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怪物们的男妈妈[快穿] > 第83章

第83章

信究竟写了什么,竟然要送到薛老夫人的手上? 好奇归好奇,何宁却是万万不敢拆开这信看, 也不敢将心中的疑惑问出口的。 取上信便疾步出了书房,往定国公府去。 何宁离开后,霍珏取出笔墨,洋洋洒洒写了两本奏疏。 上元节一过,他便写了奏疏《奏白灾后合行六事》,上呈到内阁。 自打大相国寺那春雪成灾的箴言流传出来后,朝中的官员实则不信者居多。便是朱毓成,也是半信半疑。 只是当霍珏送来《奏白灾后合行六事》,因着对这年轻人的看重,他认认真真看了这奏折。 思忖半日,又在内阁开了数次要会,甚至亲自去了工部,与工部尚书、侍郎一行人商讨了这奏疏的可行性后,便连夜入宫,请求朝廷对有可能来临的白灾与流民之祸未雨绸缪。 成泰帝从听到那箴言开始,便有如芒刺在背,日日夜夜不得安心。 听闻雪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后,几乎不怎么思索便应了朱毓成的请求,依照霍珏的奏疏提前安置已经涌向顺天府的流民。 不得不说,正当顺天府的百姓因着那箴言而惶恐不安之时,官府雷厉风行的举措倒是让他们提到嗓子眼的心放下了一半。 天灾人祸来临时,最怕的便是民心乱。 “听说那《奏白灾后合行六事》是都察院的霍大人上奏的,霍大人去岁能带着临安城半数百姓逃得生天,这劳什子雪灾要是真的来,他也定然能助我们度过此次灾祸!” “去岁是地动,今岁是雪灾,明年可莫要来个旱灾、涝灾来!这一年到头都是灾,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怎么活!” “呀,我听一些方外之士道,之所以会连连起灾祸,是因着天子失德!老天爷想要换个人当皇帝!你说那箴言说龙抬头于西北,方能灾止天和。嘶,西北指的是何处的西北,莫不是――” “嘘,这话你可莫要再说,免得被锦衣卫听到,把你抓到诏狱去!” “哎哎,我这不是嘴皮子痒嘛?我不信你不想知道那箴言说的西北究竟是何处!” 城门外的茶寮里,唐劲瞄了漫不经心饮着茶水的薛无问,轻轻咳了声。 别说是百姓们了,便是他,也很好奇那箴言究竟是何意。 西北,除了肃州,还能是何处呢? 唐劲是武人,七年前就跟在薛无问身后办事,跟着他一步一步爬到今日的位置。 对这位看似玩世不恭的浪荡子指挥使大人,他可再了解不过了。 心思缜密、手段果决。 锦衣卫这七年来破了那么多难破的案子,捉了那么多罪大恶极之人,都是指挥使的功劳。 若那箴言里说的西北不是肃州,他第一个不服! 况且,就他家这位指挥使的心眼,若是不想坊间将那箴言同肃州与定国公扯上干系,早就已经派人将乱嚼舌根的人捉起来了。 哪会似眼下这般,优哉游哉地喝茶呢? - 正胡思乱想间,唐劲忽然听见外头有人一叠声喊着“杨掌柜”“姜掌柜”“林掌柜”,下意识便往外看了眼。 只见茶寮对面搭起了竹棚,几个掌柜娘子领着丫鬟婆子小厮,在那儿给流民施粥发放抗寒的物品。 唐劲自是认得那几位掌柜娘子的,顺乐街状元楼酒肆的几位当家娘子。 前些日子流民涌进顺天府时,还是状元楼率先出来给流民发放干粮的。 那干粮带点儿甜甜的酒香,听说是里头加了点儿状元楼独有的高粱酒,味儿当着是不赖。 配上一碗热腾腾的热茶,真真是又顶饱又可口,那冻得僵硬的四肢百骸都似乎活了过来。 说来这几位掌柜娘子也是聪明得紧,给流民发干粮之时,用来装干粮的油纸袋就印着“状元楼酒肆”几个字,第二日若还想分得那干粮,还得带上这油纸袋过来取。 不过短短三两日,状元楼这名儿一下子便家喻户晓起来。 当真是做好事还留名的典范。 状元楼起了表率,京城里旁的商户,尤其是那些个大商户,譬如飞仙楼之类的,哪能落于人后? 还有那些家中不缺银子,就差一个好名声的富户,也都齐齐来做好事。 捐粮的捐粮,捐衣裳的捐衣裳,还有一些财大气粗的,把京郊的庄子都借了出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 涌进来京郊的流民在官府尚未开始赈灾之前竟然都得到了妥善的安顿。 往年起天灾之时,最怕的便是起乱子。 好在状元楼的人出来派吃食派冬衣的那日开始,便有顺天府的衙役过来维持秩序,连薛无问都私底下派了几名锦衣卫过来盯着。 他们这位指挥使大人可不是什么怜香惜玉的性子,会主动帮状元楼的人,怕不是同人霍大人私底下有些往来。 唐劲呷了一口热茶,忽然听薛无问道:“林规最近可有寻你?” 林规是禁军副统领,与唐劲关系素来不赖。 唐劲忙咽下嘴里的茶,道:“昨儿来同我说了一会话,我瞧着他似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大人,可是林规妹妹的案子有进展了?” 薛无问不咸不淡地“嗯”了声。 前几日宗??喊了他与林规去了趟顺天府官衙,正式让林规认了尸,那尸体的确是他的庶妹。 林规曾经愤怒地同他道,说无论如何都要找出杀害他妹妹的人,绳之以法,还他妹妹一个公道。 如今他知晓了是谁杀害的,可还敢要这公道? 正思忖着,一道清瘦的影子撞入眼帘。 薛无问挑了挑眉,“我去找人问个话。” 说罢,便随手丢了块碎银在桌面上,抬脚出了茶寮。 那厢霍珏同姜黎还没说上两句话,便听何舟低声说薛无问来了。 回头一望,与薛无问对视一眼后,二人一前一后去了城门后头的客栈。 掌柜的一见到二人,便熟门熟路地给他们开了间天字号雅间。 进了雅间,薛无问拎起茶壶,顾自倒了两杯茶,推了一杯过去,慢条斯理道:“我听宫里的暗桩说,乘鸾殿那位听说了大相国寺的箴言后,开始喂周元庚吃凌?苯挥胨?的神仙丸。” 神仙丸乃禁药,前朝宪帝便是痴迷于炼丹,将那神仙丸当糖豆似地吃,最终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的,状若癫狂。 凌?苯挥胪躔降纳裣赏瓒ㄈ皇羌恿伺缘囊┪铮?大抵不是毒便是蛊。 薛无问所言,霍珏并不觉惊讶。 他们有意放任大相国寺的箴言闹得人尽皆知,且将箴言现世的原因归咎于天子失德。 以王鸾的手段,定然会提前让周元庚死,扶大皇子继位。 “无妨,有赵督公在,周元庚不会死得那般轻易。”霍珏道。 薛无问似笑非笑地望了他一眼。 这小子与宫里的赵公公倒是走得近,像他那样的人,鲜少会那般信任一个人。想来他与赵保英的交情不仅仅是因着酒肆里的那位如娘子。 对于霍珏与赵保英因何如此亲近,薛无问是一点儿也不好奇。 是人就会有秘密,他没必要去探知霍珏的秘密。 “薛世叔那头――”霍珏提了个头便顿了顿,似是在斟酌着措辞。 “父亲自是知晓他中计了。”薛无问提唇一笑,“差点又要把我揪到宗祠去,好在祖母把他叫去了静心堂。说起来,你那日给祖母递的信究竟说了甚?父亲从静心堂出来后,面色竟然很是凝重。” 霍珏道:“是圆青大师递来的一句话。” 薛无问挑眉:“何话?” 霍珏正欲开口,就在此时,门外忽然传来暗一的声音。 “世子,方才公主府的金嬷嬷出了城门,瞧着那马车出行的方向,应当是要前往大相国寺。” 城门这处客栈是定国公府的产业,里头的掌柜伙计,全是定国公府的人。 盛京但凡有点头面的人出城了,这里的人都会第一时间知晓。 薛无问往后靠坐在椅背上,沉吟须臾后,问道:“长公主可有一同出城?” “不曾,长公主还留在公主府里。” 薛无问淡淡道:“派人跟上金嬷嬷。” 说罢,他侧眸望向霍珏,又道:“你瞧着似乎一点儿也不惊讶。你当真觉着将那陈尸案的案牍交与惠阳长公主看会有用?” 霍珏垂下眼。 上一世,惠阳长公主在乾清宫,刺杀了周元庚后,便自戕了。 她用的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短匕,匕首往周元庚的脖子插了一刀后,她转头便将匕首扎入了自个儿的胸口。 霍珏到的时候,乾清宫的地上满是鲜红的血。 惠阳长公主阖目躺在血泊里,面色平静,无悲无喜,早已断了气。 至死她都不曾交出那密诏,也不知晓赵昀就在大相国寺,更不知晓她那一刀根本没将周元庚杀死。 霍珏救下了尚存一口气的周元庚。 之后他从小福子嘴里得知,长公主前去乾清宫之前,曾在乾东殿同大皇子见了一面。 可无人知晓她与大皇子究竟说了什么。 后来大皇子禅位之时,只同他提了两个要求。 一是厚葬王贵妃,二是厚葬惠阳长公主。 霍珏望着茶盏里清澈的茶水。 薛无问问他,是否有用? 实则他亦是不知。 上辈子他不明白为何长公主会杀了周元庚,毕竟周元庚对这个妹妹的疼爱的确是发自肺腑。 而长公主之所以会藏起承平帝的密诏,大抵也是想着要保护她这位兄长。既如此,又为何要杀他? - 盯着公主府的人可不仅仅是薛无问的人,金嬷嬷出了城的消息,何宁自然也是知晓的。 此时正着急地在客栈外头等着,霍珏一出来,他便疾步上前,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自家主子道:“金嬷嬷的事,我已知晓。可有查到金嬷嬷是为了何事折返大相国寺?” “属下不知。这几日属下一直盯着公主府,没发现公主府有何异常,只不过――”何宁顿了顿,迟疑道:“金嬷嬷出来时,属下看见公主府的下人往她乘坐的马车抬进去一面鼓。” 霍珏脚步一顿:“一面鼓?” “是。风雪太大,又离得远,属下只隐约看出那是一面鼓。” 霍珏静静立在那,不知想到了什么,眸色渐渐凝重。 “你去给赵公公递个口信,让他派人盯着乾东殿。” 何宁见他神色难得郑重,忙答应一声,转身冲进风雪里,没一会便不见了踪影。 那厢姜黎在霍珏去客栈后,便去清点要给外头流民送去的薪柴。 这一忙便忙得脚不沾地的,连霍珏何时回来了也不知晓。 见他默不作声地站在那,便问了一句:“你的事都忙完了?可要回永福街了?” 霍珏望了眼即将暗下来的天色,道:“回去罢,再不走怕天要黑了。” 姜黎阖起手上的账册,被刺骨的寒风刮得肩膀一缩,道:“娘和如娘婶已经回了永福街,我们一回府就能喝上热腾腾的汤羹。” 这样滴水成冰的寒夜里,一碗热汤大抵就是烟火人间里的小温暖。 当然,若是同你一块儿喝汤的人是你喜欢的人,那就最好不过了。 上了马车,姜黎便忍不住道:“今儿我听到好多人夸你,我,姜大掌柜,与有荣焉尔。” 霍珏眸子里漫出几缕笑意,配合着问:“都夸我什么了?” “夸你那《奏白灾后合行六事》颇有成效,听说朱大人把《合行六事》往北境那些城池送去了,让那边的官府按照上头说的处理流民和城邦治安。” 《奏白灾后合行六事》实则才施行了不到十日,但效果甚著。 朱毓成索性将《奏白灾合行六事》送往所有被这场春雪波及到的地方,不仅仅只有北境那几座城。 姜黎掰着手指复述着今日听到的赞美之词,絮絮叨叨说完后,又想起了百姓们私底下讨论的九佛塔箴言,忍不住蹙眉道: “我听人说,那则箴言里头提到了肃州还有定国公。还有人说,去岁和今岁之所以会灾祸连连,是因为天子失德。眼下这流言几乎无人不知,你说,定国公府会不会有麻烦呀?” 没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自己的百姓这样来揣度自己失德的,况且那箴言里的意思,似乎说是定国公才是天命所归。 若当真如此,谁知晓皇帝日后会不会对定国公府下手呢? 那,那阿姐怎么办? 霍珏抬手抚平姜黎皱着的眉心,道:“定国公府不会有事,阿姐也不会有事。你信我。” 郎君说罢这话,默了默,又对姜黎道:“阿黎,从前害了卫家与霍家的人,除了凌?保?还有一人。那便是当今皇上,周元庚。” - 成泰七年,二月十四日。 寒风凛冽,大雪压松,金銮殿檐下挂起了长长的冰棱。 殿内,朝廷众官位列两排,正面色凝重地说着这几日从北边各城递过来的奏折。 短短数日,大雪成灾。 请求朝廷派人赈灾的奏折跟雪花一般,一片一片在龙案上摞得老高。 好在因着施行了霍珏的《奏白灾合行六事》,眼下灾情尚且可控。 最令人担心的是北狄军的异动。 北狄地处大周之西北,与大周好些城池接壤。 此次的雪灾,北狄遭受的灾情更甚与大周北境各城。大片大片的草原冻成了冰原,牲畜经受不住严寒,大面积死去。 不少北狄百姓已经饿得自发跑去边境烧杀抢掠。 如今北狄太子与二皇子忙着争斗,暂时无暇顾及灾情。 可等到民声载道之时,二人便是没分出个高下,也会暂时联手度过这次天灾。 对北狄人来说,度过天灾的方法便是抢。 抢粮,抢牲畜,抢地。 今儿朝堂上讨论的便是如何应对灾情与即将来临的战火。 成泰帝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望着立于下首的薛晋,方才不少人提出要让定国公速速回去肃州。 有定国公在,多多少少能震慑到北狄军。 可这些建议都被成泰帝驳回了。 春雪成灾已经应验,那龙抬头于西北呢?是不是很快也要应验了?位于西北之境的潜龙,除了薛晋,还能是谁? 既如此,他怎可放虎归山? 这一日的早朝从卯时一直开到巳时方才结束。 散朝时,霍珏刚拾步下了玉阶,便见小福子匆匆踱步而来,在他耳边小声道:“长公主辰时进宫见了大皇子一面,之后便去了南直门。” 霍珏神色一凛。 与同样得到消息的薛无问对望一眼后,二人齐齐动了。 一人大步前往南直门,一人快步走向朱毓成。 第119章 登闻鼓响(正文大结局…… 大相国寺, 药谷。 山上寺钟“??”一声撞响,悠扬的钟声震得竹舍外的菩提叶簌簌作响。 金嬷嬷望着银装素裹的山林,叹了声:“巳时了。” 她阖起窗牖, 在床榻边坐下,掖了掖盖在赵昀身上的寝被。 “驸马啊,再过一刻钟, 殿下便要到南直门。” “殿下说七年前,本该是由她去击那登闻鼓。您那日若是不去,就不会一睡不醒了。今儿,她让老奴在这代替她给您击鼓。这面鼓是当年您以头相撞的那面, 原先的鼓面早就裂开,殿下花了几日方才将这鼓面补好。” “她让老奴同您说一声,这一次,她不会再做那胆儿小的长公主殿下。” 说到最后, 金嬷嬷忍不住老泪纵横。 十日前, 惠阳长公主回到公主府便从这破鼓里取出密诏, 笑着同她道:“嬷嬷,你替我同赵昀说一句对不住, 这密诏早就该昭然于天下的。” 金嬷嬷渐渐泣不成声。 她的殿下,她那位一到雷雨夜就要窝在她怀里的殿下啊, 那一槌子敲下去,她兴许再也不能回来。 “驸马啊, 您若是听到殿下敲的鼓, 那您就睁开眼看看吧!” …… 巳时一刻,南直门。 惠阳长公主穿上许多年前承平帝赐予她的冠服,一步一步走向南直门。 十五岁及笄那年,因着是大周唯一的公主, 又颇受帝宠,惠阳长公主的及笄礼十分盛大。 那一日,中和邵乐、丹陛大乐奏响,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立于两侧。 她沐着朝阳,穿着隆重的大红冠服,一步一步走上玉阶,走到父皇与母后身侧。 父皇为她戴上象征着长公主之尊的鸾冠,笑着同她道:“阳,朝者也。从今日起,你便是大周朝的长公主惠阳。” 大红的裙摆迤逦,惠阳长公主行至登闻鼓旁,执起那鼓槌。 七年前,赵昀就是在这里击响了登闻鼓。 那时本该她去的。 就像父皇说的,她是大周的长公主。 有许多事,旁人可以做,她不能做。 又有许多事,旁人不需要去做,她要去做。 “咚!” “咚!咚!” “咚!咚!咚!” 鼓声震耳,在簌簌风雪里回荡。 菩提树下,赵遣与圆青大师放下手上的菩提果,不约而同望向传出鼓声的竹舍。 南直门内广场,将将下朝的文武百官诧异地望向了一墙之隔的南直门。 长安街头,无数百姓疾步奔向陈立登闻鼓的南直门。 “有人敲响登闻鼓了!” “快,快去南直门!看看是谁在敲登闻鼓,又是为了何事敲!” “上一次登闻鼓响,还是在七年前,那位以死相谏的驸马爷敲响的!” 柳絮般的落雪铺了一条雪白无垢的路,宛若一尘不染的绒毯,上头渐渐落下了密密麻麻的脚印。 曦光照耀宫门。 金色的光穿云破雪,落在惠阳长公主那顶金色的鸾冠之上

相关推荐: [综漫] 成为叛逆咒术师后攻略了哥哥同期   长夜(H)   永乐町69号(H)   莽夫从打穿肖申克开始   爸爸,我要嫁给你   快穿甜宠:傲娇男神你好甜   将军男后(修改版)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呐,老师(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