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拒不复婚:前夫,滚远点! > 第168章

第168章

楚。四爷赏李家这个爵位,最大的可能就是想让她能常常见到家人。 这样,她对马佳氏的盘算就可以省了。不必掂记着又拉又打那一套了,她可以照平常跟她相处,就跟以前一样就可以了。 她捂住心口,好像突然得了心脏病,胸膛里的心脏都要造反了。 马佳氏说:“……主子不用担心,爵爷都安排好了,家里的几位爷也都懂事得很。家里是打算着李大爷就在家时守着,二爷是打算经傅先生举荐,补个出身,出来当差了。” 这个傅先生就是指傅敏了。李苍以前就替四爷办过两次差,听四爷说好像当时就想让李苍出来做事,不过当时是李薇给推了。 现在却已经由不得李家了。李文璧受了这个爵位,李家必须要赶紧立起来。 她的几个弟弟只怕是都要出仕了。 晚上见到四爷,两人吃过饭抄过经坐在灯下读书时(他看修仙,她看戏本子),她犹豫着还是决定给他谢个恩。 她放下书走到他身边,四爷放下书询问的看她。她深呼吸端正态度,严肃认真的福下去,被他伸手一托:“这是怎么了?” 她把今天马佳氏出宫去李家的事一说,四爷就笑了,把她往怀里一带:“这值什么?你家多了这个爵位,递牌子进宫就方便了。” 果然是这样,她就猜是这样。 可在四爷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在李家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等于是把李家从平民阶层一路给拔擢到了贵族。 贵族是那么好当的吗?李家现在有了身份,可真正能成为贵族,没有几代的沉积是做不到的。何况中国的贵族更新换代一向快。先帝时红透半边天的佟家,现在在哪里呢? 后宫里已经见不着他们家的人了。 ……不过听说佟家好像打算下次选秀再把佟家的女孩给送进宫来。东六宫的佟皇贵妃已经把身边的嬷嬷给赏下去了,名单都报到她这里来了。 送姑娘进宫博得圣宠,是一道特别便捷的通天路。 佟家如此,李家现在也是如此。 李薇更深的感受到皇权带来的魔力。李家有她,至少可保三世富贵。这种吸引力对别人一也一样适用。 四爷亲亲她的额角,看她刚才就一直皱着眉发呆,不知在想什么。 “怎么不说话?”他问。 李薇小声的把刚才想的都说了。坦白是其一,另一面就是小小的醋一下,给四爷提个醒,您现在就像唐僧肉,好多女妖精都扑上来了。 四爷一下子就笑了:“还以为你在想什么?佟家那姑娘朕不能收,她也是先帝的表妹,跟东六宫的皇贵妃是姐妹俩。朕只能给她指个好人家。” “至于选秀……”他想了想,觉得也是时候了。 第二天就是大朝,四爷当着众臣的面怀念了一番先帝,然后就说先帝刚刚离世,朕实在无心欢乐。秀女大挑就等到二十七个月后再举行,上一次选秀留牌子的秀女都可由各家自行聘嫁。 朝上的大臣们自然是山呼万岁,赞美四爷孝顺。 四爷继续说,为了给先帝祈福,宫中会放出很多宫女、嬷嬷,让他们能提前出宫,回家跟家人团聚。 大臣们再赞,万岁圣明,万岁仁慈,万岁宽厚等等。 四爷接着又感叹了番先帝的英明,重点在后期时先帝的种种沉痛,说先帝曾数度在他面前落泪,惋惜理亲王与直郡王两个他最骄傲,最心爱的儿子。 大臣们摸不清路数,都闭嘴听皇上一人说。 四爷跟着大骂索额图和纳兰明珠,这两个在康熙末年都没落着好。说都是他们蛊惑理亲王与直郡王,为一已私欲离间天家父子之情,真是可恨,可恶,可憎。 大臣们仿佛有点明白了,这是说先帝、理亲王、直郡王都没错,错的都是隆科多和纳兰明珠。 四爷骂完长叹:“众卿皆有子,朕亦有数子,不忍他们被奸臣利用摆布,受人欺蒙。” 大臣们瞬间都提起了心。 四爷扫过寂静无声的殿内,殿下的所有人全都规矩的低着头,但他知道,他们全都竖着耳朵,生怕漏听了一句。 “朕,有生之年不立储君。继位新君的诏书就放在乾清宫内。待朕百年,你们去乾清宫取来诏书,拥立新君登基就是。” 大殿中只有他一人的声音在回响。 话音落下,殿中的人竟然一时无法回神。数息后才有人扑通一声跪下,其他人也纷纷下跪,拼命磕头。 张廷玉大声喝道:“万岁圣明!” 这下,舌头像是被剪了的众位大臣才都纷纷跟着喊:“万岁圣明!!” 四爷盯着殿里的人,每个被他的目光扫到的人都会赶紧喊:“万岁圣明!”也有人连忙低下头,避开他的视线。 他心中冷笑。 老八他们几个不死心的,想拿立太子的事来逼朕。 朕就让你们的盘算落空。 翊坤宫里,常青捧着个托盘,上面是两个牌子和礼单。 “主子,这是淳郡王家的求见的牌子。”他道。 “淳郡王?”李薇拿起礼单看,上面写着淳郡王妃纳喇氏,侧妃纳喇氏求见翊坤宫贵妃金安。 常青解释道:“七贝勒才晋为淳郡王,大概是想进宫谢恩的。” 七爷,晋淳郡王了? 326、君心 李薇准了淳郡王府的请见,让他们后日辰时初刻就进来。 宫里见人有规矩,后宫女子要备着侍候皇上,见人一般都是早上。中午亲近的可以留饭,不亲近的见完就让回去了。 说起淳郡王,李薇就陷入了沉思中。 四爷登基后亲兄弟里封的实在不多。一个是纯亲王允祚,四爷早年夭折的亲兄弟,到现在还时常怀念的‘六弟’。 李薇觉得十四贝子要是能有纯亲王三分之一的荣宠,只怕睡着都要笑醒的。 第二个就是怡亲王允祥,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第三个就是尴尬的十四贝子。 余下一个都没加封。倒是不相干的人封了一大堆,宗室里受封的都数不出来几个,大半都是已经归西的。 四爷封死人比封活人爽快。 外人倒没说四爷吝啬,说他寡恩。这还是四爷给她学的,一边学一边冷笑。李薇真的很想劈开某些人的脑袋看看,他们难道以为说两句寡恩,四爷就会‘醒悟’过来大肆封恩?开玩笑!真这么做了,那该是多没用,多没威严的皇帝啊。 反正不会是四爷。 八爷、九爷这等身份敏感得倒罢,像五爷、七爷这类标准的骑墙派,四爷也是铁面无私的忽略了。明明以前他们的关系也都不错,只是后来大家都独善其身,跟兄弟们的交往都少了。四爷也是这样。 现在七贝勒被封淳郡王,李薇特别想用后世的一个政治词来形容:破冰。 四爷这是对兄弟们的态度发生转变了吗? 这么想的人绝不止她一个。 李薇打听清楚淳郡王是昨天封的,今天淳郡王要入宫谢恩,四爷恩准其去东六宫给成太妃请安。 她让玉瓶准备给成太妃的贺礼。 玉瓶问:“主子,咱们什么时候去见成太妃?” 今天成太妃见儿子,东六宫的人肯定也要去贺成太妃。她道:“咱们明天去。”说完顿了下,让玉瓶去打听下长春宫的动静。 等玉瓶回来,她就知道皇后已经让人把贺礼给成太妃送去了,说是改日再亲自去给成太妃道喜。 “那主子,咱们要不要也把贺礼给先送去?”玉瓶问。 李薇也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决定明天过去时再送礼。这么紧跟皇后的脚步,总有种憋着较劲的感觉。万岁昨天大朝时说了不立太子,西六宫已经小小的沸腾一回了。此时情势越火热,她越需要降温。不然烧穿锅底,她可没有皇后扛烧。 史上可是只有奸妃,不见奸后。 她这边一门心思的降温,淳郡王府的请见牌子却做不得假。第二天,她去东六宫时,就在宁寿宫从太后这里听到了。 去东六宫不可能过宁寿宫而不入,所以她是先进宁寿宫,跟太后说过要去见成太妃后才能拐去延禧宫。成太妃原本住延禧宫东配殿,她跟静太妃一起被尊为太妃后,静太妃道自己年资浅薄,人也年轻不懂事,请成太妃住了主殿,她仍居西配殿。 太后就道:“对了,一会儿你去延禧宫走一趟。昨天淳郡王过来,成太妃跟儿子说话有件事忘了交待,正想托给你呢。你就受累替她跑一趟。” 李薇连忙应下了,太后跟着解释:“本来昨天皇后遣人过来,我让成太妃交给皇后也是一样。成太妃道皇后日理万机,不好拿这种小事麻烦她。我一想也是,就让她找你了。听说以前在外头时,你跟淳郡王府上的侧妃交好。既然有交情,这进了宫也不必疏远了,照样走动起来才是。” 李薇品着这话有话,一时想不通,那就干脆回去再慢慢想。 她应道:“儿臣明白,皇额娘放心。” 紫禁城换了主人,东六宫的太妃们如今出宫不易,连叫身边人出去走一趟都难了。太后自己也从不做居中传话的事,也就成太妃能让她开这一句口。要不之前宜太妃他们也不至于因为一两个月见不着儿子在折腾了。 以前见不着,那是消息灵通,两下里都知道没事。现在太妃们在宫里就是瞎子聋子,外面的郡王贝勒们也不知道宫里的情景。 李薇到了延禧宫,成太妃亲自请她坐到上首,两人推让半天,才换到一边的卧榻上分主宾坐下。 送上贺礼后,成太妃没有浪费时间就跟李薇说了。昨天淳郡王进来说已经在府里给她准备好了院子,也准备给万岁上折子,时机合适就接成太妃出来。 成太妃见着儿子太高兴了,一时让他给说晕了头。等淳郡王走后仔细一想,怕儿子冲得太急、太快,反而把事情给办坏了,就想赶紧给他递个话,说她不着急出去,宫里有太后照顾着,比以前过得还舒服自在呢。 当然,她的话说得漂亮得多,道‘舍不得太后,想再陪太后多住几日,院子收拾好了也不着急,她不过是一个太妃,不必住太好的院子,住了也不能安心。淳郡王深受皇恩,当下最重要的不是接额娘出去,而是想着怎么报效皇恩’。 李薇静静的听着,笑道:“娘娘不必忧心,明天淳郡王侧妃要来看我,到时我一定告诉她,让她好好的劝劝淳郡王。” 成太妃看着是小松一口气,叹道:“不是我说话哄他。我在这宫里住了一辈子了,前半辈子多亏太后关照,没受什么磋磨。太后也时时私下补贴我。虽说瞧见别人风光也时常心中酸涩,但想想这人各有命,羡慕不来。” 成太妃这话算得上是知心话了。李薇知道这是成太妃在向她示好,就亲手给成太妃换了杯茶,摆出了小辈听长辈教诲的姿态。 成太妃道:“如今这东六宫里,以前过得比我好的,现在都不如我了。有时瞧瞧她们,我都觉得这老天爷是公平的,以前少我的,现在都补给我了。” 李薇还在品,成太妃语重心长的叹了句:“这人,最要紧的是惜福啊。” 看着成太妃难掩担忧的望着她,李薇此时才明白成太妃这是真心实意的劝她。 四爷说的不立太子的话,让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不想立弘晖才拿这话搪塞。因为如果要立弘晖,朝中是肯定不会有人反对的。顺理成章的事,四爷完全不必藏着掖着。 而如果要立弘晖以外的阿哥,弘晖未见劣迹和失德之处,弘?S等人也没有超凡脱俗之处能盖过弘晖。所以,皇上不可能越过大阿哥立下面的阿哥为太子,也不能在刚登基的时候就独断专行,让朝中人心不稳,所以只好使出拖字诀。 在外人看,这一切都是她在背后捣鬼。 李薇不能跟每一个人去分辩,只好认下成太妃的‘良言’,告退回了翊坤宫。 她心知肚明,四爷绝没有想把弘晖给撇开的意思。相反,他一直在担心弘晖被人利用。 “现在就在折腾太子,他们想干什么?” “打量着先帝那时还没闹够?打算再闹一场?” 四爷在她面前抱怨了不止一次。他认为一旦早立太子,就会重蹈康熙朝的覆辙。康熙朝已经证明了,立一个太子,并不意味着剩下的皇阿哥就心甘情愿的伏首了。 废太子那是襁褓中的太子,就这都没挡住底下兄弟们的觊觎。 但四爷不认为这是先帝的错,他就认为是臣子们早早的站队,为了私欲才让先帝对太子疑心,又挑动兄弟不合,最终才酿成憾事。 所以,为了保护他的儿子们,他想把朝堂和阿哥们彻底的隔开。就像把阿哥们放在玻璃罐里养,让他们照他的期待那样成长,或为明君,或为贤王。 总之,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 因为这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他希望他的儿子们不要早早的就分出个三六九等,要加深他们的兄弟之情。日后一个登基,其他的应该尽心辅佐。 所以,为了让弘晖这些天感觉能好一点,四爷几乎是天天等他一下课就把他接到养心殿,父子一同用膳,亲自给弘晖看功课,以昭示对他的荣宠。 像从昨天到今天,养心殿已经赏了弘晖七次东西了。都是四爷写着字,说这纸好、墨好,赏。苏培盛就带着人带着东西浩浩荡荡的去尚书房颁赏。用着膳,说这菜好,赏。苏培盛再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去西五所。 李薇去一趟东六宫,回到翊坤宫后,赵全保就过来说中午万岁跟大阿哥用膳,让贵妃自己用,也可以叫弘?S几人过来相陪。 李薇嫌麻烦。弘?S他们下午去上骑射课,从西五所出去路近得多。叫到翊坤宫来,中午他们就要少睡至少一刻钟。 “不用了,咱们自己用吧。”她道,换过衣服就把额尔赫和弘?`叫过来,问问他们上午都干什么了? 跟女儿和儿子说一会儿话,就到午膳时了。菜刚摆上来,苏培盛过来送菜了,四爷赏的。 苏培盛道:“万岁吃着这两味儿好,特地叫奴才给贵主儿送来。” 身后的人赶紧就送上来了。侍膳太监(她这里也有了)接过来,先挟到小碟子里尝过了才放到她面前。还要再把几道菜给挪个位置,好把皇上赏的放在最前。 两道菜,一道油焖春笋,一道清炒三丝,绿豆芽、豆腐皮丝,鸡蛋丝。因为万岁还在守孝,御膳房做菜都是素菜荤做。 李薇今天点的就有一道红烧豆腐干,红烧后豆腐干吃着像肉。 菜端上来还是烫的,她还真把这两道菜就着米饭给吃完了。而苏培盛在一旁一直没走,她问他就说‘万岁让奴才看贵主儿喜欢不喜欢’。看她吃完了,这奴才还高兴得笑眯了眼呢。 养心殿里,四爷跟弘晖用膳就简单多了。父子两人各自面前一碗米,一个小碟子。侍膳太监帮他们挟菜,默默吃完。四爷就让弘晖回去休息了,嘱咐他:“下午出去骑马时,不要冲得太快,让你的侍卫们都跟着。” 皇阿玛的贴心嘱咐,让弘晖的心一阵冷,一阵热。皇阿玛到底是怎么想的? 他真的不明白啊。 皇阿玛进宫后,迫不及待的就把贵妃给接了进去,却把皇额娘给留在府里。最后连嫔和贵人都进宫了,府里只剩下了皇额娘一个人。 封了皇额娘家一等公,也封了贵妃家轻车都尉。 如果皇阿玛真的不想立他当太子,他就死心做个贤王也罢了。可又为什么好像还是十分宠爱他?衣食住行,样样关心,时时赏赐? 这是皇阿玛的御下之道吗?就像先帝当年对待直王伯和理亲王一样,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皇阿玛……你到底想让儿臣怎么做呢? 回到西五所后,弘晖身心俱疲。往日这个时辰回来,他都不歇午觉,看一会儿书就去上下午的骑射课了。 可今天,太监们要引他去书房,他却摆手道:“铺床,我睡一会儿。” 太监们赶紧替他铺床熏香,侍候他洗漱后躺下。 头刚挨着枕头,浓浓的疲惫就涌上来,好像整个人都要陷下去一样。可是身体再累,却怎么都睡不着。他闭眼躺了一会儿,人却越来越清醒。 一直躺到未时二刻,太监小心翼翼的在床前唤他:“大阿哥?该起了。” “嗯。”他睁开眼睛,只觉得比不睡还要累。 起身穿衣,身体还像躺在床上一样沉重。“拿鼻烟来。”他道。 嗅了鼻烟,痛快的打了几个喷嚏,才觉得沉重的脑袋清醒点了。太监收起鼻烟担心的看着他:“大阿哥,要不要叫太医来看看?” “不用。”他道,深呼吸几次:“走吧。” ――他此时绝不能倒。绝不能露出丝毫的怯态。要更加精神的出现在人前,不能让人以为他对皇阿玛不立太子的事心怀不满。 弘晖仰首挺胸的走出院子,见着弘晟就立刻露出了笑。 “走,今天非再赢你一回不可。” “别小瞧人,把你的马借我骑,看爷爷赢得你掉裤子!” 养心殿里,四爷问苏培盛,得知素素把两道菜都吃了,就笑着说:“一见这两道菜就知道合她的胃口。” 又问中午是谁陪贵妃一道用的,苏培盛说了后,他哦了声,道:“素素大概是怕扰了弘?S他们的午觉,又觉得翊坤宫离得远了点,耽误孩子们的事。” 跟着,他问永寿宫修得如何了?从年前到现在也修了快半年了。 苏培盛奉命去看过几次,此时就道:“已经差不多了,只是营造司的人不敢马虎,正说还要再验一次才敢上呈御览。” 趁着张廷玉、鄂尔泰他们还没来,四爷正好有闲心聊天,就跟苏培盛细细询问永寿宫的修葺情况。苏培盛早知万岁的性子,当时去看的时候边边角角都问得清清楚楚,此时说来也是条理分明。 直到殿外太监报张廷玉到了,四爷才意犹未尽的暂告一个段落。一边的苏培盛早被问出了满头汗,背上的衣服也湿透了。 四爷让他去翊坤宫给贵妃说这个好消息,商量下几日往永寿宫搬,还有宫里的陈设如何摆放等等。 苏培盛退下后,长长的呼了一口气。 张德胜殷勤上前:“师傅,小的陪您过去?” “先等等。”苏培盛抹了把汗,“先让我缓缓气……”说罢,蹒跚的往茶房走去。张德胜见他这副丢了半拉魂的样子,扶着问:“师傅,您这是累着了?” 晚上,四爷一见李薇就忍不住说起了永寿宫。 “让他们给你再烧一窑新的瓷器,朕画了几个赏瓶,做出来给你摆,朕这里也放一套。”他让人把图纸拿来给她看。 图纸是他亲自画的,全都是工笔,画得极为细腻美丽。 他画的赏瓶是就是她常说的大肚子细颈瓶,尺寸不一,有大有小。上面有团花,八仙,婴戏图,百花穿蝶等等。 她最喜欢的是一个上面是缠枝花的,那花一看就是素馨。 四爷见她看着这一张移不开眼,笑道:“你喜欢这个?朕让他们烧了一套,大小都有。回头都给你。” 说起永寿宫的摆设,他让人抬来不少书画给她摆。苏培盛带着人把画一幅幅展开,四爷就在一旁点评。 李薇却看中了明代仇英画的汉宫春晓。 因为永寿宫的建筑风格,四爷让人送来的也都是明代大家的书画,全是私库里收着的。汉宫春晓是一幅长卷,画得十分精致,是写实风的。 李薇一眼就看中了,不由得起身上前去赏。 四爷挑的都是明代张宏的《青山绿水图》一般的山水画,大气磅礴。一看她对《汉宫春晓》着迷,愣了下恍然道:“对了,朕忘了,你当会喜欢这样的。”然后就让人把张宏的收起来,找出几幅宋代吴元瑜的花鸟,果然李薇又是一见钟情。 四爷笑了,这下他可知道该给永寿宫挑些什么样的书画去挂了。 他把她拉回来,让人把这些收起抬走,问她午膳用得可好?又说不用担心弘?S他们下午上课的事,想叫过来看看就看看。 “他们小孩子才应该多走多动,你这虽然是心疼他们,但也太娇惯了。”话说不到一会儿,他就开始给她上课,大谈特谈男孩们该如何教育,要放开,要放手,要大胆让他们去试。 李薇早就习惯了,这两天他都这样。 他一边说,她就在旁边听着,时不时的嗯两声,再严肃认真的点个头,他就能自顾自的继续发挥下去了。 其实,她觉得四爷这是紧张的。 他对朝上的事并不怎么担心,毕竟是皇帝了,对待以前的兄弟和臣子们,他都能游刃有余。但对待孩子们,他却开始拿不准了。 轻不是,重不是。宽不是,严也不是。他左右为难,自己说一会儿就能把自己给驳倒了。 从晚上发散到两人上床睡觉,他还在大谈特谈对弘晖、弘?S、弘昀和弘时,还有弘?`的教育设想。 他道:“弘晖和弘?S的年纪也差不多了,你说是不是应该给他们封个贝勒?” 李薇没反应,果然他下一刻就摇头:“还是再等等看,等他们该出宫建府时才封,那时也能风光点。” 她还是没反应,因为他跟着又改主意了:“出宫也不必着急。等两年后先给他们大婚。” 她继续沉默,他想了想,又道:“大婚……还是再看看吧。” 嫡妻十分重要,弘晖的妻族当时选的时候未免不够慎重,只是……那也算是先帝指婚,现在改是不能改了。不如拖几年,先让人去教导一番。 弘?S的福晋就能好好选了。只是三年后再开选秀,秀女们盯得多是后宫,只怕好的秀女不易得…… 他左右思量拿不定主意,拍拍怀里的人问她:“你想给弘?S挑个什么样的福晋?” 李薇都快睡着了,被他拍醒后也不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前因后果在哪里,只好祭出万能句:“我听您的。” 四爷就笑,道:“你想要个什么样的犯媳妇,总要跟朕说吧?” “对弘?S好的。爱弘?S的。”她道,反正是在帐子里,爱啊什么的说了也不犯忌讳。 四爷笑,笑完摇头说:“这不行。嫡妻贵重,不能挑个私心重的。”说着他还看着她笑,轻声道:“要是挑个你这样的,把弘?S管得死死的,他看别的女人一眼就要吃醋,那可不行。” 李薇一下子坐了起来,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要求夫妻忠诚在这个世界就是小三标配?嫡妻要求这个不是更应该吗? 四爷以为她生气了,赶紧把她拉下来道:“别急,小心冻着了。” “都四月了,冻不着。”她还没探寻过四爷在这方面的标准,小声问:“爷,您的意思是说……嫡妻要挑个大度不嫉妒的?” 四爷含笑道:“这是自然。”然后跟她讲道理,“嫡妻要管理后宅,私心是最不能要的。就比如你与皇后,你当了皇后,与朕相得后,一面是深情,一面又有威重,那这后宫岂不是都让你攥在手心里了?” “到那时,朕如何能放心?”他叹了两声,道:“这话以前不能跟你说,现在告诉你,你才能明白。” 李薇有点傻傻的,她多少明白了。比如她现在不是皇后,虽然对四爷的感情有把握,可他要是选秀还是现在就去宠幸宫嫔,她就不可能光明正大的跟他说不行,只能醋一醋,酸一酸,还不敢过分了让他讨厌。 可……可就像她第一次在课本上读到警察与军队其实是国家暴力机关一样,三观像是被刷新了。 四爷看她容色大变,人都像是傻了,心疼的也坐起来,把她搂到怀里抱着轻轻说:“朕只是跟你说,给弘?S挑媳妇的事。你不要多想,朕待你如何,你还不知道吗?想多了可就伤朕的心了。” 她的心也被伤了啊。 她握住他的手让他去摸她的心口,看着四爷问:“爷,我真的不能嫉妒吗?不能……不能占着你吗?” 四爷苦笑,就知道她想左了,轻叹道:“你还没有占着朕吗?” 他抱着她,拿被子把两人裹住。 好像她与四爷在此时成了一个人,床帐拉起就是个小小的世界。 “你占着朕,朕也愿意让你占着。”他贴着她的耳朵说,“所以,朕才跟你说真心话啊。” 她整个人都像是从冰冷的室外泡到了温热的洗澡水里,慢慢的回暖了。 她缩到他怀里,抱着他的腰,贴着他的胸膛。 四爷慢慢的说:“你啊,把朕的心都给占完了才来问朕肯不肯让你占,真是没良心啊。” 327、荷包 四爷后来又解释了好久,大意就是他宠爱她,那是因为熟知她的品性,因为她是个好人,是个品德高尚(……),为人本真,一心一意为他的人,所以他才能放心的宠爱。 而挑选嫡妻,不可能一朝一夕就看清人品,也要防着万一此人心眼不正,纳进来了才发现不容人就糟了。 侧室格格等不容人,影响不大,嫡妻不容人,影响就大了。 比如郭络罗氏。 四爷冷笑:“老八这是还糊涂着呢,他那福晋可不是什么好东西。良妃去之前听说连她的面都不想见。” 他搬进紫禁城后,一些藏在宫闱深处的秘事就漏出来了。至少瞒谁也不会瞒他这个主人。 李薇还是头一次听说,她比起他来,消息灵通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据四爷说,郭络罗氏对良妃十分不敬,好像还带着点看不起。 “她有什么资格看不起服侍先帝的妃嫔?就算良太妃不是老八的额娘,就算只是先帝宫里的一个贵人,她都要乖乖的把头给低下去!” 四爷说起这个是带了真火的。 于是他们接来下就跑题八百里的聊起了八爷的杯具人生,关于他福晋当面一套,背里一套,气死良太妃的事(他说的)。 以郭络罗氏为反例,他好像还不想给弘?S娶一个对家族感情太深的(她总觉得这是说长春宫),要公正,大度,把女四书刻到骨子里的好福晋。 可李薇不觉得这样的福晋好,或许是她太天真,但她确实希望弘?S跟福晋之间能有一分真情在。不要像四爷和长春宫如今这样形同陌路。 这个世界对女人更严苛。四爷跟长春宫不谐,还有她这个选择。可以说所有四爷能接触到的女子,都会全身心的对他奉献一切。 没了她,当然还会有别人。 四爷的情话虽美,但男人能说得白日见鬼,女人蠢在无怨无悔。 她现在就蠢得冒泡了。四爷容她占一刻,她就占一刻,容她占一天,她就占一天。她会占到他不再让她占为止。 到那时怎么办再说。明日愁来明日忧嘛。 四爷考虑的是弘?S福晋的职能,他要求的是弘?S福晋的实用性。她却希望能在实用性和观赏性中寻找一个平衡。 既能叫弘?S心仪,又能让四爷放心点头的,就是弘?S的好福晋。 ……不过想得太美。 她又没开天眼,看不出未来弘?S会喜欢什么样的。 说起来,现在弘晖和弘?S身边都没安排通房丫头。四爷登基前他们一人两个,弘晖有了两年后,弘?S才有。不过先帝一驾崩,四爷跟着进了宫,等她进宫前就已经传话把那弘?S的两个丫头给送出府去。在家里放两年后就给她们安排人家嫁人。 弘晖那两个估计也是一样。 她也问过弘?S更喜欢两个丫头中的那一个,她们走时,弘?S都特意赏了银子。但却不肯跟她说更喜欢哪一个,问起来都是‘儿子觉得都还好,还算规矩懂事,不吵闹’。 李薇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弘?S还没开窍。在他的心中两个丫头只要不给他找事,不麻烦就很好了。就跟初高中的小恋人一样,新游戏都比女朋友吸引人。 这让她觉得当年她已经想像怎么跟四爷的后宫相处,脑补出荡气回肠、虐恋情深、你爱我但我爱她等等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炼爱(np 骨科)   有只按摩师   朝朝暮暮   永乐町69号(H)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邻家少妇   试婚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