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289章

第289章

,功劳属实!他几次累晕在了田间地头,引水还差点被水冲走!没空读书也说得过去!还给那个陈光道陈大人升了官,如今是华业府的知府了!” 穆紹翎:“……” 原来他老人家想得是这一出啊。 皇上这一手,确实也给了其他大臣们一个思路。 只要他们在任上的时候,实实在在做出了什么功绩,能证明自己整天忙着替老百姓、替朝廷排忧解难,实在没空看书温故而知新,皇上还是会捞他们一把的。 那些大臣们这会儿也是真的怕了,皇上说罢免就罢免,连个信儿都不提前给。 而且看样子还是来真的,他真就一副不管不顾的模样,丝毫不在朝廷离了他们这些人到底能不能运作。 他们是有想过皇上兴许会妥协,朝廷根本离不了这么多人。 但是皇上现在突然来这么一手,真正做出业绩的大臣们自然不会选择站在皇上的对立面,那都是下下策。 他们都是要给人做臣子的,站在皇上的对立面,对于他们来说,能有什么好处? 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回忆着自己从前都做过什么,更有甚者连停马车给老者让路的话都写出来了。 景孝帝在宫里看着他们送来的文书,跟看笑话似的,乐得不可开支。 他一个人乐还不行,还将皇后和几个皇子都叫到跟前儿来,让他们一人读一个奏折,大家一起听一起乐。 按照皇上这个法子,确实叫他捞回来了一部分真正替百姓做实事儿的人。 但这些人也只是一部分,捞回来的人还不够啊。 他想了想,又把那些办事儿马马虎虎,但也稍微能糊弄的弄到了七八品去。 有大人不满皇上的安排,皇上也就一句话,“爱卿要么去,要么便告老还乡吧。” 这不闹着玩儿呢吗?见过谁三十出头告老还乡的? 第1485章 时来运转 当然,在告老还乡和去小地方当个七八品的小官之间,他们也都还是选择当小官。 毕竟小官再小,那也是官。若是日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们还有晋升的机会。 但若是真的告老还乡,没了官身,年纪轻轻的难不成真的回去种地去?这么一来,这辈子可真就没机会了。 就这样,景孝帝直接给满朝文武来了一个大清洗,现在留下来的大臣们一个个都人人自危。 距离下一次科举也只有三年了,若是他们这三年内让皇上不满意了,保不齐下一个三年,皇上再来上这么一出。 看着文武百官各司其职,兢兢业业,景孝帝满意了。 各位大臣的任命下来了,也都收拾收拾东西准备走马上任。 巩治宜也得知秋林得了个皇上赏赐的小宅子,皇上还赐了她一块贞节牌坊,并且允许她带孩子改嫁。 最绝的是,原先跟秋林住一个院子的那两个老嫂子告诉巩治宜,木棉长得跟他很像…… 巩治宜沉默了,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自己的住处的。 那个先前儿来探他口风的四品典仪,也在朝廷的这一次大换血当中被罢免了。 他哪儿还敢结这门亲事?回去想了一夜,最后还是收拾了东西带着小妾走马上任了。 从前吴大人告诫的对,京城里满是大人物,随便一个人随口说句话都能左右他们的命运,他还是早些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吧。 至于木棉,他本就是他巩治宜的儿子,血浓于水,待到日后再见,还能不认他这个爹不成? 如此一来,大夏朝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过去了一个多月,吴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敲门。 吴家今时不同往日,上门拜访的人也多,阿力赶紧上前去开门,却没想到打开门居然是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生面孔。 “您是……”阿力问道。 来的男子风尘仆仆的,咧嘴一笑露出一排白牙,“请问此处可是吴锡元吴大人的府上?” 阿力点头,“正是,您是谁?是找我家大人的吗?” “我是你家大人的同窗,我叫孟玉春。” 吴锡元得知孟玉春来了,赶紧放下怀里的珠珠儿就朝着外头走去。 苏九月也没笑话他,在她看来,孟玉春也算是他家锡元的至交好友了。当初两人还在雍州的时候更是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的,后来来了京城,孟玉春也跟他们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过。 吴锡元见到了孟玉春,孟玉春也看到了他,激动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锡元!可真是想死我了!我还当我这辈子都见不到你了呢!” 吴锡元笑了起来,“你说得这是哪里话?一辈子还长着呢!咱们还这么年轻,怎么会见不到?” 孟玉春乐呵呵的,“是还年轻,就是没想过能来京城。” 吴锡元领着他往屋子里走,“这回皇上换了那么大一批官员,你可还好?” 吴锡元虽然参与了改卷子,但卷子的名字都是被封起来的,他也看不到。 孟玉春却笑着道:“咱们才刚考完科举没两年,哪儿能忘得这么快?我倒是没被罢免。” 吴锡元一听这话,眉头一挑,问道:“听你这意思应当是升职了?” 孟玉春点头,“不错,被皇上封了个内阁侍读,如今也是京官了,咱们日后倒是可以常见了,你可不能嫌我烦啊!” 吴锡元笑着摇头,“自然不会,你放心就是。” 内阁侍读是个正六品,且还在内阁当值,也是皇上近臣,这六品官里边也是分等级的。他能升的这么快,估计也跟那一年黄河决堤,他没有跑路,而是在当地带着百姓们积极自救有关。 他们回到了屋子,孟玉春见到了抱着孩子的苏九月,先是一愣,然后抬头看向了吴锡元,问道:“锡元,这……这是……你们的孩子?” 吴锡元笑了起来,“我们成亲这么久,有孩子不是挺正常么?” 孟玉春一想也是,就点了点头,“说起来也有几分道理,孩子多大了?” “才半岁,是个女娃娃。” 孟玉春看着吴锡元的眼神羡慕极了,“我也喜欢女娃娃,你这小子命真的太好了!” 吴锡元一挑眉,问道:“你呢?如今成亲了吗?” 孟玉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还没呢,你怎么跟我娘似的,才刚见面就提这个。” 孟玉春在任上安顿好之后,就将他娘接去了,老太太整日也没事儿做,就天天给他张罗亲事。 但都被孟玉春给推拒了。 吴锡元摇头,“我也不想提,但你想要个女娃娃,这一步迟早绕不过去的。” 孟玉春点了点头,“我都知晓的,只是这不是还没碰上合眼缘的吗?等日后碰上了再说吧。” 合眼缘这东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但吴锡元也没再劝,相信这些话他娘也天天说,他也懂这个道理,他们这些外人多说也没什么用。 吴锡元从苏九月手里接过了小珠珠儿,孟玉春就凑过去逗她玩,但他也有分寸,知道自己身上风尘仆仆的,并没碰到珠珠。 见着小珠珠儿眼巴巴地盯着他看,那小模样真就跟吴锡元一模一样,他笑着问吴锡元,“你们女儿叫什么名字?长得跟你真像,以后长大定然也是极好看的。” “明珠。”吴锡元显摆似的说道。 孟玉春啧啧两声,“掌上明珠,好听,这孩子也衬这个名字。” 吴锡元见他夸自己女儿,也十分欣慰。 苏九月又在一旁问了孟玉春升迁的事儿,孟玉春给她又重复了一遍。 苏九月也开心了,“锡元在京城里好友不多,你如今来了,倒是也可以时常走动。” 孟玉春应了下来,“那是自然。” 苏九月又问道:“不知你如今住在何处?” 孟玉春说道:“才刚来,还没安顿好,只找了个客栈先安顿了老娘,正想着这两日再找个宅子呢!皇上给了两个月的时间,我从开封府走得早,路上也没用多久,如今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来找住处,倒是不着急。” 第1486章 礼轻情意重 苏九月想到他们刚来京城的时候,大伙儿也是这么帮她的,孟玉春同他们又是多年好友,如今他们也该帮帮他。 她便和吴锡元对视了一眼,吴锡元也明白了她的意思,便转过头对着孟玉春说道:“我们倒是还有个空宅子,一进的小院子,若是你和婶婶不嫌弃,倒是可以先住。” 孟玉春一愣,随后便笑了起来,对着吴锡元说道:“租给我倒是可以,反正租谁的也是租,但若是你不收银子,那我肯定不会去。” 吴锡元淡定地点头,“嗯,自然是要给银子的,借住肯定不会,你别想太多,谁会跟银子过不去呢?” 苏九月听了这话,也是一阵皱眉,但孟玉春却哈哈笑了起来,“好好好,宅子在何处?明日我便带我娘去拾掇拾掇,住进去。” 吴锡元一边儿把玩着女儿的小手,一边儿随口说道:“后日再去吧,明日我让府上的下人先去拾掇拾掇,既然是要租给你们住,自然要收拾敞亮了再租。” 孟玉春也没在这种小事上跟他客气,他想了想,将自己背来的包袱打开了,“来给你们带了些特产,也没啥好东西,就是些大豆,回头煮粥喝。” 吴锡元有些哭笑不得,一包大豆还值当大老远背过来,不过礼轻情意重嘛。 他道了声谢,孟玉春便又辞行了,“我老娘还一个人在客栈呢,我放心不下,先走了,等我安顿好了,再请你们过来坐坐。我娘现在学会做胡辣汤了,过几日请你们来家里尝尝。” 吴锡元应下,又抱着珠珠儿出去送了他一趟。 才刚一出门,便碰上了梅子。 梅子乍一瞅,这人有些眼熟,想了半天,才突然眼睛一亮,“孟大人!” 孟玉春冲着她拱了拱手,“小梅子!” 这丫头跟其他丫头不一样, 她举手投足都英气十足,说话做事也大大咧咧的,不扭捏。 梅子见他还记得自己,也笑了起来,“您也来了京城?那可真是太好了!京城比你们那个小山包包要好太多了!” 因着她们当初去的时候,所有人都暂时在那个小山头上避难,梅子也就只记得这个了。 孟玉春赶紧辩解道:“如今的三花县可不是原先那样了,老百姓们重新修了宅子,虽说比不上京城,但也挺热闹的呢!” 灾后重建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建起来的,直到他走,还是有许多老百姓住在官府修建的收容府里。 他担心下一任来这里的官员不管他们,临走的时候特意叮嘱过了,让大伙儿互相帮助着先将宅子盖起来,也有个容身之处。 梅子却不知道这些,她只记得她走的时候,那里除了个小山包到处都是泥泞。 她对着孟玉春比了个大拇指,夸赞道:“孟大人果然厉害!想必老百姓们都舍不得你走吧!” 这句倒是个大实话,孟玉春带着老娘走的时候,连个马车都雇不起,老百姓们依依不舍地送了他十里地,才被他撵回去了。 见着孟玉春只是笑,她又一拱手,说道:“不打扰大人您了,我还得帮着钱婶儿摘菜呢!” 看着梅子走远了,孟玉春才道:“岁月真是不饶人,当初梅子去三花县的时候,比如今还没几年,怎的瞧着一下子就成了大姑娘了。” 他倒是没有什么旁的心思,今儿若不是正巧碰上了,他都快忘了还有这么个人。 但吴锡元听了这话,却眉头一挑,问道:“梅子应当也有十八了吧?她还没定亲,你要不要……” 孟玉春眉头一皱,冲着他扬起了下巴,“去去去,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做起了媒婆的行当?” 吴锡元哈哈大笑,“我不过是瞧着萧叔也挺为梅子的婚事发愁的,这才随口一说罢了。” 此事说过,两人都忘了。 孟玉春前脚刚走,吴锡元就让人去将他们在富春巷的那处宅子拾掇了出来。 好巧不巧,这个一进的小宅子隔壁就是景孝帝在宫外置办的那个。 孟玉春此时还并不知道,吴锡元让人拾掇干净屋子之后,便去给孟玉春送了个信儿。 孟玉春欢欢喜喜地带着他娘搬了进去,孟老太太还是头一次住这么阔绰的宅子,一进门就开始心疼了。 “儿呀,这宅子赁一个月得多少银子呀?你能付得起吗?” 她原本也以为儿子做了官好日子就来了,可是谁知道她千里迢迢跑去开封府想跟着儿子享福,没想到整日还得帮着他干活儿。 儿子每个月就那么五两银子的月俸,大部分还被他拿出来给老百姓们盖房子了。 她这个做老娘的,哪儿忍心看自己儿子那么辛苦?便整日帮着煮粥,原本只是煮一人份的,可是瞧着那些难民一个个的都吃不上饭,锅便越用越大,水也越添越多。 等最后走的时候那些乡亲们给他们送了鸡蛋,米面,她还挺欣慰的,自己一个粗人还教出个好儿子来。 她儿子什么东西都没要,就背着包袱,里边装了二两银子,还有他自己买的一包大豆,以及他们娘俩的干粮,再就什么都没了。 就那二两银子他们一路上吃住也用了不少,哪儿还有银钱赁院子? 孟玉春看着他娘愁眉苦脸的模样,顿时笑了,抬手搭在了他娘肩上,对着他娘说道:“娘,您别担心,我昨儿去吏部领了朝廷给的安家费。再说了,这宅子是锡元家的,也要不了多钱。” 他娘这才松了一口气,“来了京城,也没那么些苦命人了,你这月钱,咱们应当……也能存下了吧?” 孟玉春也跟着叹了口气,“自然是能了,您给爹爹写信,让他也来京城享福吧。儿子如今应当能养活你们老两口了。” 他娘瞪了他一眼,“我们老两口用不着你养!你什么时候能养老婆孩子,我老婆子就心满意足了!” 孟玉春:“……” 嘚,又来了。 “娘,咱们先烧火做饭,再烧些热水,我们娘俩都洗漱一下,明日我便去报到,早些去当值。” 第1487章 也不知道是为了谁 “一天天儿的,说起老婆孩子你就跑路,你娘我也不知道是为了谁好!”老太太念叨着。 孟玉春叹了口气,“为了我好,但是咱这不是才刚来吗?都没站稳脚跟,您也别着急,往后您呀!儿媳会有的,孙子也会有的。” 他娘这才瞪了他一眼,转身朝着厨房里走去,“这还差不多。” 孟玉春也没真让她老人家一个人去忙活,也赶紧洗了手去厨房帮忙。 至此,他们娘俩也算是正式在京城里落脚了。 方铁将肖龙师兄弟几个送来白石头加入到了兵器当中,又将兵器送去给皇上和太子殿下查看。 穆紹翎拿在手里,只是用手指轻轻一弹,听声音便知道这是一把好剑。 他微微颔首,“不错,父皇您也瞧瞧?” 却不成想,景孝帝直接摇了摇头,“瞧能瞧出什么花样来?好东西都是要手底下见真章的!” 他扬声喊道:“暗一!” 暗一从殿外走了进来,冲着他双手抱拳行礼,“属下拜见皇上。” 景孝帝一抬手,“你起来吧,用你的刀,和那把刀试试。” 暗卫们用得刀都是宝刀,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皇上就算只是为了自身的安危,也一定会给他们用这世上最好的兵器。 暗一从来不会质疑皇上的命令,他应了一声是,就拔出了自己腰间的刀。 穆紹翎见状也来了兴致,他咧嘴一笑,“试试,我们都不用内力纯粹就试试这刀。” 若是用上了内力,他哪儿是暗一的对手?在这点上穆紹翎也有自知之明。 方铁和吴锡元也都睁大了眼睛,就想看看这刀到底如何。 然而二者才刚一交锋,便迅速抽离。 暗一对着皇上抱拳,“皇上,殿下手中的那把好,属下的刀上已经有了裂纹。” 景孝帝哈哈大笑,“无妨!太子手上的那把刀便赏赐给你了!” 暗一大喜过望,任何一个习武之人都逃离不了对兵器的热爱。 他接过穆紹翎手中的刀,兴奋地跪地谢恩,“属下谢主隆恩!” 景孝帝摆了摆手,“你下去吧。” 看着暗一走了,他才对着方铁说道:“方铁,你便按着这把刀打就是,那白石头要加多少,再仔细琢磨琢磨。打出来的这些先送去给前线,那些将士们还等着呢!” 方铁应了一声是,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景孝帝又道:“你将方子的配比写下来,给王启英那边儿也送去一份儿。便是他们没你打铁的技术好,也能凑合。这个时候也不能一味地要求精益求精,咱们先将数量提上去,再追求质量。” 皇上一开口,这事儿的基调就定了。 京城和尧山,分批制作,通通将这些兵器送往了前线。 原本僵持着的东瀛战场,在得了朝廷的支持之后,也开始占了上风。 而岳将军和宋阔等人,此时也已经跟曹将军汇合了。 一时间,东瀛战场的将士们士气大涨,将东瀛收复指日可待。 吴锡元收到了前线来的捷报,正要进宫的时候,突然被苏九月叫住了。 他一回头就对上了苏九月着急的神色,“锡元,我摸着珠珠儿怎么好像烧起来了?” 吴锡元赶紧抬手摸向了珠珠儿的额头,感受着手心的温度,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先给孩子擦擦身子,赶紧让人请了师父过来。” 第1488章 此战,大凶 苏九月这才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应了下来,“对,兰草,快让人去请我师父。再拿一壶酒过来,我给珠珠擦擦身子。” 她也是个大夫,平素遇上这些事儿她也知道怎么处置,但真的轮到自己孩子身上,她还是会慌了神。 吴锡元现在是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真真是左右为难。 苏九月瞧见了,便说道:“你去忙吧,快去快回。别担心家里,左右师父待会儿就到了。” 吴锡元又摸了一下珠珠,见着平时调皮的珠珠现在却一副蔫儿了模样,心里实在心疼的紧。 片刻之后,他才狠了下心,收回了手,抬头看向了苏九月,“边关大事儿,我得先进宫一趟,马上回来。” 苏九月点头应下,“你去吧,家里有我。” 吴锡元叹了口气,最后还是出了门。 景孝帝听着吴锡元汇报着前线战况,用上了新装备的将士们,有如神助,一路将东瀛人赶出了大夏边界。 “好!好啊!也好叫他们瞧瞧咱们大夏朝的厉害!从前不跟他们计较是咱们没腾出手来!如今既然已经腾出手了,看他们怎么蹦跶!”景孝帝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说话间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景孝帝说完,就又下了一道命令,“他们蹦跶了这么久,也是时候让他们长长记性了,传朕的旨意!命令曹将军和闵将军他们,将东瀛给朕收复了!” “是!”上一世在他去世之前,东瀛战场也依旧在打仗,两国的百姓民不聊生。如今他还真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样快,等收复了东瀛,他们大夏朝就算真正的太平了! 景孝帝看着吴锡元的脸色,突然开口问道:“怎么了?吴爱卿?瞧着你今日似乎脸色有些不大好。” 吴锡元叹了口气,也没瞒着他,“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就是今儿正要出门的时候,我家小女发热了,心里有些担心罢了。” 景孝帝闻言也皱起了眉头,“小孩子发热可不能当儿戏,可有请大夫?不如让太医去瞧瞧吧。” 景孝帝这态度倒是让吴锡元很受用,他对着景孝帝一拱手,道了声谢,“谢皇上关心,今日臣出门之前,臣的夫人就已经派人去请黄大人了。” 景孝帝也知道苏九月和黄户生的师徒关系,对此倒是没有过多的看法。 他也挺喜欢明珠那小丫头的,就点了点头,再次跟吴锡元叮嘱了一句,“料想你今儿也没心思,朕让小全子去传旨,你先回去吧。若是需要什么药材,只管让人来宫里取。” 吴锡元行了个大礼,“臣谢主隆恩!” 景孝帝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吧。 吴锡元前脚刚走了,后脚郭若无就进了宫。 景孝帝得知郭若无求见,心里有些奇怪。 “请他进来!”也不知道他进宫来是为了何事,但郭若无可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 赵昌平应了一声,就退了出去,没多大一会儿他就领着郭若无回来了。 景孝帝还没开口发问,郭若无就直接开口说道:“皇上!此战!大凶!” 他神色凝重,若不是牵扯到的人命太多了,他压根不会管此事。 他信奉个人有个人的缘法,阎王让人三更死,不会留人的五更。 此次出手阻止,按照他的说法就是犯了因果了。 景孝帝听了郭若无这话,也是一愣,紧接着神色也沉了下来。 “可是和东瀛之战?”景孝帝问道。 郭若无点了点头,“正是。” 景孝帝又接着问道:“可知道是为何?” 郭若无并未直说,“紫微星旁原本只有一颗星同它争辉,但如今却有了两颗,还请皇上仔细查探,莫要因此枉顾了将士们的性命。” “两颗?”景孝帝喃喃地念叨着,很快他的心里就冒出来一个念头。 他抬头看向了郭若无,“朕知晓了,会立刻派人去查探。” 郭若无一拱手,道:“既然如此,臣便先告退了。” 景孝帝让人送了郭若无出宫,又安排人去联系安排在高句丽的探子,看看高句丽这阵子是否还安分! 安排完这一切,景孝帝便又溜出了宫。 如今天儿渐渐热了,宫里那些妃子们见天儿的往他跟前儿凑,不是这个胸口痛,就是那个腰痛,一个个穿得也轻薄,这不是要人命呢嘛! 他如今也一大把年纪了,随她们去了吧,对身子不好,可若是不去,难免会传出些许雄风不振的谣言。 还不如溜出来让她们找不到人的好。 景孝帝住进了富春巷,还让赵昌平在巷子口给他买了份驴打滚儿。 赵昌平才刚捧着热乎的驴打滚儿走进来,景孝帝却皱了皱鼻子,循着香味来到了院子里。 “隔壁在做什么吃的?闻着好香啊。”景孝帝说道。 赵昌平也皱着鼻子闻了闻,摇了摇头,“奴才也从未闻到过。” 景孝帝干脆抬脚去了隔壁,对着赵昌平说道:“你去叫门。” 赵昌平应了下来,抬手扣了下门环,没一会儿里边便有人出来开门了。 是个和景孝帝年纪相仿的老妇人,孟老太太原本还当是自个儿儿子回来了,没想到一开门却见到门口站着两个从未见过的中年人。 景孝帝见到是个老妇人,便冲着她拱了拱手,说道:“老太太,我们是住你隔壁的邻居,今儿才得知你们搬来了,便来上门拜访。” 孟老太太一听是邻居,态度就热情了些许。 “原来是邻居啊!我们也是昨儿才入住的,只是我儿子这会儿还没回来,家里只有我老婆子一个人。” 景孝帝当初在买这个小院子的时候,早已经将左邻右舍都打探清楚了。 他家东边儿这户分明就是吴锡元的宅子,如今搬进来的这户人家,应当是他将宅子赁出去了。 景孝帝看了一眼赵昌平手中捧着的驴打滚儿,说道:“都是邻里街坊的,今儿正巧买了街口的驴打滚,正热乎着。” 孟老太太有些犹豫,“这……” 陌生人给的吃的,她又怎么敢轻易收? 第1489章 人要知足 景孝帝也看出了她脸上的犹豫,便笑着开口说道:“老嫂子,我就实话说了吧,我在隔壁闻着你家飘来的香味,实在香。这才没忍住登门,还请不要见怪。” 孟老太太听了这话,也是一愣,紧接着便哈哈大笑了起来,“锅里煮着的是我去开封府的时候,跟人学得胡辣汤。” “哦?您还去过开封府?”景孝帝开口问道。 他跟人闲聊的时候,也就是个富家老爷的模样。再加上孟老太太这阵子也没什么同龄人跟他闲聊,这会儿听到景孝帝问起,她就叹了口气,大倒苦水,“我儿是上一届的进士,被派去开封府底下的三花县去做官,谁料他才刚去没两个月,黄河就决堤了。当地的百姓民不聊生,他也是运气好抱住了一根柱子,这才活了下来。” 在她一提起三花县的时候,景孝帝便知道她说得儿子是谁了,但他也没打断她的话,就听她又接着说道:“我儿将当地活下来的老百姓组织了起来,大家积极自救,最后才等来了朝廷派来赈灾的人。我这个当娘的原本还以为儿子做官了能跟着过两天好日子,谁成想?千里迢迢从雍州跑去开封府,最后也是个帮人干活的命。我儿子天天帮着那些老百姓盖房子,我给他做饭吃,可是那地儿饿肚子的人太多了,我干脆就多做几个人饭……” 景孝帝听她说着,眉头也皱了起来,就听他突然问道:“能帮老百姓盖房子的官员可不多啊!你儿子是个好官!” 听他说自己儿子是个好官,孟老太太也跟着笑,“何止是出力啊!他每个月那点儿月俸全被他拿出去救人了,谁没饭吃给谁买米,谁家盖房子缺钱,他也拿钱,我们俩从开封府过来的时候,甚至连个马车都租不起,都是靠我们两条腿走过来的。也幸好开封府离得近,不然可真要了我这把老骨头的命了!” 景孝帝听了也大为震惊,他听说过孟玉春的事迹,但他却并不知道的这么详细。 孟老太太还在继续吐苦水,“我们走的时候,当地的乡亲们送的干粮什么的,他也都不要。最后来了京城,还是有他那个同窗帮忙,我们才能有这么个落脚处。” 景孝帝这回搞清楚了,怪不得隔壁突然有了邻居。 “原来如此,老嫂子,你儿子如今来了京城做官,也是熬出头了,你们的福气在后头呢!”景孝帝开口说道。 孟老太太笑了起来,眼角满是褶子,“那就借你吉言了!” 她说完话,突然想起来锅里还煮着饭,赶紧说道:“哎呦!说的热闹,差点忘了锅里的饭!二位您先坐,我这就给您二位盛一碗。” 景孝帝笑着应下了,赵昌平看了一眼皇上,有些欲言又止,但也不知道要怎么说。 没多久,孟老太太就又回到了院子里,她的手里端着两碗饭。 赵昌平赶紧去接,孟老太太笑着说道:“您先尝尝看,也不知道合不合您的胃口。” 景孝帝也没跟她客气,拿起勺子就尝了一口,夸赞道:“真真儿是好手艺啊!好吃!我从未吃过这样的美味!” 孟老太太见他喜欢,也很是满足,“您喜欢就好,我也不会做别的,就会鼓捣吃的。” 景孝帝也不管什么食不言,寝不语了,他感慨道:“您夫君还真是有口福了,我家那位可是什么都不会做。” 孟老太太听他这样说,却不赞同,“您也不能这么说,您这样的人家娶妻当然也不是就娶个会做饭的,您跟我们这样的人家不一样的。再说了,我每日给我家老头子做饭,做了十几二十年,他还整日啰嗦,说我这个不好,那个不对的。您夫人打点家里的,也一定废了不少心思。这做人啊!要知足……” 孟老太太这话倒是说的景孝帝微微一愣,他也开始反思了起来。 皇后嫁给他以来,他从来没为了后宅操心过,所有的一切她都打点的利利索索的。 当初夺嫡的时候,他家兄弟们还有后院起火的时候,他却从来没有。 等入了后宫,宫里那些女人们也很懂规矩。 也是最近两年,皇后才隐隐有些不管事儿了。 孟老太太说了半天,见景孝帝不说话了,她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瞧我,又乱说话了,不说了不说了。” 景孝帝却摇了摇头,“无妨,您说得很有道理。” 正在这时候,门外又响起一阵敲门声,孟老太太面儿上一喜,说道:“应当是我儿子回来了。” 她转身去开门,赵昌平这才赶紧跟景孝帝说道:“皇上,咱们吃了人家的饭,他们吃什么呀?他们这样的人家也不会多做两个人的饭的。” 景孝帝可不管这些,他埋头喝着汤,听了赵昌平这话,才抬头说了一句,“你去让人将咱家的饭送过来。” 赵昌平虽然无语,但此时也只能照做。 孟老太太开了门,见到门外果然是她儿子,便笑着说道:“你可算回来了!咱们邻居过来坐坐,正好在咱家吃顿饭。” “邻居?”孟玉春有些好奇,他的视线越过他娘,看向了坐在院中的两个人。 怎么越看越眼熟,终于在景孝帝抬头的时候,他看清楚了这位邻居的正脸。 孟玉春直接腿一软,赶紧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了景孝帝面前。 “臣拜见皇上!不知皇上驾到,有失远迎,还请皇上恕罪!” 他多年前在参加殿试的时候见过皇上一次,皇上的容貌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孟老太太听到她儿子的话,也吓了一跳,赶紧跟着跪了下来。 皇上不好好待在宫里,没事儿出来瞎转悠什么呀?再想想她刚刚还跟皇上罗里吧嗦说了那么多,皇上不得将这些都记在她儿子头上呀? 不过再转念一想,她似乎也没说什么不好的话,便是深究起来,她儿子也照样是个好官! 这样一想,她也就没那么怕了。 景孝帝见他们母子二人跪了一地,赶紧放下汤勺说道:“你们快些起来,朕不过就来蹭个饭,行这么大礼作甚?” 第1490章 我只有一个要求 赵昌平见状也赶紧上前扶孟老太太起来,孟玉春也跟着站了起来。 景孝帝这才对着孟玉春问道:“可去吏部报过到了?” 孟玉春赶紧回答道:“今儿才刚去,吏部那边的大人说臣明日便可去内阁当值。” 景孝帝微微颔首,“不错不错,方才听你娘说了你在开封府所为,你是个难得的好官啊!” 孟玉春也不知道他娘跟皇上都说了些什么,万一不小心夸过头了,那可是欺君之罪啊! 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赶紧说道:“皇上,我娘不过是随口一说,您别往心里去……臣也没那么好,拿了朝廷的俸禄自然也得替朝廷办事儿不是……” 他支支吾吾地解释着,皇上看出了他内心的焦急,便打断了他的话,说道:“好啦,朕心里都有数,你不用多做解释,坐下吃饭吧。” 孟玉春哪儿敢跟皇上一个桌吃饭,他站着半天不敢动。 景孝帝又抬头看了他一眼,“让你坐你就坐,少说这些有的没的。” 孟玉春这才战战兢兢地坐下,孟老太太看了看他们,又去厨房端了碗饭出来给孟玉春吃。 她知道自己儿子食量大,担心他吃不饱饭,这才多准备了点吃的。 可是谁能想到,居然来了两个蹭饭的,即使多做了些也还是不够吃。 只能等着他们走了,再去热两个豆饼凑合凑合。 景孝帝见她只端上来了一碗饭,里边还掺着些锅底,心里也就明白了个大概。 他给了赵昌平一个眼神,赵昌平立刻会意,起身就朝着自家院子里去了。 孟玉春见他才吃到一半,就走了,赶紧就叫:“这汤凉了可就不好吃了,吃完了再走啊!” 景孝帝叫住了她,说道:“老嫂子,他回去拿点东西,待会儿就过来了。” 孟老太太一开始听他叫自己老嫂子还不觉得有什么,可这会儿知道他是皇上,再听他叫老嫂子,浑身都不自在。 她何德何能给皇上当老嫂子? 她赶紧摆了摆手,“皇上,民妇先前儿不知道您的身份,有些无礼,还请您莫要放在心上。” 景孝帝笑着道:“不放在心上,倒是觉得你说得也挺有道理。” 他又看向了孟玉春,“孟爱卿,明日你去当值,朕对你只有一个要求!” 孟玉春赶紧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您说,臣一定做到。” 景孝帝笑了笑,说道:“你出去之后,莫要将朕在隔壁住的事儿说出去。若是叫人知道了,朕定当唯你是问!” 景孝帝这样一说,孟玉春母子二人赶紧正了神色,当场保证道:“皇上,您放心,臣一定不会说出去的!” 景孝帝这才满意了,正说着话的功夫,赵昌平就带着两个丫鬟过来了,她们手中还拎着两个食盒。 赵昌平招呼着她们将食盒里的菜拿出来摆在了桌子上,孟老太太这才不解地问道:“您这是……” 景孝帝乐呵呵地说道:“我们两个吃了你们的饭,你们不是要饿肚子了?正好我家里准备的也给你们送来。” 孟老太太一下子就对皇上的印象很好了,能注意到他们吃不饱饭,这样的人当皇上,才是会真真正正为老百姓着想。 景孝帝也没在此处久留,吃过饭就离去了。 然而皇上走了之后,孟老太太就更兴奋了。 她对着孟玉春问道:“儿啊,皇上这么平易近人的吗?” 孟玉春不忍心打破她心中对皇上的美好印象,便傅衍地点了点头,又怕她自来熟,赶紧叮嘱了一句,说道:“娘,皇上就是再平易近人,他也是皇上,您可别有事儿没事儿去打扰人家啊!” 孟老太太瞪了他一眼,扁着嘴说道:“在你心里,你娘就

相关推荐: 外婆的援交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切切(百合)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高门美人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作恶(1V2)   迷踪(年下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