将士都被这喊声激发了内心的骄傲,他们是大宋皇帝陛下的上四军! 六百余骑以一种过分单薄的队形,凭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向符怀孝所选中的那个路口冲去。即便是在黑夜中,只有依稀的火把与星光,人们也能感觉到那种马踏大地的震动与绝决。 西夏人立刻发现了这支想要突围的部队,但他们似乎有点无可奈何。 在那个方向,种朴与他的部下们不断有人落马,有人是中了冷箭,更多的人却是在黑夜中因为地形不熟而失蹄落马,他们几乎没有受到多少攻击――否则他们很可能全军覆没。 拱圣军上下都燃起了一线希望,一批批部队追随着种朴部向缺口冲去。 西夏人的进攻更加疯狂起来。 断后的拱圣军战士不断的战死,甚至还有人因为过度疲劳脱力而死,却没有人畏缩。的确,对于拱圣军来说,即便只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他们也有战死而不退的理由。不过此时这些似乎都无关紧要,什么都不重要,他们只知道袍泽们都在战斗! 每个人都高喊着“吾皇万岁!”然后从容赴死。但他们?I卫的,却绝不仅仅只是皇帝与拱圣军的骄傲! 野利赞与贺崇榜各领着两千骑兵,马衔枚,人噤声,安静地潜伏在一个小山坡后,这里正居于拱圣军突围的路口外的原野上,居高临下,借着星光可以大致看清坡下数里的情形,而同样的夜晚,在坡下却很难发现坡上的情况――如果有人能看见的话,便会发现:四千骑兵,在黑夜当中以战斗队形布开,远远望去,便宛如两片阴森森的树林。 在梁永能的算计中,象拱圣军这样带着辎重的大队骑兵欲往盐州,则必定要经过杨柳屯;而通往杨柳屯的大道只有一条,这条道上,二十里内,又只有这一个岔道口。他既在必经之道上伏下重兵,便相信拱圣军遭到埋伏后,一定会被击溃。所以梁永能让野利赞与贺崇榜率领一支骑兵在此等候,目的便是为了全歼拱圣军,扩大战果――溃败的宋军只要还找得着方向,这里就肯定是逃窜的路线。而贺崇榜与野利赞的任务也应当很轻松,就是收拾一些溃兵;但立功的机会却不小――只要拱圣军主将不死,野利赞与贺崇榜就有机会生擒之,立下大功。 所以二人对于自己所领的将令,都感到十分满意。 野利赞一早便与贺崇榜商议,无论如何要生擒几名宋军高级武官才称得上功劳。而最佳目标,当然是拱圣军都指挥使符怀孝。 隐隐听到主战场的喊杀声、爆炸声,可以想见那边的战况极其激烈。二人都忍不住暗暗在心中祈祷,希望符怀孝不要这么倒霉,无论如何,也要活着逃出来成为自己的俘虏才好。 战斗开始不久的时候,便不断有零星的骑兵或者无主的战马惊慌失措的闯入二人视线所及的范围,不过这些既非野利赞与贺崇榜的目标,也不能给他们造成多大的麻烦。 二人耐心的等待着。 然而,预想中的大溃败却并没有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连零星的溃兵都渐渐绝迹。有一刻钟,野利赞与贺崇榜几乎以为拱圣军已经投降了。但隐隐的杀伐之声,却分明告诉他们另一种现实。 两个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失望的情绪笼罩内心。难道自己最终只能一无所获?野利赞与贺崇榜在心中暗暗哀叹自己的时运不济。 便在二人耐心将要丧尽的时候,一阵疾如暴风骤雨的蹄声清晰地传入耳中。二人顿时精神一振,连忙仔细眺望,只见星光之下,从路口冲出一队骑兵来。 野利赞心中一阵激动,抑制住想要立即冲杀出去的激动,死死地盯着这一队宋军。一面还担心地望了贺崇榜那边一眼,虽然二人领命之时梁永能便已吩咐一切以带了二十多年兵的野利赞为主,除非遇到意外,贺崇榜的部队必须在野利赞出击后才能出动。但是,潜伏了这么久之后,因为将领压抑不住而擅自行动的事情也并非没有先例。不过贺崇榜部似乎并无异动,野利赞放下心来,继续观察这支突围的宋军――他已经认定这是“突围”而不是“溃败”,虽然是在黑夜中,难以看清楚宋军具体的人数与构成,但这支宋军的行动一致,与溃败的情形实在相差太大。 野利赞不由得在心里赞了一句拱圣军。败而不乱,才是真正的精锐。 仅仅凭着直觉,野利赞便知道这只是突围宋军的前锋――果然,这个念头还在脑海中打转,马上便源源不断地有宋军随之冲了出来。 “符怀孝还没死!”野利赞难掩心中的狂喜。宋军如此有组织的突围,在主将已战死的情况下,是不可思议的。 野利赞暗暗计算着宋军突围的人数与路线,判断着发起进攻的最佳时机。 但是,突然,宋军停了下来。 难道他们发现什么了?野利赞心里一惊,来不及佩服宋将,便果断的做出了手势:“上马!” 种朴率部策马狂奔在黑夜笼罩的黄土高原上,秋夜凉风习习,吹在脸上,让人感觉到一种突出束缚的快意。当他回到原野地带的那一刻,他便有种龙归大海虎入山林的畅快感。在这里,在这片宽广的天地中,拱圣军不畏惧任何敌人。 但种朴也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战斗并未结束,危险依然存在,这里也可能潜伏着敌人。 忽然,他听到身后“?纭钡匾簧?,一个战士竟从疾驰的战马上摔了下去。 “吁!”种朴猛地勒停战马,摘弓在手,警惕地注意四周。他身后的战士见状也纷纷停下来马,四下张望。但是四顾之后,他们却没有发现任何敌情。 “出什么事了?”种朴皱眉问道。 “有人落马了,像是累的。”一个部下回道。 种朴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双臂与腰间也隐隐作疼,整整一天的行军,再加上刚刚经历过激战,整个人其实已经疲惫不堪了。他再去看他的部下们,都有掩饰不住的疲惫。拱圣军做为一支精锐骑兵,虽然人人配有装有棘轮机构的弩机,但是为了减小马匹的负重,除了前锋营外,平时并不携带,而只在战前发放。他们主要的远程作战兵器是弓。在刚刚的战斗中,他们每一个战士至少射出三十枝以上的箭,在没有经过休整的情况以如此强度作战,对于体力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现在不是休息的时候。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种朴厉声吼道:“休让西贼看了笑话!随时准备再打他娘的一仗!” “是!” “报仇雪耻之前,老子还不想进忠烈祠。绝不可掉以轻心!” “是!” 士气虽然有点低落,但士兵们还没有丧失斗志。种朴满意地点点头,勒马回转。在转身的那一刹那,他见到符怀孝的将旗也冲了出来。也在那一刹那,他听到了漫山遍野的号角之声!大地都似乎在颤抖,便见黑压压的西夏骑兵,如同鬼幢一般,从各个方向冲了出来,喊声震天。 种朴握弓的手背,青筋狰狞。 “正东面的西贼要薄弱一点!”一个念头突然跳上心间,种朴不知道这是直觉还是可靠的判断,但他也没有时间来请示符怀孝,时机稍纵易逝,他必须赌上一把。 “吾皇万岁!”种朴大声吼道,朝着他看起来薄弱的正东方冲了过去。他身后的拱圣军战士紧随其后,一齐高喊着“吾皇万岁!”便如同巨大的黑色利箭,向着正东方穿去。 种朴很快便知道自己的直觉是正确的。 夏军在发动进攻时,贺崇榜部与野利赞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贺崇榜的右翼离野利赞的左翼离得太远了,使得正东方的夏军兵力略显薄弱。这个结合部又恰好成为拱圣军冲击的目标,竟被怀着一腔悲愤之气的拱圣军撕得七零八落。宋军也不敢恋战,一旦击溃面前之敌,便马不停蹄地向前方狂飙。 野利赞与贺崇榜连忙调动另外两翼包抄过来。 然而为时已晚,这些劫后余生的拱圣军有近三千骑竟然都奇迹般的冲了出去。野利赞此时顾不得埋怨贺崇榜,连忙引兵急追。 一场伏击战,竟然变成了追击战。 终于,东方的天空微微泛出了鱼鳞白。 符怀孝与种朴率领拱圣军余部在黄土高原上已经跑了一个晚上,此时已是人疲马乏。而让人绝望的是,他们且战且退,无法从容辨别方向、选择路径,在晚上的黄土高原上竟然迷路了。身后的西夏人却始终穷追不舍,不依不饶。而且似乎还越来越多!在最近的一次断后作战中,种朴还赫然发现了“梁”字帅旗! 二人不知道,梁永能已经认定了拱圣军是一支孤军,而拱圣军那可怕的战斗力让他心有余悸――在夜晚的伏击战中,他损失了近二十名将领,数千战士。而那些断后的拱圣军武官在最后竟然全部自刎,没有一个武官肯投降,除了辎重部队外,他仅仅俘虏了几百名拱圣军士兵。在围攻杨柳屯的拱圣军前军的战斗中,梁永能的损失也非常惨重。仅仅一个晚上,他便一共失去了近万名部属。这样的一支部队,在有机会全歼的时候,梁永能绝不会放过。他计算了日程与时间,夏州城的宋军主力要得到消息再出兵来此,最快也要十天。留给这些宋军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符怀孝的首级! 所以,梁永能一面派人向兴庆府报捷,一面将主力留在盐州城休整,自己则不待天明,亲自点了一万精骑,汇合野利赞与贺崇榜部,对拱圣军余部穷追不舍。 符怀孝此时也已经明白梁永能是必欲得己而甘心。但宋军的军法继承自五代,虽经修订,但是军法依然明文规定:弃主将而逃者斩!即便不是故意弃主将而逃,军法也规定:大军失主将者,将校以下皆免官黜为民,忠士以下流万里!这等严酷的法令,使得符怀孝没有别的选择。 为了节省体力,他将麾下的战士们分成四队,四队轮流断后,充分利用河流与谷道,交替掩护。 但西夏人是分三路而进,挡得一路滞后,马上便有另外二路追了上来。使得拱圣军几乎也没有喘息之机。 局势越来越让人绝望。 如此坚持到了中午,在成功地用一系列花招暂时甩远西夏人后,符怀孝与种朴终于发现了无定河。 “全军下马稍事歇息!”符怀孝揣度着西夏人与自己的距离,下达了战斗开始后的第一次休息命令。士兵们连欢呼的力气都没有了,争先恐后的牵着战马奔去无定河。有些人开始狼吞虎咽地就着河水吃起干粮;有些人一屁股坐在河边,动都不想动,放任战马自己去饮水……符怀孝望着这一幕,心中绝望更甚,他将种朴叫至身边,低声道:“种郎,我要你率兵先去求救兵!” 种朴吃了一惊,抬眼望着符怀孝,“大人,我军已至无定河,只要循河而行,西贼追不上我们!” “我们还能跑多久?!”符怀孝厉声反问道。 种朴向左右看了一眼,叹了口气,不再说话。一路之上,已经有不少战马倒毙,他们的确快要跑不动了。 “你率两百骑,每人带两匹马,昼夜兼程去找折将军,若他接到我的信便出兵,此时也快到宥州了。我看到前处有座小山,乃可守之地,我便据守此山,等待援军。”符怀孝没有说自己能守多久。 无论是种朴还是符怀孝,心里都清楚地知道,他绝对守不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天。但是两个人也更加清楚地知道,拱圣军也无法再跑下去了。符怀孝做出这样的安排,无非是想保存种朴,使一个才华出众的后起之秀不至于从此无望于军旅甚至白白葬送于此;也是想保存一点拱圣军的种子――他无法堂而皇之的将军旗交付种朴带走,但只要拱圣军还有人在,即便军旗不存,也可以寄望于皇帝的恩典,毕竟还有重建之希望。 “末将宁愿与西贼死战。请大人另委他人请援。”种朴断然拒绝。他听明白了符怀孝的意思,但是种家的人绝不会临阵脱逃。 “此乃军令!”符怀孝冷冷地说道。 “大人!” “你即刻出发,不得延误军机!”符怀孝声色俱厉地呵斥着。 “是!末将领令!”种朴咬咬牙,转身大步向自己的战马走去。 无定河边传来集合整队的喧哗声。 符怀孝走到一边去探视受伤的战士,到种朴率部远去,也没有移目看他们一眼。一直到马蹄声远,他才颁布命令:“全军上山,固守待援!” 在拱圣军上山后没多久,无定河边的这座小山,便被西夏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黄昏。 “驾!”“驾!”距宥州城约五十里左右的一个山涧内,种朴与他的部下们发了疯似的抽打着战马,催促着战马疾驰。他还抱着万一的希望,想要尽量将援兵请到。若不能在天黑前赶到宥州,一旦宥州城落关,未必便能叫开城门。那么会便耽误一个晚上的时间。更何况,种朴也担心着宥州城现在究竟还在不在宋军的掌握当中。不过现在看来,在夜晚来临前赶到宥州,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清脆的马蹄声在山涧内此起彼落,如同暴雨落在巨石之上一般。 “站住!”忽然,涧内传来大声地喝斥。 “吁!”种朴连忙勒马,伸手摘起弓来,起身四顾。他身后的部下也纷纷勒马,张弓搭箭。 便见山涧两侧崖石上,整整齐齐两排弩手正将弩机瞄准着种朴一行。 一个三十来岁的武官伸出半个身子来,厉声喝道:“你们是什么人!” 种朴见着那个武官的服饰,只觉得心头一阵狂喜。 宋军! 是宋军! “我们是拱圣军。”种朴压抑住心中的喜悦,大声问道:“你们是哪军的?” “拱圣军?!”那人疑惑地望了种朴一眼,又伏下身去。 弩手们依然将弩机对准着种朴一行人。 “你们是什么人?!”种朴再次问道:“我有紧急军情,休得误我大事。” 上面没有回应。种朴只看见一面红旗摇了几下。须臾,便见自涧外有十来名骑士策马而入,种朴看那为首之人,却是一名陪戎副尉。但是这些人身上,都看不出来是隶属于某军的。 那十来名骑士在离种朴一行约五十步外勒马,那名陪戎副尉只是随意看了种朴一行一眼,便抬头喊道:“魏老三,出甚事了?” 上面的武官再次探出身来,笑道:“徐义,下面的人道是拱圣军的。” 徐义闻言,又仔细看了一眼种朴,见种朴一行都狼狈不堪,脸上、战袍上到处是斑班血迹,而胸前的标志却赫然是个翊麾校尉,他略显惊讶,但却只是例行公事般的行了一礼,道:“下官奉令把守此道,大人既是拱圣军的,还请随下官一行。” “随你一行?”种朴冷笑道:“你又是什么人?” “回大人,下官是环州义勇陪戎副尉徐义。”徐义淡淡地说道。 “环州义勇?!”不止是种朴,连他所有的部下,一时间都惊住了。环州义勇隶属于西讨行营都总管司,怎么会跑到宥州来了?! 宥州城外三十里的某处,折克行刚刚接到拱圣军遇伏,极可能全军尽没的消息。折克行的幕僚、将军们,此时正懊恼不已。 早在符怀孝平定宥、龙、洪三州之前,折克行便借口担心拱圣军孤军深入吃亏,率军秘密离开夏州。但是稍微聪明一点的将领都心知肚明,这次进军与其说是担心拱圣军吃亏,毋宁说是在利用拱圣军――否则后继部队的跟进根本没有必如此隐秘,一路之上,折克行不仅仅下令昼伏夜行,而且还派出许多小股的斥候,强迫路上遇到的一切人众随军而行,违者格杀勿论。更明显的是,折克行甚至将拱圣军也瞒在鼓里,当拱圣军平定三州后,折克行便率领部队停留离宥州不到六十里的地方。 但所有人都识趣的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折克行亲自统率的部队,不仅仅包括飞骑军与河东蕃骑,还有云翼军――云翼军参与这次行动本身,就代表了小隐君的态度。而当他们在拱圣军离开宥州后秘密接管宥州时,赫然发觉大名鼎鼎的环州义勇在何畏之的率领下,已经从保安军秘密抵达洪州。能够调动环州义勇这样特殊编制的军队的,整个陕西现在只有一个人!借口是冠冕堂皇的,连主帅石越也在“关心”拱圣军的安危。然而知情者都知道,在折克行的谋划中,拱圣军与盐州一起,已经被当成平夏战局的大诱饵。 而在符怀孝回到宥州休整的那一天,振武军第三军与飞武军第三军等夏州城的宋军步军主力与辎重部队,也开始大摇大摆的公开向西进发。在表面上,他们每天走不到三十里,而步军主力与辎重是同时前进的,但暗地里,振武军第三军与飞武军第三军,以急行军的速度,昼夜兼程,一日一夜走一百二十里,只用了三天的时间便与折克行率领的骑军合兵一处。至此,折克行手中已掌握超过六万的精兵悍卒。 这六万军宋军,以营为单位分散驻扎在宥州城外三十里的隐秘地区,等待梁永能上钩。而只派环州义勇以教阅厢军的名义守卫宥州附近,控制城门关卡与各处通道,四处巡查,防止梁永能的细作走漏消息。 与此同时,在盐州以南,西讨行营都总管司更是出动了三个军的兵力,随时准备从归德川进兵,强攻蛤蟆寨、橐驼口,进逼盐州,策应折克行。 西讨行营都总管司的意图已经非常明确,便是要一战而抵定平夏局势。 但事情总有意外,没有人想到拱圣军会被梁永能一口吞掉。万一梁永能打完就跑,让鱼儿吃了饵却没钓到鱼,平白折了拱圣军,不仅仅对士气是严重的打击,而且会鼓舞西夏士气,使许多部族立场更加摇摆,平夏战局有可能陷入更加让人尴尬的僵持当中。 而且…

相关推荐: 虎王的花奴(H)   娘亲贴贴,我带你在后宫躺赢!   旺夫   机甲大佬只想当咸鱼   亮剑:傻子管炊事班,全成特种兵   新年快乐(1v1h)   芙莉莲:开局拜师赛丽艾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万古神尊   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