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秋珂(H) > 第43章

第43章

了一声,开开心心的朝着屋子里跑去。 刘翠花这才走过去拉着苏九月的手,柔声问她:“你娘的病可有好些?” 苏九月不敢看她,只是点了点头,“好些了。娘,是我不好,这几日家里正忙,我却什么都没干。今后家里还有什么活儿要干的?您只管吩咐就是。” 刘翠花实在心疼她,她没有女儿,三个儿媳妇也就这个可心一点。 这回明明不是她的错,可她却自责成这样。 为了让她心里头过的去,刘翠花也没跟她客气,“你放心,还有的活儿让你干哩!明儿我打算拆洗一下被褥,回头你来帮我一起。这次的事儿也别放在心上,正巧赶上你娘生病,大家伙都清楚,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做人儿女的总不能啥也不管的。你要真是那样的姑娘,娘反倒会不喜欢你了。” 苏九月知道她婆婆是个明事理的,回来可能不会责怪她,但是听了她这番话心中还是很有触动。 刘翠花拉着她的手搓了搓,“瞧瞧,冻成啥样了,咱们先进屋去。” 屋子里,田秀娘正将椅子上的坐垫一个一个拆下来,打算去清洗。 瞧见她们进来了,直起腰回头看了一眼,立刻阴阳怪气的说道:“呦,看看这是谁回来了?怎的回去探个亲,还舍不得回来了?一边说着婆家好,一边赖在娘家不回来。知道的是你在躲懒,不知道的还当你对婆家有啥子意见呢!” 第143章 你都长胖了 苏九月就知道二嫂会这样说,但是自己已经好几天都没干活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实在有些不占理,她便闭着嘴装鹌鹑,没有说话。 站在苏九月身边的刘翠花开口打断了她:“行了,少说两句,九丫他娘生了病,又不是故意回去躲懒的。若是你家里有事不让你回去,你心里头可愿意?人都是相互的,就是多干一点少干一点又怎样,凡事儿总是斤斤计较,那日子不得整日都是鸡飞狗跳的?” 田秀娘嘟囔了两句便没有再说话,刘翠花见她没有顶嘴,也没有不依不饶,而是说道:“明儿就大年二十八了,让二成也别去烧炭了,在家休息休息。正好明有个集会,你们去镇子上买些炮仗回来。” 田秀娘是个抠的,才舍不得买这个,“那烧钱的玩意儿买来作甚?依我看还不如买些炒货回来,孩子们闲了还能当个零嘴吃。” 刘翠花瞪了她一眼,“你懂个甚?!这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有道理的,辞旧迎新的时候,那些坏东西就得吓唬吓唬!来年才不敢来挡了咱家的气运!整天想吃零嘴,都不瞅瞅你最近像是都胖一圈儿了。” 农家人胖了才是富贵的象征,田秀娘并不觉得胖了是件坏事儿。 “那是咱家伙食好,关零嘴什么事儿。”田秀娘念叨着。 她也不觉得自家运势差,即使在这种灾年,他们家也依旧不愁吃穿,反倒收获颇丰,哪儿有什么坏东西需要吓唬?老婆子就喜欢自个儿吓自个儿。 她撇了撇嘴,迫于婆母的压力也没敢多说,只是想着明儿去集市上少买两挂炮仗应付应付就是。 省下的钱拿来买些零嘴,孩子们年岁小吃不了多少。大嫂有孕在身,需要忌口,老三家的又不爱吃那个,最后还不都是落到了自己兜里? 田秀娘在心中盘算的很好,可没想到第二天刚去镇子上的时候,刘翠花却不让她去。 她气得直跺脚,“凭什么啊,又是老三家的去!她都歇了好些日子了,就不能让她在家干活吗?” 苏九月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主动说道,“还是算了吧,让二嫂去,我在家拆洗被褥。” 刘翠花笑了一声,“这回可真不怨我,不是我不让你去的,是你娘家人捎话来,说让你回去一趟。我也不晓得是啥事儿,你若是不打算回去,那就跟着一起去镇子上吧。” 田秀娘犹豫了,她娘家为了让她在夫家过的舒坦,从来不会捎信儿给她,这次既然让人带话过来,可见确实是有要紧的事儿。 这样一想她最终还是放弃了一起去镇子上的机会,闷闷不乐地说道:“那还是让老三家的跟着去吧,我去回趟娘家。” 最后还是苏九月和吴锡元骑着马去了牛头镇,镇子上这时候外头全是卖年货的。 在买完婆婆交代的东西之后,苏九月想到二嫂一直惦记着吃零嘴,就自掏腰包给他们带了一些。 二嫂虽然嘴上不饶人,但这几日她确实没少干活,反而是自己一直在偷懒。 她这人就是吃了嘴上的亏,其实心底并不差,只是在有些事情上太过喜欢斤斤计较了。 吴锡元见到苏九月买了这么多零嘴,开心极了,“媳妇儿,你是买给锡元的吗?” 苏九月笑着看向了他,也不直说,而是问道:“这么多吃的,锡元一个人能吃完吗?” 吴锡元抓了抓后脑勺,一本正经的思考了好半天,才点了点头,“我觉得可以!但是吃完肯定就吃不下饭了,娘亲会生气的。” 苏九月从老板手中接过装好的零嘴,道了声谢,将它放进背着的背篓里,“我们拿回去跟大家一起分着吃,就不用担心吃不下饭会被娘亲骂了。” 吴锡元眼睛一亮,“媳妇儿,你真聪明!” 卖炒货的老板也发现吴锡元和常人的不同,心生怜悯,还送了两块儿麦芽糖给他。 吴锡元一点儿也不藏私,立刻分了一个给苏九月,“媳妇!媳妇!好好吃哦!锡元喜欢吃糖!” 苏九月这两个月被他投喂的糖都比她长这么大在娘家吃的还多,小孩子都喜欢吃糖,可是她家日子过不下去,连买面的钱都没得,哪儿还有闲钱买糖。 她人生中仅有的两次吃糖的时候,一次是喜妹给的,一次是蒋大哥给的。 她也喜欢吃糖,可是从前她都不敢说喜欢,现在不同了,她自己有钱,完全可以买一包。 吴锡元背着小背篓,一手拉着红红,一手拉着苏九月,准备出城。 可就在他们路过赌坊的时候,苏九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 那人穿着灰色的长袄,上头打了两个补丁,被人从赌坊抬着丢了出来。 周围的人连忙退避三舍,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朝着赌坊啐了口唾沫,骂骂咧咧地走开了。 苏九月瞧着他似乎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连忙回过头拉着吴锡元急急匆匆地朝着城门的方向走去。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小舅舅。 她自己的舅舅自己心里清楚,脸皮可不是一般的厚,若是瞧着自己身上穿着的新衣服,以及吴锡元手中牵着的红红,恐怕又会来他婆家打秋风了。 他已经将她的娘家拖累成了那样,她决不允许他再粘上吴家! 张巍今日手气实在背的很,进去才摸了两把牌,手上的钱就输了个精光。赌场见他没了钱,就将他撵了出来。 他心里头很不痛快,这马上过年了,总得想点办法回本啊!可是现在的他却连本钱都没了,也不知道他那穷鬼姐姐那里还有没有钱…… 正琢磨着一抬头就看到了远处一个穿着碎花袄子的姑娘,怎么隐隐瞧着像他那大外甥女来着? 不过等他看到了苏九月身边的红红时,他的念头就打消了。 不可能,据说买她外甥女的那户人家也不过就是个农户,怎么可能有马?八成是自己看错了。 苏九月带着吴锡元就像是身后有什么猛兽在追似的,马不停蹄的回了家。 等关上大门,落下门闩的那一瞬间,她的心中似乎才踏实了。 第144章 想给她说门亲事 话说,田秀娘回到娘家之后,就一头扎进她娘屋子。 “娘,您急急忙忙喊我回来,可有急事儿?”她问道。 她娘赵氏正在缝被褥,见她来了,就停下手中的活儿看了过来,“我的儿,你莫要慌,也不是甚急事儿,就是想给你二弟说个亲。他年岁大了,早些安定下来,我跟你爹也能早日安心。” 田秀娘听了这话才松了口气,拍了拍胸膛,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水,喝了两口,“您可吓死我了,着急叫我回来,我还以为家里出了什么急事儿哩!” 赵氏笑了笑,“你弟弟的终身大事,难道不是急事儿?” 田秀娘微微颔首,在她的身旁坐下,“倒也是,瞧您这样说,许是有看中的人家了?” 赵氏抿着唇笑,显然对那姑娘很满意,“我看上了大兴村蒋家的姑娘。” “大兴村?那不是我家三弟妹的娘家吗?”田秀娘惊讶地道。 “正是,所以才来叫你回家一趟。等你回了婆家,找你三弟妹打听打听,看看这蒋家姑娘到底如何?那蒋家是个家底殷实的,家中男丁旺盛,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若是能求娶了她。有那么多舅兄帮衬,咱家宝根日子也一定好过。” 田秀娘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蒋家,可是按照她娘的说法,她下意识地就皱起了眉头。 “娘,蒋家要真像你说的那样好,他们怎么会看上咱家?” 俗话说的好,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可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啊。 人家都是低头娶媳妇,抬头嫁闺女。她虽然一直觉得自家好,可她家里也是真的穷。 跟了吴二成之后,才发现自家弟弟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优点,整日油嘴滑舌的,却没什么能耐,只想着偷奸耍滑。 赵氏瞪了她一眼,“怎的嫁去吴家几年,连自家都看不上了?有你这么说自己家的吗?” 田秀娘跟她娘之间还能有什么不能说的,就直言道:“您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我自然也想宝根能有个好媳妇。可若是人家不答应,咱也不能按头让人嫁过来?您若真想试试就请个媒人,先上门探探口风,莫要太过冲动,免得丢了自家的面子。” 她这话说的虽然在理,但赵氏却不怎么爱听。 “你还是不是我亲闺女了?怎么净说一些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我们家怎么了?我跟你爹对孩子们不好吗?要我说,能嫁到咱家来才是她福气!” 田秀娘见她娘听不进去,叹了口气,“反正我是提醒过你了,若是回头真丢了自家的面子,到时候您可别找我哭诉,我向来不爱听这个。” “放心吧,绝对不找你。你就听我的,去帮我打听打听那蒋家姑娘到底如何,旁的用不着你多管。若她真是个好的,我自有办法让她嫁到咱家来!” 田秀娘见她执意如此,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行,我回去替你问问。” 她好不容易来趟娘家,也没有着急回去。帮着娘家干了一天活,到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才回去了婆家。 她到家的时候,苏九月和吴锡元早就回来了。 苏九月正坐在屋檐下洗菜,准备做今天的晚饭。 见到田秀娘回来了,抬头喊了她一声,“二嫂。” 田秀娘这回可是顶着任务回来的,应了一声,就到她身边蹲下,状似随意地说道:“今儿你们去镇子上怎样?热闹吗?每年的这时候镇子上人都很多,可惜我今儿去不了。” 苏九月嘿嘿一笑,“人是挺多的,我们也没有久留,买完了东西就赶紧回来了。二嫂,你娘家叫你回去可是有什么事儿吗?” 田秀娘低头讪讪一笑,“也没啥子事儿。” 苏九月见她没有想要多说的意思,知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也就没有再多问。 可是田秀娘却根本没有要回房间的意思,就在苏九月的身边磨磨蹭蹭欲言又止。 还是苏九月看不下去了,问了她一句,“二嫂,你有什么要说的就直说吧。” 田秀娘讨好似的笑了笑,“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想问问你们村子是不是有一个叫蒋严松的?” 苏九月不明所以,侧过头问道:“确实是我们村的,怎么了?” 田秀娘见她有听说过,立刻来了精神,“那你可听说他家中有个女儿叫蒋春喜?” 听她提起喜妹,苏九月立刻提高了警惕,“你问她作甚?” 田秀娘怎么可能跟她说实话,就笑着打哈哈,“自然是好事儿,我这有一门好亲事,想要说给她。这不是不了解女方的为人嘛,这才来找你问问。” 苏九月即使觉得她这话似乎有些问题,也做不出来抹黑喜妹的事儿, 蒋家也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不把儿女当人的人家,有她爹娘看着,即便是二嫂说的人家不咋样,蒋家也不会让喜妹嫁过去的。 这样想着她一边低头洗着菜,一边实话实说道:“她是个好姑娘,性子好,人也能干。” 喜妹的性子有些泼辣,但农村媳妇儿性子泼辣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儿。苏九月就一直很羡慕她的性子,凡事都敢说敢做,不像自己瞻前顾后的。 从苏九月这里得了准信儿,田秀娘心里也有几分高兴,希望这事儿能成。虽说自家有些高攀的意思,但万一她那兄弟就走了狗屎运呢?也不知道她娘说的办法是什么办法。 刘翠花正在厨房里等着炒菜,见苏九月迟迟没有进来,就拿着锅铲走出来看个究竟。 “你们俩在这儿嘀嘀咕咕说什么呢?老二家的,回来了就去把桌子拾掇拾掇,准备开饭了,莫要在这儿扯闲话。” 田秀娘已经问到了自己想知道的东西,旋即应了一声,两手撑着腿站了起来,朝着堂屋走去。 . 家里人彻彻底底将屋子收拾干净,准备好吃食之后,大年三十可算是到了。 这天所有人都换上了新衣服,门口的福字和对联也都贴上了,大家都准备欢欢喜喜的过大年。 吃过午饭之后,刘翠花就冲着苏九月说道:“九丫,破五之前不能用针,你看今日是不是要再给锡元施针一次?” 第145章 音容笑貌 他们当地确实有这个讲究,破五之前应该是不能动针和剪子,也不能用刀,说是不吉利。 苏九月也想到了这个说法,距离上次施针已经过去七八天,到时可以再安排了。 “也好,瞧着锡元近些日子也没再喊着头疼,许是过些日子就要大好了!” 苏九月应了一声,又看向了吴锡元,问他:“锡元最近可有想起些什么?” 吴锡元想到自己脑中时不时冒出的那些片段,鬼使神差地摇了摇头。 他也说不上为什么,但是自己的脑中下意识地就有一个念头,不能说与旁人听。 苏九月曾经听师傅说起过,脑子的病最是复杂,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她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今日再施针一次,下次就等年后再说吧!” 夜幕渐渐降临下来,平日里舍不得点的煤油灯,也家家户户都亮了起来,颇有些万家灯火的意思。 刘翠花带着一家老小坐在堂屋守岁,炉子里的炭火也加的足,炉子上还放着一盆热汤。 刘翠花说道:“都别偷懒,快来包饺子,我在里头塞了三个大钱儿,看看谁能吃出来,来年会走运一整年!” 家里人闻言都十分兴奋,摩拳擦掌的想要沾这个好运。 说来也巧,这三个装了大钱的饺子居然都被苏九月吃到了。 刘翠花看着苏九月乐呵呵地说道,“我就知道九丫是咱们家的福星!这运气可真好。” 其他人扒拉着碗里没吃完的饺子都十分气恼,碗里的饺子都要被戳烂了。 这时候,刘翠花也不知道从哪儿变出来许多红包,对着大家说道:“没吃到的也别丧气,接下来还有压岁钱拿。” 拜年有拜年的规矩,磕三个头说三句吉祥话,从大到小,按照辈分,热热闹闹的。 苏九月从她婆婆那里拿了压岁钱,又包了两个给果儿和桃儿。 等到子时已过,外头陆陆续续开始响起炮仗的声音,刘翠花就催促道:“你们也快些去放炮去,这种事儿赶早不赶晚。” 果儿和桃儿也要跟着去,却不被允许,闹了半天,刘翠花也只让他们趴在窗户上看。 苏九月跟着两个大哥,还有吴锡元在外边放炮仗。 大成点了根鞭炮就进屋了,他们抱回来的烟花却留给他们,让他们小夫妻两个点着玩。 吴锡元捂着耳朵说什么都不要上手,最后还是苏九月壮起胆子点燃了捻子,然后迅速的跑回屋檐下。 捻子烧到了尽头,伴随着一声响,再抬头绚丽的烟花就已经在头顶炸开了。 许多人家听到动静都跑出来看,即使两个烟花也没多久,却是整个夏杨村的人这个冬天瞧见的最美好的东西。 苏九月站在屋檐下,看着这繁华落幕,才缓缓的放下堵住耳朵的手。 她一旁的吴锡元忽然问道:“媳妇儿,你是长大了一岁是吗?” 苏九月一愣,是哩!过了年可不就长大一岁了? “对!我十四岁了!” 吴锡元笑的眼睛弯弯的,看起来好不欢乐,“我也长大了一岁!真好!” 几人又点着灯包好了第二天早上起来要吃的饺子,才各自回屋去休息了。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据说起来的早,会勤快一整年! 这天晚上苏九月睡的很香,她从小到大的新年都跟这回不一样,从来没这么热闹,也从来没这么多压岁钱。 她婆婆居然给她发了十个大钱!加上饺子里吃出来的三枚,今日她就足足赚了十三个大钱!真好! 吴锡元睡的并不好,他的脑子就跟走马观花似的,一觉醒来他似乎做了很长很长一个梦…… 他一路连中三元,在殿试期间,因相貌出众成了天子近臣,后又顺利进入了内阁。 只可惜他官途顺遂,在人生大事方面却有些颇为不顺,头一个订的杨柳,在同父母起争执的时候自戕明志。第二个苏九月在他去扬州任知府的时候死在了任上,甚至都没来得及给他留下一儿半女。 此后倒是有不少热心人忙活着给他说亲,他烦不胜烦,自己放出了克妻的名声,日子才总算消停了。 他眨了眨眼睛,看着这破旧的屋顶,又看了看屋子里的熟悉又陌生的陈设。 再转过头,那个年轻的容颜映入了他的眼帘。 是他未曾涉及到的年轻,虽然看起来稚气未脱,但确确实实是那张明艳不可方物的脸。 他的眼眶湿润了,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有多久没见过她。许是她怕扰了自己清净,居然连自己的梦里都不曾出现过。 现在呢?他是在做梦吗? 他伸出手摸上了她的脸,轻轻一按,女孩子柔软的肌肤是那么真实…… 苏九月也该醒了,被他一碰,睁开了眼睛。 映入眼帘的就是吴锡元的俊脸,她冲着他甜甜一笑,露出脸颊上两个小巧的酒窝。 伸手将他在自己脸上作乱的手拿了下来,对着他温柔地问道:“你醒啦?” 是他熟悉的声音,她讲话喜欢尾音微微上扬,有她自己独特的味道。 这些年他在脑中回忆过无数次她的音容笑貌,如今可算又见到活生生的了。 他脑中的记忆逐渐整合,前几日自己傻兮兮时候的记忆也一下子回到了他的脑海中。 吴锡元是个聪明人,很快就发现最近发生的事情跟他从前见到的都不一样,首先最大的变数就是去年苏九月嫁给了他。 按照他从前的记忆里,自己一直傻到了二十岁,那年他的母亲请了媒人亲自去了大兴村苏家求娶了当时十七岁的苏九月。 而现在,她居然被自己母亲以一贯大钱早早娶了回来? 是老天见他一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又重新给了他一次机会吗? 吴锡元在心中直呼妙哉,苏九月的娘家不怎样,她之所以英年早逝,还是因着幼时在娘家落下了病根。 现在来了自家,有了他们帮衬着,真的不比留在苏家受苦受难的强? 只除了一点,如今的她可没正儿八经过六礼,只是被他娘买来的童养媳。于她而言,实在太过委屈了。 不过这些后头他都会补给她的…… 第146章 想你 “你也醒啦!”他担心她不能接受突然变老的自己,依旧用着从前的语气说话。 可到底心境同那时不同,说出来总有些骗小孩子的感觉,莫名有些羞耻。 与此同时,苏九月也觉得略微有些奇怪,明明还是那个人,可是今天的吴锡元总觉得似乎有哪里不大一样了。 念头只是一瞬间的事儿,她也没多想,笑眯眯的同他拜年,“新年好呀!锡元!” 这一世同上一世相比早就变的面目全非,他也没想到自己醒来居然会是十七岁的那个新年。 新的一年,新的一生,新的开始,真好。 听到苏九月给他拜年,他下意识地就想要摸个压岁钱给她。 枕头下边还藏着昨夜他娘给他发的压岁钱,他当宝贝似的藏了一个晚上,即使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也不肯放下。 苏九月看着他送到面前被压的皱皱巴巴的红包,微微一愣,“你这是何意?” 吴锡元有些紧张,注视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唯恐她拒绝了自己。 “我……压岁钱呀!”他及时调整语调,心中暗呼一声好险。 做了这么多年的官,下意识地就想装腔作势,可别吓到他的小媳妇儿! 苏九月没想到他居然会把自己的压岁钱给自己,心中十分高兴,但是她却不能要。 就见她摇了摇头,说道:“我不能要这个,这是娘给你的压岁钱。” 吴锡元抿着唇,看起来有些意兴阑珊,“可是娘说了,我比你大,我也要给你发压岁钱呀。” 苏九月不忍心看他露出委屈的神色,就接过红包从里头取出一枚大钱,将剩下的又塞回到他的手上。 吴锡元诧异地看着手上的红包,又见她举着铜钱冲着他眨了眨眼睛,“我要一个就可以了,我岁数还小,一个大钱就压得住!” 吴锡元瞧着她俏皮的样子,瞬间溃不成军,胸腔里的一颗心躁动的宛如一个二八少年郎。 不,现在的他就是二八少年。 这谁顶得住?十七岁的她就能让自己死心塌地一辈子,更何况如今才是稚气未脱,娇俏可人的十四岁。 一时间他忽然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去对待她,是当媳妇儿,还是当女儿养? 苏九月见他一直看着自己,似乎有些走神。 便伸手在他的鼻子上轻轻捏了捏,“想什么呢你!” 吴锡元立刻回过神来,冲着她露齿一笑,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想你!” 苏九月以为他只是和平日一样逗自己开心,却没想到他这次是真的想她,连骨子里都在想,且已经想了数十年。 苏九月又是一阵脸红,看的吴锡元都舍不得移开眼睛。 苏九月见他一副痴汉样,立刻转了个身,面向了炕沿,“你今儿怎么怪怪的,总是盯着我看。” 吴锡元摸不清小姑娘的心思,心中担心她生自己的气,立刻学着以前的样子凑过去从背后抱住她耍赖,“媳妇儿,你不喜欢锡元了吗?!锡元还是第一次和媳妇儿一起过年呢!呜呜呜——你不让我看你,以后锡元就不看了嘛!” 苏九月对这样子的他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连忙转过身来抱住了他,“没有不理你嘛,也没有不喜欢你,就是……就是……” 吴锡元被自家美人媳妇儿抱住,心里中百感交集,感动有之,兴奋有之,患得患失有之…… 嘴上却还在追问道:“就是什么??” 苏九月本来就心中羞涩,这会儿他一点眼色也没有,还不停地追问,她只觉得自己的脸红的怕是都要赶上门口贴着的红对联了! “就是人家害羞了啦!你个小笨蛋!总是问!不跟你讲话了,我要起床!” 说完就推开了吴锡元,利索地穿好衣服,逃也似的出了屋子。 只剩下吴锡元一个人在屋子里傻笑,那憨头憨脑的样子竟是比前些日子更像是个傻子。 此时的吴锡元也忽然觉得当个傻子挺好的,可以肆无忌惮的抱抱和亲亲,从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苏九月出了门,屋外的冷风吹着她的脸颊,脸上的热度这才渐渐降下来了些许。 她去厨房里生火烧水,今儿倒是不用做早饭,等待会儿大伙儿都起来了,把饺子煮了就行。 洗漱过后,刘翠花的屋子也开了门,苏九月连忙打了热水给她送过去。 刘翠花用帕子沾了热水捂在脸上,感觉整个人都通畅了。 “她们俩还整日说我偏心,怎的不看看我为甚偏心,这大冷天儿的,怎的也不见她们来给我端个洗脸水?” 苏九月向来都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至于旁人的就不去过问,这会儿听婆婆指责两个嫂嫂,也没搭腔。 她们便是有万般不是,那也轮不到自己来说。 婆婆说她们两句是理所应当,自己说来,那就是在撩拨是非,可不能乱讲的。 等她说完了,苏九月才道:“有我给娘端水就够了,您可别让旁人同我抢。” 刘翠花听的心中更是舒服,要不怎么说九丫这孩子聪明呢?什么时候该说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她心里头都清清楚楚,真真儿是个通透的。 她心里满意极了,嘴上却说道:“哪儿用得着你端?你娘我还年轻力壮着哩!又不是端不动。” 苏九月闻言却道:“从前我不在也倒罢了,如今来到咱家,您对我又这样好,我不孝敬您一些,自己个儿这心里头都会过不去。” “哈哈哈,你这孩子还真是个实诚的。”刘翠花夸了她两句,又问道:“锡元哩?可起了?” 苏九月想到方才发生的事情,脸颊又微微有些红,她垂眸看着地板,怎样看都是一副小女儿姿态。 “醒了,也不知有没有起身。” 刘翠花估摸着锡元那小傻子大约又说了什么没轻没重的话,让媳妇儿害羞成这样。 却也看破不说破,只是催促道:“你去看看锡元起了没,让他也快些去洗漱,我去给咱煮饺子。待会儿还得去你大伯家一趟,莫要迟了落人话柄。” 第147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 苏九月还是稍微有些许不好意思,但也应了一声,“欸,我这就去瞧瞧。” 吴锡元在苏九月从屋子离开之后就起身,拿起了放在炕头他已经许久没穿过的粗布衣裳。 这衣裳虽说是布衣,但却是他媳妇儿一针一线给他缝的,他心里高兴极了。 屋子陈设同他幼时没多大区别,但细节之处却又处处透着不同。 比如说一旁的柜子上多了个粗花瓶,里头插着一枝腊梅。 炉子旁还放着几个花盆,里头种着些小青菜。 他的书桌被整理的整整齐齐的,没有多一件杂物,全是他的东西。 他起身来到书桌前,发现桌面上放着几本书籍。 最上头的《三字经》一看就是经常翻看的样子,而下边的《大学》、《中庸》则似乎碰也没人碰过。 他随手将书拿了起来,就看到了放在最下边的那一本,封面上赫然写着三个大字《九州行》。 这本书他上辈子有见到过,在他进入内阁之后的第三年,户部侍郎刘文俊在皇帝的寿宴上呈上了这一本书。皇帝得此孤本顿时龙心大悦,赏了刘文俊千两白银,字画无数,还替他刚刚出生的儿子取了名。 刘文俊一时间风头无两,任谁都要避其锋芒。 他一辈子都是个爱书之人,此书讲了九州大陆许多地方的见闻,他没机会踏遍山川,便一直想要有个机会能借此书一观,却一直没有实现。 但是现在这孤本却在他家中有个手抄本,当初黄户生明知道这书若是抄个手抄本给他,其价值定会大打折扣,但他却依然抄了,可见这个黄户生也是个真正的爱书之人。 苏九月挑起门帘,一进来就看到他站在书桌边儿上,手中拿着那本《九州行》。 “锡元想看书?”苏九月问道。 吴锡元点了点头,“嗯!想看!” 苏九月笑着问他,“可是你看得懂吗?” 吴锡元抿着唇摇了摇头,一副很难过的样子,“锡元不认识那么多字。” 苏九月也不认识,且这书也不是只认识字就能读懂的。 她现在是真心实意将吴锡元当成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来看待的,他学习能力强,有些东西再重新学习一次也完全来得及。 见他似乎有些挫败,就连忙拿起一旁的千字文放在了吴锡元的手上。 “锡元已经背完了《三字经》,接下来要学习《千字文》了。我们慢慢进步,总有一天可以读懂它!” 吴锡元看她真心实意的替自己打气,心中暗戳戳地高兴,决定也不告诉她自己现在已经不傻了。就这么按部就班的,按照她给自己安排好的课程,一点一点学习,似乎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好啦,别看这些了,娘煮了饺子,让我带你去洗漱呢!” 一边说着一边帮他整理了一下衣领,“小笨蛋连衣服都穿不整齐,以后穿好要记得整理衣领哦~” 她这不说还好,说了之后,每天清晨起来,吴锡元的衣领就从来没整齐过…… 洗完脸从媳妇儿手上接过帕子,刚擦干净就听到了二嫂的声音。 “果儿!回来!头发都没梳齐整就往外跑!哪家小姑娘这么不讲究啊?!真真儿丑死了!” 果儿才刚迈过门槛的小短腿就又收了回去,吴锡元微微一笑,显然心情不错。 从前他一直以为二嫂是个是非多又聒噪的,对她印象实在不大好。 可没想到在他做官后的第十年,先帝暴毙,他无意间卷入了皇子间的党派之争,被关进了大理寺。 他运筹帷幄当然知道自己不会有事,可他家人却不知道,全都急坏了。 当时最让他没想到的就是这个平日里斤斤计较的二嫂,居然卖了自家在朱雀街的铺面和家中的房子来替他打点。 他出来的时候,二嫂一家就只剩下一个包裹。他们告诉他左右家里还有地种,即使不做买卖也饿不死。只要他没事儿,整个吴家都不会有事儿。 也就是这时候吴锡元才对二嫂的感观彻底变了,重生回来再次听到二嫂的声音,他忽然还觉得有些亲切。 他吐了漱口的水,将脸凑到苏九月面前,“媳妇儿帮锡元擦!” 苏九月看他嘴边的水都快滴到袄子上了,连忙用帕子帮他擦干净,才拉过他的手带着他朝着堂屋走去。 吴锡元被她带着走了两步,才反应过来低下头看两人拉着的手。 吴锡元:!!! 居然拉手了!瞧这样子应该是经常拉手的!啊!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从前自己娶她的时候,已经恢复了智力,傻兮兮地非要学圣人那套男女授受不亲,也就在晚上的时候亲热一下。 感受着手中软绵绵的触感,吴锡元恨不得再回去一趟,狠狠地将从前的自己打醒。 叫你傻!瞧瞧你都错过了些啥! 一进堂屋,苏九月就将吴锡元按在了他的凳子上,对着他仔细叮嘱道:“你就乖乖地坐在这里等我,知道吗?我去帮娘端饭去!今天也吃锡元最喜欢的饺子哦!” 吴锡元从善如流地点了点头,一副乖巧懂事的样子,“放心吧!锡元最乖了!” 说着瞥了一眼坐在他身边的大侄女,洋洋得意地扬起了下巴,“比桃儿还乖!” 莫名其妙被点到的桃儿也一脸懵,扁了下嘴委屈巴巴地对着她的小叔叔争辩道:“桃儿也很乖的……” 苏九月差点没忍住笑,伸手摸了摸桃儿头顶的小揪揪,柔声地道:“嗯,桃儿是个乖孩子!” 吴锡元也将自己的头凑了过来,指着头顶上苏九月帮他梳的发髻,“锡元也有小揪揪!你摸摸我!” 苏九月连忙也摸了摸他的头发,不敢厚此薄彼,“锡元也是小乖乖。” . 吃过饭,刘翠花带上提前准备好的年礼,以及给孩子们准备的压岁钱给自家门上落了锁。 吴锡元的大伯跟他们住一个村子,两家先前儿走动的还算密切。不过后来吴锡元的脑子受伤之后,大房的二柱背地里跟人说过他不好的话,叫刘翠花听到了,爱子心切的她就不愿意再跟他大伯一家多走动。 第148章 打架 吴忠家住村子北边,也是早些年分家的时候自己找村长划的地,因此屋子稍微有些偏,但院子却很宽阔敞亮。 每年大年初一吴家人都要一起聚一下,这是吴锡元爷爷还在世的时候定下来的规矩,后来不知两家起了什么嫌隙,至少在面子上也会糊弄一下。 吴传一行人才走到门口,吴忠一家就已经迎了出来。 一见到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活像是八百年没见过似的,吴忠的媳妇黄氏亲亲热热地拉着刘翠花的手,同她说道:“可算来了!一早上你大哥就念叨着说你们今天要过来,都在门口看了好几次了。” 刘翠花虽然对他儿子有些不满,但也知道维持这些面子情,笑了笑,“我们也惦记着你们哩!这不一大早刚起床拾掇拾掇就来了。” 吴忠家人口也不少,有两个儿子三个闺女。三个闺女都嫁了人,得等大年初二才能回来。 今儿家里也就只有他俩儿子,大儿子大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一棍子打不出个屁来。 二儿子二柱当初也被老大家的送去学堂读书,在学业上虽说和锡元没法比,但比起其他孩子来倒也

相关推荐: 穿成恶毒女配怎么办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被前男友骗婚以后[穿书]   [哪吒同人]m成为哪吒的白月光   一梦三四年   高门美人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切切(百合)   主角周铮宫檀穿越成太子的小说无错版   小人物(胖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