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八零年代,娇软学霸嫁给最野糙汉 > 第41章

第41章

到了狼叫声。 忽禄叔脸色阴沉的交待了几句什么。 阿吉紧张的翻译道:“叔说这是沙漠狼,很危险,我们要小心。” 我吞了口吐沫,问阿吉怎么沙漠里还会有狼。 阿吉说当然有,沙漠狼是灰狼的一种,长的没有草原狼大,只比狐狸大一点,但沙漠灰狼比草原狼更凶,为了适应沙漠环境,沙漠狼不仅缩小了自身的身形,而且还演化出一对大耳朵,风吹草动都能听到。 我紧张的朝周围看了眼,除了火堆这里,周围黑乎乎一片,只能听到风吹沙子的呼呼声。 把头叫醒了豆芽仔和小萱,说别睡了,周围有狼。小萱一听狼这个字吓坏了。 就这时候,忽碌叔突然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朝前方砸去。 这时我们才看到,在远处一两百米的地方,出现了几处小绿点。那是沙漠灰狼的眼睛。 忽碌叔带了一把杀羊刀,他把刀拿在手里,着急的扭头对我们说话。 阿吉一边点头一边翻译说:“叔说都拿出来武器,灰狼一旦盯上了猎物非常难缠,它们是把我们当猎物了。” 我带了把小刀,豆芽仔直接拿来了两把旋风铲扔给秦兴平一把,所有人脸色心沉的看着前方。 一两百米开外,就跟亮起一盏盏绿灯泡似的,更让人紧张的是那些四面八方赶来的绿眼睛,正在向着我们这里慢慢靠近。 那些绿眼睛靠近到了五十米范围,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人都倒吸一口气,抓紧了自己手中的武器。 的确是狼群。 这些狼个头不大,和狗差不多大,皮毛发灰看着很瘦,领头那几只正低头磨爪子,发出低沉的嘶吼。 沙漠狼的攻击毫无预兆,非常快,我们还在考虑着对方,十几只灰狼已经跑着冲了过来! 阿吉大喊:“退后!往后退!退到火堆那里!” 沙漠狼怕火,我们所有人聚到火堆这里狼群就不跑了,它们分散开围着我们打转。 不过毕竟是夜火,没添柴烧不了多久,眼看着火势渐小,忽碌叔直接把离他最近的豆芽仔篷包拆了,连铺盖一块儿丢火上烧了。 火势瞬间高涨,吓得十几只沙漠狼都往后退,所有人都知道,要是真和这畜生拼命肯定会死人,说不定谁会被咬死。 我们都不想看到那种结果,情急之下只能找来所有能烧的东西扔火里,始终让火势烧着很旺。 第22章 踏入哈拉浩特 <!--go-->吸引野狼过来的不只是人,还有骆驼,沙漠狼时常袭击骆驼,他们学会了闻着骆驼留下的排泄物跟随过来。 这种生物天性狡诈,但是胆子并不大,只要是它们判定为危险的东西,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尾随,磨。一直等到猎物放松警惕那一刻在出击下口。 对峙了近一个小时,被褥那些东西烧的很快,忽碌叔抽出来点着的被褥扔向了狼群,随后我们听到忽叔喉咙里发出阵阵低吼,像是在模仿某类野兽的叫声。 慢慢的,领头的沙漠狼开始退后,紧接着狼群也都开始后撤。 看到狼群掉头慢悠悠走了,大伙不由自主都松了一口气,刚才和狼群对峙不过短短一个多小时,吓的我后背都出汗湿透了。 这是我第一次见野狼,豆芽仔常年跑海,他以前鲸鱼章鱼见过不少,可野狼他没见过,也是吓的不行。至于小萱更别提了,早就吓得花容失色六神无主,唯一看起来镇定些的就是忽叔。 狼群走后,忽叔说这才是第一天,我们被那些畜生盯上了,要是不采取点什么办法肯定最后要被咬死分食,忽叔说东西全烧完了,下次狼群一旦过来,我们没有招架之力。 在野外万一碰到狼群,千万不能学电视里那样跟狼群决一死战,那是被逼到万不得已的最后一步,结果就是在厉害的人也干不过狼群,越牛逼死的越快。 忽叔告诉了我们他的经验。 首先,不管是什么狼都害怕火,生火可以防狼。他之前喉咙里发出的声音是在模仿狮子的叫声,用狮子叫声可以吓唬野狼。 若是不会学狮子叫声,不要背对着狼群跑,更不要乱喊大叫,这时可以利用敲击的声音,敲碗敲盆敲都可以,这样干,活下来的几率会大大增加。 天刚蒙蒙亮,阿吉跑过来传话说:“大家不能在这里了,叔说我们要赶在今晚天黑之前走出沙漠狼的领地范围,沙漠里不比草原,这里猎物少,所以沙漠狼的领地范围很大,叔说我们最少要走出200里地才行。” 在忽碌叔的催促下,所有人收拾好东西骑上骆驼开始赶路,希望能在今晚天黑之前走出沙漠狼的领地范围,到时候我们就安全了。 大多数人见到的骆驼都是慢慢悠悠的,可能很多人认为骆驼不会跑,可事实不是这样的,骆驼不旦会跑,还跑的飞快,一点都不比骏马跑的慢,骆驼跑的最高时速相当于小汽车跑70迈。 要想让骆驼跑起来光靠打不行,有个窍门,忽叔找到一块红布,他用小刀把红布割成小块儿,每块儿红布巴掌大小。 忽叔把巴掌大小的红布绑在骆驼头上,然后摆正位置,用红布挡在骆驼的一只眼前面。骆驼非常害怕红色,它一看到大红色就会撒腿跑,忽叔用红布盖住骆驼一只眼,另外那只眼留着让骆驼看路。这样骆驼就跑起来了。 我们也用了这个办法,很好用,要是感觉速度太快,就把红布拿起来,这样骆驼就会慢慢减速平静。 靠着这个骑骆驼的小窍门我们省了大量时间,中午都没停,在天黑之前总算跑出了沙漠狼的领地区域。 这地方的环境和之前地方的不太一样,石头很多,沙地不多,忽碌叔说这里已经接近阿拉善沙漠中心,在往前走一百多公里就能到哈拉浩特附近。 昨晚烧了很多东西,团队里现在只剩下两副账蓬,晚上经过商议后我们决定留给小萱和把头,小萱是女孩子不方便,至于把头,他年纪最大,还是应该让他好好休息。 沙漠里昼夜温差很大,睡在冰凉的地上很冷,还害怕狼群跟来,我一晚上都没睡好。 第三天,长途跋涉了一天。 第四天,我们终于到了忽碌叔说的地方,黑水城遗址附近。 他没撒谎,这里的地形是半戈壁半沙漠,地上的草都是淡黑色的,天上连个鸟都没有,人在这里待上一会儿就感觉到喘不过气,很闷很压抑,死气沉沉的感觉。 豆芽仔昨晚感冒了一直流鼻涕,他打了个喷嚏说:“这里感觉就像另外一个世界啊。” 阿吉抬头看着黑压压的天空,忧心忡忡的说:“传说中哈拉浩特的黑将军住在这片土地上,黑将军的灵魂世世代代诅咒着蒙古兵,这里的草,这里的天,这里的土地和水源都受到了黑将军怨气的影响变成了黑色。” “阿嚏!”豆芽仔打了个喷嚏差点流到自己嘴里,他擦了把鼻涕说:“我看呢,这不是什么黑将军的灵魂,这里纯粹就是一块儿黑土地,可能几百年前是一大片绿洲,大量树木死亡后腐烂到土壤里,所以成了黑土。” 呀呵,我说芽仔你什么时候开窍了,都学会了分析,我指着周围说,“那你再给分析分析,这周围长的草为什么也是黑色的。” “这个嘛......” 豆芽仔想了半天,大声说:“黑土上长的草肯定是黑草,就像黑人跟黑人生小孩一样,总不能生出来白的吧?” “行了行了,别贫了,”把头看着我说:“云峰你先试试,下铲子碰碰运气,看看这里地下土层结构。” 我点头说好,转身从包里找出来了套杆式洛阳铲。 盗墓行里一共有四种铲子,洛阳铲是取土打样确定古墓位置用的,旋风铲是挖土打盗洞用的,另外两种铲子叫短柄铲和鹤嘴铲。 短柄铲是双头,一头是十多公分宽的铁面儿,另一头是三叉形状的尖头,有点像是三叉戟,但这三个尖头是平的。短柄铲方便携带,主要的用处是撬棺材。 鹤嘴铲南派用,北方很少用,这种铲子长尖头非常窄,适合在水下掏水洞子用,用鹤嘴铲水下作业时基本不会带起来泥沙,这样人在水下就能看的清楚,方便盗墓。 用鹤嘴铲最有名的一次,是十几年后的那次江口沉银盗墓,那伙人用鹤嘴铲在水下摸到了大量宝贝,包括摸出来了那枚永昌大将军金印。 下洛阳铲时有手法,北派叫一砸三转二戳。 先选个大概位置,拿起洛阳铲在地上砸一下,砸一下是标记好一个点,防止后续打偏。如果觉得可以,会把洛阳铲放在地下用手左右挫着转上三圈,这样能试验出来土壤硬度如何,如果硬度也合适,就干吧,抬起洛阳铲戳两下收回,刚好能带上来半铲土。 如此反复,不久后,一个优秀的探坑就打好了。 刚开始下洛阳铲土质还可以,不软不硬,铲子大概下到一米五左右时我明显感觉到阻力变小了。 这不是什么好现象,说明地底下有积沙层。 看到洛阳铲带上来的散沙,把头犹豫了片刻,皱眉说道:“有流沙层就不用在下了,在下也没用,铲子带上来一点儿立刻会被流沙掩盖住,这样永远打不够深度,云峰,要不做个四脚阵试试吧。” 我点头说好,收回洛阳铲后去找摆四脚阵用的铜碗。 四脚阵是盗墓贼的一种特殊手段,要是运气好,准确率能到百分之60以上。 这法子最早是南派广东帮里一个叫马六的人发明的。 早年马六盗墓团伙一共四人,这四人站在四个角落,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在四个角的位置埋上四只铜碗,这种铜碗是特制的,碗分两层,下层装水,上层装土,造型类似于以前上贡用的那种孔明碗,看着大,其实装一点儿东西就满了。 这种碗埋入地下后传音很强,埋好后人在那头趴地上小声说话,这头都能听到,很神奇。如果听着声音是往下走了,或者是往别处扩散了,这说明地下存在传音空间。 这种法子比听雷更准更方便,因为不用等下雨天,随时都能用,也不用学风水看地脉什么的,算是取巧的法子,练习熟练后就可以上手了。 我们这次来银川事先准备充分,找到铜碗后从下层注水口开始注水,为了提高准确度要确保四个碗装的水都差不多。 旋风铲挖坑快,埋好碗后,我,豆芽仔,小萱,阿吉。分散站开。 豆芽仔趴下,脸贴在地上双手捂着嘴小声说:“喂!喂!听到了吗?” 我朝豆芽仔比了个收拾,又看向另一角。 听了半天啥都没听到,我一看原来小萱正在那儿呼呼的吹气。 我说小萱你别吹气,说话! 她哦了一声,小声叫了我两声名字。 这次基本可以确认了。 我起身道:“把头,不用在打了,这地下什么都没有,声音不散。” 听了我的话把头有些失望,他点点头,说那行,大家吃点东西补充力,继续往里走。 豆芽仔是半吊子,大伙围坐在地上吃干粮聊天,豆芽仔问了一些关于找墓的问题,把头也是知无不答。 行里眼把头找墓一般是看山看水看土包,山水都算风水走势,无论掩盖的再好都有迹可循,土包是指的是封土堆,千百年后这些大墓的封土堆都变成了土山,越大的墓封土堆越大,理论上封土堆越大防盗效果越好,但这样也有弊端,就是太显眼了,招贼。 把头说他以前也干过这事,比如他想找墓下手,会坐上火车旅游,也没有什么准确的目得的,就是坐在火车窗户边观察,看路过的的那些山川景点,有时能看到某个锅盖形的山包,有时能看到漏斗尖头形的山包,这样大概率就是找对位置了。 豆芽仔吃着干粮笑道:“这好啊,旅游盗墓一举两得,没准那个姚师爷也经常坐火车呢。” 把头听后摇头一笑:“姚师爷可是旅游常客,哪趟火车他没坐过。” “对了,”听闻谈到了姚文忠,我问把头:“咱们上次在港岛和他合作,怎么近段时间没听说他有什么消息。” “是啊,哎”把头叹了声说,“两头的货款都被小红吃了,姚师爷搭的关系又是宏星老板,小红是我的人,我也没老脸再去找他了,他应该也一样,不主动联系咱们是给我台阶下。” 把头提到了宏星公司,我注意到小萱低下了头,忙说:“不找就不找吧,买卖不成仁义在,把头,红姐的事儿你不要怪自己,只要她还活着,我们终有一天还会再见面。” “你们见过姚文忠?”秦兴平忽然一脸诧异的问。 我点点头,说只是在顺德见过一次,怎么了? “没事,就问问,”秦兴平道:“干咱们这行的没有不知道这人的,我上次还听说他和人打牌,一晚输掉了十一件商早期青铜器。” 此人道上都传言他好赌,我并没有说什么,只是感叹可惜了,十一件商早期青铜器,就算是最普通不带铭文的那种三模线圆鼎,那加起来的价格也得大几十万了。 “别玩了阿吉!什么时候还在玩!干点正事儿!”见阿吉还在专心致志摁手机,豆芽仔忍不住呵斥道。 阿吉玩着手机哦了一声,他抬头问忽碌叔,在往里走是什么情况,还记不记得在哪里捡到的那块石雕板。 忽碌叔起身指着前方,开口说了一些话。 阿吉马上翻译道:“叔说在往前走能看到一口古井,那块石雕原先当井盖用的,他觉得有意思就拿回来了。” 古井? 在沙漠里打井? 我和把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这不合常识。 现代人谁都不会跑到这种地方来打水井,那肯定就是古代的水井了。要知道,在沙漠里打十几米的潜水井根本没用,根本存不住水。 可要是打超百米深的地下深水井,古代人又没有转业的打井设备,那是非常困难的。 大伙吃完后收拾东西继续出发,忽叔的记忆力很好,他用路上几棵枯死的胡杨树当参照物,我们牵着骆驼走了大概两个多小时,到了忽叔说的枯井那里。 秦兴平感叹道:“还真是枯井啊,在这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可太奇怪了。” 眼前露出地面的部分的确是井口,不过风化破坏的很厉害,井口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很简陋,我大概预估了一下井口宽度,那块石雕板的尺寸应该能盖上。 忽叔说那快石雕板是井盖,他要这样说的话问题又来了。 青石雕板年代可是西夏的,雕刻的题材是三脸观音,属于佛教题材。西夏自李元昊立国以来就一直推崇佛教,佛教是西夏国教。 如果这样看,用观音像当井盖,那就是大不敬,凡是干古董的都知道这点,比如说古玩市场里有些单独的铜佛头,石佛头,这些佛头脖子以下断面平整,闭着眼不用看都知道是假的。 古代民间敬佛,历朝历代,就没有单独只做个佛头的,真正的古代佛头,脖子下断面必然不平整,都是被人暴力破坏单独取下来的。 随后豆芽仔找来手电,照着古井里看了半天。 我说芽仔你看到什么了? “好像都是沙子烂石头啊,哎,等等。” 豆芽仔趴在井口突然说:“我好像看到一堆烂铁片儿。”<!--over--> 第23章 西夏简史 我们做了个决定,决定下到井底看看。 找来了绳子,我说我下去吧,豆芽仔说不用,他想要为团队做贡献,他要下井。 我看这井不算深里面也没水,觉着应该没什么危险,便同意了让豆芽仔下井。 把绳子捆他腰上,仔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问题,豆芽仔带好头灯开始顺着井口往下滑。 地上的绳子我们绑在一块大石头上,豆芽仔又不胖,这块儿石头足以支撑起他的重量。 这地方不知道多少年没人来了,处处显得荒凉。 豆芽仔很快拽着绳子滑到了井底。 他弯腰在地上摸了一把,大喊:“卧槽,真是铁片儿!” 把头扔下去个布袋,说芽仔快装上来看看。 等豆芽仔把东西送上来我们一看,这堆铁片生锈的厉害,边角也已严重变形,烂铁片正上方有个小眼,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起初我们看的一头雾水,所有铁片都带着小眼。 不曾想阿吉开口说了一句话,点醒了我们所有人。 阿吉说,“这些铁片以前会不会是串在一起的?” “对啊!原来是那东西!我怎么没想到!” 这是盔甲! 是以前打仗时士兵将领们穿的铁片甲! 我朝井下扔了一把铲子,同时大声喊道:“芽仔!在找找,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 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在这阿拉善最深处的一处枯井里,我们发现的东西越来越多。 有烂铁片,断成好几节的铁剑,锈迹斑斑的长矛头,箭头,还有大量散落的死人骨头,尤其是死人骨头,豆芽仔用铲子越往下挖越多,挖到后来他害怕的都不敢挖了,死人骨头太多了,那是一层压着一层,有的骨头接近风化,豆芽仔踩一脚就踩成了粉末。 他在井底满头大汗的喊:“快拉我上去!保不准有几千几万人!这他妈是个死人坑!” 把豆芽仔拉上来后他还显得惊魂未定。 不光是他,所有人脸上表情都差不多。 忽碌叔着急的大声说了些什么。 阿吉紧张的翻译说:“叔说这是黑将军战死的士兵,我们打扰了黑将军的灵魂,我们会受到哈拉浩特的诅咒!” “不要慌。”把头最冷静,他沉思片刻后说:“那些死人骨头说是西夏黑水城的士兵有些勉强了,就算有,也不会都是西夏兵。因为我们发现的盔甲兵器数量远远少于遗骸的数量。换言之,井下的骸骨可能大部分是百姓平民。” 把头分析的有地理,接下来我们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虽然最后没得到什么确切结果,但我大概了解西夏简史。 纵观古代文明,西夏是唯一不在二十四史之中的,因为后来的元朝故意没给西夏修史。 而且人们讨论到西夏时,总会感觉到这个西北之国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气息。 神秘。 唐代晚期,有个党项人叫拓跋思恭,这人帮助唐王朝平定了黄巢之乱,唐王重赏赐地,封官节度使,同时赐姓李,这人是西夏建国的奠基者。 随后李德明,李继迁继承了西北节度使,这两人苟着偷偷发育了几十年,到了李元昊这一代,他们的封地实力已经非常强了。 元昊看着自己兵强马壮,他决定不苟了,于是他对宋仁宗说,“小宋,我现在已非吴下阿蒙,咱两平起平坐吧。” 仁宗听后大怒,说你算什么东西,就凭你也敢跟我平起平坐,仁宗说你等着,这就派人去打你。 宋仁宗向西北派兵三次,接连打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口之战,瓦亭寨之战,很遗憾,仁宗一次未赢。 看自己打赢了,元昊便发来文书,他在信中说:“小宋,我知道你面子上过不去,我爷爷曾经跟着你爷爷混过,念着这份情我也不为难你,只要你承认我西夏立国,承认我是西夏皇帝,那我每年给你上贡,对辽国金国,你可以对外宣称我西夏是你大宋的附属国。” 仁宗看了元昊的信当场吐血,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答应。 自此之后,西夏开国。 这是西夏的开国故事。 再说西夏的灭国故事。 西夏大都是党项人,如今党项族早已不复存在,蒙古人恨党项人,党项人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成吉思汗的一条密令,为什么蒙古人恨透了党项人,大概率是因为成吉思汗的死和西夏人有关。 那次是蒙古人第六次攻打西夏,出发之前成吉思汗身体很好,他一顿能吃一斤羊肉能喝半斤烈酒。 可这场仗开打没多久,成吉思汗就死在了六盘山。 关于他的死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可信度很高。 说那次西夏送来了一民党项美女,这美女身材爆好,从小就学习了一身了不得的床上之艺。 成吉思汗被迷住了。 那天晚上,就在他准备横刀立马之时,这名西夏美女摸出一把剪刀。 剪刀划过,一分为二。 这位雄主因为失血过多昏迷了好几天,那个年代没有抗生素,又正逢夏季,伤口自然而然的感染了。 他在弥留之际说:我死后,你们不要为我发丧,好叫唐兀特(党项人)不知我已死去,当他们国王出来投降时,你们要灭其族,屠其城,烧其房,毁其文明,吾儿当.....”,话还没说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驾鹤西去了。 这道密令从六盘山行宫深处发出,几个小时后各大蒙古将领都收到了成吉思汗的密令。 这时,蒙古二十万大军已经包围中兴府数月有余,若不是忌惮西夏的铁鹞子军,蒙古人早就破城了。 西夏最后一位皇帝叫李现,实际上这小子不孬,他只不过是在亡国之时被他叔叔清平郡王推上了皇位,李现年轻气盛,开始时意气风发,誓要和蒙古兵决一死战,蒙古大将军们根本看不起他这个亡国之君,双方三天两头隔着城头互骂。 大概的意思就是,蒙古人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速度开门投降。” 李现回骂:“不气盛叫年轻人吗!有种你们进城来!” 双方一直骂了两了多月,后来中兴府内没吃的了,几十万西夏平民饿的不行了,每天都有人饿死,李现也没了几个月前的豪气,他把皇宫内的一点儿存粮分发给百姓,洗干净脸后决定出城投降。 蒙古人喊的口号是,只要你出城来投降,那我们就不杀人。 可结果呢,李现刚出来就被蒙古人砍了头,随后二十万蒙古人冲入中兴府,烧杀平民,侮辱妇女,短短七天时间内杀了四十多万人,党项人就此灭族。 对党项人而言,那七天是痛苦的。 对蒙古人而言,那七天是快乐的。 井下成千上万的皑皑白骨,把头推测说可能也是死于这场灭国之战。 至于是谁用观音菩萨的雕像当了井盖,盖住了这口井。 有可能是清朝和尚,也有可能是明代道士。 这已经没人能说清了。 第24章 翻井 其实来这里之前我们搞错了一件事,那块西夏青石石雕原先都以为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可没想到是用来当了井盖,阴差阳错的让忽禄叔捡走了。 就是这东西把我们引来了银川。 我估计把头和我想的一样,我们这次来要是能挖到西夏墓那绝对有的赚,因为西夏的文物太少墓葬太少,就连银川博物馆的西夏馆藏,也主要是以碎石雕碎石砖为主,精品有是有,但不多。 我问把头接下来怎么办,咱们继续下井找东西还是...... 把头看了眼枯井,沉吟道:“在找找看吧,除了烂铁片,没准还有值点钱的东西。” 我点头说好,贼不走空,不找出点什么值钱的我老觉着亏得慌。 把头颔首道:“那,芽仔还是你下去?” “不不不,”豆芽仔拼命摇头说:“刚才我就是吹牛逼,我可不想在干了,我刚才踩烂的死人骨头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云峰胆子大,我觉得还是云峰下去比较合适。” “云峰你觉得怎么样,?”豆芽仔问我。 我骂你小子就是怂包蛋,我下就我下。 用绳子把我送下去,豆芽仔喊了声接着,扔下来把旋风铲。 井下虽然死人骨头多,但并不臭,只是有一种发酸发霉的味道。 铲子随便铲两下就能翻出来几根骸骨,挖了大半个小时,我的确有了新的发现。 豆芽仔做事太急躁粗心,竟然把这东西露了。 我捡起来这东西用袖子擦了擦。 这是一件玉器,成年人半个手掌大小,玉肉青黄,雕工虽然简单的只有寥寥几笔,但刻的样子出来了,是只玉熊。 西夏时期的玉熊。 这东西料子虽然不是和田白玉,但也是用的上好的地方青玉,入手温润,有微微油性,算个物见,要是碰到喜欢高古地方玉的买家,轻松卖个大几千小一万的问题不大。 我吹了吹玉熊上落的沙尘,放到自己口袋里,拍了两下。 七百多年前,若这些人都是蒙古人杀死的,那么应该还会遗留下来一些东西,七百年前他们吃肉,七百年后我舔舔碗总可以吧,放着实在太浪费了。 果然不出我所料,仔细翻找一番后,我又找到了一根筷子状带簪花工艺的东西,我初步判定这东西应该是西夏妇女头饰上的一部分,这东西没有宋朝女人头上带的步摇精致,但好歹带点工,估计能卖千把块钱。 我挖上瘾了,擦了擦汗,我相信这下面肯定还有大货。保不齐有一两件带着西夏文的西夏兵腰牌什么的。 我站在井下跟把头商量了商量,最后决定全面清理井下,不知道这土有多深,说不准大货好货都藏在井底下。这样一来,就算我们最终找不到黑水城,有这些,在加上那块阿拉善血玛瑙原石,这趟来银川保底是有了。 我们没带桶,还是靠忽碌叔帮忙,他帮忙用树枝编了两个草框,编的很好,只要在草框底部铺一层布,用的顺手了基本不漏土。 我们几个男的轮流下井装土,余下的人在井上用绳子拔,也不分谁谁干多长时间,干累了就换人。 轮到豆芽仔下井了,只见这小子在井下神神叨叨的说:“对不住了,对不住了各位,这是乱葬井啊,风水不好,我把你们分批送上去,送你们上去洗一洗,晒一晒,拾掇拾掇自己。” 我吼豆芽仔少废话,抓紧时间干活。 井底送上来的土,骸骨基本上都被挑出来了,堆起的骸骨越来越多,我们打算临走时挖坑修个坟把这些骨头集中起来安葬。 总好过留在暗无天日的枯井中。 “我去,这是个啥,”豆芽仔突然兴冲冲的大喊:“都快来看,我找到个宝贝!” 豆芽仔翻到个小孩儿拳头大小的椭圆形印章,用清水洗吧洗吧,能看到印章底部有西夏文字。 豆芽仔兴奋的问,“印章上写的啥,是不是大官的官印,值不值钱,能值多少钱。” 印章上刻的西夏文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没人能回答豆芽仔。 因为在场所有人都不认识西夏文。 西夏文一共6000多个字,笔画繁多特别难认,有的一个字就有一百多道笔划,西夏文在清末以前就是死文字,我觉得就算银川博物馆的老研究院们也认识不了几个。6000多个字,能认识一百多个就能算厉害。 这枚印章后来卖了三万多块钱,如今回想起来感觉亏大了,要放到现在,给一百万都不卖。 清理这口枯井的活短时间内干不完,晚上露营,我们没了篷包睡袋的几个人遭罪了,阿拉善昼夜温差太大,白天热死,晚上冷死。除此之外还要小心要防着地上,别有什么看不见的爬虫毒物。 清理工作进行到第三天,终于出大货了。 秦兴平在井下送上来一筐土,这筐土都不翻就能看见,土里有一尊铜鎏金的佛造像。 鎏金磨损比较厉害,这是尊佛教护法神像,长度大概二十多公分,背后有双小翅膀,佛像开脸像怒目金刚,眼球突出嘴唇上翻,还有一点特殊,虽然看开脸是男的,但佛像身段婀娜面条,确是一位来自藏秘的女护法神。 我们当时都不认识这尊女护法神,因为不认识,物以稀为贵,这就代表这东西值钱。 值多少钱? 值60万...... 有兴趣的可以查查02年嘉德秋拍精品佛像场,那时这尊像标签上打的是12世纪空行母护法像,起拍价是12个,最后的落锤价加上佣金超过了六十个,佛像市场是08年之后才开始大涨,好的东西,价格一年翻一个跟头,08年之前,尤其是00到05这个时间段是佛像艺术品的寒冬,牛的不行的永宣官造像也不过 后来我问了朋友,朋友告诉我空行母确是藏地护法神,空行母梵语译为茶吉尼,意思是在空中行走的女人,代表智慧,大力,开怀,慈悲,传说若尘世间有受苦的女人,可在桑树下念十三遍空行母咒,皆时空行母会从桑树的树冠上落下,带领受苦的尘世信徒往生极乐。 第25章 井下屋 人有了收获就有了心气儿,苦点累点都觉得无所谓了。等把翻上来的东西归置好,大伙还想着在捞一件大货。 结果不太好,从第四天开始我们运气就不行了,一整天一件有价值的东西都没看到,倒腾上来的土里都是些破铜烂铁小玩意。 第五天有个小收获,阿吉翻到一件玳瑁带板(古人用海龟壳做的腰带扣),原先应该是在哪个男人裤腰带上别着的。 把头原定的计划是七天,七天内如果找不到黑水城就撤退,结果因为碰到了这口枯井,本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原则,不知不觉中,光这里我们就耗费了大半时间。 把头说在干最后一天,他猜应该差不多到井底了。 他猜的没错,我下了一铲子,感觉打到了井底硬石头。 所有人都加快速度,小萱和阿吉也帮忙提土倒土,一切进行的按部就班紧锣密鼓。 忽禄叔又编了两个草框,我和豆芽仔在井下搭伙干。 就在清理工作将要接近尾声时,我眼角余光一瞥,突然注意到有处地方很不一样。。 “等等。” “先别动。”我指着豆芽仔身后喊。 豆芽仔吓了一跳,忙问我怎么了。 我走到豆芽仔面前蹲下,仔细看了两分钟。 豆芽仔低头看清了自己脚下的东西,说:“嗨,吓我一跳,我以为云峰你研究啥呢,原来是块破瓦当。”说罢她打算一脚踢开。 “我!”豆芽话还没说完,他脚下突然踩踏了! 离得距离近,我下意识一把拽住了豆芽仔。 “抓到你了!我抓到你了芽仔!别乱动!” 豆芽仔双脚悬空,大喊着奋力挣扎。 我死死拽着他胳膊,用力把他拖上来了。 豆芽仔吓坏了,他惊魂未定的扭头看了一眼。 原来那些瓦当并不是一个,而是一排一排的都埋在了土里。 所有人恍然大悟,看的目瞪口呆,这里原来是个屋顶..... 我们现在正站在某处古代建筑的的房顶上。井底竟然接着屋顶,豆芽仔一脚踩空的瓦当下是个黑窟窿,大量碎石沙子顺着中间往下流。 我对上面人大喊道:“把头!秦哥!你们快下来看看!” 秦兴平第一个下来,他看后倒抽一口凉气,说这可真是见鬼了,没想到井底藏着这么大秘密,要不是我们一时起意的决定,恐怕找一辈子都找不到这地方。 掀开其他地方的瓦当,屋顶这个窟窿缺口越来越大。 把头趴着用手电看了看,开口说道:“这底下空间不小,可能是黑水城内的某处建筑遗址,通风二十分钟,大伙带好工具,下去看看。” 半小时后,我第一个自告奋勇下去。 我不懂西夏时期的建筑结构,下来后我发现周围是石头墙,有几根六七米高的粗木棍顶着屋顶,时间太久了,一半的木头已经腐朽,豆芽仔刚刚踩踏的地方,正下方有几截断了的,原先应该是顶着房顶起支撑作用。 其他人陆续下来。 “这好像没啥东西啊,空房子?”豆芽仔下来后打着手电看了看周围。 “不对,墙角那里好像有东西。”举着手电照到了西北角,豆芽仔说那里有个东西。 我们走过去一看,是一团黑布,黑布下的轮廓看着像是一个人。 阿拉善常年干旱少雨,沙子又有很强吸水性,密封空间下布料干的接近风化,我伸手向前一拽,布料脆的像豆腐一样,一碰就碎。 猛的看清盖着的东西,小萱惊呼一声捂住了嘴。 竟然是一具干尸。 更诡异的是,这是一具大肚子干尸。 白骨我见多了,可干成这样的尸体真是头一次见。 尸体表面皮肤干瘪塌陷,脸上五官缩成一团,头顶上还有几根稀疏的头发,看头发长度,这具干尸生前生前应该是个女的。 镇定心神仔细观察后,把头指着干尸说:“你们注意看尸体肚子。” 我点头说:“我也注意到了把头,干尸肚子没塌,鼓的很大,可能是她生前怀孕了?” “哪能啊,”豆芽仔道:“就算怀孕了也不会这么大,胚胎早就风干缩水了,我看这干尸肚子里有古怪。” 其实豆芽仔说的有道理,若是几个月的胚胎,一旦脱水后肯定会干,干就会收缩,不会像眼前的尸体肚子这样向外鼓。 把头和秦兴平对视一眼,开口说:“我对西夏丧葬习俗不了解,西夏大部分人是党项人,党项人又是古羌人后裔,国内研究古羌的人也不多。云峰。” “知道了把头。” 深呼吸一口,我掏出匕首上前。 小萱和豆芽仔紧张的看着我,不傻的都知道我接下来要干什么。 我默念一声对不住了女士,随后开始下刀。 刀很锋利,切下去手感有点像是在切腊肉,尸体干缩的已经皮肉不分,我一点点往下化拉。 “呕!”小萱忍不住,背过身不敢看。 “什么东西这么硬?”我感觉自己手中刀子碰到了铁块似的硬物。 忍着恶心伸手进去掏了掏,很快,硬实的触感传来,我摸到一块三角形的硬物。 等把这东西拿出来,在场众人都吃了一惊。 干尸肚子里的这东西,是一个二三十公分高的黑色铁塔,我刚才摸到的是塔尖,塔尖恰巧就是三角形的。 豆芽仔蹬着眼睛说:“乖乖,怎么人肚子里藏着托塔天王的宝塔?” 我们开始研究这东西。 三十多公分高的铁塔上下分了六段,每一段塔身上都做的有门有窗,门两边刻有比篆书笔画还要复杂的西夏文小字,塔尖两侧有四个飞檐,飞檐上悬挂着两个指甲盖大小的铜铃铛,原先应该是挂着四个,那两个不知道去哪了。 塔座周围刻有九瓣莲花,用立体浮雕的手段刻了一圈小型佛像,这些凸出的小型佛像有的带背光,有的不带背光。 这是一座佛塔。 我能清楚听到自己心跳,砰砰的跳。 直觉告诉我这东西很不简单。 古代的确有专门做铁塔的,但品种很少,比如乾隆为其生母做的纯金感恩发塔,还有文昌塔,摆在死人棺材下的魂塔(瓷土烧的,类似魂瓶)。 在就是佛塔。而佛塔里有一种塔更加稀少珍贵,有人把这种类的塔都统一称呼为: 阿育王塔。 第26章 回银川 常年接触古董的人很多都听说过这个词,但要说亲眼见过上手的,极少极少。 这东西有多少,拿耳熟能祥的汝窑瓷做对比,当时修订统计的北宋清凉寺汝窑一共有63件半。 而关于阿育王塔,发现的,知道的,总共就27件,个别还有破损修复,这东西在古代就是宝贝。 虽然干尸肚子里的这尊个头比较小,但那也是货真价实的真货,照把头的话说,有了这东西其他的都可以不要,能够安安心心过个好年。 这里除了这尊塔,余外没有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挖坑埋了那些白骨,顺便给那具干尸也给入土为安了。 把头入行这么多年之所以能安安稳稳没出事,除了他的人脉技术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把头这人知道进退。 好比他看好一个大坑,当时就会结合周遭的环境情况给自己定一个时间,他说三天,三天内这坑要是没搞完,那就要收工,不会漫无目的耗着,作为外地人多耗一天就多一分风险。 这么干就像鼹鼠一样,白天藏在树洞里什么都不管,等到了晚上才会出来觅食活动。 当时在扈特部落里把头定的就是七天时间,带的水和食物基本上也刚够往返,如今时间到了,在加上我们收获不小,把头决定明天一早离开这里。等这批东西出手后,如果还要来找黑水城,到时在定时间日期。 这次收获有河磨玉玉熊,佛像,玳瑁带板,西夏文铜印章,阿育王塔,还有一堆铜杂件帽冠衣扣,把这些东西打包好绑在骆驼上,休整一晚后我们踏上了返程。 返程还算顺利,大概三天后我们回到了扈特部。 虽然此行暂时没找到黑水城,但这次收获不小,这都多亏了阿吉和忽碌叔帮忙,为了表示感谢,把头问阿吉和忽悠叔有没有什么要求,能满足的话我们尽量满足。 阿吉想了想说,他想要一台新的发电机, 把头又看向忽碌叔。 忽碌叔开口说了一些话,阿吉帮忙翻译道:“叔说他想要一个娃娃。” 豆芽仔正拿着碗喝水,闻言噗的吐了出来,“啥玩意?娃娃?忽碌叔你还没结婚?” “什么啊,”阿吉道:“叔孩子都三个了怎么会没结婚,你说这话什么意思啊。” 豆芽仔含糊着说:“结婚了还要那玩意,就你那大粗胳膊,别打气打爆了。” 我说芽外你说啥。 豆芽仔摇头说,“算了算了,听不懂就算了,当我什么都没说。” 原来,忽碌叔说他想要个娃娃是替他小女儿要的,他小女儿才六岁半,一直想要个胳膊腿都能动的洋娃娃

相关推荐: 军师威武   沦陷的蓝调[SP 1V1]   人妻卖春物语   修仙有劫   她太投入(骨科gl)   被觊觎的她(废土 np)   高达之染血百合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将军宠夫   生存文男配[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