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你把存折藏耗子洞,这算是哪里门子的事情吗?” 这要是他去寻找,这辈子都怕是找不到。 唐敏华吹掉了上面的灰尘,“反正,找不到的地方,都是好地方。” “你管我藏哪里?” 她打开存折看了看,有些少,她皱眉,“才一千五,这也太少了。” 唐敏华站在屋内走了好一会,“不行,不行,我去女同志这边收刮点票证,你去男同志那边搜刮,半个小时十五秒后,咱们家里集合,顺便通知小秦,把东西拿走。” 周义坤,“……” 他媳妇就是这样,这辈子都是风风火火的。 十分钟后。 唐敏华牵着老同志的手,“哎,老姐姐哟,反正咱们在这里也用不上票证,这样,你把票证给我,下次我让我儿媳妇寄过来海货的时候,多给你寄一份。” “对,没错,就是单独给你寄一份,还有水果干,也给你寄,她要是没寄,我唐敏华保证,把自己的那份给你。” 于是,照着这个法子,唐敏华一口气收集了一袋子的票证。 另外一边。 周义坤拉不下脸,他手里捏着一把对虾,找到了昔日的老同事办公室,一进去就当着他们面,吃了一个对虾。 也不说话。 大家眼睛在冒着绿光,“老周,你这是海虾吧?从哪里弄来的这么一个好货?” 在西北来说,这干海货,可不就是好货? 这问题,问得正中周义坤下怀,他笑呵呵,“我儿媳妇给我们特意寄过来的。” 咬重了特意两个字。 旁边的人也愣,上来就跟着要从周义坤手里拿虾。 都是一辈子的老同事了,也是直来直往。 但是,他们一伸手,周义坤就避开了,“等等——” “忘记跟你们说了。” 他清了清嗓音,看了一眼办公室内,一群糟老头子,极为郑重道,“我儿媳妇怀孕了,我要当爷爷了。” 这下,大家都跟着一愣。 不知道谁先反应过来,敷衍地说了一句,“恭喜恭喜啊!” 然后,再次去周义坤手里拿干虾子。 香死了,光闻着那个海货味,都让人馋得流口水。 这周义坤愣了,这群人怎么不按常理出牌? 恭喜他不应该表示表示吗? 一群老家伙,工业票放着长虫子都没人用。 “咳咳咳——”周义坤摸着胡子,“给你们可以,但是我孙子孙女,需要工业票,需要奶粉票,你们有的都拿出来啊!” “害,早说啊!” 大家纷纷掉头,去拉抽屉了。 他们这群人,个个都是三点一线,不是炮房厂内,就是食堂家里,就是上面发了票,他们也用不出去。 “给给给,拿去,让儿媳妇下次,也给我们寄点虾子来。” 别的不缺,就缺这点海货,和维生素。 收到票的周义坤,摸了摸胡子,“好说好说。” 接着,把袋子里面的虾子和水果干,齐齐地倒在桌子上,“你们自己吃啊,我赶时间。” 赶时间寄东西,还要赶时间去炮房研究数据。 半个小时,零八秒的时候。 唐敏华已经在家里等着了,等到周义坤回来的时候,她抬手掐着秒表,“周义坤同志,你还察觉七秒钟就迟到了。” “迟到,可不是个好习惯。” 周义坤没说话,直接把一兜子票,全部倒在了客厅的桌子上,“我的在这里,你的呢?” “和小秦说好了吗?什么时候来取件?” 除了钱,他们似乎没啥可以拿出手的东西了。 “小秦说晚上会来一趟。”唐敏华顿了顿,有些迟疑,“周同志,光寄钱,不回信吗?” 怎么觉得怪怪的? “如果不回信,舒兰会不会以为,咱们不喜欢她?” 这—— 向来果断的周义坤,也犹豫了,“那写一封信,写什么?” 他们两个都是正儿八经的理工科出生,他们甚至怀疑,小锋每次回信简洁明了,就是因为遗传了他们的基因。 “写,舒兰,我们收到信了,也收到东西了,首先先恭喜你怀孕。” “打住,你一个当婆婆得去恭喜,儿媳妇怀孕?那儿媳妇会不会觉得恶婆婆在催生?” “那算了,这句话划掉——” 于是,这两个业界的泰山北斗,趴在桌子上研究回信,硬生生地忘记了吃饭。 一直到了开会时间。 两人才往炮房厂跑去。 路上。 唐敏华,“周同志,你饿吗?” “我不饿。”周义坤摇头,“我想着咱们要抱孙女孙子了,我就高兴。” “我也是——” 等进了炮房厂内,两个路上还像是孩子一样的老人,立马换了神色,又恢复了往日的严和严谨。 让人瑟瑟发抖。 “数据组上来,先汇报数据。” “实验组上来,说下为什么会失败?” “制造组从材料分析,是不是材料用错了?这才导致的半路炸裂的后果。” 一连着三个问题问下去,在场的人都有些紧张。 而上面,周义坤还在观看数据,又恢复了往日大魔王模样,“数据错了,重新检查。” “实验组,你们呢?” 下面的实验组顿时卡壳了,“周、周周教授,我、我们好像方向错了。” 周义坤站直了身体,他微微拧眉,“具体说下?” 实验组磕磕巴巴说完,眼巴巴地望着周义坤,“周、周教授,我们说的对吗?” 周义坤摇头,冷着一张脸,一口气指出了五个错误。 下面的学生,几乎是各个脸色苍白如纸,摇摇欲坠。 而站在一旁观看讨论开会的老同志们,各个开始摇头。 “老唐,管管你家老周,每次轮到他来开会,都把新来的学生们给吓跑了。” 西北基地本来就挑选人才艰难。 学校以及组织,好久才能往这边输送新鲜血液,这要是把学生们都吓跑了。 谁继承他们将来的衣钵啊! 这西北基地,没新鲜血液不行啊! 他们这些新来的娃娃们,不像是他们在基地干了一辈子的人,更不像是他们一辈子都在和数据和材料打交道。 难免有些生疏。 但是,唐敏华听到这话却摇头,“没时间了。” “没时间给他们成长了。” “你们觉得,我们还有几年可以活?还可以在前面带他们几年?” 他们都是长时间于化学材料在一起的人,受到长期的辐射,再加上作息不规律,长期工作狂。 他们又有多长的寿命呢? 这里的人出去,没有长命百岁的。 从这里出去的一个,又一个人,倒下去了,甚至,还没出去就到下了。 这难道教训还不够吗? 他们这些老家伙,少一个,就等于是断层,而且还接不上来的那种。 唐敏华这话一说,现场跟着一安静下来。 “咱们啊,咱们还是太落后了啊!” 怎么追都追不上。 这话里面,怎么听都是有着掩盖不住的沧桑感、紧迫感和无奈感。 那种无奈,只有他们这里的人才懂。 他们不想落后,不想挨打,所以只能拿命去奋力前行。 海岛。 自从确诊双胎了以后。 姜舒兰的肚子,像是吹皮球一样大了起来,六个月的时候,已经像人家八个月的肚子了。 走起路来,颤颤巍巍的,她只长肚子,身上不长肉,四肢还一如既往的纤细。 旁边周中锋看着,就觉得心惊肉跳,“舒兰,你还是别动了,躺着好了。” 姜舒兰摇头,她在院子里面慢慢溜达,还不忘回头问,“你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说了,我们这次是双胎了吗?” 周中锋点头,又摇头,“我只是跟爷爷奶奶说了。” 他没跟父母说。 他觉得这种事情,不必说。 之前那一封信,已经告知了对方,舒兰怀孕了。 这就够了。 姜舒兰叹了口气,她知道周中锋对父母有心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她停下脚步,走到周中锋面前,拉着他胳膊,认真道,“还是说下?” “当父母的,哪里有不愿意接到孩子消息的呢?” 他们只是忙,但是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周中锋。 他们的爱太大了,大到能装下家国天下,却唯独装不下小小的一个周中锋。 周中锋沉默了下,“要刮台风了,部队这边组织了演练和营救,我一会要去部队了。” “你在家,好好的。” 这是在转移话题了。 父母这个话题,足够让他逃避,这也是他为数不多,不愿意提起来的话题。 姜舒兰点头,也不在勉强,她笑了笑担忧道“那你注意安全,我和孩子等你回来。” 不知道怎么的。 这一句话,让周中锋一下子愣住了。 他突然抱着了姜舒兰,低声在她耳畔说道,“谢谢。” 谢谢你让我有了一个家的感觉。 姜舒兰愣了下。 直到外面一声自行车铃声打破沉寂,“姜舒兰同志,你的信件到了——” 第116章 这声音一落,院子内的姜舒兰立马从周中锋怀里钻了出来,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结果,她刚一动,周中锋再次把她拉了回去。 姜舒兰转了下,身子又回到了周中锋怀里。 她刚想抗拒,就听见周中锋低声道:“别动,让我抱一会,就一会儿。” 声音带着几分哀求。 没人知道,之前姜舒兰随口的一句话,对于周中锋的意义是什么。 在他之前二十五年的人生里面,是从未感受过的。 让他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一件事,周中锋不再是可怜没人要的人。 他有了妻子,有了孩子,他出去之后,他的妻儿会盼着他回家。 没错,就是回家,那个不再清冷孤寂永远黑暗的家,会有人点着灯火,等他回去。 姜舒兰听到他这个语气,明显愣了下。 她抬手轻轻地环着周中锋的腰,低声道,“以后会好的,会越来越好的。” 她不敢想象,自己在平常随意的一句话,到了周中锋那里,却这般珍惜。 是因为从来没有拥有过,所以才会这般珍惜吗? 一点点温暖都要紧紧抓住。 周中锋沉默,在姜舒兰以为他不会再开口的时候。 他低声道,“我一出生,他们就把我送到首都了,直到18岁之前,见过他们的次数不超过一个巴掌,在一起生活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 他对父母的概念,在此之前,一直存在信件上。 小时候他还会盼着父母来信,盼着父母回来看他。 到了后面失望的次数多了,就不在盼了。 不去期盼就不会有失望。 他慢慢长大,也足够强大,再也不是之前会盼着父母回来哭的小孩子了。 所以,他结婚,也没告诉他们,而是在结完婚后,通知了他们一声。 周中锋觉得,他和父母之间是一个不正常的亲子关系。 以前他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点,直到结婚后,他看到了姜舒兰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看到了姜父对他的态度,他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姜父是把他当做一个孩子看待的。 这一点,是他父母从来没有做到过的。 不是周中锋责怪他们,相反,他也为父母的工作而感到骄傲,但是有些事情,有得必有失。 而他就是那个亲情中的失。 姜舒兰默默地听着,听完,她突然主动抱了下他,非常认真地说道,“周中锋,以后会有我,还会有宝宝陪着你。” 如果,他的父母没能给他一个家,那么她和孩子,会给他一个家,一个完整的家。 听到这话,周中锋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就像是之前空缺的一块地方,像是突然被填满了一样。 他低低地嗯了一声。 屋内。 本在做饭的姜母,听到外面邮差还在喊,不由得放下了锅铲,从厨房出来,就忍不住碎碎念,“舒兰,你们怎么回事啊?” 话还未落,就看到抱在一起的小两口。 姜母顿了下,立马找了个借口,“哦,舒兰肚子不舒服啊,难怪中锋你抱着她。” 说着话,就去开门了,一边开门,还一边跟外面的邮差赔不是。 “真不好意思,我们家舒兰怀孕大肚子,有些不舒服,这才没给你开门。” 这话,不止是说给邮差的,还是给这害羞的小两口找补的。 姜舒兰忍不住红了脸,抬手捶了下周中锋的胸口,“你看你?” 周中锋松开手,拉着她出去,“没事,一回生二回熟,次数多了,娘就习惯了。” 他倒是没想着说,只有小两口方便,让老人回去什么的。 主要是他现在太喜欢这个氛围了,家里有老人叨叨,有热饭,下雨有人担心送伞,天冷有人担心穿衣。 这是他从未感受到过的一面,所以他也格外珍惜。 外面。 邮差正在和姜母说话,“你们家有人啊,我还以为没人呢?” 他喊了三声都没人应,差点都要走了。 姜母忍不住瞪了一眼,不知分寸的小两口,然后赔不是,“你看我们家这大肚子,刚不舒服,当家的有太过担心她了,这才忽略了外面的声音。” 说着,就进院子摘了两个红番茄递过去,“天热,同志,来解解暑。” 邮差一上午跑了一整个岛,也确实热,但是不能收老百姓的东西。 他还是拒绝了,“不用,我把东西送到签收了就行。”说着,从包裹里面拿出一封信件,“来,姜舒兰同志签收。” 姜舒兰闻言便走了过去,她的双腿,细脚伶仃的,但是往上看,那肚子就跟皮球一样,一下子冲天而起。 随着,她走动,甚至还能感受到,那肚子似乎在摇晃。 仿佛—— 下一秒,就要掉下来一样。 吓死个人了。 连那邮差都忍不住吃惊地瞪大眼睛,“难怪我喊你没出来,就你这肚子,从院子内出来,我怕都要半个小时。” 走快了,怕摔着肚子。 姜舒兰忍不住笑了笑,没好意思解释,他们之前在做什么,而是接过邮差递过来的本子,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后,再次递给了邮差,“劳烦你跑一趟,谢谢你同志。” 话落,便把姜母摘的两个番茄,塞到他怀里,“路上吃,之前实在是不好意思。” 态度也诚恳,那邮差也不好再说些什么。 道了谢,这才离开,只是,一步三回头,似乎还在姜舒兰那肚子上打转,“你这是双胎吧?” 不然肚子不会这么大。 姜舒兰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肚子,满目柔情,“是呢。” 难怪。 “那你可要小心,下次在来信,我就不喊你了,直接塞你家门缝里面。” 不然,真要是出了事,他也担不起。 姜舒兰一怔,觉得这邮差挺有意思,心肠也挺好,等目送着邮差离开后。 姜母便忍不住了,看了一眼信,“谁给你寄的信啊?难道是你哥哥们?” 话还未落,她自己便否定了,“不会不会,就你那哥哥们,心粗得跟棒槌一样,别说给你寄信了,就是我跟你爹走丢了,他们都想不起来去找一下。” 瞧这话说的,把自家儿子贬低成什么样子了。 姜舒兰没争嘴,她低头看着信,又看了看地址,西北来的,但是地址又是个不认识。 她一愣,下意识地抬头看向周中锋,“是不是爸妈他们寄的?” 从西北寄过来的信,除了爸妈,不会有别人了。 这话一落。 周中锋的面皮就跟着一紧,下意识地抿着嘴唇,他低头看了一眼,迅速收回目光,“寄给你的,你打开看看就好。” 他甚至没有接手去看的意思,还打算离开。 姜舒兰知道他有心结,一时半会也难解开。 她嗯了一声,拉着他,“走,进屋子看,我瞧着这信还挺厚的,怕是写了不少。” 别看周中锋嘴里说不在乎。 但是,当姜舒兰拉着他的时候,他还是比较实在,没有任何反抗,就跟着进屋了。 旁边的姜母也跟着好奇起来,这是舒兰的公婆寄的? 心里抓心挠肺的,想要知道他们说的啥。 屋内。 姜舒兰一进去,就找了个椅子坐了下来,她站久了,小腿肚子疼,连带着肚皮也跟着紧绷起来。 等一坐下去,看着坐立难安的周中锋,她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撕开了信封口。 然后啪嗒一声。 从里面掉出来了厚厚的一沓子钱和各种票。 这下,整个堂屋都跟着安静了下来。 “老天啊,这是寄了多少钱?” 这厚厚的一沓子,少说有两千吧? 更别说,还有一沓票,什么粮票,油票,肉票,还有糕点票,糖果票,工业票,奶粉票,最重要的还有一张电视机票。 当看着那一堆东西的时候。 姜舒兰也安静了下去,周中锋抿着唇,没吱声。 她低声道,“上次爸妈也寄了这么多。” 她捡起来数了数,这次比上次还多,足足三千块,更别说还有那么多票。 这些价值,对于普通人家来说,甚至是几年,甚至数十年的嚼用了。 更甚至,很多人一辈子都挣不到这么多钱。 这下,姜母也跟着安静了下去,听舒兰的口气,之前中锋的父母也寄过。 原先心里还有些不满的,觉得闺女再怎么说,也是怀了周家的孩子。 当爹娘的不闻不问,在看到这钱和票后。 那所有的不满都烟消云散了。 不怪姜母现实,而是事实就是这样,成年人的血汗钱在哪里,爱就在哪里。 周家父母能够给这么多钱,说明着,他们到底是看重舒兰的,也没有把她给忘记掉。 一时之间。 大家望着那一桌子的钱和票,都有些说不出话了。 到最后,还是周中锋开口,“收下吧!” 姜舒兰没急着应答,而是说,“先看看信。” 这次的信写的也极多,足足三页,前面两页半,都是在问姜舒兰身体。 问孩子是否好的,让她多保重身体,多补充营养的东西,钱不够了,他们在来想办法。 在末尾的地方,提了一句。 如果他们这边方便的话,在帮忙买一些干海货和干果干寄过去,他们那边急需,但是如果不方便,就算了。 语气很是委婉,甚至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而且在末尾重点强调了,他们会单独付钱。 当姜舒兰读完的时候,弹幕也跟着上线了。 [舒舒他们在海岛,这边物质丰富,瓜果蔬菜应有尽有,海鲜更是取之不尽,他们可能不知道西北的艰难。] [艰难到什么地步呢? 每年冬天到一直第二年的四五月份,这期间几乎没有任何绿色的蔬菜,全靠咸菜和酸菜这类的东西吊着,也因为此,不少人严重缺乏维生素,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这都是小事,起码不要命,要命的是上不出厕所,憋到大
相关推荐: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芊芊入怀
碧荷衍生文
实习小护士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南安太妃传
薄情怀(1v1)
火影之最强白眼
花样宠妻:猎户撞上小作精
失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