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没有,我赶去之时,只来得及救你。” 话音落,室内再无人出声,四下阒然。 长久的沉默过后,卫?l轻轻道:“能否劳烦世子,替我放一下幔帐?” 薛无问一愣,少倾,他“嗯”了声,起身替她放下挂在金钩上的幔帐。 片刻后,里头便传出一阵压抑的隐在被褥里的啜泣声,似失去至亲,埋首尸身哀哀而泣的小兽。 薛无问站在幔帐外,缓缓地,缓缓地攥紧了手。 平生,头一回觉得这样无能为力。 他昨日挨了四十九鞭,此时后背纵横交错的伤口疼得心尖发颤。 可那痛丝毫抵不过心底的钝痛。 他喜欢的姑娘在里头哭得悲痛欲绝,而他只能干站着,什么都做不了。 日影西斜,也不知过了多久,幔帐里的啜泣声渐渐歇停。 卫?l本就大病初愈,眼下得闻噩耗,痛哭一遭后,自是累得不行,迷迷糊糊间便昏睡过去。 薛无问等了须臾,掀开幔帐,看着小姑娘窝在布枕里那遍布泪痕的脸,低下身,轻柔地给她掖好被角,提脚出了屋。 阿若正在屋外守着,见他出来,正要开口行礼,却见他冷不丁地将食指贴在唇上,做了个“嘘”的手势。 阿若一愣,会意过来后,忙点点头,心中不由得纳罕。 她在惊蛰院里伺候崔氏伺候了将近十年,何曾见过自家世子这般细致温柔过? 听暗一说,世子为了里头的那位姑娘,硬生生跑去青州改了暗令,回来后挨了国公爷四十九鞭便晕了过去。 醒来后听说卫姑娘醒来,丝毫不顾及伤势便强撑着过来看她,显然是将人姑娘放在心尖尖上的。 从前夫人总是担心世子眼界高,日后会寻不着妻子。 眼下,大抵是寻着了罢。 - 薛无问离开后便回了自个儿住的凌霄院。 暗一上前扶住他摇摇欲坠的身影,担忧道:“世子,您背上的伤还未换药。属下知道您担心卫大娘子,可您自个儿的身子能不能也顾一下?” 薛无问不答,抬眸望向一处,沉声道:“碎冰如何了?” 话音刚坠地,暗一便伤心地摇了摇头,道:“兽医道碎冰下腹伤势太重,救不回来了。它带着这伤将您和卫大娘子送回肃州,已是奇迹。兽医还让我同您道,与其让碎冰苟延残喘等死,还不如给它一个痛快。” 薛无问心重重一沉,转身大步离开凌霄院,往马厩的草房去。 草房里,碎冰半阖着眼,神情萎靡地躺在干暖的稻草垛里。 薛无问进去,轻唤了声:“碎冰。” 碎冰抬眼,湿漉漉的眼望着他,费力地喷了喷气,试图应一声。 薛无问喉头一哽,上前轻揉了下它的头,笑着问道:“我知你疼,喂你吃些甜的便不疼了。沙枣汁成不?” 碎冰眼角滚出了热泪,弱弱地“咴”了声。 一碗掺着药的沙枣汁很快便送了进来,薛无问亲自将药喂进碎冰嘴里。 两刻钟后,他从草房出来,哑声道:“它平日爱去那枣林,把它葬在那附近。” 暗一看着薛无问暗红的眼,鼻尖酸涩,呐呐应了声“是”。 肃州的战马与主人即是主仆,也是肝胆相照的伙伴。碎冰是世子的第一匹战马,也是唯一一匹,如今碎冰死了,世子不知多难过! 暗一抹了把眼角的泪,明明两年前一切都还好好的。 卫家的人活着,碎冰活着,世子还成了个温文尔雅的人。为何一转眼,就物是人非了?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便到了九月,康王周元庚登基,改年号为“成泰”。 卫?l的十六岁生辰便是在新帝登基、大赦天下的庆贺声中悄悄来临。 这是她在肃州的第三个月,自从知晓了家中无一人生还,她将将好转的身子又衰败了下去。在榻上足足灌了三个月的汤药,方才熬了过去。 她住的院子就在惊蛰院旁边,叫霜宁堂。 霜宁堂是府里除惊蛰院、凌霄院之外,景致最好的庭院。崔氏将卫?l安排在这儿,每日都会过来陪她说话,生怕她心思沉郁,又要病一遭。 九月十六这日,崔氏一早便张罗着要给她办生辰宴。 按说承平帝大行,家家户户都不能设宴。 可肃州远离盛京,天高皇帝远不说,肃州的百姓、将士眼中俱都只有定国公。肃州在定国公的治下宛如一小国,崔氏若是想办个生辰宴,还真不需要瞻前顾后。 可卫?l得薛家相救,已是身蒙大恩,自是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再三拒绝了崔氏的好意。 崔氏无奈,只好差了人在院子里架起火,弄了个全羊宴。 肃州百姓爱吃羊肉,逢年过节总少不了一锅热腾腾的炖羊肉,家中有余钱的大户还会去屠户那买一整头羊,架在火里烤,烤到油花噼啪响,再用刀子片着吃。 薛无问隔老远便闻到了肉香,踏入惊蛰院时,果见一头烤得金灿灿的羊被架在院子中间。 卫?l坐在杨树下,挟着块片好的羊肉往嘴里送,细嚼慢咽。 崔氏大抵是为了让卫?l开怀,这才热热闹闹地差人弄了个全羊宴。可她不知,卫?l自小便不爱吃羊肉,觉着羊肉膻。 从前在青州,厨房里的人花好几个时辰炖出来的羊肉汤,她是一口都不喝的。 可眼下,大抵是知晓她如今寄人篱下的处境,她再是不爱吃也不会说。就那般安安静静地坐在那,规规矩矩地吃着她从前碰都不碰的吃食。 见此,薛无问呼吸微滞,只觉心脏隐隐作痛,似有一只大手紧紧攥住了一般。 底下的仆妇见到他,热情地唤了声“世子”。 卫?l顺着众人的目光望了过去,这一望便直直撞入他眼里。 眼前的男子大抵是将将到家,此时还穿着套玄色锻布绵甲,肘间夹着个沉甸甸的头盔,瞧着很是威风凛凛。 去岁霍氏在正安院还笑着夸他,说他骁勇善战,极得外祖父赞赏。 那时卫?l以为她这辈子都见不着他鲜衣怒马的模样的。 不曾想一年多过去,她不仅见着了,还来了肃州,寄住在定国公府的霜宁堂里,与他所住的凌霄院不过咫尺之遥。 思忖间,薛无问已经大步走向她,二话不说便夺走她手上的瓷碗,低声问道:“可吃好了?若是吃好了,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第150章 卫?lx薛无问 (九) 车马辚辚, 慢慢地行在肃州弯弯绕绕的巷弄里。 这是卫?l来肃州后,头一回出门。她掀开一侧的棉布帘子,往外看了眼, 只见巷弄幽深,万家灯火如流萤栖息在漆黑的夜里。 周遭小孩儿的啼哭声、狗儿的吠呜声还有男男女女时高时低的交谈声, 交缠在一块儿,被风徐徐吹来又徐徐送走。 肃州的烟火气同青州完全不一样,连街边的树都不再是她熟悉的了。 卫?l看得发怔,她离开青州也不过才三月, 却恍如隔世。 怔楞间,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忽然抽出她手上的布帘。 卫?l回眸,便见那人对她提唇笑了笑,道:“到了。” 卫?l这才惊觉马车不知何时停了。 此番出行, 除了在前头驾车的暗一, 便只有他们二人。薛无问亲自放下脚凳, 待她下车后,又亲自给她穿上披风。 男人用那双挥刀的手温柔地细致地给她系着兜帽下的系带, 大抵是头回做这等子伺候人的活,系带系得有些发紧, 他只好解开重系, 弄了好一会儿, 方才笑道:“你们姑娘家用的东西还挺繁琐。” 这披风还是他差人送到霜宁堂的, 用的是雪白的狐皮, 此时她一张小脸窝在兜帽里,肤色比那一圈绒毛还要白。 她睁着一双愈发沉静的眼, 迟疑问道:“我可要戴上面纱, 或是帷帽?” 虽说她从前不曾来过肃州, 这儿除了定国公府的人应当没人能认得出她,可到底小心行得万年船,毕竟,她卫?l本就是个已死之人。 “不用。”薛无问笑着看她一眼,“卫?l,这里是肃州。” 他眉眼含笑,语气笃定,好似在同她说,你放心,在这儿无人能伤你,你可以堂堂正正站在肃州这片土地上。 卫?l捏紧一侧的披风,轻轻“嗯”了声。 “走吧,”薛无问理了理她被风吹歪的兜帽,笑道:“我带你去吃面。” 从前在青州,卫?l每次过生辰,她娘霍氏都会亲自给她下一碗寿面。不仅仅是她,爹爹、大哥还有阿弟过生辰那日,桌上也会有这么一碗面。 用数种新鲜鱼虾熬出浓浓的乳白色的汤底,在往里头放一根长长的面条,最后撒上一小把碎虾米碎海草。 卫?l是真的不知晓薛无问从哪儿找人做出这么一碗面的。 那熟悉的面汤甫一入口,她眼眶便是一热,眼泪几乎夺眶而出。 唇瓣颤了几番,她终是忍住泪,低头将那根面条从头吃到尾。娘亲说了,吃这寿面,这面条不能断,若不然会不吉利的。 她吃东西惯来慢,细细地嚼慢慢地咽。 薛无问在军营了早就习惯了狼吞虎咽的作风,还是头一回见着有人吃根面条都能吃小半个时辰的。 只他也不催,极耐心地坐在一侧,看她被汤雾熏红的鼻尖以及被热汤润出血色的唇,竟也看得津津有味。 这姑娘做什么事,都是极雅致的。 就连坐在披风上等着旁人给她摘荔枝果,都如同松花酿酒、春水烹茶一般雅致,像春日里缓缓铺展的一卷画。 这样的姑娘,怎能因着家族蒙难便要敛起一身风华,如明珠蒙尘般泯然于众人里? 卫家倒了,不还有他么? 日后便由他来宠她、护她,让她做回从前那位皎若明月、妁妁其华,不管去到哪儿都是众星拱月般的姑娘。 待她终于吃完碗里的面,薛无问给她递茶漱口,温声道:“卫?l,日后你不必委屈自个儿。想吃就吃,不想吃便不吃,在我这,你永远都是青州卫家的大娘子。” 卫?l垂下眼睫,缓缓咽下嘴里的茶水,方才弯起唇角,笑着道谢:“多谢世子。” 薛无问目光凝在她唇角,她许久不曾笑过了,费尽心思让人做出这么一碗面,换她一缕笑。 嗯,值。 - 夜里二人刚回到定国公府,崔氏身边的谷嬷嬷便来请薛无问去惊蛰院。 薛无问知晓崔氏想问什么,二话不说便去了惊蛰院。 进了屋,他坦坦荡荡道:“母亲,我是喜欢她。” 崔氏正在往熏笼里放香,听见这话,香也不放了,往旁边的香屉一掷,肃声道:“你卫?l妹妹虽是你救回来的,可你不能挟恩逼她委身于你。你若是敢――” “我不敢。”薛无问迅速打断崔氏的话,道:“我不会逼她,除非她愿意。” 崔氏打量他,见他神色不似敷衍,方才点点头:“你既然喜欢她,那就要真心实意地待她好。你那浪荡子似的作风可得给我收敛收敛了,若不然,人姑娘才瞧不上你!” 薛无问自是满口答应。 叮咛一番后,崔氏也不打算多留他,正要准备撵他回凌霄院,忽又听他问:“母亲,父亲那头,还得劳烦您美言几句。” 崔氏没好气地瞪他一眼。 当初他强行改了暗令救下卫?l,把薛晋气得连家法都搬了出来,毫不留情地打了他四十九鞭。 如今厚着脸皮要她美言,自然不是为了他自个儿,而是怕薛晋觉着他是被美色冲昏了头脑,继而对卫?l不喜。 这世道便是如此不公平。 一个男子为了一个女子做了糊涂事,被骂的往往不是那男子,而是那个无辜的女子。 只她与薛晋都不是那等子浅薄的人,自家儿子的性子他们难道还不清楚?若不是真的把卫?l放在了心尖上,怎会瞒天过海做出违抗军令的事来? 当初卫?l若真出了事,也不知她这儿子会做出什么事来。 崔氏揉了揉额,道:“你既然挨了那四十九鞭,你父亲便不会同你计较,更不会迁怒于卫?l。行了,也不早了,你快回凌霄院去。” 等薛无问离开后,崔氏接过谷嬷嬷递来的茶,叹息一声,道:“我与公爷是不计较,就怕盛京的老夫人会计较。罢了,眼下想再多也是杞人忧天,反正菀菀与既与不会离开肃州。” 只要是在肃州,她与薛晋总归能照拂好卫?l的。 自从定国公府来了位娇客,这府里的下人们都发现了,那位平日里最爱在军营里同那群糙军汉厮混的世子爷,不用国公夫人催,都会准时准刻地回到府里来。 明眼人都瞧出了世子爷是为了谁回来的,就不知晓那位忽然出现的姑娘是不是也是喜欢他们世子了。 国公府的规矩历来严,下人们再是好奇主子们的事,也不敢多问。 也就阿若会在卫?l面前打趣两句:“婢子在府里伺候了十来年,从不曾见世子回府里回得这样勤的。” 卫?l闻言便垂眸笑了笑。 大抵是怕她心中郁郁生出病来,薛无问隔个三两日便会到霜宁堂来,有时是给她带些稀奇的小玩意儿,有时是带她到外头感受肃州与青州截然不同的风俗。 他大抵是想要她喜欢上肃州这地方。 昨儿还将她乔装成一个小兵,带她去城墙看落日。 那样一轮烧得火红的落日沉在茫茫无际的草原里,自当是悲壮且美的。 卫?l身子骨弱,从前在青州大多是拘在岁安院,偶尔出行也只去青云山。 还是头一遭站在城墙上看金乌西沉,自是看得说不出话来,连头上沉甸甸的铁盔歪了一截都不知晓。 薛无问给她找来的军服勉强算得上合身,可头盔却大了许多。给她戴上时,他似乎也没料到会大这么多,哼笑一声后,便道:“你这张脸还能再小些么?” 眼下见她头盔又歪了,便给她正了下,笑道:“好看么?我没骗你吧,我们肃州的确有这世间最美的落日。” 卫?l轻轻颔首,望着西边那道残阳的目光却有些涣散。 想起去岁她及笄之时,他曾问过的,要不要同他一起到肃州看这世间最美的落日。 那时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拒了他。 此时,他的心思不再如从前那般直白,几乎是毫不掩饰地要让她知晓,他想要她。 可他做的许多事,都在同她道,他在等她,等她慢慢喜欢肃州,慢慢喜欢他。 带她看肃州最美好的景,尝肃州最好吃的佳肴,都不过是为了让她喜欢这里。 只要她留在肃州,她依旧能过从前那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必害怕会有人知晓她的身份,连睡都不能睡安宁。 但她是卫家唯一活下来的人,怎可因着自个儿贪图享乐便忘了卫家的血海深仇? 纵然在肃州的每一个安宁静好的日子还有那始终用灼灼目光看着她的男子,总是诱着她放下仇恨放下过往,可她做不到。 她是卫氏一族的嫡长女,便是不能手刃仇人,至少也要让卫家沉冤昭雪。 不能让祖父祖母、外祖父还有父亲母亲大哥阿弟他们,到死都背负着一个谋逆者的罪名。 第151章 卫?lx薛无问 (十) 成泰元年倏忽而过, 转眼便到了成泰二年。 肃州与北狄战火虽未停,可大抵是习惯了边关的烽烟,又兴许是对肃州军的信任。上元节这日,整个肃州火树银花, 灯火熠熠。 百姓们拖家带口地出来赏灯, 还有胆儿大的年轻姑娘边跳着胡旋舞, 边给心仪的男子抛绣球花。 卫?l此番出行穿了一身小厮的衣裳,头上挽了个男子髻,再罩上一顶四方巾, 便俨然成了个眉目精致、唇红齿白的少年郎君。 卫?l先前几次同薛无问出行,总是招来许多目光。 这男人在肃州极受欢迎, 去到哪儿都会有百姓喊一声“小将军”,一小截子路走完, 手上已经满满当当地塞满了各类小玩意儿。 诸如平安香包、手编的桔梗布帽、用沙枣泥做馅儿的甜饼, 虽都不是些多名贵的物什, 却是百姓们的一片盛情。 薛无问收得爽快极了,半点儿也不迟疑。他这作风看得卫?l哑口无言, 卫家的儿郎们在青州亦是同他在肃州一样,颇受百姓爱戴的。 可不管是谁, 对待百姓们送的东西, 从来都是温温雅雅地婉拒一声。实在是盛情难却了,也定然会在收下后, 差小厮送上装满碎银子的荷包。 哪像这人,收礼收得心安理得,只道句谢便大喇喇走了, 连个铜板都不给。 收下后好生藏着也就算了, 还要起坏心, 将那些小物什一股脑塞给她,厚着脸皮道:“他们这是看在你的面儿上,才送与我的。” 弄得她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卫?l踟蹰了半晌,才拿起了一个香包,细细嗅了下,一阵粗糙的带着丝苦涩药香的香气迎面扑来。 她惯来爱香,许多香她闻一闻便能知晓是用了何料。可这个香包里头的香料,她闻了好半晌都闻不出是何香。 薛无问瞧着这姑娘像只小松鼠一般,蹙着眉捧着个香包左闻闻右闻闻的,忍不住偏头笑。 笑完一回头,便见“小松鼠”抬起了眸,默默望着他。 他摸了摸鼻尖,压住眸子里的笑意,低声同她介绍:“这是肃州百姓常用的香包,用的是烧过的麦秆灰还有药渣
相关推荐:
爸爸,我要嫁给你
贵妃母子民国文生存手札
掌中之物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妇产科男朋友
病娇黑匣子
蚊子血
进击的后浪
将军男后(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