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这是岳夫人让我带来的山参,若是给产妇口里含一片参,她也能轻松许多,你快拿去切了。” 苏九月自己也是懂医理的,自然明白山参是个好东西,难得岳夫人几个月之前就想到了这个,实在是个想事情周全的。 她在心中感激不已,又觉得自己这阵子没去看着铺子里,心里顿时惭愧得紧。 也幸好大嫂这就要生产了,她也去镇子上看看店里的活儿了。 “多谢嬷嬷,我这就去切。” 很快她就端着小碗过来了,里头放了两片参。 一看到是她,刘翠花又皱起了眉头,“你这孩子今儿怎的不听话?不是让你别进来吗?” 九月扁着嘴替自己解释道:“娘,是陆嬷嬷让我切两片儿参进来的。” “哪儿来的参?”刘翠花一脸疑惑。 陆嬷嬷又解释了一遍,刘翠花对她也是真心实意地感激,“可真是太谢谢您了。” 两人还没客气两句,躺着的陈招娣又开始呼痛了。 那种隐忍的声音,听在苏九月耳中,鸡皮疙瘩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 这回根本不用刘翠花催,她自己就溜了。 生孩子她其实是见过的,她是家中老大,弟弟妹妹们出生的时候,她都在一旁帮着端水。 那一盆盆血水端出去,她的脸一次比一次白,到了如今其实已经麻木了。 只是这会儿大嫂一呼痛,她不知怎的,那一盆盆血水就仿佛在她眼前晃,实在让人有些心神不宁。 大嫂是卯时末发动的,一直到申时,里头才开始听到王婆子的声音,“快快快,十指开了!外头送热水!” 苏九月连忙端了热水送进去,她什么都没看到,就又被撵了出来,不一会儿刘翠花自己端着血水出来了。 此时雨已经下开了,大哥跟他爹吴传两个就站在屋檐下,一个抽着烟,一个急得直跺脚。 按说大嫂生的是第二个孩子,怎的还耽搁了这样久?听着大嫂的声音也逐渐有些虚弱了。 这时大嫂的娘家人也冒雨赶到了,苏九月打发春梅带着他们先去擦擦头上的水,自己则想着办法给大嫂做点吃的。 她看着院子那个大缸,跑去厨房取了把刀,将那太岁切下来一块,丢去锅里熬水。等差不多了,又将那太岁捞出来,将面粉打成糊,倒进去煮,还取了个蛋甩了个蛋花进去。 等到都煮得差不多了,她尝了一口,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味道,这才将饭舀出来给端着去了大嫂的屋子。 “娘,我给大嫂做了些吃的。” 第469章 女娃娃 刘翠花原本也想着二胎应当好生一些,可谁知道居然折腾了这样久。 也亏得早上那四个鸡蛋,和陆嬷嬷送来的参,不然怕是都撑不住了。 正想去给自家儿媳妇做点吃的,外头的九丫像是知道人心思似的,就这么凑巧地将饭送来了。 有个贴心的小棉袄,这种时候可太让人省心了。 她连忙转身迎了过去,接过苏九月手中的碗,“还是你这孩子懂事,娘去给你大嫂喂一些。” 苏九月见她要走,拉住她的手臂,“娘……” 刘翠花回头看她,“咋的了?孩子?” 苏九月看了一眼汤,欲言又止。 刘翠花说道:“有啥你就说,你嫂子那儿等不得了。” 因着屋子里还有旁人,苏九月只能凑到她的耳边,低声说了两句什么。 刘翠花眸子一瞪,又下意识地低头看了一眼手中的饭,最后回头看了看躺在炕上的老大媳妇儿。 外头的雨淅淅沥沥的,杂乱无章地同她此时的思绪一般,然而此时的状况根本容不得她多想,她必须尽快做决定。 她一咬唇,最后下定决心,拍了拍苏九月的手,“你先出去吧,告诉老大也别急,有娘在哩!” 苏九月嗯了一声,看着她转身走向了炕前,才自己出了院子。 大成一看她出来了,立刻就冲了过来,老实巴交的汉子此时也急红了眼,“弟妹,我媳妇儿她……她咋样了啊?” 苏九月根本没见着大嫂,只能将娘的话转告给他,“娘说了,让你别担心,有她在呢!” 或许正是因为有这话,大成才稍稍冷静了些,但嘴上却还是念叨着,“当初生桃儿的时候,也没这样久啊?怎的都第二个娃娃了,却这样久?” 苏九月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他,干脆闭口不答。 屋里的刘翠花将那碗饭给陈招娣喂了下去,陈招娣似乎又恢复了些许力气。 陆嬷嬷瞧着她眼睛睁开了,连忙催道:“丫头,再使点劲儿啊!” 刘翠花也在一旁给她打气,“招娣,再加把劲儿,孩子马上就要出来了。你娘家也来人了,大成也在外头等着你和孩子哩!” 陈招娣并没有说话,但是她的眼眶却渐渐的有些湿润了,咬着帕子的牙关又紧了几分。 下一瞬就听到王婆子激动地喊叫了起来,“孩子出来了!出来了!” 不多时,等在外头的大成就听到了一声婴儿的哭声,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跟一旁站着的老爹互相对视了一眼,两张愁眉苦脸可算是露出了笑容来。 王婆子给孩子检查了一番,便皱起了眉头。 谁不知道老吴家想生个儿子,怎的这回又是个丫头? 刘翠花给自己儿媳妇清理了一番,盖好被子,才凑过来问道:“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呀?” “这……”王婆子有些为难地将孩子送到了她的面前,“是个女娃娃。” 刘翠花仅仅只是愣了一瞬间,很快就又回过神来,毫无芥蒂地伸手接过孩子,还伸手轻轻地碰了一下她的小脸,“女娃娃就女娃娃,长大了才是娘的小棉袄!你说是不是?” 一旁的王婆子听了她这话,也跟着展颜一笑,“正是哩!女娃娃才更疼人!” 陆嬷嬷也跟着凑趣儿,“你们家人都生得好看,这娃娃长大了定然也是个美人胚子。” 外头正在下雨,刘翠花就没有抱着孩子出去给那父子两人看,而是来到炕边,将孩子放在了陈招娣的身边。 “招娣,你看看娃娃,长得可好看了这大眼睛一看就是老吴家的人。” 陈招娣侧过脸看了一眼眯着眼睛睡觉的孩子,脸上也露出了柔和的笑,她费劲儿地问了一句,“娘,是个啥娃娃啊?” 刘翠花一边看着孩子,一边随口应道:“是个女娃娃,长大了定然和桃儿长得像。” 一听是个女娃娃,陈招娣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凝固了。 刘翠花只顾着看孩子,倒也没有察觉她脸上的异样,“你睡会儿,我出去给他们爷俩报个信儿。” 陆嬷嬷和王婆子也跟在她身后出了屋子,她们才刚一走出来,等在外头的两父子立刻就迎了上去。 “咋样?男娃娃还是女娃娃?”吴传连烟都顾不上抽了,急忙问道。 刘翠花的脸上依然带着笑,“是个女娃娃!” 吴传的脸色有些许不大好,刘翠花瞪了他一眼,“女娃娃好啊!我就喜欢女娃娃。” 大成见状也跟着笑了起来,“我也喜欢女娃娃。” 吴传见这母子两人都这样说,只能叹了口气再没说话。 刘翠花这才对着大成说道:“大成,你进去看看他们母女俩,记着可别上手抱。你的外头呆了这样久,身上都带了凉气,仔细让孩子着了凉。” 大成搓了搓手,有些激动地应了一声,便掀起帘子一头钻进了屋子里。 刘翠花转头又对着王婆子说道:“今日也累着您了,不若在家里吃过饭再走吧!” 王婆子接生的本事可是全村最好的,基本上本村出生的小孩子,都是她一手接生的。 也因此王婆子见惯了那些生出女娃娃,就吹胡子瞪眼的人家。 如此一来,再看吴家就显得通情达理得多了。 “自然是要蹭您家这碗饭的,今儿您家添了丁,这可是大喜事哩!” 刘翠花哈哈笑了起来,“走,咱们先去堂屋。” 陈家人也过来了,来的是陈招娣她娘徐氏和她四妹。 陈家日子过得不咋样,昨年过冬差点就没挺过来,还多亏他亲家出手相助。 应当再没有人比徐氏是更希望自己女儿生个儿子的了,当初她一连生了五个女儿,才得了个儿子。村里人都笑话她家有五朵金花,甚至就连孩子们说亲事都不大容易,就因着旁人说她家女人生不出儿子。 若是招娣这一胎是个儿子,那么家中的三个小丫头应当就好说亲事了。 刘翠花一见到徐氏,立刻热情地迎了过来,“亲家母,真真是好久没见过您了,招娣您也别担心的,都好着呢!刚刚生了个女娃娃,这会儿大成正陪着她哩!” 第470章 又是个女娃娃 一听到“女娃娃”三个字,徐氏整个人都僵住了。 怎的……又是个女娃娃! 刘翠花瞧着她脸色不大好,还当她是担心自家偏心,会亏待她家女儿,就立刻上前一步扶着她的手臂,带着她重新在椅子上坐下,才笑着说道:“亲家母,今儿招娣可是我家的功臣,实在是苦这孩子了,也亏得您将丫头养得好,才便宜了我家。” 听了她这番话,徐氏的脸色稍霁,叹了口气,情真意切的说道:“应当招娣这丫头进了你们吴家的大门是她的福分才对。” 要知道当初她生下第一个女儿,她家婆婆就在外头摔摔打打的,在她生下第二个女儿的时候,她婆婆就直接将她娘家人撵了出去。 相比而言,吴家这态度实在是顶顶好。 刘翠花得了她这番话也十分满意,笑了笑,招呼道:“亲家母,我让九丫炒几个菜,想必您也担心着招娣,不若您先去瞧瞧她?” 徐氏应了一声,娘家是要来人伺候女儿坐月子的,也就是说她们娘俩最近这些日子都要住在吴家,她和老四带着小包袱就进了大房的屋子。 大成一直牢记着他娘的话,担心把自己身上的凉气过给了孩子,根本不敢伸手抱,只垂手站在炕边,看着自己乖巧的小女儿,一脸慈爱。 可是这一切落在了陈招娣的眼中,就成了他嫌弃自己生了个女儿,居然连抱都不想抱一下。 大成又是个嘴笨的,瞧着她不说话,只当她累了,就也不敢开口。 正巧在这时,徐氏带着老四女儿掀起门帘走了进来。 大成一看到她来了,立刻恭恭敬敬地让开了炕边的位置,“娘,您来啦。” 徐氏知道自己这个女婿是个老实忠厚的,女儿跟了他,虽说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但是也倒不会受什么苦。 她点了点头,“我来看看招娣。” 大成知道她们娘仨定然是有什么知心话要说,自己留着也不大合适,就说道:“我去打壶热水来,您先坐。” 一直听着大成走出门,陈招娣才再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徐氏见状顿时就着急了,连忙问道:“招娣,你这是咋的啦?月子里可不能哭啊!” 陈招娣只觉得自己心里堵得慌,恨不得一吐为快。 听了她娘的话,她才吸了吸鼻子,自责道:“娘,都怪我肚子不争气,这回又生了个女娃娃。” 徐氏闻言也叹了口气,这年头人言可畏啊。 “我瞅着你婆婆也是个好的,定然不会因为你生了个女娃娃就苛责你,你好好养着身子。等过上半年,入了冬再怀一个,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莫要为了此事伤神。” 许是听了她这话,陈招娣才渐渐的止住了哭泣声,“冬日里,地里没有活儿干,大成他定然是要去城里找活儿的,我一个人又怎能怀得了孩子?” 徐氏一听,只恨不得用手指头戳开她那脑子好好瞧一瞧!怎的就让她生了这么个糊涂蛋? “他便是冬日里进城做活儿,也会有回来的那一日,到时候你们抓紧就成了。咱们家的女人都好坐怀,你瞧瞧你跟你妹妹们,不都是娘一个年一个生出来的?” 老四念娣听了她娘和大姐的话,忍不住好奇地插了一句嘴,“娘,大姐,我瞧着二房那位嫂嫂不也有了身孕吗?若是她生个男娃娃,吴家人定然也不会催着姐姐了。” 徐氏听了念娣这话,立刻回头瞪了她一眼,“你个小丫头片子知道个甚?旁人生的儿子跟自己生的又怎能一样?若是等日后分了家,连个支应门庭的都没有。” 念娣被她娘的语气吓到了,连忙低下了头,嘴里却小声念叨着,“可是今儿姐姐生孩子生了那样久,我实在是吓着了。” 徐氏听了她这话,也逐渐沉默了,许久之后才缓缓叹了一口气,看着炕上乖巧入睡的孩子,“这都是女人的命啊!” 苏九月原本正想过来喊徐氏她们去吃饭,正好就听到了这一句,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只好在门口等了片刻,才扬声喊道:“婶子,吃饭了。” 徐氏应了一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居高临下地对着躺在炕上的女儿交待道:“你先睡会儿,莫要思虑过重,等待会儿娘回来了,再帮你换衣裳。” . 一大家子人坐在饭桌上,苏九月和春梅她们将菜端了过来。 今儿吴家添了丁,虽说是个女娃娃,但到底也是菩萨眷顾,刘翠花是打心眼儿里高兴。 她嘱咐九月炒了个肉菜,菜才刚一上来满屋子都是香气。 宋阔看着桌上丰盛的饭菜,也跟着问了一句,“今儿是几日了?” 苏九月掐着指头算了算,眉眼一亮,笑着说道:“是七月初六。” 春梅听了手上的筷子也一顿,感叹道:“若是明日里出生,那才叫好哩!正好是乞巧节!” 刘翠花笑着瞪了她一眼,“你这孩子,明儿出生不就只能过一个节了吗?今儿出生却可以过两个。” 春梅一听,显然是被她说服了,十分赞成地点了点头,“您说的也是,这么看来还是今儿出生的好。” 大家听了她这话,都跟着笑了。 大成三两下扒完了饭碗里的饭,就站了起来,对着他爹娘说道:“我媳妇儿还饿着哩,我去给她端碗饭。” 苏九月连忙放下碗筷,冲着大成说道:“大哥,后锅里炖了鸡汤,您给大嫂端一碗。” 徐氏看着吴家这气氛,心里实在羡慕不已,不由得更是在心里感慨道: 还是刘翠花命好,一口气生了三个男娃娃,在家里说话那叫一个一言九鼎。 不像她,前些年没儿子的时候,连吃饭都上不了饭桌。 刘翠花见她们母女两个都不说话,以为她有些见外,就亲自给他们母女两人一人夹了一筷子菜,说道:“亲家母,您尝尝我这小儿媳妇的手艺,她做菜向来是极好的。” 徐氏这才回过神来,拿起筷子夹了一口,才刚吃到嘴里也不知道有没有品出味,就慌忙不迭地点头,“是极好的。” 第471章 今晚我住哪儿 “您喜欢吃就好,我家老三媳妇儿先前儿也没见过你,我还担心这些菜不合你的胃口呢!” 刘翠花对自己亲家向来都极好,去年冬日里,她让三个儿媳妇给亲家送了很多粮食,着实让人羡慕得紧。 恐怕十里八村的,人人都巴不得跟她做亲家,只恨她才生了三个儿子,怎的不生他十个八个的。 吃过晚饭,外头的雨渐渐地停了。 家里毕竟添了丁,大伙儿都跑去看小娃娃了,苏九月和春梅两个去厨房将碗筷洗干净拾掇起来。 她还没收拾完,没一会儿,外头桃儿就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裤腿和鞋子上都溅了许多泥点。 她一进门,就兴奋地喊道:“三婶婶,我三叔回来啦!” 苏九月一愣,这不年不节的,他怎的突然回来了? 倒是一旁的刘春梅先反应过来,她用胳膊肘碰了一下苏九月,朝着她挤眉弄眼道:“愣着作甚,还不赶紧出去看看?” 苏九月这才反应过来,冲着她咧嘴一笑,拎起裙摆就朝着门外跑了出去。 她才刚跑到院子里,就看到吴锡元高大的身躯从门外走了进来,身上披着个蓑衣,裤腿挽起来了半截。 她眼睛一亮,直接冲到他的面前,仰着头问道:“你怎的突然回来了?外头还下着雨,可是出了甚急事儿?” 这么一问,她也确实着急了起来,能让锡元冒着大雨赶回来的又岂能是一般的事儿? 她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两个不让人省心的同窗,就差把着急二字写在脸上了,“可是有人欺负你了?” 吴锡元原本想要抱她一下,可念着自己身上的蓑衣湿漉漉的,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再看她一脸着急的模样,才急忙拉住了她的手,柔声说道:“媳妇儿,你别急。我没啥事儿,就是明儿过节,我回来看看。” “过节?”苏九月这才想起来明日就是乞巧节。 乞巧节又被称为女儿节,这天夜里很多小姑娘都会捉了喜蛛在小匣子里,第二日再去看看那喜蛛结的网是密还是疏。 前些年她在娘家的时候,哪儿顾得上去捉什么喜蛛,女儿节什么的也同她没多大关系。 人只有在填饱肚子的时候,才会去注重什么节日的仪式感。 吴锡元看她先是迷惑,而后才反应过来的模样,没忍住又捏了下她的小脸,“刚刚在做甚哩?怎的摸着小手冰冰凉凉的?” 苏九月冲着他一笑,说道:“才刚洗了碗,手自然是凉的。” 说完,她也迫不及待地同吴锡元分享今日的喜悦,“锡元,今儿大嫂生了个小娃娃!” 上一世大嫂家樱桃的生辰就是在七月初六,吴锡元也是掐着日子回来的。 今儿早上才刚起来,孟玉春就靠着窗子一边读书,一边逗鸟。 见着吴锡元起了,才笑着同他说道:“明儿就是七夕了,我们孤家寡人的倒也无所谓,倒是你不都有媳妇儿了,还跟着我们一起在这和尚庙里念经,属实凄惨。” 吴锡元没搭理他,自顾自地整理待会儿要用到册子,孟玉春却不依不饶地调侃道:“话说人家牛郎织女,每年这时候都有喜鹊帮着见一面,怎的你可怜兮兮的都没人帮?不然让咱们金刚帮帮你?” 吴锡元哼了一声,干脆放下书出了门。 而后,他便去给夫子告了个假,回家了。 外头下着雨,他走着不大方便,就在城门口蹭了个顺路的牛车。 那大叔也是个好心的人,原本捎他回来少说要十五个大钱,那大叔念着他是个读书人,便只收了十个大钱。 若是在从前,十个大钱吴锡元可舍不得,但今时不同往日,他们初一才领了这个月秀才的月俸,手里还算宽裕。 他还顺便在城里给家里人带了些东西,就这么着急忙慌地回家了。 不能总等着他媳妇儿来看他,虽说他如今学业是有些忙,但想念他媳妇儿的时候,一定可以排除万难,回家见她。 苏九月的小嘴一张一合,脸上也是一脸的兴奋,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自个儿生了个小娃娃呢! “是个女娃娃,长得可好看了,眼睛像了大哥,你们兄弟几个的眼睛都随了娘,真好看。人家都说了,女娃娃像爹爹,日后福气大!” 吴锡元听了她这话,也跟着笑了起来,“喜欢女娃娃?” 苏九月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只要不哭闹,男娃娃女娃娃我都喜欢。” 吴锡元深以为然,小孩子哭闹起来,可真是太让人头疼了。 说着,苏九月便动手要帮他脱下身上的蓑衣,“你的衣裳和鞋子都湿了吧?走,咱们先回屋换身衣裳去。” 吴锡元被她推着才刚进了屋子,就察觉出了不对劲。 似乎……有人占了他的炕! “这几日家里来客人了?” 苏九月一边走到柜子前帮她找衣裳,一边回答道:“嗯,春梅姐姐过来了,家里人多也睡不下,就让她同我住了。” 吴锡元站在炕前,陷入了沉思。 “那今晚……我住哪儿?” 苏九月:“……” 谁让他忽然回来?这会儿她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安顿他了。 “待会儿我问问娘。”苏九月低声说道。 如今大嫂生产了,大嫂的娘家也来人了,必然是要在这边住几日的。 这一时间,家里实在是有些住不下了。 吴锡元先换了身干净衣裳,而后又仔细叮嘱道:“春梅叫我表哥,你又叫她姐姐,这不是乱套了?” 苏九月:“……” 原先她还真没注意这个,只觉得春梅比她大,自己叫声姐姐也应该。 可既然她嫁了锡元,自然是要随着他的辈分,不然锡元岂不是要吃亏了? 这样想着,她郑重地点了下头,“我记下了,以后就叫她春梅。” 吴锡元看着她一本正经的小模样,实在没忍住轻笑出声,宠溺地伸手在她软软的头发上揉了揉,才说道:“你喜欢叫什么就叫什么,不碍事儿。” 不管九月叫她什么,春梅见了自己还不是得乖乖叫表哥。 第472章 一墙之隔 吴锡元换了身干净衣裳,苏九月又担心地问他,“锡元,你可是还没吃饭?我去给你做些吃的去?” 吴锡元确实还没吃饭,就点了点头,“我跟你一起。” 才刚进厨房,春梅就高兴地喊了一声,“表哥!” 他娘喜欢闺女,但是又只生了三个儿子,就格外喜欢春梅。 春梅这丫头小时候也经常同他们一同玩耍,兄妹之间也还算要好。 吴锡元也同她打了声招呼,春梅一边扫着厨房的地,一边笑着揭苏九月的短,“表哥,你可不知道,方才小表嫂听到你回来了,脸上的神色有多精彩。哈哈哈哈,你回头还是常回来看看,不然我怕小表嫂想你想得都要睡不着了。” 苏九月被她说得也太不好意思了,连忙低下头去。 吴锡元自然是向着自家媳妇儿的,就瞪了一眼刘春梅,说道:“表嫂就表嫂,还什么小表嫂,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称呼,没大没小的。” 刘春梅吐了吐舌头,“得,是我错了,表哥表嫂原谅则个,我也看看小娃娃去,就不在这儿碍事儿了。” 她说完就丢下笤帚跑了出去。 吴锡元将笤帚捡了起来,靠墙放在角落里,才说道:“这丫头真是被家里人惯坏了。” 苏九月却不觉得怎样,反而有些羡慕,女娃娃被家里人娇惯,本来就是一件很值得人羡慕的事儿。 越懂事说明吃的苦越多,反而像她跟喜妹这样不谙世事,不察言观色,更能看出来家里人待她很好。 “我给你煮面条儿?” 吴锡元点头,“都行,家里若是有剩的,我吃两口也成。” 他难得回来一次,苏九月又怎么会让他吃剩的?就立刻和了面,给他做饭。 刘翠花得知自己儿子回来了,顿时觉得小孙女也没啥好看的了,跟亲家打了声招呼,就跑来厨房找儿子。 “锡元,你怎的回来了?!”还没进门就听见了她的声音。 吴锡元的脸上笑了开来,“惦记着家里头,就回来看看。” 刘翠花也没细问,就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说着仔细打量了一番吴锡元,又忍不住有些心疼,“这阵子吃了不少苦吧?我怎的觉着比上次瞧都瘦了哩?” 吴锡元连忙摇头,“没有的事儿,不过是这阵子天热了,我穿得少了些。等您天儿冷了再见我,我定然就又胖回来了。” 刘翠花被儿子逗得咯咯直笑,伸手在他的额头上点了一下,“这一张嘴啊,一贯是个能说会道的。” 苏九月在一旁看着他们娘儿俩说话,抿着唇偷笑了一声,又接着低下头擀面。 刘翠花拉着吴锡元朝外走,“你今儿回来得可真是时候,你大哥又得了个小闺女,方才你爹给取名叫樱桃,是不是还挺好听?” 吴锡元既然都回来了,少不了要去看一眼。 他回来的时候,还带了些东西,这会儿也一并给大房送了过去。 “我回来的时候,正好买了些红糖,给大嫂喝。” 徐氏见着吴锡元进来,更是局促到手脚都不知道往哪儿放。 吴家老三可是个整个老吴家最有出息的了,据说不仅考中了秀才,还中了个头名。自家招娣是个好命的,能进了吴家的门,若是再能生个儿子就好了。 吴锡元也同徐氏见了礼,徐氏也不懂什么规矩,只会不停地摆手,“不用客气,不……不用……” 吴锡元见了眼自己的小侄女,眉眼也温和了许多,“九丫说的没错,是像大哥。” 大成憨厚地笑了起来,显然也因为他这句话十分开心。 等从大房出来,吴锡元才拉着他娘到一旁悄悄问了一句,“娘,我今儿睡哪儿啊?” 刘翠花:“……” 孩子早发动了几日,新屋子还没盖好,家里客人又多,自家儿子回来了都没地儿睡,这可真是…… 吴锡元一看他娘蹙着眉头,就帮着给出主意,“娘,不若我去老宅子住两日算了。” 刘翠花却断然拒绝了他,“不行,今儿下了大雨,那里头积水太深,出入都不方便。再说了,许久没住人,哪儿还能住?冬日里都被拿来种菜了。” 吴锡元叹了口气,“那咋办?不然我再连夜回去?” 刘翠花瞪了他一眼,而后说道:“待会儿我同宋将军说一声,今儿晚上你先同他挤一晚上。” 吴锡元闷闷不乐,没说不好,也没说好。 他千里迢迢跑回来就是为了抱着自己媳妇儿睡个觉,其他的他都没敢想,这点儿愿望都成了奢求吗? 刘翠花哪儿还能不知道他咋想的,心里只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拍了板,“就先这样吧,我现在就去同宋将军说去。” 到了晚上,吴锡元抱着个枕头来到了宋阔屋子,跟他们兄弟两个大眼瞪小眼老半天,才把枕头往床上一放,“凑合睡吧。” 宋阔在外打仗的时候,跟一群兄弟们窝在草堆都能睡,更何况多个他。 宋书言原先是个小乞丐,更不会在意这些。 就是苏九月夜里有些睡不着了,平日里他不在的时候,只是想念他。 可如今他就住在同自己一墙之隔的屋子里的时候,那想念就变成了疯狂想念。 就在她第十七次翻身的时候,刘春梅幽幽地叹了口气,“表嫂啊,不若我明儿还是回去吧?” 她是挺喜欢同九丫在一起的,但是她住这儿表哥回来都没地儿睡觉,自己就像是鸠占鹊巢的那个鸠,不仅占了人家的巢,还霸占了人家媳妇儿。 苏九月也没想到她居然还没睡着,乍一听她的声音,还愣了一下,才说道:“怎的突然要回去了?” 刘春梅也不好说是因为表哥回来没地儿住,就换了个借口,“明儿就乞巧节了,我娘定然想我了,我也想我娘了。” 苏九月还有些担心那个娄苏,若是他真不是什么好人,骗了春梅可怎么办? 真愁人,不然先试探一下? “怎的这几日都没听你提起娄大哥了?” 春梅也是一愣,对啊,原先天天去守着村口,巴巴儿等着跟人说话,怎的这才几日不见,就被她抛之脑后了? 第473章 想跟媳妇说句话好难 “这几日忙忙碌碌的,哪儿顾得上啊!”春梅打了个哈哈。 苏九月翻过身儿,面对着她笑了一声,“可见你也没多看得上他,还是在咱们附近找个人家吧,我也不想你走太远。你若真走了,这辈子怕是都见不着几面儿了。” 春梅枕着自己的胳膊,侧着身看着她眨了眨眼睛,“瞧你这话说的,我才不要嫁人哩!依着我表哥的学识,日后定然是要进城做官的,到时候我就紧紧巴着你这个官夫人,还能说个好人家。” 苏九月听了直乐呵,“等你表哥做了官,你不得熬成个老姑娘了?到时候哪儿还嫁的出去。” 左右这炕上也没什么外人,两个小姑娘说着私房话,春梅也就无所顾忌了,她做了个鬼脸,“只要我表哥肯上进,我就是七老八十依旧能嫁的出去。” 苏九月听了这话差点没笑得背过气去,“你倒是想得好,只怕你过不舅母那一关,舅母这会儿都张罗着我婆婆帮你找人家了。” 春梅叹了口气,趴在枕头上,对着苏九月说道:“这几日我瞧着像你大嫂那样过日子也挺好的,大哥虽说嘴笨了些,但却实打实对她好。妯娌懂事儿,婆婆好说话,主要我大哥也生得还不错,真算起来大嫂可占了大便宜了。” 苏九月抿唇笑,“我还当你是只看人家生得好,没想到你还知道看其它。” 春梅干脆抱着被子盘腿坐在了炕上,义正言辞地说道:“我也没甚旁的要求,就想自家男人好看一些,总归是要过一辈子的,找个好看的,就算是日后同他置气,我看着他那张脸也发不出脾气来。” 苏九月也像她一样坐了起来,抱着被子靠在墙上,对着她说道:“你还整日说我幼稚,我瞧着你也没好到哪儿去,过日子哪儿有看脸的。” 春梅瞪她,“你这是饱汉子不知道饿汉子饥啊,有我那样好看的表哥,你自然是满足的。” 苏九月用小脚丫蹬了一下她的小腿,小声说道:“去去去,整日就知道瞎说。” 春梅将自己的小腿收了回来,两手抱着小腿,下巴放在膝盖上,说道:“也不用太好看,主要就是合眼缘,唉!你们定然不会懂得。” 苏九月就是不懂,这年头人人都不懂,多得是人在成婚当天才知道自己要嫁的人长啥样。 就连她当初不也是来到吴家才知道锡元脑袋受了伤,不过她也确实是幸运的,才能遇上这么好的人家。 “是不懂,不过你若是想自己合眼缘不若自己出去看看,若是有合适的告诉舅母,让舅母帮你打听打听,总归是好的。” 春梅应了一声,拉过被子躺下,“行了,明儿我就回去找找去,就不耽误你跟表哥了。你瞅瞅今儿表哥瞧着我那眼神,我都觉得我成了他的眼中钉。” “又瞎说,快睡吧,当心明儿起不来了。” . 第二日一早,才刚刚吃过早饭,刘春梅就收拾好自己的小包袱向刘翠花辞行。 刘翠花也知道自家这几日实在是来人有些多,住不开了,见她要走也就没有强留,给她收拾了好些东西让她带回去。 “春梅,等过几日姑姑家房子修好了,你再接着过来住,我瞧着你跟九丫作伴儿还挺好的。” 春梅应了一声,“那自然是要来的,姑母,你们多修两间屋子,下回来我自个儿住一间。” 刘翠花笑着应了下来,又转身跑去二房叫了二成出来,“老二,你去送送春梅,她一个姑娘家的,我不大放心。” 大成媳妇儿昨儿刚生了娃娃,老三又才刚回来,家里也就二成算是个闲人,自然会被刘翠花抓壮丁了。 二成应了一声,正要出去,田秀娘却不满地皱了皱眉头,“怎的家里再没其他人了?就非要你送?我这还大着肚子呢!” 二成自己不在乎偶尔跑个腿,可是在他媳妇儿眼里这就是他娘偏心。 二成轻笑了一声,伸手温柔地摸了下她的肚子,“自然是得我跑这一趟了,你不是想吃梅子吗?咱家没这个,但是刘家村有人种,我带上几个桃儿去跟他们换一些,让咱家宝贝儿子也吃点。” 田秀娘这才抿唇笑了,却还别别扭扭地伸手打掉了他的手,“又瞎说,你怎的知道是个儿子?若是跟大嫂一样,生个女儿可咋办?” 二成依旧是咧着嘴笑,“那岂不是更好了?女儿更疼爹爹,到时候你可别吃女儿的醋。” 田秀娘抓起一旁的小枕头丢向了他,“谁吃醋了!稀罕你了?真是的。” 二成一把接过小枕头,轻轻放在了她的身旁,“好啦,我先走了,回来给你带好吃的,你乖一些,等我回来。” 田秀娘没再说话,看着他出了门,才低头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勾唇笑了。 酸儿辣女,她这回怀的一定是个儿子。 二成多拿了些桃,刘翠花多嘴问了一句,他说要去给自己媳妇儿换点梅子,刘翠花也就默许了。 . 春梅走后,苏九月还有一阵失落,也幸好家里又来了个念娣。 只是苏九月本身就不是个话多的,念娣也不知道是拘谨还是咋的,更跟个锯了嘴的葫芦似的。 两人在厨房里干活倒是默契,就是谁也不跟谁说话。 吴锡元倒是想粘着自家媳妇儿,但碍着念娣在,又不能上前,实在气人。 苏九月眼瞅着吴锡元第无数次从厨房门口路过,才煮了个糖水煮蛋,让念娣给大嫂送过去。 “妹子,你把这个给大嫂送去,昨儿大嫂流了那样多的血,可得好好补补。” 念娣听了她这话,感激地看了她一眼,立刻道了声谢,就接过碗跑去了大房。 她前脚出去,吴锡元后脚就进来了。 “真真是可怜见儿的,我想跟自己媳妇儿说两句话,怎的也这样难?” 苏九月没忍住抿唇轻轻笑了一声,才扬起一张小脸,眉眼含笑地看向了他,“怎的,你想跟你媳妇儿说甚呀?” 第474章 耳珰 吴锡元看着她一本正经地道:“自然是好话,好话得悄悄说。” 苏九月将耳朵凑了过去,“什么好话啊?说来听听?” 吴锡元凑到她的耳边,看着她白皙小巧的耳朵,没忍住轻轻咬了一下。 苏九月只觉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连忙双手捂
相关推荐: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帘幕无重数(骨科,禁爱姊妹中篇,1V1)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和徐医生闪婚后
重生之兄弟情深(肉)
Black Hole
花花游龙+番外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