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 > 第373章

第373章

习,背着装着书籍和课业的小包走出族学。 原本他要去镇上的私塾读书,自从族学办起来就能在村里读了,节省了许多时间。 “云康,等一等我。”云康快走到家时,背后传来一道年纪不大的声音。 他回头看去,不出所料看见了自己的同窗李甲新。 李甲新的爹爹是从杜家村嫁出去的哥儿,李家家境很不错,李甲新之前一直在县城读书,知道杜家村有了族学也没过来。 直到最近杜云瑟高中状元的消息传来,李家才忙不迭把孩子送到杜家村的族学。 能和状元郎扯上关系,比什么都重要! “云康,明日就要考试了,你知道状元老爷和乡君出了什么题吗?” 云康板着脸说,“试卷考试时才发,我怎么会提前知道?” 李甲新舒了口气,“我还以为你与状元家的小公子关系好,会……” 他赶紧转移话题,“听说齐黍乡君这次带了许多京城样式的宫纱羽缎给成绩优异者做奖励,头名还会另有嘉奖,更重要的是能在状元老爷面前露脸。” “我看了一圈,族学大多数学生的学问都很一般,也就只有咱们两个能争一争头名了。” 李甲新毕竟年纪不大,说出这番话时,有些掩饰不住心里的敌意和警惕。 云康抿了下唇,忍不住对他说,“我们只是四书五经读得好些,榴花嫂子家的柚哥儿算术好,打外边回来的云乡特别擅长制图,还有许多其他同窗,最后谁是头名可不一定。” 李甲新撇了撇嘴,“那都是些小道罢了,真正要出人头地做大官,还是要靠四书五经,状元郎不也是科举上来的?” 他不忿地发起牢骚,“我本来就不想浪费时间学那些没用的东西,影响我的举业。要是族学的考核把它们和四书五经同列,这个族学我还不如不上了!” 第138章 敷衍的答卷 云康本想说些什么, 转念一想,收回话头,转身朝自家走去了。 “多说无益, 明日考试自见分晓。” 李甲新气得跺了下脚, 看见路那边有农人来了,不敢继续掰扯, 只能转身回家。 云康回到家中, 母亲正在台子上编篮子,父亲在屋里看着什么东西啧啧称奇。 胡秋燕见儿子回来,笑着说道,“华哥儿和九九都喜欢这种精巧的小篮子, 我编几个, 你晚上找春生玩时带给他们。” 云康点头,看向屋里,“表舅把人参送来了?” “送来了, 好家伙,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人参呢, 不对,是什么人参都没见过, 要不是托华哥儿的福,哪儿能经手这么大笔的买卖。” 胡秋燕有个远房表弟在北边山里挖人参,秋华年去年秋天托她打听打听,想从源头上收一些上好的人参以备不时之需。 但真正的好人参相当于救命神药,有钱人全盯着, 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弄到的, 胡秋燕的表弟下了许多功夫,才在今年春天凑够了两株药效上好的百年野山参, 加起来有八两多重。 胡秋燕把消息告诉秋华年,秋华年直接给了二百二十两银子,将两株人参全部买下。 二百两是给胡秋燕表弟的人参钱,二十两是给胡秋燕的渠道费和辛苦费。 胡秋燕推脱不要,秋华年硬叫她拿着了。 秋华年早就发现,或许是人体构造有些许不同,或许是药材发生了变异,在这个世界,人参等天生地养的名贵药材的药效比现代世界高出几倍,非常神奇。 如果没有胡秋燕,他还不知道该去哪里收一手的好人参,古代医疗条件落后,真正有奇效的药是无价的,秋华年不是小气的人,这个钱应该给胡秋燕。 宝善小心地把装人参的匣子合好,生怕手抖一下就刮掉几钱银子。 “这东西放咱们这儿太招眼了,要不还是连夜给华哥儿送过去吧,他家住了十几号官兵,绝对不怕遭贼。” 胡秋燕一想是这个理,虽然杜家村民风淳朴,治安良好,但这毕竟是二百两银子的人参,谁知会不会走漏风声引来不好的人。 胡秋燕把手里的篮子编完,拍了拍手站起来,和云康一起去秋华年家。 他们到的时候,秋华年正把从京城带来的三十几匹布料取出来,研究明天怎么发奖励。 各色图案的妆花缎、大红泛光的羽纱、柔顺如水的精织绵绸一个个摞起来,像小山一样摆满了大半个桌案,连屋子都被映衬得亮堂了些。 这些布料放在京城最繁华的西市有些过时和老旧,但放在漳县这样的东北小县城,依旧数一数二,整个县所有布料铺子最上等的货加起来,也比不上它们。 胡秋燕不由自主屏住呼吸,“华哥儿,你拿这么多料子出来干什么?” 秋华年放下手里的布料,“明天不是要在族学考试吗?这是给成绩优异者的嘉奖,就当是彩头吧。” 胡秋燕声音变形,“这么多全都是?” “不是一次就发完的,剩下的收进族学的库房里,以后每次考试都发一些,这样也能让孩子们更用功读书。” 胡秋燕心头怦怦跳,好家伙,这些料子怎么也值上百两银子了,华哥儿居然全部拿出来送给族学当彩头。 本来族学的房子就是华哥儿出钱盖的,供给族学费用的庄子也是华哥儿买的,华哥儿对族学真是没得说啊! 秋华年看出来胡秋燕在感叹什么,笑着说,“教育是一切改变的根本,能多教出几个有本事的孩子,花些钱不算什么。” 杜家村族学算是他的一个试点教育基地,这里的特色是男女和哥儿不分性别一起读书,教授内容也不局限于四书五经和礼仪规范,而是五花八门全面发展。 如果有机会的话,秋华年想把杜家村族学的教学经验在未来推向更广的地方。 咳咳,这个事情还有些遥远。 秋华年看向站在胡秋燕旁边的云康,云康比春生要大几个月,已经九岁了,读书能让人明理,云康明显比秋华年记忆中长大成熟了不少。 “明天考试云康可要加油,给你娘挣几尺布回去做新衣服。” 云康认真点头,“我会努力的。” 胡秋燕笑得合不拢嘴,“我这个当娘的,可就等着儿子挣的布了。” 胡秋燕家的条件不错,想买些好料子做衣裳是买得起的,但为了干活方便,也为了给云康未来科举省钱,她很少花大价钱做衣裳。 对胡秋燕来说,单纯几尺好料子还好,可如果这料子是儿子考试赚来的,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能天天穿着,逢人就讲料子是怎么来的! 秋华年挑了一番,决定把最贵的大红羽纱定为给第一名的奖励,每次考试的第一名都能得到一丈半,够做一身衣服。 其余名次的学生分别获得不等尺寸的妆花缎和绵绸,可以直接裁走缝些帽子、坎肩等小东西,也可以积攒够一丈半,再一起裁走做衣裳。 胡秋燕赞叹道,“这些奖励摆出来,原本不愿意送家里的女孩和哥儿上学的人家,恐怕都要心动了。” 如今村里适龄的男孩几乎都在族学读书,女孩和哥儿最开始较少,因为环境的影响,渐渐也多了一些。 秋华年对这个转变乐见其成。 第二日一大早,秋华年和杜云瑟便起床了,两人换上正式的衣服,前往族学主持考试。 族学最大的教室空了出来,三十几张桌案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参加考试的学生们按进门的顺序坐好,把笔墨纸砚铺开,其余东西自觉放到墙角的架子上。 秋华年从门里进来,看着整齐有序的考场点了点头。 考场里最大的孩子十一二岁,最小的五六岁,年龄差距导致了学习能力的差距,哪怕大多数学生是一起启蒙的,目前的水平依旧存在不小的沟壑。 为了公平起见,秋华年和杜云瑟出了两套卷子,八岁以下的用一套,八岁以上的用一套。 廖苍对学生们很熟悉,把卷子分年龄分发下去,有的孩子沉着冷静地开始答题,有的孩子抓耳挠腮不知该写什么,有的孩子像是不太喜欢卷子上的题目。 秋华年把他们脸上各异的神情全部收入眼底,暂时没有说什么。 一个半时辰后,考试正式结束,族学的一场小考试不需要糊名,廖苍把卷子收起来,与杜云瑟及秋华年一起去隔壁的教室批阅,孩子们则可先回家休息,下午再参加“颁

相关推荐: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病娇黑匣子   邻家少妇   试婚   凡人之紫霄洞天   九品道士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可以钓我吗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