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290章

第290章

是那么不靠谱啊?娘也知道,那是皇上,人家可是大忙人,哪儿有空天天跟我闲聊。今儿皇上吃了我做的饭,已经够我吹一辈子了!” 她看着一桌子的菜,也拿起了筷子,“还有这皇上赐的菜,也不知道多少人一辈子见都没见过,我还真是命好!不,主要是我生了个好儿子!” 她一边吃,一边唠叨着,“若是你爹在也就好了,让你爹也吃两口皇上赏赐的菜,估计他高兴地嘴都能咧到后脑勺去!哈哈哈……” 母子两人有说有笑的,一桌子菜也吃不完,孟老太太便拿去厨房用冷水冰着,想着明日早晨起来热一热还能再吃一顿。 这么一来,她又少不了念叨道:“咱们娘俩都吃不完这么一桌子菜,皇上一个人能吃的完么?确实有够浪费的。” “娘,那是皇上!剩了菜也就剩了,天下都是他的,一点菜算得了什么?您快再别念叨了,早些睡吧!明日我还得去当值呢!”孟玉春说道。 孟老太太也点头,“对对对,明儿我还得去找两个媒婆,你这亲事是好好找找了。” 孟玉春:“……” 罢了,左右也逃不掉,让她张罗去吧。 这天夜里,珠珠的烧也退了,提心吊胆了一整天的苏九月也放下心来。 “可算退烧了,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发热了,吓死我了。”苏九月叹了口气。 这时候正好朝廷的旨意也传了下来,穆紹翎让人给吴锡元送了个信儿。 吴锡元看到后也是一愣,“国师去面圣,说此战大凶,让皇上收回成命。” 苏九月眉头一皱,也说道:“既然大凶那便不打了,打仗都是要死人的。” 吴锡元也跟着叹了口气,“等到将那几个有野心的东瀛人收拾了,天底下就彻底太平了。” 苏九月跟着点了点头,吴锡元又说道:“你今儿也累了一天了,先睡会,我守着珠珠儿。” 苏九月却不应,“那怎么行?你明日还要去当值,怎么能不睡?还是我来守着吧。” 一旁的兰草见状,没忍住开口道:“夫人,不然还是奴婢守着小郡主吧?一旦有什么异样,奴婢便叫醒您。” 见苏九月眉头一皱,她又俏皮地说道:“明日白天您再给奴婢一日假,让奴婢偷个懒,可好?” 第1491章 拒绝了 苏九月想了想,最后还是答应了。 白日里锡元要去当值,家里的一大家子都要她管,她也休息不好,倒不如这样,明日白天给兰草放个假,让她好生休息。 第二日一早,吴锡元起床进宫了。 国师说此战大凶,又为何大凶呢?这些总得查清楚缘由,列个章程出来才是。 见到了穆紹翎,听了太子殿下一说,他才明白了过来。 “皇上的意思是高句丽和东瀛勾结?”吴锡元反问道。 穆紹翎点头,“正是如此,父皇已经派人去查了。” 原本吴锡元以为这事儿能放一放,可谁知道才过了没两日,便有高句丽的信使来访。 宫里的人找到正在宫外撒着欢,乐不思蜀的景孝帝时,他正在梨园嗑着瓜子听小曲儿。 赵昌平凑到他耳边,将暗一传来的消息告诉了他,他这才脸色一沉,将手中的瓜子丢进了盘里,起身离去了。 进了宫,换了身衣裳,“病中”皇帝才撑着“病体”召见了高句丽的使臣。 使臣也送来了他们郡王的信,大致意思是自己如今也到了年纪,想向天朝求取一位公主当王后。 景孝帝坐在龙椅上,面儿上皮笑肉不笑。 他对着使臣问道:“你们郡王如今多大岁数了?” “回皇上,我王如今三十有七。”使臣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景孝帝闻言冷哼一声,“都三十七了还没娶妻?我大夏朝这岁数的公主可是都嫁人了。” 使臣接着道:“先王后病逝,我王十分痛心,一年后才走出来。” 景孝帝微微颔首,“那还真是可惜了,只是我们大夏朝如今没有适龄的公主,恐怕要让你们郡王失望了。” 高句丽的使臣包括文武百官都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会这么直接了当的拒绝他,不过是个女人,一个女人便能结两姓之好,何乐而不为呢? “皇上,您不若再仔细想想?”高句丽的使臣问道。 景孝帝思忖了片刻,便说道:“这样吧,你从高句丽过来一趟也不容易,现在此处逛逛,待朕再仔细想想。” 高句丽的使臣听了这话,也松了一口气,好歹还有的谈啊。若是他就这么回去,只怕他们郡王也不会给他好颜色。 等散了朝,景孝帝又让人将吴锡元叫去了勤政殿。 “吴爱卿,接下来就靠你了!”吴锡元才刚一走进勤政殿,就听到皇上说了这么一句。 他一脸疑惑地问道:“臣需要做些什么呢?” 景孝帝说道:“这使臣从高句丽而来,定然知道些什么。若是爱卿你能撬开他的嘴,咱们兴许能知道高句丽是否真的和东瀛人勾结在了一起。” 吴锡元抱拳应下,“臣这就去办。” 景孝帝看着他走出门,才双手一撑,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吴锡元这个办事态度他就很喜欢,所有事儿都尝试着去做,并不推脱。 吴锡元才宫里出来之后,就直接去人了四方馆。 “周大人千里迢迢而来,想必还没在我们京城逛过吧?”吴锡元笑着拱了拱手,一副热情好客的模样。 周谦也对着吴锡元报之一礼,说道:“原先在我们那儿,就听人说过京城的盛况,一直无缘得见。这次我王派我前来,正好一睹京城的风采。” 吴锡元笑了笑,邀请道:“只是看看能看出来什么?周大人不若随我出去亲身感受一下?” 周谦想了想,应了下来,“也好,那就劳烦吴大人了。” 吴锡元领着他换了身上的官服,才出了四方馆的大门。 周谦穿着身上的衣裳还有些不大适应,但逐渐就被京城的热闹吸引了。 吴锡元领着他去了整个京城最大的酒楼——醉仙楼。 只看这醉仙楼,都要比他们郡王的宫殿还要气派。 一进门,便有眉清目秀的小二哥迎了上来,“两位客官,大堂还是包厢?” 吴锡元报了王启英的名字,小二哥立刻就将他领去了王启英在此处的专属包厢,业务十分熟练。 吴锡元拿着菜单给周谦看,周谦看着这些菜名,也有些懵了,什么夫妻肺片,珍珠翡翠白玉汤,他完全看不懂。 他将菜谱又推给了吴锡元,对着他说道:“吴大人,还是您来吧。” 吴锡元这回没推辞,叫了小二来,点了几个招牌菜,又让他上了酒,才说道:“周大人,您既然来一趟,可得好好尝尝我们醉仙楼的酒水,这地儿可是号称神仙来了都舍不得回去的。” 吴锡元一副热情好客的模样,周谦也不好拒绝,跟他一起喝了两杯,这酒确实不错。 正好菜也上来了,吴锡元一边张罗周谦吃菜,一边给他敬酒,不知不觉间他又多喝了几杯。 等到酒过三巡,吴锡元瞧着周谦已经有些醉意,才突然开口问道:“周大人,你们高句丽是什么样子的?” 论繁华程度自然是不能跟京城比的,这位周大人也算是个机灵的,便将他们景色宜人,民风淳朴,好生夸赞了一番。 吴锡元听了这话,突然笑了起来,“那一年东瀛的使臣来,也说的跟你一样的话。” 周谦听他提起东瀛,脑子里顿时警醒了起来,就连酒意都消散了几分。 “哦?那可真是巧了。” 吴锡元又给他倒了一杯酒,张罗他吃饭,就好像刚才那一句话,真的只是不经意提起的。 周谦的戒心放下了些许,吴锡元又说起他们了他们南边儿丝绸,问高句丽要不要入手一些。 他说他的,周谦也不忘打听他想知道的,“吴大人,我听闻皇上的四公主如今年芳十五,正要选驸马,为何皇上说没有适龄的呢?” 吴锡元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来之前也是做了功课的,便叹了口气,“四公主虽然年纪相当,皇上早已经替她定了夫婿,也跟那家通过气儿了。君无戏言,在儿女婚事上,又怎能出尔反尔呢?” 周谦依旧持怀疑的态度,“那皇上说他再想想,可是这事儿还有转圜的余地?” 第1492章 就怕阴沟里翻船 吴锡元摇了摇头,“皇上的心思又岂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能猜得到的?” 周谦叹了口气,也跟着赞同地点了点头。 这回轮到吴锡元发问了,他侧过脸看向了坐在一旁的周谦,问道:“周大人,我听闻你们先前儿的王后是东瀛人?” 周谦微微颔首,“是的,是当年先王给我王定的亲事。” 吴锡元又问道:“那这回你们来求娶我们大夏朝的公主,东瀛那边儿会不会不同意?想必你也知道,我们大夏朝如今和东瀛的关系有些紧张,这场仗已经打了好些年了。” 周谦说道:“吴大人,我王娶妻,又何须看东瀛人的脸色?你们大夏泱泱大国,也无需在乎他们。” 话是这么个道理,但他们也怕阴沟里翻船。 这两个小国家若是联合起来,虽说不可能伤筋动骨,但也会让他们一阵难受。 吴锡元哈哈笑了起来,“周大人所言极是,还是您看得通透,来,喝酒。” 他端起酒杯,又敬了一杯。 吴锡元敬了周谦一杯,就听周谦又问道:“我听闻圣上有意对我等附属国降低赋税,不知吴大人可知道此事?” 吴锡元装作若有所思的样子,看得周谦着急,又追问了一句,“吴大人,您说句话呀?皇上可有这意思?” 吴锡元顺着他的话,叹了口气,说道:“周大人,这事儿还得看此次跟东瀛的仗打得如何,若是大获全胜,皇上一高兴,减免个几年的赋税,那也算不得什么。可若是跟东瀛这仗再拖下去,内耗严重,到时候别说减税了,就是再加上两成也有可能。” 周谦赶紧追问,“先前儿我听闻,东瀛人不是已经被赶出去大夏边境了吗?这仗不是应该已经打完了吗?” 吴锡元摇了摇头,“周大人,失地还未收复,又怎么能说打完了呢?” “失地?”周谦眉头一皱,很快意识到了什么,他抬头看向了吴锡元,求证道:“难道……皇上是想……” 吴锡元赶紧厉声打断了他,“周大人,还请慎言啊。” 周谦连忙闭上了唇,神色都染上了些许惶恐。 吴锡元又接着说道:“我大夏朝如今蒸蒸日上,将才倍出,附属国每年的朝贡也并不少。那东瀛胆敢不服管教,便叫他彻底并入我大夏!” 周谦此时心思十分混乱,甚至有些六神无主。 在来之前,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大夏朝的态度如此强硬,更甚者按照他们的国力,只怕他们两国就算联合起来,也根本对大夏朝造成不了什么威胁。 他们的王上似乎被东瀛人骗了,他们只是想自己死还要拉个垫背的。 吴锡元见他面露思索,又给他倒了杯酒水,“周大人,我们不说那扫兴的东西了,来,干杯。” 酒过三巡,吴锡元该传达的消息依旧传达出去了,现在他要做的只是愿者上钩。 将周谦送回了四方馆,吴锡元便派人去守着四方馆,他们任何一个消息都别想传出去。 当天夜里,吴锡元就收到了周谦写给高句丽王上的信。 信中写了他告诉他的大夏朝的打算和安排,以及驻守在东瀛边境的几十万将士。 并劝诫他们王上,莫要跟东瀛人合作。 吴锡元看了直接笑了,“他倒是个识时务的,只可惜他们王上有些愚蠢。” 他将这封信拿给景孝帝看,景孝帝由此也能断定,东瀛和高句丽是已经联合起来了。 那日他们的舰队若是真的开拔去了东瀛,只怕会被东瀛和高句丽夹击,到时候只怕又要有许多将士牺牲。 郭若无正坐在屋子里看书,突然整个人愣在了原地,过了没一会儿,他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天边。又掐指算了算,突然明白了过来。 这突如其来的功德,还真是不少。 这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吗?从前他总是担心泄露天机,会染上因果。 可如今再看,非但没被反噬,修为还更进一步了,这么大一团的功德金光按照他原来的攒法,应当要攒十几年。 可是现在,他只是阻止了一场死伤无数的战争,便得到了。 郭若无一开始还有些不太明白,可是他琢磨了良久,最后终于悟了。 什么泄露天机,这就是天意。 天意如此,他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然而,此时的皇宫里,景孝帝正在勤政殿同吴锡元说话,忽然小全子从外头进来,禀报道:“皇上,四公主求见。” 景孝帝让吴锡元去偏殿等一等,才让人请了四公主进来。 四公主一进门便哭哭啼啼地道:“父皇,儿臣不想去高句丽,那等贫瘠之地,儿臣实在不愿意……” 景孝帝最烦女人哭了,即使这个女人就是他的女儿,他还是直接打断了她,说道:“停停停,不许哭!朕什么时候说要让你去高句丽了?” 四公主擦了眼泪,但说话还是带着哭腔,“您虽然没说,可是大家都是这么说的。说如今只有儿臣适龄,若是要和亲,自然首选是儿臣了。” 景孝帝冷哼一声,“你们吃着朝廷的俸禄,用着老百姓的血汗钱,便是让你们和亲也是应该!再者说来,朕还没下旨,你们便如此揣测君心……” 四公主吓得呼吸一滞,心里突然慌了。 她就不应该被人一怂恿,就来求父皇的。 可是……若是她不来求,回头圣旨一下,那可真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了。 “儿臣不敢。”她只能小声地说道。 景孝帝看着她说道:“罢了,回去吧,此事朕心里有数!” 他是没打算让自己女儿去和亲,不过一小小的藩国,竟然还敢求娶他的女儿?也不知道是谁给他的胆子! 四公主被皇上一通吓唬,回去就病了。 景孝帝也没去探望,只是打发了个太医过去瞧瞧。 而此时他们工部打造出来的新兵器也越来越多了,景孝帝将满朝将士的兵器都换了,又将他们原先的兵器收起来,重新炼成了甲胄。 苏庄更是领了圣旨,秘密带领了十万大军,兵临高句丽。 第1493章 看你怎么选择了 待到一切准备好,景孝帝才拒绝了高句丽使臣的请求,大夏朝没有适龄的公主许配给高句丽的王上。 周谦被他不客气的拒绝,灰溜溜地回去了。 四公主得知这一喜讯,真真儿是喜极而泣,病也直接好了,急忙进宫给皇上磕头。 “父皇,您还是疼爱儿臣的!” 景孝帝听了这话,轻嗤一声,“你别高兴的太早,回头若是还有要和亲的,朕还是会考虑的。” 四公主一听他这话,直接慌了神,急忙说道:“父皇,儿臣年岁大了,应当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不然您还是在咱们大夏朝的青年才俊中挑一个,让儿臣嫁了吧!” 先前儿她母妃给她挑了几门亲事,她都不怎么合心意,一直拖啊拖的,拖到今日。 而如今经历了高句丽来要和亲一事,四公主可再不敢挑了。 她母妃给她挑的青年才俊就是再不好,那也是在京城啊!她才不想去高句丽那种穷乡僻壤。 景孝帝十分轻易地就看穿了她的心思,但还是松了口,“回去让你母妃给张罗吧。” 景孝帝松了口,也算是放过了她,说明日后她不会再被和亲了。 四公主更是感动地跪地谢恩,“儿臣谢父皇!” 景孝帝摆了摆手,让她下去吧。 四公主才刚一出宫门,就听说她母妃喊她过去。 经此一遭,她母妃丽妃也吓得不轻,只想着给她挑个青年才俊定下。 先前儿京城里的世家子弟几乎都挑了个遍,可不是不让人满意。就是些纨绔子弟,唯一开始长进的几个,人家现在陆陆续续还定亲了。 四公主才刚一进门,丽妃就跟她说道:“儿啊,母妃又找到一个。这人虽说家世有些单薄,但年纪合适,家里什么妾室通房都没有,容貌也还不错,应当合你的心意。” 至于官职什么的,那都无所谓了,左右一旦尚了公主,便远离了朝堂中心。 四公主拿着她娘递给她的画像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人确实生得还算不错,一旁还写了他的相关资料。 四公主看后,眉头却皱了起来,“娘,您是要儿臣去给个村妇当儿媳妇吗?!” 丽妃赶紧道:“什么村妇,人家也不是村里的,他们是雍州的。再说了,左右都是要你去公主府的,婆家再富贵能越过天家吗?他们家简简单单的,你们小夫妻两个和和美美,难道不好?” 其实丽妃给四公主挑得这门亲事确实不错,只是四公主前头几个姐姐都嫁给了高门大户,让她有些过不去心里那个坎儿。 丽妃看出了四公主的犹豫,就跟她说道:“这种青年才俊可不等人,我听闻瑄王家的郡主这两日似乎也瞧上他了,你若是选得慢了,越到后边儿就越挑不到什么好的。那高句丽没求娶到公主,回去后能死心吗?依我看,他们八成还得再来,万一下次你父皇不拒绝他们了怎么办?没定亲的你,当然是和亲的首选!” 四公主一听这话,那叫一个激灵,赶紧应下,“成,那就他了,就这个孟玉春。” 丽妃见她松了口,这才笑了起来,“母妃这就让人给你打探去。” 而孟玉春得知了丽妃有意让他尚公主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他自个儿也拿不定主意,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去找吴锡元,让他看看要怎么办。 吴锡元听闻了此事也皱了起眉头,“你想要尚公主吗?” 孟玉春连连摇头,“不想!” 他如今年纪轻轻就进了内阁,前途一片大好,凭什么为了一个公主就自毁前程?? 吴锡元一想也是,“你在开封府的政绩可圈可点,就连皇上跟前儿都是挂上号的。依我看,也实在没必要。” 孟玉春又拧着眉头道:“可若是我拒绝了四公主,会不会惹怒了皇上?” “不排除这个可能,还是要看你怎么选择了。” 拒绝了四公主,惹恼了皇上,照样升不了官…… 孟玉春压根就没思索多久,就直接说道:“罢了,惹怒皇上就惹怒皇上了,大不了再给我发配到个小县城去。尚了公主可真就什么都做不了了,只剩下些虚衔,我们读万卷书,就是想为朝廷做事。这么一来,不就白读书了吗?” 吴锡元伸手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在他抬头看向他的时候,对着他笑了笑,说道:“不会这样的。” 孟玉春可是出了名的两袖清风,若是皇上连这样的人都容不下,只怕大夏朝也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孟玉春苦笑一声,说道:“但愿如此吧。”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丽妃将她为四公主挑选的驸马呈给景孝帝的时候,却被景孝帝当场拒绝了。 “重新换一个人,这个人不可以当驸马。” 丽妃一愣,她千挑万选为自己女儿挑出来的好人选,就这么被皇上给否决了,她总得知道缘由吧? “皇上,这个人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吗?为什么他不能当驸马?” 景孝帝才没有耐心仔细跟她解释这些,便直接冷哼一声,沉声说道:“朕说不行,就是不行!你莫要多问。” 连自己的月俸都能拿出来给老百姓盖房子的人,自己苦哈哈地吃着大豆饼,试问天底下能有几个这样的官?有人两袖清风,但能力有限。而这个年轻人,不仅两袖清风,他还有能力。 别说自己女儿了,天王老子来了,也别想跟他抢人! 这个人他要好好栽培,日后也将会是一个国之栋梁。 然而他虽然否决了丽妃的请求,但是这消息却一直被他压了下来。 他也想最后考验一下这个年轻人,看看他会如何抉择。 毕竟尚公主之后,也是半个皇室中人,后半生将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人性向来都是经不起考验的,他十分看好这个年轻人,还望他不会叫自己失望。 然而孟玉春也没有让他久等,很快就有消息传来,他拒绝了四公主。 景孝帝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朕果真没有看错人!” 第1494章 尘埃落定 赵昌平也在一旁说道:“孟大人年纪虽轻,但做事还是十分稳妥的,想来也不是那等贪慕虚荣之辈。” 景孝帝满意地点头,“正是如此,朕心甚慰。” 孟玉春可不知道皇上的心思,他此时心中十分忐忑,唯恐皇上和丽妃会因此恼怒。 他愁眉苦脸地回到家里,被他娘看在眼中,他娘见状就问了起来,“玉春啊,你今儿怎么了?怎的今早见你出门的时候还高高兴兴的,晚上回来却是这般神色了?” 孟玉春叹了口气,原本不大想让他娘跟着操心,但是转念又一想,万一真惹恼了皇上和丽妃,说出来至少让他娘心里有个准备。 他便抬头看向了他娘,对着他娘说道:“娘啊,孩儿不孝,日后这前程估计是要……断送了。” 孟老太太闻言先是一愣,等反应过来之后,才迅速问道:“怎么回事?怎么就断送了?前几日见皇上的时候,皇上不还说了你是个可塑之才?” 孟玉春再次叹了口气,“皇上回宫之后,有意为儿子和四公主指婚。您想想,那可是四公主啊,人家是天之骄女,儿子怎么配得上她?所以就给回绝了。” “回绝了?!”孟老太太的声音一下子提到了老高。 孟玉春微微颔首,“是啊,回绝了。” 孟老太太急的眉眼都要皱成一团了,她再次追问道:“皇上要将四公主许配给你,这是看得起你,你还拒绝他老人家?这……这皇上能同意?!你这孩子,真胆大!才当了没两天官,真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连公主都敢拒绝?!” 孟玉春等着他娘说完,才解释道:“娘啊,配不上公主是一回事,再有,若是当了驸马,儿子的前程便也是真的要断送了!本朝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若是做了驸马,便只能任一些无关痛痒的职务……” 孟老太太也听明白了,脸色有些变化莫测。 良久,她才轻轻叹了口气,说道:“罢了,既然你如今已经回绝了,想必你自己心里已经做了抉择,往后且走一步看一步吧。” 孟玉春只是微微颔首,没再说话。 孟老太太又说道:“估摸着这节骨眼上也没人不开眼敢将女儿嫁给你了,唉——我的小孙孙又有的等了。你如今都二十好几了,跟你一般大的,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接下来的都是老生常谈,孟玉春听了也只是苦笑。 早知如此,当初在三花县的时候,就应该让他娘将亲事定下来。 他怎么能想到,就他这模样,有一天居然能入了丽妃娘娘的眼。 只是现在再说这些,也没什么用了。 孟玉春这阵子去当值都是战战兢兢的,唯恐哪天自己正在干得好好的,皇上突然下旨革了他的职。 可是一连干了两个月,也没见有什么动静。 在这期间,四公主的亲事也定下了,仿佛真的没他什么事儿。 他才刚刚安下心,突然就有道圣旨传到了他的面前。 他在心中苦笑一声,在他头顶上悬了已久的刀总算要落下来了吗? 小全子看他愣在原地,还好心地提醒了一句,“孟大人,要接旨了。” 孟玉春这才回过神来,赶紧跪下接旨。 小全子打开圣旨宣读,等他读完,孟玉春又愣住了。 小全子没忍住再次提醒了一句,“孟大人,接旨谢恩呀。” 孟玉春赶紧照做,将圣旨拿在手里,一直将全公公送走,他还是有些无法理解。 他居然升官了,通政司参议,正五品。 他从七品爬到正六品用了三年,付出了无数辛酸。 而从正六品到正五品只用了两个月不到,若是非要说他做了什么,他能想到的只有自己拒了个婚…… 通政使如今还是吴锡元,他现在也到了吴锡元的手下。 孟玉春倒是觉得还不错,人人都说朝中有人好办事,他的上司是吴锡元,自然也有说不完的好处。 而吴锡元得知了此信儿之后,在同皇上谈政事的时候悄无声息地试探了两句。 见着皇上对孟玉春赞不绝口,就知道孟玉春这一回也算是歪打正着,这一拒绝正好拒绝到了皇上心里了。 可见皇上本来也是不想让他给自己当驸马的,他心中稍定。 孟玉春接下来也该时来运转了! 吴锡元从宫里出去,先去内阁报了到,才又去了通政司。 他如今已经是内阁学士,估摸着通政使的职务也当不了许久,也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将王启英往上提一提。 王启英这回在尧山开矿一事也办得漂亮,他甚至还组织人手在当地冶炼,那些原本被私藏在江南的铁矿也不用费劲儿巴拉地运送到京城,送到尧山还近许多。 吴锡元算算日子,王启英应当也快回来了。 他去通政司见到了第一天来报到的孟玉春,孟玉春为人活泛,再加上他是吴锡元的同窗,大伙儿都会给他几分薄面。有些他不懂的东西,也有人愿意教他。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来没多久,基本上也就能上手了。 吴锡元将他叫来,将自己从皇上那儿试探出来的消息告诉了他。 “我瞧着皇上还是很看好你的,可见拒婚一事也并未惹得皇上恼怒。” 孟玉春十分欣喜,抬手拍了拍胸口,说道:“还好还好,这阵子我一直担惊受怕的,唯恐哪日这官就做到头了。” 吴锡元听了也笑着说道:“如今也算是尘埃落定了,只是还有一条,你在外可莫要多说话,皇上和丽妃娘娘虽然不生你的气,但皇家颜面还是要的。有些时候,祸从口出啊!” 孟玉春闻言微微颔首,“我知晓的,出去定然不会乱说。” 吴锡元这才放心地摆了摆手,“行了,你下去吧,忙的差不多便回吧。” 回家的路上,孟玉春看到了街上有卖烤鸭的。想到这阵子他娘也一直跟着他担惊受怕的,今儿得了个准信,可得好生庆贺一番。 他去买了烤鸭,还点了一壶酒,这才哼着小曲儿回家了。 第1495章 她做你媳妇儿如何 “孟大人!”孟玉春正在前边儿走着,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 他回过头看了一眼,就见到梅子跑了过来,“可真巧,您刚下衙?” 孟玉春见到是梅子,也笑了起来,“是呀,正准备回去哩!” “我出来给爹爹买麻花,那边儿新开了家麻花铺子,味道可好了。孟大人,分您一些回去尝尝。”梅子也是个利索的,当即就要拆开纸包给孟玉春分一些。 孟玉春赶紧拦住了她,“别别别,你这拆起来也不方便,若是真的好吃,改日我自己去买一些就成。” 梅子也被他提醒到了,干脆将手里的麻花都塞给了他。 “这些都给你好了,我再去买一些。” 说完,她也不管孟玉春什么反应,又风风火火的跑了。 只留下孟玉春站在原地,看着手中突然多出来的一包麻花苦笑。 罢了,下次去锡元府上的时候,再给她买一包带过去好了。 回到家里,她娘刚一开门,就接过他手中的东西。 “买了烤鸭?哦?还有麻花?你什么时候还喜欢吃这东西了?”孟老太太奇怪地问道。 孟玉春一边儿走去院子里摆着的木架子旁去洗手,一边儿回答道:“不是我买的,是路上碰到个熟人送的。” 孟老太太一听这话就更好奇了,“你在京城除了吴大人还有熟人?” “有啊,是吴大人府上的,当初她跟着吴大人一起去开封府赈灾认识的。” 孟老太太一边儿点头,一边儿随口问了一句,“是男的?还是姑娘家?” “是个姑娘家。” 孟老太太眉头一蹙,“原来是吴大人府上的丫鬟呀。” 也不是她势利眼,只是她儿子如今已经是朝廷命官了,若是娶个丫鬟回家,多少有些不大合适。也不是娶个高门贵女了,好歹得是个良家妇啊!怎么能是奴籍呢? 孟玉春此时却多嘴地解释了一句,“不是的,她是吴大人请的护院。” 他这样一说,他娘也瞪大了眼睛,“女人当护院?” 孟玉春笑了起来,“您可别说,这姑娘的武艺可高强的很呢!当初就是她护送着吴夫人和吴大人从流民当中顺利抵达开封府的。”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不自觉地带着笑,落在了孟老太太眼中就大不一样了。 她老人若有所思地琢磨了半天,突然开口道:“玉春啊,你说让这姑娘给你当媳妇儿如何?” 孟玉春:“……” 他娘真是魔怔了,怎么什么都能引到婚事上头去。 “娘,您别闹了,人家还小呢!” “她多大了?”孟老太太问道。 “好像……十七八吧?” 孟老太太喜笑颜开,“不小呀,这不是刚好吗?旁人十五六岁都成亲,她这般年纪都算大的了!” 孟玉春:“……” 他说不过他娘,干脆换了个话题,“娘,今儿有大喜事,您先去烫两个饼子。我买了烤鸭和黄酒,咱们娘俩也吃两口好的。” 他上个月的月俸才刚发下来,他也顺便掏出来给了他娘。 “娘,这是月俸,您收好了。” 孟老太太收下银子,装好了,才去厨房烫了饼子。 没多久就又重新回来了,将热乎的饭菜都摆在了桌上,才好奇地追问道:“玉春啊,今儿到底是有什么喜事儿了?” 她的儿子她自己清楚,居然舍得花钱买烤鸭和黄酒,看来这喜事儿也不是一般的喜事儿。 孟玉春笑着同她说道:“娘!儿子升官了!现在是正五品通政司参议!” 孟老太太一脸惊讶,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升官了?!皇上不生你的气了?” 孟玉春乐呵呵地笑,“这有什么生气的,兴许人家公主本来也就没看上我呢?今儿吴大人试探了一下皇上的态度,皇上确实不大在意此事。” 孟老太太也确实开心,“既然如此,吴家我看我还真得走一趟了!” 孟玉春眉头紧皱,“娘,我一直拿梅子当妹子来着,您莫要如此!” 孟老太太轻嗤一声,“当妹子?你小子什么心思我还能不知道?长这么大,跟你长姐都处不到一块儿去,还能拿别人当妹子?再说了,家中那几个堂妹也没见你对人家多好。” 孟玉春一个头两个大,刚想跟她解释,一个鸭腿就放在了他的碗里,“快吃东西,别的事儿用不着你操心。” 孟玉春原本真以为他娘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第二日趁着他去当值,她老人家当真就去了吴家。 吴锡元不在府上,九月孩子还小,暂时也没去太医署。 听闻府上的下人来报,说是孟玉春大人的娘亲来了。 苏九月还从未见过她娘,但大家都是雍州的同乡,在京城碰上多少也是缘分,她便赶紧让人将孟老太太请了进来。 孟老太太早就听孟玉春说过,吴锡元如今做了大官了,可再来到他们府上,亲眼见到了吴府的气派,她才忍不住暗自咂舌。 吴家这才是祖坟冒青烟了,同样一平头老百姓,如今都能住上这样的院子。 她被吴府的下人带着一路朝着院子里走去,等到见着了苏九月,她才没忍住夸赞出声,“我滴个乖乖,夫人您这是天上来的仙女吧?” 自从来了京城,甚少再碰上如此直接的人,苏九月先是一愣,随即也跟着笑了起来,“伯母,您过誉啦。” 孟老太太又看了一眼她怀里抱着的珠珠儿,又是好一通夸赞。 任何当娘的听到旁人夸自己孩子,都会高兴,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育儿心得,孟老太太这才提起了自己的来意。 “吴夫人呀,我老太太今儿来,其实也是为了我儿的婚事。你说说他,如今都二十五六了,也不成亲。原先在开封府的时候忙,也顾不上找,如今来了京城,我就想着看看有没有合适他的姑娘。” 苏九月一开始还当她是想让自己帮忙看着点,京里头有没有合适的姑娘,她也没一口拒绝,而是笑着说道:“伯母,您真是多虑了,孟大人如今才刚升了官,往后定然前程似锦呢!您都不要着急,只管在家里,媒人估摸着都要踩破您家门槛儿了。” 第1496章 相看 苏九月这话也是实话,她当初跟着锡元来到京城,许多学子中了进士都会有人家许了媒人上门提亲。 当初他家锡元已经成婚了,还有人上门说亲呢! 更何况孟大人这种明显前程一片大好的年轻人,他没有妻妾,品行也不错。 而让她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就见到孟老太太笑了起来。 “吴夫人,我不是这意思,也没多虑,就是想问问……”她又笑了笑,对上苏九月询问的视线,才接着说道:“我就是想问问,你们府上是不是有个叫梅子的姑娘?” 苏九月一愣,再结合孟老太太方才那话的意

相关推荐: 成人爱情故事集|魁首风月谭   花花游龙+番外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泰莉的乐園(GL SM)(繁/简)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一梦三四年   外婆的援交   切切(百合)   作恶(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