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经四十多岁了,二十几岁就考中了状元,如今是闻名天下的大儒,怎么会没有娶亲呢?这在古代太反常罕见了。 “此事乃老师心中逆鳞,我也只知其中一二。” “老师年轻时云游四处,曾与一名将门女子结缘,后来不知出了什么事,那女子不知所踪,老师便终身未娶。” “那女子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怎么会突然不知所踪了?”秋华年被激起了好奇心。 “老师从未提过,我也只是从他喝醉后的只言片语中拼凑出一二真相。” 秋华年唏嘘道,“二十多年啊,文先生当真是痴情人,难道这就是人以群分?” “华哥儿可是在夸我?”杜云瑟轻声笑道。 “你脸皮越来越厚了。”秋华年倒也没否认。 “文先生没有近亲,我们得多关照一些,他被关了两年多时间,也不知衣食上有没有短缺,宅子里的家用估计该换了,到时候我去看一下,把缺的旧的直接买好送去换了吧。” 杜云瑟放下筷子,温柔地看着坐在探入窗口的杏花下的秋华年。 “对了。”秋华年想起什么,“第一次见面,我是不是该给文先生准备礼物?” 杜云瑟失笑,“老师是长辈,应该是老师给华哥儿准备见面礼才对。” 杜云瑟突然有些迟疑,老师能准备出什么礼物呢? 第127章 “华年,华年……” 传胪大典后两日, 早朝之上,新科状元率众进士在承天殿上表谢恩。 杜云瑟的谢恩表写得文采斐然、情真意切,其中提到的父母之恩、师生之情更是让人动容。 元化帝读罢后, 主动问起了杜云瑟的恩师文晖阳, 杜云瑟借此为恩师求情,请元化帝解了文晖阳的禁足。 元化帝再次赞扬杜云瑟“纯孝”, 当场下旨命文晖阳重任侍讲学士。 文晖阳是当今天下最有名望的大儒, 门生和故交遍地,又曾做过太子的老师,他重回朝中,对太子来说是个好消息。 一直致力于拉拢读书人的晋王有些不忿, 却无法阻挠。 这是一身六首的新科状元郎在谢恩时提的请求, 求情对象是大儒文晖阳,打的还是“孝”的名义,任何人提出异议, 都会被天下学子的唾沫渣子喷死。 站在文官前列的阁老毕咏时不动声色,任周围人如何悄悄打量, 都没有露出半分情绪。 毕咏时是宫中文妃的父亲,二皇子的外祖父, 身为两朝老臣,他在当初元化帝争夺皇位时出了许多力气,如今算是朝堂上文臣之首。 随着杜云瑟不可阻挡地以连中六元的姿态迈入朝堂,文晖阳也被解除禁足,重回翰林院, 许多朝臣敏锐地意识到, 一场全新的浩大的纷争即将在京中上演。 …… 裕朝祭文庙的仪式是允许围观的,秋华年前一天就和杜云瑟说好了, 早上吃过饭就提前到了文庙。 文庙是祭奠先圣孔夫子的庙宇,各府各县都有设立,京城的文庙尤为巍峨宽阔,位于北城的国子监隔壁,占地足有三十亩,它们所在的坊被叫做崇教坊。 古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文庙的香火向来旺盛,每日都有络绎不绝的香客来替丈夫或家中子侄祈祷。 今天三百新科进士要在文庙行释菜礼,数不清的人来围观蹭喜气。 秋华年解释了自己的身份,被迎入庙中,还有人专门上了茶水点心,请他休息片刻。 文庙占地宽广,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院落和围绕花园而建的亭台楼阁,秋华年被安排在碑廊附近的一间厢房里。 距离新科进士们从皇城来到文庙还需要一阵子时间,秋华年不急着去前头行释菜礼的地方,带着星觅去碑廊上看石碑。 每届殿试之后,礼部都会在文庙立一座石碑,上面刻着三百新科进士的姓名和籍贯,文庙的碑廊一眼望过去全是石碑,总共九十六块,有一大部分是前朝留下的。 昔日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一届届新科进士们早已作古,但石碑上永远铭刻下了他们的痕迹。 过些日子,杜云瑟的名字也将出现在这里,出现在最新一块石碑的最前方。 秋华年从后往前看,把元化一朝的数块石碑迅速浏览了一遍。 他发现考中进士的人里,平民的占比不小,但那些出名的世家每隔一两届就会出一位进士,这些进士又会有自己的同僚、故交、门生,借助互相的关系往向上攀升,年复一年地积累下来,在朝中的积累可谓极深。 要对这样的庞然大物下手,还要尽可能降低对国家对百姓的影响,真是困难啊。 秋华年垂眸深思,突然听见身侧传来一阵脚步声。 他侧头看去,见碑廊上走来一位三十出头的华贵妇人,身后跟着长长一串仆役。 秋华年不知来者是谁,点了下头后准备去另一边。 那妇人却开口道,“久闻齐黍乡君大名,乡君可否陪我一叙?” 秋华年只好问她,“我初来京城不大认识人,夫人是?” 雍容华贵的妇人微微一笑,“我是本届殿试探花郎解檀光的姨母,今日来文庙观看释菜礼。夫家为辽州郁氏,与乡君算是同乡,乡君可称呼我为郁夫人。” 秋华年差点挑起眉毛,晋州解氏的姑娘嫁到辽州郁氏,又是这个年纪,应该只有郁闽的亲嫂子,郁氏一族本代的宗妇了吧。 就是她遮遮掩掩耍言语陷阱,请了个宫里出来的嬷嬷蹉磨闵乐逸,害闵乐逸吃了许多苦头。 像是察觉到秋华年的疑惑,郁夫人轻声解释,“家夫郁闻近月调任入京,任光禄寺卿,我也随其入京。” 她明明全程都在笑着,却笑意从不达眼底,像一尊木胎泥偶,骨子里透着与生俱来的傲气,令秋华年心中不适。 光禄寺是主管宫廷吃食、宴会与祭祀的部门,不算实权衙门,但油水不少,光禄寺卿为其最高长官,官职从三品。 看郁夫人的年纪,她的丈夫郁闻应该也只有三十出头,这个年纪能官至从三品,还是有油水的京官,郁氏一族的能量不容小觑啊。 两人正巧站在元化十七年的进士碑前,顺着郁夫人的手,秋华年看见了郁闻的名字。 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出身,一个位于前中段的名次。 按这个时间算,郁闻六年前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当了三年庶吉士,散馆后去辽州任了个官职,借助家族势力攒够了政绩,不过三年便升到从三品的京官了。 一般的一甲进士也不见得升得这么快。 秋华年知道郁夫人的傲气从何而来了,杜云瑟虽是状元,但出身农家,如果他背后没牵扯着太子和元化帝的话,官途肯定不会有郁闻顺利。 郁氏一族应该将这一代所有的资源都压在了郁闻这位嫡长男身上。 郁夫人轻笑道,“我去年到襄平府办事时,便知道乡君了,可惜当时没抽出工夫见一见,日后大家都在京中,少不得来往交际,今天认一认人正好。” 秋华年看着眼前的几块石碑缓缓道,“郁夫人知道闵山长是云瑟的老师,也知道我与乐逸交好,说这些话是希望我‘不计前嫌’吗?” 郁夫人笑了声,“乡君言重了,我不过是恰巧遇见乡君,怕日后麻烦尴尬,所以好心劝一两句罢了。” “乡君看看这碑廊上的九十六块石碑,从前朝开始,每一块石碑上都有与解家、郁家有关的人,乡君的夫君虽是状元郎,也不过在一块上面留个名字而已。” “乡君如果听不懂好赖,那我也不必多费唇舌了。” 秋华年转过头,静静地瞧着郁夫人,眼神似笑非笑,让郁夫人拿不准轻重。 “你……” “好傲慢的味道啊。”秋华年缓缓说道,“与你相比,郁闽不过是小儿科而已。” 他扬起下巴,示意碑廊上望不到尽头的一块块石碑,距离远的那些石碑碑面已经斑驳,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刻在石头上的,不过是过去。千古以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后人已了无踪迹,郁夫人背后的家族不见得有什么过人之处,能长盛不衰下去。” “还没刻在石头上的日后,才是郁夫人真正要亲身经历的事情。” 秋华年说完后转身离开,星觅小跑着跟上。 一直走出碑廊的范围,星觅才小声对秋华年说,“乡君也太厉害了!说的话好有道理啊,一下子就把那位郁夫人驳斥回去了!” 秋华年笑了声
相关推荐:
朝朝暮暮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皇嫂
逆战苍穹
医武兵王混乡村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可以钓我吗
恶毒雌性野又茶,每天都在修罗场
孩子的父亲是个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