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定,裴勇用斗篷裹着他,遮着他的脑袋,他也只是小手到处扣着人身上衣服棱角,自娱自乐着。 殿内的一切,似是没有影响到他半分。 “报——!” 正值此刻,门外突然跑进来一人。 入殿便跪地,手中的信件举过头顶:“滨州总督林大人信件: 奉皇上诏喻,滨州全境誓死捍卫皇权,驻守玉门关三万兵士已经待命滨州城外,听凭贵妃娘娘差遣。” “另,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来人直接单膝跪地,随之改双膝,大礼叩拜。 众人惊愕同时,又一道声音从台阶下响起,一路狂奔而来。 “臣,顾远城来迟了。” 随着人影渐渐攀上来,那张脸渐渐被所有人看清。 东阳城守军:顾远城。 “一路上,臣跑断三匹马,搜身卸甲数十回。” 对方入了殿内,目光如炬,抱拳。 胡乱整理几番跑乱的衣服,标准军礼下跪:“臣顾远城,携东阳城守军五万之数,誓死捍卫皇权。” “恭贺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场面一瞬间凝起冰霜,每个人大脑里仿佛响起来了千年钟声横波回荡,恍的缓不过神。 滨州林家,东阳城顾家,三万兵士,五万守军。 他们想不明白,这些向来保持中立的人,怎么突然会站在新帝身后。 只知道,这一幕给他们的震撼不亚于死去的皇上突然回来了。 这两家在朝中影响力都非比寻常,也并不是什么追名逐利之人,现在告诉他们,这些人会去突然莫名其妙站在一个奶娃娃身后? 第446章 她也有了想要保护的人 朝堂之上的人脸惊魂未定,显然换了一副面貌。 但是这并不是结局,而是开端。 有了这两方人马带头,朝堂一阵交头接耳唏嘘声过后。 窦翊率先站了出来,抱拳:“娘娘德配天地,明烛四海,创邸报以通舆情,建陵园而安先灵,怀四方之宏略,立千秋之伟绩,臣,窦翊。” “恭贺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正惊叹于门口,又被殿内突然一人下跪惊了一跳,下意识的让开位置。 后退的步子摩擦着地面,官服与官服之间发生摩擦。 “这....” 兵部老头迷瞪着眼,从人群里挤出来。 看着自己老兄弟直直跪了下去,瞧了瞧左右的状况,上前一步抱着手里的笏板,也跟着道:“皇上羽国一战轰动四海,是得以娘娘所授利器,现如今工部,兵部,所有武备均蒙贵妃娘娘指点,精悍百倍,无往不利。” “娘娘功迈前贤,其绩煌煌,扶持新帝当之无愧,老臣,恭贺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于老。” “于老。” 惊呼声传出来,但是都未能阻止那人下跪的动作。 工部尚书孙礼正准备装傻到底,冷不丁被那老头拖下水,恨不得咒骂一声。 他这么大年纪了,老实等着告老还乡不行吗?跟什么新帝阵营,万一这幼帝坐不稳皇位,他这条老命连带着家里的妻儿,也算是交代在这里了。 [工部尚书孙礼,贪财但有几分节操,生性圆滑却又怕死的很。] 关西水患之事,在河堤下沈璟之亲自给出的评价。 但是如今箭到弦上,不得不发,对方也只得硬着头皮跪下:“娘娘博古通今,胸藏锦绣,谦雅有节,懿德远扬。” “臣工部尚书孙礼,恭祝皇上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吏部尚书方政言瞧着前面越跪越多,琢磨着是时候了,多余的话他也没说,直接就跟着跪下:“臣吏部尚书方政言,听从娘娘差遣。” “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论远近,对方也算对他方家有恩。 若不是对方看出来那破扇子断他子孙,怕是他这一生都还要被蒙在鼓里。 只是,有恩归恩,朝堂之事并非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单单只凭恩情,并不能让他拥护她们母子为帝。 顶多只是在其他事上多伸几份援手。 但是现在不一样,对方已经有足够的实力挑起大梁,他也并不介意锦上添花,推上一程。 眨眼间,紫袍官员跪下去已近半数。 上官堇看着这个变故,眼神里也生出几分惊诧,他已经做好直接武力夺权的准备了。 若是京都有反意,那他就杀个片甲不留,只是那样,待入关的兵马继续逼近,他们可能依旧守不住京都城。 而现在.... 看清楚状况,上官堇转身,长袍掀起,目光坚决有力:“臣上官堇,代上官氏军旗,携妻儿家眷,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大理寺少卿司马云抻跟在其后:“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苏禀谦跪下:“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紧接着这些人下首的一众朝臣也跟着齐声高呼:“恭祝新皇登基,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响彻在整个大殿上。 到最后,还剩下的那些人寡不敌众。 终究也跟着掀起来衣袍,跪下。 至此,新帝已定。 太监李德,裴勇,以及围着的一众金羽卫紧随其后,跪地高呼。 声音直冲九霄云外。 苏南初站在那个位置上,瞧着万众皆臣,那一身金黄的衣袍,隽秀的比翼双鹤像是生出了翅膀,化作凤凰翱翔于天地间。 .......... 她握紧安安的手,像来的时候一样,牵着他从众臣中央走过。 一节一节的台阶,高不可攀的宫殿。 走到中间歇台,苏南初回首,看向了那笔走龙蛇,雄浑厚重的“太和殿”三个字。 从没想过有一天她会站在这个位置上。 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一个市井小人,有一天也会走在这个高台上。 风吹的有些冷,冬季的萧瑟在此刻体现的淋漓尽致。 安安突然松开了她的手,蹲下身子去抠些什么。 苏南初不解的弯腰过去拽他,却看见他正在指着她衣摆上不小心沾染的血迹,碰一下然后收回手,抬头看着她,奶声奶气道:“血....” 苏南初愣住,想起来刚才在大殿上衣摆贴对方太近,那么多的血,难免会有喷溅到她身上的。 她穿着厚重看不见脚下,但是孩子矮,正好可以看见她的衣摆。 看着对方乖巧中还带着点疑问的模样,苏南初蹲下身子,把对方扶起来,暖着对方小手:“安安乖....” 想要骗孩子的话卡在嘴边.... 这是沈璟之的时代,他的父亲,他的母亲,手上都沾染着鲜血。 他....好似也不能总生活在温室里。 话到嘴边又咽回去,换句话道:“安安乖,不怕,有娘亲呢。” 她会保护他的。 明明是哄孩子的话,不知道为什么,苏南初却有点想落泪。 其实她也挺怕的,或许真的是为母者刚。 她一开始其实对这个孩子的降生并不喜欢,可是后来,他真的很可爱。 陪她玩玩闹闹,他总是那么天真无邪,又乖又闹人,像个精灵一样活蹦乱跳.... 这一路走来,她不算坚强,也怂过很多回,窝窝囊囊为了活命说不出来做了多少谄媚讨好之事,也素来不愿意去争争抢抢些什么。 可是现在她身后也像沈璟之一样,有了人,有了安安,有了父亲,有了永和宫下人,有了.... 不知道上官堇那货算不算.... 都是曾经护过她,她想要去保护的人。 而安安,更是她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 沈璟之不在,她做母亲的,得为他撑起来一片天。 瞧着还在懵懂中的孩子,苏南初在太和殿门口,金銮殿脚下,一望无际的看向石砖铺阶的皇城,捏了一把孩子小脸蛋,把孩子搂进了怀里。 第447章 布局 承乾宫。 苏南初不是第一次坐沈璟之的位置。 但是这是第一次自己坐上去。 前朝依旧不安稳,安安被裴勇护在了后宫。 朝堂之上的事转瞬传遍整个后宫。 后宫妃嫔有妒忌的,有不甘心的,更有庆幸的。 最起码皇位还在她们皇家手中,不管是谁得权,好歹总比国破家亡的好。 启祥宫是后悔的那个,早知如此,她也该带着大皇子试一试,说不准… 但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新帝已定,只待一个月后的登基大典。 至于为什么是一个月后,上官堇站在下首位置,也问出来这个问题。 苏南初翻着那些李德送过来的消息,缓缓放下,抬头:“他没有死。” 上官堇骤然蹙眉,随后狐疑凝了一瞬,缓过神又道:“他在枫山遇难,附近的府兵,守军都调过去了,雪覆三尺,无从救人。” 那么冷的天,还有那么厚的雪,生存的希望很渺茫。 可是苏南初还是道:“他一定没有死。” 他死了,她也活不了的。 如今她还活着。他一定没有死。 上官堇依旧看着她不知道信没信。 苏南初没有继续再多解释,站起身走下来,把手里准备好的呼吁百姓忠君爱国言论递过去:“皇上把邸报交给了礼部尚书负责,本宫对礼部尚书了解甚微,你去盯着一些,悄悄把这些消息散播出去。” 边军压近,若是对方真有意谋反,怕是幼帝登基也拦不住对方的脚步。 她们得提前做好准备。 上官堇低头看过去,上边的字迹似是李德所写,有点眼熟,但是文风… 明显不是李德所书。 开头一句便是。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此时不管是不是贼臣误国,都要把罪责推到贼臣身上。 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皇上在战场上一路披荆斩棘,大杀四方,邸报上也不断传来喜讯。 怎么回来途中就遭遇了不测呢? 没死在战场上,反而遇难在战争之后,这里边是不是有什么阴谋呢? 况且皇上他只是生死未卜,他还没有死。 他为国家流血流泪,御驾亲征,披挂上阵,现如今他才刚遭了难,朝堂之上就这么急着夺了他的江山,虐杀他的妻儿。 各位是不是忘了,千里堤坝是皇上所建,烈士陵园是璋贵妃娘娘所谏,兵部利器是出自娘娘之手,如今内忧外患,娘娘没有后退半步,怎么朝中那些大义凛然的男儿都开始坐不住了呢? 说什么女子祸国,这么久了皇上不在,娘娘为了我们做了什么,我们都亲眼瞧着,那第一次属于我们百姓的烈士园,我们都看在眼里,哪里就祸国了? 一个身在后宫,都在为了国家兵士谋求尊重和敬重的女子,又有哪里做的不好,引得众臣相逼在金銮殿上,让娘娘血溅当场。 我看是那些人贪心有余,想要趁机谋了皇上的江山吧? 还说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那怎么外敌来袭时候一个个都做缩头乌龟,最后要轮得上皇上亲自出征。 现在皇上出了事,一个个站了出来,哪怕皇上这次真的遇难,皇上是为玥国所死,诸位得讲良心,我们承了皇上恩泽,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皇上的娘娘皇子,被这些乱臣贼子虐杀? 不管是不是真相,这篇文写的激昂有力,煽动人心。 大意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又有意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玥国某些不怀好意的贼臣身上,暗指着些什么。 现在战争时期,民间几乎都拧成一条绳,本身就对边关的战士满怀尊崇,若是此刻有人说,边关没出事,反而他们朝堂内部有人蓄意生乱,把他们的战士害死在枫山角下。 上官堇几乎可以想象到,这些话会在民间掀起怎样的轰然大波。 “娘娘…”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此一来,那些心怀鬼胎之人就算是为了避嫌,也不得不藏下几分鬼心思。 苏南初没说话,低下头。 上官堇注意到她微微颤抖的手。 即便此刻殿内温度已经足够暖怀,她指尖还是藏在袖子里颤抖。 想起来刚才在大殿上的场面,他目光流转着泛起来波澜。 她不是不怕。 只是一直把这些怕藏在宽袖之下,强装着镇定撑起来这片天,竭尽自己最大的所能护着自己想护的一切。 她如今一改往日嬉皮笑脸,插科打诨,变得不苟言笑的模样,像极了他表兄登上皇位的那日… 或许,挫折与磨难,真的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时候。 “遏令边军止步回防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虽然现在林家和顾家已经放出来顺从的消息,但是为了确保万一,我们还是得备好最坏的准备。” 对方若是一开始就百分百站在她身后,臣服的消息就不会送过来这么晚。 更不会来的这么巧。 能让消息来的这么合时宜,唯一的可能。 就是这些人这些天一直都在盯着京都的反应,早就做好了多重选择。 她如果站出去,能挑起来大梁,对方便顺势服从。 若是她不行,对方便做好多重选择,随时准备前进后退。 这就是朝廷,这就是官场,永远都是顺势而为,精明到走一步算十步。 自然,这些人会站在她身后,也不单单是因为“精明”,更得益于沈璟之一点点赋予在她身上的那些筹码。 自己的努力,加上外人恰到好处的助力,才可一跃龙门,朝夕翻身。 两者缺一不可。 “我让太医院已经开始准备能令动物暴躁的药物,你尽快去找些空地,去民间买一些猪牛羊驴马狗之类的动物养着。” “炮弩,弓箭兵部囤积了不少,近几日全调上城墙。” “从东阳城往外设三道防线,若是叛军攻城,我们人马比不过,别硬拼,先放几波牛马,别小看这些动物,喂了药物再受惊之后,它们战斗力也不容小觑。” 等牛羊把他们打累了,他们再上,胜算还大一些。 也可以在那些动物身上绑一些火药,逼到这份上,人都活不下去,也顾不得什么生灵了。 第448章 大军退了!保住了。 苏南初啰里啰嗦的说着,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能想到的都安排上。 如何守城门,如何布置后援,如何珍惜兵力,还有兵器.... 到最后再想不起来什么,才抬头,认真又带着几分弱弱询问的道:“能守住吗?” 能守住吗?听李德的意思,压过来的兵马得有三十万,三十万.... 她们能守住吗?若是守不住,今日在朝堂上跪下的人都得死。 晶莹的眸子似是有旋涡在流淌,就这么抬着眼眸落到上官堇身上。 上官堇心口一颤,喉结滚动落下,攥紧着手中的纸张,手背上的青筋渐渐崩起。 最后他目光同样坚定道:“能。” “一定可以守住的。”这么多人都在努力。 一定可以守住的。 如今她们主心骨不在,能够相依为命,相互依靠的只有彼此。 能够挑起来大梁的,也只有她们。 两个人都在对方目光里看出来勇往直前的坚决。 此刻的她们学着大人的模样接管身上的重担。 仿佛都忘记了,她们两个加起来,也不过刚满四十岁。 ......... 时间挪动像是变得艰难,一分一秒都扣人心弦。 民间如同上官堇想的那般,随着一份份邸报印刷出来,流向民间,再加上,上官堇的“故意煽动”,迅速掀起来轰然大波。 一股浪潮从京都,蔓延至附近都城,又随着有意而为,传播至东阳城,以及以京都为中心的四面八方。 渐渐组织出来一些游街抗议:“贼人误国,血债血偿!” “贼子乱国,害吾圣上,血债血偿!” 更有文人墨客自费印出各种声讨文籍。 称,皇上娘娘为国为民,皇上为国出征,大杀四方,娘娘驻守后方,半年前更是研制出来新型印染之术,以及窑炉的改善,让白瓷的残次品减量一半以上,还有民生上灌溉器具,翻车,筒车....等等。 并上表誓死捍卫皇权,煽动了不少民众跟着游街。 对于苏南初而讲,这完全就是意外之喜。 但是很快她也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其实这些文人墨客大有可能是受了那些商人的指使。 他们捍卫的并不是皇权,而是他们皇商的身份。 苏南初此刻懂了什么叫做利益共同体。 因为她把那些皇商跟皇族挂上钩,所以那些皇商想要保住他们跟皇家的生意,想要去继续挣皇家的钱,就需要捍卫住目前的皇权。 不然若是皇权更迭,皇商也会随着上头变更,而重新洗牌。 他们不能保证继续跟新上任的皇族搞好关系,就只能尽力维护好现在的权益。 这不就是沈璟之之前教她的。 要学会让利....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靠情义,没有任何人是靠得住的。 但是靠利益,两个人就是一条线上的蚂蚱。 苏南初觉得上天这是不是故意再给她开了个副本。 让她把沈璟之曾经教给过她,她只懵懵懂懂的道理,通过亲身经历一点点融会贯通。 民间愤慨的声音越来越大,正在逼近的军队里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这是要去做什么,只知道领头的让他们行军,他们就行军。 可是随着消息传播越来越快,他们有的时候去打水,去买食物,去补给,都可以从民间只言片语中听到些许细枝末节。 渐渐的拼凑起来,他们似乎也才刚
相关推荐: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武当青书:诸天荡魔至洪荒
我的风骚情人
规则怪谈:就算死了也要过副本
沉溺NPH
百美仙图:女神宝鉴
淫魔神(陨落神)
白日烟波
秘密关系_御书屋
婚里婚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