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呢最近熬夜,又因为先帝是在盛夏崩的,四爷顶着暑热干活儿,有‘暑湿’,然后至胆胃郁热。再问四爷最近早起时有没有口苦?是不是到了饭点都不饿?过后也不想吃。 李薇马上想起他最近起床时漱口总会多漱一会儿,还有,不是她提用膳,他回来了也很少说要什么东西吃。 四爷听了确实有道理,又见旁边素素的眼睛瞪得铜铃一样大,清了清喉咙,悄悄拍了拍她的手让她别生气。 “朕是有些口苦……黄太医开方子吧。”他道。 等黄升去外头开方了,他转头对李薇笑:“不生气啊,朕没感觉有什么,一点都不难受。这不是开方子了吗?吃两剂药就好了。” 能对他发火吗?能说你怎么能这么不爱惜身体吗? 不能。李薇默念柔能克刚一百遍,深呼吸温柔道:“万爷……胤?G,我知道你忙,这千头万绪的,你的脾气还是要做就做到最好,凡事都要尽善尽美。” 四爷就点头,这话说到他心坎里了。他就是想做得特别好,好到叫所有人一看就没了话。 “要不这么着,咱们每天都来列个表。叫行事历。详细到每一刻钟,然后按轻重缓急排个序。”李薇给他学,反正现代电视里总裁秘书都会特牛x的来一句:对不起您没有预约。然后主角再更牛x上前打脸:叫你们总裁亲自出来跟我说! 重要的是,有行事历,她就先把什么时辰吃饭给他定好,到点就叫太监去提醒。 可别小看这太监。进了养心殿她才知道,在府里是他一人独大,进宫后规矩可就多了。额尔赫和弘?S都说太监和嬷嬷都能管得着他们,特别是进宫后内务府新派来的嬷嬷和太监,个顶个的牛气,挂嘴边的就是‘格格/阿哥,您应该如何如何’,孩子们不应,他们会继续叨叨。 弘时被管得最多,李薇听了后觉得还算有道理。比如不能只吃肉,不能只盯着一道菜吃等等。有效遏制了他的挑食。 总之,他们就是有这个底气去管主子。 四爷现在是太兴奋在抽疯,等他缓过劲来就会好了。而且只要养成习惯,他就会不自觉的去遵守。 李薇继续给他说这行事历多好多方便,比如要开一个会,先定好议题,规定好开多长时间,比如半个时辰。参加会议的人有某几人需要发言,每人发言五分钟,两分钟说下他的论点,两分钟解释他是怎么想的,证实他的论点是有根据的,剩下一分钟由大家提问挑刺。 四爷听着听着眼睛就发亮了! 他就喜欢这么清楚明白的方法! “好,好。”他一个劲的赞道。 “好吧?”李薇然后说,“咱们再把时间都算清楚,你什么时候吃饭啊,什么时候休息啊,什么时辰睡觉啊,等等。” 四爷哑然,跟着就笑了,道:“你绕这么一大圈,还是为了这个啊。” 不为这个我为什么啊? 反正这主意好,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她就不信他能憋得住。而且不但他用,他还会让身边的人也用。 黄太医开过方子,四爷看过后点了头,就照方抓药去了。他也不歇午觉了,起来就叫苏培盛拿纸笔,在炕桌上开始列行事历。 李薇想说这行事历都是秘书安排的,不过想他现在正在兴头上,让他玩吧。 四爷排过行事历(写了两张纸),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前殿了。到六点他在前头用膳,还叫苏培盛回来跟她说‘朕在前头用了,照行事历上的时辰用的。你也用吧。’。 李薇问过黄太医,叫苏培盛带过去一罐皮蛋瘦肉粥。皮蛋是碱性的,猪瘦肉增胃汁,正合他现在用。 虽然这位一惯不喜欢在大米粥里乱放东西。每年的腊八粥都是只肯吃一口的。 她本来想等他回来用,她陪他一块吃。现在只好叫苏培盛带过去了,发愁要是今天不吃,明天给他做皮蛋拌面,来个清炒瘦肉丝?黄瓜炒肉丝?芹菜炒肉丝?肉丝面? 苏培盛出去一趟回来还带回一罐粥,四爷放下筷子道:“盛上来一碗。”他知道这一定是素素给的。想必是以为他会回去吃。 苏培盛看过是什么粥,盛的时候就刻意只盛了一碗七分满。 结果四爷接过去,虽然皱眉还是喝完了。喝完道:“再盛一碗。” 他连喝三碗,跟喝药似的,喝完才继续拿起筷子吃饭。只是碗再小,三碗粥还是极占地方的。他又是习惯养身只吃七、八分饱的。等他放下筷子,殿内一起用膳的顾俨等人也都赶紧放筷子了。 四爷笑道:“倒叫你们也跟着吃不好了,下回让你们下去吃,自在点。” 顾俨等人都呵呵,戴铎刚才是看见那罐子是苏培盛从后面提进来的。后面住的是贵主儿,这东西是谁送的就不言而喻了。最让他想不到的是,万岁明显不大喜欢碗里的汤羹,但还是坚持连用三碗。 这份爱重真是叫他瞠目结舌啊。 三碗粥一泡尿就没了,酉时过半用的晚膳,不到亥时,四爷这肚子就有些饿了。 他这段日子都是忙起来不知饥饱的,有时过了饭点很长时间都没感觉。难得肚子饿一回,他也感叹是黄升的药方开得好,还是素素那碗粥? 肚子饿起来是有些折磨人的,四爷一时这思绪就接不上了,不得不放下笔道:“都出去散散吧,也忙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了。” 戴铎等人都是他不停,没人敢停。万岁都没说累呢,你能说累?一听这话纷纷起身,戴铎刚才用膳时吃得菜多,有点咸,下来就喝了不少水,肚子里正憋着一泡尿呢,于是头一个跑出去。 四爷一怔,笑道:“真是……难不成朕连方便都不叫你们方便了?” 顾俨打圆场:“适才看到仲益用了好几碗茶,怕是茶催的。” 几人一通笑,四爷摆手:“都去,都去,一会儿再回来。”众人这才告退。 四爷也起身,苏培盛看他往后面走,赶紧跟上。 东五间里,李薇还没睡,正在编雍正钱。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刚要起来四爷就进来了。 他看她坐在榻上,身边一大串黄灿灿的雍正钱,一边说:“不用起来了。”一边过来看她在干什么。 铜钱皆用红丝绳串起,五枚一个结,像麦穗一样中间结成一股,再一穗穗的编成一大股。 四爷笑道:“你这是真要编一串一百枚的?” “好看吧?”她道,“回头挂墙上。” 四爷摇头笑不说话,一百枚钱串起来挂墙上,什么钉子挂得住?难道往房梁上挂? 只好他来给她想办法了,不然她巴巴的编出来了,挂不起来不是扫兴吗? “你这会儿回来是忙完了?”李薇很惊讶啊,看看表才十点,以前都是不到十二点看不到他的人的。 四爷道:“就是回来看看你。”他坐下后,就着摆在炕桌上的点心吃了两块。 李薇看着他,以前点心很少有主动吃的。她这里的花哨多,他不喜欢。 她让人把新煮好的奶茶倒一杯来,看他一会儿就吃了几块了,道:“要不给你下碗拌面?” 四爷摇摇头,几块点心就掂着了,道:“才用过膳,点心就够了。” 点心有六种,他挑的是甜咸馅的花生酥和山楂乌梅馅的糯米糕。李薇看他只吃这两种,心道还是点心的品种不够丰富。主要是这位爷一般也不拿点心当回事,他是喜欢吃什么,能一口气喜欢好几年的。 在府里有苏培盛照顾,养心殿那里大概不太方便? 她以后要不要往那边送些点心? 第二天,李薇闲了特意让赵全保去找刘宝泉,说‘想尝尝养心殿那边的点心’。然后送来的点心就叫她完全明白了。 荷花酥、菊花酥、千层酥…… 为了最大的保持形状和口感,这些点心都是油炸的。四爷虽然不是一定不吃油炸,但摆出来一水的油炸,他就肯定没胃口了。 像她爱吃的那种软绵绵的糯米糕就因为形状不好保持,御膳房的人怕送上去哪哪儿形状不美被问罪,所以是从来不送滴。 那就她送吧。从她这边送,四爷总不会问她个点心形状不完整的欺君之罪。 隔不几日,李薇就接到一份御制行事历。上书皇后某年月日,某日某刻由神武门进宫,她需要在某刻到某处接驾。 问弘?S和额尔赫等人,也都拿到一份行事历,通知他们几时到什么地方等着迎接皇后。 这东西是挺好的。李薇看着行事历上标注的时间,她到了以后大概等不了一刻钟就能见着皇后凤驾了。这样也省得她在那边站太久。 但没等她准备好,四爷又紧接着下了道口谕,道皇后一路辛苦,他这边正事忙得抽不开身,就不在宫门外玩什么花哨了,让她直接进宫,贵妃等在长春宫拜见。 这下连等的功夫都不用了。 李薇直接在翊坤宫等着,听完礼炮声响过,又等了两刻钟才等到长春宫传过来话:皇后安顿好了,尔等可以前来拜见。 拜见过程比她想得还要迅速:因为皇后还要去拜见万岁。所以没时间跟她们说太多。 李薇到场后带着人进殿,拜完出来总共也没用完一刻钟。 她前脚离开长春宫,后脚就看到皇后带着人匆匆去养心殿了。 李薇回翊坤宫换衣服,想回养心殿又怕跟皇后走一个对脸。她让赵全保去看看,皇后拜完四爷没有。 赵全保回来道:“皇后没进养心殿,就在外面大礼参拜后就回长春宫了。”余下的他也打听不出来了,不过他也不是白在养心殿混了这段日子的,凑近小声说:“奴才听说,是万岁太忙,顾不上见皇后。” 忙是真忙,估计养心殿里现在还有一堆人呢。 李薇想想他登基前都没停工一天,登基后第二天凌晨三点就去上班,这么说……不见皇后也不算特别出奇。 就是想想她住在东五间,这样一来只怕皇后未必会相信这番话啊。 李薇犹豫要不要这会儿先别回养心殿? 正想着,张起麟过来道:“万岁叫奴才来瞧瞧,想着您是不是被什么事绊住了。” 她突然就有种被四爷看穿的感觉。 不过张起麟都来请了,她也只好现在就随他回养心殿去。 养心殿前殿,张起麟回来复命,见万岁正跟人说话就站在一旁。 四爷忙完手里的事,让他们这就去颁旨,回身正准备再拿一本折子,苏培盛悄悄过来说:“万岁爷,到用午膳的点儿了。” 行事历上写着呢。 四爷恍然,这才看了眼时间,放下手里的折子道:“这么快啊。” 他起身离座伸了个懒腰,只觉得腰背肩臂都是僵的。殿上众人也都纷纷放下笔。 他道:“都去用膳吧。”跟着摇头笑着说,“这行事历还真有意思。” 说完让苏培盛把行事历拿过来看,今天上午事情办得极顺,午膳就多出一刻钟来。 陪素素用吧,也看看弘?`。 他这么想着就往后殿去。 东五间里,李薇正在看着人收拾东西。皇后回长春宫后好像是立刻就把给各人的赏赐送来了,她是贵妃排在第一位。让她没想到的是,赏赐没送去翊坤宫,而是送到这里来了。 四爷进来就看个正着,乌木的盒子上还有皇后长春宫的表记。 他怔了下:“皇后赏的?” 李薇以为他要看,就让人众人慢一步,结果他摆摆手说:“都收起来吧,说来接下来就是你的大事了,到那天要不要让你娘家人进来一趟?” “不用,让他们进来干什么?”进来磕头玩吗? 四爷只是顺口一提,她没这意思就算了。主要是今天乌拉那拉家的人想进来,特意递了折子,他就准了。想着她要是也想,就一道准了。 两人坐下用膳,他就看膳桌上有黄瓜炒肉丝,韭黄炒肉丝,木耳炒肉片。一连三盘都是炒猪瘦肉。 “你啊……”四爷笑着去挟菜,道:“真是个急性子。什么事都是恨不能一下子就做好。”听太医说猪瘦肉好,就巴不得他吃的每一口都有猪瘦肉,最近膳桌上只怕都是各种菜配炒猪瘦肉。 再看汤,冬瓜瘦肉汤。 四爷吃两口想用汤就看到摆得特别显眼的这一盆。 李薇看他拿汤碗正准备叫人,就看到他放下碗和筷子笑起来。 刚才那句话也是没头没尾的。 冬瓜汤有什么好笑的? 那要么下一顿改成山药瘦肉汤?莲藕瘦肉汤?他不喝甜汤,不然雪梨瘦肉汤也不错。 310、夜话 长春宫里,大姑姑和太监总管曹得意正在给皇后磕头。 两人都是眼色灵活的人,万岁在皇后进宫后毫无表示,皇后去养心殿请安却连宣进去见一面都不肯,自然都知道皇后此时的心情必定不会太好。 所以两人都没有废话,也不急在这一时半刻表忠心。他们既然身家性命都挂在了长春宫里,那皇后就是他们的主子。天长日久的,皇后早晚会知道他们的好处。 曹得意口齿灵便的把现在宫里的情势说了一遍。比如宜太妃和荣太妃是几时从西六宫搬到东六宫的?万岁每天几时从养心殿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西三所里的端惠公主几时进的宫?养心殿贵妃自端惠公主进宫后是怎么照顾的? 这些都是元英不在宫里时发生的事,事后她也很难再打听出来。 曹得意说的这么清楚明白,仿佛这对他来说都是每日吃几顿饭这样的小事。 元英很难不对曹得意印象深刻了,她特意看了这个年约四旬的太监总管一眼,记下他的名字:“曹得意,你很好。” 曹得意轻声道:“替主子办差是奴才的本分。” 然后就退下了。 大姑姑刚才刻意退了一射之地,倒不是她畏惧曹得意,而是顾忌着立在皇后身边的庄嬷嬷。那副姿态一看就是宫里打熬出来的,想必是内务府出身。皇后是选秀出来的,又随万岁在宫外当了二十年的王府福晋,身边却没有一个亲信,倒叫庄嬷嬷这个内务府嬷嬷拔了头筹。 大姑姑不愿直面其锋,她跟曹得意好歹也有这同掌一宫几十天的情份在,何况现在养心殿贵妃才是皇后的心腹大患。那简直就是万岁走到哪儿都要带身边的人物。听了些零星之语,万岁离了贵妃连饭都吃不香了。 大姑姑刻意退避,轮到她出来说话也只是简单把西六宫的情形说一遍。像恪嫔和宁嫔住在长春宫的东西配殿,耿贵人等人都住在咸福宫和建福宫两宫中的小角房里。 她说得简单,又没有惊人之语。元英听过就点了点头,叫庄嬷嬷给赏。 殿中一时就静了下来。庄嬷嬷是习惯了,曹得意和大姑姑自然也不会在此时出声,站桩是打进宫起就练的基本功,随便从宫里拉出来一个小宫女小太监,能纹丝不动站上一天都不会僵的。不会站,怎么侍候主子? 从府里搬来的落地大钟正一下下的走着,钟摆沉重的声音在殿中回响。 此时,外面溜门进来个宫女,习惯性的想往大姑姑这边来。大姑姑一个眼神,这宫女机灵的不动声色就拐了个弯,转到庄嬷嬷身后去了,小声伏耳几句,庄嬷嬷对元英说:“主子,万岁赐宴了。” 曹得意和大姑姑立刻就去看皇后。 元英坐直身道:“容我换身衣服,摆香案吧。” 长春宫霎时就是一通忙乱。陈福就等在殿前,他来得突然,皇后一时没准备也不奇怪。通常都应该是他们这边来之前先通知,等到的时候香案等都该准备齐了,人也应该出来跪好了。 主要是万岁今天用午膳早了点,等用到一半才想起来要给皇后赐宴,这才传话去御膳房。幸好菜什么的都是现成的,放上签子就能提走。 等里头收拾好了,曹得意出来请陈福进去,连连哈腰道:“陈爷爷,您请。” 陈福拱拱手,抬腿进去。曹得意紧紧跟在后头,对陈福算是服到家了。先帝那会儿身边就一个梁爷爷,后来魏珠这小子费了老鼻子劲才挤上去一条腿。结果就是太子回来就被锁进毓庆宫那回,御前跟出去的人都死了多少啊,陈福居然就这么跳出来了! 他之前跟哪儿窝着呢?愣是没人知道啊! 等先帝驾崩,新君继位。好家伙,陈福居然还在御前侍候! 这句‘爷爷’曹得意算是叫得服气极了。陈爷爷要再不是爷爷,那就没人能当爷爷了。好家伙,整个紫禁城,他是这个!(拇指) 陈福进去就见皇后不知是还没换下衣服,还是又穿好了出来,吉服朝冠一整套。 他把菜名唱完,身后两队人把菜也都给摆上了。 陈福告退,皇后谢恩后对他道了句辛苦,让曹得意送送他。 出来后,陈福笑着对曹得意说:“你倒是个能干的,这么快就在主子跟前扎下了?” 曹得意笑呵呵的:“奴才的本分嘛。”说着眼珠子一转,仿佛是送陈福出去,两人就这么慢腾腾的走一路说了一路。 曹得意打听出来万岁都赏了几个人,当然他没这么问,他问的是跟陈福一块办这趟差的都有哪几位哥哥? 不能探听御前的事不过是句空话,换个问法什么问不出来呢? 何况这位陈爷爷尤其好说话,先帝那会儿都知道,陈爷爷耳根软,多求求他就行了,少有不应的。 曹得意送走陈福回来,一面侍候皇后用膳,一面十分平常的说:“万岁就赏了您一整副席面,旁的只有西三所的端惠公主得了六道菜,恪嫔和宁嫔都是四道,几位贵人那里是两道。” 元英面无表情的用膳,听了只是简单嗯了声。 曹得意也仿佛没想邀功,侍候完主子见没什么吩咐就退下了。 到了下午又是接连两道恩旨。一道是追封皇后其父为一等承恩公,一道是追封其母为多罗格格。 皇后再次去养心殿谢恩,又是在外头磕的头。 第二天,四爷起来后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的路上,苏培盛道:“万岁爷,后头有人上来了。” “去看看是谁?”他道,不过心里已经想到了。 他脚下未停,苏培盛叫去瞧的人已经回来了,苏培盛过来说:“回万岁爷,是皇后。”他回完等了一会儿,想看看万岁叫不叫皇后上来,或者他们站住等等? “嗯。”四爷应了声,还是一样往前走。 后头一直在撵,前面又没加快速度跟着跑,就在日精门前两拨人终于胜利会师了。 “万岁金安。”元英拜下,身后的人哗啦一下全都跪倒了。 头上的天还是黑的,只是天边隐隐泛起鱼肚皮。 四爷淡淡点头,苏培盛上前一步,长声喝道:“起!” 元英起身后,这对大清朝最高贵的夫妇终于走到了一起。 其余人都慢慢跟在后面。 四爷问:“昨天你家里人来了?见着了?” 元英道:“谢万岁恩典,乌拉那拉家上下都感念万岁的恩德。” “嗯。”四爷仿佛带了点笑模样,道:“对了,你家那个一等公,回头叫五格上道折子吧,这个一等公就让他袭了。” 元英脚下一顿,不知是想开口推辞,还是想跪下谢恩,她只顿了这一下就马上跟上,轻轻说:“谢万岁。” 之后这对夫妻再也没有说话,一直进了宁寿宫。 等元英从宁寿宫回到长春宫没多久,大姑姑就匆匆进来道:“贵妃来给您请安了。” 元英正在换衣服,闻言一怔。 庄嬷嬷马上说:“贵妃是来……” 大姑姑看了眼皇后,垂头道:“奴婢不知。” 庄嬷嬷再对皇后:“主子,您看……” “请她进来吧。”元英在宁寿宫并没有坐多久,四爷给太后请过安就走了,她也是顶多坐了一刻就回来了。她却觉得十分累,本来是想读两卷经,休息一下。 结果没想到李氏就来了。 她也好奇她的来意。 李薇来是送目前在她手里的宫中份例账册的。上回发过一次后,她深深的觉得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差事。果然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 送过账册后她就闪人了,至于皇后接下来会怎么做她就不管了。 回到翊坤宫后,她就老能听到长春宫那边的动静。不是她耳朵太尖,而是长春宫太热闹。 “怎么回事?”听这个动静从上午听到下午,她实在是不知道哪儿来的这么多人。 赵全保还是一直盯着的,道:“东六宫的人来看皇后。”当然不是本人来,都是叫身边的心腹太监或宫女走这一趟。 他说完,看了眼周围,玉瓶就带着人都下去了。 他这才上前悄悄说:“今天早上,皇后跟万岁一块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了。” “一块?”李薇不是吃醋,她只是不记得四爷通知皇后了。两人一直在一起呢,何况这事他又不会故意瞒着她。 最重要的是,感觉四爷不会特意想着叫皇后一道去请安给太后看,以表现他们夫妻和睦感情好。 而且,太后也不是管闲事的人啊。 赵全保这个消息是从他干爹那里得来的,至于路上是个什么情形不知道,反正万岁是和皇后一道进的宁寿宫。 他也纳闷呢,早上明明是看着万岁一个人走的啊。那只能是路上遇上的,这也太巧了。 李薇倒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她想起一件跟宁寿宫和东六宫都有关系的事。 “静太妃快生了吧?”她道。 赵全保掐指一算,还真差不多了。 而且很不巧的是快到颁金节了。宫里的人忙这新帝登基头一个大节都忙不过来,再说只要她肚子里这个平安落地就行。 下午,长春宫就递过来两件事。一是颁金节,宫里要怎么办?她写了个节略,比如去宁寿宫给太后磕头啊(李薇记起来了!她以前每年都要去跪去磕头!),比如宫里如何庆祝啊。 先帝那会儿是各府的爷们进后宫找额娘,头上又没皇后,在太后那里表过孝心就能回自己宫里过节了。 今年,第一,有皇后了。所以去过宁寿宫后,理论上所有的宗室女眷都该由她来招待了。等于前头四爷开宴会,她在后头也要开宴会。 第二,太妃们以前每年都在见见媳妇孙子孙女,今年是不是也该让见见? 不管四爷是个什么意思,皇后是已经先求了情了,说天伦母子,万岁天恩,允诸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可以进宫给太妃们磕头。 另一件事就是这个静太妃石氏生孩子的事,她替静太妃求赐下太医。 李薇是怎么知道这两件事的?是因为长春宫递到养心殿,四爷没空看就先转到她这里来了。 李薇?宓奈抟愿醇印! ∷?大概明白四爷的意思,就类似总裁没空看文件,叫秘书看一遍,然后口头汇报。 果然,四爷中午回来用过膳后,一边喝茶一边叫她‘把皇后折子上说的事说说吧’。 她就一面?遄乓幻嫠盗恕! ∷囊?很快有了决定,静太妃那个这就赐下太医,马上就让苏培盛去传话。至于颁金节怎么安排,其实皇后的折子里想说的是长春宫不够大啊,要是想招待所有宗室女眷,那就只能在后宫里找个大地方了。 后宫里哪里够大?要能放下所有的宗室女眷? 坤宁宫。 李薇颇有种高手过招,无声无息的意思。看似平常的折子里,说的却是坤宁宫的事。 这个还是要从先帝那时说起。自从先帝的孝诚仁皇后在康熙十三年没了以后,那个宫就空下来了。虽然后面还有过两位皇后,但都没住过坤宁宫。 所以,四爷给皇后选长春宫,而不让她住坤宁宫并不是没有缘故的。 其实还有另一个原因,这是李薇自己猜的。 四爷已经表示不会住乾清宫了,作为对先帝的尊敬。所以,这种情况下他怎么可能会让皇后去住坤宁宫? 他是标准的我没有,你们也要跟着我没有的人。 皇后剑指坤宁,可以理解。就是…… 李薇想跟她说别想了,四爷不会答应的…… 第二件事,四爷有决定了。他说当天先去宁寿宫拜太皇太后和太后,然后‘皇后与贵妃可在宫中设小宴,款待一二亲近之人’。 就是没有大宴,还是各宫小宴。至于太妃的事,对不起他忘了。 他忘了,就是不必再提。 他在皇后的折子上批了几句,让苏培盛把折子送回长春宫了。然后对她道:“下回再有这种折子,送来后你能批的都给批了吧。用你的那个印。” 李薇几乎以为他说错了,试探道:“这……长春宫的折子……” 让她来批?! 四爷笑得极之平常,好像在说‘小事一桩嘛’。 “朕那边可没时间天天来看这种折子,你放心,长春宫也没那么多折子要递,只是事情只怕是少不了。” 他这么说。李薇初时还不信,结果第二天他的话就应验了。 长春宫来问,说想接端仪、端静、端恪三位公主回宫。 端惠被诚郡王送进宫后,剩下三家一起装起了傻。四爷也没立刻就让人进来。只是这两天他也在她面前提了两次,说想颁金节时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见人。 这个一家人里肯定有四位公主在。 皇后使人来请示,李薇想起离颁金节只剩下十多天了,就在张起麟过来问她时点头道:“可以。” 话传回去,长春宫中午就把公主们都接回来了。后来端惠也被叫去了,下了上书房的弘晖等人也都去见了新妹妹们。 晚上,四爷回来时也听说了,不过已经八点多了,他就只叫苏培盛去几位公主那里问一下,也是表示下他这个皇阿玛对她们的关心。 他让李薇准备些礼物给公主们送去。 “女孩子们,还是喜欢首饰和新衣服的多一些。只是现在还是国丧,不能太隆重。你看着赏几件玩物下去吧。” 其实下午李薇就准备好了,打算明天送过去。听他这么说就把礼单拿来给他看。 四爷果然把大半礼单都给改了,她早有心理准备,他一边说她一边重新抄录。抄完新的再给他看,他大概是出于补偿心理(到底从何而来啊?),给她和额尔赫也挑了几件,还说都从他的私库拿。 顺便说一句,先帝的私库全归他了。 理亲王出宫前,四爷特意从先帝的日常用品中选了一些赐给了他。 不过剩下的还是十分可观的。 四爷当即就叫苏培盛把的账册拿来了,丙字头的几本。从中极为豪爽的给四位公主一人选了一件,再给她和额尔赫也各挑了一件。 最后,大概是她好奇的凑过去看账册(想看看皇帝都攒了什么好东西),他把账册往她那边让让,指着一行字道:“这个也给你吧,反正你睡觉喜欢抱东西。” 她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三尺长的竹夫人,夏天抱着取凉意用的。 不过是碧玉的。 一整块碧玉雕的三尺长的竹夫人。 以前想买一块好点的吊坠都被懂行的损友说两万以下的不用看,不值得一买。 把她打击的不轻……她不就是看了几本赌石的小说想碰碰运气嘛,万一撞上一个神器有超能力后发家了呢?被损友捶床狂笑,并用这个笑话笑了她半学期。 看着这个竹夫人(虽然只是几行字而已),她突然有种姐现在爽了的感觉。 这才叫低调奢华吧?这就不是切手指肚的一块挂在脖子上的,这就是一整块磨磨刻刻当东西用的。 唯一可惜的是现在没法儿用,只能等到明年夏天了。到时她一定要抱着睡睡试试! 四爷翻着账册,突然提起太后赏她的那柄如意,道:“回头拿过来放到一起吧。”她还不明白,他把账册移过来给她看,见上面果然有‘长约一尺三寸白壁无暇玉如意一对,左为灵芝,右为莲花’。 原来是一对的。 那柄如意她也是放在库房里的,四爷都明摆着不喜欢了,她当然也不会拿出来摆。 叫人把如意的匣子拿出来给苏培盛直接跟账册一起带回去,四爷却好像比上次见到如意的心情要好,跟着她回忆起了当年在承乾宫的事。 “
相关推荐:
攻略对象全是疯批
炼爱(np 骨科)
有只按摩师
朝朝暮暮
永乐町69号(H)
抽到万人迷但绑定四个大佬
谁说总监是性冷感?(百合ABO)
邻家少妇
试婚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