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只要性子起来了,关灯都一样。 关键老尼姑也不是没眼色的,把孩子带进来的时候她就说了,这个女娃的口粮她自己出,最本质的矛盾没有了,大家也就欢欢喜喜的当做女娃真的是被狼叼来的。 老尼姑有点文化,给小婴儿起了个兰陵的名字,取的是鬼面将军的典故,应和了她脸上的胎记,村里小孩玩得好的时候叫她兰兰,生气的时候就叫她烂脸,兰陵也都应着——大家都一样,气头上来了什么有杀伤力的话都说,她也没少叫肿眼泡黑心肝狗爹养。 兰陵慢慢长大,也摸清了自己的身世,哭了两天吃了碗老尼姑的面条,就只当自己是小尼姑,再不提什么家里人,老尼姑年纪越来越大,身子渐渐不灵便了,兰陵出去的也少了,忙前忙后的在尼姑庵照应。 新种花成立几年后,好几天起不来床的老尼姑去找了村长家里,说把尼姑庵留给兰陵,当天晚上就一睡不醒,兰陵哭的嗓子都哑了,冬天停灵,抓着老尼姑的手硬是不肯让她入棺,办白事的都说老尼姑没白养兰陵一场,这个女儿够孝顺! 再一打听,兰陵这几年家里家外都操持的好,那鬼面虽然骇人了点,但这不还有佛祖压着吗,就动了说亲的心思。 当然,真正的好儿郎是舍不得的,但谁家没几个老大难的歪瓜裂枣啊,配这个鬼脸正好。 “都说孝期不能成婚,这些人偏要赶着来说亲,就为了在百日热孝之前入洞房。” 大姐说着都被气笑了,她也算是老思想的人了,但听着这些人的话,还是觉得没有感情全是算计。 黎秋月没说话,只是表面安静的继续听故事,但心里活跃的很,甚至给自己配了个音: 兰陵也是这么想的,但那个时候的社会压力比现在大得多,在被拐着弯介绍好几回后,她半夜哭嚎吓走了墙外徘徊的人影——进去是不敢的,村长家还有关系呢,但要是兰陵被吓着了,可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第二天的清晨,尖叫划破长空,婶子冲进黄泥屋的时候,惊恐的发现兰陵的手上和脸上,长出了跟老尼姑一样的红包。 医生看不出红包的来源,只强调不要封建迷信,但村里的流言传的可快——这是老尼姑的魂回来的时候干的,她要兰陵当尼姑,替她守着尼姑庵。 在这之后,兰陵终于能放心的睡个好觉,又过了几年,她在□□中捡到了女人的婆婆。 准确来说,是这个女孩儿救了兰陵,逃荒的灾民多数良善,但也有小部分化了抢掠的蝗虫,十二三岁的女孩眼睛像是狼崽子,被爹娘换了以后逃出来扮了个男的,跟着起了歪心思的灾民一路到了尼姑庵,用石头帮着兰陵把人给砸晕了。 哦,对了,女孩爹娘有了肉也没走多久,就被一大群的红眼睛盯上,来了个锅中团圆,这帮吃的膘肥体壮的也没有好下场,被子弟兵包围还敢反抗,秉着从严从重的处理方式,都喂了花生米。 兰陵把人交给了村子,问过女孩儿的打算,尼姑庵里就多了个小尼姑,村里人也没意见——交出去的男人说他只是探查情况的,后面还有一批人等着,摸清了村里的存粮就会过来。 这个时候粮食就是命,帮着逮住男人的小姑娘就是他们的福星! 确定小姑娘能留下,兰陵就在征求小姑娘意见的情况下改了名字,不叫大妞了,叫保安,通饱安,意思是能安稳的吃饱,当时兰陵其实也想了玉珍红梅之类的流行名字,但小姑娘就认定了保安,年轻的时候还好,到了新世纪…… “我婆婆天天嚷着要改名。” 女人说着说着就开始笑,黎秋月觉得有些不礼貌,但还是忍不住把牙齿露出来透风,毕竟这个名字真的…… 为了感谢保安,村里硬是一人凑了一把粮食,给保安当口粮,今年又是饥荒的最后一年,粮食吃的差不多的时候,地里也终于有了一次丰收,看着终于长出来的粮食,福星的帽子就这么被牢牢扣在了保安身上。 保安是个心思灵活的,没事就往黑市跑,倒腾东西全都换成了吃食,努力把自己和兰陵的身子骨补上去,因为兰陵自认为是尼姑,不吃荤腥,她还专门找了细面,用蘑菇和豆芽熬了高汤,煮素面给兰陵吃。 几年过去,保安长成了大姑娘,破四旧的风潮也来了,尼姑庵的牌匾被摘下来,成了普通的民居,为了不变成靶子,保安只能放弃放尼姑的想法,选择成亲。 “我婆婆是个有心思的,她说去别人家只有受气的份儿,倒不如招男人上门,也不让男人当赘婿,生的孩子就跟男人信李,只一起住在尼姑庵里,还要给太婆养老。” 嗯,这个村子叫李家庄,后来改名叫李家村。 保安的条件算不上苛刻,不少人家都心动了,她挑来选去,选中了外村的李大柱,理由也很充足——李家村的多数人家姓李,李大柱有这个姓氏,就算是半个本家。 而且李大柱的父母都在别的村子里,按照现在安土重迁的活动范围,顶多也就是逢年过节见个面,上面虽然公婆俱全,却也跟上门差别不大。 兰陵还专门去李大柱的村里问了一圈,确定了这个男人能干,也是个好脾气才点了头,谁知道这根柱子是被白蚁啃过的,看似齐整顺溜,芯子已经烂了! 结婚还没三天呢,这个李大柱就对保安动了手,好在保安也不是吃素的,两人直接开启了无规则格斗竞技赛,保安在黑市把营养补了上来,李大柱是个男的,在没有家里人的帮助下,每每也都能打个旗鼓相当,但总体来说,还是李大柱输多赢少。 毕竟保安还有个兰陵帮忙。 两人就这么对战了一年,村里从大惊失色到习以为常,本以为这种互斗要在两夫妻之前持续一辈子,新的转折点来了:保安怀孕了! 两人之间的战斗第一次变成了单方面的碾压局,而李大柱在暴力欲和繁衍欲的对抗中熬过了十个月,等到瓜熟蒂落大胖小子出世,等到保安出了月子要办满月酒,终于一脸激动的去请家里人了—— 酒席办完,拳王争霸赛就能重新开幕了! 然后他就死了。 走路的时候不看路,一头跌到旁边的河沟里,恰好有头牛路过脚滑,他就这么硬生生的被压死了,还是折断腿的牛的哀嚎,才让他的尸体被发现。 而更可笑的是,这头牛是李大柱家负责喂养的,但他们家懒得很,牛饿的不行才跑出来,结果弄死了他们报喜的儿子。 保安听到这个消息气的发疯,大闹了一场李大柱家,直接跟那一帮子懒货断了亲,但因为放话说以后不嫁了,就守着儿子李凤祥过日子,还得到了不少同情和支撑。 寡妇拖着老小的日子算不上好过,但人六劳四的集体主义帮了保安不少,儿子算不上争气,初中没上中专,高中没考上大学,最后嚷着先成家后立业,娶了媳妇又继续读书。 “当年我还以为他是为了放弃学业,感动的不行。” 女人说着说着就冷笑起来,都说心疼男人倒霉一辈子,她硬是不信,要不是婆婆拉了她一把…… 复读第四次的时候,李凤祥总算是考上了专科,她们还为了孙子/儿子/丈夫/爸爸的成功高兴,没想到这人改名换姓,随口乱说了一个学校,就一去不回。 村里流言疯长,女人抱着女儿哀哀哭泣,好在婆婆和太婆都是可靠人,花了两天的功夫,就决定去城里找人。 “她们还说是接到了那位的信,让我们去过好日子,我当时也傻,竟然就这么信了。” 有主意的两人带着没主意的两人上了火车,自此背井离乡,开始打拼家业,正所谓四十多岁正是闯的年级,大生意不敢碰,卖点吃的却不难。 祖孙四人去了京城,在公安局附近租了个房子,开始卖面条,靠着黄花菜和豆芽熬出来的素高汤起步,几十年下来也有了些产业,就到了昌南养老。 而李凤祥的妻子招娣,也改名叫新生,女儿李花,也成了李无双,不再是先开花后结果,而是独一无二。 “故事很好听,但好像没怎么提到面条。” 黎秋月从俗套的美好结局中回神,指出了其中的漏洞,还不等女人反应,黎秋月就抢先提出了补偿措施: “说说里面的那个凤祥吧,说了他的结局,我就不投诉了。” 黎秋月说完这句话后笑出了八颗牙,摆明投诉就是玩笑话,女人也看的明白,但她乐意配合,只是…… “我也不知道那个人最后的结局。” 李凤祥她们无意中见过一回,混的跟乞丐一样,还断了一条腿,要不是脖子上那道花朵一样的疤痕,她们都差点认不出他。 后来也再没见过他的踪迹,只听李家村的老乡说冬天冻死了一个乞丐,脸被划烂了,没人知道他是谁,倒是脖子上有个花样的疤。 最后的几句话说完,女人也不再磨蹭,把食材挨个整理出来,准备开始做素面。 第213章 不小心多买了点 素面的汤是早就熬好了的, 黄芽菜配着黄豆芽,加上红白两种萝卜,配了玉米黑枣和西芹, 还有荸荠甘蔗, 小火慢炖又滤去杂质,熬出一锅鲜香无比,又清如水的素高汤。 女人从水中捞出肥厚的香菇剪掉根,泡发完的黄花菜干切成段, 黎秋月在女人揭开盆子的时候看到了水面上的浅黄色,对价钱彻底没了意见—— 麻油在浸泡干货的时候倒下去,泡好的干货入锅会奇香无比, 但小磨香油贵的很,不少人知道这个关窍,也舍不得下本钱,这家面馆愿意这么干, 味道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早上才买回来的笋子, 漂亮不?” 女人举着冬笋在黎秋月面前展示了一圈,笋子白生生的,手指在最底下一掐,都能留个鲜明的指甲印。 “嫩!” 黎秋月竖起了大拇指, 她自己去市场上挑冬笋, 也就是这个水平。 “冬笋要现煮现炸, 等一下哈。” 需要泡发的各种食材只要把握好时间就行, 哪怕是要泡上一天一夜, 期间还要揉搓帮助吸香的香菇也能提前准备, 可只能当场制作的冬笋不行,出锅耽搁上一时三刻, 就比老白菜帮子还难吃。 也因为这个冬笋,素面向来是老人家才会点的,她们在面馆中聊八卦,在门口晒太阳,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素面出锅,年轻人吃饭都跟打仗一样,除非碰上休息日,不然很少能够享这种口福。 “没事,慢慢来。” 黎秋月正在参与“是冷妈就打茶叶蛋一百个耳光”的活动,啪啪啪的扇在兴头上,现在就是摆个佛跳墙在她面前,都得等她打完这把。 切了滚刀块的竹笋下了清水锅,放一点盐提起自带的鲜味,滚水去除不多的涩味,捞起来沥水的冬笋块下转身就进了油锅,植物油和麻油混合出奇异的香味,一股脑顺着失水的冬笋往里冲。 圆圆的油面筋用小剪刀剪出口子,放到加了香油的水里煮软,捞出来单独放在小碟子中,挤挤挨挨的显出憨厚的可爱。 重新起锅烧油,宽油旺火烟往上冲,黎秋月抬头的时候,恰好看到黄花菜和香菇下锅,只听到刺啦一声响,菌菇的香味就飘遍整个屋子,然后被抽油烟机飞快的排出。 黑木耳一起加进去,刚捞出来的竹笋进锅翻拌均匀,再舀上一勺子泡发香菇的水进去烧上小半盏茶的功夫,收汁的时候倒一点油面筋,也不需要其他的调料,调味的生抽来一小勺,糖来上狠狠的一大份,翻炒均匀出锅,就是上好的浇头。 素面是女人婆婆为了给吃素的太婆补充营养,专门研究出来的,当年她们初来乍到无以为生,就靠着这个面摊站稳了脚跟,婆婆的技术在人来人往中不断精进,当年甚至可以左边煮面右边炒浇头,面进碗里的时候,浇头刚好到了出锅的火候。 她就差多了,只能分别炒制,没有在出锅的瞬间进行接触,味道终于不够圆融,当年京城派出所胡同口的素面婶婶也终究成了传说。 女人想着叹了口气,从清水锅里把第二次浮上来的面条捞出来,放到清水里漂洗一边,往碗里一扣,将咕噜噜冒泡的热高汤冲进去,浇头全怼到面上,把面盖的只露出四分之一的模样。 “还好反应快。” 女人控制住差点一把葱花撒下去的手,她们家用的葱都是自家种出来的,早上现摘现切,香得很,不少来吃面的客人都喜欢让她多加点葱,她都快形成条件反射了,但素面不能这么办——佛家忌五辛,葱姜都在其中。 “有点烫,慢慢吃。” 女人将碗放到黎秋月面前,刚扇了茶叶蛋五千六百八十四个嘴巴子的黎秋月爽快的付了五分钱的小游戏体验费,看着自己“嘴巴子之神”的称号,觉得这钱花的可太值了。 “谢谢。” 黎秋月一边把面条扯出来几根,一边温温柔柔的跟女人道谢。 面条的味道很好。 手工的面条在足够细长的同时保证了嚼劲,过凉水后又多出几分柔韧,素菜熬出来的高汤清清爽爽,跟肉汤比起来毫不逊色。 香菇软嫩,黄花清香,木耳弹滑,笋块和油面筋一口下去全是汤汁,明明是宽油旺火炒出来的浇头,每一口却都只鲜不腻,再配上劲道的面条和滚烫的高汤…… 黎秋月喝掉最后一口汤,满意的呼出一片白雾,在导航上将这个地址记录下来,备注成以后打牙祭的地方,才上车回家。 今天的蛋白质摄入略有不足,但超量的碳水弥补了这一点,黎秋月满意的一觉睡到天黑,然后开始纠结是出去吃晚饭还是点外卖。 不吃饭的选项从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别人五分钟不吃饭就要饿死是玩梗,她一顿不吃就得进医院是真实写照——吸收效率下降,只能通过足够的摄入量进行弥补。 点开手机上的几个app,黄袋鼠一如既往的抠搜,蓝骑士倒是给了张大额优惠券,黎秋月翻了翻手机,才知道是狗场也看中了外卖的蛋糕,饿死了么的平台跟狗场产生了联动。 至于为什么黄袋鼠跟狗场大战,蓝骑士会主动加入……上一场类似的战斗是加多宝和王老吉,最后没了的是同款竞品和其正。 但话又说回来…… “这种新闻我不可能一点印象都没有啊?” 黎秋月从浏览器爬到小红书,最后总算是找到了原因—— “致外卖兄弟的一封信……” 黎秋月上次就是看到这个标题直接划走的,毕竟说的是狗厂都说是给兄弟的信,没说给姐妹,那就跟她没什么关系,而这个信又是战争的转折点,也难怪她没有印象。 了解完前因后果,黎秋月爬到狗场的平台转了一圈,发现薅羊毛的机会已经错过了,也就丝滑的退出,去饿死了么的平台点餐。 虽然券是两个平台都能用的,价钱也差不多,但兄弟厂自然有兄弟支持,姐妹就先不奉陪了哈。 “一份肉筋,一根火腿,一份金针菇……差不多了。” 炒菜吃的就是个上桌下筷,外卖除非有闪电侠的速度,不然采用多好的保温效果,都没有现场吃来的舒服,黎秋月也不为难自己,直接点了个湾仔饭团,优惠一用,比现场点单还便宜点。 饭团被送来的很快,味道普普通通,胜在量大管饱,黎秋月本来还打算饭后吃个水果补充维生素,结果啃完饭团就开始饱了,只能先去睡觉,打算明天再吃点素菜均衡营养。 周二,早,六点。 黎秋月打着哈欠爬起来,先去菜场逛了一圈,把酸辣粉的原材料买好,顺便购入一副格外漂亮的猪骨架,才匆匆去费姐那边拿定好的水粉,结果刚下三轮,就看到费姐蹲在锅边流眼泪。 啊这…… 一般情况下,黎秋月是不会打扰伤心的成年人的,问题是她是卡着时间点出门的啊,在这边多耽搁一会儿,出摊迟到,昨天就白折腾了。 “那个……费姐……” 思来想去的黎秋月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个美味点,用力咳嗽的几声被无视后,只能一边活动脚趾一边出声。 费姐的脑袋唰一下
相关推荐:
氪金大佬和菜鸡欧神
[综漫] 受肉成功后成为了禅院家主
【快穿】嫖文执行者_御书屋
蔡姬传
学霸和学霸的日常
天下男修皆炉鼎
离婚后孕检,她肚子里有四胞胎
痞子修仙传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兄弟战争同人)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