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194章

第194章

自己手中拎着的食盒,跟杨柳对视了一眼。 “来人,拿银针过来!” 一群人围着个食盒,亲眼看着李程季捏着银针试了试米粥,没一会儿银针的针尖就开始变黑了。 李程季立刻下令让人将孟氏重新提了出来,单独关在了一个地方,且拒绝任何探视。 而他自己则转头跑去找王启英,“英子!你怎么知道有人要对孟氏出手?到底是谁做的?这回得亏那个杨柳了,若不是她提醒,搞不好还真叫对方得手了。” 王启英看了一眼吴锡元,叹了口气,“都是猜的,真没想到居然叫我们猜对了。” 吴锡元也开口说道:“李大人,今日到底发生了什么,能详细说说吗?” 李程季应了一声,在他们两人对面坐了下来,将今儿发生的种种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果真有东厂的手笔,这个矢忠啊……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他不老实,偏偏他自个儿还总是以为自己藏得挺好。”王启英凉凉地说道。 吴锡元也说道:“他们想保邹展和田祭酒,所以要杀孟氏。咱们先试探一下,将邹展抓了,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他们都觉得邹展是个很重要的人物,但所有人都想不出来,他到底在静王一党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966章 找不到人 “可是邹展是朝廷命官,还是翰林院的,咱们要抓他还需要皇上的首肯啊!”李程季说道。 吴锡元看了一眼王启英,“让义兄去就是。” 李程季看向王启英,视线落在了他腰间那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上,也咧嘴笑了。 “看来,这一回去抓人,非英子莫属了!” 王启英撇了撇嘴,倒是也没反驳,就是嘟囔了两句,“我一个鸿胪寺卿,整日干了你们大理寺的活儿,回头给章大哥说说!我那一份工钱说什么都不能少!” 李程季听了这话,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英子你啥时候还差这三瓜两枣了?为朝廷发光发热才是正经!” 最终还是王启英带着人去了,靠着他的金腰牌硬闯进了翰林院,却根本没找到邹展。 他脸色差到了极点,问了一圈儿人都说他平素也不大喜欢跟人交谈,一直将自个儿关在屋子里修书,最近也没瞧见他出来过。 王启英又去了邹展家里,依然没找到人,他的妾室说他已经五日没回府了,还反问他邹展是不是遭遇了什么不测。 这女人捏着帕子哭得梨花带雨的,“大人,妾身的兄长才刚去世不久,若是妾身男人再出了什么事儿,这叫妾身可怎么活呀!求求大人了,您就替妾身寻一寻他吧!” 王启英见着从她这儿也问不出什么,只能再次去找吴锡元。 “锡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程季他们一直派人在翰林院盯着,并未见到邹展离开,可是他却不在翰林院,那么大个人他能躲到哪儿去?莫非是静王将他藏起来了?” 别说他了,就连吴锡元也想不明白。 但是现在也只有这么一个解释,当初事情一出,对方就做了两手准备。 一,毒死孟氏。 二,将邹展藏起来。 吴锡元给不出王启英想要的答案,他看着王启英,说道:“咱们去翰林院看看,看看邹大人修书的屋子里是否有什么蛛丝马迹。” 王启英跟着他一起去了,他十分确定他的人已经将屋子搜了个遍,也没找到什么地道。 但他出于对吴锡元的信任,觉得他或许能找到些线索,便答应随他再去一次。 然而他们还没来得及出门,就有下人过来禀报,“少爷,田祭酒来了,说要见您。” 王启英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吴锡元,就听吴锡元说道:“你去见田祭酒,我去翰林院,见机行事。” 王启英应了下来,将吴锡元送出了门,才转身去见了田祭酒。 “田大人!”王启英对着他拱了拱手。 田祭酒也冲着他拱了拱手,面儿上带着些着急之色,“王大人!不知您可将扬州瘦马的案子禀报皇上了?” 王启英笑着摇了摇头,“寻思着给大人再争取些时间,就想着再拖一日,不知大人可找到法子了?” 田祭酒叹了口气,“才半日功夫,本官又能找到什么法子?可是扬州瘦马的案子分明就跟本官无关啊!” 王启英也跟着叹气,“本官也知晓,只是如今那孟氏一口咬死就是大人您做的,您说如今该怎么是好?” 田祭酒拧着眉头,还没说话,王启英忽然眼珠子一转,看了田祭酒一眼,试探性地问道:“大人,那孟氏不是还供出了个邹展吗?不然咱们将罪名推到他身上?!” 若是在正常人眼中,王启英这个提议还真算是个法子。 可是却没想到田祭酒居然十分强烈地反对道:“不行!” 王启英诧异地看了他一眼,这时候田祭酒才反应过来自个儿方才的情绪实在有些强烈,才苦着一张脸说道:“都是同朝做官的,咱也不能坑人啊!” 王启英心里就纳了闷了,平素看你坑人的时候丝毫不手软,怎么也没看出来你是个遵纪守法的人啊? “那本官就没法子了。”王启英耸了耸肩,说道。 田祭酒琢磨了许久,才忽然开口道:“王大人,这案子尚有蹊跷,本官以为这案子还要重新查起!根据孟氏的一家之言就跟本官定罪,本官实在不服气!” 王启英想了想就顺着他的话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再拖些时日,就由田大人派人来查这个案子。您若是能找到真正的幕后之人,自然就替您洗脱冤屈了。” 田祭酒还要说话,王启英却道:“大人,能亲自替自己翻案的人可不多,本官职位不高,实在拖不了许久,还请您自个儿抓紧时间啊!” 田祭酒到底还是应了下来,主动一些,总比被动入狱强,实在不行到时候再推个替罪羊出来就是。 . 吴锡元带着人去了翰林院,说起来当初他也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故地重游多多少少让人有几分感慨。 邹展修书的屋子在翰林院十分偏僻的一隅,他顺着走廊跟着个引路的小童走到屋子门前。 小童从怀中掏出钥匙,将门打开,冲着他行了一礼,说道:“吴大人,您请。” 吴锡元冲着他微微颔首,走进了这个屋子。 屋子里除了书还有个床铺,如今被子被简单地折起来堆在床边。 看这被子,便可猜测折被子之人要么是个不拘小节之人,要么就是个没怎么做过活的人。 他再次来到书桌边,看了看笔架上的几支毛笔,却是从粗到细摆放的整整齐齐。桌上的书籍册子也都堆得整整齐齐,连个一本凸出来的都没有。 吴锡元伸出手在桌子上一摸,手指上就是一层灰,可见这个桌子至少有五日以上没人用过了。 他又翻看了桌子上的册子,看着上边的字体,他眉头轻皱。 有一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 “来人!”吴锡元扬声朝着外头喊道。 立刻就有侍卫走了进来,“大人!” “最后一次见到邹展的人是谁?” 那人不一会儿就被带来见吴锡元了,“吴大人。” 吴锡元请他落座,“都是同僚,张大人不必多礼。请您过来,就是想问问,听闻您是最后一个见邹展的人,不知道您最后一次见他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第967章 给你指条明路 张大人这几日已经被不止一个人询问过,甚至都不用再斟酌词句,便直接回答道:“其实说来也凑巧,那日我清晨来翰林院的时候比平日里稍稍来晚了一些,正准备进门的时候恰巧碰见邹大人也往屋里走,便点头同他打了声招呼。我们也没说话,进了门就分开了,我一般都在西边儿的那间屋子,跟他不在一个方向。” 他这么说也实属正常,吴锡元原先在翰林院待过,也明白这里的人大多数都在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怎么串门子。 吴锡元冲着张大人和善地笑了笑,又问道:“不知张大人最后一次见邹展是什么时候?” 张大人思忖了片刻,说道:“算算日子应当有七日了,从那之后我便再没见过他,也不晓得旁人有没有见过。” “张大人在瞧见邹大人的那日,可还有碰上什么特别的人?”吴锡元接着问道。 张大人正想说没有,忽然想起了什么,他停顿了须臾,才抬眼看向了吴锡元,“吴大人,真要说特别的人,那就是静王了。静王平素不大爱出门,所以那日臣碰上静王还挺惊讶的。” 静王?他来翰林院作甚?腿脚不方便,还来见邹展?邹展什么来头,居然能让静王过来见他一面?出谋划策的军师? 那为何不让邹展去静王府上见他呢? 吴锡元虽然暂且还想不明白,但还是跟张大人道了谢,“多谢您提供的线索。” 张大人也客气地问道:“吴大人,您可还有别的事儿要问?若是没有,那下官就先回了。” 吴锡元让人将张大人送出了门,他自个儿在屋子里里里外外看了又看,最后决定去一趟国子监。 邹展也是国子监的学生,若是能在那边儿找到他的墨宝,这样也好验证他的猜测。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还是叫吴锡元给找到了。 “吴大人,就只找到这一个,这是他原先做的一首诗,还是老夫当年找他讨要过来收藏的呢!”夫子拿着一个册子走了过来,一边笑着说道。 吴锡元坐在椅子上等候着,听了他这话,急忙起身朝着他手上拿着的册子看去。 诗是好诗,字也是好字。 只是这字迹同他放在翰林院的字迹,怎么看都不像。 也不能说不像,应该说翰林院的字是在刻意模仿这些字,可是字如其人,临摹来的总归有些习惯是改不了的,所以看起来多少有些违和。 吴锡元拧着眉头,陷入了沉思当中。 莫非……邹展被人掉包了? 可是,对方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一直到傍晚吃饭的时候,吴锡元依旧一筹莫展。 苏九月也发现了他的异样,就冲着他问道:“锡元,可是遇上什么难事儿了吗?我瞅着你今日一直魂不守舍的。” 吴锡元听到她的声音,才回过神来,叹了口气,“唉,是遇上了些麻烦。” 他突然放下筷子,对着苏九月问道:“九月,你说有没有法子,能给人的脸上动手脚,让他变成另外一个人?” 苏九月想都没有多想,就直接回答道:“当然可以,先前儿英子哥抓到的那个和尚不就是易容了的?” 吴锡元经她提醒,还真想起来了。 当初这个案子还是王启英的成名案,那会儿只是听苏九月随口提过一句,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 “那……怎么才能知道他有没有易容啊?”吴锡元问道。 苏九月歪着脑袋想了想,“师父的手札上说,即便是再高明的易容术,到底也不是自己的皮肤,神色会有些僵硬,仔细看都能看出端倪。” 见着吴锡元一直为这个发愁,她笑了笑,主动说道:“下次你若是有怀疑的对象,便说与我听,我去帮你看看。” 吴锡元笑着应了下来,催促道:“先吃饭吧,这些事儿也不是一日两日能查清楚的,改日再说。” 或许是因着吴锡元这话,苏九月最近这几日出门就一直挺注意旁人脸上的,就想看看到底有没有人易容藏在她们身边儿。 就连黄户生都发现了她的异样,问了她一嘴,“怎么回事儿?你这几日总是盯着别人的脸作甚?别拿望闻问切那一套敷衍老夫啊!老夫可不信。” 苏九月笑着说道:“这不是想到先前儿您说得易容术嘛,就想看看怎么因地制宜。” 黄户生嗤笑一声,“是你男人碰上什么案子了?” 苏九月见被他发现了,只能皱了皱鼻子,说道:“是啊,我也想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可是就目前的情形来看,是没没戏了。” 黄户生伸手指了指一旁的病历,“这些,帮老夫整理到手札上,老夫给你指一条明路。” 苏九月顿时眼睛一亮,像是怕他反悔似的,立刻走过去抱起了桌子上的一大堆病历,冲着黄户生挤了挤眼睛,“师父,咱们一言为定!” 苏九月认认真真地誊抄了半日,才将那些病历誊抄完,她兴奋地抱着她整理好的手札去给黄户生看。 “师傅,您看看我整理的如何?还有哪儿不合心意的?” 黄户生接过来翻看,苏九月就在一旁眼巴巴地瞅着。 最后还是黄户生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手札,看了一眼身边儿提心吊胆的苏九月,冲着她满意地笑了笑,“还不错。” 苏九月眼睛一亮,绕到他身后,给他捶了捶肩膀,“师父,既然我做的还不错,那您说的明路……” 黄户生享受了半天,才慢慢悠悠的开口了,“易容需要一种叫珪元的东西,这东西几乎没什么用,也就有些手艺人制作首饰的时候能用上。让你男人查查这东西,兴许查案子就有思路了。” 苏九月跟她道了谢,便蹦蹦跳跳地跑回去报信儿了。 黄户生看了一眼自己才揉了一半的肩膀,无奈地摇了摇头。 . 苏九月才刚一进家门,就问吴锡元在不在家。 “大人在书房,王大人也来了,两人在书房议事,不让奴婢们在一旁伺候。”兰草回答道。 第968章 反水 苏九月点了点头,“给他们送茶水了吗?” 兰草应了一声,“一开始送了一壶进去,大人后来没再要水了。” “拿一壶新茶过来,我过去瞧瞧去。”苏九月说道。 苏九月去书房的时候,吴锡元和王启英正在商议这个案子。 “按说他那么一个讲究的人,怎么都不会容忍自己的被子在床上随便儿堆着的。除非……他压根不会做这些。”吴锡元抿着唇说道。 王启英也说道:“我跟田祭酒说让他将罪名都推到邹展身上,好给自己洗刷冤屈,可是他居然拒绝了。宁愿自己出事,都不想让邹展出事,这个人物这样特殊,咱们居然早没有发现。” 吴锡元却摆了摆手,道:“这也不足为奇,这样的人物他们藏得严着呢!若是老早就被咱们发现,他们这点本事也就什么都用不着谋划了。” “你说他的字迹也跟从前有所不同,应当是邹展被人掉了包?真可怕,朝廷命官都能被掉包,这么久都没人察觉。” “也跟他自个儿深入简出有关系。” “张大人说那日在翰林院碰到了静王?静王才刚一去,邹展就不见了?” 王启英似乎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他瞪大眼睛扭过头看向了吴锡元,对着他问道:“锡元啊!你说邹展该不会被静王给杀了吧?!” 吴锡元脸色一变,但很快就摇了摇头,“不至于,他一个腿脚不大方便的王爷,还不至于亲自过来杀个人。” 两人正说着话,门口就响起一阵敲门声,“锡元,我给你们送了茶水过来。” 吴锡元和王启英才刚眉头一紧,就听到了苏九月的声音,顿时松了口气。 吴锡元起身走过去打开了门,“回来了。” 苏九月嗯了一声,跟在他身后走了进来,随口跟王启英打了声招呼,又给他们将茶水续上。 末了,才说道:“今日我去问了师父,他老人家说易容要用到一种叫珪元的东西,这东西用途不广,寻常人买这个也没用。你们可以由此处入手查查。” 吴锡元笑了起来,“多谢夫人替我费心了。” “都自家人有什么好谢的,不然先用饭吧?用过饭你们再接着谈?” 吴锡元原本就在等她回来一起吃饭,他们才吃过饭,就见到王通从外头走了进来。 “大人,孟氏又招供了!” 王启英顿时眼睛一亮,他们如今就仿佛是在拼图,零零星星的碎片拼凑在一起,正在一点一点的恢复着案件的本来面貌。 两人又一头扎进书房商议了半天,原来……孟氏在得知有人要杀她灭口的时候,立刻就喊着要招供。 她说她可以将自己知道的所有东西都说出来,但是必须要给她换个牢房,并保她的性命。 李程季当场就答应了下来,给她换了个舒服的牢房,就连伙食都改善了不少。 孟姑姑这才将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我是被他们从扬州请来教导姑娘们的,但因着那些姑娘们都是我一手调教出来的,因此我也会利用她们知道一些事情。人在江湖中待久了,就知道凡事儿都得给自个儿留条后路。这世道连自己的生身父母都不见得有多靠谱,更何况只是利益至上的生意人。” 孟姑姑给自己斟了一杯酒,小酌一口,又慢慢悠悠地说道:“那些姑娘有被送给各位大人的,还有送给王爷的。至于我为什么知道邹展这个人,也很简单,因为我曾经给他送过姑娘。” 她当初被审问,只是想着随便找个职位低的人顶缸,却没想到这个人还是个不同寻常的。 “我知道你们对邹展很好奇,他不会莫名其妙的失踪,你们找不到他,只是因为他如今用另一个身份好好的活着。” 说着,她抬眼看了一眼李程季,眸子里还带着笑意。 李程季立即顺着她的话问道:“那你可知,他另一个身份是什么?” 孟姑姑轻轻摇了摇头,“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凡事要适可而止。若是真让我知道了,我恐怕也活不了多久,这个道理我还是知道的。” 李程季翻了个白眼,“你这些话不都白说了吗?” “倒也不是,我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但我却可以告诉你们他们的下巴上是有颗痣的。” …… “有颗痣?”王启英反问道。 王通点了点头,王启英和吴锡元互相对视了一眼,眼底都是不可思议。 显然两人想到一起去了。 最后还是王启英先开口了,“该不会……这个邹展真就是静王本人吧?” “可是静王的腿……不是瘸了吗?”他又自顾自地反驳道。 吴锡元却看着他,一脸严肃地说道:“既然脸都能是假的,谁知道腿瘸会不会也是假的呢?” 王启英顿时犹如被醍醐灌顶了一般,“有道理!” “如果静王真的是邹展的话,那也怪不得咱们掘地三尺都找不到他。如今邹展出了事,只怕这个身份他也不会再用了。”吴锡元轻轻叹了口气。 王启英却道:“锡元莫慌,狡兔尚且三窟,静王不会只给自己留了这么一条后路,咱们接着查,总能查到些蛛丝马迹。待过两日柳茹她们送消息出来的时候,我找机会让她们试探一下。” . 燕王府 关怀远急匆匆地走进了书房,“王爷,这些是青石他们搜集到的情报,请您过目。” 穆紹翎接过信封,看了一眼上头完好无损的红漆,取了把裁纸的小刀,沿着信封的口,将它一点一点裁开。 “老四的腿兴许是好的?”穆紹翎也有些意外。 他都瘸了快二十年了,如果真是装的,那这个人也太可怕了。 关怀远也一脸惊讶,“静王可真够能隐忍的。” 穆紹翎轻笑一声,“幸亏本王早就知道老四不简单,安排戴氏去了他身边儿,不然咱们这些人可真就要被他耍得团团转了。” “戴氏她……确定吗?”关怀远还是多嘴问了一句,实在是这个消息太让人不可思议了。 第969章 挑个好日子 穆紹翎一边儿点了蜡烛,将手上的信点着,瞧着烧的差不多了,才丢去了一旁的香炉里。 听见关怀远这话,抬眼瞥了他一眼,“不管她确定还是不确定,咱们都要有备无患。” “王爷您说的是。”关怀远急忙应声。 先前儿是他多嘴了,也得亏王爷没有要责怪他的意思。 “让人给戴氏传个信儿,最近老四身边儿有了别的女人,倒也不必刻意争宠,择日再试探。”穆紹翎交代了一句。 关怀远拧着眉头问道:“王爷,戴氏如今有了静王的孩子,她……还靠得住吗?” 穆紹翎却轻笑一声,“静王府也不是只有她一双眼睛,至于她说的是不是真的,本王自会定夺。” 关怀远这才应了一声,退出了书房,下去传信儿了。 他们王爷如今跟从前是越来越不一样了,这些事儿王爷比他心里头有数多了。 他才刚走出门,就迎面碰上了苏怡和夏荷,他急忙对着苏怡行了一礼,“见过王妃。” 苏怡嗯了一声,“王爷可在书房?” “王爷在的。”关怀远答道。 苏怡点了点头,抬脚走了。 屋子外边儿的动静才刚一响起,穆紹翎就听到了,他唇角带着笑站起身迎了过去。 苏怡才刚迈过门槛儿,就见他站在面前看着自己含笑调侃道:“才这一会儿不见,怡儿就想我了?” 苏怡瞪了他一眼,“谁想你?少臭美了!” 穆紹翎十分自然的拉起她的手到一旁坐下,“那怎的我才不过来书房一小会儿功夫,怡儿就巴巴儿的赶过来了?” 苏怡想要将自己的手抽回来,他却拉得紧紧的,根本不松开。 她只好作罢,任由他拉着手,无奈地说道:“那也不是想你,是有要紧的事儿同你说。” “何事?”穆紹翎侧着脑袋问道。 “方才宫里头来人了,说钦天监给喻仁选了几个好日子,父皇说他岁数大了,不过问此事,让拿来咱们看看。” 穆紹翎对喻仁郡主的事儿并不十分上心,就随口说道:“既然都是好日子,你看着挑一天就是。” “话虽如此,但到底是你表妹,总得叫你知道的。” “日子都是什么时候?”穆紹翎问道。 “远的就是三年后,近的就是今年腊月,还有明年九月份。” 穆紹翎虽然一贯不大喜欢喻仁这个表妹,但既然过问起这事儿来,到底也得给她选个差不多的时候。 “钦天监也是人傻了,她明年才出孝期,今年的日子就作罢了。三年后也不妥,她如今没了依靠,还是早些嫁过去的好。依我看,明年九月份就不错。” 这话也是苏怡想说的,小夫妻两人一拍即合,“那我就让人给宫里回个话,便说定在明年了。” 穆紹翎以为苏怡来就只是商量这个,但谁知道苏怡说完这事儿,很自然地转移了话题,“对了,父皇还让人传话,说云南王即将离京,走之前要去东陵祭祖。他老人家身子不便,让你陪着云南王一起去。” 燕王整个人直接愣住了,“我?我去?!” 苏怡点了点头,“嗯,来传话的公公还在外头候着呢,你可要将他叫进来问问?” 燕王叹了口气,“倒也不必,就是想着这事儿能不能推一推。” 自古以来祭祖的事儿除了皇上牵头,其次就是太子了,如今大夏朝没有太子,父皇这一举动不就是给大家暗示了吗? 他有时候真搞不明白,父皇怎么想的。 他喜欢老五,那就爽快点封老五做太子啊! 虽说老五年纪还小,但前朝人家孩子刚生下来就封太子的,也不是没有。 “推不了,皇上已经下旨了,你什么时候见过发出来的圣旨还能收回去?”苏怡在一旁凉凉地说道。 她嫁给燕王时间久了,也慢慢地知道了他的胸无大志,自己男人志不在此,她也没觉得怎样。 在她看来自己当王妃也好当太子妃也好,日子也还是一样过。 反倒是看着穆紹翎整日找借口偷懒摸鱼,让她想起了早些年她还小的时候不想去读书的日子。 穆紹翎一抬头就对上了苏怡幸灾乐祸地模样,他脸色一板,直接将苏怡抱起来坐在自己腿上,两手捧着她的脸,让她跟自个儿面对面。 “怡儿,我怎的瞧着你似乎有些幸灾乐祸呢?” 在他动手抱苏怡的一瞬间,苏怡身上的肌肉就紧绷了起来,还是因着她努力控制,才没做出什么下意识反击的举动。 她到底没忍住脸上的笑,说道:“定然是你平日里躲懒太多了,才被父皇给惦记上了。” 穆紹翎却道:“你同我一起去。” 苏怡挑眉,“皇室没有女人去祭祖的规矩。” 虽然她也不想去,但这个规矩还真叫人心里头不痛快。 穆紹翎却道:“以前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我去进宫见父皇去!若是父皇不允,我就想法子将这差事推到静王身上。” 说起静王,他忽然就想了个馊主意。 “父皇不知道静王腿脚是好的,这么多年才会忽视他,可若是让父皇知道了之后呢?”他说着,忽然轻笑一声,也幸灾乐祸了起来,“既然不让我躲懒,那大家就都别想着藏着掖着。” 苏怡还不知道此事,被燕王一说,一脸惊讶,“静王的腿?没瘸?” 穆紹翎点了点头,“说起来当年他也是因为中毒才腿瘸了的,这孩子好心机啊!那时候他才五岁,也不知道是他自个儿想的,还是背后有高人指点。” 苏怡叹了口气,“皇室还真都不是省油的灯。” 说完一抬头,就见到穆紹翎满眼笑意地看着她,“怡儿似乎忘了,你如今也是皇室中人了。” 苏怡脸色僵硬了一瞬,才扬起下巴倔强地说道:“我本来就不是省油的灯,少来招惹我。” 穆紹翎笑得停不下来,直接将她抱了起来。 苏怡吓了一跳,怕掉下来,赶紧抓紧了他,就听耳边传来男人带着笑意的声音,“遵命,王妃娘娘,咱们先用饭去。待会儿随我进宫一趟。” 第970章 祭祖 得知燕王夫妇进宫,景孝帝也没有多想,他下了旨意,他们两夫妇进宫谢恩,本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 “说起来朕也许久没见过这俩孩子了,让他们进来吧。”景孝帝说道。 燕王夫妻二人走了进来,对着景孝帝行了一个大礼,“儿臣见过父皇。” 景孝帝摆了摆手,“起来吧!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多礼。” 说完还指了一旁的椅子,“坐吧。” 待到二人落了座,燕王才赶紧说道:“父皇,儿臣瞧着您如今身子康健,再加上云南王许多年才回京一次,日后再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不若您出去走走?” 景孝帝哪儿不知道他的想法,这小子还知道跟他打亲情牌? 呵呵,他能走到这一步,心比刀子还冷,哪儿还在乎什么亲情。 他看着燕王把话说完,才忽然以手作拳,凑到唇边咳嗽了起来。 “老三啊,朕若是身子真的康健,也就不会让你替朕做这些了。” 穆紹翎拧着眉头说道:“大哥呢?大哥乃是长子,不然让大哥去?” 景孝帝斜睨了他一眼,一脸不加掩饰的嫌弃之色,“别在朕面前提他!” 被人算计来的孩子,让他如何喜欢的起来? “那静王……” 穆紹翎还没说完话,就被景孝帝打断了,“行了,朕圣旨都下了,你照办就是。” 燕王见此时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就干脆说道:“那我要带怡儿一同去祭祖,皇祖父没见过孙媳妇,自然要领去给他老人家看看。” 他已经想好了,若是父皇不让怡儿去,他就也不去,大不了就是抗旨,父皇又不可能真的因此要了他们的脑袋。 他都想好了怎么据理力争,最好能让父皇彻底不喜他这个儿子。 可谁知道父皇只是看向了苏怡一眼,就一口应了下来,“好。” 苏怡愣住了,穆紹翎也愣住了。 说好的皇室不让女人去祭祖的?怎的会这么顺利? 就在他们夫妻二人还没回过神来的时候,皇上又冲着苏怡笑了笑,问道:“怡儿也想去看看吗?”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苏怡也只能乖巧的点了点头。 景孝帝笑了起来,“想去便让老三带着你去瞧瞧,听说喻仁的事儿一直是你在费心。若是咱们家的孩子都能跟你一样替朕分忧,那该多好啊。” 说这话的时候,他又瞪了一眼穆紹翎。 穆紹翎一脸无语地看着他父皇夸了一通自己王妃,还给赏赐了许多好东西。 原本臭臭的脸色,才逐渐变好了。 父皇的私库里好东西多,能赏赐给怡儿的一定不差,这次进宫他们也不算白来。 等到他们夫妻二人离开之后,皇上才轻笑一声,“这小子,还想威胁朕?门都没有!” 不过是去祭祖而已,人死如灯灭,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他,感触尤为深。 左右就是去吃斋,上香,谁去不是去呢? 皇上自个儿想的开,可前朝的那些老古板们可就不会这么想了。 他们集体上书,请皇上收回成命。 景孝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边儿喋喋不休的御史大夫,只觉得聒噪得很。 他揉了揉眉心,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好了。” 秦御史干脆利落地一拜,“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此举于江山社稷不利啊!” 景孝帝呵呵一笑,从龙椅上走了下来,站在秦御史面前,笑着问他,“敢问秦爱卿,燕王夫妇去祭祖祭得是谁的祖?” 皇上离秦御史实在太近了,他心里其实也有些怕,额头上豆大的汗水都冒了出来。 皇上见他半天没说话,就又问了一句,“怎么不说话了?朕问你,他们祭得是谁的祖先?” 皇上的气势太足了,秦御史心里慌得厉害,最后支支吾吾的憋出了一句话,“天家的祖先。” 景孝帝袖子一挥,笑了起来,“既然如此,又关你们什么事?若是真闲的无事可做,朕瞧着大理寺还缺个做饭的。” 秦御史脸色大变,急忙告罪,“臣知罪!还请皇上恕罪。” 景孝帝抬脚又回到了他的位子上,“朕察觉咱们大夏朝似乎官职设得有些多了,若是你们真闲的无事,回乡下种地也是个不错的法子。” 在场的文武百官,大家都是好不容易才爬上来的,谁甘心就这么回去种地? 大伙儿也都发现了,自从这次皇上病愈之后,似乎比从前要任性太多了。 但他兵权在手,又有苏大将军和陆太师的支持,也有任性的资本。 . 苏怡得知了皇上在朝堂上的做法,也笑得停不下来。 “父皇也是个可爱的老头子。” 穆紹翎听着他家王妃的形容,实在没忍住抽了抽嘴角。 “你当心叫父皇听到了,也让你回乡下种地去。” 苏怡才不怕他,直接手一叉腰,“我求之不得呢!乡下好玩的可多了呢!” 她这样一说,穆紹翎的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等他们祭祖回来,赶紧找个庄子带怡儿住进去,远离京城,远离皇位。 此时的苏九月也从吴锡元嘴里得知了苏怡要去祭祖的事儿。 “咱们这位皇上可真不按常理出牌。”吴锡元笑着说道。 苏九月也道:“皇上都能封我个太医,足以见得皇上根本就不是个老顽固。” 不仅不是个老顽固,还是个思想新潮的。 自古皇帝开创盛世,都会有个革新。瞧着如今的大夏朝逐渐稳固,再也不是上一世那起子风雨飘摇的“大夏朝”了。 吴锡元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静,就这么慢慢的升官发财,比前世的富贵险中求,更得他的心意。 夫妻两人钻在一个被窝里,却做着不同的梦。 一个一片平和,一个直接吓得从梦中惊醒。 苏九月许久没做梦了,这次也着实被吓到了。 不为别的,只是因着怡姐儿在她的梦中出事了。 看着怡姐儿手持长剑义无反顾的冲过去替燕王挡掉了一剑,却被另一把剑从背后贯穿。 燕王悲痛欲绝的仰天长啸,眸子都染上了血色,最后边战边退,来到悬崖边上抱着怡姐儿跳了下去。 第971章 万无一失 苏九月一瞬间惊醒,同时也吵醒了睡在她身边儿的吴锡元。 吴锡元自然而然地问道:“又魇着了?” 他媳妇儿已经许久没做梦了,也算是睡了一阵子的安稳觉,这次也不知道又梦到了什么。 苏九月靠在他身上回了半天神儿,才缓缓说道:“锡元,我梦到怡姐儿了。” 吴锡元知道她的梦从来都不是什么好梦,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最后还是顺着她的话问道:“这回又梦到什么了?” 苏九月拧着眉头,将自己的梦告诉了他。 说完之后忽然坐起了身子,转过头看向了吴锡元,一脸不解地问他:“锡元,你说怡姐儿和燕王他们出门定然是有护卫的,且怡姐儿和燕王都是练家子,能将他们逼到绝路上,对方到底是带了多少人啊。” 吴锡元也拧起了眉头,摇了摇头,“说不清楚,也猜不到到底是谁的人想要对付他们。要知道跟他们一起去祭祖的还有云南王,带的人定然只多不少。” “不行,咱们得想想法子救救他们。”苏九月坚定的说道。 可是下一瞬,她又有些泄气,“咱们怎么救他们呢?咱们手里没有人,就咱们这几个护院就算是全派过去估计也于事无补。我梦里看到他们的人可多了,至少上千人。” 吴锡元将她搂在怀里,手在她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安慰地说道:“九月,你莫要担心,剩下的我来想法子。” 天还没亮,可苏九月心里装了事儿就再也睡不着了。 吴锡元也干脆跟着她一起起来了,洗漱完毕之后就换好了朝服。 “媳妇儿,你给我带两个饼

相关推荐: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靴奴天堂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摄春封艳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一梦三四年   小人物(胖受)   他是斯文糙汉   外婆的援交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