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162章

第162章

住了,“别说了!快去套马车!追人!” 于国志连吴锡元都留不住,又怎么能留得住老顽固刘忠世? “老夫学医就是为了救人的!哪儿有病人,老夫就在哪儿,待在你们府上成何体统?!” 说完他便径直拂袖而去,甚至都不需要小药童的搀扶,他自个儿便稳稳当当的上了马车。 于国志真心敬佩这几位大人,他为官二十载,天南海北,各个地儿都任职过,也不是没见过阳奉阴违的大臣。 如今看来,有这些大人,他们大夏朝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那些怂恿他临阵倒戈的大臣,一定会后悔的! 于国志目送着刘忠世的马车走了,立刻转身给自己的下属吩咐道:“将城里用得上的药材都收一收,全给他们送过去!” 第791章 病人 他们城里估摸着用不着,倒是三花县那边儿若是有了鼠疫,定然是用得上的。 他的下属听了这命令愣了一下,“大人,不留点吗?” 于国志的瞪了他一眼,“没听吴大人说吗?过几日京城补给的草药就送过来了,到时候保准够用。还不赶紧的?再墨迹回头耽搁事儿了,本官唯你是问!” “是!”下属这才急忙站直了身子,应了一声,就急匆匆下去办事儿了。 吴锡元他们又在路上走了两天,才到了三花县。中途他们在路上休整的时候,还碰上了快马加鞭追过来的刘忠世。 苏九月坐在马车里啃着饼子,听到后边儿有马车的动静,探出头去看,吴锡元站在马车边儿上,也扭头看了过去。 见着马车有些眼熟,没过多久,马车就在他们后边的不远处停了下来。 一张熟悉的容颜就从车里钻了出来,对着吴锡元笑骂道:“你们这两个小崽子,居然不声不响地走了,是嫌弃我老人家会拖累你们吗?” 吴锡元和苏九月都听到了,夫妻两人对视了一眼,有些失笑。 他们怎么会这么觉得?不过是想着老人家如今已过花甲之年,跟着他们去了三花县会遇上危险。 可谁知道这位老大人居然老当益壮,自个儿追过来了。 吴锡元笑着对着他拱了拱手,也扬声回答道:“小子不敢,不过是早上走的匆忙,没来得及喊您一起罢了。” 他一边儿说着,一边儿朝着刘忠世的马车边儿走了过去。 刘忠世在车子里坐的久了,两腿都有些发麻,让小药童搀扶着他下了马车,才整理了一番自己身上的衣裳,抬头看了一眼太阳,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 这时候吴锡元已经走到了他身边儿,苏九月也下了马车,手上的饼子也放在了马车里,不敢拿下来。 今日路上碰到的灾民倒是不多了,估摸着是因为距离重灾区越来越近了。 里边的灾民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约摸都是跑不掉的。 吴锡元问候了刘忠世两句,苏九月也上前给他行了礼,刘忠世才笑着看向了苏九月,“那鼠疫的药方还在我这儿呢!你都敢自个儿去?” 苏九月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那方子我都记下了。” 刘忠世十分诧异地抬起眸子看她,“哦?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苏九月道:“就是那日您拿给我看的时候。” 刘忠世闻言就更加诧异了,“你总共也就看了那么几眼,就……记下了?” 苏九月点了点头,轻声嗯了一声。 刘忠世哈哈大笑了起来,再看向了一旁一脸与有荣焉的吴锡元,“你这媳妇儿看来也很聪慧啊,真不愧是新科状元的媳妇儿。” 几人稍稍说了几句话,也没敢耽搁,就又都上了马车,急急忙忙地赶路。 马车又走了一阵子,他们才到了三花县的地界。 这里的一切早就被泥沙覆盖了,屋舍、田野、阡陌交通……全都没了。 也亏得还有些人们行走的痕迹,他们这才顺着这些痕迹找了过去。 直到天边儿的日头坠入云端,散发出彤彤的红,他们才看到了远处的两道人影。 这两人年纪似乎有些大了,佝偻着腰,手上还抱着什么东西。 吴锡元骑着马先一步跑了过去,很快就到了那两人跟前儿。 两人远远地看到有人来了,也没再动,就驻足在原地。 吴锡元走近了才看清楚了,这两人是一对老夫妻,手里抱着的是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小孩子脸色铁青,眼看着是要不好了。 在进入三花县的地界时,苏九月就让他们每人带上一个面巾,掩住口鼻,以防万一。 也正是因着这一出,吴锡元才会更加警惕。 一看这孩子的面色,心中立刻咯噔一下,急忙对着这对老夫妻问道:“这孩子是怎么了?” 老爷子紧紧地抱着孩子,将孩子的脸捂在自己怀里。 那位老婆子上前一步,将他们两人挡在身后,看着吴锡元身上的官服,才对着他拱了拱手,“官老爷,我们是三花县人士,孩子病了,我们要去开封府替孩子看病。” 吴锡元看着他们两人的面色都很差,身上也没带什么包裹,就问了一句,“这里离开封府还远着呢!你们能走到?” 两人叹了口气,老头子更是说道:“便是豁出去我们这两条老命,也得将孩子送到开封。” 他的脸被日头晒得黝黑,走了一路风尘仆仆的,许是有些激动,一说话就蹦出几点唾沫星子。 吴锡元叹了口气,索性直接说道:“本官乃是奉皇上之命前来治理水患的,我们车上带了太医,让他们给孩子瞧瞧吧。” 两位老夫妻互相对视了一眼,咽了口唾沫,面儿上都有些犹豫。 吴锡元却接着说道:“你们可得想好了,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儿了。本官虽不知你家这小儿到底生了什么病,但若是连太医都治不好,恐怕即便是你们送到了开封府,也不见得能医治。再加上你们脚程慢,路上再耽搁几日,便是豁出去你们二老的性命,这孩子的命能不能保住还是两说。” 他这一番话说的,还真让老两口有些动摇了。 他们一咬牙,还是答应了下来,“那就麻烦了大人了。” 吴锡元将刘忠世和苏九月请了过来,刘忠世到底当了多年的太医,他只是看了这孩子一眼就知道应当是传说中的鼠疫。 他们来是带了两车草药的,便直接让人抓了药,临场给这孩子熬药。 小药童在一旁忙活着,苏九月也拿了两个面巾给那两位老人,她手上还戴着自制的手套。 “老人家,待会儿熬好了药,你们也喝一碗。”苏九月柔声叮嘱道。 两位老人却固执地摇了摇头,“用不着,我们不喝,给孩子留着。” 刘忠世听了冷哼一声,“让你们喝就喝!你们知道这孩子生的什么病吗?!” 话音刚落,两位老人脸色就变了,苏九月一看他们这模样,就知道他们应当是知晓的。 第792章 碰见了熟人 “他这是鼠疫,你们抱了他一路,搞不好你们也染上了这病!让你们喝药是为了你们好,也是为了大家好!”刘忠世接着呵斥道。 不过刘忠世将话挑明了,那两位老人家也都老老实实地应了下来,“我们喝药,喝药。” 见他们配合了,吴锡元才开口问了,“老人家,你们从三花县过来,那边儿可还有其他人?” 老头子点了点头,“有人的,我们三花县有个点翠山,还活着的人如今就在那山上。” 吴锡元嗯了一声,点翠山他是知道的,只是如今三花县已经满目疮痍,跟地图上画的一丁点儿都不一样,他还真找不到。 “可否麻烦老人家替我们带个路?孩子我们一定会尽力替您救的,但我们还得去救其他人。” 最后还是老头子答应了下来,对着他家老婆子说道:“老婆子,你在这儿陪着孙子,我去给他们带路。” 老婆子看了看他,又看了看孙子,才点了下头,“你……要小心啊。” 老头子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知道了,有大人在能有什么事儿。” 刘忠世将苏九月留在了此处,让她后边儿跟着车队慢慢来。 一路上老人跟他们讲这里是原本的街道,那处又是什么员外的住宅,等到了县衙,又弯腰指给他们看。 “这里原本就是县衙,如今全被埋了,这就是原本屋檐上行什(五脊六兽的一种)的触须。” 吴锡元叹了口气,又问道:“县太爷呢?可还活着?” 老头子叫邢老头,听了他这话点了点头,“活着哩,如今就在点翠山主持大局。” 说起这位县太爷,他的神色复杂极了。 吴锡元没注意这些,松了口气,活着就好,活着就好。 好不容易到了点翠山,吴锡元看着那不足五丈的小山头,嘴唇微微抿起。 就听到邢老头催促道:“大人,到了,你要上山看看吗?” 吴锡元嗯了一声,率先抬脚走了上去。 山路不怎么好走,他才刚走过两个弯,就听到一道熟悉的声音,“他们家人都病成那样了,赶紧抬下山去!自个儿不想活了,可别拖累了山上的人!” 吴锡元一愣,脚下的步子都快了些许。 他急急忙忙爬上了山顶,看到那熟悉的身形,有些按捺不住自己心中激动,叫了一声,“玉春!” 孟玉春听了也是一顿,立刻转过身来。 待看到吴锡元之后,他兴奋地跑了过来,“锡元兄!哈哈哈哈!好家伙,我还以为我饿了两日,饿得幻听的,你咋的来了?” 吴锡元拍了一把腰间的宝剑,愁眉苦脸地道:“还不是奉皇上的命令?” 孟玉春哈哈大笑了起来,“能者多劳嘛!幸好你来了,带吃了吗?” 吴锡元看着他消瘦的身形,知道这阵子他实在吃了不少苦。 “你倒是聪明,还知道给自己戴个面巾。”吴锡元打趣儿道。 孟玉春叹了口气,“原先那些话本子也没白看,好歹知道了这些常识。这儿许多人染上了怪病,你也看到了,能用上的东西都埋在了泥沙下边儿,我就是有心救他们都没辙,只能尽力保更多活着的人。” 孟玉春当初中了二甲的最后一名,好歹也是个进士了。 他想着外放出去混些功绩,过几年慢慢就升上去了。 可谁知道他才来三花县当了一年不到的县太爷,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别说功绩了,小命差点都没了。 他吃着吴锡元带来的饼子,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着:“我命好苦啊!大水来的时候,会水的不会水的都没差,根本呛的抬不起头来。幸好我抓住了个门板,才一路飘到了水退,路上还顺便救了两个人。” 吴锡元在他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就听孟玉春又接着说道:“也亏得当初你让我学五禽戏,后来出来做官我也没落下,一直在练。不然在水上飘那么久,我怎么都撑不下来。” “这山就这么大,大半个都被埋了,也亏得如今是夏日,山上还有些吃的。我们才能坚持到开封府那边儿派人过来送粮,送来的粮食不多,年轻人能走动的都跑了,如今山上只剩下些老弱病残。有些人生了病,我要将他们送下山,他们还不情愿。可若是这些老弱病残的染上这病,真就是死路一条了。” …… 孟玉春这辈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从小也没吃过什么苦,是真正的一心只读圣贤书。 这一个多月是他最苦的一段时间了,心里苦还没有人能说,他日日夜夜都睡不好,整个人瘦得连衣裳都撑不起来了。 这会儿对着吴锡元,他的兄弟好生吐槽了半晌,心里才痛快了许多。 吴锡元在他的头发上摸了摸,“真是苦了你了,日后就好了,我来了,带了太医、草药和粮食,所有人都能活下去的。” 孟玉春点了点头,他手上的饼子也吃完了,接过吴锡元递过去的水囊喝了两大口,才一抹嘴巴,对着他说道:“锡元啊,我困了。” 吴锡元嗯了一声,“你睡会儿吧,其他的我会处理好的。” 孟玉春靠在一棵树上嗯了一声,下一瞬呼噜声就起来了。 吴锡元一阵无奈,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 这小子也不知道多久没睡过好觉了,确实是难为他了。 他自个儿起身去看了一眼其他人,大家的精神状态都很不好,他们带来的两车粮食和草药这会儿也派上了用场,每人分了个饼子。 大伙儿许久没吃上饭了,如今只是一个饼子,就觉得格外满足。 吴锡元蹲在一个断了腿的年轻人跟前儿问了他几句。 他说当时水冲倒了房子,砸断了他一条腿。 吴锡元拧着眉头,没有说话,这人却笑了笑说道:“没事儿,好歹还留了条命呢!那会儿还有个人直接整个人都被卷进去了,活着就好!” 吴锡元听了这话,倒是对他一笑,“对!活着就好,回头学个手艺,一条腿也能养活自己。” 第793章 没有办法的办法 年轻人背靠在树上点了点头,“也好,我如今这模样定然没人愿意跟我了,爹娘也没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他轻飘飘的语气让吴锡元听了心里头却格外的沉重,他叹了口气,视线移到了他沾满泥泞和污渍的腿上,“我让人帮你处理一下腿上的伤吧。” 年轻人当初被破壁残垣砸断了腿,好不容易得救,被县太爷接上山,却根本没有药材帮他医治伤口。 山上的小孩子帮他打了山里的泉水,他自己忍痛清洗了腿上的伤口,一旁的老婆婆看不下去帮着他包扎了伤口。 如今已经过去了月余,天儿又热,他自个儿都能闻到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腐败的气味。 听到吴锡元的这话,他的脸上勉强露出了笑颜,“多谢大人!” . 苏九月他们一行人此时也已经到了山下,苏九月抬头看向了那抱着孩子的邢老婆子,一路上她已经打探清楚了。 山上都是健康的人,生病了的都被县太爷做主送下了山。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自个儿孙子等死,这才带着孙子朝着开封城的方向走去。 若不是正巧儿碰上了吴锡元和苏九月等人,只怕他们也难逃一死。 “老婆婆,您带着孩子先在山下候着,我上去看看。” 邢老婆子松了一口气,当初他们不听县太爷的话,偷偷带着孩子跑了,若是再出现在县太爷跟前儿,那还有命? 她慌忙不迭地点着头,“老婆子知晓了,您放心去就是。” 苏九月嗯了一声,看着她们一老一少,有些不大放心,又叮嘱了一句,“你们稍稍走远一些,等着我,莫要乱走,我马上就回来。” “是。” 苏九月上了山见了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她担心自个儿和那祖孙三人有接触,别再将病染给这些人,都很小心的不同他们接触。 只是查探了一圈儿,看了大伙儿的伤势,又打听了县太爷的方向,这才朝着那边儿走了过去。 等她找到了传说中的三花县县太爷,看着他戴着个面巾靠在树上睡地不省人事的模样,苏九月一阵不忍心,但还是让人上前叫醒了他。 孟玉春被人叫醒,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就看到了面前的女人。 这女人身上的衣裳还算整洁,一看就不是原本他们山上的。 苏九月扰了人家清梦,不好意思地对着他行了一礼,“大人,打扰到您休息了。” 她一开口,孟玉春的眼睛顿时就瞪圆了,整个人也清醒了过来,诧异地叫了一声,“嫂子?!” 苏九月好歹当初跟他在一个屋檐下吃过几个月饭,还不至于连他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这会儿心中的惊讶根本不比他少,“孟玉春?” 孟玉春见她认出了自己,欣喜地不停地点着头,甚至还将自个儿脸上的面巾扯下来,露出了那一张被这天灾困境折磨地十分消瘦的脸。 “是我啊!嫂子!嫂子,您咋也来了?锡元兄会带着您一起?他怎么舍得啊?” 孟玉春十分奇怪,依着吴锡元对他媳妇儿的看重,根本不可能让她冒这么大风险来这地儿的。 那可是黄河,说改道就改道的,万一再下场雨,这儿到底是什么情形,谁都说不好。 他是实在舍不下这么多老百姓,不然他早跑了。 苏九月听着熟悉的咋咋呼呼的嗓音,也跟着笑了起来,“你先将面巾戴好。我是奉了皇上的命令来的,叫你起来也不过是想问一句,你将那些患病之人送去了何处?” 孟玉春先是一愣,随后一巴掌拍在了脑门上,然后才伸手将面巾拉上去,对着苏九月说道:“瞧我,差点忘了,你进了太医署的嘛!” “嫂子,那些人生的病会传染的,您可得当心了。我没法救他们,只能救其他没患病的人……” 他说着,声音也低了下来。 苏九月知道他在放弃那些人的时候,心里也一定不好受。 她在来之前,他师父就同她说起过这些。 在没有药的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将患病的人同正常的老百姓分开。 她叹了口气,对着孟玉春安慰道:“你做得很好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告诉我他们在何处?我去看看。” 孟玉春应了一声,干脆也不睡了,亲自下山带着苏九月去了安置患病人群的地方。 在下山的时候,他远远地看到了抱着孩子的老两口。 那两口子吓了一跳,急忙转过身去。 孟玉春收回了视线,又转而看向了苏九月。 苏九月已经解释了起来,“他们老两口和孩子是我们在路上碰到的,他们说想去开封府给孩子看病。” 孟玉春顿时脸色就沉了下来,“他们也不怕将开封府搅和的满城风雨?!真是愚蠢!” 苏九月叹了口气,“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也是为了孩子。罢了,不说这些了,你先带我去看那些病人吧。” 孟玉春点了点头,派人看好了上山的路,决不允许这三人再上山! 他们担心老鼠和蚊虫会将这怪病传过来,因此,都将人安置在很远的地方。 他们坐着马车走了好一会儿,才看到一群人。 那处原本应当是一片树林,只可惜如今只有顶上的些许枝丫能露出来了。 苏九月远远就让马车停了下来,对着孟玉春说道:“孟大人,你该回去了。” 孟玉春一怔,“嫂子,你……” 苏九月却伸手拿过一个帷帽戴上,说道:“我戴着帷帽,里头还有面巾,还戴了手套,比你安全多了。你得回去主持大局,这里用不到你。” 孟玉春却不依,“我将你带过来的,自然还得将你完完整整的带回去,不然锡元兄不得打断我的腿啊!” 苏九月一看硬的不行,就来软的,“开封府那边儿这一两日会将物资送过来,你去那边儿看着,给山上的百姓们留一些,其他的就和药材和石灰一起送过来吧。” 梅子也跟苏九月一模一样的打扮,她直接将孟玉春拎上了马车,“大人,您快些走吧,在这儿怪耽误事儿的。” 第794章 大水退去 孟玉春还没来得及说话,梅子就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对着车夫喊道:“快带着孟大人回去!” 马车动了,孟玉春扒在马车板上回头看,“嫂子,你们千万要小心啊!” 苏九月对着他挥了挥手,孟玉春这才小声嘀咕了一句,“嫂子身边儿也不知道都是哪儿找的人,一个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唯一一个姑娘还一股子蛮力。” 苏九月身边儿的梅子以及阿奎等人受了吴锡元的嘱托,跟着她那叫一个寸步不离,她说什么都不顶用。 最后没了法子,只好让他们也都将自己裹严实点儿,小心防备着。 越朝着那边儿走去,就越是触目惊心。 有人活着,有人死了无人知,有舍不下家里人的在一旁陪着等死的,也有人将死了的人拖到一旁掩埋…… 甚至他们一伙儿人走过来,都没人肯费力地抬眼看他们一下的。 苏九月叹了口气,将他们推过来的一辆车子上的东西卸了下来。 让人在一旁起了火,准备给他们熬些粥,剩下的人则将他们带来的唯一一袋子石灰先兑了水撒下去。 这是她来之前,她师父叮嘱的,师父说这样可以阻止这病传染。 大家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想起来反抗也没有力气,索性作罢了。 反正……他们左右也活不了几日了。 等锅里的粥香和药香一并传了出去,饥肠辘辘的众人这才朝着他们这边儿看了过来。 苏九月亲自端着粥上前,给其中一个半大的孩子喂了碗粥,其他人见状这才有人大着胆子问道:“这粥……是给我们吃的吗?” 苏九月点了点头,“你们若是还有力气,就自个儿喝,我们人手不够。” 四周村子的人,以及三花县的人大部分已经都聚集在此处了。一开始大水刚退去的时候,孟玉春组织人手将他们都带了过来。 后来才慢慢发现了染病的人,又将他们都送了过来,有大约一两千人。 有的人是心甘情愿来的,他们也想自己的亲人活下去,但有人却很不甘心。 这会儿这些人的动作他们也看明白了,这女人带着这些人分明就是来救他们的! 如果能活着,谁不想好好活着呢? “我有力气,我帮你们喂!” “我也行!” “扶我坐起来,我可以自己喝。” …… 每人先喝了一点儿清汤寡水的粥,过了一会儿又分到了一碗药。 苏九月自个儿也说不好这药到底有没有用,给那孩子喂了两顿,瞧着状态似乎是要好了许多,希望对这些人也能起作用吧! 有些叫不醒的人苏九月他们也帮着将人埋了,一直忙活到太阳快落山,吴锡元和刘忠世才找了过来。 “方才于大人派人送来了粮草和大量的药材,这些人有救了。”吴锡元一见到苏九月就高兴地同她说道。 苏九月也跟着笑,“可真是太好了!” 吴锡元看着她将自个儿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这才放下心来,说了自己的打算。 “九月,三花县孟玉春治理的非常好,给我们省了不少事儿。但名阳县的灾情也十分严重,我们不能不管,明儿一早我就去名阳县,这边儿就交给你了。” 苏九月再舍不得他,这会儿也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就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好。” 一旁的刘忠世也跟着开口了,“山上的病人我处理了一部分病重的,剩下的你抽空了给看看。名阳县那边儿吴大人一个人去我也不大放心,还是我跟着一同去吧,没有大夫总是不行的。” 苏九月看了看刘忠世,又看了看吴锡元。 就见吴锡元点了头,“就按着刘大人说的办,你放心,我会保护好刘大人的。” 苏九月叹了口气,“罢了,你们二人千万小心。” 这一晚上,他们也就稍稍眯了一会儿。天儿还未大亮,吴锡元和刘忠世两人便带着一部分粮食和草药朝着名阳县出发。 名阳县距离三花县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 他们带着这些东西,怎么也得走一整日了。 苏九月将他们送走之后,看着他们留下的粮食,又起了锅。 今儿粮食充足,倒是可以给他们喝稠一些的粥了。 经过昨儿的救治,又在吃过饭之后,能动的人就更多了。 他们担心苏九月等人也被染上这种怪病,到时候连照顾他们的人都没有,就互相帮着喂了药,碰都不让他们碰的。 . 三花县的情形稳定了下来,吴锡元等人也在夜里到达了名阳县的地界。 这里比起他们三花县形势更严重,甚至这里连水都没有完全退去,越往里边儿,他们甚至得挽起裤腿淌进去。 吴锡元有些庆幸,幸好他媳妇儿没跟着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车子就更不好行走了。 吴锡元见状,直接扛起了一袋子对着其他士兵说道:“咱们扛进去!车子太重会陷进泥里的。” 吴大人都以身作则了,谁还敢说个不字?再说了,这几日吴大人的所作所为确实让他们敬佩。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但吴大人这个书生可比他们这些人有用的多了。 顶着月色,他们一直走到了夜里,才看到了人影。 有几个人坐在不远处的屋顶上,看着他们路过立刻大喊救命。 吴锡元几人一喜,可算是碰见活人了! 这几人应当是一家四口,男人和女人身上沾满了泥泞,裤腿也是湿的,两个孩子看起来倒是还算清爽,估摸着是两个大人驮着孩子赶路的。 “快走,咱们过去看看。”吴锡元说道。 他们走过去之后,也学着他们的动作坐在了屋顶上边儿,吴锡元一回头就对上了幼童黑亮清澈的眼睛。 他的脸色柔和了许多,对着两个大人问道:“你们是从名阳县逃出来的吗?” 女人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没有说话,倒是他家男人回答道:“是啊,那日我瞅着形势不对,就赶紧带着媳妇儿和孩子爬上了屋顶,也亏得我们这边儿水位低一些,不然肯定也没命了。” 第795章 我要三成 吴锡元听了这话,也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听他这话,此处水位较低,那么活下来的人应当比起三花县要更多才是。 吴锡元心中稍稍松了一口气,但转念一想,活下来的人越多,可能留给他们的口粮就越少。 再加上这该死的鼠疫,以及脚下过膝的河水,估摸着他们如今的处境要更加艰难一些。 “此处可是你家屋子?”吴锡元看了一眼脚下,问他。 男人摇了摇头,“不是,我们一家人都逃了许久了。这里是名阳县城,我们是旁边儿村子的,一开始水流比较急,我家孩子又小,就多等了一阵子才出发。” 他说着话又回头看了一眼他媳妇儿,“亏得我媳妇儿背了小半袋豆子,不然我们一家哪儿能撑得到现在啊。” “这位大哥,不知你可否知道此处县太爷的下落啊?”吴锡元打听道。 若是名阳县的县太爷也能和孟玉春一样,那可太让人省心了。 可谁知那男人直接就摇了摇头,“大水一冲,人都散了,谁顾得上谁啊?便是县太爷也不定还活着。先前儿水比这会儿还深,他便是想找人都不好找的。” 吴锡元叹了口气,对着他们说道:“我们也在此处歇歇脚,可行?” 大伙儿都累的不轻,这周围也没几间房子,他们的人根本挤不下,只能换着休息会儿。 男人知道他们是官府的人,听了这话哪儿敢不应的?就点了点头,抱着自己妻儿在一旁挤了挤,给他们留出了些许空地儿。 “坐……坐吧。”男人说道。 吴锡元对着手下的人一招手,大伙儿这才坐了过来,互相依偎着,就这么凑合地睡了一晚上。 一直到了第二日清晨,所有人都准备走的时候,吴锡元才问了一句,“你们身上还有粮食吗?” 男人看了一眼女人,女人停顿了片刻,才从怀里掏出了一个袋子,里头还有最后一把豆子。 吴锡元看了一眼阿兴,阿兴立刻会意,从车上取了些米和两块饼子给他们。 吴锡元在一旁解释道:“天儿热,饼子存不住,我们带的少,你们先垫垫。再往过走不到一日,就没水了。” 女人看着手里多出来的粮食,眼眶中立刻就蓄上了泪水,她有些激动的对着她的两个孩子说道:“快,给大人磕头!” 两个孩子倒是也乖巧,跟在他们爹娘的身侧,给他们磕了头。 吴锡元笑了笑,从屋顶上下去,对着他们的人接着说道:“走了,咱们再往里走走。” 这一路上他们碰到了更多的人,只是吴锡元依然没打听到县太爷的下落。 他碰上的人都能得到一点儿粮食,然后他们走出去,往三花县的方向去。 三花县那边儿有孟玉春和九月主持大局,还有于大人给他们送粮食,应该能救得了这些人。 若是让他们都去开封城的话,恐怕那边儿真的会人手不够啊…… . 洛阳城内。 “大人,您不能见死不救啊!”一个男人一脸着急,就差跪在地上求人了。 洛阳知府王丛林坐在太师椅上,两手搭在扶手上,下意识地用两根手指轻轻点了点,他冷哼一声,反问他,“你都能见死不救,本官为何不行?” 男人脸上的神色顿时就僵在了脸上,他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啊!水火无情,我又不是神仙,那会儿大水来了,谁不跑啊!我也是九死一生逃出来的。” 王丛林高高在上的睥睨着他,“三花县的孟玉春就没跑,还亲自写信派人来找本官求救借粮呢!” 他借了二十石粮食给他们,才刚出城没多久,就被人抢了。 其实也不过左手出右手进罢了,他想在这乱流当中独善其身?那就等着他的皇上救他吧! 他面前这个哭哭啼啼的男人就是名阳县县令常正阳,比孟玉春大了二十岁,但他做得这些事儿还真就让人没眼看。 “他不要命,下官得要啊!下官还得留着这条贱命侍奉大人呢!” 这拍马屁的本事倒是一绝,王丛林呵呵一笑,是真够贱的。 “行了,你便先在这儿躲着吧!回头若是朝廷追究起来,你就说自个儿被大水冲走了,被人救了之后受了很重的伤,回不去名阳县。其他的本官替你想法子。”王丛林眯着眼睛不带什么感情地说道。 常正阳激动地再拜了拜,“多谢大人!大人,下官出来的匆忙,没甚能孝敬您的,待日后下官回去之后,定然备了厚礼给您送来。” 王丛林摇了摇头,“厚礼就罢了,你盯紧些,江南那边儿运过来的私盐,分本官三成!” 常正阳听了这话,脸色大变,“大人!我的好大人呦!您这不是要下官的命嘛!下官手里头总共也没三成的,其他大人手里的根本动不得啊!” 王丛林伸手端起茶盏,用茶盖子轻轻拨了拨茶叶,抬起眸子看了他一眼,“这本官可不管,你想法子就是,说三成就三成。否则,这事儿你还是别来找本官了,谁拿的多你找谁去!” 五成进了静王口袋,三成进了洛阳王口袋,剩下的两成周边儿经手这些事的人分。 如今王丛林一开口就要三成,这都能跟洛阳王比了,他想法子?他能想什么法子?! 常正阳被气得脑瓜子嗡嗡的响,可若是他拿不出这三成,仅仅凭借他擅离职守这一条,他就性命不保。 想个什么法子好呢?!常正阳脑中飞快地转动,最后他狠了狠心,一咬牙,应了下来,“下官会想法子的。” 既然要三成,那就只能让他们多加两艘货船了…… 王丛林嘴角的弧度勾了起来,面儿上的法令纹有多深,他就有多满意。 “本官知道常大人是个有大才的,你且在本官这儿好生住着,保准好吃好喝的伺候你,什么都不用操心。” 常正阳又是一拜,“下官谢过大人!” 王丛林亲自起身将他扶了起来,“常大人这样客气作甚?倒也不用行此大礼,我先让人带您下去休息?” 第796章 我要救他 在吴锡元走后的第六日,苏九月又做梦了。 她梦到吴锡元在路上遇到了一伙儿流民,流民盯上了他们的粮食。 那些流民也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武器,居然真将他们的粮食抢走了,最后还绑走了吴锡元。 苏九月顿时吓醒了,她抬头看了看天上的月色,哪儿还坐得住? 急忙就起身,想去找吴锡元,她男人不能出事! 她才刚动一下,身边儿的梅子就也跟着睁开了眼睛,“夫人?” 苏九月听到她的声音,急忙对着她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梅子这才闭了嘴,跟在她身后走远了些。 阿奎睁开一只眼睛看了一眼,见着梅子跟了过去,这才又闭上了眼睛。 梅子看着苏九月火急火燎的就要解马缰绳,急忙上前问道:“夫人,您怎么了?要去哪儿?” 苏九月也不知道他这次做的梦会什么时候发生,更是一刻都不敢耽搁,就解释道:“我梦到大人出事了,我得去救他。” 梅子听了一愣,而后笑了起来,“夫人,我爹说了,梦都是相反的,您不用着急,大人一定会没事的。” 苏九月听了这话,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了梅子,说道:“梅子啊,你不知道,夫人的梦都不是相反的。” 梅子挠了挠后脑勺,一脸不解,“不是相反的?那定然是假的,您无需多担心。” 苏九月却不依,“我的心跳快的厉害,我担心有什么不好的事儿发生。不行!我必须得去找他!” 梅子一边羡慕他们夫妻两人感情,一边问道:“夫人,我知晓您担心大人,但名阳县那么大?咱们怎么找呢?” 苏九月此时已经将马缰绳解了下来,“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过去边走边打听,总能找到的。” 若是她有机会去救锡元,但却连努力都没努力,她一定会后悔一辈子的。 “那这边呢?”梅子问道。 “让阿奎他们先带着人救人,左右就是那个方子,剩下的等我回来再说。”苏九月说道。 “夫人,若是大人都没法解决的麻烦,您便是去了,能有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毒瘤   花花游龙+番外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高门美人   在爱里的人   壮汉夫郎太宠我   他是斯文糙汉   外婆的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