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快穿之十世恶女 > 第19章

第19章

“老周,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说的这个不行,规定的是要交一只的。”他说完给周洪山倒了一杯茶,“刚刚我听到传达室的电话,你说你家的日子也不难过,非多要那一头猪是干啥?” 周洪山瞪大了眼睛,啧了一声,“主任,话不能这么说,我家日子也不容易,紧紧裤腰带是够吃,但家里的孩子都在上学,开支大,大儿媳又生了个孩子,而且咱不能只讲自己,得多讲讲乡亲们,我今年四十整,一口肉吃不吃的不算啥,可有人得吃,这日子才好过。” 吴主任对周洪山的印象是非常不错的,这个人聪明又圆滑,该做啥事他心里清楚。 “那这样,我帮你一次,但你不能透露出去,让别的大队的人知道。” 周洪山没想到自己没提知青的条件,他居然也能答应?隐隐觉得哪里是不对的,不过也没想那么多。 “好,吴主任啊,您真是个大好人。” 吴主任哼了两声,“别给我戴高帽,是没有用的。” 周洪山在公社的事情解决了心里那是高兴,他推着自行车就到公社旁边的车站,昨个说好的接小女儿,大衣裹紧,跺跺脚暖和一些,外面的雪似乎又下的大了些,不过他心里高兴,雪下的越大越好。 周喜是个很有本事的小姑娘,自己扛着铺盖,还有锅碗瓢盆,课本书,从大巴车上挤下来,抬头就看到她爹。 “爹。” 周洪山大步走过去,接过她身上的大包袱。 “冷不冷啊?” 周喜摇摇头,“不冷,娘给我做的棉袄可厚了,我们同学都没我的衣服厚。” 周洪山笑了两声,把锅碗盆放到自行车的前面的杠上绑着,又把锅盆都放在杠的下面卡着,留出来蹬脚蹬子的空间。 周喜坐在后座上。 “爹,我小侄女长的好看吗?” 周洪山骑着车带着闺女,“那肯定好看,像你娘。” 周喜喜欢好看的东西跟人,她们家的人就没不好看的。 “爹,周场说我娘可疼她,我娘不是说孩子不能太娇,不然不抗事。” 周洪山啧啧两声,“你回家跟你娘这么说,看她不揍你。” 周喜咬了一下唇,她可不敢,她娘在她家是绝对领导地位。 走到一半,雪下的太大,周洪山下来推着车。 周喜也想下来走。 “你别下来,这雪深,一会你到家脚该冻伤了。” 周喜倒是没下来,“爹,你真好。” 周洪山叹了一声气,“我是你爹,我不对你好谁还能对你好,傻闺女。” 父女俩到家,田耽跟余秀敏刚刚把饭做好,就算着时间呢。 田耽给包的包子,不过是合面的,加了一大半的玉米面,放了一些白面,这白面还留着准备过年包扁食呢,甭管家里条件咋样,馅是啥样的,都是要吃扁食的,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 包子里放了上次用的猪油渣,还有新换来的细粉。 周温自己躺在小车里闻着香味,瞪着两只圆溜溜的眼睛,她这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慢慢习惯这种状态,只是她娘的眉头皱的越来越深,总因为她不哭,以为她是个傻子。 周喜一进家门,看到厨房冒着烟就跑了进来。 “娘,我饿了。” 田耽抬头看她一眼,“先洗手,包子都在筐里呢。” 周喜哦了一声,转身就趴过去看到小推车上的人。 “我小侄女长的真好看,还真的像娘,我还以为爹骗我呢。” 田耽看她除了长的像个女孩,哪都不像,也不知道像谁?“你能不能稳重一点,咋咋乎乎的。 周洪山刚刚把她的东西都放到堂屋里,进来就听到这话,“快去洗手。” 周温知道这个就是周喜,小姑,这几天被骂了很多次, 田耽把红薯茶都盛出来,余秀敏伸手端,又叫在东屋的周场跟周源吃饭。 周场到厨房里才看到周喜,开口就是阴阳怪气的,“你回来家里可热闹了。” 周喜懒得理他,自己拿了一个大包子,又拉过来一个板凳坐在小推车旁,“你以后的脾气可千万别像我娘,她很凶的。” 田耽看她一眼,似笑非笑淡淡开口,“你有本事别吃我包的包子。” 周喜又心虚的笑笑,该说不说,她娘的手艺真的很好吃,比她们学校食堂的厨子要好很多。 “娘,我在开玩笑呢。” 作者有话说: 扁食等于饺子 饺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名称。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宋代成为“角子”,元代称为“扁食”;清朝则称为“饺子”。 起源 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当时饺子是药用,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魏张揖所著的《广雅》一书中,就提到这种食品。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 南北朝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 唐代 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又称“偃月形馄饨”。百饺园的229种水饺,分为十大系列,有素馅类、水产类、野菜类、保健类、海鲜类等。 宋代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蒙古。饺子传到了蒙古,也很快的收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饺子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饺子的样式也由原来馅小皮薄变成了馅大皮厚。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扁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 清朝 清朝时,出现了诸如“饺儿”、“水点心”、“煮饽饽”等有关饺子的新的称谓。饺子名称的增多,说明其流传的地域在不断扩大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现晚上23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说:“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这说明新春佳节人们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随着商业化和人口流动,南方也正在学习北方的传统文化。在广东,一些如珠海、东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过年也渐渐有了吃饺子的习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区原本有吃饺子的习俗,但不是过年或过节必备品。 正因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才会形成各地过年过节习俗文化的多元化。 第8章 笑掉俩门牙 周场在旁边呲个大牙看热闹。 周洪山伸出来脚踢他一下,“明个去县里一趟,你大哥估计弄了些东西,你去拿。” 周场大牙还没收回来就被安排了活,“行,我去。”他最爱干活,说着拿过来俩包子,一大口下去,三分之一都没了。 一家人围着灶台坐在厨房里一手拿着包子一手端着汤开始吃起来饭。 周温上学的时候因为是个孤儿,是被学校跟同学照顾的对象,她很能理解大家的做法,但她觉得被人照顾真的麻烦,所以就一直不断的跳级,直至考到最好的大学,遇到最好的导师。 这种家庭的氛围她其实不太习惯,但她觉得以后可以慢慢习惯。 晚上吃过饭,周洪山又去了大队广播叫了两位过来。 万嫂子还直夸刘洪山,不过也挺感慨的,“这下咱们乡亲们总算是能吃点带肉的了。” 刘支书提一下自己的身上披着的军大衣,啄一口烟,“吴主任这次这么好说话,我总是觉得这事还不算完。” 周洪山也知道,但左不过公社大队事情就那么几件,到时候吴主任拿这件事情来让他做事,不过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这件事情也算是定下来,周洪山还广播通知了一下。 第二天村里就热闹起来,两头猪多少还是有些盼头的。

相关推荐: 大爱诸天从黄药师开始   雨季(1v1骨科)   [快穿]炮灰生存手册   驯猫记   你,机器人   满级作精穿成对照组   原神之无妄坡幽灵   帝国之乱   豪门弃女:重生之天才神算   债为媒(女/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