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 > 第472章

第472章

睡,小脑袋一点一点的,还以为没人发现自己在偷懒。 秋华年无奈一笑,拍了拍他的背,示意他去前面抓一个喜欢的东西回来。 秧秧看着自家爹爹,最终“勉为其难”地宠了一下莫名其妙的大人,目标明确地爬到一个地方,一把抓起一样东西,抱在怀里躺倒就睡。 秋华年定睛一看,秧秧抓到的居然是十六留下的那串新钱。 抓周抓到钱当然是好寓意,秧秧选的这样东西无比简单直白,都不用大家费功夫找方向引申,夸就完事了。 孟圆菱笑嘻嘻地说,“华哥儿是最会赚钱的人,秧秧也喜欢钱,这也叫子承父业!” 我最厉害的地方是赚钱吗?秋华年有些无语,但看别人的表情,似乎都对这点很认同。 毕竟纵观杜云瑟一家人一路走来的历程,可以说每一步都先建立在秋华年赚到了足够的钱上,如今的秋记六陈生意渠道四通八达,年利润接近万两银子,谁敢相信,它是由一个乡野出身的小哥儿在几年内创立的呢? 秋华年笑着戳了下秧秧眉心的红痣,“好好好,喜欢钱是随了我,以后把秋记六陈全部留给我们秧秧好不好?” 秋华年似乎只是随口一说,不过几个敏锐的亲友很快就反应过来,他是故意说这句话的。 秋记六陈的规模和前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秋华年明说要把这么大的产业全部留给一个哥儿,能被解读出无数深层含义。 这句话流传出去后,那些蠢蠢欲动的人家,应该能明白齐黍县主的意思了。 第223章 未来将会有无数人知晓你与我 寒风吹雪入绣阁, 过了腊八就是年。谷谷和秧秧的周岁礼结束后,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紧接而来。 过年自古以来便是华夏大地上最隆重的节庆,从平民百姓到达官贵族, 只要条件允许, 都会在过年期间团聚在一起,庆祝旧的一年平安结束, 祈祷来年一切顺利。 在裕朝法规中, 每年腊月二十普通官吏便可“封印”停止办公,回家探亲过年,来年正月二十再回来,有足足一个月的新年假期。 但对身居要职的官员来说, 这样的假期只能是奢望。作为一府的父母官, 杜云瑟哪怕过年也有许多事需要忙碌,官员们尽忠职守,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热热闹闹地过大年。 好在杜云瑟的家人们都在天津府,不用经受游子离家之苦。 二堂的西洋钟敲了九下, 明媚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燃着炉火的温暖室内。 杜云瑟批复了刑堂送来的天津府范围内在狱人犯名单, 叫来通判与司狱。 “这批人犯中有十七人尚未过堂,三人罪名不清,五人判罚过重,你们多上些心,务必在除夕之前全部处理完, 不要让和案件有关的百姓提心吊胆地过年。” 过年辞旧迎新, 家家户户都在大扫除,衙门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清扫的除了灰尘,还有一年下来积累的旧案与陈规。 有些父母官懒得麻烦,只是做做样子,有些则会一丝不苟地认真清查,杜云瑟显然是后者。 来天津府半年了,杜云瑟已经把知府官衙与下属各县县衙全部捋顺,换上与自己理念相契合的有真才实干的官吏,保证自己的命令可以不打折扣地执行。 临近除夕,知府官衙中许多官吏已经封印返乡,只剩几个值守的官吏,偌大的森严建筑显得空荡荡的。 杜云瑟安排完几样事务,起身走出堂屋,冬日清晨的阳光明媚但不热烈,照在人身上勉强驱散一些寒意。 “去后面看看县主起来了没有。”杜云瑟对跟过来的柏泉说。 柏泉笑道,“一刻钟前,县主身边的星觅过来说县主已经起来了,请老爷忙完后回去。” 现在是春假期间,留守官员的工作时间没有那么严格,只要做完了工作,不需要一直待在衙门里。 杜云瑟听见秋华年醒了,脚步快了几分,顺着夹道走到后面,进入内宅区域。 秋华年已经换好了衣服洗漱过了,昨晚他睡得早,一口气睡到现在神清气爽,正在和奶娘们一起打扮谷谷与秧秧。 大过年的就该穿喜庆的颜色,大人们有不能过于夸张的顾忌,小孩子则不用担心这些,谷谷和秧秧穿着一模一样的大红织锦绫缎小袄,戴着五彩虎头帽,白嫩的小脸上大眼睛扑闪着,活脱脱像两个年画娃娃。 “把新做的小斗篷拿出来试试。” 木棉阿叔取来两件大红羽纱蒙面,雪白狐皮垫里的小斗篷,斗篷只有小小一点,做得非常精致,针脚细密,用金线绣着吉祥如意的云纹。 杜云瑟之前没见过这两件斗篷,“要带孩子们出门吗?” “嗯,一岁的大宝宝了,可以出门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去逛街吧,咱们一家人还没一起逛过街。” 秋华年兴致勃勃,杜云瑟自然不会反对,两人简单吃了几口银耳百合粥垫了一下肚子,安排好家里的事后便出门了。 秋华年和杜云瑟都不喜欢张扬,没有叫人大张旗鼓地开道,也没有带太多随从,一人抱了一个裹着小斗篷的团子,身后只跟着柏泉、星觅和木棉。 在杜云瑟的治理下,天津府如今的治安比京城还要强些,大白天完全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知府官邸位于天津府最繁华的地方,步行不到一刻钟,就到了最大的贸易坊市。 临近春节,坊市里的店铺全都挂起吉庆的装饰,路边的小摊小贩也穿红戴绿,售卖和新年有关的小物件,空气中洋溢着安宁喜悦的气氛。 天津港正式启用后,许多距离较近消息灵通的外国商人蜂拥而来,港口审核再严格,也抵挡不住他们接近这个神秘的东方大国,赚取巨额财富的欲望。 坊市中有一片专门划分出来的区域,供那些通过审核的外国商人做生意,此前外国商人只能和有官方许可的华夏商人交易,现在却能直接面向裕朝百姓零售商品。 秋华年给这块区域起了个名字,叫“万国坊”,入口处立着一座石碑,是杜云瑟亲笔题写的“四海万邦”四字,背后还有一篇文采飞扬的诗赋。 万国坊正式启用那天,杜云瑟和秋华年共同揭开了石碑的红绸,看着簇新的石刻,秋华年突然笑了一下。 迎着杜云瑟询问的目光,秋华年解释,“我刚才突然想到,数百年之后,这块石碑会不会被保护起来,供世人参观瞻仰,你的诗赋会不会被无数人吟读背诵?” 比如盖个万国坊历史遗址公园,上个中学生必背一百篇古文什么的。 杜云瑟想到的和秋华年所想的并不相同,他的目光顺着石碑上移,看着后方新建成的一座座商铺,以及更上方无际的蓝天。 “我的诗赋里有你的名字,若真的有那一天,未来将会有无数人知晓你与我,知晓我们夫夫二人。” 知晓我们的功绩,也知晓我们的相伴相守,深情不渝。 青史留名是一个过于庞大的话题,杜云瑟和秋华年不想去刻意追求这个,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好好活在当下,不辜负每一天的生活。 来华夏做生意的外国商人商业嗅觉一个比一个敏锐,他们捕捉到这片土地上热烈的新年氛围,也入乡随俗做了不少特殊装扮,以此吸引顾客。 秋华年虽然收到了报告,但还没亲眼看过,沿街买了些剪纸、糖人、桃符等小玩意儿后记起这事,就拉着一家人去万国坊看热闹。 现在的万国坊只有来自五六个国家的商人,拢共十几家铺子,远远称不上“四海万邦”,但秋华年相信,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下去,华夏大地迟早会成为四海万邦的中心。 对很少接触外国事物的大裕百姓而言,万国坊是一个非常新鲜有趣的地方,开设才几个月,名声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临近过年,人们都闲了下来,一拨又一拨的人选择来万国坊长见识看热闹,甚至有从其他州府远道而来的,把万国坊填得满满当当。 杜云瑟怕秋华年被挤到,把两个孩子都接到自己怀里,一手抱一个,同时让星觅他们注意秋华年的安全。 万国坊的店铺是裕朝官方统一建立的,外国商人重金购买后,按照自己国家的特色进行了改建,让这里呈现出一种奇怪又和谐的中外结合的风格。 秋华年看见了树叶编成的窗户,顶着金色

相关推荐: 罪大恶极_御书屋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病娇黑匣子   邻家少妇   试婚   凡人之紫霄洞天   九品道士   斗罗:转生火麟飞,幻麟星云   可以钓我吗   老司机和老干部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