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161章

第161章

得确实也有几分道理,孩子们一直养在庄子上,搞不好就养出奴性了,这也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她微微颔首,“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开铺子还差多少银子?” 田秀娘喜出望外,“还差二百四十两。” 她知道她婆婆手上有些银子,却不知道她到底有多少,但二百四十两着实不是一笔小数目。 她也不敢多说,担心她婆婆被吓到了,回头也不让她开面馆了。 刘翠花手里存的银子可远比田秀娘想象的多,因此,她听到田秀娘说要二百四十两的时候,也只是稍稍皱了下眉头,“钱娘会替你想法子的,老三家你就别去找了。他们也不容易,就他们每月赚的那点儿银子指不定都没咱们赚的多,在朝中做事不得打点?估摸着日子也过得紧紧巴巴的。” 田秀娘原本不觉得老三家过得紧巴,但转念一想,他家又是买宅子,又是养下人的,估摸着确实手里没剩什么银钱儿。 亏得今儿同她婆婆说了这事儿,不然不得黄了? 这样一想,她更是殷勤的给刘翠花捶背捏肩,“娘,您可真是我亲娘,多亏有您了。这再大的事儿,同您一说,就不是事儿。您就跟那王母娘娘一样,凡事儿都能帮着儿媳实现了,有您这样的婆婆,真真儿是儿媳十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这一番马屁拍的,就连刘翠花这种整日听的都受不了了。 “行了行了,今儿轮到你做饭了,快些做饭去,别说这些有的没的。” “得嘞!娘,您想吃啥?儿媳给您做?” “去看看厨房有啥菜,看着做些就行了。”刘翠花摆了摆手。 田秀娘从屋子里溜了出去,刘翠花看着她的背影一边儿叹气,一边儿摇头,“要是每日都这样让人省心就好了。” . 承德。 景孝帝可算收到了燕王去的信,将吴锡元的功劳一一列了出来,最后问他咋办。 景孝帝看了一眼,就搁置在一旁,拿起了一旁另外一封信。 信上写着中原水患,黄河又决堤了。 景孝帝看完就一阵头疼,“怎的这两年总是这样不太平?不是旱灾,就是水灾?朕有做错什么事儿吗?” 即便是有,这会儿谁也没胆子说。 更何况在他身边儿的只有一个只会说好听话的赵昌平。 “皇上,您整日日理万机,为了大夏都累坏了身子,哪儿能是您做错了什么?定然是那些个不安生的,惹了老天爷爷生气,老天爷爷这是在惩罚他们呢!” 一边儿避暑,一边儿喝茶的景孝帝觉得他说的可太有道理了,就点了点头,手上的茶杯也放了下来,伸手捋了捋胡须。 “既然不是朕的错,那这罪己诏也就不用下了。燕王不是问朕怎么封赏吴锡元吗?那就赏他去开封府治水患,若是能将那边儿的水患治理好,朕再一并封赏他!” 自古以来,大灾后头都跟着大难。 如今的又是最热的时候,搞不好还有鼠疫啊……这才是最让人头疼的。 景孝帝想了想,就又说道:“吴锡元的夫人不是在太医署吗?让她也一并跟着去,想必他们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定然能平定开封府的水患。” 赵昌平想到吴锡元那位夫人,眉头轻轻一皱,“皇上,那位吴夫人未免也太年轻了些,这样大的事儿,您交给她……奴才总觉得有些不大妥当。一个不慎,可是几十万条人命啊……” 赵昌平岁数不小了,他六岁进宫,在宫里也待了四十多年。期间水患、地动……等等天灾也不是没经历过。 若真有了瘟疫,几十万的人命真是说没就没了。 第786章 夫唱妇随 遥记得三十年前,他们同胡人的一次战争,打得那是相当惨烈。最后是胡人那边儿的将士染上了鼠疫,这才退到了河西走廊之后,也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 景孝帝闻言也仔细思索了一番,吴锡元的夫人确实瞧着不像是能当大任的模样,就说道:“那便让太医署的刘忠世跟着一起去吧,有何事都让他们两人商量着来。对了,还有从前医治鼠疫的方子,也让他们一并带上。还有户部那边儿,给叶恒打声招呼,让他速速召集方子上的药材和粮食,一并给开封府送过去。” “是!”赵昌平应了一声,便退出去交代下属了。 八百里加急,三日之后吴锡元就收到了圣旨。 他坐在自家椅子上一边儿喝着茶降火,一边儿生着闷气。 “怎的我才刚回来,就又让我离京。”他不情愿极了! 苏九月在一旁帮他打着扇子,巧笑倩兮地安慰他,“能者多劳嘛,许是你前头那个案子办的好,皇上这才信任你的。” 吴锡元又叹了口气,苏九月接着说道:“开封府的水患很严重吗?那边儿的老百姓岂不是很惨?” 吴锡元想到正处于水深火热的老百姓们,脸上的不情愿也消散了许多。 他微微颔首,“是啊,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要流离失所了。” 苏九月想到同庆四年的那场旱灾,也跟着抿起了唇。 夫妻两人还没说几句话,外头就又有圣旨来了,这次是专门给苏九月传旨的。 圣旨中说让她跟刘忠世大人一起去开封府,配合吴大人一起,医治遭灾的老百姓们。 苏九月领旨谢恩,给了来传旨的小太监塞了两个银裸子,才抱着圣旨眉开眼笑地跟着吴锡元回了家。 两人才刚回到屋子里,苏九月就凑到了吴锡元身边儿开开心心地同他说道:“锡元,我可以同你一起去开封府了!” 吴锡元沉着脸,“胡闹!” 苏九月被他的态度吓了一跳,愣了一瞬,才怯怯地将自己手中的圣旨往前送了送,凑到吴锡元的眼前,小声嗫喏道:“是皇上下旨的,不是我胡闹。” 吴锡元也察觉到自己可能是吓到她了,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伸手拉住了她的手,在她的手掌处轻轻捏了捏,像是在安抚她似的。 就连说话的语气也跟着温和了下来,“不是说你,我是在说皇上瞎胡闹。” 苏九月大吃一惊,下意识地朝着窗外看了一眼,才对着他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可不能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苏九月小声说道。 吴锡元方才实在是被气到了,皇上让他去开封府,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绝无怨言。 但是他媳妇儿……才这么小!怎么能去那种地方?! 人之初,性本善,是没错。 但是人在有了生命威胁的时候,可就有了攻击性了。 前朝去赈灾的白行君大人,就是被灾民们活生生拖出马车打死的。 他一抬头对上他媳妇儿粉嫩嫩的小脸,再想到开封府那样的环境,他就忍不住红了眼眶。 “那里不安全,你去不得啊……” 苏九月这会儿也顾不上圣旨了,随便将它放在桌上,就来到吴锡元身边儿,抱住了他的胳膊,整个人依靠在他的肩膀上,柔声说道:“你都去得,我哪儿有什么去不得的?条件再艰苦,咱们一起也没什么怕的。” 一看就是一副初出茅庐的言语,吴锡元叹了口气,决定将家里几个护院都带上。 到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务必要护他媳妇儿周全。 两位主子都要去开封府的事儿很快就被家里的下人知道了,梅子自告奋勇的找了过来。 她掀起竹帘的时候,苏九月正在整理他们夫妻两人衣裳。 听见身后的动静,就停下手中的动作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到梅子跨过门槛儿在她身后站定。 “梅子?你怎的来了?” 梅子冲着她嘿嘿一笑,“夫人,您可是要去开封府赈灾?” 苏九月抿着唇微微点头,“嗯,跟大人一起去。” 梅子朝前走了两步,来到了她身边儿,“夫人,我爹说那边儿不安全,让我随你一起去。您带上我吧?我很厉害的。” 她有多厉害,苏九月在梦里就已经知道了。 只是…… “梅子,你也知道的,那边儿不安全,我担心你……” 梅子一听急了,恨不得立刻将自己会的十八般武艺都给她练上一遍,“夫人!您别担心我啊!那些老百姓没什么怕的,怕的就是刁民。他们又不是什么练家子,便是来几十个我也不带怕的,一定能护您周全。” 苏九月拧着眉头,不敢贸然应下来。 梅子干着急也拿她没办法,最后一跺脚转身朝着外头走去,“夫人,您既然不同意,那我就去找大人去!大人对您这样好,定然会答应让我去保护您的。” 苏九月刚伸出手,还没来得及叫住她,她就已经风风火火冲出门去找吴锡元了。 吴锡元正在同阿奎说话,见着梅子跑了过来,就停了下来。 梅子跑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大人,您让我跟着你们一起去吧!我会保护好夫人的!” 吴锡元见识过梅子的鞭子,也知道她有多厉害。 他只问了梅子一句话,“你爹知道吗?” 梅子一听就知道有戏,连忙点了点头,“知道,就是我爹让我去的,他说那边儿不安全。” 吴锡元这才应了下来,诚恳地说道:“成,那你便跟着一起去,待到回来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梅子咧嘴一笑,“什么亏待不亏待的,您和夫人如今对我们就很好了。只是我走了之后,您得让人帮忙照顾着些我爹。我爹如今身子好许多了,也不用人伺候,就是要盯着他老人家喝药。” 她爹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喝药,平素有她盯着还好,她若是走了,不就没人管了?那可不行! 吴锡元笑着应了下来,“好,你放心,你爹爹我会安排好的。” 第787章 心软 夫妻二人走的匆忙,也来不及再等到下一个休沐日见到他嫂嫂。 吴锡元亲自去找了叶恒,让他帮着给家里人捎句话。 叶恒忙得脚不沾地的,见着吴锡元来了,才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点的空隙听了他的嘱咐。 叶恒一听立刻表示这不过是小事一桩,让他放心去。 “草药和粮食我先让人送一部分过去,后续筹集到了再接着给您送过去。” 吴锡元知道负责粮草的人是他倒是放心了不少,上一世的叶恒可没这一世的好运气,他是凭借自己每三年一考核升上来的。 但这并不妨碍吴锡元知道这个人是实干的,背后没有什么后台,应当不会在这种大事儿上搞小动作。 他对着叶恒一抱拳,“有劳叶大人了。” 皇上圣旨一下,夫妻两人就没有了再耽搁的余地,第二日天儿才刚麻麻亮,他们就带着下人和随从一并出发了。 这回苏九月可没带兰草,兰草扁着嘴说夫人只带着她享福,不带着她患难。 却被苏九月两句打趣儿给堵回去了,“只享福还不好?咱们府上总得留几个人守着,不然我跟大人回来了,院子里恐怕都进不了人了。你留着我放心,听话。” 兰草也明白她说得对,只好不情不愿的答应了下来。 他们夫妻两人出城门的时候,还碰上了在外巡视的宋阔。 宋阔这阵子抓住不少大老鼠,也尝到了巡视的甜头,日日披星戴月的。 也亏得他家里没有女人,不然这么三天两头的不着家,夫人还不得跟他闹腾起来啊。 既然碰上了,难免要打声招呼。 宋阔也叮嘱他们夫妻两人去开封府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莫要露财。 吴锡元都答应了下来,并且投桃报李,还告诉了他个信儿。 “宋将军,平王和静王恐怕有些什么联系,听闻您最近开罪了平王,静王那边儿您也得当心啊。” 宋阔听了之后,顿时脸色一变,十分郑重的对着吴锡元行了一礼,“多谢吴大人提醒。” 吴锡元也对着他抱拳行礼,“我们还要赶路,咱们就此别过了。” “好,等吴大人回来了,我们再一起喝酒。” 目送着吴锡元夫妇二人的马车走远了,宋阔才急忙对着身边儿的下人说道:“快回去找书言,就说今儿到国子监祭酒府上拜访的事儿找机会推了吧。” 国子监祭酒的小儿子这阵子同他们家书言走的很近,书言才从外头找回来,在京里头其实不认识几个人,也一直被京圈儿的少爷们排挤。 国子监祭酒林家的少爷同书言走的近,他心里还有些高兴,觉得弟弟可算也能有自个儿的玩伴了。 可现在看来,林家是静王的外家,静王又同平王走的近,而他又得罪了平王。 天底下真的有这么凑巧的事儿吗? 不行,在他将事情搞清楚之前,书言不能再和林家那两个小子一起玩耍了。 他们林家人多,他可只有这么一个弟弟。 . 吴锡元的马车一直驶到了城外的十里亭,才停了下来。 刘忠世已经在此处等着他们了,他们下车对着刘忠世行了一礼,客客气气地说道:“让刘大人久等了。” 刘忠世也回了一礼,笑着说道:“吴大人客气了,下官也才到不久。” 今后的日子就是他们几人互相扶持了,刘忠世哪儿会在这种小事上同他们起嫌隙。 再说了,他确实也才来不久。 开封府距离京城并不近,即便是他们日夜兼程的赶路,也得大半个月。 吴锡元自个儿也没想到,他才刚从梅仙山回来不久,就又要去那边儿一趟。 他心里担心那些百姓们,怕耽误的越久,那边儿的灾情越严重。 但又担心他们日夜赶路,他媳妇儿的身子受不住。 苏九月哪儿能不知道他的想法,立刻就说道:“锡元,你莫要担心我,我坐在马车里又不是让我自个儿跑路,能累到哪儿去?咱们早些到,早些知道开封府的情况,心里才踏实啊!” 刘忠世也跟着点头,“我也无妨,咱们还是先赶路,若是路上实在累了再停下来休息就是。” 吴锡元应了一声,将手上的饼子吃完,喝了两口水,才吩咐大家都上马车,准备出发。 十八天过后,距离开封府越来越近了,路上碰到流离失所的灾民也越来越多。 大多数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形容憔悴,有些人走不动了,干脆就席地而睡。 苏九月这些日子也早已习惯了马车上的摇摇晃晃,她靠在枕头上,眯着眼睛迷迷糊糊大白日的竟然做起了梦。 她们的马车进入了开封府的地界,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跟在她们的马车后边儿,妇人很瘦很瘦,更显得一双眼睛出奇的大。 她襁褓里的孩子小的还没两块砖头大,也没穿衣服,就被一块破布裹着。 这妇人不吵不闹,不要吃的,只是那么跟着她们。 那小孩子一开始还有力气哭,到了后边也哭不动了,那妇人就真跟一具行尸走肉一般。 苏九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让人拿了一块饼子给她,可谁知道被更多的人看到了,全都围了过来。 她们已经赶了半个月的路,手上的干粮也没多少,面对这么多流民哪儿分得过来啊?他们带来的一部分粮草确实是用来赈灾的,但是也不能半路就随便给了人。 就这样护送粮草的士卒跟流民们起了冲突,越来越多的流民得知他们这边有粮食就追了过来。 梅子站在车辕上,手中的棍子撵走了不少人。 可是她自个儿也说了,她能对付大几十人,但这些流民何止几十上百人啊…… 眼看着就撑不住了,苏九月感觉到马车开始晃动了,紧接着一阵天旋地转,过于真实的感觉吓得她瞬间惊醒。 看着身边儿晃她的吴锡元,这才松了一口气。 “你可吓死我了。”她小声抱怨了一句。 吴锡元手里拿着刚刚下人们送来的水,问道:“昨儿夜里没睡好?怎的这会儿睡着了?” 第788章 请求援助 苏九月摇了摇头,“天儿太热了,这会儿反正也没什么事儿,就睡一会儿。” 吴锡元将手上的水囊递给了她,“天儿热了要多喝点水,我瞧着你脸色似乎有些不大好,是哪里不舒服吗?要不要让刘大人过来帮你看看?” 苏九月接过水壶喝了两口,才抬起眸子看向了他,黝黑的眸子里带着些吴锡元熟悉的东西。 他瞬间就意识到了什么,下一句就问道:“做梦了?” 苏九月点了点头,“嗯,梦里我好像闯祸了。” 她仔细想了梦里的场景,还真像是她能做出来的事儿。 吴锡元知道她每次做梦都不是什么美梦,估摸着又被吓到了,就拉过她的手捏了捏。 “哦?闯什么祸了?”他追问道。 苏九月叹了口气,将方才梦中看到的事情告诉了吴锡元。 吴锡元也拧起了眉头,他们奉了皇上的命令,从京城赶过来已经十分迅速了,可距离决堤已然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 看来形势已经很严重了…… 苏九月见他不说话了,便说道:“那母子二人看起来真的很可怜,那妇人瘦成那样估摸着也不是一两个月就能饿瘦的。这样的天灾对于穷苦百姓来说,真的是灭顶之灾,我瞧着实在不忍心……” 吴锡元摸了摸她的头发,叹了口气。 他知道的九月的心思,那母子二人若是不救随时会死掉,可救了却连累了整个车队的人。 “媳妇儿,若是咱们再碰到了那对母子,就让她们往开封府方向走。”吴锡元说道。 苏九月拧着眉头,“我瞧着那妇人的模样,估摸着都走不到开封府。” 吴锡元也跟着皱起了眉头,他知道这事儿若是不能完美解决,八成就永远成了他媳妇儿心中扎着的一根刺。 他仔细思索了许久,才对着苏九月说道:“这样,咱们脚程比较快,她们定然跟不了多久。等咱们车队走了,夜里我再悄悄派人去给她们母子两人送口吃的,你看可行?” 苏九月一听,顿时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嗯!这倒是个好法子!” 吴锡元笑了,“乖,先喝水吧。” 苏九月这个梦确实也提醒了吴锡元,他们车队这么多人,太过招摇了。 即便是没有九月给那母子二人饼子的事儿,他们也一样会被人盯上,起冲突真就在所难免了。 皇上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并将尚方宝剑赏赐给他,这个队伍当中他就是说了算的。 他思索了片刻,最后还是决定给开封府知府于国志大人去一封信,让他们派兵接应。 写完信之后,就立刻命人快马加鞭送去了开封府。 为了等候于大人的接应,他甚至还停下来让大家休整了半日,等所有人都休息好了,才嘱咐他们小心流民,一行人朝着开封府去了。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被大水淹过的土地和田野,黄河里厚厚的泥沙将土地覆盖,地上连一根杂草都没了。 越靠近开封府的地方,流民就越多。 显然大家也都知道若是朝廷来救济也是从开封府开始的,只是开封府能力有限,再加上前年的一场旱灾,府里也根本没有多少粮食。 于国志亲自在城门外设粥棚,可是开封府人口众多,粥越来越清,到了最后锅里都没几粒米了。 百姓们怨声载道,他也无可奈何,他甚至连自家的粮食都拿出来了。 若是朝廷的救济粮再不来,他估摸着也得跟着这些老百姓们一同被饿死了。 于国志叹了口气,对着府上的下人们说道:“去我老丈人家问问,看看还有没有粮食,能对付一日是一日。若是再不能安抚这些流民,等到他们闯进了城门,到时候恐怕城中的富户没一个能幸免的。” 他说的没错,他老丈人也不是那种不识好歹之人,只是…… “哪儿还有粮食啊!咱家如今也跟着日日喝粥了,囤的那点儿粮食哪儿能养活的了城外那么多张嘴?” 于国志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阳,嘴里直发苦,“给洛阳、商丘那边儿的信有回音了吗?他们怎么说的?可愿意伸出援手?” “大人,有回音了,派去的两队人就回来了一人。说那边儿给分的粮食,在半途就被灾民们给洗劫一空。若不是他正巧去解手,指不定也跟着一起回不来了。” “难道……老天真的要让咱们死吗?朝廷怎么还不来人啊!”于国志愁死了。 “大人!大人!加急信!!”一个士卒冲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封信。 于国志顿时精神一振,对着士卒说道:“谁的信?快拿过来给本官看看!” 士卒冲到他跟前,单膝跪下,手中的信封高高的举过头顶。 于国志一把拿了过来,撕开信封,手一抖打开了里头的信。 一看居然是钦差大臣吴大人的,吴大人说他带了一部分粮草马上就到开封府,担心粮草被灾民们掠夺,请他务必派人前来接应。 于国志哈哈大笑了起来,“天不亡我啊!快!立刻点五百人前去接应钦差大人!” 刚说完他一顿,又改了口,“不!本官亲自去迎!” 吴锡元他们一行人走在路上,感觉到身后跟着流民越来越多,所有人的心都沉了沉。 吴锡元担心跟着的人会越来越多,还让人驱散了两次流民,可根本没什么用,走了没多久,流民就又聚集了过来。 他只能叮嘱阿奎和梅子等人保护好苏九月,自个儿骑着马跟在马车外头,时刻注意着这些流民的动向。 比起自己,苏九月更担心他。 他也是个不会武艺的文弱书生,若是真的流民暴动,他又该如何是好? 就在大家都提心吊胆的时候,忽然马车停了下来。 苏九月吓了一跳,急忙掀开帘子朝着外头看了出去,这一看就看到前头一队穿着官差衣裳的人马走了过来。 老远就冲着他们喊道:“可是钦差吴大人?!” 吴锡元打马上前,对着远处一抱拳,“正是本官。” 他猜着应当是开封府的知府于国志大人赶到了,就问道:“您可是开封府的于大人?” 第789章 开封府 于国志听着这地道的官话,心里头就如同久旱逢甘霖一般舒畅,他也对着吴锡元回了一礼,“正是在下,吴大人,您可算来了,吾等已经等候您多时了啊!” 一番话说完,他的眼泪差点没落下来,真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若不是两人各自在各自的马上,他都恨不得冲过去将吴大人抱住,将眼泪鼻涕蹭他一身!好叫他知道自个儿等他等的有多苦。 吴锡元看着他们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就知道他们这阵子确实不容易。 他语气也柔和了几分,“让您久等了,我们带了粮草和太医一并来的。” 于国志朝着他身后看了一眼,见着有两辆马车,再后边儿就是押运的粮草了吧? 于国志两眼熠熠生辉,活像是看到了什么救命的宝贝似的,急忙对着吴锡元说道:“时候不早了,想必吴大人一路也辛苦,咱们还是先回去再说。” 吴锡元才刚点了下头,说了句“也好”。 就听到于国志迫不及待的对着他身后跟着他一起来的那些下属们命令道:“去!帮兄弟们将东西运回去!” 于国志带了五百人过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原本一直跟着吴锡元他们车队的那些难民,因着他们的到来也望而却步了。 吴锡元回头看了一眼远处的那些人,才彻底放心了。 他跟着于国志两人打马并排行走,苏九月坐在马车上,看着马车开始动了,她正想掀开帘子看一眼,梅子就从外头钻了进来。 她急忙问道:“外头怎样了?” 梅子笑着将开封府知府于大人亲自前来迎他们的事儿告诉了苏九月,“于大人来带了五百人呢!那些难民不敢过来了,咱们安全了!” 苏九月松了一口气,“这位于大人来的可真是太及时了。” 梅子也跟着不住地点头,“是啊!听说此处距离开封府也不远了,夫人您可以好生洗个澡了。” 听了这话,苏九月的眉眼之间就更加轻松了。 果不其然,还不到晌午他们就看到了开封府的城门。 外头有大量的难民,吴锡元立刻就将车上的米卸下来一些给了城门口的粥棚,其他的则让人送去了开封府的粮仓。 因着他们的到来,一路上的难民都知道开封府如今有粮食了,又跟过来不少。 他们带来的粮草估摸着也顶不了多久的,于国志心中很是忧愁,面儿上也能看出来几分。 吴锡元便开口问道:“于大人可是还有什么难处?” 这也没什么不能说的,于国志叹了口气,“您瞧瞧外头这些难民,一日比一日多,我就是怕咱们这点儿粮食坚持不了多久。” 吴锡元一听这话,倒是笑了,“于大人莫要担心,皇上和燕王自有安排。我来的时候户部的叶恒叶大人特地告知,说他正在给我们筹备粮食和草药,到时候会一批一批的运过来。” 于国志见朝廷并未丢下他们不管,这位年过半百的汉子竟然有些激动的红了眼眶。 他自个儿或许也意识到了有些丢人,急忙伸手抹了一把眼泪,别过脸去,说道:“吴大人,车里还有哪位大人?今儿不然先住在我老丈人府上吧?” 他那知府早就破败不堪,他还说这两年日子稍微好过一些,打算请个匠人将院子重新修葺一下。 却没想到又忽然来了这么一茬,后院也不用修了,他们自家人凑合住着也行,也不能让京城里来的大人跟他一起委屈啊。 “车里还有我夫人和太医署的刘忠世刘大人。”吴锡元回答道。 于国志听了这话一愣,诧异地看了他一眼。 实在没想到这位吴大人看起来也是个干实事的,来到他们这地儿居然还带着夫人? 吴锡元多聪明一人,只是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他心里想着什么,便解释了一句。 “我夫人乃是太医署的医女,医术不错,皇上亲自下旨让她和刘大人一起来帮着老百姓看病的。” 于国志的心思立刻就变了,面儿上也肃然起敬。 无论何时何地,大夫总是要被尊敬的。 更何况他们这边儿有些村子鼠疫已经传开了,有他们在,大家才能更好的活命。 两人说话的功夫,吴锡元已经让人去将苏九月和刘忠世请了过来。 刘忠世听说到了,也松了一口气,在小药童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和苏九月一起对着于国志大人行了一礼。 于国志回了一礼,“辛苦辛苦,来人,快带几位大人下去休息!让我老丈人收拾两个最好的屋子出来!” 他老丈人一听是京城来人了,要住他们府上,那还有什么不愿意的,高兴地恨不得自个儿撸起袖子去给他们把屋子收拾出来。 苏九月入住了张家,张老爷立刻就让人打了热水给他们接风洗尘。 至于伙食……多少让他有些尴尬,他们府上真没什么能吃的了。 还是于国志知道他老丈人府上的窘境,让人送了半袋面粉过来,厨房这才给他们一人擀了一碗面。 苏九月吃了一碗热乎的面条,洗了个澡,躺在柔软的床铺上,只觉得人生实在太幸福了。 而此时的吴锡元还没歇下来,他跟着于国志去了知府衙门。 等到了之后,他这才明白了过来,为什么于国志让他们去他老丈人府上住,而不让他们来知府衙门了。 看着知府衙门的破旧程度,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位于大人是个好官! 他们两人径直去了书房,于国志将各个县上送来的文书都拿给吴锡元看。 “名阳县和三花县(瞎编的县名)是受灾最严重的两个地儿,黄河就是从那边儿决堤的。” 为了让吴锡元知道他说的地方在哪儿,他还扯出一张地图,在上头指了指。 吴锡元点了点头,“距离开封城倒是还有一段距离,那些老百姓们想来此处避难,应当不容易啊!” 于国志应了一声,“是啊,若是离得近,我们恐怕也撑不到你们过来。” 吴锡元将那些文书看完之后,立刻就看向了于国志,“明日,我亲自去那边儿看看。” 第790章 亲自去看看 “好……”于国志下意识地应声,可是他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顿时瞪大了眼睛,“什么?!不可啊!吴大人!您不能去啊!” 吴锡元看向了他,话也说得情真意切,“于大人,本官就是来治理水患的,您如今都不让我去水边儿,那皇上那边儿要怎么交代啊?” 于国志拧着眉头,“大人,下官能明白您的意思,只是那可是黄河啊!自古黄河之水天上来,如今黄河改道,方圆几百里甚至千里都得跟着遭殃,非人力能阻拦。您若是去了,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下官不仅无法跟皇上交代,也无法跟您夫人交代啊!” 吴锡元上一世也见过黄河,但却是在山西那边儿见到过。 他也知道危险,但却不能不去,好歹要知道黄河从何处改道,受灾情况到底如何。 若只是让他远远的坐在开封府的衙门里,等着各地方的官员们报上来。那些人为了自个儿的功绩,说的还真不一定是实话。 “我必须亲自前去,大人您无需多劝。皇上既然派本官过来,本官就是皇上的眼睛,要替他老人家好生看看。” 于国志看着这个半大的年轻人,最后还是叹了口气妥协了。 “好吧,既然您执意要去,本官也拦不住您。只一点,您得多带些人过去,千万莫要去水边。”于国志仔细交代道。 若不是开封府离不开人,他都恨不得自个儿亲自跟着跑一趟了。 直到吴锡元答应了下来,于国志才放过了他。 回到张府,苏九月已经小睡了一觉起来。 见着吴锡元回来了,就将他换洗的衣裳拿了出来,对着他问道:“可要用饭?” 吴锡元摇了摇头,“方才跟于大人一道吃了饼子。” 苏九月将干净衣裳拿给了他,“既然不用饭,那便去洗洗吧。” 吴锡元嗯了一声,洗漱干净之后再回来,墨色的头发湿漉漉地散在他的肩膀上。 苏九月眉头一皱,拿了个干净帕子将他的头发丝包了起来,细心的帮他擦拭干净,最后还忍不住小声抱怨了两句。 “洗完也不知道擦擦头发,你瞧好好的衣裳都被打湿了。” 吴锡元笑了笑,“如今天儿热,一会儿就干了。” 见着苏九月还要再说,他急忙认错,“我知晓错了,下次一定擦。” 苏九月这才放过了他,就听吴锡元又接着说道:“媳妇儿,明日我要去趟三花县。” 苏九月手上的动作一停,“你去那儿作甚?” 吴锡元回答道:“于大人说三花县和名阳县受灾最为严重,我得过去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严重法。那边儿的老百姓定然比咱们这几日看到还要可怜,多少也得给他们送些东西过去。” 苏九月咬着下唇,再开口,就听她说道:“我跟你一起去。” 吴锡元一把拉住了她的手,将她从背后拉进了自己怀里,同她说道:“胡闹!不许去!” 苏九月却十分坚持,“你先别拒绝,听我把话说完。” 吴锡元拧着眉头,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苏九月这才缓缓开口了,“我知道那边儿危险,可是鼠疫就在那边儿啊,若是我们不去,那些老百姓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也真的太惨了。” 吴锡元私心里并不想苏九月去,别人的死活都没她重要。 可是对着她那一张认真的脸,吴锡元实在说不出什么阻止的话来。 苏九月看着他这纠结的模样,直接笑了,伸手顺势揽住了他的脖子,整个人懒洋洋地挂在他身上,凑到他耳边儿小声说道:“我私心里想着我不是能做梦吗?若是你遇上什么危险,我还能提前知道然后告知你;若是我离得远,那可真是干着急没法子的。” 吴锡元想到她做梦的本事,脸色稍霁,但嘴上还是叮嘱道:“到时候你千万不能去水边儿!知道了吗?!” 苏九月乖巧地点头,“我知晓的,都听你的好不好?” 看着她这乖乖的模样,吴锡元再硬的心肠都化成了绕指柔,“好。” . 翌日一早,他们夫妻两人就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行李,以及两车草药出了开封府的城门,朝着离他们稍微近一些的三花县赶去。 为了保护他们两人的安全,于国志派了一百多人跟着他们。 刘忠世年岁大了,比起两个年轻人也更不扛造,昨儿到了之后就倒头睡,一直到大早上才醒。 好不容易睡了个好觉,刘忠世可以说是干劲十足,立刻就叫来人打听吴锡元夫妇二人的去向。 这一问才知道他们夫妻两人居然悄咪咪地去了三花县,还不带他。 刘忠世气地一拍桌子,一脸的怒色,“真是胡闹!快!立刻套马车!给我追!” 小药童在一旁劝道:“大人,您莫要生气,苏姑姑他们估摸着想着那边儿不安全,让您在开封城坐镇呢!” 刘忠世哪儿能不知道? “傻孩子,他们为了我好我怎么能不知道?只是你也知道的,那边儿不安全,你苏姑姑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如何能扛的住?我们得去帮她啊!”说着说着刘忠世就激动了起来,“当初我来的时候黄大人特意写信委托我将他的小徒弟完完整整的带回去,若是出了岔子,我还有什么脸面回去?” 说了两句,他着急地都坐不

相关推荐: [综影视]寒江雪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和徐医生闪婚后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作恶(1V2)   反派师尊只想死遁   [综漫] 当隐队员的我成为咒术师   高门美人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