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 翟老一竖眉,道:“这个时候,叫我怎么能歇得住!” 旁边的黄子轩也是微微摇头,示意自己拿这位老将军根本没办法,他要是不去休息,你就是拿枪架在他脖子上也不管用。 中年人没办法,只好一伸手,道:“小曾大夫已经诊过了,我们到前面去谈吧!”说着,中年人还是很谨慎地回头看了一眼房门是否已经合上,他可能觉得曾毅的诊治结果不会乐观,所以怕被里面的老人家听到。 看到房门闭合,中年人才放心地抬脚朝前走去,领着众人进了另外一间屋子。 这里明显是一间书房,摆着大大的书架,上面放着各种政治理论、哲学方面的书籍,书桌上摆了一台碧绿的地球仪,看材质像是翡翠的材质,着实不凡。 “翟老叔,您请坐!”中年人关上门,就请翟老入座。 “先说结果吧!”翟老哪有心情讲究这么繁文缛节,就站在那里对曾毅道:“曾毅,老人家的身体情况究竟如何,你不要有任何顾虑,诊出什么就讲什么吧。” 中年人也道:“但说无妨,不管是什么结果,都请务必要如实相告。” 黄子轩则是什么话都没讲,只是站在一旁,沉寂得像是一座大山,可能警卫局的都是这种脾气,张杰雄本身就是个十棍打不出一个屁的主。黄子轩那天在翟浩辉的婚宴上,好像也是什么都没讲,所以才让曾毅印象不深。 曾毅对翟老点了点头,但没有着急说出结论,而是站在那里,把自己的诊断结论从心里再仔细核实一遍,最后才说道:“我认为病人的情况,不算是很严重!”曾毅即便知道那就是老人家无疑,但还是要以病人来称呼。 此话一出,就连沉寂如山的黄子轩,他脸上的两把斧头眉毛立时都竖了起来,似乎是觉得自己听错了。 而中年人则是先惊诧,随即眼底冒出一丝激动和希望。 翟老沉着脸,表情一下变得非常凝重,曾毅这小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怎么能把话说得这么轻巧呢,老人家病危三次,要不是抢救得力,此时还能不能保住性命都很难讲,你小子开口就说情况不算很严重,三次病危都不算严重,那什么才算是严重啊!你说大话也得分个对象,看看场合吧! “把你的根据讲一讲!”翟老沉声问道,他这是要让曾毅冷静一下。 曾毅刚才诊得非常仔细,比以往任何一次诊治都要慎重,他对自己的诊断结果很有把握,当下道:“虽然病人目前看起来非常虚弱,但基于三点判断,我认为情况并不是到了最坏的程度:第一,病人的脉不乱,我已经仔细核实过好几遍了;第二,病人的气不结,呼吸均匀有力,并没有出现大口喘气、或上气不接下气、或难以呼吸的情况;第三,病人的神不散,就在我靠近病床的时候,病人能够察觉到我的靠近,并且睁眼打量了我,这说明病人感知能力正常,并且具有清晰的意识,不存在意识混沌、不感外物的情况,只是太过于疲惫了。” “脉不乱”、“气不结”、“神不散”,连续三个理由抛出来,不仅是那位中年人,就连黄子轩的眼里,也开始冒光了。 别的大夫一讲,就是情况如何如何危险,光是病危通知都下了不知道几次,好像老人家身上除了坏的情况,就没有一丁点的好情况了。可让这个年轻的大夫一看,老人家身上那些好的方面、积极的方面就全都出来了,而且不是一个,是足足三个之多,这让人如何不振奋啊。 翟老本想是让曾毅冷静一下的,可曾毅头头是道,竟然一下讲出三条理由来说明老人家的情况真的还没到最坏的地步,这下就变成翟老无法冷静了。 “说……快说说看……”翟老的嘴唇都有点发颤了,他一把抓住曾毅,道:“那现在该怎么办,要如何治疗!” 黄子轩上前,在翟老衣袖上轻轻拉了一下,提醒翟老注意情绪,别老人家那边有了希望,再把翟老给激动坏了,说实话,黄子轩从没见过翟老会有如此失态的时候,就是当年那场边境反击战争进展不顺利的时候,翟老也照样沉得住气。 翟老倒是不那么激动了,但很着急,大手使劲一甩,放开了曾毅,喝道:“赶紧说!” 旁边的中年人此时也不由往前迈了半步,等待着曾毅的下文,他听得最是仔细,虽然曾毅刚才讲了一大堆,但其实半点都没有讲到病的本身,而只是在如实陈述病人的身体状况,说白了,他什么都没讲,翟老对于曾毅头脑发热的担忧,根本就是多余的,此人言语看似大胆,其实每句话都非常谨慎。 不过,既然曾毅敢这么讲,肯定就是有一定的治疗把握了,这让中年人很是振奋。 曾毅就看着翟老,道:“之前专家组的判断没有错,病人之所以呃逆,问题是出在了胃。在中医上,胃主降,受纳食物,腐熟水谷,它的运行规律,是向下的,这是它的本性,也是因为这个降,身体内部的运转才得以正常进行,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曾毅说到这里,用手做了一个向下的手势,形象解释了一下中医上对于胃的定义,那就是往下降,他道:“当胃出问题的时候,这个运动规律就发生了紊乱,胃气可能不再向下,而是向上,于是就开始打嗝,中医称之为呃逆,所以之前专家组的两剂中药,效用都在于和胃降逆,目的就是想把这个气给它降下去!” 这个解释非常通俗易懂,在场的三人全都听懂了。 “那为什么药不起作用呢?”中年人此时问道,曾毅的解释非常明白,比专家组的解释更容易理解。 曾毅道:“不能说是完全不起作用,之所以没有达到药的效果,我想可能是跟病人术后身体虚弱有一定的关系吧。”看三人不太明白,曾毅就解释道:“就拿为什么会呃逆来讲,正常的强壮的胃,胃气是往下走的,是不会呃逆的;现在出现了呃逆的情况,就说明病人的胃一定是处于非正常的状态了,具体眼前,就是胃气虚了。这时候单纯地去降逆,就有可能会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因为胃处于非正常的紊乱状态了,它能接收到药传达来的信号,但没有能力去执行了。” 这么直白,要是再不明白就没有办法了!翟老肯定是明白了,这道理很简单,士兵的腿断了,这时候你让他去跑个十公里越野,那就是纯属瞎扯淡了。 “曾大夫,那依你看,现在要做的是让胃恢复正常?”中年人也听明白了,问曾毅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中就带了几分敬重,能把病的道理讲明白,还能把为什么药不起作用的原因解释得如此透彻,对于这样的大夫,自己没道理不敬对方的。 曾毅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胃正常了,自然就恢复了它该有的运行规律。” “那还卖什么关子,赶紧开方!”翟老就喝了一句,敢情病的不是你,难受的也不是你,这都什么时候了,有药方就应该赶紧先拿出来救急。 曾毅明白翟老的心情,但该说的话他一定要说清楚,躺在床上的可是老人家,如果病因都不讲,自己上来就开药方,谁敢拍板让老人家用药啊,就是当年治疗翟浩辉,也不是因为先把病因讲透彻了,才让自己接手治疗的吗? “曾大夫,如果有办法的话,就请讲出来吧!”中年人也向曾毅开了口,道:“不管如何,总要试一试。” 曾毅等的就是这句话,你不同意让我试,我又怎么敢去试呢,出了问题,担责的还有推荐自己的翟老呢,不能不慎重啊,一步都不能错,他道:“既然如此,那我就说个法子吧!其实也无需用什么复杂的药,找一支老山参煎了水,再用江米煮成粥,然后喂病人服下,应该会有些效果!” 翟老看着曾毅,有些讶异,真只是这么简单吗?参汤煮的米粥就能治好老人家的重病?翟老怎么听,都觉得有点无法相信,心道曾毅这小子不会是太过于谨慎保守了吧,当初他治疗乔文德的伤食症,那也是个折磨人的久病了,乔文德被折磨得只剩一口气了,这小子还坚持要用大剂量的大黄,谁知猛烈泻药一下,乔文德反倒生龙活虎了。 怎么到了老人家的身上,这小子反而如此保守呢,只开了一碗参汤江米粥!这可不是治钟老头的小小感冒,一碗酸辣汤怕是解决不了问题吧! “只用这些吗?”翟老问道,他怕曾毅有所保留。 曾毅重重一颔首,道:“目前就用这个,先试试吧!” 翟老就把目光转向了那位中年人,旁边的黄子轩也是看着中年人,等着对方来拿个主意。 中年人沉吟了片刻,道:“目前也别无它法,就按曾大夫的这个法子试一试吧!”只用老人参和江米这两样东西,就算治不好,想来也肯定治不坏,不如就试试。 曾毅这就走到书桌前,拿起上面的纸和笔,工工整整写下完整方子,包括选什么样的老参,切多厚的片,煎多少水,用多少米,煮成什么样子的粥,怎么给病人喂服,喂服的频率和剂量是多少,全都一一写在纸上。虽然这个办法严格来讲,都算不上是正式的药方,曾毅还是做到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一是尽善尽美,二是避免失误。 中年人接过药方仔细审读了一遍,然后道:“就这么办吧!” 黄子轩此时上前,伸手把那张药方讨了过去,面无表情地看了曾毅一眼,然后快步出门,安排人去严格遵守流程抓药煮粥去了。 第七零六章 恐慌 “曾毅,你这个办法到底能有多大用?” 黄子轩出门之后,翟老又问了一句,他总觉得这个办法有点过于简单了,人参汤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平时自己隔段时间还要喝一碗呢,也没觉得有什么神效嘛。 曾毅这次也没有打包票,不是他怀疑自己的诊断结论,而是老人家身份实在太过于特殊了,就算再有把握,也必须保留三分;再者,这个病已经拖了两个月,导致老人家元气大损,这时候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够药到病除,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就算起不了大作用,但也不会让情况更坏!”曾毅说到。 翟老一看曾毅说法如此谨慎,也不好再问了,曾毅把话保留几分,其实也是在照顾自己这位举荐人。 中年人倒是没有再讲什么,他能同意用曾毅的这个办法,正是因为这个办法简单易行,而且不会导致情况更加复杂。如果曾毅的办法还是无效,那时候可能就顾不上那么多了,该请的大国手就必须马上去请了,纸里是包不住火的,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外人迟早也是会知道的。 “翟老叔,您还是先去歇着吧,有什么情况,我再让人及时通知你!”中年人道。 “我哪……”翟老一竖眉,本想说自己歇不住,可看了看曾毅,又道:“也罢,我和曾毅先去楼下等着,这边要是有什么情况,克锋你就让人第一时间告诉我。” 曾毅有些讶异,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下那位中年人,翟老的这个称呼,才让他终于敢确认对方的身份,这就是老人家的长子,外界鼎鼎有名的大公子。曾毅没有见过大公子,但却听说过很多关于大公子的传闻,而且这种传闻大多都是负面的,所以曾毅始终不敢确认对方就是大公子,因为眼前这位大公子和传闻中的完全是两个样子。 不过心里一琢磨,曾毅也就释然了,时代不同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家天下了,老人家的过于显赫,难免会让人对这位大公子有所忌惮,大公子在外界的那些传闻,看来多半都是出于自污,以示自己无意于仕途。 生在显赫之家,有时候未必就是好事啊,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时生在帝王家的庶子,必须要装疯卖傻才能保存性命。 大公子也没有阻拦,亲自送翟老和曾毅到楼梯口,看着曾毅陪翟老下了楼。 到了楼下的一间客房,翟老把门合好,然后转身盯着曾毅,沉声问道:“你给我讲实话,老人家的身体情况到底如何!”说这话的时候,翟老的表情极其严肃。 曾毅就道:“绝对没有病历上描述得那么严重!”这里没有外人,曾毅也就不再称呼为“病人”了。 “你没有诊错?”翟老再次确认。 曾毅摇摇头,道:“出于谨慎,我还特意核实了几遍,应该不会摸错的。” 翟老的表情这才稍稍一放松,对于曾毅的诊断水平,他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曾毅都会摸错的脉的话,那么也就不能指望其他大夫能够摸对了。虽然曾毅时常会有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但在这种大是大非上,想来他是不可能犯糊涂的。 “这么说,老人家不会有生命危险?”翟老又问道。 这个问题比较大,曾毅斟酌了良久,道:“如果按照我的法子来治,暂时应该还到不了那一步!” 翟老盯着曾毅看了好几秒,这才慢慢靠到椅背里,如果真如曾毅所说,那就太好了,现在还离不开老人家啊,老人家虽然为今后的发展已经铺好路了、定好了方向,但毕竟时间还太短,一旦老人家撒手人寰,难保不会有人要跳出来唱一唱改弦易辙的调子。 “但愿如此!”翟老道了一句,又严肃地吩咐曾毅,道:“在老人家的救治工作上,你务必要竭尽全力,心里不要有任何的顾虑和包袱,一切有我为你做主!” 曾毅点了点头,道:“这个法子应该很快能见效,到时候再看具体的情况决定是不是要用别的方子!” 翟老靠在那里沉默了许久,最后闭上眼睛,道:“我稍微休息片刻,有什么情况你就及时叫醒我。”顿了一下,翟老又道:“前天老人家病危,抢救了好几个小时,我到现在都没合眼,不过有你在跟前,我倒是可以歇口气了。” 说完,翟老便闭目养神,不再说话了,可曾毅心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刻曾毅终于知道病历本上缺失的那三条记录是什么了,是老人家病危在进行抢救,老人家的身体情况,可以说能够影响到目前的安定局面,所以他老人家的真实身体情况,绝对是最高的机密,在病历本上隐藏病危抢救记录,就是为了避免引起外界的动荡和不安。 如果只看标准的病历本,根本无法看清楚老人家的真实身体情况,因为你只能看到老人家手术成功,只是术后添一个打嗝的毛病。打嗝能算是病吗?一般人可能都不认为打嗝是病,而会觉得那只是个小毛病罢了。 得知真相,曾毅不禁一阵后怕,在老人家连续三次病危的情况下,自己竟然说老人家的情况不算很严重,这幸亏是翟老在场,不然还不知道要引起什么风波呢! 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谨慎了,现在看来,还远远不够啊。 过了有半个小时,有人敲门进来,对曾毅道:“曾大夫,按照你的要求,参粥已经煮好了,是不是现在就喂服?” 曾毅道:“现在就服。” 那人听了,转身就要走,在这里,一切都有自己的规矩,看病的是看病的,抓药的是抓药的,煎药的是煎药的,喂服也有专门的护士,所有人都是各司其责,不能越俎代庖,因为你的每一个行为,都意味着要承担着一定的责任。 曾毅又把那人叫住,道:“如果病人因为呃逆无法下咽的话,就尽量多在口中含一段时间,吐了再含新的,直到病人能够服下。”参汤本身就可以含服的,同样有一定的效用。 那人把曾毅的吩咐记下,快步上楼去了。 曾毅回头,看到翟老已经睁开了眼睛,眼睛里全是血丝,曾毅就道:“粥煮好了,要见效还得有一段时间,老爷子再睡一会吧。” 翟老一听,只好再次闭上眼睛,很快又睡了过去,两天没睡,铁打的人也受不了。 曾毅就起身轻轻拉开门,然后搬了一张椅子坐到门口去了,万一再有人过来向自己通报情况,也不至于再打搅到老爷子的休息。 此时已经是深夜了,曾毅折腾一天,刚刚搞定王曦,就被稀里糊涂给折腾到这里,也是有些困乏了,于是就坐在门口往墙上依靠,也闭眼养神去了。 大概又过了半个小时,楼梯间传来脚步声,曾毅便睁开了眼睛,看到是大公子走了下来,曾毅就站起身来,注视着大公子。 大公子走近几步,压了压手,示意曾毅坐着继续休息就是了。 曾毅就问道:“现在情况如何了?” 大公子表情依旧凝重,但明显比之前轻松了一些,他道:“按照你的法子喂了参粥,好像打嗝的频率低了很多,就在刚才,已经能够开始咽下江米粥了。” 曾毅也是大松一口气,自己冒冒失失放出那句“情况不严重”的话,真要是参粥无效,那自己可没法子收场了,他道:“这是个好现象!”曾毅这次讲话更谨慎了,原本他还有后半句呢,就是“说明情况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但想了想,还是没说出来。 大公子抬手轻轻一拍曾毅的肩膀,道:“坐嘛!” 当着大公子的面,曾毅哪好自己一个人去坐,只好硬站在那里,道:“没事,我不累!” 大公子侧脸往旁边一看,看到角落里还有一张凳子,就过去几步,提着凳子又过来,道:“一起坐,我和你一起等着好消息。” 说完,大公子就把凳子一放,靠着墙坐了下去,曾毅只好也跟着坐下去,心里有些怪异的感觉。 大公子坐下之后,朝曾毅伸出一只手,手里拿着一包烟。 曾毅就摆了摆手,道:“我不会吸!”这种拒绝是要看对象的,对于大公子这种身份的人,他不会觉得是不给自己面子。 大公子对曾毅不会吸烟有些意外,随即收回烟盒,抽出一根自己点着,然后就靠在墙上自顾自地吸了起来,没有再跟曾毅讲一句,只是表情凝重,不知道再想些什么。吸完一根,大公子很自然地又续上一根。 曾毅突然有些明白大公子此时的心里感受了,即便是强大如大公子的人,内心也会有着无法承受的恐慌,眼前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就是大公子最大的恐慌。 大公子吸完四根烟的时候,有人下来向曾毅通报情况,道:“病人的呃逆情况目前暂时是停止了,不过病人睡着了,是否还要继续喂服参粥?” “咣!” 大公子闻言站起身来,可能是起身太猛,凳子一下撞在了墙上,发出声响。 曾毅就道:“我需要看一下具体的情况再定!”说完,曾毅看向了大公子,他需要得到大公子的允许。 大公子没有任何的迟疑,抬脚就往楼上走,走上两阶台阶,回头示意曾毅赶紧跟上。 第七零七章 访客 楼上房间里,老人家已经沉沉睡去,大公子靠近了轻轻地唤了两声,却没有把老人家叫醒。 直起身子,大公子脸上出现一丝欣慰的表情,这么多天了,还头一次看到他人家能够睡得这么舒坦啊。 回过头,大公子赶紧把床前的位置让出来,轻声道:“曾大夫,你再给瞧瞧吧!”说完,大公子往后退了两步,看护士拿过来椅子,他亲自塞到曾毅身后,然后站在旁边等着结果。 曾毅这次诊断的时间就没有上次那么久了,抽出老人家的手腕切了两分钟,就站起来道:“情况正常,脉象平稳,现在就先让病人好好休息吧,另外把参粥随时备上,等病人醒来再服一碗。” 大公子点着头,示意旁边的医护人员把曾毅的吩咐记下,然后就把曾毅请到了屋外,道:“曾大夫,你先去休息吧,如果这里有什么情况,我再让人去请你。忙碌了一个晚上,你肯定也累了。” 曾毅就道:“我就在楼下,随叫随到。” 大公子点点头,然后轻轻一拍曾毅的胳膊,道:“辛苦你了!” “医者的本分而已,谈不上辛苦。”曾毅客气两句,就朝楼梯间走去。 大公子一直把曾毅送到楼梯口,看着曾毅下去,他长长地舒了口气,等转身回到老人家的房间,大公子拉过一张椅子轻轻放在病床前,然后衣不解带地靠在椅子里闭目养神,不一会,轻轻地打起了盹。 曾毅回到楼下,看翟老还在睡觉,就没有着急把老人家病情见好的消息告诉他,而是和大公子一样衣不解带,靠在椅子里也开始打盹。虽然现在老人家的病情转好,但什么情况都可能会随时发生,曾毅不可能真正去踏踏实实睡觉的。 迷迷糊糊不知道过了多久,曾毅感觉身上一暖,睁开眼睛,发现是翟老已经醒来了,拿来一张毯子盖在曾毅的身上,再往窗户看,外面已经是清晨了。 曾毅就提着毯子站起身来,道:“老爷子,您醒了?” 翟老脸上带笑,微微地颔首,道:“我刚才去上面看过了,老人家还在睡着,喝了参粥之后,他已经没有再打过嗝了。” “那就好,那就好!”曾毅连连说到,这个消息让他心中宽松了很多。 翟老压了压手,指着床道:“困的话就再去睡一会,现在还早,等早饭送来了我再叫醒你!” 曾毅搓了搓还有些发木的脸皮,摇头说道:“不睡了,睡不着了!” 翟老就道:“那就随我到外面走一走吧,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 曾毅点了点头,就跟在翟老后面迈步出了这栋二层小楼,此时天色大亮,曾毅完全看清楚了周围的景象,院子还是那个院子,不过院外的景色却非常好,入眼全是郁郁葱葱,不时还吹来一阵凉风,让人心旷神怡。除了这座院子之外,周围还有几栋院子掩映在林木之间。 曾毅就有点猜到这是哪里了,应该就是中央首长退休后的首选颐养之地——戴河疗养基地了。 因为曾毅现在还不方便走出这座院落,翟老也就只是在院子里围着那座假山来回踱步,不时甩甩胳膊蹬蹬腿,只当是锻炼了,曾毅在一旁也是不断的伸腰扩胸,做着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不远处,警卫站得笔直,眼睛的余光始终监视着曾毅的一举一动。 过了有十分钟,大公子从屋里走了出来,仍旧是一脸的倦容,不过眼底却是神采奕奕,老人家病情的好转,让他精神为之振奋。 “翟老叔!”大公子朝翟老走了过来,道:“昨晚休息得还好吧?” 翟老微微一点头,问道:“老人家醒了没有?” 大公子道:“已经醒了,按照曾大夫的吩咐,现在正在服用参粥,他老人家恢复了不少精神,刚才还和我讲了几句话,吩咐我一定要感谢曾大夫。” 曾毅就摆摆手,道:“这是医者的本分,不用客气的!” 大公子听曾毅这么讲,也没说那些客套话,感谢是不用挂在嘴上的,心里记住比什么都强,他一抬手,道:“早饭已经准备好了,请翟老叔和曾大夫进屋用早饭吧!” 翟老点点头,迈步朝屋子走,一边说道:“曾毅你赶紧吃早饭,吃过了再去复诊一下。”曾毅的办法如此神效,让翟老觉得很有面子,自己到底没有看错人啊,同时更是十分地高兴,老人家见好,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就是许久都没有的胃口,现在也开了。 早饭是在一间小饭厅吃的,饭菜的样式非常简单,不过就是家常的白粥小菜,配合牛奶鸡蛋,不过每一样都十分精致,虽然简单,也显示出这里厨师的不凡手艺。 吃过早饭,曾毅上楼去为老人家复诊。那位猛虎般的老头依旧倔强地守在老人家的房间门口,这次看到曾毅,他的目光依旧威猛犀利,只是没有昨天那样严苛了,在曾毅通过的时候,老头喉间发出“唔”的一声,算是跟曾毅打了个招呼。 这倒让大公子大感意外,自己父亲的这位老警卫员那可不是一般地不近人情,眼里除了父亲的安全外,就没有别人了,平时自己从这里过,也不见得能得到这种待遇,这次曾毅力挽狂澜,让自己父亲的病情快速见好,这位严苛到骨子里的老警卫员看在眼里,嘴里却说不出感激,就只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了。 曾毅朝那老头点了点头,还了个礼,就迈步走了进去。 进了房间,老人家刚刚喝完一碗参粥,正闭眼靠在那里养神,虽然呃逆的毛病已经是止住了,可这两个月折磨对身体元气造成的损伤,却不是短时间能够补回来的,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彻底恢复。 “父亲!”大公子上前轻轻唤了一声。 老人家就睁开了眼睛,看了看大公子,又把视线朝曾毅投了过来,只是大病初愈,可老人家的眼神已经恢复了那种叱咤风云的神采,看到曾毅,老人家缓缓说道:“你是酸辣汤同志,我见过你!” 曾毅就上前道:“老人家,您现在感觉如何?”曾毅没想到老人家一见面就能认出自己,只是翟浩辉婚礼上的匆匆一面,应该不至于让老人家有如此深的印象,想来估计是翟老或者大公子已经介绍过自己昨天治病的过程了。 老人家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道:“舒服多了!” 曾毅就缓缓抽出老人家的手腕,道:“我再为你把把脉,复诊一下吧。” 老人家缓缓颔首,朝站在旁边的翟老开着玩笑,道:“酸辣汤同志要是开一家粥汤铺,我想生意一定会很好,这卖的都是不是一般的粥汤啊!” 翟老哈哈笑着,道:“是啊,这小子的医术不咋地,不过煮粥熬汤还算有一手。” “岂止是有一手,曾大夫的粥汤简直比得上灵丹妙药嘛!”大公子也附和了一句,老人家昨天还处于痛苦万分的状态,随时都可能危及生命,今天却有精神来开大夫的玩笑,这是好现象啊! 曾毅三指按上老人家的手腕,苦笑道:“如果让我选,我宁愿所有人都不喝我的粥汤。” 除了老人家,翟老和大公子都是放声大笑,笑完了,就在旁边等着曾毅的复诊结果,老人家没笑,是因为身体太乏了。 两分钟后,曾毅诊完了脉,站起身道:“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是久病缠身,导致身体和精神都有些虚弱。我再换个方子,还是和江米煮成粥一起服用,坚持几天,相信会收到一些效果的,另外就是注意多休息,这时候千万不能操劳。” 只是这一会的工夫,老人家已经疲态尽显,他道:“你是大夫,就听你的!” 曾毅看出了老人家是在强打精神,便道:“那我就不打搅老人家您休息了,我去再把方子斟酌一下!” 老人家看了一眼大公子,有所示意,然后就缓缓合上眼皮,他实在是太困乏了。 大公子给老人家盖好毯子,然后就请曾毅和翟老又进了昨晚的那间小书房,这一次翟老和大公子都没有昨天那样煎熬了,而是坐在那里,慢慢地等着曾毅在斟酌方子。 第二个方子,曾毅依旧采用了老参,只是分量减了一些,然后又加入了其它几味药,不过这些药也是属于既可以充当食材、又可以药用,而且具有很好滋补效果的,治疗的思路非常明确,还是坚持以食疗为主。 开好方子,写好服用方法,大公子让人拿走方子去做准备了,按照规定,在抓药之前,方子肯定还是要再经过审核的。 之后的几天,曾毅再没有变过方子,老人家的情况日渐好转,在身体恢复力气之后,就开始下地活动了,翟老这几天更是没少夸曾毅。 什么都好,唯独曾毅无法离开这座小院,也无法跟外界取得联系,很可能在老人家彻底痊愈之前,曾毅都不能从这里离开,这让曾毅有些焦虑,特种钢材的事情敲定了,王曦那边随时都可能到丰庆县来找自己商谈具体的细节,可自己却被困在这里,只希望事情不要再出什么变故。 这一天,翟老上楼去陪老人家聊天,曾毅坐在楼下的房间里看书打发时间,外面突然传来车子的声音,曾毅透过窗子看去,惊讶发现竟是党校的校长严旭东同志来了。 在大公子的陪同下,严旭东走进了房间,估计是上二楼看望老人家去了。 过了半个小时的样子,有人来敲开曾毅的房门,道:“曾大夫,请你上楼一趟。” 曾毅往外看了一眼,发现严旭东的车子还停在那里,心里不禁有些纳闷,这时候让自己上去干什么啊! 第七零八章 鼓槌 上到二楼,工作人员没有领曾毅进之前的那间小书房,也没有领他去老人家的病房,而是直接到了二楼的最里间。这里是老人家的书房兼办公室,平时老人看书、审阅材料,以及做出的各项重大决议,有很多都是在这间书房里完成的。曾毅到这里好几天了,但都没有机会进入这里。 工作人员上前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请进”的声音,便朝曾毅一抬手,示意曾毅自己去推门。 曾毅吸了口气,抓住门把手轻轻一扭,门就被推开了,随着门的打开,曾毅看清楚了里面的情形。 房间里有一股淡淡的烟草味道,老人家坐在最靠窗户的一张老沙发里,手里夹着的是他最喜欢的那种特制加长香烟,今天老人家的气色看起来非常好,说话的时候,夹着烟的手还不时有力挥动,完全看不出是刚刚经历过重病的折磨。 严旭东坐在距离老人家有一米远的地方,身子向老人家的方向探倾着,脸上挂着矜持的笑容,不时颔首,似乎是在赞同老人家的某些说法,也像是在聆听良训。 “老人家好!”曾毅就向老人家打了招呼,然后站在那里等着下文。 老人家稍微停了一下自己的话头,道:“酸辣汤小同志到了,好,坐吧!” 曾毅没有着急找地方坐,而是又看向严旭东,道:“严校长好。” 严旭东微微颔首,目光十分柔和,但也没有跟曾毅讲什么多余的话,只是从他一闪而过的讶异表情看,他似乎对在这里看到曾毅是有些意外的。 打完招呼,曾毅就找了个最靠近门的位置轻轻坐下,他今天的坐姿反而跟翟老有些相似,双腿分开,两手按在膝盖上,腰板挺得笔直,标准的军人坐相。说实话,曾毅对老人家突然把自己叫上来,心里是十分困惑的,眼前这两位都是国内政坛屈指可数的大人物,谈论的也都是军国大事,这跟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只是坐下一抬头,曾毅就楞在了那里,他坐下的位置,刚好能看到老人家的书桌,在书桌后面的墙壁上,此时端端正正挂着一幅字,上面八个大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下面是两行小字:“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 这幅字曾毅当然认识,因为这幅字就是他书写的,当时被乔文德乔老收藏,说是要送给老人家当作寿礼,可惜老人家去年的寿宴取消了,曾毅一直以为这幅字还在乔老手中呢,没想到已经被送给了老人家,而且被老人家挂在了书房里面。 这……这怎么可能呢? 曾毅一时都有些无法接受,老人家竟然会把自己写的这幅字挂在书房,虽然眼前是直见,但曾毅却觉得跟做梦死的,这不太可能啊。 “刚才讲到哪里?”老人家似乎是完全没有看到曾毅的惊诧,他微微一侧脸,去问严旭东自己刚才暂时终止的话题到哪了。 严旭东的身子再次往前一倾,道:“讲到张居正为什么要改革……” 老人家微微颔首,然后不经心地问道:“那你说说,他为什么要改革?” 严旭东想了想,道:“‘在其位,谋其政’,对于这位大明宰辅来说,是选择摸着石头过河,还是选择静静地等着大水漫到脖子,是他无法回避的一个抉择,更是他从政济民的夙愿。” 老人家对严旭东的回答没有做任何评判,而是突然转向曾毅,道:“酸辣汤同志,也说说你的看法嘛!” “啊……” 曾毅有些猝不及防的感觉,主要是因为他的心神还完全在那副字上面,对于老人家和严旭东到底在谈什么,他并没有听清楚。 严旭东就朝老人家面前的桌上指了指,道:“你说说看,张居正为什么要选择改革?”在老人家的面前,别人专心致志,尚且唯恐漏听了一个字,而这个曾毅竟然走神了,严旭东对于曾毅的表现和反应有些失望。 曾毅这才看到,在老人家和严旭东中间的一张小桌上,摆了一本厚厚的《张居正传》,书上面还放着一盒点烟用的火柴,这让曾毅更是吃惊,原来刚才老人家和严旭东竟然是在讨论张居正。 吃惊归吃惊,意外归意外,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让曾毅去吃惊和意外了,也无法让他去细细琢磨老人家问这个问题的内中原因了,他必须马上做出一个回答。 匆忙之间,曾毅突然灵光乍现,他正了正神色,一本正经地道:“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个回答妙啊!严旭东心里暗自赞赏,这句话可是老人家经常讲的一句话,这曾毅在猝不及防之下,能想到用这句话来作答案,也算是有些急智了,想必老人家会很满意的。 老人家听了曾毅的这个回答,露出些许赞赏的目光,然后伸出手,拿起自己面前的那本《张居正传》,道:“听乔文德讲,他送给我的这幅字是你写的,字我很喜欢,也收下了,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这本《张居正传》就回赠于你,你我一起共勉嘛。” 曾毅更是吃惊,老人家今天找自己过来,不会就是为送这本书吧,他惊诧之余,也连忙起身,过去准备接那本书,老人家给的东西,不能不收的。 严旭东的目光看着曾毅,对于曾毅得到的这份回赠礼品,他还是有几分羡慕的,这本书虽然不怎么贵重,但意义很不同,因为里面有老人家的亲笔评点,这曾毅的运气何其好啊! 老人家把书放到曾毅的手里,没等曾毅开口,突然脸色变得极其严肃,道:“要记住,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这语气极重,让屋里的空气顿时为之凝结,刚才还在和煦三月,此时却像是到了严寒酷冬一般。 不知为何,严旭东的脸色却是突然间大变,他似乎是意识到什么了,以致连坐在那里的身形都有些不自然了。 “晚辈一定牢记老人家的教诲,片刻不敢忘记!”曾毅直感觉老人家气势压人,老老实实回答了一句,便赶紧退到一边。 “你先去忙吧!”老人家挥了挥手,刚才的骇人气氛顿时消失,他不再理会曾毅,而是重新抽出一支烟,拿出一根火柴“哧啦”一声划着。 曾毅分别向老人家和严旭东讲了告辞的话,然后就捧着那本书走了出去。 等出门回到自己的房间,曾毅的心神慢慢冷静下来,看着手里的那本《张居正传》,再回想刚才老人家讲话时前后的语气变化,曾毅突然有点明白过来了,很可能自己就是一根鼓槌,被老人家拿去敲了一记“响鼓”,他老人家刚才的话,怕是给另外一个人讲的吧! 刚才书房里除了曾毅之外,另外一人就是严旭东了! 在屋里坐了有十多分钟,曾毅就看到严旭东在大公子的陪同下又走了出来,在院子里一阵寒暄之后,严旭东登车离去。而大公子站在原地,颇有兴趣地打量着那座假山。 此时的书房里,一道侧门被人推开,翟老从后面走了出来。 “荣泰,坐吧!”之前老人家还是非常好的精神状态,此时却显得有些疲惫了,他靠在椅背里,斜斜指了一下旁边的沙发。 翟老往沙发里一坐,沉默了片刻,道:“老首长,您的意思我明白了,只是何必如此呢!” 老人家摆摆手,道:“荣泰你明白就好,稳定压倒一切,只有政治稳定,才有改革和发展的空间!” 翟老什么也没有再讲,今天老人家的这一出,他看得最为清楚明白,从表面看,好像是老人家在严旭东的面前推荐了一下曾毅,其实是老人家在自己翟荣泰的面前,推荐了一下严旭东。 严旭东是老人家比较看中的人,可这不代表严旭东就被所有人都看中,包括翟荣泰在内,很多人之前都只是在对严旭东进行观察。 而老人家的另外一层用意,就是要借送给曾毅的那本书,再次告诉严旭东:“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从刚才的情况看,严旭东应该是明白老人家的良苦用心了,只是翟老也有些觉得奇怪,到底曾毅回答那句话的时候,是真的福至心灵呢,还是瞎猫抓上了死耗子,这完全就是说到了老人家的用意上了。 至于老人家今天为什么要这样做,翟老心里也很明白,估计跟老人家这次病重期间的生死考验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事,还是预则立,不预则废的。 中午吃过饭,翟老向曾毅详细询问了一下老人家的身体状况,确认老人家病情大好,不会再有什么反复,便向老人家告辞,然后离开了这间院子,只把曾毅给丢在了这里。 晚上曾毅去给老人家复诊,病房里只有老人家和大公子在,老人家的手里依旧夹着一支烟。 这次没有外人,曾毅就没有忍住,道:“老人家,这烟还是尽量少吸吧,医疗组的刘组长头发都要愁白了。” 老人家便把手上的烟给掐了,很爽快地道:“那就听你的,今天不吸了!” 曾毅心里直道无奈,今天不吸了,那就是明天还继续吸,这样的保证有什么意义呢,曾毅拿偷换概念的老人家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来到床边,先给老人家诊脉复诊。 老人家很配合,主动伸出了右手,等曾毅搭脉诊了有半分钟,老人家突然颇有兴致地看着曾毅,道:“酸辣汤同志,既然那副字是你写的,那你说说看,你认为我这个老家伙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是什么?” 第七零九章 向上向下 曾毅诊脉的手明显滞了一下,他没想到老人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以曾毅的身份,并不适合来回答这个问题,尤其还是当着老人家的面来评点得失,试问谁有胆子敢这么做? 虽然老人家问的只是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事,但同样也不好回答,你说这件事是正确的,万一又解释不通,就很可能会被老人家误解为其它事情是不正确的。 旁边的大公子也是有点意外,不晓得父亲是出于一种什么态度,去问曾毅这个问题的,难道只是因为曾毅写了那副“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字吗? “这个……”曾毅迟疑了一下,为难道:“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似乎不合适吧。” 老人家道:“有什么不合适的?天下之事,天下人论,唯一的区别,无非是人前与人后罢了。” 曾毅就知道无法推辞了,这个问题自己必须得回答,老人家说话很直接,也很有水平,你要是再推辞的话,那么你就成了那个在背后议论是非的小人,能在人后议论,却不敢再人前直言,未免显得太不磊落了吧!谁敢说自己没有在背后私下议论过老人家的得失?就算不跟其他人讨论,那至少心里也会有个评判吧? 大公子就看着曾毅,想听一听曾毅要怎么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大公子自己其实也曾在心里掂量过很多次,但至今都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父亲这辈子做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答案的话,大公子认为首先肯定会是坚持改革了,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景气局面;其次要说最正确的,那应该要属拨乱反正了吧。 曾毅只好收回自己的右手,在这种情况下,他根本无法静心去诊脉了。 坐在那里思索了半天,曾毅心里有了答案,他以无比肯定的语气说道:“如果非让我来择的话,我觉得老人家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应该是打破了领导人终身制吧!” 此话一出,大公子的眼底就露出些许诧异的神色,在他看来,要论自己父亲做得最正确的事情,曾毅说的这件事怕是都很难排到前五吧,或许连前七前八都困难呢。 不过,老人家却是非常赞许地颔了颔首,同时嘴角微微向左上角一提。 这个动作让大公子感到很意外,他对自己父亲的习惯动作太了解了,这样的动作就表示父亲对于曾毅的回答非但是真赞许,而且是完全赞同的。 大公子不着痕迹地瞥了曾毅一眼,心里有些疑惑,难道自己竟然还没有曾毅真正了解父亲的心意吗?为什么父亲会赞同曾毅的这个回答呢? 老人家侧了侧身子,微微耷拉着眼皮,道:“那你说说看,为什么要选这件事?” 曾毅迟疑了一下,还是鼓足勇气道:“我想,古今中外,不管是谁来担任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都不会是想带领自己的人民去过更差的生活,只是到了一定的位置上,很多事情就身不由己了。” 大公子把曾毅的话细细一琢磨,就明白了曾毅的潜台词,别说是至高无上的领导人,就是地方上的那些一把手,有时候明明就是做错了事情,但为了自己的体面,也要硬着脖子继续地错下去,如果这个领导是终身制的,那么错误就会一直延续下去,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新衣,谁都知道行不通,但就是没人说是错的。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领导人的定期更替制度,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定期纠错纠偏机制,后一任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为了争取支持,必然会对前一任的失误决策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 大公子心里想起了老人家他常讲的一句话:要防右,更要防左。这种领导人的定期更替制度,何尝不是从制度上解决了这个难题呢。 要从这一点去理解的话,曾毅的选择能够切合他老人家的心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并不是大公子的格局和见识就不如曾毅,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罢了,不管是谁,如果面对老人家的这个问题,都会按照一种惯性思维,去找影响最大、收益人群最多的事情来讲了,按照大家的理解,最大最好的,应该就是最正确的了。 只是曾毅偏偏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问题了。 想着曾毅的回答,大公子不禁有几分惭愧,自己到底还是把父亲的器量看小了,自己的选择,只是在找父亲最大的功劳;而父亲之所以赞许曾毅的回答,是因为父亲心里半点就不存自己的那些功劳,他想的只是能为国家的将来做些什么,正如曾毅的那副字:“工于谋国,拙于谋身”。 或许,没有比曾毅这个回答更好的答案了吧! 老人家似乎也没有料到曾毅的回答会是这个,他微微把身体靠高了一点,问道:“酸辣汤同志,你现在是什么级别,什么职务?” 大公子目光一闪,自己父亲可从来都没有问过这种问题,而且还问得这么直接,他看着曾毅,心里的感觉有点复杂,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曾毅的福气呢! 曾毅从来不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他只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现在在丰庆县担任县长一职,正处级。” 大公子对曾毅的来历早就调查得是了如指掌了,他本没打算向老爷子讲的,可现在老爷子主动问起曾毅的情况,他就顺着曾毅的话道:“据我所知,曾大夫到丰庆县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丰庆县的经济总量成功实现了翻倍,而且推出的医疗改革方案,就连我本人也是拍手叫好啊!” 知道老人家对这件事不太了解,大公子就附耳对老爷子轻声解释了一番。 老人家听完之后,淡然一颔首,对大公子道:“看来酸辣汤同志不仅仅是医术高明嘛!” 提到了自己,曾毅就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谦虚地待在一旁。 不料大公子突然脸色一肃,道:“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曾县长的医疗改革,完全是在哗众取宠,所谓的提高中医门诊收入,其立场更是有失偏颇。最重要的是,在曾县长主政丰庆县的这一段时间内,丰庆县的私营经济快速发展,而国有经济却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地步,甚至还出现了大幅倒退,这似乎不符合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总方针吧。” 曾毅一时有点懵了,不知道大公子这是什么意思,刚才还在拍手叫好,一转眼又是疾风暴雨般的批判。 大公子一口气说完,就站在那里冷冷看着曾毅,就连靠在床上的老人家,也再次耷拉起了眼皮,完全看不出任何的喜怒。 作为最亲近的人,大公子是最理解老人家想法的人,老爷子刚才说曾毅不仅仅是医术高明,这话其实是有潜台词的,肯定了你的医术,就是有要考究一下曾毅在搞经济、搞改革方面见识和格局的意思。这种考量如果由老人家直接开口,得到的答案未必是真,所以大公子就主动充当起了这个急先锋,上来就给曾毅三板斧。 曾毅有点不知道该如何来为自己辩驳了,他本身就是中医,由他提出要提高中医的收入,有人说你有失公允、立场偏颇,那肯定是在所难免的事了;别人都不高医疗改革,偏偏你一个小小的丰庆县就要搞,说你是哗众取宠,那也站得住脚;至于私营和国有经济哪个更好,这根本就是历史遗留的问题,历来都不缺少争议,但至今都没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作为一个小小的县长,曾毅又怎么能说出个道道来,这根本就是上纲上线的老派扣帽子手法嘛! 沉默了一会,曾毅道:“我不为自己辩驳。” 大公子有些意外,自己这三板斧都扔出去了,谁知曾毅那边却不接招,这要如何去考究啊,他冷冷道:“这么说,你也知道自己的错误?” 曾毅还是没有为自己辩驳,而是说道:“做任何事,都免不了会有争议,面对争议,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认为是正确的,我会坚定去做!” 大公子很不以为然地背起手,道:“你倒是很自负,你认为自己做的是正确的,那依旧是什么呢?” 曾毅本不想解释太多,岂料大公子是步步紧逼,他想了一下,干脆就豁出去了,看着老人家,曾毅说道:“就以这次治病的道理来讲,胃气原本就是要下的,所以只要是遵循着这个原则去制定治疗的方案,在方向上就不会出错。” 大公子的脸色稍微一滞,他问的是搞经济、搞改革的事,而曾毅一下扯到了治病上,大公子自然是有些难以理解,这两件事难道还有关联吗?大公子看着曾毅,倒想听听曾毅能讲出什么道道来。 “社会是人的集合,治理社会归根结底,就是治人。”曾毅看着大公子,他这次是真豁出去了,道:“有句俗语:‘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认为这句话一语道尽了人的活动本质,那便是人心向上、人性向下。人心向上,所以人心永远都难以满足;人性向下,所以人性永远都经不起考验。只要制定的每一项政策,能够做到顺应民心,又不去挑战人性,那在方向上就不会错。” 大公子愕然,以前这种情况,自己得到的答案,无非就是“向左”还是“向右”,或者是“稳定大于改革”还是“改革大于稳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今天竟然会从曾毅的嘴里听到另外一种答案,而且这个答案听起来还是如此的奇怪。 第七一零章 永远正确 不过在心里细细一琢磨,大公子突然发现曾毅的这个奇怪的评判标准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人心向上,人性向下,这八个字实在大有道理。 人人都想过好日子,可偏偏又见不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在没有权力的时候,恨不得能够杀尽天下贪官,可有一天当自己手中掌握了权力,却又只恨比前任贪得少;天下大治肯定是人心之所向了,可历代的兴旺更替,都是由天下大乱而起。 这么一想,好像从小到大,从个体到群体,似乎人的每一项活动,都很难逃脱这八个字的铁律。 大公子看着曾毅,目光有点奇怪,从头到尾,曾毅都没有为自己辩驳,说到底,他还是在讲治病的道理,胃气的特性是向下的,如果你违背了这一点,就算你医术如神,就算你用的是灵丹妙药,最终都不可能治好病的。 可事实上,曾毅已经为自己做了最好的辩解,那些指责我曾毅哗众取宠的,说我立场有失偏颇的,又何尝不是出于“人心向上,人性向下”?官场上劣币驱逐良币的事情,实在是太常见了。 大公子觉得很有趣,他想起了一道非常经典的辩论题: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这个题目辩论了几千年,至今都没有谁能说得清楚是善是恶,可曾毅今天的回答,却让自己知道了最佳的答案是什么。 不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这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不管善恶,最后都逃脱不了人性向下的本质规律,人们制定法律、宣扬道德,目的就是为了驯化和改变这种人性向下的特质。 如果用曾毅的这个原则去审视和评判,我们身边很多的政策和法规究竟是好是坏,就可以一眼看破了。 曾毅说完之后,心里其实稍稍有点后悔,在老人家这位治国大匠面前讲这些,根本就是班门弄斧,不过话既然已经出口,后悔也就无用,曾毅心中坦然,不管结果是好是坏,自己一力承担就是了。 再者,能在老人家面前讲这些话,机会也不是说有就有的,如果错过了,或许你还会追悔莫及。 曾毅今天讲的这些话,也不是心血来潮,入仕以来,他遇到过形形色色的问题和困难,每次他都会比别人更深入地思考问题背后的原因。 丰庆县为什么要搞医药招标的改革?就是因为之前药物招标那个“只求价低”的准则看似美好,也迎合了人心,实则却是极大地挑战了人性,不求质量而一味追求低价,这就是变相地鼓励了造假药、造劣质药,所以最后出现“劣胜优汰”的结果,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现实中,私营企业要比国营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有人会说这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但说到底,市场所需其实就是人心所需,私营企业因为更善于去迎合和发现人心所需,所以更具有竞争力。 大企业的规模并不亚于小的地方政府,为什么企业远比政府要更具有效率,并没有出现各式各样的“政府病”呢?那是因为企业主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完全是从人性最恶的角度出发的,他把一切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提前想到了,把一切可能被人性利用的漏洞都给堵上了,所以制度最严苛的企业,反而运转最好,也极少出问题。 以最恶的心,去办最好的事。 这是曾毅行事的一大准则,不管是南云县的将军茶,还是小吴山的养老基金,又或者是在丰庆县做的一系列改革,曾毅都是按照这个准则去办的,所以才保证了这些事业都具有持久的发展力。 如果当初曾毅把将军茶交给了儒子牛,把小吴山失地农民的养老金完全交给管委会去运作,那么今天这两项产业还能否存在,可能都是个未知数了。 面对巨大的诱惑,而又没有有效的监督,人性那种向下的特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曾毅也参加过党校的培训,成绩十分优秀,他完全可以和别人一样,也讲出一大堆类似于“争做改革试验田、纠错田”、“摸着石头过河”的套话,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站在医生的角度,从治病救人的立场出发,讲述
相关推荐:
摄春封艳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他是斯文糙汉
和徐医生闪婚后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高门美人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深陷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