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 “还是要看内容,能人很多的。” 赵柯在这方面并没有太功利心, 两人走到院门外。 傅杭没道别,偷偷瞥她一眼,又瞥她一眼。 赵柯注意到,疑惑地看向他。 “咳。”傅杭立马收回视线,短促地清了清嗓子,突兀地说,“没见过面的人,无论说得多天花乱坠,也不可信。” 他顿了顿,又道:“照片也有可能骗人。” 赵柯莫名,但话本身是有道理的,便轻轻“嗯”了一声。 竟然看起来有点儿乖…… 傅杭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联想,耳朵发热,聪明的脑子也跟着发热,胡乱道:“肉脯很好吃。” “好,我会尝尝的。” “不是尝,你随便吃,我买了很多,吃完再给你拿。” 傅杭盯着她,眼神发亮,他想把她投喂得白白胖胖,一看就营养很好的那种。 都是钱,哪能白吃白喝,赵柯推辞,“不……” 傅杭抢在她拒绝的话说出来之前,“礼尚往来,我多吃余老师几顿饭,就还回来了。” 赵柯:“……” 小傅同志,太明显了。 傅杭不想听她拒绝的话,“我回去了。”脚尖一转,就要离开。 赵柯无语,“你跟余老师礼尚往来,我还能管得了吗?” 傅杭的脚停住,片刻后,又说了一遍,“那我回去了。” 语调明显轻快了几分。 他好像很快乐。 赵柯看了他的背影几秒钟,便不想了,转身回去。 上午林海洋拿到信,就迫不及待地出去炫了一圈儿,所以大家都知道,有人给赵柯和几个知青写信了。 没收到信的知青明显有些失落,而刘兴学、庄兰和苏丽梅他们硬是忍到在知青点儿吃完饭,才到赵柯家来拿信。 赵柯分别递给三人信。 三个人接信的手都在颤抖,拿到后,当场就撕开一封,激动地阅读起来。 就剩下顾校长的信,赵柯出去,递给余秀兰:“妈,你下午去学校,帮忙捎给顾校长。” 余秀兰接过去。 赵柯回到她屋里,三人依然看得专注,动都没动。 她也没打扰。 林海洋过来看热闹,一进门就发现他们的信都比他多,顿时觉得他上午的炫耀有些丢人。 竟然没多问一句,其他人有几封…… 三人看信太认真,连个眼神儿都没给他。 林海洋故作不在意地说:“这才几封信,你们就这样儿,要是像傅杭那样有女青年寄照片,想跟他交朋友,你们还能站住吗。” “有女青年给他寄照片?!” 三人吃惊地抬头。 刘广志满眼羡慕,酸道:“长得好就是好~” 庄兰则是不满地看着林海洋,“他给你看别人的隐私了?你也看了?” 苏丽梅回过味儿来,瞪林海洋。 林海洋赶忙道:“没有,傅杭才不是那样的人,我就是瞄见照片背面的字了。” 庄兰恢复平和。 苏丽梅也撇撇嘴,从斗鸡变成顺毛,嘴上依然谴责他:“那也不要乱说,赵主任信件更多,肯定也有那类信,赵主任得意了吗?” 赵柯支着下巴,含笑看着两个好姑娘,悠悠地帮腔:“我没得意。” 苏丽梅抬下巴,“看吧。” 林海洋反驳不了,“我道歉,我不说了。” 而赵柯垂眸,恍然。 怪不得傅知青说那么一通莫名其妙的话。 他这是……提前封锁? 啧~ 第120章 还有不少东西, 需要整理。 下午,赵柯来到大队部。 赵新山三人都在办公室。 许副队长昨晚上不知道赵柯他们开拖拉机回来了,早上过来一阵激动。 赵新山和牛会计昨天半夜安排来的人搬完东西,稀罕够拖拉机, 才回去睡觉, 今天早上又跟许副队长一起热烈地讨论了好一阵儿。 三人也忙了正事儿。 赵柯昨晚上走之前, 留下了出去记录的账本, 她的账记得清楚,他们登记, 入账, 分类……时不时还要再去摸摸坐坐他们大队的拖拉机。 高涨的心情始终难以平复。 赵柯一进办公室, 牛会计便瞧着她的眼睛问:“过来了?你这眼睛还有红血丝, 没休息够?” 赵柯不由地打了个哈欠,哭笑不得地说:“我妈睡糊涂了,忘记放我进屋了,早上看见我吓一跳, 我就醒了, 准备晚上早点儿睡。” 牛会计道:“那你一会儿早点儿回去。” 赵新山招呼她坐,问她:“我们看了种子,没有稻种?你账本上也没记。” 赵柯从挎包里拿出文件夹,给他们看试验田的资料,边跟他们详细说试验田的事儿,边继续翻找她从农学院弄到的种水稻的资料。 赵新山翻看着, 就担心一个问题, “产量行吗?万一达不到交粮标准, 不好整。” “咱们大队第一次种, 没经验, 种成啥样儿都不好说,这个品种的稻种第一年便宜,秋收后交粮量也比其他品种的常规稻低,练手正好。” 赵柯正经话说完,更正经地说:“主要是便宜。” 省钱超过一切。 三人哈哈一笑,气氛轻松。 牛会计笑道:“反正也不指着卖,交完粮能让全村儿都尝尝大米啥滋味儿就行。” 好歹是耗钱耗力研究的种子,省里又不止一块儿试验田,怎么也不至于不结穗儿吧? 这么一放低期待值,事情似乎就变得容易多了。 赵柯又说了首都组织全国养猪户专业养猪培训的事儿。 赵新山三人面面相觑。 许副队长不禁感叹:“你这趟出去,事儿没少干啊。” 要是换个心粗胆儿小的,打算干啥就只奔着一个事儿干,说亏吧,没对比不一定觉得亏,现在有对比,要是没多赚着,感觉上就是亏了…… 赵柯说:“还不知道能不能选上,但我估计,选上的可能很大。” 赵新山问:“怎么说?” “我们这次去省城,几乎没碰壁,就是因为上了报纸。” 赵柯分析道:“报上养猪培训的名儿,还是因为去办试验田,恰巧碰上,多聊了一会儿,省农业部的干事才告诉我。省里肯定有考量,咱们大队上过报纸,是个很大的优势,到时候新闻报道出来,也是个噱头。” 这是有名气的好处,很多事儿,确实顺很多。 赵新山看向赵柯。 赵瑞的事儿,没有传开,只有他们两家还有苏教授父女知道。 有因有果。 他们去省城顺,是因为上报纸;而上报纸,离不开写报纸的苏教授,更离不开赵柯将赵瑞和苏教授的女儿之间那点儿破事儿处理的好。 再往上找,当下的果,归根结底,是因为赵柯当上赵村儿的妇女主任,是因为赵柯出色。 赵新山想到这些,心底喟叹,有些郁气悄悄散了些。 许副队长问:“要是有咱们大队的名额,选谁去?” 现在大队的五个饲养员,都是妇女,认字不多。 许副队长道:“一个女人走那么远,挺教人担心的。” “是不太放心。”牛会计看向赵新山,提议,“赵瑞不是学畜牧的吗?不如让他去?或者许诚?” 赵新山没应,“合作社的社长是赵柯,咋选,让她决定。” 他们仍然会下意识认为女人“不行”,认为男性更具有优势,更有能力,更值得培养。 赵柯没有做无意义的争辩,有理有据地说:“瑞哥已经有上工农兵大学的机会了,没必要再叠加机会到他身上去,对咱们大队来说是浪费。至于许诚哥……” 赵柯看向许副队长,“他不是要选副队长?” 许副队长迟疑地点头,“我是想退下来,他要是选上,确实不方便走那么远。” 养猪培训和副队长,他迟疑,更多的是倾向于副队长。 赵柯闻音知意,叹息道:“咱们大队读书的人,还是太少了……” 赵新山道:“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赵柯精神重新振奋起来,点头。 其实她心里有合适的人选。 五个饲养员这一年的进步,赵柯都看在眼里。 大家都很勤劳,但赵萍萍年轻,勤奋,认字比较多,接受能力、学习能力都更强一些。 不过她刚结婚几个月,还没怀孕,个人意愿未知。 赵柯没有直接定人选,“要是名额定下来,有咱们大队,我想弄个养猪相关的考核,就像一开始选拔饲养员那样,谁成绩好,让谁去。” 赵新山点头,“也行,这样公平。” 许副队长和牛会计也没有意见。 四人又商量起买猪的事儿,今年猪崽得早点儿买,养好了没准儿能早出栏,早卖钱。 不过……牛会计翻着大队的账本,为难道:“还得再建个土窑,建学校也得花不少钱,再留一些应急的钱,买猪的钱不够了……” 赵柯带去的钱,是包括买猪的,只是她搞了个小四轮拖拉机,还有两个拖斗,就把养猪的钱花出去了。 当然,拖拉机很值,全村儿都不会认为赵柯这钱花得有问题,但买猪钱不够,也是事实。 赵新山眉峰聚拢,毫无疑问道:“猪必须得买。” 那有些钱就得提前挪用过来。 赵柯三人沉默思索。 牛会计来回翻账本,忽然一顿,望向赵柯,“酸菜厂该盖了吧?咱们那个砖卖得钱拿回来,大队账上就能充盈不少……” 许副队长一拍手,“瞧这脑子,咋把这么大的事儿给忘了。” 赵新山也眉头舒展开,看向赵柯:“咱大队现在就你能开拖拉机,你休息两天,带俩人去县里,先拿账上的钱买猪,顺便去公社问问,啥时候送砖。” 赵柯道:“休息一天就行,试验田也得早点儿办下来,安心。” “行,再辛苦两天,回来一时半会儿不用出去奔波了。” 这几件事儿说完,暂时就没什么了。 许副队长夸她:“我听说你开四轮拖拉机回来的,吓了一跳,你脑瓜儿就是聪明,学啥都快。” 这个是有基础,赵柯没厚脸皮认下,转而道:“要说脑瓜儿聪明,还是傅知青。林知青和陈三儿也不差,林知青帮着傅知青拆装拖拉机的时候,进步可快了;那手扶拖拉机我开着就不顺,但陈三儿学几天,也顺利开回来了。” 这次出去,他们每一个人都没白去,都有功劳。 赵新山三人全都认可。 尤其是陈三儿。 牛会计感叹:“以前他那么混,瞧瞧这变化……之前找对象都费劲,这当上拖拉机手,先前没看上他的,得后老悔了……” 赵柯瞥向赵新山。 而赵新山脸色微黑,想到了他妹妹和外甥女。 许副队长和牛会计坐了一会儿,便离开。 今天是因为拖拉机回来,有事儿,不然两人也都跟社员们一起修路,现在得去看看。 赵柯继续整理她带回来的报纸、资料。 赵新山坐着没动,看赵柯忙活,问她:“今年大队选举,你咋想的?” 赵柯没像对大舅妈那样装傻,实话实说:“我选妇女主任,应该十拿九稳吧?” “我不是问这个。”赵新山手指夹着没点着的烟,“你现在在咱们大队的声望,选大队长都有可能,老许为啥折腾,就是怕许诚的票赶不上你。” “你要是想选大队长,我私底下就说一声儿。” 赵新山往年连
相关推荐: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恶女嫁三夫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进击的后浪
蛇行天下(H)
剑来
妙拐圣僧
可以钓我吗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