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诉了三页之多。 月夜疏凉,墨迹久未干透。 谢瑾惘然,望着那信笺犹豫半分,心中微动,还是不由提笔添了一句作结:[翘首盼春归,以慰相思意。] 第79章 心愿 年关将至。 虽正逢战时, 建康百姓也已张罗着庆贺新岁,街头巷尾都透着洋洋喜气。 裴珩从不盼着过年,每逢大小节庆, 宫里的那些繁文缛礼就令他头疼。 可他又盼着这年能快点过去, 才好冬去春来。 年底朝中事忙, 裴珩是夜还在长昭殿与人议事。此刻收到信,他攥袖掸去信封上的寒霜,便迫不及待当着众人的面拆开。 正是谢瑾前日写的那封。 裴珩从小没受过多少善待,故而骨子里冷血如斯。 世人皆苦, 再可悲可怜的人和事, 于他而言, 不过都如浮云一瞬,不值得浪费一丝悲喜, 甚至看都懒得多看一眼。 可经谢瑾笔触倾诉, 在信中得知那对兄弟的遭遇,裴珩眉心微拧,心思不觉跟着沉甸了。 竟有几分感同身受。 而看到最后一句时,裴珩周身又蓦然一震, 心头热血滚烫, 当场要被一股强有力的喜悦给击昏了头。 他生怕是这两日疲乏过度,思念成疾,出现了幻视。 于是深吸了口气, 他又打开那信,反反复复仔细读了几遍。 [翘首盼春归, 以慰相思意] 真是相思之意! 哪怕不曾点明是何种相思,哪怕只有写信提笔的那一瞬,也足够了…… 他也是想自己的! 须臾, 裴珩嘴角快咧到了耳根,连脚下都变得飘飘然了,未与朝臣再吩咐几句,就兴冲冲离了长昭殿。 他魂也丢了一半,连迈那每日必经的门槛都能绊着。 “嗳哟,皇上可当心呐。”姚贵见他这副反常模样,在旁提心吊胆的。 等到裴珩入了殿,揣着那信坐下,激动劲头稍平复了些,姚贵才岔开话道:“皇上,太后身边的人今早过来传话,问上元节皇上可否要去灵福寺礼佛,新年伊始,为大雍祈福,也好陪太后娘娘在寺中小住几日?” 裴珩如视珍宝地将信折叠收好,又漫不经心:“礼佛?朕不去。” 前朝诸事缠身,裴珩没空去烧高香、拜大佛。 且他从来不信这些神佛之说,若不是袁太后这两年礼重佛教,虔心向佛,他甚至想将朝廷拨给各大寺的香火钱都克扣下来,挪作军用。 何况上元节那几日,还与谢瑾约定回建康的日子相近,他得在宫里等他。 姚贵应了声:“是,那奴才去回了。” 裴珩忽想到了什么:“等会。” 姚贵又忙弯腰回来。 “朕记得,这灵福寺是不是在建康的西北方向?” 他七八年前随父皇去过一次,早就记不太清了。 姚贵机灵笑着:“回皇上,正是。灵福寺坐落在万清山,与允州有交壤,而允州与满洲相邻,那自然离巴岭也更近一些——” 他知道自家主子心心念念着什么,趁着他今日兴致好,便大胆揣度他的心思。 离别之苦是肝肠寸断的,自家皇上从前没经历过,经不住熬,如果能早两日见面也是好的。 裴珩心思一动,果然没恼:“成,那你让人回话给太后,再通知礼部去着手准备吧。” 说罢,他已提笔在信纸端端正正写下“灵福寺”三字,要与人重新约定重逢会面的地点。 - 巴岭山匪刀尖舔血,多数人也就是为了讨那一口饱饭吃。 而今他们有部分人白拿了十数日的米粮,未见到雍军有任何行动,就渐渐放下了防备,甚至堂而皇之,成群结队地下山。 不过也还有不少山匪不肯轻信雍军,不肯下山,可又眼红。 听说,有寨子前两日就因争抢几袋粮食,起了内讧。 谢瑾沉得住气,时至今日,仍按兵不动。 转眼,明日便是新岁了。 巴岭穷苦,此地百姓们过年也一向清冷寂寥,今年却因能饱餐几顿,各村镇里都添了年味。 今夜除夕,谢瑾还让人特意买了许
相关推荐:
小怂包重生记(1v2)
综漫:开局就打宿傩?
倒刺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狂野总统
左拥右抱_御书屋
军师威武
缠绵星洲(1v1虐爱)
将军夫夫闹离婚
小公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