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到吕奉先的大部队,等我和他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再说。” 好不容易有机会见识勇冠天下的吕奉先作战,不切磋切磋他实在心痒痒,等打完黑山贼,他和吕布就又是同僚,到时候想打都找不着机会。 吕大将军事儿多,较量也只找张文远和高伏义那样的大将,他只是个小小小小的小都尉,想和人家较量够赶不上躺儿。 一个二个都嫌弃他年纪小,嘿,这回让他找着机会了吧。 太史慈刚吃了两口就被他惊的放下了筷子,“没发烧啊,怎么开始说胡话了?” 这话小霸王可不爱听。 虎崽子哼了一声,把筷子塞回去催着他赶紧填饱肚子,他马上要和张燕一起打吕布,到时候山寨里的残余贼众都得他太史子义来处理,不吃饱哪儿有力气干活。 太史慈唉声叹气的埋头吃饭,似乎理解乌程侯的脾气为什么那么火爆了,家里的孩子那么能惹事儿,他脾气不火爆点还真镇不住。 孙策心情好的很,还有心情吹口哨,等太史慈吃完之后自己把剩下的酒肉干掉,然后蹦跶着跑出去。 他这可怜的兄长病入膏肓,病入膏肓的病人饭量肯定不能太大,所以他每次过来带的都是一人份的饭菜,还好他刚进山寨的时候一吃成名,所有人都知道他饭量大,他一个人的分量和寻常两个人的饭菜也差不哪儿去。 先让一天只有一顿饱饭的太史子义吃饱,他吃不饱还能半夜去厨房找东西吃,就算张燕来了,他也能说他是打仗太累饿的快。 世上没有只让打仗不让吃饭的道理。 于是乎,大虎兄弟能吃的人设深入人心。 张燕又一次听身边人汇报粮草告急,捶着脑袋头疼不已,不能再拖了,再拖下去局势对他们更加不利,他们这边刚打了几次胜仗,正是士气上涨的时候,如果不能一鼓作气拿下常山郡,粮草告罄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立刻点兵,迎战吕布。” 常山郡,吕布和麹义分别守在不同的关口,骑兵不适合进山作战,与黑山贼正面交锋的任务就交给了他们,麹义手下步兵居多,便分出精力和山里的孙策太史慈配合。 经过几次围剿,山里的黑山贼已经如惊弓之鸟,如果没有张燕主动带他们出战,官兵进山围剿只能事倍功半。 黑山贼良莠不齐,除了张燕身边的那些人看着像兵,其他尽是些手无寸铁的流民,冲到战场上也只有送死,吕布麹义这些天杀敌只杀贼首,冲进阵中先喊上一句“投降者不杀”,然后砍瓜切菜一般杀几个贼头子立威,效果立竿见影好的不得了。 只是这次,黑山贼似乎倾巢而出,他这边喊“投降者不杀”,那边张燕看到了立刻把人射杀,动手还挺干脆。 吕奉先这些天斗志昂扬,察觉出张燕想要背水一战定胜负,调转马头直直的朝贼众中间的贼头子冲去,“张燕老贼,可敢与我一战?” 吕大将军骑术高超,赤兔在他胯下灵活的好似成了精,一路横冲直撞,所到之处人仰马翻,没有谁能挡得住煞气四溢的天下第一猛将。 就在这时,张燕身旁忽然冲出一员小将,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愣愣的就迎了上来,“想和我家首领交手,先过了我这关再说。” 话音未落,人已经冲到跟前,旁边的山贼被吕布吓的肝胆欲裂,愣是在双方交战正酣的情况下给他们腾出了一片空地。 一时间刀光剑影打得不可开交。 张燕看着和吕布打得旗鼓相当的大虎兄弟,再一次感叹捡到宝了。 战局中间,吕布对这不知轻重的虎崽子咬牙切齿,“老子出手可不留情面。” 识相的赶紧办正事儿。 孙策反手挡下直面而来的攻击,挑了挑眉笑的开心,甚至还有心情挑衅,“怕你咋滴,我孙大虎长那么大,打起架来从来没怂过。” 马声嘶鸣兵器交错,阳光下的少年郎身姿挺拔,端的是傲气凌霄。 “好小子,上赶着讨打是吧。”吕奉先头顶紫金冠在日头下熠熠生辉,鲜艳的雉鸡翎在战场上很是显眼,几十斤重的方天画戟在他手中挥舞自如轻若无物,丹凤眼眯起来煞气凌冽,再冲上去就不像刚才那样收着劲儿了。 孙大虎? 好极了,他教训黑山贼孙大虎,揍的不是乌程侯之子孙伯符,如果带回去的是个半死不活的虎崽子,乌程侯不能找他的麻烦。 毛都没长齐还敢在他面前挑衅,出门一趟可把他厉害死了。 第93章 烽火不熄 * 太行山中的黑山贼侵扰郡县,冀州方面派出吕布和麹义两员大将清剿贼寇,山贼粮草不足后方不稳,在张燕破釜沉舟准备决一死战的时候,麹义率兵绕进贼寇大本营,直接从后方抄了他们老家。 山贼缺吃少喝士气严重不足,能打的尽数被张燕带走,留在山里的只剩下老弱病残,官兵势不可挡所向披靡,摧枯拉朽般将躲在山里的山贼营寨尽数摧毁。 麹义麹将军带着大军犹如神助,走到哪儿打到哪儿,贼窝藏的再严实都能被他们找出来,一路杀到张燕的老巢,官兵人挡杀人神挡杀神的名声已经传遍整个太行山,不等他们开始冲锋,留守在后方的山贼便主动缴械投降。 黑山贼尽数束手就擒,冀州军大获全胜。 以上,是传到百姓耳中的版本。 事实上,张燕刚把能打的青壮带走,太史慈就开始在留守的贼寇中散布消息,他和孙策一共只带了三千多人,这三千多人分布在太行山中不怎么显眼,但是用来散布消息完全不是问题。 张燕手上没有太多粮草,所有的东西都紧着他的亲信用,其他各部山贼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对这种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早就有所不满,他们落草为寇加入黑山贼讨生活,为的就是能填饱肚子,现在当山贼也吃不饱,他们何苦冒着被朝廷清剿的危险继续给张燕卖命。 当流民没准儿还能从官府讨口赈灾粮,当山贼别说讨赈灾粮,不被官兵抓了砍头都是他们跑的快。 听说冀州各郡县对流民的待遇特别好,不光管吃管住,还分给良田让他们耕种,官府分给他们的良田,绝对没有地痞流氓敢抢。 虽说每年的收成要拿出一半来交给官府,但是他们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别说拿出一半给官府,只要管吃管住,就算田里的收成全部上交也不成问题。 天下乱成这个样子,他们要是能活下去,也不会背井离乡落草为寇,还不是因为有地种也填不饱肚子,为了活命才成了流民。 既然当山贼同样是没饭吃,他们为什么不试试投靠官府,他二大爷的表弟家的婶子的大儿子逃到冀州的时候报名入籍冀州,那人和他们一样,都是空有一把子力气的普通人,听说现在不光有田有房,还娶了媳妇生了个大胖小子。 谁不想要媳妇孩子热炕头的安稳日子,手里存不住东西算什么事儿,朝廷赋税那么重,他们在老家的时候手里也攒不住东西,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在冀州好歹还有口饭吃,至于娶媳妇,他们能养住自己已经不容易,就不奢想娶妻生子了。 就是不知道官府愿不愿意接受他们。 他们已经落草为寇,官府对山贼的态度向来都是杀无赦,他们贸贸然跑出去,万一被当成侵扰郡县的贼兵该如何是好? 额,他们好像的确是侵扰郡县的贼兵。 张燕带走主力出去打仗,留在山里的人无所事事,各种小道消息传的飞快,短短几天时间,所有人都蠢蠢欲动想要弃恶从善改邪归正。 他们不是首领的亲信,首领打下常山郡也不一定有他们多少好处,反正去哪儿都一样,为什么不选能吃饱肚子的地方卖力? 太史慈时刻盯着各处山寨的情况,八百里太行山中得有八百个不同的山寨,其中大多数都不成气候,把山寨的位置报给山外的大军,轻而易举就能把山寨平了。 吕布那边和张燕的主力作战,麹义这边顺着太史慈提供的消息清扫山寨,两边如火如荼进展飞快,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太行山里的山贼就被清扫一空。 太行山绵延八百里,半个月的时间只走完都不容易,按理说一边清剿山贼一边前进更不可能走完整座太行山,架不住他们人气太高,自从最开始几座山寨的山匪被成功招安,事情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山里的贼众都在盯着官兵的动作,发现他们对待山贼真的没有杀无赦,立刻拖家带口带着弟兄们往外冲,人数之多速度之快,看的太史慈这个深入敌后的细作都震惊不已。 他单知道山里的贼众多,可是怎么也没想到人能多到这种地步,怪不得张燕不肯分出粮食给亲信之外的山贼,不患寡而患不均,这乌泱泱的那么多人,给谁都没法让大家都满意,不如谁都不给。 太史慈和麹义里应外合,很快将主动来投的山贼收拢到手下,等吕布那边传来张燕伏诛的消息之后没有过多停留,很快收拾东西带着被收编的俘虏离开太行山。 藏在山里的贼众数量太多,他们只带了几千兵马,能处理军务的没几个,那么多人登记造册天知道得忙到什么时候,索性全部带回去等主公安排。 麹义他们带了几十万的山贼俘虏,速度比吕布那边慢了不少,等他们回到邺城,荀彧已经安排好人手来安置那些不知道在山里躲了多久的流民贼匪。 躲进山里的大多是青壮以及身体强健的妇人,山贼头子没那么好心,真正的老弱妇孺在开始逃难的时候就被抛弃了,能落草为寇就说明身体底子不差。 所有人原籍何地、年纪大小、家中几人等各种事情都要统计,他们既然到了冀州,就要听从官府的安排,在天下没有平定之前,绝对不能像之前那样到处乱跑。 事实上这话不用强调,那些上赶着当俘虏的山贼也不会乱跑,他们经历过兵荒马乱,经历过颠沛流离,当过农夫当过山贼,所求不过是能填饱肚子,只要有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能干什么。 几十万人聚在邺城周边,负责城防的将士们提心吊胆,生怕那些人贼心不死忽然发难,荀彧沮授也没想到会有那么多人,请示了他们家主公之后,令人将这几十万流民俘虏打散分到各郡县集中管理,不然那么多人全部聚在邺城外面,不知道的还以为邺城被围攻了。 天气干燥,炎热来袭,邺城繁华热闹,车马商贾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只有傍晚太阳落山后能得到几分阴凉。 州牧府邸,草木精心修剪掩映在楼阁之中,仆从侍女淡定从容穿梭其中,更显得宅邸典雅雍容。 麹义和太史慈穿过静悄悄的回廊走了许久,走到宽敞的庭院外,整理盔甲打起精神迈过门槛,跟着带路的仆从前往书房。 宽敞的房间已经准备好席位等着他们过来,温和清雅的俊美青年神情闲适坐在书案后面,听到动静后抬眸笑道,“坐吧。” 两个人规规矩矩行礼坐下,脊背挺直准备回话。 “文泰和子义剿匪辛苦,夏日炎热,正好这次回来好好歇歇。”原焕温声说着,简单夸赞了几句,然后才问道,“这次一共收拢了多少山贼?” 麹义有些兴奋地回道,“足有三十五万,具体情况要等文若先生统计出来才知晓,不过那些俘虏多是青壮,让他们屯田有点浪费,编练成兵不可小觑。” 三十五万俘虏,能编成兵的怎么说也得有三十万,那么多人都打发去种地多浪费,反正主公手下将领多,一个人分几万多好。 太史慈看他越说越离谱,连忙戳他两下让他冷静冷静,有些话私底下说也就算了,怎么能在主公面前胡说八道。 麹义正在兴头上,完全没有注意到太史慈的提醒,洋洋洒洒说了一通让那些山贼当兵的好处,然后眼巴巴的看向他们家主公,希望能给他分点兵。 他比吕奉先好打发多了,他的兵不需要配马,马多贵啊,他只要人就满足了,不管多逃滑的兵油子,他都有把握把人操练出来。 当兵和当山贼是两种感觉,虽然他没当过山贼,但是他见多识广,也知道那些山贼是什么情况,反正不管什么身份,填饱肚子都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们这里吃饭管饱,只这一点就能让绝大部分士兵没有找下家的理由,毕竟纵观整个大汉,伙食能和他们冀州军相比的不多见。 这回带回来的俘虏当过山贼当过流民,训练起来比新兵蛋子容易的多,只要能练出点模样,上战场后战斗力也比其他军队强,这些都可以说是死人堆里拼出来的人,只要能培养起来,他们冀州的战斗力至少要翻上一番。 乱世之中兵越多越好,难得有送上门来的兵,让他们去种地岂不是划不来。 原焕坐正身子,心道果然人以类聚,吕布回来之后先说的也是这些,从俘虏中挑出一部分入军籍,百姓就不用提心吊胆担心服兵役,正好一举两得。 冀州钱粮丰足,又不是养不起那么多兵,就把那些俘虏分到他们手下当兵呗。 他们冀州的确钱粮足够,但是陡然间增加那么多士兵还真不太可以,最多遴选出十万精锐分到各个将领手下,其他人还是得老老实实种田,亦或是跟张郃一起去青州屯田。 麹义听到最多遴选出十万精锐那里忍不住喜笑颜开,十万也行,他不嫌少,冀州那么多将领,他麹文泰排不上第一也能稳稳占据前三,十万精挑细选出来的兵,怎么着也能分他两万。 两万大军,再加上他手上现有的几千兵马,带出去多有牌面。 嘿,他麹文泰也是能统领几万兵马的大将了。 这年头出门报兵马数量都要夸张着来,两万多人稍微夸大一下,他手下怎么着也得有十多万大军。 至于被挑剩下的那些山贼是种田还是挖沟修路,和他有什么关系,他又不是张文远那个爱带着士兵干徭役的家伙,他的兵就要和他一样上阵杀敌。 太史慈:…… 唉,一个二个的都靠不住。 原焕心中想着要给这些将领什么奖赏,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听着两个人汇报太行山中的情况,小半个时辰之后,太史慈和麹义结伴离开书房,他才从书桌下面的暗格里抽出几张纸提笔写字。 在匠人们的不懈努力下,作坊终于琢磨出了又便宜又能大量生产还能用来写字的纸,虽然这些纸看上去其貌不扬,甚至有些丑,但是仅仅能用来写字这一点就足以让天下士人人惊喜不已。 纸张比竹简容易携带,邺城藏书楼里那么多书供人阅读,用竹简传抄不知道要搬多少竹简,用纸来抄写就容易多了,原焕让人在藏书楼附近的大街上开了家铺子,专门贩卖作坊里制作出来的纸,价格让大部分士人都能买得起,先把纸弄出来,再让匠人们研究怎么把整本的书印刷出来。 几百上千年之前就有印玺,印玺和印刷的原理差不多,民间一直没有研究出印刷的技术,不是匠人们研究不出来,而是没有供他们大量印刷字迹的纸。 现在只是开始,等到邺城书院开始正式招生,到时候要打的才是真正的硬仗。 不流血不动刀兵,却不代表死不了人,世
相关推荐:
林枫苏慕白天赋无敌的我一心只想苟活
万古神尊
镇妖博物馆
蝴蝶解碼-校園H
顾氏女前传
猛兽博物馆
恶蛟的新娘(1v2)
桃源俏美妇
荒野直播之独闯天涯
我的风骚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