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快穿之十世恶女 > 第175章

第175章

们在一起多少会被影响,也会觉得自己很差。 “你还小,如果不能确定也不用这么沮丧,大哥不也是这几年才知道的,那要是往回数上几年,他最大的梦想还是吃呢。”后面说着的时候语气就变的有些打趣。 周源伸手敲了一下周温的额头,“你呢,你都从来没告诉过你想干什么?” 周温把手里的书合上,“做武器,做很多很先进的武器,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希望我们的阅兵上也能有很多先进的武器。”她还在上辈子看到的一句话,那是周总理说的,飞机不够就多飞几遍。 她当时的触动太大,可后来的国家确实很强大,不需要飞两遍,在这耽误的十年里,付出的代价太大,可新成立的国家就像是刚刚长大的孩子,孩子不犯错怎么会前进,所幸现在熬了过来。 周实倒是被吸引的抬头看着周温,一本正经的开口,“周温姐这话要是让我爹听到,他肯定特别高兴。”当兵的最喜欢的就是先进武器。 这话说完,几个人在屋里都笑了起来。 西北某边境军区。 三十五岁的周场周旅长接到电话,把帽子摘下来,有些不太高兴,这在边境待的好好的,非要调任首都某部队旅长。 他其实不太想动的,在首都哪里有在这里舒服,想了半天还是去找了自己的老领导,问问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卫勇是早就得知消息的,毕竟要动自己手下的人,肯定是先通过他的,上次去首都开会他就被暗示过,听到外面打报告他就让人进来。 “怎么了?火气这么大?” 周场略皱着眉头也没敬礼,“老领导,要调我回首都任什么部队旅长,我不是在这里好好的吗?” 卫勇端着茶杯砰的一声放在他的面前,“坐下说。” 周场就知道他肯定什么都知道,也就坐了下来。 卫勇也坐在他的对面,“这算是升迁,周场你算上军校四年,已经参军快十七年了,你儿子都十六岁了吧。” 周场提到家里人总是愧疚的,确实如此,这十七年他在外面风风雨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受多大的伤都没对家里吐过半分,当然也同样,向阳在家里操劳这十几年也从未对自己抱怨过半个字,他们自从结婚以来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可能都不到一年。 “是。” 卫勇双手握在一起放在桌子上,笑了起来,“现在国内形势一片大好,首都需要你,咱们部队里难找到大学生,你算一个,文化水平高,实战经验足,首都需要你这样的人回去,上面给我透过口风,大概你回去先待上俩月,就会破格调师长,你看看你身上的伤,参加过的大小战役,而且首都的需要整顿,你回去就会发现,都乱七八糟。”他也不舍得让周场走,但没办法,上面直接开口问他要的。 周场听到这里就知道事情已经板上钉钉,再开口就颇有些无奈,“我在这里习惯了。”上面安排的是过了年二月一定要报道。 卫勇抬起胳膊伸手拍拍他的肩膀。 “到了首都就能把家里人都接到身边,一家人也要好好团聚团聚。”说完语气又变的严肃起来,“团聚归团聚,任务不能忘,知道吗?” 周场站起来敬了一个礼,“是。”不过他也暂时没往家里说,只是象征性的寄了一封报平安的信。 向燃现在已经结婚,在部队里办的,组织牵线,向阳没说什么,只是把应该给他的一千五寄了过去,当年去首都要钱的时候他才十岁左右,时间过得可真快,结婚第二年向燃媳妇就生了一个女儿,向阳还打电话过来,让他拿钱找人照顾,毕竟她是姐姐,不能再照顾他太多,不过也是随了孩子的份子钱。 向阳跟那姑娘也没见过面,电话都没通过。 一九七七年八月份,教育的有关部门跟大领导开会,武汉大学副教授提出恢复高考,在场的三十多位教育工作者都纷纷附议,并且要越快越好。 十月二十一日,各大媒体都报道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一瞬间全国各地都沸腾起来,是真的高考,跟一九六六年以前一样,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要上的大学,专业,最先报名最多的就是知青。 河山沟也是。 周家一大早饭桌上。 周源喝了一口米糊糊就给周温使眼色,眼睛眨了又眨。 周洪山咬了一口油饼,看他们兄妹俩,“干啥呢,大早上的,有话直说。” 周温把筷子放下,“是这样的,爷爷,我们几个商量了一下,咱们家不是复习资料最多吗?现在外面都在抢,很多人都没书看,我想干脆把咱们大队原来的教室收拾出来,大家一起学习,我跟大哥都可以给大家讲题。” 周源也跟着点头。 周洪山似笑非笑的跟田耽对视一眼又看向孙女,“怎么,我可听说今年报名高考的有几百万人,但录取的可是特别少,如果别人学的多,你们不是吃亏了吗?” 周温就知道爷爷故意逗他们,马上反问,“那我们这不是跟爷爷学习的吗?爷爷把河山沟做的这么好,家家户户都能吃的起饭,看得起病,往后还能上学,爷爷不怕人家的日子比咱们家过的吗?” 余秀敏抿嘴笑笑,继续吃饭,不管他们。 周洪山只是被孙女说的一时有些感动,他做的事情是切切实实的影响到孩子们的,那就好,他不是说追求孩子们要舍己为人,但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有宽大胸怀的人。 “好,去吧,一会我把广播室的钥匙给你,你可以去广播通知大家。” 周源他们四个听完笑了起来,高考日期是定在十二月二十号跟二十一号两天,满打满算不过才两个月,下次高考是在一九七九年的七月,其实两次才相差半年时间。 吃过饭,周源就去广播室简单的说了一下,周温带着弟弟们在家里把书分类。 其实他们给大家讲一遍的过程也是帮助自己巩固的过程,是个相互帮助的事情。 不过周源低估了大家想上大学心态,就连隔壁大队的人都有过来,教室里都拥挤。 草苗大队。 余大春从地里扛着锄头回来,迎面正巧碰见隔壁家邻居。 “大春,你家儿子的媒定了没啊?我听说跟你儿子相亲的姑娘好像定了城里的,你要不要找媒婆打听一下。” 余大春一听就急了,不是说好的吗?这边要的彩礼给到就定亲的,他虎着一张脸立刻就加快了脚步。 邻居看着他走的那么快也没跟上,只是路过旁边村里有人站在一起说话的时候说了两句。 “我听说秀敏的俩孩子在大队里给他们想上大学的人上课,这都是表兄弟妹的差距可真是大啊。”一个在定亲都定不上,另外的在热火朝天的帮助别人考大学。 “谁说不是呢,但凡当初余庆刚脑子放聪明点,对自己闺女好一些,周家稍微拉扯他们一把,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地步。” 旁边的一个裹着头巾的婶子眯着眼睛可劲的同意点头。 “谁说不是呢,但咱们大队现在几乎就没敢对闺女特别差的,谁能保证不出第二个余秀敏。” 其余人都频频点头,唯恐步了余家的后路。 周家的日子过得实在是太好,红红火火的。 十二月底考试天气都特别冷。 周家除了程宁期没考试,他们三个都去了,周将特意在县里都定了招待所,每人一间房,考试两天吃住都在,他跟余秀敏向阳考完都在考场外面站等着他们,只是考试第一天就下了大雪。 田耽跟周洪山看着家里就只有程宁期在身边陪着,今天也没啥活,三个人围在煤火炉旁边烤火。 “这各自的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咱们可算是轻松了很多。” 周洪山边说边惬意的吃着烤的红薯,别看大儿子自己做的不错,也不还是要站在考场外面迎着风雪等孩子,他就不一样了,可以烤火不受冻。 田耽听见这话就用胳膊肘碰了他一下。 “胡说八道什么呢?宁期来吃块红薯。” 程宁期接了过来,“谢谢姥姥。” 周洪山这才反应过来,周繁跟程其右也不知道在干啥,这都过去好几个月,除了一开始的那封信后来就是打了个电话,也没信了,就算是再忙也不能不考虑孩子的心情,这俩人办事越来越不靠谱。 程宁期低头剥着红薯,又笑着抬头。 “姥姥,可以讲讲我们家的事

相关推荐: 囚爱   小黏包   淫海彼岸   影后做军嫂_御书屋   羞嗕残爱   恶魔哥哥的玩宠   债为媒(女/攻)   【综】满满都是肉   驯猫记   从红楼开始纵横武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