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神秘复苏:我为姜尚,敕鬼封神 > 第113章

第113章

他们的立足之地,刘备号称仁义,他那两个义弟可和仁义不沾边。” “不急不急,刘玄德仁义,我们家主公比他还仁义,这才哪儿到哪儿。”郭嘉语气轻快,让门房去里面传话,然后率先迈进大门。 青州的事情暂且不急,有张郃和太史慈在,刘备翻不出水花,就算张郃和太史慈压不住,隔壁还有臧霸,再多阴谋诡计在强悍的大军面前都是虚的,关云长和张飞能打,他们的将士比那俩人还能打。 实在不行,还可以开门放吕奉先,让武将们比拼武力,要害怕的从来不是他们。 府上草木旺盛,迈过大门就能感受到阵阵凉意,微风拂面吹得人恨不得在旁边支张小榻睡个午觉。 郭嘉遗憾的收回目光,轻车熟路的穿过层层连廊,书房处已经有人候着,看到他们过来立刻挑起竹帘,将茶水点心全部送进来,然后才轻手轻脚离开。 “主公府上又出了新吃食?”郭嘉看到茶水旁边的精致托盘眼睛一亮,催着荀彧沮授赶紧坐下说正事,说完了他们好一块儿品尝新吃食。 原焕放下笔,揉揉手腕说道,“前几日庄子里送来几筐鲜桃,璟儿和奕儿要去书院读书,便让厨房将桃子做成点心,两个小家伙喜欢,想来你也不会讨厌。” 郭嘉眨眨眼,歪着脑袋看着他们家主公,总觉得这话听起来怪怪的。 两个小家伙喜欢为什么他也喜欢,他又不是小孩儿,这是拿他当小孩儿哄了? 荀彧轻咳一声,未免郭嘉语出惊人打乱思路,连忙拿出战报递过去,“主公,乌程侯已经拿下陈国,陈王刘宠也败在子龙手下,如今那十万陈国大军尽数成为阶下囚,只等主公下一步的命令。” 原焕挑了挑眉,“打完了?” 他知道刘宠废,也知道郭图废主公,但是没想到这俩人加起来威力能那么大,这才过了几天,刘宠的大军是纸糊的不成? 就算是纸糊的大军,十万人也能糊得整座城不能动弹,不是说刘宠之勇武在汉室诸侯王中无人能出其右吗,怎么带起兵来和平时完全不一样? 沮授嘴角微抽,点头回道,“打完了,乌程侯和子龙将军的战报一前一后送到白马津,间隔甚至不到一天。” 陈国离白马津比谯郡近得多,不算路上耽搁的时间,这个速度已经很是恐怖,再算上传令兵从谯郡到白马渡,他毫不怀疑乌程侯这边打下陈国,谯郡那边陈王刘宠就被打趴下了。 原焕看完两份战报,感觉自己对刘姓诸侯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祖祖辈辈不让他们插手政事不是没有用处,要是放在朝廷有余力平乱的时候,镇压诸侯王不比镇压乱民迅速得多? 郭公则啊郭公则,那可真是个大宝贝。 第105章 烽火不熄 原焕放下战报,表情有一瞬间的难以言喻,好在很快恢复正常,“伤亡可有统计出来?战后的抚恤让他们不要太吝啬,若是不能让阵亡将士的家眷过上安稳的生活,只会寒了其他将士的心。” 沮授正跽而坐,肃着脸答话,“乌程侯和子龙将军只送了捷报,我军伤亡尚且未知,不过看他们二人捷报中的描述,想来我军损失不会太大。” “希望如此。”原焕点点头,然后侧身看向荀彧,“陈王刘宠攻略郡县为豫州将士所捉,朝廷无论如何也会往豫州派人,文若先前写好的信可以送出去了。” 朝廷能用的人寥寥无几,青州那时能找出个士孙瑞已经难得,这次豫州出事,王司徒不想让袁术兼领豫州牧,就不会放任豫州牧的位子继续空着。 王允自己肯定不会往外跑,其他人要么年老要么资历不够,还有就是对他不忠心,一旦放出去立刻就能和朝廷反目,挑挑选选筛筛捡捡,就算没有他上书推举钟繇,能选出来镇守一州的大臣也非钟繇莫属。 至于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上书朝廷,当然是为了给王司徒找不痛快。 没有只能他给别人下绊子,不能别人给他找不痛快的道理,王允把持朝政的时间已经不短,飘也飘够了,现实情况说明他没有能力带着小皇帝重回洛阳,也没有那个心气儿复兴大汉,再留在长安也只是拉上那群说话没什么用的大臣瞎胡闹,既然如此,不如早些下去找他的老对头董卓。 政令出不了京城,州郡已经各自为政,王允再看不清形势,等着他的只能是“病故”。 钟繇和冀州没有联络,荀彧给他写信也是私交,但是放在王司徒眼里会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准,毕竟钟氏荀氏皆是颍川大族,钟繇和荀彧又是几十年的交情,他这个冀州牧又赶在这么个时间点上书朝廷,怎么看都能看出招揽的意味。 说实话,他也的确心存招揽之意,就是不知道钟元常是什么态度,如果愿意,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如果不愿意,那就只能委屈他被王司徒误会了。 荀彧领命应下,想了一会儿又问道,“主公,元常到豫州之后,真的要着手重建洛阳城?” 洛阳城在司隶,从豫州过去的确很近,但是豫州牧毕竟不是司隶校尉,即便现在司隶校尉在长安护卫天子,洛阳旧都也不是豫州牧该管的地方。 “只是将话放下给朝廷表个态,洛阳城肯定要重建,不过不用非得是现在,钟元常抵达豫州之后首先要做的是安抚豫州百姓,而不是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重建旧都。”原焕笑着摇摇头,“钟元常拎得清轻重缓急,就算有条件让他重建洛阳城,他也不一定乐意干这事。” 他是朝廷派去的州牧,手握天子之令,最先做的肯定是传布仁声安抚百姓,不管百姓还认不认远在长安的天子,他都不能略过这个过程,否则面子上过不去。 朝廷没有实权,朝臣的拉帮结派却愈演愈烈,想外放出来掌握实权的人大有所在,保不准被谁盯上弹劾,州牧的位置就成了别人的了。 王允清醒的时候会顾忌资历才干,被哄到头昏脑涨之后可不会再管派出去的人有没有资格,毕竟天下已经乱了,出身卑微却身居高位的人不在少数,派什么人去豫州当州牧都不显眼。 荀彧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也是,元常沉稳持重,回到豫州也不会插手豫州之外的事情,而且豫州的情况和别的地方不一样,想在那里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钟氏是颍川大族,颍川位于豫州,如果放在别处,本地人来当州牧轻而易举就能上任,但是豫州不一样,豫州的世家大多,只颍川一地就已经很难打理,更不用说整个豫州。 袁术出身够高,表面上看去豫州各郡的太守都是他派去的,也就是他不过问郡县内部政务,但凡过问就能知道在世族林立的郡县当父母官有多艰难。 再不济袁公路会不顾颜面直接动兵用强,那家伙嚣张跋扈惯了,做事不过脑子,想干什么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那些大族顾忌着家族的未来不敢和他硬刚,袁术可不怕,在他眼里,普天之下没有哪家比汝南袁氏更厉害。 钟繇不会像袁公路一样胡搅蛮缠,他只能以理服人,而以理服人之路向来难走,形势瞬息万变,先把信送过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荀彧回过神来,说完战事又提到这些天挑出来的能用之人,“士子们热情高涨,还有不少名士往邺城来,这次挑出来的人不光能补全邺城的空缺,还能派去其他郡县。” 他们现在不缺银钱发的起俸禄,可以往郡县增添官吏,这一批人补上空缺,所有人都能松一口气。 想起官府给官员开的俸禄,连荀彧这等君子也不得不感叹有钱就是好。 原焕接过名单,“这士孙萌,和青州士孙瑞有何关系?” 士孙这个姓不多见,新上任的青州牧也是这个姓,邺城立刻也跟着出来一个同姓之人,实在没法让他不多想。 姓士孙,名萌,字文始,名儿还挺可爱。 荀彧能把人写进名单,肯定已经查过他的背景,他倒不担心这人有问题,单纯只是好奇这人是谁。 “士孙文始是士孙君荣之子,此人和王粲王仲宣仲宣交好,早在长安开始混乱之时就结伴来到邺城,二人皆是君子,不会因为士孙君荣就任青州牧而对冀州不利。”荀彧解释道,“王仲宣原本想去荆州投奔刘表,他和刘表是同乡,去荆州也算有个照应,不过士孙文始听闻邺城有座藏书万卷的藏书楼,二人这才来到邺城。” 他说的长安开始混乱,乃是冬日里小皇帝数次开仓放粮惹得长安百姓混乱争抢踩踏出人命的事情,朝廷几乎稳定不住城里的秩序,出了那事儿之后,不少有家底的人都想法子离开了长安。 这份名单是荀彧一个一个整理出来的,每个人的来历都清清楚楚,不然他也不敢写到名单里。 原焕听到王粲这个名字感觉有些熟悉,看着士孙萌下面的名字,好一会儿才从记忆中翻出这人是谁,“山阳王粲,司空王畅之孙。” 只说名字或许不清楚,但是说起他的另一个名号知道的人就多了,王粲王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文才出众才华斐然,被后世称为“七子之冠冕”。 如果说到这里还不清楚,提到“鸣驴送葬”总要知道了。 王粲和曹丕、曹植兄弟两个交情都很好,随曹操南征孙权,返回邺城途中病逝,曹丕带着文人们给他送葬,说起王仲宣生前最爱听驴叫,如今他英年早逝,生前好友为什么不学驴叫为他送行呢? 于是,一片驴叫之声响起,这就是著名的“鸣驴送葬”。 王粲最开始投奔刘表不受重用,建安年间长沙太守张羡举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之兵反叛,刘表起兵时让他写檄文,写完之后送过去,刘表这才发现这个同乡虽然其貌不扬,但是文采是真的不错。 一篇《三辅论》词章纵横,以示师出有名,举兵乃是为了平乱,而不是心血来潮看谁不顺眼就打谁。 人才啊! 刘景升对王仲宣惊为天人,自那之后,但凡需要写文章的地方都有他的身影。 除暴安良需要他,劝隔壁袁绍家的儿子们不要兄弟阋墙需要他,乃至最后刘表病死刘琮继位,劝刘琮投降曹操的还是,因为学识广博,投降曹操后在曹老板身边也颇受重用。 行走的笔杆子,说的就是他王粲王仲宣。 原焕失笑一声,放下名单说道,“有王仲宣在,以后文若能省下不少写文章的功夫。” “主公所言甚是。”荀彧笑着回道,他忙起来的时候总会有地方疏漏,起草公文这种事情又不敢交给郭嘉来干,那小子随性惯了,就算有意识的收敛,字里行间也能挑出不妥之处。 王仲宣文采好,来官署干这种事情再合适不过。 郭嘉听出荀彧话中的意思,撇撇嘴小声嘟囔,“我写了,我真的写了,问题是我写了之后文若还得重写,然后他就不让我写了,这是他的问题,不能怪我。” 他的文采也不差,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前人典故也信手拈来,写什么都不在话下,他都那么艰难的改了又改,天知道他荀文若为什么还要重写。 怪他写的太好了? 郭鬼才很不开心,索性不等他们,自己夹起托盘里的桃子点心化悲愤为食欲,只要他吃的够多,赚到的就不是别人。 软软的桃子饼香甜可口,上面还淋了蜂蜜,新鲜桃子和细面一起和成面糊做成小块的点心味道好得好,难怪两个小家伙喜欢,他这个小孩子也喜欢。 * 日落西山,谯县解了大军围城的困境,很快恢复正常。 十万大军没地儿去,只能关在城外的军营里,谯县虽是豫州治所,也没那么多空地方关押降卒,要不是南阳那边及时送来粮草,只怕不到三天,十万降卒就得断粮。 陈王刘宠还有军中说得上话的将领被带走单独关押,他们这些小兵没有单独关押的待遇,可让他们跑他们也不敢跑,就算能跑出去,没跑两步也得被抓回来,在这儿有吃有喝,虽然吃的不好,好歹把肚子填饱了。 大营外面,赵云听着亲兵的汇报,眉头皱的能夹死苍蝇,他本来以为陈王带来的兵马会很难缠,刘宠号称十万大军,结果可好,十万大军里有八万都是从田里抓的民夫。 剩下那两万也不都是正经训练出来的士兵,毕竟陈国只是一个诸侯国,也不是什么军事要塞,国中能有两千兵马都是看在他是宗室王爷的份儿上,像陈国隔壁的梁国,别说两千兵马,除了王府那不到百人的护卫,官府里的吏卒都不归王府管。 陈王再怎么勇武也是被朝廷打压了几百年的诸侯王,他早该想到这里的,现在谯郡多了那么多民夫,留他们在这里白吃白喝很不妥,他们不缺粮也经不起这么消耗。 要不趁乌程侯还在陈国,把这些人送去给他安排? 赵云暗自点头,说干就干立刻吩咐人清点降卒数目送回陈国,兖州的屯田成效非常好,乌程侯应该很有经验,把这些农夫送过去给他差遣完全没毛病。 第106章 烽火不熄 赵云没干过战后安抚百姓的活儿,让他打仗可以,整顿降卒也行,可这满营名为降卒实为农夫,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就算在南阳,安抚百姓也是志才先生的活儿,他只需要练兵就好,其他什么都不需要他来担心,想练出一支纵横疆场的精兵不容易,他想和吕奉先高伏义一样独当一面,手下必须要有一支看得过去的军队。 南阳看似四面受敌,实际上却没看上去那么危险,袁公路出身汝南袁氏,又有他们家主公这个兄长在,不管是荆州刘表还是长安朝廷都不敢轻易动他。 没有把握一下子把人打死,将来就是后患无穷,谁也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袁术对政务不上心,赵云和戏志才到南阳之后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有人给他们使绊子,之后就是各忙各的,纪灵勇武却不懂谋略,南阳的兵马不少,但是战斗力并不算高,不然也不至于和袁绍打了那么长时间依旧打不出结果。 要知道那时候袁绍只是渤海太守,而袁术名为南阳太守,实际上掌握着南阳郡和大半个豫州,两个人兵力相差悬殊,却能打得势均力敌,足见袁公路手下的兵是什么样。 额,或许还有乌程侯带兵出走的缘故。 总之就是,赵子龙在南阳练兵练的是火气直往外冒,从最开始想要和吕奉先的并州铁骑相提并论,到现在只想练出一支军纪严明的普通军队,他觉得他已经把要求降的低得不能再低了,万万没想到还有更令人震惊的兵。 山贼作乱时没有兵器直接扛着锄头农具往外冲情有可原,陈王刘宠是个诸侯王,还是个以勇武得名的诸侯王,武器不准备齐全就把人拉上战场,是让这些人冲上来找死的吗? 就算是以此来显示他们人多也不至于干出这种事情,简直离谱。 投降的士兵可以整编重新训练,农夫连兵都算不上,他手底下现在不带新兵,把他们编入新兵营也不现实,还是送回原籍种地去吧。 趁现在乌程侯还在,可以让乌程侯帮忙解决,等明儿乌程侯回兖州,再想找人帮忙可没

相关推荐: 我的傻白甜老婆   乡村桃运小神医   桃源俏美妇   鉴宝狂婿   这个炮灰有点东西[快穿]   乡村透视仙医   弟弟宠物   神秘复苏:鬼戏   虎王的花奴(H)   一枕欢宠,总裁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