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他给皇上盖的那个报恩寺里的小沙弥说的。 “这是真的?”李薇不相信直郡王会这么蠢,如果他真做了也不会叫一个小沙弥看到。何况报恩寺这个地点也不太对,这就跟有人杀人还故意把凶案现场放在自己家里一样。不是一时冲动,那就是脑子进水。 四爷摇头:“说不好……”经过太子那件事后,下头的人察觉了皇上的心意,争相捏造证据也不是不可能的。 李薇拉他站起来,把做到一半的衣服比在他的背后,发现肩宽了一寸有余。 “爷,你又瘦了。”她叹气,双手在他的腰上一掐,比道:“好不容易养出来的肉又没了。” 四爷笑道:“快到秋天了,正好叫素素给爷补补。” “现在才八月……”李薇没办法了。他一忙起来就瘦,要是不管他就能瘦成一把骨头。 第二天,四爷回来时就看到了白大夫。他询问的看着李薇。 “我叫他来给爷请个脉。”她道。 四爷就去换衣服,趁机问苏培盛:“你李主子怎么会想起叫白大夫进来给我请脉?” 苏培盛悄悄道:“奴才听了一耳朵,白天李主子一直念叨说您这几日又累瘦了,想给您补补,又怕乱补伤身,这才请了白大夫过来呢。” 四爷听了心里挺舒服的。 换好出来,白大夫恭敬的请过脉后,说四爷挺好,就是有些劳神。 李薇问:“喝点老鸭汤行吗?” 四爷就笑了,白大夫道:“行,这种天气用些老鸭汤正合适。” 第二天晚膳时,四爷就在桌上看到老鸭汤了。 用过晚膳后,她以为四爷还要去办他的正事,准备把做了一半的第三件拿出来再缝个袖子,结果今天他不去了,还坐下陪她说话。 她只好把手里的这件放下,他拿过来看:“你都给爷做了几件了?” “这是第三件。”她道。 四爷看来看去,说了一句:“……怎么跟前两件一样?”她每天都做,他要不是看到她缝了两回领子,都要以为一件衣服她做到现在了。 “这样才方便,要是上衣和裤子哪一件不能穿了,不用丢一套。”她道。 然后她就看到他的表情很奇特,让她很想把‘?濉?字介绍给他。 半天,四爷才哭笑不得的说:“你怎么会起这么个主意?”稍一想,他明白了:“你就是可惜衣服?”上次有件衣服上的竹子绣得太死板,他就没穿过。好像被她捡去改成了个肚兜? 还给她让她继续缝,他又问:“孩子们的里衣是不是也都是这样?” “不会都是一样的,不过同样的会多做几套。”她道。 说完他就笑了,看看她就能笑得更厉害。把她的脸都笑红了,等他笑完,她问他:“这样真的很可笑?”他就又笑了。 她在现代在李家都是这样做的,觉尔察氏还夸她会过日子呢。 最后四爷搂着她连声夸这样好,这样方便多了,还说以后他的里衣都这样做,总算是把她摇摇欲坠的自信心给拯救回来了。 不过这事还是困扰了她好几天。其实她也明白,他就是觉得她‘太会过日子’了,跟这个宫廷太不搭,跟他以前固有的价值观不同。所以才可笑。 可笑完他还是听她的了。这样幸福是幸福了,要是换到现代,会不会她就是那种把一个男神变成居家大叔的罪人? 想像下四爷为了能便宜一块钱的菜跑两站地? 然后她寒了下。 说到菜,耕织园里的菜已经收了几茬了。四爷忙起来后,干活的都是弘晖他们。但也不是都他们干,平常守着菜园的还是太监们。 四爷就把收上来的菜冠上他的名字送进畅春园了。 剩下的菜也交待要做给弘晖他们吃。李薇有次把弘时叫过来吃饭,他面前摆的一盘香菇青菜就是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弘时吃的时候总是很小心的只吃叶子,把菜梗留下来不咬。 她面前也有一盘,尝了一口梗也挺脆的,问他:“怎么不吃梗?都吃了,多浪费啊。” 弘时的表情顿时变了,看着那盘青菜跟看着毒药差不多。 她发现有问题,悄悄问他。弘时也悄悄告诉她,兄弟们都不吃梗…… “我还告诉姐姐了,让她也别吃。额娘你也不要吃梗。”他道。 “为什么?”现在又没农药,全是纯天然。 弘时的表情变得更怪了,形容一下就是好像他面前有一坨地雷。 他看看左右,小声说了某一天,他们去耕织园时看到了几个桶摆在角落。因为地里有些干,他们就想浇浇水,就去拿桶。 虽然耕织园里的太监们很快接过去了,他们也闻到了那股难以形容的恶臭。 然后他们就知道了那是装过肥水的桶。 知道了肥水是神马。 知道了肥水会在种菜前浇在地里,就算下过种子了,也要再施上一遍或几遍肥。 …… 弘时说完,斩钉截铁的道:“我再也不吃土里埋的东西了。” 李薇:“……” 她觉得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但一时半刻也想不到该怎么劝他们。打听了下,果然最近孩子们都不肯吃土豆和花生了,在知道山药也是长在土里之后,他们连山药也不吃了。 幸好他们不知道莲藕是长在河塘的淤泥里的。 因为弘?S他们身边都没有嬷嬷或奶娘,现在自然也没有人管他们的挑食问题。李薇又撒手太早,她开始觉得凡事有利就有弊。 见到四爷后,她说起这个,他笑着承认他之前刚知道种地是怎么回事时,也有段时间不爱吃饭。 “等他们想吃的时候自然就会吃了。”他不当一回事,因为他现在就不那么忌口了。 李薇却觉得可算是明白为什么他这么挑嘴了。 他虽然没达到不肯吃菜梗的地步,但吃青菜更喜欢吃嫩菜心。说来父子一样,儿子们是觉得菜梗脏,他是觉得菜心肯定是干净的。 有他这个例子在,孩子挑食的毛病只怕是不容易改。 到了九月,四爷回来说,他又接了一个盖房子的差事。 “皇上让我督建一个府,大概是预备给太子出宫后住的。”他道,“可能要住在外面几个月了。” 她道:“那给你多收拾几件衣服吧?” 四爷点点头,道:“你阿玛这两天不是就要走了吗?你找个时间回去送送他吧。带上弘?S他们。” 李文璧的任命已经下来了,他从这里直接去保定,觉尔察氏他们是从金华过去。大家在保定府汇合。 李薇早就准备好了带给家人的东西,有了他的话就带着孩子们和几车行李回了李家。 李文璧看到她带回来的东西,道:“怎么这么多?不要太引人注意了。” “还有给额娘的,四弟的婚事也快了吧?是回来成亲还是在保定成亲?”她问。 “回来,到时叫他们去给你磕头。”李文璧说。 她去过李家后第二天,李文璧就带着大儿子上路了。弘?S带着弘昀和弘时去送的,她没去。等他们回来后,她听他们说完,道:“好了,辛苦你们了。” 弘时这小机灵问她:“额娘,你是不是想哭啊?” 她刮了下他的鼻子:“额娘不想哭。” 要是以前送走阿玛时她还会哭,现在嘛。知道以后还会见面,她就没那么伤心了。 只是盼着家人能尽早团聚在一起。 直郡王府里,直郡王颤颤的站起来,弘昱赶紧扶住他。 被皇上责令回府不过数日,他已经是满头花白的头发,人也瘦成了皮包骨头。 “你说什么?”他抖着手指着跪在下头的人。 这是他亲自给大格格挑的随从,他的亲信护卫。 护卫把头在地板上磕得砰砰响,泪流满面的说:“王爷!奴才有罪……奴才没能护住大格格……格格她……她没了……” 直郡王整个人都僵了,弘昱扶住他连声喊:“阿玛!阿玛!” 一片云把天空的太阳给遮了起来,阴影浮现在直郡王府上空,带来一片晦暗。 281、老鸭汤 八爷府里,八爷摇头叹笑:“真是想不到,爷的好三哥还有这份本事。” 圆明园里,四爷匆匆忙忙赶回来。 事不凑巧,前头是听说直郡王府的大格格没了。报信的刚到京没两天,直郡王福晋也一口气没上来,跟着一道走了。 李薇正在给孩子们准备奔丧的衣服,直郡王福晋不是一般的宗室,从四爷这头论那是亲戚,从爵位这边说直郡王是二等爵。伊尔根觉罗根氏还是一个大族,四爷的老师顾八代就姓伊尔根觉罗氏。 不管直郡王现在是什么情形,他们该去还是要去。 一看四爷进门了,她赶紧迎上去把该换的衣服递给他,一边道:“孩子们那边都送过去了,路祭也准备好了。” 四爷换好衣服出来,苏培盛过来说福晋已经到了。 李薇这才惊觉她还没换衣服,转头带着玉瓶先闪了。等她换好出来,听说四爷和福晋已经先走了,孩子只带走了弘晖和弘?S。 这回苏培盛紧紧跟上了四爷,被留下来的是张起麟。 他上前道:“李主子,主子爷叫您回府去主持那边的路祭。”他顿了下,着意看了看她的神色。 李薇知道他在想知道,她没法跟他们解释她并不怎么乐意去给直郡王福晋磕这个头。 “你说吧,主子爷还有别的吩咐吧?” 他道:“主子爷说居丧晦气,叫小主子们都不用过去。” 李薇就把大格格和二格格都叫过来了。两个女孩都哭得眼睛肿得老大。大格格大概是听到丧事哭的,额尔赫就是因为直郡王府的大格格了。 她一手一个把她们拉到身边,叹道:“都别伤心了,现在大人都有事,这边我就要先交给你们了。” 葬事办起来并不轻松,四爷他们在直郡王府至少要熬到晚上,她回府一趟来来回回的也不可能快去快回,等于园子里只留了一群小孩子。 她把前后一说,问她们两个:“你们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和弟弟妹妹们?” 大格格没想到还有这回事,不过家里弟妹都比她小,她此时自然不能推脱,就起身恭敬一福,道:“请李额娘放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弟弟和妹妹们的。”说罢她拉着额尔赫的手,“再不济,还有额尔赫帮我呢。” 额尔赫更是一抹眼泪,正色道:“额娘只管放心交给我。” 李薇也觉得不会有事,但还是把赵全保留下了,带上玉瓶回了府。 说来这两年里,她几乎一次也没回来过。赵全保和玉瓶倒是常回来看看,盯着东小院里的事。之前说要出府嫁人的几个丫头都留在府里了,现在只剩下一个玉水还没出去。 李薇的车到二道门时,外头早早的跪满了人。她一下车,发现居然连宋氏她们几个都在。一看到她全都齐刷刷的福身,整齐响亮的喊: “给侧福晋请安。” 一个看着眼熟的太监上前撑起一把油纸伞替她遮太阳。 李薇呵呵道:“……快都起来吧。”然后一步上前先把宋氏扶起来,道:“没想到姐姐来接我了,真是我的罪过。” 宋氏这些年看着老了不少,人还是那么瘦,现在夏天穿单衣,侧面看跟纸人差不多。 她微微一笑,脸上好像上了很多的粉。 武氏也上前来扶住她,汪氏想凑上来没地方了,只好围着她说话:“侧福晋,您中午在这里用膳吗?到时我来陪您说话好吗?” 李薇哭笑不得,对汪氏真是没脾气了,她这么多年怎么什么都没学会呢。武氏的眼刀子都快扎死她了。 耿氏和钮钴禄都最有规矩,福过身后就跟在后面,也不说话。 被这么一堆‘妹妹’送到东小院,她进屋去换衣服,玉瓶上茶。等她出来看到居然一个也没少,心想难道她们打算跟她一天? 也无所谓,路祭这事其实不复杂。就是在直郡王府出殡的路上,支一个摊子,摆上鲜花素果香炉纸钱和白幡,再叫几个家里的下人腰系麻绳站在一旁,示意是他们四贝勒府的心意就行了。 又因为四爷的话,家里的仅剩的男孩弘昀不必过去站着,她是女眷也不能抛头露面,所以从头到尾,她也只需要在这里坐着,以防万一,两下传话不顺造成问题而已。 她在几位‘妹妹’的身上头上都扫了一圈,先把直郡王福晋的事说了,然后说今天就要出殡,府上还有路祭,所以……汪妹妹,您要不要去把脸上的胭脂给洗了? 汪氏没听懂,不过她身边的耿氏听懂了。两人住一个院子的,耿氏先起来说要去方便,然后对汪氏说:“姐姐陪我一道去吧。”拉上她就走了,约一刻后回来,汪氏的脸上已经干净多了。 剩下的时间里,李薇就在问候宋氏的身体,夸下武氏这亲手绣的帕子精致,说汪氏气色好等中略过。 一路等到午膳时,还没听到直郡王府的消息。李薇叫玉瓶去提醒赵全保,实在不行就去直郡王府那边看看情况。这里,宋氏叫人把午膳摆上来了。 李薇眼看她们是不会走了,也能明白她们被留在府里的艰难之处。她能多给她们几分面子,她们在府里过得也能舒服些。 虽然这样有点鳄鱼眼泪的意思,可她也真不可能跟四爷说把她们都带到圆明园去。 午膳摆上来吓了她一跳! 内院、外院两个地方的膳房总管一起来磕头,说这一桌‘素斋’是他们费尽心血做出来的,希望侧福晋能满意。 李薇看着这摆满了一个大八仙桌,加两条长桌,听说茶房那里还有不少提盒没端上来,听玉瓶悄悄告诉她,至少有六七十道菜。 她知道主子们都去了圆明园,她还带上了刘太监,福晋走的时候却没带后院膳房的人,结果他们都被留下来了。所以……跟宋氏她们一样,两边膳房的人也是被‘冷落’许久了。 幸好她把宋氏她们都留下来了,不然叫她一个人吃这么一桌菜真是心理压力太大。 她也投桃报李,不等吃就先把桌上的菜挨个赏了下去,留在府里的人人都有份,打头的就是这两位被留下来的膳房总管。 外头,赵全保听到消息,自己上前提上两个提盒,再叫上一个人帮他提着,带着四个提盒去前院看‘哥们’去了。 他现在到了前头,得到的奉迎直逼当年的苏培盛。 还有个小太监要认给他当干儿子,一口一个干爹自己就喊起来了,还要跪下磕头,把赵全保笑得不轻,扶起他道:“行了,好儿子,爹认下你了。”结果坏了,这一个认上了,后头涌上来的人就更多了! 幸好去直郡王府的人回来了,赵全保喊着有差事,躲到远处听这人说完,眉头立刻就皱起来了。饭也不必吃了,干儿子也不能认了,辞过这些人就匆匆回到了东小院。 他先在外头喊来玉瓶,玉瓶再去跟李薇说,再然后李薇假口更衣出来,这才叫他进去回话。 在以前弘?S、弘昀和弘时都住过的东侧间里,她听赵全保说完也是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赵全保道:“主子,您快拿主意,那边棺材已经出门了,路祭的事……” 玉瓶也急,却不爱赵全保催她,道:“你闭嘴,这皇上都没发话,你叫主子怎么办?” 李薇只是一时犹豫,其实四爷跟她交待过的,但这里头的事太复杂了。就连四爷跟她说的时候也不怎么拿得准,还跟她说必不会到这个地步。 可是,皇上偏偏就是没有给直王福晋恩旨。 直王并没真的被问罪。皇上不喜欢这些关于皇家的‘丑事’叫天下知道,所以不管是太子还是直王,全都清楚不了糊涂了。 所以,前有直王大格格没了,直王福晋去世的时候,皇上若是对直郡王还有一份怜惜,他就会给直王福晋这个脸面。 近几年里,京里有身份、有脸面的人去世时没有恩旨的只有索额图,索家下葬都是虎头蛇尾,匆匆忙忙的。现在索相家是个什么下场?嫡出一脉全都死光了,下一代长起来还不知道要多少年呢。 她咬牙道:“不减,就这么祭。” 赵全保麻利的出去传话。玉瓶给她端了碗茶来,她捧着也不想喝。玉瓶问她:“主子,回去吗?”席上那边她不在,可没人敢吃啊。现在都跟罚坐似的。 李薇摇摇头:“你叫她们自便,我在这里等着。” 玉瓶出去传话,过一会儿回来说:“宋格格她们几个都告退了,说您有正事,等过一会儿再来给您请安。” 李薇:“替我谢过她们。把带来的东西给她们送过去。”回府一趟当然给她们带礼物了,这事就是她想不到,玉瓶她们也会提醒她的。 赵全保去了约有一刻钟,她却像等了几个时辰。 他跑着去跑着回来,一身衣服都汗湿了,道:“回主子,棺材过去了,是直郡王家的大阿哥出面答礼的。” “直郡王呢?”她问。以直郡王对福晋的感情,他不亲自送这一趟实在不正常。 赵全保还真不知道。 她也没再追问。因为皇上没下旨,连道口谕以表哀思都没有,所以这场葬礼也办得虎头蛇尾了。 路祭收的比她想像中的要快,下午六点前她就回了圆明园。 弘晖、弘?S和福晋已经回来了。她去见过福晋后,特地回到桃花坞把弘?S叫来问直郡王府的事。 桃花坞是四爷发话给她留着的。 弘?S刚换过衣服,头发上还有香的气味。 他的感受十分复杂。直王伯在他眼中就如一座高山,这么多年来甚至连阿玛都要比王伯矮一截的。半年前,阿玛在热河吉凶未卜,他也曾和弘晖一起去过直郡王府,王伯虽然没有直言阿玛不吉,但那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叫他们‘赶紧想想下面该怎么办’,‘你们也大了’云云。 可几乎就在顷刻之间,王伯就这么倒了,快得不可思议。 也弱得不可思议。 简直像纸糊的。 好像只是皇上的一个态度,一个眼色,王伯就倒地不起。 他复杂的说道:“王伯……到了快要出殡的时辰,还没见畅春园来人,王伯就在院子里冲着畅春园的方向跪下了,我们走的时候还没起来。” 晚上九点多,四爷才回来。 她以为他一直在直郡王府,听他说才知道后来又去了畅春园。 “皇上……真的那么生直郡王的气?”死者为大,他干嘛不宽容些呢?李薇有些怨皇上这么冷酷了。 四爷摇摇头:“不怪皇上,听说了直郡王家的事后,皇上就病了。”听说是突然急的,捂着心口就往下栽。幸好畅春园有太医跟着,当时就拿针给救回来了。 但直到现在,皇上还是躺着的。太医们根本不叫人去打扰皇上,别说这会儿是个郡王福晋出殡,换个郡王出殡,你敢再去刺激皇上一下?皇上有个好歹算谁的? 连在畅春园的大臣们也都是一个意思。 四爷到了畅春园也没见到皇上金面,等了两个多时辰,最后只好在外头给皇上磕了个头。他还特意回直郡王府给还跪着的直郡王说一声,皇上不是真的厌弃你了。 ……也不知道直郡王听进去没有。 一脑门的官司,他靠在榻上,素素坐在他身边给他揉太阳穴。 他闻到了素素身上的香味,突然感觉腹鸣如鼓。 他道:“有吃的吗?” 李薇条件反射的说:“煨着老鸭汤呢,给你下个面?炒盘芹菜?” “行。”四爷一个用力坐起来,道:“送上来吧。” 李薇:“……”还没做呢。 282、亲王 直郡王福晋的事就像快速刮过的一阵风,吹过就没动静了。 过了几日,更是连谈论的人都没有了。 李薇感叹,以前在书中看过到‘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感受也只是平平,但此时想起来却格外有感触。 她放下手里的针线,叹了声:“四九还没过呢……” 坐在下首的玉瓶先是没听明白,转个弯就懂了,这是在说直王福晋:“听赵全保说直郡王门前白幡已经取下了,不过还是用的白灯笼。”以前直王府门前多热闹啊,现在人人都避着那条路走了,真是…… 她也摇摇头,举着手上的一件狗狗的小斗篷展平,左右看看:“主子,这样做可以吗?” 李薇凑过来看:“行,就照这样做。” 百福和造化都老了,等到冬天它们身上的毛就不够保暖了。前两天她看到它们整天都靠在一起晒太阳,就想起来给它们做几身狗狗衣服。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四爷去盖郑家庄的房子了,那一片的民居都迁走了。皇上似乎是打算把太子一家都从毓庆宫迁出来,而且也是监视居住的状态。所以要连侍卫们的房子一起盖。 四爷却道,皇上这既是监视,也是保护。 “现在外头……想要太子命的人可不算少……”他道。 直王不是都倒了吗? 她记得喊得最响要杀太子的就是直王,他现在落到这个地步,不就是皇上的态度吗? “还有浑水摸鱼的人呢?”四爷冷笑,“杀一个太子能把直王也给一齐灭了,这种好买卖怎么会没人做?” 听得她浑身直发寒,连忙转口说起了耕织园新一茬的菜。 四爷也顺着她的话往下说:“既然你喜欢,那就再建一个菜圃园吧。” 想到就干,四爷圈了地方,画了图纸,然后把这事交给弘?S了。既然叫菜圃园,那就是纯种菜的地方。园子里的太监们都挺高兴的,活儿越多,越能显出他们的本事来。一时报名踊跃,都说自己家就是种地的,最会种菜了。 李薇也发现了,圆明园虽然是皇上赐的,大面上是不能改。但只要有一个好理由,能过得了皇上那一关就能改。 四爷特意为这事又写了个折子,说是之前进给皇上的菜都是他带着家里孩子自己种的,见皇上十分喜欢,就特意辟出个园子来专门给皇上种菜,等种好了进上给皇上尝尝。 皇上批了个‘好’字发下来。 …… 她总觉得皇上绝对当得起‘言简意赅’四个字。 皇上都‘好’了,他们当然就要全力以赴。弘?S带着两个弟弟天天耗在园子里,竟然不知不觉的把他们不吃青菜梗的毛病给纠正过来了。两个月后,亲眼看着第一茬小青菜收获了,弘时兴奋的给他的哈哈珠子和奶娘们一家送了一捆,还特意留出两捆来给李家送去。 等四爷晚上回来了,他在外面跑了两个月,但房子要盖好还早得很。皇上不知是不是怜惜太子,畅春园那边一天一个说法,今天说要挖个湖,后天又说这湖不能挖太深。 她听了就想这是怕太子一个想不开? 以前她觉得这都不可能,但经历过直郡王的事后,她也不能确定了。对这些曾经登上顶峰的人来说,真的能适应现在毫无希望的生活吗? 玉瓶进来道:“主子,汤熬好了。” 她点点头,叫她端进来。这两个月他天天在外头跑,她就叫白大夫隔上一旬过来给他请个脉。前几日就开了个补中益气的药方,说是饭前喝。 四爷换好衣服出来先看到这碗药汤,接过喝下,道:“这方子不错,这几日感觉没那么累了。” 膳桌也早就摆好了,她指着桌上的般烫青菜笑着说:“弘?S他们种出来的,弘时指名要给阿玛吃,这一盘是他亲自挑的菜,一棵棵坐在那里捡了一下午。” 他过来坐下,饶有兴趣的第一筷子就挟这盘,然后就着这一盘青菜吃了一碗的米。 完了说:“青菜配米饭也好吃,新种出来的菜透点甜。” “你喜欢就行。”她道。孩子们辛苦两个月,天天顶着大太阳去菜圃看,个个晒的都像非洲人。现在她都不敢给他们穿绿色的衣服了,更衬脸黑。 这会儿灯下看四爷,好像也有点黑过头了。 他道:“你盯着我看什么?” 她道:“我看你是不是又瘦了。” 四爷反射道:“我不吃夜宵了。” 两人都愣了,他突然笑道:“天天被你追着补身,最怕你说我又瘦了。” “关心你还不领情……”她白了他一眼。 “领情,怎么会不领情?”他坐过来扶着她的肩摇了摇,“素素对爷这么好,爷都记着的。” 说着看到她手上拿的狗衣,他是一眼就看出来了,哦道:“应该,应该。百福和造化现在都瘦了不少,天冷了肯定受不了。” 然后又自言自语:“干脆把它们的狗屋挪到屋里来吧,找个有炕的厢房,平时也能晒到太阳。” 他对狗倒是真好。 想到就做的四爷叫来苏培盛吩咐了,转头看到她的眼神,笑着对她说:“怎么跟百福馋骨头似的盯着爷?” 因为她在想,是不是他身边的人投生成狗更享福。 等他写完字回来准备睡觉了,不知为什么又对她说:“爷想着在屋里给你挖个池子,再引一道温泉进来,这样你想游水也不必掂记庄子上那个了。” 庄子上的游泳池挖好后她就没去过,到现在连是什么样都没见过。 “怎么突然想起弄这个?”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别弄了,太麻烦。再说游泳也是夏天的事。”这都快下雪了。 四爷笑道:“不费事。畅春园就有泉眼,引一注过来不难。”说着就把她搂到怀里,轻轻叹道:“爷总想着对你好点,可这几年先是忙,带你去趟热河又出了事。你想玩玩水,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趁着这会儿爷修郑家庄,一应东西都是齐全的,正好给你修一个。” 说到最后,他在她脸上亲了口:“到时爷和素素一块去。” “你也会游戏?”她好奇的看着他,怎么想他在宫里时被嬷嬷和太监总管们管手管脚,怎么学的游泳? 四爷神情复杂的说:“……皇阿玛叫人教我们的。听说南人多会水,所以当年先帝就叫他们要会水,等我们大了,皇阿玛也要我们会水。不但我们,公主们也都要会。” 说起康熙,两人都沉默了。 她有时觉得康熙太残忍,有时又替他难过。坐在那个位置上,真的不能有人的感情吗? 她看着四爷…… 今年的颁金节是在畅春园办的,她和四爷又是分两边走。他去畅春园给皇上磕头,她进宫给德妃磕头。 紫禁城里没了皇上,好像就空了一大半。连屋子都透着一股空荡荡的感觉。 可永和宫里,她发现德妃居然胖了一点,气色也比往年好。 和她相比,小妃嫔们就显得‘正常’多了。衣服和首饰都黯淡得很,有几个站在前头眼熟的,都是往前常来永和宫请安的,身上的衣服看着都像是以前的旧衣。 虽是旧衣,但依旧保存得很好。 德妃没来前,她站在那里听到小妃嫔们说话。 …… “你这衣服放了有几年了吧?” “别提了,箱子都翻遍了,就这件上没虫眼,颜色还算鲜亮。” “内务府今年送来的都是些破烂。” “反正皇上不在,咱们打扮起来也没人看呗?” …… 过了会儿,等德妃出来,小妃嫔们连忙涌上去行礼磕头。德妃笑意盈盈的,还叫起几个近前来说话。 她看到她们身上的衣服,笑着说:“我那里倒有几件是我年轻时做的,现在已经不穿了。一会儿叫你方姑姑领着你们都去挑几件。” 小妃嫔们一阵欢呼,纷纷给德妃说吉祥话,奉承得德妃笑得都合不上嘴。 等见了她们这些儿媳妇和孙子、孙女,她笑得就更开心了,对弘?S几个说:“今天玩的都算我的。”一边的宫女早早的捧出两大匣子新钱和金豆子。 现在各府的孩子们都长起来了,以前四爷一家独大,现在每家都有五六个,只是孩子们就乌泱乌泱一大群。男孩和女孩也分开了,不然一个屋子里放不下。 这么一大群孩子齐刷刷给德妃跪下,喜得德妃直说:“多子多福,看到这么多孩子比吃仙丹还高兴啊。” 过完颁金节,年前又出了一件喜事。 四爷晋封雍亲王。 自从他掌镶白旗以来
相关推荐: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呐,老师(肉)
被恶魔一见钟情的种种下场
邻家少妇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先婚后爱
生化之我是丧尸
可以钓我吗
大风水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